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直播課觀后感(精選6篇)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后感了!在寫觀后感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直播課觀后感(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學生心理健康直播課觀后感1
今天我收看了河北電視臺公共頻道于丹老師的講座《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習習慣》,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下面我就和同學們一起來分享一下。
感受最深的是我們要學會“獨立承擔”。于丹教授講的生活中祖母祖父對小孫子的寵愛的故事,我想在我們這些家里的“小太陽”來說太常見了,明明是自己走路摔倒了,祖母為了安慰我,埋怨路的不平,也有時候我明明知道自己是做錯了事情,就是沒有勇氣承認錯誤,這次聽于丹教授講課,深深的觸動了我,從今天起,我要做一個勇于承擔責任的人。
其次,就是我們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問題,在無數次考試過程中,經常會給自己找各種借口,有的題做錯了,其實自己認真點是可以作對的,就感覺沒什么,不是自己能力問題是馬虎,所以心不在焉,不重視,下次還是出現同樣的低級錯誤,聽了于丹教授的講座,我才知道,那是我的能力有缺陷,但是這種缺陷是可以由自己培養訓練之后可以彌補的,所以,從今以后,我要制定學習計劃,來鍛煉的學習能力,把這種能力缺陷補上來。
我的感想還有很多,總之,愿我們大家都健康快樂的成長。
大學生心理健康直播課觀后感2
今天下午,有一個關于心理健康知識的講座。我聽了之后收獲很大。
懷著激動的心情,我們來到了多媒體教室。寬大的教室里現在卻擠滿了人,到我的時候,已經沒有位子了,只好端凳子坐在旁邊。
在這堂課中,我知道了什么是心理健康。一個人是否心理健康,是有著很多方面的。老師給我們提供了幾個方面:第一,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友好的與他人相處。第二,能夠做到成功了,不驕傲;失敗了,不氣餒等。
在我的眼中,一個心理健康的小學生應該是活潑開朗、有著良好人際關系、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并且言行一致、愛憎分明的。
聽著婁老師的講座,我開始分析自己心理是否存在問題。經過分析,我發現:我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但是人際關系并不是很好,其原因在于我不懂得關心他人、體諒他人,經常以自己為中心,不考慮別人需要什么。我能夠正確認識自己,并且言行一致、有著良好的情緒,但是我的意志力和抗干擾能力很差,經常寫作業時看到有人在玩兒就忍不住了。
為了讓我能夠成為一個心理健康的學生,我決定從現在起,經常做換位思考,并提高自己的自制力和抗干擾能力。希望我們都能愉快地度過小學最后一學年!
大學生心理健康直播課觀后感3
今天我們有幸聆聽了省第一位心理健康特級教師鐘志農老師的有關心理健康講座,覺得很有收獲。現代的孩子們,被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弄得不知所措,常常不知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再加上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一些失誤,社會、家庭對孩子不當的要求,使一些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日趨嚴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已不容忽視。作為教師,應該努力成為孩子們的知心朋友,應該能勝任心理健康輔導教師一職。但是,事實上,我們自己有時也很茫然,不知如何開導孩子,甚至自己也因為各方面的壓力大,而沒有一個健康的心態面對孩子。鐘老師的講座,無疑是在仲秋中給我們帶來的一絲涼風,很是及時。
一個晚上的講座,一點都沒讓人感到疲勞,反而是讓人感到意猶未盡,聽后感受可以概括為三個字:清、悔、惑。
清。主要是指,聽了鐘教授的講座后,對很多以往模糊不清的心理健康的概念清晰了。比如:一直以來,總認為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孩子就是不健康的。看來,這個看法是片面的。了解了正確的觀點、理念,對今后我們的教育是非常有幫助的。不會再不顧孩子的心理特點、年齡特點,無端拔高要求,給孩子造成嚴重的心理負擔。有了正確的理念指導,會使我們的教育教學有效開展帶來無限的益處。
悔。正如科研室許主任所說,鐘老師的講座,不僅針對我們教師有用,更對年輕的父母是很有用的。聽了講座,真是對自己以往教育自家孩子的方式感到慚愧。雖然自己是教師,但很所時候對自己孩子的教育是失敗的,常常不顧及孩子的心理,以致造成孩子有了一些不良的個性行為。邊聽邊后悔,心想早聽此講座多好。呵呵,后悔藥是沒的。現在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總也能有所效果的。后悔之后有所促進也是好事,還是很值得的。
惑。聽了講座后,反思自己的教育,覺得很多方法,比如規定時間完成作業等,早很多年就向家長推薦過,可是好像也收效甚微,所以感到非常困惑。所以非常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機會聽到這樣精彩的講座。不過,鐘老師的“心海揚帆”網,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的途徑,非常好。
大學生心理健康直播課觀后感4
今天我聽了講師王xx的心理健康講座,感覺受益匪淺收獲良多。王老師從化解心理壓力、自我調整、預防和面對心理問題三個方面向我們講述了壓力管理與心理健康,感覺老師講的貼切實際,很實用。
今天剛好是5月20日,講座開始,王老師與大家做了熱身活動“愛的鼓勵”,鼓勵學生向自己表白,活躍了全場的氣氛。王老師首先從怎么化解心理壓力講起,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壓力過大的情況,壓力過大通常表現為失眠,注意力難集中,易怒,緊張等表現,我們可以通過自我調整的方式化解這些壓力。自我宣泄,情緒轉移,愛好減壓,運動衛生是一些比較有效的方法。在壓力太大、心情不佳時變換一下環境,例如室外觀景、室內養花、對美好事物的想像等。壓力無處不在,有的人被壓力擊跨,一蹶不振,而有的人過得更有意義,更有效率。這其中的奧妙就在于,前者消極面對壓力,而后者卻對壓力進行有效的運用。所以,當你心里有壓力時,一定要學會自我緩解,釋放壓力。
怎么預防和面對心理問題呢?首先不能隨便復壓抑自己的情緒,一定要給自己的壞情緒找到正當的合適釋放的渠道。這其中比較恰當的有:找父母傾訴,找個沒人的地方大哭一場等等。其實很多嚴重的心理問題的產生就是由于學生不愿意將心中的苦悶發泄出來所導致的,當苦悶遇到孤僻的時候,也就是嚴重心理問題滋生的時候。其次,活得有自制我,有信心,不隨便胡亂比較。這是保持一種健康心態的生活方式。改變自己情緒,增加自信心的另一種方法就是自己找一句座右銘或對自己說一些自己肯定的話,以激勵自己。只有相信自己,才能笑對人生。
通過聽這次講座我們都從中了解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識,知道了如何更好地去調節自己的心態,學會要怎么去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做一個幸福的人、快樂的人、和諧的人。
大學生心理健康直播課觀后感5
觀看了心理視頻后,我頗有感觸。老師的講座,從情緒、壓力等方面對人們的心理健康做了詳細的剖析,使我深刻地意識到心理健康對人們尤其是大學生極為重要。
一位心理學家說過:“青年初期最寶貴的心理成果是發現自己的內心世界,而大學生隨著自我意識的深入發展,自尊心越來越強,雖然患各種嚴重軀體疾病的的確不多,但由于受擇業、自卑、早戀等問題的困擾,有心理問題的人數比例不小。而這些心理問題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學習工作和正常的生活。
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我們是社會上文化層次水平較高、思維最為活躍、最有朝氣的群體之一。我們渴求知識、積極向上、胸懷博大,時刻關注國內外的風云變幻,把個人的理想和志向同祖國的興旺發達和民族的繁榮復興融合在一起。但是,由于社會轉型和自身發展階段的影響,使得正處于青春期、社會閱歷淺的我們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現了諸多問題。據有關調查顯示,全國大學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學的人數占退學總人數的54.4%。有28%的大學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其中有近10%的學生存在著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問題。大學生中精神行為檢出率為16%,心理健康或處于亞健康狀態的約占30%。一位新生感嘆說:“在大學,沒有一個可以談得來的朋友,心里真的感到好孤獨。”有的學生從未離開過家庭,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對于如何關心別人,得到朋友的關心想得較少;而另一方面,學生又希望別人的認可。“心里話兒對誰說?”成為學生普遍的困惑,有80%的學生涉及到了人際關系。
事實上,任何一個處于這種狀態的大學生,對于黃金年華、美麗大學生活的感受力下降,對自我發展的心理預期也會變得不確定,人際吸引力降低而且自我滿足感不高,內在潛能不能夠充分發掘。
導致我們這種狀態的原因很多,除由于過度疲勞造成的精力、體力透支,人體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時期,身體疾病等因素外,心理疾病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人體若處于這樣的狀態時,容易患病,身心感到不適,對學習、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不能很好發揮體力和心理上的潛力。因此應重視我們的心理困擾表現,采取有效的措施使有缺陷或障礙的身心功能得到改善、增強或補償,從盲目恐慌狀態轉歸到自信樂觀狀態。為預防與消除這樣的心理疾病,我們應做好以下方面:
1、適度運動。“生命在于運動”,大學生應堅持適宜的活動內容和活動方式,或者選擇參加各項能延緩人體各器官的衰退老化的健身運動,如游泳等。
2、全面均衡適量的營養。人體對各種物質的需求量都有一個度,過量攝入將會適得其反,高糖、高鹽、高脂肪食物的長期過量進食,尤其是飽和脂肪酸過量會導致亞健康狀態。因此均衡適量的營養是維護健康的基本手段之一。
3、保持心理健康。長期的精神刺激和壓力以及長期的壓抑憤怒等負性情緒,也是導致亞健康的一個方面的因素。保持良好的心態、樂觀豁達、奮發進取的精神,是防治亞健康的精神基礎。大學生可適當培養業余愛好,如讀書、聽音樂、練字畫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動。
4、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往往是自己實現的人,他們具有更深刻和深厚的人際關系,擁有更多的融合,更崇高的愛,更完美的認同以及更多擺脫自己限制的能力。
優良的心理素質在青年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必將對二十一世紀人才的質量產生積極而又深遠的影響。健康的心理是一個人全面發展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加強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全面提高跨世紀人才質量已成為高等學校所面臨的迫切任務。二十一世紀是一個思想文化激蕩、價值觀念多元、新聞輿論沖擊、社會瞬息萬變、的世紀,面對如此紛繁復雜的世界,未來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時刻出現心理危機。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將經受更為嚴峻的考驗。為此,就要不斷加強對青年大學生的適應性、承受力、調控力、意志力、思維力、創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質的教育與培養,使他們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來,不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體魄的儲備,更要作戰勝各種困難挫折的心理準備,從而引導他們科學地走出自己認識的誤區,更新觀念,突破時空,超越自己,唯有如此,方能在搏擊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參與國際人才競爭,迎接新世紀的挑戰!
大學生心理健康直播課觀后感6
健康的心理是一個人全面發展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優良的心理素質在大學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必將對21世紀人才的質量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作為大學生,首先應當具備這種優良健康的心理素質。
心理健康是指這樣一種狀態,即人對內部環境具有安定感,對外部環境能以社會上的任何形式去適應,也就是說,遇到任何障礙和因難,心理都不會失調,能以適當的行為予以克服,這種安定、適應的狀態就是心理健康的狀態。
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成才的基礎,心理健康能夠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充分認識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和諧發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為基礎的,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態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全面發展的實現。
心理健康能夠使大學生克服依靠心理增強獨立性。大學生經過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競爭,告別了中學時代、跨入了大學,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學生必須從靠父母轉向靠自己。上大學前,在他們想象中的大學猶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無比。上大學后,緊張的學習,嚴格的紀律,生活的環境,使他們難以適應。所以,大學生必須注重心理健康,盡快克服依靠性,增強獨立性,積極主動適應大學生活,度過充實而有意義的大學生活。
心理健康是大學生取得事業成功的堅實心理基礎。目前我國大學畢業生的分配工作已發生了很大變化,大學生都實行供需見面、雙向選擇、擇優錄用等方式,擇業的競爭必然會使大學生心理上產生困惑和不安定感。
心理健康利于大學生培養健康的個性心理。大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是指他們在心理上和行為上經常、穩定地表現出來的各種特征,通常表現為氣質和性格兩個主要方面。氣質主要是指情緒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氣質所包含的特征外,還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現為思想活躍、善于獨立思考、參與意識較強、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等等,這些有利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我認為,心理健康是對生活和學習有樂觀的心態。有正確的自己主觀意識,能很好的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妥善處理同學、師生間關系,積極融入團體,熱愛并勤奮學習,更好的適應新環境。
大學生活與中學生活有著很大的不一樣,然而在大學中仍需要堅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職欲望。學習是大學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中,拼命地汲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本事,以提高自身素質。同時也應當積極參加各種創新大賽,這樣及開發思維的多向性又鍛煉了自己的動手本事。更值得重視的是英語方面,現代社會中英語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也能夠說是每個人必備的素養之一,這樣看來口語更顯得尤為重要。
大學生應堅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期望。積極加入學生會、分團委等,如此既豐富了大學生活又鍛煉了自己本事。每個人都渴望得到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讓自己成為一個閃光點。積極參加業余活動,發展社會交往。豐富多彩的業余活動不僅僅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并且為大學生的健康發展供給了課堂以外的活動機會。大學生應培養多種興趣,發展業余愛好,經過參加各種課余活動,發揮潛能,振奮精神,緩解緊張,維護身心健康。然而,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時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的表達和控制情緒。
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應當不斷加強對適應性、承受力、調控力、意志力、思維力、創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質的訓練,使自己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來,不僅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體魄的儲備,更要作戰勝各種困難挫折的心理準備,從而使我們科學地走出自我認識的誤區,更新觀念,突破時空,超越自己,唯有如此,方能在搏擊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
【大學生心理健康直播課觀后感】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直播課觀后感(精選7篇)11-24
心理健康教育直播課觀后感(精選13篇)11-24
心理健康公益直播課觀后感(精選7篇)11-24
心理健康直播課觀后感100字(精選7篇)11-24
心理健康直播課觀后感300字(通用5篇)11-24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直播觀后感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