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看完紅旗渠觀后感

時間:2022-12-05 11:59:24 觀后感 我要投稿

看完紅旗渠觀后感范文(通用12篇)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寫一篇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看完紅旗渠觀后感范文(通用12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看完紅旗渠觀后感范文(通用12篇)

  看完紅旗渠觀后感1

  前些天,我觀看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的30集電視劇《紅旗渠》。這部電視劇再現了上世紀60年代河南林縣人民,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克服艱難險阻,修建紅旗渠水利工程的生動故事。電視劇《紅旗渠》,以質樸清新的氣質亮相熒屏,讓新時代的人們再次感受50多年前林縣人民修建紅旗渠的動人華章。

  我雖然看了有一段時日,但心情還是久久不能平靜,心靈深處受到了極大的震撼,用今天的話說,這一工程是感動中國,感動世界。也可以這樣說:在20世紀60年代,地球上增添了一條藍色飄帶,太行山上出現了一條“人工天河”。如今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旅游景區,而且是世界上的“八大奇跡”之一。

  全劇開篇,告訴了人們:干旱,曾讓林縣人祖祖輩輩刻骨銘心。1959年,林縣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嚴重旱災,境內4條河流干涸,水庫見底。同時,由于缺水發生了三件痛心事:一是水生娘因打碎水罐而自盡;二是水利局技術員吳念祖妻子因缺水病故;三是當地百姓、家族因缺水、找水、爭水產生矛盾沖突,瞎子叔因找水摔傷死去。

  面對天災人禍,以縣委書記林捷為代表的縣委班子,經過反復調研,代表人民的利益,縣委提出從山西平順的濁漳河修渠引水,時稱“引漳入林”工程,后更名為“紅旗渠”工程。

  引漳河水入林縣,修建紅旗渠,是一個巨大而又艱難的水利工程。當地自然條件十分惡劣,地形險峻,在太行山懸崖絕壁上施工險象環生:如7800米的渠首攔河壩工程,在大壩合龍時,因水太激太大,上百名黨員、青年跳下水手拉手,筑成一個攔河大壩,確保大壩順利合龍;太歲山,炸一座山,用了12噸炸藥,但一下子犧牲了9人,代價如此慘重;鑿通長616米、寬6。2米、高5米的狼崖洞,青年突擊隊連續作戰幾個月,為此,將狼崖洞改為“青年洞”。

  當時,建紅旗渠林縣的家底,只有300萬元儲備金,技術條件與機械設備非常落后,原始的工具,打的是人海戰術,僅有28名水利技術人員,物質匱乏,靠著“一錘、一釬、一雙手”,創造出太行山上的人間奇跡,培育了偉大的紅旗渠精神。沒有白灰、水泥自己造;沒有炸藥自己造;沒有水平儀,青年突擊隊自己做。工地搭建的席棚不足,許多建設者就睡在山崖下、石板上、石縫中;糧食不足,就吃雜糧、挖野菜、撈水草;許多林縣人外出務工,攢下幾元、幾十元錢,寄回來支援修渠。總之,林縣人民為修建紅旗渠克服了無數技術難關,先后有30多萬人次上山勞動,81人獻出了寶貴生命,尤以共產黨員、水利技術員吳念祖,從一開始的設計、測量,到犧牲時僅有27歲,一直戰斗在工地上。讓人們真實地感受到林縣人民“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堅韌不拔。這一點既表現在學生們到紅旗渠工地齊聲背誦《愚公移山》篇章的鏡頭,也滲透在恩師路長信教授,在學生吳念祖犧牲后親赴紅旗渠工地,擔當起技術總監,并收水蓮做學生等催人淚下的場景中。

  劇中還演出了一些人對修建紅旗渠的干擾,表現出紅旗渠修建不僅要克服自然環境險峻、物質條件匱乏等困難,還要排除來自各方面的干擾,解決觀念落后等問題。這種干擾更凸顯了以縣委書記林捷為代表的縣委多位領導干部的高風亮節與責任擔當。特別令人感動的一幕是林捷堅持修建紅旗渠二期工程,遭到一些上級領導和部分干部群眾的反對,他就讓石頭爺刻一石碑“林捷千古罪人”,并立誓:如果失敗,將從太行山上跳下去,向林縣50萬人民謝罪。

  劇末,林捷因挪用國家專項資金用于修建紅旗渠工地而被審查,當時縣委班子成員、銀行行長、水利局長等多位領導以主動攬責來保護林捷,這從一個側面表現了林捷的人格魅力和林縣縣委的凝聚力,以及共產黨人敢于負責的擔當精神。

  劇中還介紹了紅旗渠總投資6866萬元,未發生一起貪污和挪用修渠物質和資金的事件,沒有一個干部失職瀆職。在國家經濟最困難時期,自籌資金占總投資的85%,巨大的工程,少許的資金,靠的是全縣人民,勒緊褲帶,省吃儉用的義務奉獻,干下了這樣驚天動地的工程。這不正是紅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真實寫照嗎。

  劇尾還介紹了紅旗渠,從1960年的2月到1969年7月,先后有30多萬人次的林縣兒女自帶工具,自備口糧,風餐露宿,在太行山中苦干9年多,削平了1250座山頭,鑿通211個隧洞,架設152座渡槽,挖砌土石方1604萬立方,建成全長1500公里的紅旗渠,由原來的2萬畝水澆地,發展為54萬畝,結束了林縣“十年九早、水貴如油”的歷史。

  紅旗渠,在太行山上蜿蜒流淌至今,今天看來,它是滋潤百姓的“生命渠”,是催人奮進的“幸福渠”,更是永不斷流的“精神渠”。紅旗渠精神已深深沉淀并鑄造著中華民族的偉岸脊梁,將不斷感動著一代又一代人。這也許就是本劇帶給觀眾的重要啟示。

  看完紅旗渠觀后感2

  自“國家記憶——紅旗渠”觀看后,至今畫面還在腦海中浮現。美麗雄偉的“紅旗渠”背后還有一段振奮人心的故事,也使我感到了修建“紅旗渠”時的無比艱辛。那綿延數千里紅旗渠上一塊塊人工鑿成的、有角有棱的、裸露出道道白印的青石,都是修渠人鋼鐵般意志和不屈精神的真實寫照。

  當年自然環境十分惡劣、天干地旱、吃水奇缺,有史以來就是水源奇缺的地方。是他們的不畏艱險的辛勤工作,是他們的不怕犧牲,最終完成了紅旗渠藍圖的描繪。讓千家萬戶,不再取水困難,為水而爭,解救了無數人的性命,讓林縣變成了林州,讓這里越來越發達,越來越美麗!

  自力更生,乃是生存必不可少的精神,有了這種精神,便會知道什么是自信。如果不懂得自力更生,而事事依靠著別人,就會喪失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被人們認為是弱者,之后,生活中,就會越來越是低聲下氣,這種活法有什么意思呢?

  艱苦創業,這種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即使是在有著天時地利的情況下,沒有了艱苦奮斗的精神,便會不由自主的走下坡路。反之,若是有這種艱苦創業的精神,就可以乘風破浪,更可能出人頭地,編織起自己一生的夢。不是有句很流行的話嘛,叫“不怕苦,吃半輩子苦。怕吃苦,吃一輩子苦。”說的便是這個道理。

  自強不息,自然是任何人都少不了的,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精神,才有了一輩輩的英雄豪杰們的傳奇,才有了不斷進步的人生。有了自強不息的精神,才能誕生一代代的人物,一代代的才人,一代代的希望與輝煌。

  紅旗渠精神的核心之一是自信的創業精神。這種自信首先表現在對待大自然,特別是對待惡劣的自然環境的心態方面。聯想到今天,紅旗渠精神是一種團結協作精神。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修建紅旗渠是一場聲勢浩大的工程,在艱難的環境下,無論男女老幼,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聽從安排,團結協作,才創造了世界第八大奇跡。這種精神是我們今天更需要發揚光大,紅旗渠精神是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在修建紅旗渠時,建設者們不計個人得失、不講條件、樂于奉獻、不畏艱難、勇于犧牲。面對困難,人們卻從未退縮,而是前赴后繼,修渠不止。歷時10年終于修建了人間奇跡—紅旗渠,造福了子孫后代。紅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幟,紅旗渠精神折服了一代又一代人,給人啟迪,催人奮進。一個單位更需要這種紅旗渠精神,我們的事業就會做得更扎實、更順利。

  我們要學習“紅旗渠”精神:艱苦奮斗、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相信自己,改變命運靠自己,干事、干實事、干成事,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在工作上不推諉、互相扶持,真抓實干,為了“構建地鐵文明窗口、鑄造冰城保安品牌”創造美好的明天!

  看完紅旗渠觀后感3

  全劇開篇,告訴了人們:干旱,曾讓林縣人祖祖輩輩刻骨銘心。1959年,林縣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嚴重旱災,境內4條河流干涸,水庫見底。同時,由于缺水發生了三件痛心事:一是水生娘因打碎水罐而自盡。二是水利局技術員吳念祖妻子因缺水病故。三是當地百姓、家族因缺水、找水、爭水產生矛盾沖突,瞎子叔因找水摔傷死去。

  面對天災人禍,以縣委書記林捷為代表的縣委班子,經過反復調研,代表人民的利益,縣委提出從山西平順的濁漳河修渠引水,時稱“引漳入林”工程,后更名為“紅旗渠”工程。

  引漳河水入林縣,修建紅旗渠,是一個巨大而又艱難的水利工程。當地自然條件十分惡劣,地形險峻,在太行山懸崖絕壁上施工險象環生,如7800米的渠首攔河壩工程,太歲山炸一座山,長616米、寬6.2米、高5米的狼崖洞,后改為“青年洞”。

  當時,林縣的家底,只有300萬元儲備金,技術條件與機械設備落后,僅有28名水利技術人員,物質匱乏,靠著“一錘、一釬、一雙手”,創造出太行山上的人間奇跡,培育了偉大的紅旗渠精神。沒有白灰、水泥自己造;沒有炸藥自己造;沒有水平儀,青年突擊隊自己做。工地搭建的席棚不足,許多建設者就睡在山崖下、石板上、石縫中;糧食不足,就吃雜糧、挖野菜、撈水草;許多林縣人外出務工,攢下幾元、幾十元錢,寄回來支援修渠。總之,林縣人民為修建紅旗渠克服了無數技術難關,先后有30多萬人次上山勞動,81人獻出了寶貴生命,尤以共產黨員、水利技術員吳念祖,從一開始的沒計、測量,到犧牲時僅有27歲,一直戰斗在工地上。讓人們真實地感受到林縣人民“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堅韌不拔。這一點既表現在學生們到紅旗渠工地齊聲背誦《愚公移山》篇章的鏡頭,也滲透在恩師路長信教授,在學生吳念祖犧牲后親赴紅旗渠工地,擔當起技術總監,并收水蓮做學生等催人淚下的場景中。

  劇中還演出了一些人對修建紅旗渠的干擾,表現出紅旗渠修建不僅要克服自然環境險峻、物質條件匱乏等困難,還要排除來自各方面的干擾,解決觀念落后等問題。這種干擾更凸顯了以縣委書記林捷為代表的縣委多位領導干部的高風亮節與責任擔當。特別令人感動的一幕是林捷堅持修建紅旗渠二期工程,讓石頭爺刻一石碑“林捷千古罪人”,并立誓:如果失敗,將從太行山上跳下去,向林縣50萬人民謝罪。

  劇末,林捷因挪用國家專項資金用于修建紅旗渠工地而被審查,當時縣委班子成員、銀行行長、水利局長等多位領導以主動攬責來保護林捷,這從一個側面表現了林捷的人格魅力和林縣縣委的凝聚力,以及共產黨人敢于負責的擔當精神。

  劇中還介紹了紅旗渠總投資6866萬元,未發生一起貪污和挪用修渠物質和資金的事件,沒有一個干部失職瀆職。在國家經濟最困難時期,自籌資金占總投資的85%,巨大的工程,少許的資金,靠的是全縣人民,勒緊褲帶,省吃儉用的義務奉獻,干下了這樣驚天動地的工程。這不正是紅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真實體現。

  劇尾還介紹了紅旗渠,從1960年的2月到1969年7月,先后有30多萬人次的林縣兒女自帶工具,自備口糧,風餐露宿,在太行山中苦干9年多,削平了1250座山頭,鑿通211個隧洞,架設152座渡槽,挖砌土石方1604萬立方,建成全長1500公里的紅旗渠,由原來的2萬畝水澆地,發展為54萬畝,結束了林縣“十年九早、水貴如油”的歷史。

  紅旗渠,在太行山上蜿蜒流淌至今,今天看來,它是滋潤百姓的“生命渠”,是催人奮進的“幸福渠”,更是永不斷流的“精神渠”。紅旗渠精神已深深沉淀并鑄造著中華民族的偉大的岸脊梁,將不斷感動著一代又一代人。這也許就是本劇帶給觀眾的重要啟示。

  看完紅旗渠觀后感4

  很長時間看電視劇沒有流眼淚了,但《紅旗渠》這部三十一集的電視劇,卻讓我幾次落淚,不得不寫下一點兒自己的感想。

  電視劇《紅旗渠》以質樸清新的氣質亮相熒屏,讓新時代的人們再次感受五十多年前林縣人民修建紅旗渠的動人故事。

  紅旗渠的修建始于1960年,那正是國家三年困難時期,林縣人民更困難,難就難在水上。人不吃飯,可以活上三天,但喝不上水,一天都活不成。水在林縣,確實是關系人民群眾生死悠關的大事。

  在極端困難的環境中,在沒有上級資金支持的條件下,林縣縣委從人民的需要出發,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體現了今天被譽為中華民族的一種精神——紅旗渠精神。

  “引漳入林”,是改變林縣千年缺水,造福人民的偉大工程,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但又是困難重重,充滿風險和挑戰的工程,沒有一股熱情和毅力是做不來的。

  紅旗渠的精神,體現在筱怡老師帶領小學生們到工地上齊聲背誦《愚公移山》的聲音里。

  也體現在白發蒼蒼的路教授親赴一線,收水蓮為徒,完成學生吳念祖因壯烈犧牲而沒有完成的作業的路程上。

  劇中,令人感動的場面很多。出了事故后,縣委書記在人們情緒低落時,在追悼會上,搬出“千古罪人林捷”的活人碑,表現的就是一種擔當精神。

  在修渠遇到困難,面臨要不要繼續下去的艱難選擇時,縣委一班人堅定信念。縣委書記林捷立誓:“如果失敗,我就從太行山上跳下去,向林縣百姓謝罪。”表現的就是不達目的,永不放棄的鋼鐵意志。

  當“挪用公款”被問責,作為縣委書記的林捷被帶走時,竟然沒有時間吃妻子包的送行餃子。(估計要被判刑)對于這一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犯罪行為,大家不是推脫,縣委一班人包括銀行行長都主動站出來承擔責任,他們這樣做,“不是出風頭,不是爭名譽,而是擔罪責!”

  所有這些,都是紅旗渠精神的體現。

  從古代開始,就有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等讓人立志的故事,以前我們聽的是神話、是傳說,但這部電視劇卻讓我們親眼看到了中國現代的“愚公”,他們挖山鑿渠,奮斗不止,他們不懼犧牲,無私奉獻,不是為了自己,為的是人民,目標是未來。

  這不再是傳說,而是生活在現實世界中有血、有肉,有脾氣、有性格,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這種精神,在群眾那里,就是不向命運低頭,是敢于奮斗,不屈不撓的意志;在黨員干部身上,就是共產黨人不忘初心,全心全意辦人民服務的宗旨和使命使然。

  演員于震飾演的林縣縣委書記林捷,是黨的基層領導干部的典型代表。他所表現出一股正氣和霸氣,不畏來自上面的壓力,有擔當、敢負責,實事求是的精神風貌,令人欽佩,特別是“戰爭年代喝了人民一碗水,今天要還給人民一條河”,這句不忘初心,一心一意為群眾的鏗鏘言語,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技術員吳念祖獻身水利事業,執著、嚴謹、認真的精神風貌,水生、老石叔、水蓮、桑紅、大海、馮老師、孫副縣長以及河娃等一大批人物形象,不落俗套,真實可愛,活躍于人們的印象中;就連余副書記、童主任、忽悠等幾個被鞭笞的人物,雖然可氣,但也真實、立體、鮮活,仿佛就是生活在你身邊的人物。這些是這部電視劇在塑造人物上可喜的收獲。

  勿庸諱言,在修建紅旗渠的過程中,不僅有同自然界的奮爭,也有與不同思想和認識的奮爭,這里面沒有階級的對立,但同樣也是波瀾壯闊、扣人心弦,它所闡述的同樣是一部黨領導人民群眾戰天斗地的奮斗史。

  這條紅旗渠不僅僅是一條物質意義上的石砌水渠,更是一條承載著價值追求的精神之渠,它激勵我們幾代人的前進與奮斗,這種精神,將生生息息,永不斷流!

  看完紅旗渠觀后感5

  為豐富和創新廉政教育活動的學習形式,提振干部職工服務溫江“五個之城”建設的“精、氣、神”,5月5日,區安監局組織全體干部職工集中觀看話劇《紅旗渠》(視頻),以“紅旗渠精神”質樸偉大純粹悲壯的情懷給予全體干部職工一次理想信念的洗禮。

  《紅旗渠》主要講述上世紀60年代河南林縣解決世代缺水的問題,修鑿“人工天河”紅旗渠的感人故事,生動再現了林縣廣大黨員領導干部無私奉獻、廉潔勤政的精神風貌,展現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

  觀看結束后,區安監局黨組書記、局長周自陽同志提出要求:全體干部職工要通過觀看《紅旗渠》話劇,認真體會黨帶領人民群眾為了圓夢而展現的磅礴力量和為民務實清廉的共產黨人精神,要將“紅旗渠精神”和“扁擔精神”融入到日常安全監管工作之中,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壓實監管責任、嚴格監管執法,為溫江“五個之城”建設提供更加堅實的安全保障,爭做踐行“進取”溫江精神的急先鋒。

  通過觀看,全體干部職工對“紅旗渠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紛紛表示將大力弘揚“紅旗渠精神”,立足崗位,把“紅旗渠精神”轉化為干好安監工作的精神動力,推動我區安監事業掀開新的篇章。

  看完紅旗渠觀后感6

  昨晚,在紹興大劇院觀摩了由河南省話劇院演出的《紅旗渠》,該劇取材于上世紀六十年代,河南林縣人民用十年時間創造的人間奇跡——紅旗渠。這曾是新中國成立后的一個震驚世界的偉大壯舉,是一場波瀾壯闊、轟轟烈烈的戰天斗地畫卷,是毛澤東時代愚公移山的當代神話。“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座豐碑和中華文化的一個符號。

  河南話劇院創排這臺氣勢恢宏的.史詩般作品,是對民族精神的張揚,對生命意義的謳歌,對英雄主義的禮贊。

  我小時候曾聽到一個真實故事,說太行山區缺水,一個小媳婦千難萬險挑來一擔水,卻因病體難支在家門口打翻了水擔,遭到了公公的痛罵,視水如命的小媳婦悔恨難抑,上吊而死。今天這臺戲中,也有一個使人難以置信的情節:當地人一生只洗三次臉,第一次出生時,第二次結婚時,第三次入殮時。說明水源是何等稀缺……

  作品沒有去正面反映如何戰天斗地的場景,而是把特定時代,特定背景下一群特定人物的精神世界作了深度詮釋,血肉豐滿,可信可敬,平凡生活卻又如此的讓人仰視。

  一部讓人感動,引人思考的好戲。可惜紹興人不識真貨,劇場內觀者廖廖無幾……

  看完紅旗渠觀后感7

  近日,單位組織了觀看話劇《紅旗渠》。當年林縣自然環境十分惡劣,天干地旱,吃水奇缺,但是,林縣人民不等不靠,寧肯苦干,決不苦熬,寧肯流血,決不流淚。積極想辦法,跑門路。縣委一聲號令,“引漳入林”,千軍萬馬奮戰于太行山懸崖絕壁上,天當房,地當床,吃野菜,帶干糧,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逢山鑿洞,遇溝架橋,削平了1250個山頭,架設了151個渡槽,鑿通211個隧洞,硬是劈開太行山,修建了總渠長70.6公里。清清的渠水,惠及了全縣17個鄉鎮,林縣人民從此告別了吃水難的困境。“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給我們很多感慨。

  紅旗渠精神是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建設者們不計個人得失,不講條件,樂于奉獻,不畏艱難,勇于犧牲。犧牲了許多英雄壯士,受傷者更是不計其數,然而人們卻未退縮,而是前赴后繼。

  紅旗渠精神是一種團結協作精神。1960年,在楊貴,李貴“二貴”為首的縣委縣政府的號召下,“引漳入林”無論男女老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聽從安排,團結協作。這種精神是我們今天需要發揚光大,在工作上互相扶持,真抓實干。

  紅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幟。紅旗渠精神折服了一代又一代人,給人啟迪,催人奮進。我們弘揚紅旗渠精神,賦予紅旗渠精神,以新的時代內涵,讓紅旗渠精神成為我們工作的強大精神動力,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為了四院的建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愿紅旗渠精神代代相傳,永不消逝。

  看完紅旗渠觀后感8

  看完話劇《紅旗渠》,我有如下幾點體會和感想:

  一是要學習林縣領導班子搶抓機遇的發展意識。林縣縣委決定開工修渠時,資金和物資并未全部到位。當縣委書記楊貴被反對者黃副縣長問到有無材料和錢的時候,他說:“有,不多,可我們有人——55萬!”林縣人再也不能忍受這樣屈辱的生活——一生只洗三回臉:出生、結婚、死亡。要活命,要尊嚴地活命,這就是林縣55萬人最急切的愿望。誰能實現這個愿望,誰就是林縣人民的英雄。楊貴看準群眾訴求,利用全國建設社會主義的熱情和氛圍,抓住機遇,大膽決策,最終徹底改變了林縣干旱缺水的自然面貌。

  眼下,全縣、全鎮也面臨著重大發展機遇。渝萬城際鐵路動工建設,建成通車后從墊江縣城到重慶主城只需半個小時,這必將給全縣的產業、經濟、社會帶來深刻影響。中國西部(重慶)鐘表計時及精密加工產業園花落墊江桂溪,國家新一輪城鎮化政策即將出臺,也為全縣全鎮統籌城鄉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極好的機遇。機遇稍縱即逝,桂溪鎮不能無動于衷、不緊不慢,而是要以只爭朝夕的主人翁態度,搶抓機遇謀發展,搶抓時間研究新問題,全力做好服務縣上重點項目的工作。

  二是要學習林縣人民不等不靠的創業精神。在修渠資金、物資、糧食都非常緊缺的情況下,林縣人民“不講客觀、不講條件。”自力更生,團結協作,呼啦啦15個公社的幾萬民工,自帶工具,自帶干糧,拉著大車,推著小車,一齊擁了上來,把通往工地的路全都堵死了,干部分段包干,“該炸的炸,該壘的壘,該挖的挖,該拆的拆……”機遇來了,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桂溪鎮城區被縣里劃作規劃區,要發展鎮域經濟存在一定的約束限制。新班子上任以來,確立了“商貿富鎮、工業強鎮、生態美鎮、和諧穩鎮”的發展戰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主動創造條件謀發展,目前“一園一區一基地”平臺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現代商貿物流園完成策劃設計,城北綜合交易市場破土動工;城北工業集中區完成規劃,建成園區道路500米、排水管網1250米,已入駐項目14個;百果園生態產業基地、天龍生態園等城郊型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完成土地集中流轉2000多畝。今年1—5月,我鎮累計跟蹤洽談項目35個,簽約項目11個,協議引資7.93億元,實際到位資金4.19億元,同比增長127%。未來我們在發展中可能還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我們要發揚頑強拼搏、團結協作的精神,積極想辦法創造條件去解決問題,堅持下來就一定能夠勝利!

  三是要學習楊貴同志全心為群眾著想的道德品質。為了給修渠工地開出一條路,村支書帶頭強拆占道的祖先祠堂,楊貴和鄉親們一起對著祖宗牌位下跪發誓,并特意叮囑村支書要將拆下來的祠堂磚瓦和祖先牌位保護好,以便擇址重建。為了讓修渠民工吃頓飽飯,楊貴不惜冒著受處分甚至殺頭的險,違規借用國家糧倉三萬斤糧食。雖說違規是不對的,但正是因為楊貴有這份為群眾殫精竭慮的心,所以群眾才領他的情。

  當前我鎮征地拆遷任務繁重。全鎮投入了近三分之一的人力搞征地拆遷,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仍有少數拆遷戶不理解他為什么要為公共利益做犧牲,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耐心做群眾思想工作,并按規定做好合理的補償安置工作。還有的拆遷戶封建思想嚴重,認為祖先墳墓動不得,這就需要我們拿出紅旗渠破宗祠的勇氣,堅決完成任務,同時要做好安撫工作,切實維護群眾利益。

  看完紅旗渠觀后感9

  看罷國慶獻禮片《難忘歲月——紅旗渠的故事》,不能不讓我們回想起那難忘的歲月,不能不讓我們再去品味那難忘歲月留下的艱苦奮斗和戰天斗地的犧牲精神,值得90年代的我們去懷戀和追尋,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紅旗渠,是30午前林縣人民正當時生產力低下,沒有任何掘進工具的情況下,硬足用雙手在太行山堅硬的懸崖峭壁上挖進去刻出來的“人造天河”。林縣人民創造了驚天動地的業績,其付出的代價是何等的巨大呀?

  該劇從井上、井下兩個村搶水打架、聯姻告吹切人,緊緊圍繞“水”,鮮明地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使其具有鮮明的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

  縣委書記閻運德心系人民苦樂。他冒著生與死的風險,帶領著林縣人民干起了前無古人的大業。他的身上沒有半點腐朽的官氣,質樸、真誠、親切,深深扎在普通勞動人民中間,為他們鼓氣、排憂解難。未死先立碑、紅旗下宣誓表達他為民造福的決心,表現出共產黨人的大無畏英雄氣概。

  二旺深切感受到缺水造成的貧窮和痛苦,他從一場受屈辱的婚姻覺醒并奮起,帶頭卷起鋪蓋上壩,在工程進展的每一個關鍵時刻部表現出堅強信念和聰明才智,是一個有血有肉、充滿陽剛之氣的青年農民形象。在他身上強烈地表現廠中國農民迫切要求改變落后生存環境的愿望,表現了中國農民固有的刻苦耐勞的驚人毅力和降龍伏虎的魄力。

  水力學院畢業生劉廣泰為了和林縣人民一起將漳河水引入林縣干涸的土地,他忍受著母親病逝、新婚妻子遭車禍身亡的巨大悲痛,仍夜以繼H、不辭勞苦,一心撲在工程上,最后不幸因塌方,獻出了寶貴的年輕生命。

  水與紅旗渠,凝聚著多么偉大的民族精神!在這里,水,給人們帶來美好生活的向往,水,聯系著劇中幾對青年男女純真的情感,他們在一個共同的理想感召下,用辛勤的汗水,用青春和愛情澆灌出千秋偉業,

  《難忘歲月——紅旗渠的故事》是一首血與肉的頌歌,是生命的贊歌。這歌,既悲壯,又豪邁。

  看完紅旗渠觀后感10

  觀看話劇《紅旗渠》視頻結束后,我的腦海中還是話劇里的場景,心中還是心潮澎湃,耳邊又回蕩起了人物的話語……

  故事發生在1959年,當時的林縣人民身處深山,用水要用一天的時間上山去挑,十分艱苦。然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楊貴同志擔任總指揮負責修建水渠,歷經千辛萬苦,用了整整十年時間,終于讓嘩嘩的漳河水流進了林縣。

  修建紅旗渠需要勇氣。楊貴知道修建風險很大,沒有工具,沒有資金,沒有糧食,沒有住宿,可能會有犧牲,可能會鬧得人心惶惶,可能會有人反對……但他們沒有退縮!他們有人,有思想,有辦法,可以戰勝一切艱難困苦。沒有工具,自己造;沒有資金,自己籌;沒有糧食,自己挖;沒有住宿,住山洞……就是這樣的勇氣,這樣的堅強,紅旗渠工程才能克服這些“攔路虎”。楊貴的勇氣,還在于他的敢作敢當,為了給工人們吃上糧食,向檢查組坦白了私自動用國庫糧食的事,并且一人承擔責任。多么令人感動的精神,并不是林縣人的楊貴可以為這條紅旗渠獻出一切啊!

  修建紅旗渠需要全民參與。9歲的小吱吱跟隨姑姑到工地為民工端水,為了紅旗渠的早日修好,為了讓工地的工人吃上飯,她獨自走上上去挖野菜,結果不幸摔下懸崖。她短短一生的夢想,就是能洗上臉,抹上她的胭脂。“漳河水,你什么時候才能嘩嘩地流過來啊?姑姑,叔叔,你們修得快一點啊!你們沒有吃的,我幫你們去挖野菜,野菜,我挖過,我找得到……”耳邊每每響起她稚嫩的話語,我的心不禁一陣顫動。

  正是這些人,他們互相激勵,用血肉之軀匯成了紅旗渠,他們自力更生,重新安排了林縣的山河,他們用鐵鍬一鏟一鏟挖開大山,他們用錘子,一錘一錘鑿出隧道,他們的堅持,他們的勇敢,他們的奮不顧身,他們能為人民,為國家做出一切,這就是我們中華兒女們,這就是我們的民族精神!我們需要這些英雄,他們是我們心中永遠的英雄!我們今天要肩負歷史的使命,要弘揚紅旗渠精神,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看完紅旗渠觀后感11

  近日,看了話劇《紅旗渠》感人之作后,那種精神上的感召,藝術上的感染,令人心潮澎湃,好一陣興奮、驚嘆和感動。紅旗渠以它強大的力量吸引著我們,凝聚著我們,感召著我們,紅旗渠精神雄渾博大,蕩氣回腸,融入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也給予我們深刻的感悟。

  話劇描繪的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勤勞勇敢的數十萬林縣人民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苦戰十個春秋,僅僅靠著一錘、一鏟、兩只手,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修建引漳河水入林縣工程的故事。故事展現了當年林縣人民修造紅旗渠波瀾壯闊的壯舉,揭示了總指揮楊貴的心路歷程:他急切地要為林縣人修渠引來漳河水,又因舉全縣之力的冒進而造成心理上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他在對手和諍友黃副縣長前面痛哭流涕;在因事故痛失兒子的大娘和亡者家屬面前跪地致歉。

  紅旗渠最難能可貴之處是全篇沒有一處是拉大旗、喊口號,而是通過一個個小故事來吸引觀眾。一開篇,為了給紅旗渠讓路,村支書王寶金帶頭正月十五拆自家祠堂,而后又跪地向祖宗“謝罪”,而聞訊趕來的縣委書記楊貴也跪地向王家的老祖宗發誓:“今天借你一條路,明天還你一條渠。”這種強烈的人性沖突直揪人心。全局唯一的口號“重新安排林縣河山”是通過一個清末老秀才楊起夢之筆而寫出。老人家在大字寫成后感慨:“看大事是越遠看得越清楚,看事也是這個理兒。”一語中的地點出了紅旗渠精神在當代的價值。劇中最感人的是以鳳蘭和李繼紅為代表的一對戀人,沒有濃情蜜意,他們在工地上日夜奮戰,為了支持楊貴書記,他們自發地在山洞里舉行婚禮,然而山洞塌方,吞噬了那些年輕寶貴的生命。最讓人心碎的是一名叫吱吱的9歲小女孩,她有一盒胭脂,她最美好的夢想就是有一天能“不心疼地”洗把臉,然后把珍藏多時的胭脂抹上,走東家串西家。然而,為了給修渠的民工們挖野菜充饑,她被吞沒在炸山的濃煙中。可惜渠未成,人先逝。吱吱那句“漳河水,你啥時候才能嘩嘩地流過來呀……”反復回蕩在我們的耳畔。對水的渴望,不只是這個天真無邪的小女孩的夢,更是全林縣人最深切的渴求。吱吱,只是為修渠而逝的代表之一,還有無數的英雄為林縣的興旺消除最寶貴的生命。這些磨難并未消減林縣人修渠的決心,反而使其更加堅定最初的信念。一盒胭脂,成了林縣人民心中的痛,也由此渲染出了此后波瀾壯闊的萬人修建紅旗渠的壯麗詩篇。

  修建紅旗渠,一面是阻擋漳河水的大山,一面是人們自身的需求,兩種力量的對抗,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林縣人民的鐵骨錚錚。他們的質樸純粹,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他們的堅韌頑強,他們與太行山的戰斗因為混合著先輩們的夢想而尤為震撼人心。

  林縣人民在建設這項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工程中,鑄造了氣壯山河的紅旗渠精神。紅旗渠已不是單純的一項水利工程,它已成為民族精神的一個象征。紅旗渠精神是“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精神。紅旗渠精神的核心是兩句話。一句是為民: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一句是奮斗,艱苦奮斗,持續奮斗,持續艱苦的奮斗。它激勵著我們不怕困難,迎難而上,不管山有多高,水有多險,都要勇往直前。紅旗渠精神折服了一代又一代人。讓我們用時間、用艱苦奮斗的精神去創造人類輝煌。

  紅旗渠精神離我們從時間上講好像已經很遠,但是又離我們很近。這種精神既令人感動也值得學習,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紅旗渠精神的實質,并以此時時激勵、鞭策、鼓舞自己,自力更生、銳意進取,結合自己的本職崗位和工作實際,要團結一致,顧全大局,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甚至不惜犧牲局部的和個人的利益,忠實地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而這些,也是永葆黨員先進性的基本要求。

  看完紅旗渠觀后感12

  2012年1月9日,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電視記錄片《紅旗渠精神》,收看后,我被林縣人民堅強不屈的精神深深地震撼和折服。河南省林縣地處太行山區,過去是一個土薄石厚水源奇缺、資源匱乏的貧困縣,“水缺貴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門逼租債,窮人日夜愁”是解放前林縣的真實寫照。為了改變林縣的困境,新中國成立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縣人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決心,全縣人民歷時10年,硬是靠一雙手,削平了1250個山頭,架起了157個渡槽,打通了211個隧道,修筑了長達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把位于山西的漳河水引到了林縣,使50多萬畝旱地變成了良田。為此,周恩來總理曾經自豪地告訴國際友人:“新中國有兩大奇跡,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不同的是,南京長江大橋的建設是舉全國之力,而紅旗渠是英雄的林縣人民用兩只手修成的”!的確,紅旗渠不僅是建國初期共和國艱苦創業的一個歷史縮影,更是改天換地的中國人奮發圖強的一種時代象征。

  在輝煌的壯舉背后,隱藏著多少辛酸的故事,看著記錄片上一幕幕驚心動魄的畫面,真是令人心有余悸。頭上是巨石連連,腳下是萬丈深淵,面對艱難的施工處境,革命先輩們不畏艱險,奮勇當先,早將生死置之度外,排除千難萬阻,終于創造了奇跡。今天,當我看到溫柔的水脈沿著陡峭的山脈繞行時,不由得想起那些為此而獻身的革命先烈們,這一渠清水好似他們的滿腔熱血在沸騰;不由得想起那些為此而奮斗的建設者們,這一渠清水就是他們辛勤的汗水在流淌;不由得想起那些為此而緊衣縮食的老百姓,這一渠清水就是他們滿懷期盼的淚水。林縣人民前仆后繼,眾志誠誠,攻艱克難,用生命澆筑了一條紅旗渠,用精神鑄造了一座不朽豐碑。

  紅旗渠精神不僅是林洲人民的精神寶庫,更是中國人民的精神家園,紅旗渠就是自強不息的中國人民戰勝惡劣環境的代表和象征。新時期只要干群一心,團結一致,沒有實現不了的事,黨員、干部、群眾要學習紅旗渠精神,要將紅旗渠精神發揚光大,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添磚加瓦,無私奉獻!

【看完紅旗渠觀后感】相關文章:

看完圓明園的觀后感02-09

看完《孔子》電影觀后感02-09

看完烈火英雄的觀后感01-29

看完大魚海棠的觀后感09-13

看完《我的姐姐》的觀后感05-08

紅旗渠觀后感600字06-29

看完電影烈火英雄觀后感09-01

看完電影的觀后感怎么寫09-18

看完摔跤吧爸爸觀后感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