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后感范文(精選25篇)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你有什么總結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不能忘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后感 篇1
教育是一門課程,更是一種藝術!作為家長的我們,觀看了教育部的公開課,覺得自愧不如,確實我們的家庭面臨著教育的難題。該如何培養一名健全人格的孩子?
作為母親的我,是該好好學習做一位合格的母親,教育孩子的時候,不急不躁,有條有理。觀看視頻,我感悟很深。
1.兒童階段的品格教育是道德啟蒙、人格塑造以及社會能力的重點培養;
2.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日常當中,家長的態度要一致,休息,學習時間要有規定落實好,從小養成自律的`習;
3.共情教育,家長通過引導換位思考,感同身受,從而達到認識到的錯誤,從這個過程當中讓孩子在情感上對自己的錯誤行為感到羞愧和內疚,真正認識自己錯在哪里?要在行為上做為補救和糾正;
4.尊重對方,平等對話,平時對話和生活當中,語氣不能壓制孩子,要讓孩子有發言的空間,我知道很難做到,畢竟一個大人與一個幼小的孩子。但是面對以后,關于孩子的成長,做為家長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語氣;
5.對兒童的培養,首先了解自身孩子的天性,興趣,愿望、積極性和孩子當前的心理成熟狀況為前提,不符合天性的,強迫的。填鴨式的、揠功助長的教學不會有好的結果,反正適得其反。
通過《兒童品格培養與心理健康》這節課,讓我們認識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很多時候都不到表率,孩子很多的時候感受都被忽視,不能做到平等對話,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他們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他們應該有獨立的人格,獨立自主思考的能力,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家長只是起到輔助的作用,助孩子擁有快樂有意義的人生才是最至關重要的。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后感 篇2
通過觀看這期的《兒童品格培養與心理健康》公開課,讓我受益匪淺,也讓我明白到了作為家長自身的不足。
如何教育孩子一直是我們家長關心與關注的問題,常常以學習成績的好壞來衡量一個孩子是否優秀,卻忽略了對孩子各個成長階段品格的教育。
自我控制力、主動性和情緒穩定性是孩子身上的三顆種子,對于孩子未來的`發展前途至關重要。在家庭教育中,我們家長除了對孩子道德啟蒙、健全人格塑造以及良好的社會性行為的培養外,更加需要重視孩子的天性,充分認識、理解孩子的天性。
教育孩子并不是只有學校和老師的責任,只有家校共同攜手,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后感 篇3
“雙減”政策落地一段時間了,到底是合理還是不合理,我本人感覺應該是利大于弊。
首先,現在孩子雖然生活條件比之前的優渥,但是,要學習的課程太多,這使得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也是壓力山大,以致繁多枯燥的作業,讓孩子丟失了天性,長期的學習、背誦等等,使孩子成了學習的機器,目光呆滯,不靈光,最后,孩子在高壓或者是半威脅的狀態下敷衍學習,結果卻是事倍功半,達不到我們教育部門及家長理想的心愿。
其次,縱觀古今中外,很多對人類進步與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科技人員、文學巨匠等,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有有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去實踐,甚至離經叛道,做著常人無法理解的事情,并不是我們口中說的乖寶寶。所以,雙減政策能夠實施,就會釋放孩子天性,不同程度的激發孩子的潛能,讓孩子在正常的學習時間外,發現自己特長,揚長避短,讓孩子在愛好與興趣的影響下,愉快的學習,健康的成長。
當然,對于雙減政策的實施,作為家長,也不能盲目的說好,一味的.迎合。畢竟,知識都是積累起來的,特別語文、英文等功課都需要博聞強記的,這就需要教育部門及學校在正常的學習時間內,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案,想辦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閱讀能力,這項工作任重而道遠,需要學校及我們家長共同努力。
作為家長,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同時,更希望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在物質橫流的當今社會,我們也是使出渾身解術在工作生存、在教育孩子、在想辦法改善生活,往往也是心力憔悴。
所以,沒有更多的時間陪孩子,不能及時的輔導作業,如今,雙減政策的實施,可以多陪孩子學習、參加戶外活動,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及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使孩子在學習的同時,早點認識社會,早點樹立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熱愛生活、熱愛祖國,充滿熱情與正能量,長大后,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培養孩子,就是培養祖國的未來,也是培養我們的未來,任重而道遠,雙減政策的落地,雖然減輕了孩子的學習負擔,單凡事都有雙面性的,另一方面,對于自律不好的孩子,容易產生惰性,這需要老師與家長都負起責任,認真監管、監督,鞠躬盡瘁,讓國家的下一代茁壯成長,使祖國的明天繁花似錦,繁榮昌盛!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后感 篇4
自2020年國家推行“雙減政策”后,很多家長,包括我自己,對雙減政策有較多不理解地方,對孩子的教育培養需求與“雙減”政策之間,存在著落差、誤讀與由之產生的焦慮。通過這次公開課的學習,讓我對雙減政策有了更宏觀的了解,同時也讓作為家長的我,在政策之下,如何配合學校做好家庭共育,有了新的認識。
首先談談“雙減”政策的'本質。通過本次學習,我了解到這項政策的本質是讓教育回歸本真,讓學校回歸成為育人主陣地。在政策的要求下,各地教育部門提高學校教育質量、課程教學進行配套改革,提質增效。另外,作為學校對雙減政策的回應,各學校完善課后服務的供給,讓孩子的學習效能提高了,也保障了孩子有更多的時間休息,參與體育鍛煉和發展興趣。總的來說,“雙減”政策讓教育回歸本真,孩子有更多的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同時家庭教育時間更充裕,父母對子女教育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與子女平等交流,共同成長。
這就引伸到第二點,在“雙減”政策下,家庭教育該如何配合?我認為,首先,雙減我們要做到不減責任。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導,家庭的熏陶。陪伴是責任,教養是責任,以身作則是責任。履行父母的責任,就是對孩子人生負責。其次做到不減質量。雙減,減去了作業總量,減去了課外培訓,學習回歸課堂,但孩子各有所長,家長要更專注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專注力和情緒管理能力,與老師攜手,共同為孩子的成長助力。畢竟孩子綜合素質的提升是家長,是學校,乃至是社會和國家共同期望。
以上是我觀看本次家庭教育課的一點粗淺的感想,如有不足,請指正。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后感 篇5
通過《“雙減”之后家庭教育的所思所為》這期線上公開課,讓我明白作為家長,雙減之下,家長的責任,家庭的'教育、家風更加重要。父母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雙減是減輕孩子過重的學業負擔,尊重孩子,讓孩子自由發輝,讓教育回歸學習的本性,本質,本真。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分開的,但是又有結合點,家校協同育人,共同促進孩子綜合素質的提升。
教育要遵守三條底線,一是身體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健全的人格。身體出了問題,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任何一個出問題,成績再好都沒有意義。愛孩子是所有父母的天性,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會讓父母容易走進誤區,愛孩子是一門科學,不能在比較中摧毀孩子的自信心;不能把自己的理想強加給孩子;與孩子平等地交流;家長不能自行給孩子布置作業。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后感 篇6
通過本期《“雙減”之后家庭教育的所思所為》線上公開課的學習,我的收獲頗豐。我更全面了解到“雙減”政策的核心是讓教育回歸本真。我們家長要培養孩子的核心素養,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雙減”政策實施已有一年了。我很認同“雙減”政策帶給孩子健康成長的一面。“雙減”保證了孩子每天的睡眠時間,并把孩子的綜合素質和學業水平都提升上去了。“雙減”創造的是長遠的教育生態,讓孩子扎實的一步步成長,保證孩子是健康的、學習是高效的、發展是和諧的。我們作為家長應減少對孩子考試和排名的焦慮,要多與校溝通,達到家校協同,來了解孩子的優勢與短板在哪里,讓孩子揚長避短。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要尊重孩子的天性,發揮孩子的潛質。
不管教育政策如何變化,家長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家長是終身的家庭教育的學習者和實踐者,我們家長要善于蹲下來,向孩子學習。在孩子的成長中,我們家長要與孩子共成長。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后感 篇7
通過《“雙減”之后家庭教育的所思所為》這期課程,讓我覺得雙減對于學生減負和推動教育公平,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校內提升”和“校外減負”對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也要求家長需要將更多的注意放在真正適合孩子的教育之上,將教育回歸到作為主角的孩子身上,回歸教育本身。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總是照顧著孩子的方方面面,以自己學生時代所接受的方式來規劃著孩子們的未來。給他們報各式各樣的'興趣班,想讓孩子變得更優秀,但是卻忘了問孩子是否愿意接受這樣的安排。
我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在對于孩子的教育方面很容易走入誤區,做出一些不正確的行為,影響孩子的發展。孩子需要家長的支持,而不是氣在頭上隨意打罵。無論工作多忙,家長下班后一定要關心孩子,詢問一下今天在學校學了什么新的知識、有沒有什么有趣的事情發生等等。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多去鼓勵孩子,教會孩子勇于克服困難,不言棄。在孩子得到進步的時候,也要及時表揚孩子。只有這樣,孩子才不會狂妄自大,也不會產生自卑的情緒。家長和老師都是為了孩子好,應該相互配合,有問題及時溝通。對于老師布置的作業,我們也不要隨意質疑,要監督孩子按時完成。
如今雙減政策的實施,我們可以多陪孩子學習,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及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使孩子在學習的同時,早點認識社會,樹立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熱愛生活、充滿正能量,長大后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后感 篇8
這次觀看了《家校共育,立德樹人》公開課后收獲還是挺多的,也有所感悟!
如今的孩子們,一出生就有相對優渥的生活,對于生活的追求更多的在于精神層面。家庭,作為一個孩子能量的主要來源,直接決定了孩子的幸福度和發展潛力。所以,對于家庭教育來講,家庭親子關系是最重要的方面。
當客觀因素難以改變時,最大的`變量就是家長。家長可以經過自己的努力,努力營造一個幸福和諧的家庭,給孩子更多的心靈支撐。
家長努力做好自己,豐富自己,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或者專注于自己的事業,做到更加優秀的孩子,成為孩子的榜樣給孩子一個溫馨、有愛、互相扶持的家庭,這個是最重要的。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后感 篇9
通過《“雙減”之下,家庭教育的所思所為》這期線上公開課,讓我明白了“雙減”的意義所在,從以往不理解,到明白政策之下的原意,明白教育是長期的,教育更多的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結合,共同成長,家庭教育承載了教育的一部份。
“雙減”政策讓教育回歸本真,孩子有更多的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更多的時間享受原本屬于他們的快樂。的確作為家長,自從孩子升二年級以后,圍繞我們的就只有作業和書本,無止境的作業,不停的復習,孩子對寫字,反而適得其返,起初沒留意,但雙減之后的第一年,暑假的我,發現暑假的作業并不多,更多的是讓孩子作創造,看課外書,做總結等,孩子從原本以為放暑是一堆作業,到這個暑假過得開心,自己在家看了30本喜歡的課外書,參加了夏令營,學會了做飯,學會了獨立,這是以往沒有試過的。教育專家提醒了我,孩子們也需要自由的,孩子們也有自己想做的事,雙減可以讓他們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孩子一直心心念念的“自由”,作為家長的'我,是值得反思的:我應該給予他自己的空間做喜歡做的事情,讓他成為一個有自己想法的人,而不是復制別人的想法。
“雙減”政策,意味著家長需要做有價值的陪伴,增長家長與孩子的溝通,了解孩子的想法,我們要與孩子平等的交流,尊重其選擇,做孩子的朋友,而不是用命令強加家長的意思給到孩子。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雙結合,家庭教育包括家風、家教都是我們家長做出來的行為,說到底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家庭教育是承載了教育的一部份,孩子的品德、行業作風、價值觀等,無疑是家庭教育的產品,難怪孩子有時反問我,為什么家長自己不反思一下自己的孩子會是這樣,因為家長也是這樣做,所以孩子所變成這樣了。這正正反映了家庭教育下孩子的所有行業作風是這個背景下的產物。家長自當在這方面糾正思想,培養好的習慣和良好的風氣。
作為父母應學會降低我們的焦慮,不能只看孩子的成績排名,更應該尊重自己的獨特性,不一定要互相評比,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優點,能發揮優點,也是有所建樹的,在學習過程中,學校也會有更多的時間因材施教,家長應結合孩子自身特點和老師的教學任務,老師的反饋,重點指導,精準輔導,合理安排孩子在家或假期的學習計劃。
期待“雙減”之后教育全新的面貌,作為家長,更要珍惜“雙減”的用意,好好提高自己素質,在家庭教育的回歸角色,重視家庭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孩子。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后感 篇10
雙減我們要做到不減責任,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導,陪伴是責任,教師是責任。以身作則是責任,旅行父母的責任就是對孩子人生負責,其次做到不減質量,雙減,減去了作業總量,減去了課外培訓學習回歸課堂。
但孩子各有所長家長更要專注的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專注力和情緒管理能力,與老師攜手,共同為孩子的成長助力!那么應該說從整體上來講發生了很多大的'變化,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變化。不管教育政策如何變化,家長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自己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雙減之下,家長的責任,家庭的教育更突出,學習的腳步不能停止。首先,雙減我們要做到不減責任。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導。孩子的綜合是不是不一定能夠體現在學習成績這一個維度上。破解對教育評價的“單一性”,這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也是家長的責任。
與老師攜手,共同為孩子的成長助力。使孩子們做到一個有教養,受教育,身心健康的好孩子!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后感 篇11
通過《“雙減”之后家庭教育的所思所為》公開課,讓作為家長的我更清晰的體會到“雙減”不是減父母的責任。
作為家長我們要明白的是,統一教學下肯定會有差異,養育孩子也不僅僅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無論學校承擔多少責任,無論孩子在學校里學多久,哪怕孩子在學校里完成了所有的作業,但是孩子和孩子之間是不一樣的。如果我們因為雙減而對孩子的`學習不管不問,那其實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尤其是孩子現在是小學的時候,正是培養習慣的時候,這個時候如果我能對孩子多一點關心也許就能幫孩子越過一道坎;多一點關注說不定就能養成一個學習的好習慣;背一篇課文很難,我作為家長是不是可以和孩子一起克服困難呢?解不出題目沒關系,可以拿去問老師。可是孩子該有的良好的行為習慣都沒有,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必定不能只依懶于老師。教育絕不止步于課本,父母和老師同樣重要。老師的公開課讓我明白的是,“雙減”是為了減輕孩子過重的學業負擔,而不是減輕做家長的責任。
在陪伴孩子成長這條路上,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是一名學習者,要和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成長,要學會科學的愛孩子。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后感 篇12
我閨女六年級了,升中考即將到來,課程緊作業多,到哪間初中就讀讓家長焦慮,學校是很負責的,安排了好的老師,還開設了課后服務。原本打算周末請人查漏補缺輔導一下的,也因為沒有時間只好放棄。
這些變化對我們家長的心態確實有影響,連我這么淡定的'都有點迷茫了不過后來明白了。生活中,多少父母總有錯覺,以為讓孩子永遠成功,才會走向更高的成就?他們過度保護孩子,不讓孩子經歷任何失敗,卻忘記了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勝敗乃兵家常事,錯失了通過失敗和挫折來鍛煉孩子的良機,以至于孩子將來被撲面而來的失敗打個措手不及,有機會經歷失敗,才能增強對挫折的免疫力,學習過“輸”,將來才能“輸得起”。
少年兒童在了解自己、了解周圍世界的過程中充滿著幻想、嘗試和錯誤,很多在家人和朋友的幫助下,逐步發現如果不照顧好自己的精神健康,"成功”就根本不存在。意識到精神健康的重要性后,他們摸索著如何去平衡,如減低表現的壓力、避免課業和活動過重、找到自己的興趣、保留放松時間和全家相處時間等。只有這樣,不論孩子選擇去哪里的讀書、將來做什么工作,和誰生活在一起,我們做父母的都盡可放心,不論生活如何風云變幻,孩子都會從容應對。事實證明,走得最遠的不是那些最聰明的、一學就會的學生,而是那些智力中上但遇到困難不放棄、最有恒心的學生。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后感 篇13
今天,看了專家家庭教育公開課,使我感受頗深。
“減負”從根本上說,是要優化學生的成長環境,改變單一的應試教育局面,保障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本身既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
現在,不少家長緣于對子女未來教育前景的不確定性,患上了嚴重的“教育焦慮癥”,導致了中小學生的過度教育,其重要表現就是通過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培訓班,以增加對未來所謂優質教育追求的安全感。這種過度教育不僅違背教育規律、危害兒童的身心健康,甚至以犧牲孩子身心健康為代價。
中小學生的學習,不僅需要掌握書本知識,更需要通過實踐活動,促進其智慧的發展。實施“雙減"政策,必須調整中小學的教育活動結構,在減少大星單調、重低效的知識學習負擔的同時,著力加強學生的綜合實踐教育。
實施“雙減”政策,必須優化課內外教育結構,在滿足學生教育需求側上下功夫。中央要求”鼓勵支持學校開展各種課后育人活動,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這里,必須科學定位和整體優化學校教育課程育人體系和學校課后育人體系的關系。
作為家長,首先要克服自己的焦慮,培養家庭正確的教育觀念,引導孩子多元化發展,有健康的體魄,陽光的性格,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做好家校結合,為孩子共同創造一個良好寬松的成長氛圍。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后感 篇14
通過看今天的家庭教育公開課,我明白了父母要通過孩子的情緒、行為、語言來讀懂孩子的表達,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要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他們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要尊重、理解和了解孩子的基礎上,愛他們。
關心孩子要有分寸感和邊界感,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要會用好的.方式去溝通,探究孩子情緒、行為、語言表達的真正含義,給孩子愛與安全感。當孩子表達負面情緒的時候,我們家長要冷靜下來,看見孩子真實的渴望和需要,家長更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要看得到孩子的情感表達,要理性應對。
父母應當從情緒、行為、語言上適當積極情緒,引導孩子正向能量。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后感 篇15
感謝家校共育平臺,針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講了這么重要的一課。看到評論區有家長說應該針對孩子開展心理健康講堂,而不是家長。那么,我想說的是,良好的家庭氛圍是父母共同創造的,家庭和諧,是孩子良好心理形成的基石,土壤。再回頭看我們家長們,生活的壓力,工作的忙碌,回到家里真能好好的處理自己的情緒嗎?看手機?發牢騷?對孩子不管不問,放任自流?或者是溺愛?很多都是如此吧,所以我覺得最應該學習的是我們家長。
正如老師所講,家長應該了解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健康的標準又是什么,這些,我覺得正我需要學習的!而這次的專題講座正如及時雨般,為我送來了甘霖。講座中老師理論結合實例的講解,讓我如沐春風。特別是老師舉的.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更是讓我學到了很多。例如怎樣讓孩子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緒,引導孩子怎樣與同伴友好相處,不過度敏感,不亂發脾氣,遇到挫折不氣餒,正確面對困難和失敗,保持健康陽光的心態,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力,這些是需要我們家長和孩子共同努力完成的。我會竭盡所能,科學有效的對孩子進行引導,為孩子的健康心理的形成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后感 篇16
通過學習蔡雅清老師關于健康的相關講解,健康的身體固然重要,但是健康的心理才是孩子幸福的保障。這讓我想起了曾經有一個朋友問過我,他說:“我感覺你們兩口子整天過得挺和諧,從沒見你們吵過架,紅過臉。”我笑著跟他說:不是不吵架,而是不管啥事兒我都盡可能的讓著她。尤其是孩子在身邊的時候,更是不能當著孩子的鬧矛盾。”對于這一點,我是時刻放在心里最重的位置。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課堂,而父母就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師,并且是陪伴時間最長的老師。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管是身體健康還是心理健康,都是和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密不可分的。如果孩子是一粒種子,那么家庭就是土壤,家庭氛圍便是空氣和水。家庭氛圍是一個家庭的精神環境,它雖是無形的,卻對孩子的一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試想,如果父母總是三天兩頭吵架、暴力處事。孩子每天處于這樣的環境中,是很難體會到家庭的溫暖。對孩子來說,家庭是可怕的、是恐懼的,孩子就會缺乏安全感、封閉自我,從而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長大后他也不會去經營一個充滿愛的家庭。在一個好的'家庭氛圍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通常是陽光開朗,積極向上的,這對孩子的一生都是寶貴的財富。為了孩子,我們更應該積極努力地去學習,去努力創造一個有愛、有親情、好的家庭氛圍。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我們都會迷茫。但我們唯一可以堅持做的,就是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后感 篇17
通過視頻的觀看學習,教育專家講得非常好,重點說出了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家長怎么正確的影響教育孩子,建立孩子的良性健康心理。我有以下的思考和感悟!首先,在孩子的成長教育方面,家長必須要有一個清晰的思路:我們教育孩子的目的是——培育一個真正的'人。我們教育的思路是——引發孩子的成長動力。我們家長有了這樣的思路,教育孩子方面也就有了方向,有了側重點,不至于老虎吃天——無從下口,也不至于沒有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如果我們把孩子比作一棵樹的話:孩子的知識和技能就是樹冠,這是有受過專業訓練的老師操心的事兒,不是我們家長無時無刻關心的領域;孩子的身體是樹干,一般說受基因的影響,孩子的高矮胖瘦取決于先天條件,這應該說是上帝的領域。家長只需讓孩子營養均衡即可,營養過剩反而不健康;孩子的精神人格是樹根,樹根好了,樹才能健康茁壯成長。我們家長真正需要關注的是培育孩子的精神人格,也就是一個人生命之根的培養。一個人精神人格的培養,綜合來說在這六大方面:
1、自尊心。精神人的脊梁,這是一個人的生命之根;
2、自信心。一個人把事情做好,走向成功的必然因素;
3、責任心。管住自己的心鎖,一個人驅使自己去兌現自己所做承諾的心理狀態。有責任才有成長;
4、進取心。人生的動力源,一個人人生舞臺能做多大,人生成就的山峰能攀登多高的主要動力源泉;
5、同情心。同情心也即愛心,善良之心。好人的標志;
6、良好習慣。
當我們把孩子培養成具有這六大精神之根的人時,孩子的教育才能初步落實。各位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讓我們共同學習,努力成長。有兩句話說的好“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孩子有問題,百分之百是家長有問題”。與愛孩子重教育的家長共勉!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后感 篇18
周四我參加了吳敏老師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講座,首先她從幼兒健康的概念入手,逐步引申到幼兒心理健康的概念,說實話,我們平時更多注重的是孩子的身體健康而忽略了他們的心理健康,常常以為孩子不生病就是健康的'。因為我們會想當然的認為,一個幼兒園的小孩子,能有什么心理問題啊。聽了吳老師的講解,我為自己以前的無知而汗顏。接著吳老師從幼兒健康教育的方式、目標以及內容等方面的專業知識為我們進行了剖析,老師邊講邊分析,并舉例拓展、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專業的心理及教育知識,又告訴我們很多教學中的心理及教育的方法,通過講授專業知識,教學中對幼兒的觀察與交流,情緒發泄,畫圖分析,安靜訓練等各種教學方法,特別讓我感動的是她以我女兒畫的一張畫為例,從畫的色彩等方面進行分析,讓我知道女兒的心理還是健康積極向上的。兩個多小時的講座,與會家長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到了許多幼兒心理與教育的專業知識及運用方法。
我也明白了很多應對幼兒活動及心理情緒等方面的方法,我要糾正以往一些錯誤的做法,把所學的運用到以后的生活中去,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引導孩子自主學習和活動,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讓他們有一個身心都健康快樂的童年。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后感 篇19
關于家庭教育的學習讓我真真切切感到家庭教育對于一個孩子成長,成才的重要意義。下面,我就從這次培訓給我的感觸來談談我的一些心得。
一更新家庭教育觀念,促進學生教育發展。
先談談家庭教育的現狀。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必須是良好的學校教育與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結果。然而,教師們經常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學校辛辛勞苦地教育了一周,難以抵擋家庭消極教育一天。在我們教學實踐中不難發明,當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A“望子成龍”型。B“重視分數”型。C“順其自然”型。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現實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龍”和“順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癥結所在。所謂的“超現實性”,是指家長不能正確客觀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們往往對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種過高的估價和期望,經常用鄰居同事朋友的小孩的優點去評判自己孩子的成敗,從而導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二學校教育對家庭教育的指導
惟獨當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們的教育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學校要充分利用家長學校和家訪,全面指導家庭教育。孩子是培養教育的對象,不把孩子當寵物,不要剝奪孩子的權利。賞識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賞識孩子所取得的點滴進步,甚至要學會賞識孩子的失敗,讓孩子感到家長永恒是他的后盾。在提高家長熟悉的基礎上,采取統一的內容,統一的標準來進行教育與評價。學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學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實踐為重點,及時反饋,樹立模范,找出差距,從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學校包打天下”的被動局面。
經過兩天的學習,讓我覺得,對于家庭教育,我還有許多知識要學習,但是,從這兩天的講座中,我卻學到了很多,我會將所學到知識應用到實際中,身為母親的我,不僅在學校教育學生,回到家也同樣教育自己的子女,我相信這次家庭教育專家培訓的學習是幾代人都享不盡的充電之旅。
作為家長普遍都認為自己最關心自己的孩子,都會說:只要孩子將來能幸福,我們愿意付出一切!為了孩子吃再多苦也值。甚至大多數家長把孩子的未來當成自己夢想的延續。但是我卻無意間察覺,家長們似乎忽視了一個問題:參與孩子的成長,你專業嗎?你能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做到?我們不是專家,這是肯定的。實際上,我們的孩子已經很優秀了,而且一直在努力,他們需要的是我們的助力、需要正能量的助力!既然我們缺少專業知識,能力不夠,必然要學習。對于“家長駐校”,本來我也不覺得參與其中會起什么大的作用,甚至我的初衷僅僅是想幫老師湊個數,如果知道班里有別的家長能去,我還不一定會參加這個活動。但是就在踏進校園一剎那,我猛然察覺,來就對了。這里是屬于孩子成長的環境,是他們將要在這里走過四年的搖籃,這里將會為我的孩子你的孩子修枝剪葉,為他們成為棟梁之材輸送供給無限的正能量,雖然這所學校是農村的、不太大。學校不太大,卻足以孩子們上課學習文化知識,開闊心胸;課后奔跑吶喊,放飛自我。學校不太大,但干凈利落,窗明幾凈,綠植豐富。學校不太大,但教室內外地面凈亮,教學設施合理擺放。多處設置了廁所夠方便,廁所無味夠衛生,夠潔凈。學校不太大,但餐廳內食物豐富,營養剛剛好。操場是塑膠的,安全環保檔次高。精神文化、物質基礎都較全面。學校不太大,但所有任課老師積極教學的態度我看在眼里。班主任、級部主任一門心思為我們的孩子跑前忙后不遺余力。今天,王校長也在百忙中與駐校家長互動。為大家補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王校長講的兩個主題至今猶在腦海里思悟:第一、學生的競爭不是智商的競爭而是家庭環境與家長教育理念的競爭。家庭教育觀念的轉變確實是我們農村家長需要惡補的一堂課。第二、不是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是讓孩子不要站錯跑道。一定要讓孩子站在他有特長的那條跑道上。離開學校,深刻的話語的始終在耳邊。希望所有家長參與到“家長駐校”活動中來!來了你才能體會執教者們的初心,來了你才能體驗學校為孩子們學習安排的細致入微:包括忙而不亂的早自習,課堂上教師們體貼入微的循循善誘,課間操還在背單詞,午飯后講講衛生,10分鐘練練字這一切的一切。學校不太大,安排合理緊湊就等你來提建議。學校不太大,在講臺顯眼位置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國家價值目標“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個人價值目標“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班級綜合安排也是細微到有表可查,各位家長都有機會來點贊。學校不太大,我想呈現在您面前!非常榮幸參加“家長駐校”活動!家校共育立德樹人心得體會四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也是家庭的希望,今天的幼苗就是明天的參天大樹,因此每對父母都會在孩子成長歷程中用愛心、責任心給予關心指導。但是盡管望子成龍是每個父母共有的希望,但并不一定都能夠如愿以償。家庭教育實際上是一門學問,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教育水平。剛剛聽了陳教授的報告,感覺有很多收獲。在座的老師也都是教育專家,你們關于教育的理論以及教育的實踐都比我豐富得多,生動得多。我深知在孩子教育方面,我也就是小學生水平,但我很愿意在專家面前談談有關孩子教育的感受,希望得到你們的批評指正。
一、創造溫馨環境
(一)達成教育共識。盡管我和她爸爸工作很忙,但是我們對教育都很重視。我們購買或借閱過有關教育的書籍,在一起交流對教育的認識。當出現教育上的分歧后,我們能坐下來坦誠交談,直到達成共識,這樣使得我們對孩子的言行都有較為一致的看法,對她的不足有近似的解決辦法,不至于今天告訴她這樣做,明天告訴她那樣做,讓她無所適從。
(二)營造學習氛圍。知識改變命運,這是一條真理。活到我學到老,也是我的座右銘。在我家,可以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爸爸媽媽和孩子都在燈下看書學習。女兒很小的`時候,看到我們在學習,她也就很習慣地捧一本書,小的時候她就纏著我讀給她聽,后來我就鼓勵她自己閱讀。慢慢地,她的讀書習慣就養成了,認識的字越來越多。因為我經常讓她讀些散文詩歌,她有時還會寫出一些小詩歌,充滿童趣。我和她爸爸會細心地幫她收集起來,有時靜下來與她一起重溫她寫出來的小文章,彼此都感覺是一種享受。現在每天午飯后,她都會靜靜地坐在那兒,讀自己感興趣的書。
二、培養良好習慣
有一條諺語說:行為培養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但培養孩子的習慣,不可能通過簡單的一通批評或在訓斥就能實現,必須要從孩子的行為入手,引導孩把決心、口號落實到行動上。
(一)鼓勵少說多做。經常教育孩子應把空想、說空話的時間用在實事上,告訴她一次行動抵得上一打綱領,一次行動的價值要超過一百句口號,一千次決心。
(二)注重循序漸進。比如:培養孩子背英語單詞的習慣,一開始只能要求背2~3個,以后習慣養成后,可以慢慢增加量。女兒4周歲就開始學鋼琴,前2年都是我陪著學,但我工作越來越忙,經常不能陪她,于是她漸漸放松了學習。我想,必須培養她獨立學琴,否則極有可能半途而廢。我把獨立看譜、練琴的想法與她以及鋼琴老師進行了溝通。一開始,可想而知,回課的質量非常差,不是節奏不對,就是樂譜看錯,但我沒有慌張,她愿意自己練琴,已經是很大的進步。我和鋼琴老師不斷鼓勵她,并且有意識地放慢教學速度,使她漸漸適應了自己聯琴。半年之后,我們已經把教育速度提高到原有的水平。從此,她進步非常快,而且在煩惱的時候她會用彈琴去放松心情、舒緩情緒。我偶爾也會站在她旁邊聽她練琴,但已經是帶著欣賞的心情去聽琴,再不用愁沒有陪練時間而內疚萬分了。現在我開始動員她寫日記,也不是每天都要求她寫,而是告訴她把每天感興趣的事情寫下來,長短不限,她堅持得也不錯。
三、勤于溝通,多加鼓勵
(一)平等溝通。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也不會有孩子去拒絕父母寬廣的胸懷和熾熱的愛心。女兒上幼兒園大班、稍微懂事時,我就告訴她:“你和媽媽是平等的,我不會罵你,更不會打你,但你必須把你遇到的或是高興、或是委屈事情統統告訴媽媽,這樣就等于媽媽陪著你又長大一次,我會很開心的!”的確,我非常樂意與她談天,我會把我對事情的看法盡量用她能聽懂的方式告訴她,與她無所不及的交流使我們之間的感情更加親密,她也就非常愿意聽我的評價,很能聽得進去我們的觀點。
(二)真誠鼓勵。我深信:多給孩子欣賞的目光,善于發現她與眾不同的長處和優點,看著她一點點進步,鼓勵她、耐心引導她,并用語言和實際行動支持她,孩子就會把自己的優點發揚光大。尤其在孩子遇到困難時,不是簡單呵斥或冷言冷語,而是耐心開導,積極提供解決問題的辦法。記得一天晚上,我和她爸爸還沒有回家,她給爸爸打電話,言語中透露出情緒不高,似乎有心事。我們趕回家后,耐心詢問發生了什么事,原來她今天數學考試沒考好,只考了92.5分,她看著我眼淚都要掉下來了,說朱老師發下試卷后,自己簡直不敢相信這就是自己的成績。我一方面暗自為女兒有強烈上進心感到欣慰,另一方面,我認真看過試卷,與她一起總結分數低的原因,不僅有粗心的因素,也有她本身沒有理解題意的因素,她同意了我的看法,接著針對她理解錯誤的地方給她進行了講解,最后,我告訴她:分數不能代表全部,最重要的是深刻理解題意和解題方法,考試是一次檢驗,問題總是提前暴露出來好,發現問題,改正問題,人才能不斷進步,我帶著輕松的語氣讓她慢慢恢復了快樂與活潑,事后,她認真對我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我認為,如果我當時皺緊眉頭,嚴厲批評她,可能會讓她更難過,而且會暫時懷疑自己。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后感 篇20
家庭教育公開課,學習朱永新、李文道倆位專家的講解,在以下方面受益匪淺,總結如下。
首先,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個體差異。要有意識地觀察、看見自己孩子的個體實際情況,成為“研究自己孩子的專家”,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長處,讓孩子和自己的美好相遇,收獲內心的平靜和幸福感,從而提高家庭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第二,尊重孩子的人格和隱私。孩子是獨立個體,青春期孩子更是有強烈的獨立需求。由于自身成長體驗和時代背景,年少時的自己并沒有清晰的自我意識,故而在父母私拆信件并沒有引起自己的不快;現在,自己的'孩子對隱私和獨立的需求,自己經常是遲鈍和意識不到的,這方面需要注意和真誠溝通。另外,應該經常有意識地換位思考,看見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重視孩子的情緒和情感,做到共情,接納孩子的不良情緒,因為家更應該是講情、包容情緒的場所。
最后,遵循家庭教育的特點。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和人格教育,是鮮活的生活化、場景化的生活體驗教育,通過豐富、具體的日常活動來實現,相比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更加情感化,更具有包容性。
孩子的成長有階段性、規律性和個體差異性,需要家長不斷學習更新才能跟進,感謝這個時代,能為家長賦能,與孩子共同進步。
家校共育的觀后感7
這一期家庭教育公開課,主要是圍繞“家長要承擔家庭教育主體責任”這一話題展開,我也認識到了許多不同的觀點,指導著我更好地開展家庭教育。長期以來,我們家長容易產生一個狹隘的觀念,就是孩子教育的中心是在學校,這樣的觀念干擾著我們的教育理念,也在我們的家庭教育中造成了比較低下的效果。自從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我對家庭教育也有了很大的改觀。
專家認為,孩子的成長是有階段性、規律性和個體差異性的,只有尊重孩子身心發展的內在規律,尊重每個孩子獨特的個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父母超越孩子的發展階段揠苗助長,或者一直把孩子當作長不大的兒童哄著教養,或者總是用“鄰居家的孩子”來攀比、要求自己的孩子,或者把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強加給孩子,都會違背孩子身心發展規律和個體差異。我深知在家庭教育中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表現和成長特點是不同的,因材施教。我們家哥哥讀六年級,妹妹四年級,他們所表現出來的無論是學習需求還是生活需求,都是不同的。經過講座的指導,我明確知道家庭教育的規律是兒童為本,尊重孩子的合理需求和個性,創造適合孩子成長的必要條件和生活情境。因此我在孩子的教育中是主動參與的,對于哥哥的培養,是發展堅強、勇敢的品質,妹妹的培養上,是發揚妹妹愛跳舞的特長,讓他們的個性得到不同的發展。
此外,要更好地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家長還要提升自身素質和能力,積極發揮榜樣的作用,與學校、社會共同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發揮家庭教育的最大效能。希望我們作為家長也能多吸收理論知識,做一名有智慧的家長。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后感 篇21
今晚我有幸收看了由教育部、首都師范大學和CETV共同推出的“家校共育立德樹人——家庭教育公開課”第二講,我受益匪淺,體會頗深。
本期節目邀請到的嘉賓有李寧老師和劉慧教授。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家長最為頭疼的和基本的問題就是無法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并表達關心之情。劉慧教授在節目中提到:親子間真正的關心是建立良性的應答關系。我們家長應該了解孩子的情緒情感、語言、行為動作等向我們傳遞的信息,從根本上去了解孩子的內心,緩和自己與孩子之前的矛盾,心平氣和的與孩子交流,做一個孩子的好朋友。孩子的表達分為:情緒表達,行為表達,語言表達,我們家長應該細致的捕捉孩子的表達,由于孩子學識有限,所以情緒情感是孩子最常用的表達方式。孩子平時哭鬧,我們要了解背后的原因,孩子哭鬧就代表有需要沒有滿足,李寧老師提到“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我對這句話感觸頗深,孩子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帶著情緒做事,既做不好事情,也沒辦法融入團體。我們作為家長應該及時調節孩子的心情,滿足孩子的安全感和愛,讓孩子感到輕松愉悅,給孩子一個好的心理環境。
家長是家庭教育的主體,既承載上一輩的期望,又負擔著對下一輩的.教育。家庭教育不僅僅是對于孩子的教育,也是家長對于自身教育,對家長自身教育的不斷優化和心靈的凈化,家長要不斷吸取自身教育的經驗,同時也要不斷汲取他人教育的經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活到老,學到老,家庭教育既是對孩子發展的引導,也是對家長自身價值觀念和教育理念的自我革新。既要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和不足,也要發現自身教育的優點和不足,不斷進步,家長與孩子共同進步,健康成長。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后感 篇22
提起孩子的教育,估計百分之九十的家長都會皺起眉頭,有各種各樣讓家長頭痛的地方。今天聽了“寓教于生活成就美好童年”,有點醍醐灌頂的感覺,可能真正實施到生活中,還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是對我來說,起碼有了方向和方法。
孫云曉老師說,學校教育注重知識學習,家庭教育生活教育更偏重于習慣培養、價值觀培養。但是這個教育培養,更多的是身教大于言傳,在家庭生活教育中,跟他長篇大論的說學習的重要性,不如在陪伴的時候自己也制定學習計劃和目標,努力去完成;跟他講堅持的大道理,不如選一項自己喜歡的運動堅持做……還有待人接物、發表對某件事的看法、日常的聊天甚至不經意間對孩子的`態度都會讓孩子認識到家長的三觀并不斷地去學習,所以每一個希望孩子各方面都出類拔萃的家長,更需要自己三觀正、各方面都盡量做得更好,這可能就是劉可欽老師說的溫暖而有力量的家庭教育吧,只有這樣的家庭教育,才會教出內心堅強的孩子,讓孩子無論遇到什么大風大浪,仍然能堅強的面對生活的苦辣酸甜、喜怒哀樂。這樣的孩子無論學科成績是否優秀,都能成長為社會的中堅力量!
為了教出內心堅強的孩子,我也需要不斷地學習、做更好的家長!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后感 篇23
看了今天的視頻,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孩子除了在學校里的學習之外,家庭也是重要的生長環境。
一:孩子的青春期是十二到十八歲之間,這段時間的孩子容易出現叛逆,在我們那個年代的娛樂是和小朋友們一起出去玩耍,而現在的他們卻是回到家里,面對冷冰冰的電子產品,他們缺少玩伴,難得的周末還要去補習,因為他們只知道學習,不知道自身的價值感在哪。
所以家庭教育在這期間至關重要,我們可以用家庭的凝聚力讓孩子體會到家庭的溫暖,用家庭環境的力量幫助孩子培養堅韌不拔的`性格,不輕易被壓力壓垮。
二:家庭環境方面,現在的家庭問題就是家庭過于冷漠,家長對孩子的不聞不問,放養型讓孩子成長,這樣孩子看起來很自由,但沒有得到關愛,對于成績方面也是無所謂的態度。劇烈沖突,家長太管孩子往往適得其反,意見不合就產生的矛盾,最好的辦法就是和孩子多溝通。孩子在長大后懂的早就懂了,說多了也嫌煩。
所以家庭教育家庭環境,由我們每個家庭共同守護。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后感 篇24
對于孩子的情緒表達,如何正確解決孩子的種種情況,今天聽過兩位老師的解答之后,我終于知道問題的關鍵在哪了,問題真的在我這個家長身上,我沒有在孩子向我表達情緒和意愿的時候,耐心地去了解孩子情緒背后的故事,導致孩子經常用負面情緒表達她們的想法,希望獲得我的關注和理解。家長不該用孩子的情緒去對待孩子!
作為家長,經常被孩子氣的.情緒瞬間暴怒,這種情緒也影響了孩子,讓孩子認為這才是正確的表達方式。我們作為家長,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要學會在情緒即將爆發的時候按下暫停鍵,給孩子和自己一個緩沖時間,把自己要沖出口的話語消化掉,換一種方式和情緒去和孩子溝通,才能得到更好的結果。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后感 篇25
本期家庭教育講座的主題是“家長要承擔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觀看這期講座后,我受益匪淺,正如專家所說的家庭教育理念比方法更重要。那么如何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承擔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呢?通過講座,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第一,針對不同年齡段未成年人的身心發展特點開展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它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一般來說,父母們都是很重視孩子學會做人的',但為什么會出現知識至上重智輕德的傾向呢?這自然與制造焦慮的社會影響有關,也與忽視成長與教育規律相關,似乎在學業競爭中勝出就是成功的人生。實際上,只有豐富的生活實踐,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才能真正學會做人。如果沒有良好的品行,即使孩子成為學霸,也可能誤入歧途,這樣的悲劇已經不勝枚舉。
第二,父母能否教育好孩子取決于教育素養,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能力三個要素,這是父母履行家庭教育主體責任的關鍵性條件。在擁有了正確的教育理念之后,方法和能力就是父母勝任力的關鍵。
當今一代的青少年兒童是強國一代,強國一代需要強大的父母,這是時代的呼喚,是孩子和家庭的呼喚,是民族與國家的呼喚。廣大父母們應在國家和全社會的支持下,自覺地承擔起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并且努力按照家庭教育促進法要求去做,就是強大的父母!
【關注學生健康促進家校共育觀后感】相關文章:
促進家校共育的觀后感范文(精選11篇)11-08
促進家校共育的觀后感(通用11篇)11-09
家校共育促進成長觀后感(通用6篇)11-09
家校共育促進成長觀后感范文(通用30篇)11-09
家校同心家校共育觀后感(通用38篇)04-07
家校同心家校共育觀后感范文(精選5篇)11-08
從家校合作走向家校共育觀后感(通用5篇)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