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600字(精選11篇)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后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600字(精選11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600字1
觀看《2021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后,我感觸頗深。其中有楊振宇、蘇炳添等獲得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獎項,他們中有為自己打拼、有為祖國奉獻、還有為人民服務。那義無反顧的身影,在勇往直前的道路上彰顯出不平凡的光芒。
楊振宇,我國有名的物理學家,他曾在19世紀獲得諾貝爾物理獎,是我國物理學的里程碑。在那時候,高傲的美國并不看好我國,不與中國人會談,而他為了中國,不僅資助其他學生在美國學習,還與當地人共同推出一套公式,為量子學打下基礎,最終引起全物理學界的大震蕩。
張順東與李國秀,他們是一對老夫妻,早年因事故兩人只剩下一只手臂、兩條腿的他們,并沒有因為身體缺陷而自暴自棄,反而積極樂觀的面對未來。為了生活,兩人每天早出晚歸挖掘幸福的源泉。朝著新時代、新使命、新征程努力奮進,最后經過兩人的勤勞和國家及全社會的關心、支持,他們的生活好轉,子女幸福。就這樣,兩人加起來只有一只手,兩條腿的夫婦成了他們家鄉最早脫貧的人。
蘇炳添,那是一個奔跑的男兒,他的胸腔里充滿了熱血。在他第一次入伍參賽時,卻遇見了被稱為“飛人”的黑人,因此他輸掉了比賽,但他決心要為國爭光,更加刻苦的訓練,但也因為腰傷失掉了許多參賽資格。轉眼間,他到了退伍的年紀,卻依舊堅持訓練,想要突破年齡。直到今年的東京奧運會中,他跑出9秒83的成績,刷新自己亞洲紀錄的同時,也超越年紀闖入奧運百米大戰決賽。這不僅僅是蘇炳添個人的突破,這是中國的突破,這是黃種人的突破!他做到了!
他們每一個人的故事都深深的影響著我,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我要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身上那種積極樂觀、堅持不懈、努力奮斗、為國爭光的精神。中國加油!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600字2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轉動。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永恒。
當感動的淚水無聲的滑落,當心靈的悸動蕩漾在美德的春風里,當道德模范事跡震撼著我們,“感動”這個詞變得那么清晰。
在今年的《感動中國》中我記憶猶新的是張順東夫婦。他們兩人都是殘疾人,加起來只有一只胳膊,一雙腿,但他們身殘志堅。他們為了養活自己的兒女,為了擔負起家庭的經濟支出,為了擔當起作父母的責任,他們必須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堅定樂觀地去生活。在片段中提到“別人家的孩子都是手抱大,而他們的孩子是用腳抱大。”這可以看出他們撫育孩子的艱辛和對孩子的疼愛。他們的女兒來到了現場,聽他們女兒的描述,她并沒有因為父母不能像別人父母那樣四肢健全而自卑,反而以父母那種積極向上的心態,那種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的精神為榜樣,把父母作為自己成長路上的風向標,這中樂觀的心態也值得我們青少年學習。
由于身體的緣故,他們不得不比村里其他人更早起來干農活。在農田里,雖然他們干活非常的艱辛,但是他們夫婦二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對夫婦也好似命運共同體,心連心,一起下地干活,彼此依賴,互幫互助。由于不斷勞作,李順東的雙腿不得以做截肢手術,這對他們家庭無疑是雪上加霜。但在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他們家成了村里第一個全面脫貧的住戶,這都是他們堅持不懈的結果。
從李順東夫婦身上,我學會了擔當與堅持。當代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肩負著歷史的使命。我們需要擔當起自己的責任,為祖國的繁榮富強作出自己的貢獻,向世界各國展現出我們的團結力與凝聚力!
看過《感動中國》之后,我的內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禮,在感動與眼淚背后,我收獲的不僅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語的那份動容。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600字3
“我帶著我曾經得過的獎狀站在街邊……”這是她在接受采訪時說出的話。
“你不下山待在山上干嘛?”她是1805名學生的母親,是她們的再生母親。她僅僅是為了一個理想,只身一人托起了大山女孩子們的人生。
承載夢想的女子高中
在有嚴重重男輕女思想的大山里,女孩們上學簡直是癡心妄想。一個女孩曾說:“如果不是這所學校,像我這樣的可能娃都三歲了。”在大家眼中,張桂梅是嚴厲的女校長,是不給人一點休息時間的嚴厲校長。可是她們不知道的是,校長為了不影響她們的學習和生活,沒有告訴她們,她患了25種疾病,每天早晨吃10種藥,中午吃5種藥再喝點湯藥。女孩走出大山,是這所學校承載的希望;上學改變命運,是走出大山的唯一途徑。
沒有人知道這其中的艱辛
為了夢成真,她是把命都搭進去了,一次偶然昏倒,醒來的第一句話“我能不能提前預支我的喪葬費?我想把錢花在孩子們身上。”那一刻,全場落淚。
在她實現理想的初期,五年只籌到了一萬元,用她的話來說,就是一刻也不能松懈,你松懈一秒,就會有一個女孩走不出大山。
感動中國人物的頒獎現場,她已病得不成樣子。貼滿膏藥的雙手布滿了皺紋,完全不像是她這個年齡手的樣子。只有張桂梅自己清楚,那是終日操勞的辛酸。
多少歲月,你帶領迷途的孩子重回課堂。你是斷崖上的桂,風雪中的梅,你散發桂的甜蜜,梅的清雅。你是大山的神,你的眼里眾生平等,所以你來到大山,幫助女孩重拾人生。
不知你是否看到一位母親帶領著千千萬萬,萬萬千千的女孩子們,將她們擁在懷中,讓她們走出大山,迎接光明。
我們作為一名學生,我為此感動。她平凡的一個女教師卻用執著和堅守在大山里創造了奇跡。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600字4
遙想2020庚子鼠年,一派驚濤駭浪:新冠疫情突如其來,南方洪澇肆虐泛濫……但是卻有一批最可愛的人,他們為了我們的幸福赴湯蹈火。我們現在的靜好歲月,是他們用生命所守護的。我真想發自內心地對他們說一聲:“感謝有你們!”
張定宇,你步履蹣跚與時間賽跑,只想著為患者多贏一秒。與你同行的戰友看慣了你的走姿,以為那是你的常態,誰又會知道你已患了不治之癥。看著那痛苦的患者,你中流擊楫,“希望在大瘟疫肆虐的時刻,我能用殘缺的身體燃燒出的微弱之光,療愈世家的傷痛!”于是,你毅然選擇堅守。可禍不單行,你的愛妻不幸感染新冠,你想照顧妻子,卻又產生了心理矛盾。終于,你站在了大眾這邊,顧不上親人已經淪陷,你亮出了舍小家為大家的一面。當歌聲飄蕩在城市上空的那一晚,你戰勝了!
陳陸,你是一名消防員,更是一名共產黨員。洪澇爆發時,你身先士卒,沖做先鋒者。411次連續接警,你永遠是坐在救援沖鋒舟最前面的身影。96個小時沒有休息,你的雙腿已紅腫,行走艱難。可是,你再一次咬牙登上了沖鋒舟,這是最后一次。36歲的你,青春年華,卻永遠定格在了抗洪防汛的第一線。洪水洶涌,你是浪尖上的逆行者;大雨過后,你是天空中燦爛的霞!
改變山區女童命運的公益校長張桂梅;戰功赫赫的志愿軍英雄王海;疫情中志愿服務,守護醫護的快遞員汪勇;與時間賽跑的北斗三號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現在的美好生活,全靠的是你們,你們就是中國的大功臣。感謝有你們!
想想自己,正值風華正茂,是七八點鐘的太陽,身上有的是勁兒。把這些勁兒用在學習上,用在為社會貢獻的點點滴滴上,平凡鑄就偉大。總有一天,我會像你們一樣奉獻給自己的祖國和民族!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600字5
不平凡的2020年過去了,2021年正在悄悄向我們走來,但在2020年里,涌現出一批感動中國的英雄人物。為了讓全國人民了解并記住他們的故事,特為他們舉行的頒獎典禮,我通過電視觀看了他們的獎儀式。
在受頒獎的人中,有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有志愿軍空軍飛行員王海,有武漢的著名志愿者王勇等。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開辦愛心廚房的萬佐成,熊庚香夫婦,他們所做的事幫助了許多人,并且一做就是十八年。
夫婦倆平凡而樸實,真誠而善良。有這種想法是從18年前開始的。當時有一個病人家屬來到他們面前他們開的飯店緊挨著腫瘤醫院,說:”你們能借給我點火嗎?”夫婦倆爽快地答應了。因為他們明白病人家屬內心的痛苦,于是他們就產生了將火借給病人家屬,讓他們去做飯給病人吃的想法。他開始增添:煤球爐,增添炊具、調料等物品。漸漸地,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這里,大家都愿意在這里做飯,而不是從街上買飯給病人吃,因為這樣可以讓他們感到家的溫馨。18年過去了,這間廚房的炊煙從來沒中斷過。十幾年,夫妻生活不知貼進了多少錢,因為自己也不富裕,為了使這間廚房繼續開下去,從原來的免費到收取微不足道的1元炭火錢,就這樣夫妻倆在默默為社會作著貢獻。難怪頒獎詞中有這樣說:”微弱的燈,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紅的灶,氤氳出親情的味道。這陋巷中的廚房,烹煮焦慮和苦澀,端出溫暖和芬芳,慣看了悲歡離合,你們總是默默準備好炭火。”
是啊,不是一天兩天,這一做就是18年,有幾人能默默堅守18年?只有萬佐成,熊庚香他們夫妻倆。正像節目為他們愛心廚房寫的評價語一樣:”炊香萬灶煙!’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600字6
今天校外輔導班組織我們觀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真的是太感動了,我是邊看邊流著眼淚,十個人編織了十個故事造就了十個英雄,他們的事跡都十分典型,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要說對我最感動的是張麗莉老師的事跡。一天晚上,一輛失控的大車像無頭蒼蠅一樣,高速撞向剛下課的初三(3)班的學生們,當時情況萬分危急,張麗莉老師看見了這可怕的一幕,她第一反映就是不顧一切沖向孩子們,用力把孩子們推開,孩子們都不知道怎么回事,當他們反映過來,尋找救命恩人時,發現張麗莉老師已經被壓在車輪底下,動彈不得。同學們含著淚撥打了120,當這位善良的好老師被趕來的救護人員艱難地從車輪下救出抬上擔架時,四周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120救護車開上公路時,已有自發的數百輛車等在那里,一起開著燈為她送行。在醫護人員的全力搶救下,過了好幾天張麗莉老師才從昏迷中醒來,可她再也不能正常行走了,下肢已高度癱瘓。
在節目播出中,她是坐著輪椅出來的,她的學生們個個含淚向她擁去,抱成一團,全場一片掌聲。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不停地在想:張老師是個非常普通的女老師,她當時那來那么大的勇氣?她當時有沒有想到后果?她完全可以自己躲開,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沒有任何人會責怪她的,可她卻毫不猶豫地沖向死亡,把生留給了學生。這種不顧個人安危,置個人生死于度外的壯舉不是每個人隨便能做到的,是張老師平時心中裝著學生,是張老師對學生充滿著愛,是張老師的善良和高素質。張老師是時代的驕子,是我們的英雄。現在我們的社會多么需要象張麗莉老師這樣的人啊!讓我們永遠記住——張麗莉這個名字。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600字7
每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都是我必看的節目之一,今年也不例外。在《2012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我最崇拜的一位是南沙守礁97個月的李文波。
李文波,男,48歲,山東平度人,中國海軍南海守礁士兵。
李文波21歲畢業于中國海洋大學,當年入伍,三年后赴南沙永暑礁守礁。
20多年來,他先后29次赴南沙執行守礁任務,累計守礁97個月,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軍內外氣象部門提供水文氣象數據140多萬組,創造了國內守礁次數最多、時間最長、成果最豐的紀錄,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高度評價。
長期惡劣環境下的生活,李文波的身體大不如從前,風濕病越來越重,但他仍然堅持一次不落地守礁,還經常頂替戰友。除了堅守崗位,李文波還不斷創新,為守礁工作總結經驗,編寫教材。他設計出了南沙第一套水文氣象月報表程序,還編撰完成了《海洋水文氣象觀測教材》。
為了守礁,李文波虧欠家里太多。他新婚5天后回到南沙,20多年來,與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時間不到3年。2003年4月,李文波第一次回到老家,才知道母親已經臥病在床3年, 2005年9月,母親病危,李文波回到老家陪伴母親僅十天,就接到執行南沙守礁的命令,在前往南沙的艦艇上他接到了母親病逝的消息,一個人長跪在甲板上向北方失聲痛哭。
李文波說:“南沙守礁是我一生的榮耀,就算下輩子坐輪椅,也沒什么后悔的!”
李文波的.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深深的.打動了我,看了他的事跡我的淚水不禁的流了下來。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600字8
近日,網上一組排雷英雄的無手“軍禮”照片震撼了廣大網民的心。軍禮無言,誓言鏗鏘。一句“讓我來”,排雷英雄倒在了血泊中,救下戰友,自身失去了雙手和眼。一個嚴肅莊重的“軍禮”展示出了排雷戰士對黨的忠誠,對排雷事業的不悔決心。
他們是一群走在“死亡”路上的英雄,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為的是幫人民群眾排除安全隱患,還人民群眾一篇安詳寧靜的熱土。排雷發明者設計之初,考慮到敵人靠火力轟炸等外力作用引爆地雷,便在地雷材質上做了優化設計。導致在如今的排雷工作中即使在強火力作用下,地雷毀滅率也是極低的,這就需要排雷士兵匍匐身子,通過絆發、剪線、去除偽裝物等一系列排雷流程進行排除。排雷完成后,戰士們還要手拉手徒步驗收雷場。
戰士英雄大多數都處在20到30歲之間,正處朝氣蓬勃,激情四溢的青春。在這場特殊的戰斗,許多排雷戰士獻出年輕的生命。或跌入谷底,或頂高溫挖掘,也從未一聲怨言,輕言放棄。爆炸事故中,僥幸抵住死亡厄運喉嚨的戰士們,有的失去雙腿胳膊,終身殘疾。這對他們以及他們的家人來說,同樣是一場巨大的傷害。我們很難想象,一個失去健康肢體的人,該如何面對未來的生活。排雷英雄的故事讓無數群眾熱淚盈眶,“上半輩子,你守護我。下半輩子,我是你的‘眼’,我是你的‘手’。”排雷戰士杜富國的妻子緊靠在杜富國身旁說。
這世界從來沒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負重前行。英雄事跡讓我們千萬群眾落淚。他們是新時代革命軍人的標兵,是祖國的驕傲。在他們身后,祖國大地一寸寸平安的土地不斷伸延。他們的故事,全中國都要銘記。我們應該向他們致敬,弘揚不畏艱難、不懼危險、不怕傷殘、吃苦耐勞的排雷精神。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600字9
秋意漸濃,群山環抱的山城村,山頭層林盡染,田間金黃一片。
“山城一隊北部灣,當年就是爛泥灘。一遇水澇就不收,如今變成米糧川。”山城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邱大鵬感慨地說,這首流傳下來的順口溜,是鄉親們對孫景坤帶領大伙改天換地最好的感念。
1955年,復員的孫景坤放棄到城里工作的機會,選擇回鄉務農。“咱沒多少文化,還是回家本本分分做個農民。”孫景坤回憶。
回鄉后,孫景坤把各種獎章獎狀精心包好放到箱底,扛起鋤頭下地種田。很快,正直能干的他被選為生產一隊隊長,帶領村民們向著貧困這個“敵人”發起新的沖鋒。
村里有條河,經常泛濫引發水災。孫景坤的倔勁上來了:“還能讓條小河欺負了?”他帶領村民開山碎石、肩扛手提,筑起一座堤壩,自此河水安瀾。
“他是軍人出身,身上有一股威嚴勁兒,從不強迫鄉親們干這干那。”86歲的村民劉振山回憶,“他在前邊干,我們在后邊學,大家心服口服。”
山城村是有名的蔬菜村,市里曾劃分一片公廁供村里挑糞施肥用,村民都不愿意去挑糞。正犯胃病的孫景坤第一個站出來:“沒有好的肥,菜怎么能長好,我來挑。”挑著100多斤糞,走七八里的山路,他硬是挑了回來。看他忍著胃痛滿頭大汗顫巍巍的樣子,村民們紛紛挑起了糞桶。
靠著孫景坤的帶動引領,山城村把上百畝爛泥灘改造成良田,在數百畝荒山上種植板栗、落葉松等經濟林,一躍成為十里八鄉有名的富裕村。
村民劉玉慧說:“我們現在過上好日子,都得感謝這個老爺子。”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600字10
在上周五的時候,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成功落下了帷幕。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溫暖,是不用任何語言去傳遞的,而是用每個人的行動來表達,這就叫感動。頒獎禮上的這十位平凡的人都在做不平凡的事,因此,許多人都為此叫好,讓所有人都很感動、震驚。這一個又一個感人的事跡,讓我們更加深入的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會有許多帶給我們溫暖的人出現。
感動中國里,有于敏、孫麗娜、朱敏才、朱曉暉。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朱敏才、孫麗娜夫婦。
朱敏才,是眾多中國外交官中的一員,他經常在全世界來回奔波,工作期間他已去過了許多地方。自從他退休以后,所有人都認為他會回到北京,與老伴共度晚年;可他并沒有那么做,他選擇了與自己的老伴孫麗娜一起去偏遠鄉村教書,讓鄉村的孩子們的知識變得更加豐富。他們一起教書,教了整整十年。在此期間,他們幫助了許多鄉村的孩子,讓孩子們通過知識改變了命運。就在這個重要的時刻,朱敏才因為過度勞累,他倒在了教學的路上,送到醫院時,醫生診斷出他得了腦出血,但是他很幸運,在妻子和孩子們的期待下,他從死神那成功走了出來。他病好后一心只想著給孩子們教學,他們夫妻寧愿為鄉村的孩子們教書,也不愿過著舒服的生活,他們寧愿住著簡陋的小房子,也不愿住著豪宅......
在觀看完感動中國后,不只是兩位老人讓我感動,獲獎者們都做著很偉大的事。他們都有著共同共同的特點:默默無聞、無私奉獻、樂于助人,他們一心只想要幫助別人。我要向他們學習,獲取更多的知識,多做善事,長大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600字11
昨日,2018“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典禮在央視播出。程開甲、鐘揚、王繼才王仕花夫婦、馬旭、杜富國、呂保民、劉傳鍵、其美多吉、張渠偉、張玉滾紛紛當選,他們的事跡,感動了無數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中,其中有6組人物都跟軍人有關,他們有的是現役軍人,有的是退伍軍人,有的是民兵;有中國科學院院士程開甲,有排雷英雄杜富國,有中國首位空降女兵馬旭,有退伍軍人呂保民,有民兵夫婦王繼才王仕花,有英雄機長劉傳鍵。
在他們身上,我們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股豪邁的軍人氣概,這與年齡無關,與性別無關,與現役非現役無關,只關乎那顆熾熱的兵心。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在頒獎典禮上,有兩位獲獎軍人已經去世了,分別是程開甲和王繼才。遺憾的是,他們都于2018年去世。
王繼才,一名再普通不過的民兵,但他也是“最美民兵”,他與妻子王仕花將32年的歲月都獻給了開山島哨所,一生清貧度日,在環境艱苦的孤島日復一日地堅守,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民兵之歌。2018年7月27日,王繼才在巡邏時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去世,年僅58歲。
程開甲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獲得者,被授予“八一勛章”,并獲得“世界因你而美麗”—2017至2018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終身成就獎,是我國核武器事業的開拓者之一。程老一生淡泊名利,隱姓埋名40年,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科研事業。2018年11月17日,程老在北京病逝,享年101歲。
雖然程老和王繼才都已經遠去,但他們的精神將永遠普照中華,激勵一代代人在建設強大的中華民族的道路上不畏艱辛,奮勇向前。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600字】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人物的觀后感06-05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09-06
感動中國人物的觀后感11-07
2019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05-21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范文05-31
關于感動中國人物的觀后感12-21
感動中國人物09-28
感動中國的人物作文11-05
2022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后感啟示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觀后感10-08
感動中國人物觀后感3篇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