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觀后感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后,這次觀看讓你有什么領悟呢?寫一份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影》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影》觀后感1
《影》的觀感總體是沉悶和壓抑,這一如中國的文化的內核,那就是“收”。
打出這個“收”的拼音,會出來“受、手、瘦、守、獸”,這些字在訓詁方面居然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中國文化的內核的產生就是一個中華歷史的最終結晶,這部歷史的總方向就是駐守邊關保護中原文化和傳統農耕制度。在這樣的心態下,我們對于失地的強迫性地收復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這甚至會把我們正常和健康的心給扭曲掉,也可以把都督子虞那顆曾經健康昂揚的心磨蝕掉,讓自己消磨在與君主沛良的明爭暗斗中,身體都可以是骨瘦如柴的,為此甚至可以把自己的愛妻拱手讓給自己的影子境州;取而代之的是境州的逐漸成長和成熟,這個長期以來被困的小獸是一個被哄騙來的備胎,而回歸故土找尋自己的母親就是他的那個驢子面前的胡蘿卜,他長期以來經受錘煉和壓抑,外在必須陽剛正氣還得經風雨見世面經受得住君主對他的質疑和刁難,內在還得忍受自己的主人對自己的高強度的要求和訓練和對自己心愛之人的克制,這樣的功夫怕絕不是一般人可以勝任的。于是,到了最后必須要有一個大反轉,這個長期受壓抑之人必定要拾起武器,把本不該刺向自己主人的刀鋒刺向自己的主人,把陰謀倒算的.刀柄握在已死的主人的手里,讓自己的主人承擔一切的罪責,而自己倒像是一個真正的主人和良臣一般出現在眾臣面前,這該是一個怎樣的諷刺和無常呢?
對于美觀而言,也是濃墨重彩于中國的水墨畫風,讓整篇電影的畫風呈現黑白灰的色調,里面大量運用中國特有的視覺元素:宮殿、屏風、服飾、造型、暗室、女人、陰陽太極圖陣、戰士、山水、軍旗、城池、音樂等等的元素,這些要素無不在為主題“影”做著全方位的詮釋。真身是陽,影子是陰,所以我們的畫面必須要暗一些以突出影子的顏色。
子虞說“沒有真身哪來的影子?”但是境州卻說“沒有真身,一樣會有影子!”誰說的對?是的,沒有誰對誰錯。影片前面八分之七的時間在詮釋子虞的話,但是在最后八分之一的時間里面卻發生了陰陽翻轉,在應驗著境州的話語。劇情似乎就是按照以陰克陽、陰陽和合、陰陽反轉這幾個方面在發生和發展著的。但是一切的相都是空的,我們能說更喜歡子虞還是境州呢?連在影片的最后小艾的表情你也不會知道這個美女是可能繼續跟著作為都督的子虞做他的合法的妻子還是想要逃生,以遠離人間的明爭暗斗是是非非爾虞我詐呢?
張藝謀的電影故事都非常簡單,大簡直美不拘一格使得老謀子的電影畫面總是帶有中國特色的一個主色調,或者紅或者綠或者黃,而這部則是黑白色調,這是一份功力也是一份韻味更是一份藝術,值得我們好好品味。
《影》觀后感2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張藝謀導演的水墨國風電影《影》,說是水墨畫風格的,說白了就是轉換成黑白色的罷了,不過在當今五顏六色、奢侈華麗鏡頭的電影里,這應該算是一個突發奇想、另類思路的好視角了。
整部電影看下來,轉折很多,可謂是一波三折,稍微走神,就會造成劇情脫節,前后連貫不上,這其中或許是我對電影的理解還是稍微有些偏差的緣故,一般來講,我看電影總是一個鏡頭看幾遍或者來回想一想才能明白其中的緣由,不然的話我還真的看不懂這類的電影,尤其是非喜劇電影更為嚴重。喜劇題材我們不追求藝術,也不追求劇情,只是圖一個樂罷了,但靠劇情拖起來的電影,我們卻搖仔仔細細的看個明白。
我再從演員的角度來談一談這部電影,電影是由鄧超、孫儷、胡軍、鄭愷、吳磊、關曉彤主演的,其中鄧超飾演了兩個角色,一個真實的都督,一個都督的替身境州。雖然一人分飾兩角色的影視作品我也看了不少,但鄧超的在這部電影中的演技絕對沒有問題,之所以還有很多人覺得看到鄧超有些跳戲,我估計是他參加了太多的綜藝節目的緣故吧。
作為一個夫妻檔的電影,孫儷依舊是表演精湛,沒有任何瑕疵,我想這也是為什么她每一部影視作品都能夠成為經典的緣故吧。從她的眼神、一舉一動、一顰一笑,我們都能看出她那不一樣的`表演技巧來,比起現在的那些所謂的小鮮肉來,簡直是天壤之別。
有人說鄭愷的演技很差,但透過這部電影的彈幕,我看到的幾乎都是對鄭愷的褒獎,或許從這開始,他真的開始脫變,由一個流量小生蛻變成“戲骨”了吧。但愿他能夠越來越好。還有關曉彤和吳磊兩個童星,他們并沒有辜負我們對他們的期望,我們還是看到了兩個非常努力的年輕演員,雖然他們從很小就成了銀屏的常客,但那時候他們還不成熟,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演技的提高,觀眾對他們的期望也越來越大了。
再從故事內容說說這部電影吧,說實話,故事內容有些一般,情節雖然緊湊,但有些俗套和老套,很多情節還沒到,我們就知道下一步情節會怎么發展了,難道是張藝謀導演黔驢技窮了?難道是張藝謀導演對劇本的要求降低了?這我們猜不到,是又或許不是,總之就內容來講,我還是聽不滿意的,這不像是一個國際大導演的水平。
不過總的來講,這樣一個題材的故事還是很新穎的,一個替身,一場故事,替身到底是做自己,還是為真身賣命?收復境州這件事,到底是真身的政治抱負,還是自己的意愿?這誰也說不清楚,就連最后沛國主公也派人刺殺都督真身,讓這個出身低微貧寒的替身境州取而代之。這恐怕就是任性的扭曲吧,這恐怕就是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吧。
綜合起來,我也只能給到8.5分的評分吧,演員的演技是沒有問題的,扣除的那1。5分基本上是在某些俗套和老套的情節上給扣除的。最后,但愿演員們的演技越來越好,導演的作品越來越好,中國電影市場越來越好。
《影》觀后感3
挑了一個不想看書的晚上,關了燈,選了《影》來看,就著片尾曲開始寫觀后感。被吸引,因為張藝謀、因為黑白用色、因為金馬獎、因為夫妻檔。錯過,因為張藝謀、因為夫妻檔。
傳說中是開放式結局,倒也不算,只是孫儷最后的眼神告訴觀眾,最后的那個門后仍然有個秘密。我想,門后是真正的王,影子依然是影子,是提線木偶。影子作為貴人的假面這一手段并非是子虞一家獨有,王并非不知道影子這一工具的存在,否則又怎會會懷疑足以亂真的境州?如此多疑的王又怎不會為自己造出影子?
“王被刺殺、刺客被子虞所殺”這樣的結局不難被預料。在最后的對決中,境州是唯一有選擇的。選擇子虞,做回影子,被奴役、被報復、被隱藏;選擇王,換個真身,依然被控制。怕黑、怕無聲的子虞有仇恨、有憤怒、有欲望,從來都不甘心只是影子,因此不用判斷到底母親被哪一方所殺、平安度日的.希望被何人所滅,面前的兩個人都是仇人、都是障礙,所以都得死,必須死!
可惜,境州依然是影子,無法做境州,也無法做子虞。
是的,即使剛看完我依然沒能記住孫儷飾演角色的名字。一來是名字實在不容易被記住,二來是整個觀影過程中都記著這是孫儷。相比孫儷,很慶幸鄧超和鄭愷的角色地位、性格更具特點,否則真的是無法入戲了。一直以來都存在明星參加真人秀對演員工作反噬的說法,我想是存在的。在看《烈日灼心》的時候才意識到即使鄧超參加了那么多的真人秀,可是演技真的一直在線,不愧于演員的工作。鄧超憑借《影》被提名金馬影帝是當之無愧的,影片中演技很容易就使人忘記這是一人分飾兩角,也很容易在心里給超哥點贊。但是我看電影是為了進入故事、為了做夢,而非發現并驚嘆演員的演技、驚嘆造夢師手段高超。
其實本想就此告誡自己要抵得住誘惑、堅守并鉆研。然而,成功的定義是不同的,環境是多元的,選擇也就是多樣的。因此,做出選擇后要堅持、不猶豫、不回頭地走下去,勇敢地承擔選擇背后的舍棄、困難、風險和代價,唯有如此,才能果斷作出選擇、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當然,我真的沒有立場對你們個人作出評價,只是自己的一些想法而已,鄧超、孫紅雷我真的超喜歡你們的,畢竟你們的演技是真的剛,重要的是雞條沒了我會很傷心的。
最后稍稍夸一下也有點吐槽。
很喜歡電影的節奏,心里有過對黑白灰畫面的抵觸,可是很快就被情節和音樂吸引,很棒。
喜歡飛流,看好吳磊,一定要在中戲好好學習,和胡軍的對手戲一開口就高下立現。
總之,錯過了有點可惜,不過也是驚喜。電影院觀影效果畢竟要好很多,可是擔心期望過高會失去驚喜感。《影》——一部挺好的電影,推薦給你們看。
《影》觀后感4
黑暗中,一串慌忙的腳步,伴隨一陣驚恐的喘息,“啪”!燈光炸起,銀幕初亮。孫儷如受驚小鹿般,瞪圓雙目,立于門后……
從電影《英雄》開始,張藝謀便放下身段,開始探索,雖然結果毀譽參半,但是我認為這是一種站在峰巔,獨孤求敗的,頑童心態的探索,不論是文藝商業電影,還是大型活動演出,他在探究著快樂表達的可能性。他說:“我自己在創作上常常希望不安分,希望能盡全力去扭動一下自己的身體。今天感興趣,你今天就干,也可能明天你就變心了,所以,我的作品呈現出了各種可能性,體現四分五裂的局面。有人覺得不值,有人覺得草率,但我自己很愉快。”
玩夠了,鬧夠了,這次他想回歸古典了!
于是,策馬蓑衣立身山水之間,潑墨揮毫游走廟堂之上,獨酌飲醉飄忽屏風之內,縱橫捭闔對峙陰陽之界。山水寫意,琴瑟和鳴,文臣與武將、陰柔與剛烈、隱忍與激進、真實與虛假。處處體現著古典的中式美學意境,和相生相克,互為平衡的東方文化內涵。
《影》實實在在的是一部男人戲,政治權謀,家國天下。然而女人,卻是推動故事發展的內在核心。陰陽相合,方得圓融。一個女人激發了一個男人的個體意識的'覺醒,從而改寫了歷史。相較十幾年前,宏大卻空洞的,史詩般的《英雄》,今年的《影》更像是一部小說,以小見大,內容豐富,有了對人性欲望的思考,于古典中見現代。
一個“影子”,本該生活于陽光的背面,卻被推上臺前,過著“真身”的生活。一個王者,本該在臺前呼風喚雨,卻只能委身斗室,運籌帷幄,活得像個“影子”。他們就像黑白分明的兩極,涇渭分明,互相需要,卻又不能共存。而女人,他們共同的女人,水一樣,調和了黑白兩種顏色,從此涇渭交融,模糊了界限,就像水墨中的暈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女人如水,所以劇中陰雨連綿,全程“濕漉漉”的,在潮濕陰抑中,機關權謀顯得更冷酷,情感欲望來的更隱忍。
孤獨缺愛的“影子”愛上溫暖的女主,是自然的,寂寞清冷的女主,被單純而賁張的肉體吸引,也是自然的。如果沒有這兩個自然,那“影子”完成使命,回歸田園,“真身”完成大業,重返“人間”,黑白重新分明,各歸其位,各司其職。然而情感是最不可控的。“影子”在情欲中發現了自己,從而解鎖了他內心的潘多拉盒子。而九死一生后,被刺死的母親,是壓死他單純心靈的最后一根稻草,從此“影子”與“真身”真正的融為了一體!
刀戈相向的大殿上,血流成河,“影子”作為勝利者,披著“真身”的皮囊走出大殿,留下女主立于門后,影片回到了最初的一幕,像一個圓,劃上了最后一個點,孫儷小鹿般驚慌的眼神中,多了份凝神屏息的沉著,善與惡,水與墨,混亂不清,渾濁不堪,一如人性之殤。
水般的女人,和墨般的男人,澆灌出這出水墨風的戲劇!最后結局的留白,也正呼應了丹青的畫風,意味深長。
《影》觀后感5
我是在早晨看完這部影片的。最初也是一直想要去影院觀看的,只是后來看多了影評,大部分人對這部影片都評價并不高。而我,對它則是充滿好奇的。
還記得看《滿城盡帶黃金甲》時,自己并未很深刻的體會到張導想要表現的那種心境,包括看《十面埋伏》,同樣的一頭霧水。大概這就是不解其意吧。
正如成長,在昨夜的夢里,我還是懼怕,還是恐懼無助,沒辦法逃脫愛的牢籠,又無法徹底的不去關懷在意。
我怕的,是自己的原則被打亂,是自己修筑的城堡壁壘被擊垮。一如過往,我同樣的不堪一擊。
這部電影給我們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三國時,沛王與都督子虞等人之間的斗智斗勇。其中包括子虞的影子“境州”。為了收復境州,都督(境州)與楊蒼血戰。而另一邊是子虞與妻子小艾和境州之間的男女情愛。我們常說“假作真時真亦假”其實真真假假,誰又分得清呢!
架空的歷史里,子虞的影子“境州”為了別人而活,直到他遇見了都督的妻子小艾時,他說“如果你要做什么,我可以替你去做。”女人想要的`,不過也是安穩踏實。自己你足夠的責任感。境州的話語,很難說,對小艾沒有誘惑力。
而我們看到的是戰場的血戰,雨水與血交織落在地上,在那樣的一個時代,人命利用,利益大過了所有的真。而僅存的善意也會在權利面前丟盔棄甲。正如境州最后將子虞取而代之,包括將沛王同樣是。
我看到有人在網上一直看不懂的是最后小艾透過孔看到了什么?讓她那么驚恐。誠然,我也是如此。我想張導在這里設置這樣的一個環節不無道理。
很多人說是為了留下一個開放式的結尾,供人猜測。而其一、有人覺得小艾是看到了“王”的替身,所以才會驚恐。其二、覺得小艾看到了真都督子虞;其三、小艾看到了境州成了下一個“子虞”……說法紛紜。正如影片《找到你》中,最后孫芳的死是不是同樣也會讓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對家庭去更多的加以關注呢?
影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人有啟迪作用。這也就是為什么很多人物資生活得到滿足后開始追求高品質的生活的原因。人,也是有著自己的追求與向往的。忙忙碌碌,必有所求——為名,為利,為己,為家……
也是在昨天有個朋友問我“你有自己的夢想么?”我一時無法回答。“我只想按照我自己的方式去生活。”他則說。“那是個性,不是夢想。”什么是夢想?做自己不算嗎?
我一直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誰都有自己的軟肋,誰都有自己的盔甲。活在這世間不也是得有自己的“保護色”嗎?就連枯葉蝶也知道偽裝以防不測。何況人呢?
正如有人總和我說覺得一個人吃飯很怪?有什么可怪的呢?同樣是不同的思維,不同的想法。人多固然熱鬧,但獨處不也是更能體味自己的所需嗎?去尋找,發現另一個自己的優缺點。
如我,一直尋找的,到底是真正的自由;還是固執的堅持己見,不肯放過自己呢?
【《影》觀后感】相關文章:
寡影作文01-28
孤單的落影12-22
寡影作文01-29
《影》之觀后感11-23
電影影觀后感11-07
古裝影觀后感11-07
觀影反思作文01-31
流光的灰白淺影12-10
影的作文800字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