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觀后感(精選50篇)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寫一份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港珠澳大橋》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1
今天,我看了一部名叫《港珠澳大橋》的電影。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它就像一條長長的巨龍橫跨在廣闊無垠的伶仃洋上,這條長長的巨龍把珠海、澳門和香港連起來了。
港珠澳大橋最難的工程就是建造水下40米,長6.7公里的海底隧道。可是,當在沉放第15個沉管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工人們兩次嘗試將大大的.沉管放入深不見底的海水里時,都被勇敢的潛水員阻止了,潛水員說:“海底有大量的淤泥不能放下沉管。”可是工人們并沒有放棄,一個月后仍然進行了第三次嘗試。終于,第15個沉管成功放入了大海里。
我覺得工人們這種永不放棄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2
要做好港珠澳大橋這樣世界級超級工程,需要建設者嘔心瀝血,加班加點,多方配合,才能解決一個又一個難題,“翻過一座座大山”。
對平時工作的各種困難、各種阻力,我們不能推脫,更不能放棄,我們要像影片當中的工作者一樣,仔細思考問題,認真分析原因,通力協作共同解決問題,把工程當成自己的'一項創造自身價值的工作,發揮自己最大能力,促進整個部門、整個團隊的發展。港珠澳大橋展現出了中國現代建筑與機械實力,向世界體現了中國力量和風采。大橋氣勢恢宏,深深震撼人心,令我熱血澎湃,更激勵著我踏實工作、砥礪前行。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3
“我建橋我驕傲”,把港珠澳大橋比作自己的情人,這些都是參與港珠澳大橋建設的建設者們的心聲,發自肺腑。影片沿著E30沉管作業為主線,演繹了國之重器、國之橋梁的高速發展以及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的運用。
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對現實工作帶來了很大啟發,只有一把工程當成自己的.一項創造自身價值的工作,才能有嚴謹認真的態度來對待。要把事情做對,絕對不是簡簡單單幾句話,幾個字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詳細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在計劃之前你需要各種各樣經驗的積累,數據理論一個都不能少,也離不開團隊的通力合作,每一步都要腳踏實際。嚴謹的工作態度,節約就是利潤的目的,嚴格控制制造成本,是我對自己工作的要求。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4
觀看影片后,對現實工作帶也來了很大啟發,平日里我們總是遇到各種困難,但要從困難中站起來,保持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并不是那么容易。但是港珠澳那些設計師,工程師以及工人們他們克服了,那是什么原因,工作態度。只有一把工程當成自己的一項創造自身價值的工作,才能有嚴謹認真的態度來對待。
在看完紀錄片后,為如此偉大的工程贊嘆。工程師們克服多種對施工不利的條件,在工程建設當中不斷發現問題,并想方設法尋找對策,以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這座橋,體現了中國人的`倔強與自強不息。讓我們向建橋的所有設計師、工程師以及工人學習,也為他們點贊!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5
昨天在公司黨委的組織下,我們觀看了《港珠澳大橋》的紀錄片。電影畫面震撼、細節感人。作為一名中交集團旗下的振華公司員工看到這部有力量、有溫度的作品,被以林鳴為首的中國建設者的百折不撓、充滿智慧心的工匠精神所深深敬佩之時也為這樣的大國工程而驕傲、自豪。
一座橋,包含著多少的汗水還有淚水才換得今天的榮耀呢!影片中令我感動的細節太多,在感動感慨的.同時也教會了我在日后工作中有解決難題的拼博精神和踏實向上的積極工作狀態。另外港珠澳大橋的堅固性建造質量也是讓人振撼的,猛烈的飛鴿臺風過后,大橋巍然不動、毫無影響。看到此處也激發了我作為一名質檢人強烈的責任心與榮譽感。我一定要努力踏實的工作,為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6
港珠澳大橋這一國家工程、國之重器的背后,是一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中國橋梁建設者隊伍。建設港珠澳大橋從設計到建設歷時14年,建設者們順境不驕、逆境不餒,在伶仃洋上“作畫”,在大海深處“穿針”,體現了勇創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氣,彰顯了“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中國奮斗精神。
港珠澳大橋的建成通車,是我國自主創新發展的又一進步,依靠內生動力解決了前進中的問題。建國以來,中國人民憑借勤勞智慧,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不斷解決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
港珠澳大橋在建設過程中,所遇情況紛繁復雜,建設者們集思廣益,遇到問題勇于面對,積極解決,不斷地改良創新,解決了一個又一個棘手問題,最終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作為一名中交高速人,我們在學習港珠澳大橋建設者精神的同時,更應該把學習的精神融入自己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當中,勇于攻堅克難,為中交高速未來發展做出新貢獻。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7
作為世界上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全場55公里,海底隧道6.7公里,歷時14年,總投資1200億元。這些震撼世界的數字背后,是建設者們共同努力創造的奇跡,作為一名中交人,我感到熱血沸騰,無比自豪。
影片一開始就從多個角度向我們展示了這座世紀大橋的恢弘與壯麗,遠遠的望去,大橋仿佛像大海上的銀線,直接將珠三角地區串在了一起,對于促進港珠澳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整個施工期間遇到的最大的挑戰就是建設沉管隧道,一共有33節,每節重達8萬噸。影片以港珠澳大橋建設最后一節沉管E30號沉放安裝過程為敘述主線,真實地反映了工程的巨大以及施工的艱苦。其中沉管E15號也經歷了兩次失敗,終于第三次下海沉管對接成功。成功的一剎那,整個指揮中心安靜無比,全員異常冷靜。仿佛那一刻時間已經停滯,只有他們自己能體會到其中的快樂與艱辛。
海最寬廣,比海寬廣的是天空,而比天空寬廣的是人的胸懷。正是因為有了這種胸懷,才能創造出這項偉大的`奇跡。正是因為有了這種胸懷,才能體現我們國家的強大。港珠澳大橋帶給了我們實現夢想的自豪、精神的振奮、哲理的思考和時代的審美愉悅,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8
《港珠澳大橋》紀錄片,貫穿整個電影的,是情感。盡管大橋是現代史上最長海上橋梁,建造過程亦有多項“世界之最”,但導演沒有花太多篇幅著墨于大橋的雄壯宏偉,導演的視線,著眼在每一個大橋建造者的傳奇。因此,對比起數據成就,紀錄片演繹的是真實,是有溫度的“匠心”。
為了這座如珍珠串般蜿蜒于伶仃洋上的港珠澳大橋,花了五年去籌備,用了八年去建設,四百多名工作人員夜以繼日的.工作。無論是總工程師還是一位焊接的小工,為了建好這座橋都熱情投入,甚至把它視為人生最重要的事業,亦因此他們都成了“英雄”。通過導演細膩的鏡頭,留在觀眾的心中,讓大家每當奔馳于大橋上,隧道中,都會想起因為他們,才有這外媒口中的“現代七大奇跡”。
影片記錄了大橋蘊含的時代精神,記錄了大橋建設過程中的很多歷史瞬間和工程人員的感人故事,講述了他們不畏困難,努力奮斗,開拓創新的精神。今后我會繼續向港珠澳建設者學習,腳踏實地、自強不息,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綻放風采。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9
5月1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等聯合出品的紀錄電影《港珠澳大橋》在全國院線上映。
紀錄電影《港珠澳大橋》全長70分鐘,歷時8年不間斷跟蹤拍攝,是在電視紀錄片《港珠澳大橋》的基礎上,二度創作而成的一部全新的電影紀錄片。
影片總導演閆東:當一座雄偉的大橋建設在我面前的時候,我覺得不光是看到橋,更想表現的是建設這座大橋的一線建設者,這個片子在今年五一勞動節上院線,向全國的各界的職工致敬,他們分守在各個職業當中,是工匠精神鑄造了國之重器。
看了電影以后,心潮澎湃、倍感振奮!因為作為一名鋼鐵人,我們也是支撐“國之重器”的`堅強力量!
港珠澳大橋可謂是中國鋼鐵行業一次空前的“大閱兵”,中國寶武是港珠澳大橋最大的鋼材供應商,供材覆蓋了橋、島、隧三大主體工程,合計約50萬噸。而寶鋼股份供貨合計約34萬噸,在大橋主體工程用鋼中發揮了中流砥柱作用。
港珠澳大橋體現了一個國家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斗精神,體現了我國綜合國力、自主創新能力,體現了勇創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氣。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10
暑假的時分,媽媽帶我去香港旅游。那里十分繁華,每一個景點都使我浮光剪影,但令我記憶最深化的還是中外出名的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是一座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在香港口岸由人工填海造了一個島,它的'作用是銜接大橋。導游通知我們建造港珠澳大橋所用的鋼鐵相當于六十座埃菲爾鐵塔。從香港動身的大橋先有一段海底隧道,那一段隧道長約五千米。這些驚人的數字光聽一聽都覺得不可思議。
當我們坐著巴士駛入海底隧道的時分,海底隧道被路燈照的明亮堂,而且馬路十分開闊,能夠同時行走很多車輛。我忽然覺得能否有一只鯊魚正在我們的頭頂游來游去呢?海里的小動物們會不會覺得我們人類占用了它們家園的一部分呢?
閱歷了一段海底隧道之后,巴士行駛到了港珠澳大橋的海上部分。大橋的兩邊是茫茫大海,前面是望不到止境的大橋。湛藍的天空上飛著許多海鳥,似乎在和我們打招呼。橋的兩面是白色的欄桿,為了維護車輛,不要讓它們掉入海中。跨海大橋上一共修建了三個鐵塔,用來固定和裝飾大橋。
港珠澳大橋就像一根飄帶一樣,銜接著廣東、香港和澳門。走在這座大橋上我覺得就像自己坐在船上要揚帆起航。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11
港珠澳大橋是世界十大建筑奇跡之一,它攻克了“橋梁使用不到100年”的百年難題,使用壽命約長達120年。它還是一座跨海大橋,在建造時攻克一個又一個世界級難題。它從2006年開始規劃,最初本想讓德國幫忙設計,但被對方拒絕了。既然別人不幫忙,那我們就自己干,我們中國鐵了心要把這座大橋建好。就在這座世界級大橋造好的時候,國外一片嘩然。事實擺在眼前,港珠澳大橋已經宣布通車。
建成了港珠澳大橋,來往珠海、澳門、香港變得十分便捷。24小時可以隨時通關,粵港兩地車牌、粵澳兩地車牌、港澳兩地車牌的車輛以及辦理一次性配額申請的.車輛都可以繳費通行。由于港澳和內地的通行規則不同,在大橋上采用內地右側通行規則,車輛到香港或澳門后便捷完成左側交通轉換。橋上通行速度為100km/h,根據天氣和交通狀況可隨時靈活調控。
港珠澳大橋是連接三地的紐帶,讓三地煥發美好的未來!我相信,有了港珠澳大橋,三地互通有無,廣大民眾的生活將變得更豐富多彩;我相信,有了港珠澳大橋,三地更加團結友好;我相信,有了港珠澳大橋,帶動經濟發展,三地更加繁榮昌盛;我相信,有了港珠澳大橋,我國人民干勁更足,中國的發展更加日新月異!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12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里,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港珠澳大橋從設計到建設前后歷時14年,期間攻克了無數難關,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創造了400多項新專利、6項世界之最。
港珠澳大橋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也是公路建設史上技術最復雜、施工難度最高、工程規模最龐大的橋梁。港珠澳大橋凝聚著無數橋梁設計師和施工人員的智慧和汗水,展現了中國最高的工程水平。
10月24號9點,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港珠澳大橋通車后,將大大縮短香港到珠海、澳門三地的'時空距離,從香港到珠海澳門驅車僅需30分鐘的車程。通車前,如果陸路往來三地只能繞道東莞虎門大橋,車程在3小時左右,水路乘高速客輪也要1個小時。可通行車輛包括:跨境巴士、穿梭巴士、跨境出租車、貨運車輛、跨境私家車等。
大家可以去感受一下這座被稱為“新的世界七大奇跡”的大橋,一定會被它折服!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13
假期中,我們全家駕車去粵港澳大灣區旅游。整個旅途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游覽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是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一條海上巨龍,全長55公里。那天一早,我們驅車趕到了珠海岸停車,過海關,購買了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的車票。巴士啟動不久,很快就登上了一座氣勢磅礴的大橋:港珠澳大橋。蔚藍的.天空下碧波蕩漾,漁船星星點點,不時飛過一群海鳥,真是美不勝收啊!
車行不久,開上了斜拉索主橋面。聽爸爸說,設置斜拉索主要是為了抬高橋面,方便橋下的巨輪通行,而且還美觀。我不禁暗暗稱贊它的巧奪天工。不一會,周圍一下子暗了下來。噢!原來是進入了海底隧道路段。這段隧道全長6。7公里。我看著眼前的燈不斷向后飛逝,仿佛覺得自己在時空隧道中穿梭。又過了一會,我眼前再次亮了起來,出隧道了!接近香港口岸的時候,兩側景物多了起來,左邊是香港國際機場,右邊山巒起伏,石島聳峙,是香港的大嶼山。我還看見了跨海纜車,真令人贊嘆!
在大家爭相拍照留念的時候,車已經到達香港口岸了,這一段半小時的旅程結束了,我真不敢相信自己剛剛跨越了建筑史上的偉大奇跡。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14
世界著名的港珠澳大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橫跨整個珠海,聯通香港和澳門,把原本2小時的路程縮短成半個小時。
乘坐巴士駛入大橋,眼前的一幕映入我的眼簾。碩大的鋼架橫放在大橋兩側,好似是一個太陽能帆板,整天暴露在陽光下,吸收著太陽發出的耀眼光芒,給行駛的車輛擋太陽。鋼架中間鑲著不計其數的鋼制繩索,蜿蜒曲折,像條條,小巧玲瓏的盤山公路,扭得像個麻花似的。最吸引人眼球的還要數路邊大大小小的燈泡。如果到了晚上,璀璨的五彩繽紛的燈光打在整個港珠澳大橋,成為整個珠海上的亮點,是海上的指路人,是海上的啟明燈……
隨著大巴的繼續駛進,漸漸地,漸漸地,大巴已經行駛到了大橋中央,我把頭探出窗外,這里的水一碧如洗,看上去像是藍藍的天空。突然,橋上出現了一個路牌:中國白海豚一級保護動物自然生態保護環境。這時,一群潔白如玉的白海豚在海中做了一個回旋空翻,在空中劃出一道美麗的.浮白弧線,劃過夏日里的戈壁長空。白海豚發出陣陣粗啞的聲音,好像奏出了一首華爾茲交響曲。它們有時或昂首挺胸,或飛躍,好像在炫耀自己嘹亮的歌喉。很快,我們的大橋之旅結束了。
港珠澳大橋,它灌注了建筑師們智慧的結晶以及他們不屈不撓、頑強堅持的決心和毅力。這次游港珠澳大橋,讓我領悟到了我國建筑的宏偉都是因為我國人民的不畏艱難,在狂風暴雨中建成的,這種精神似無價之寶一般銘刻在我的心中。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15
2018年10月24日,是一個值得高興和紀念的日子,港珠澳大橋開通運營了,這項超級工程譜寫了中國橋梁史上的新篇章,也令世界橋梁專家為之驚嘆。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特別行政區,西接廣東省珠海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總長約55公里,耗資超過1200億。
為了向港珠澳大橋建設者學習,公司組織了觀看紀錄電影《港珠澳大橋》的活動。在影片中我看到了港珠澳大橋的宏偉,也看到了奮斗在一線的大橋建設者。我印象最深的是總工程師說的那句話,“橋的價值在于承載,人的價值在于擔當”,也正是這些大橋建設者,敢于擔當,不斷創新,堅持不懈地攻克一個又一個的技術難題,才讓這個被英國《衛報》評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港珠澳大橋屹立在伶仃洋上。很多建設者為大橋獻出了自己最寶貴的青春年華,就像他們所說,他們心里都有兩個情人,一個是自己的愛人,一個是港珠澳大橋。他們這種大國工匠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激勵我們在工作中要勇于奉獻,敢于擔當,不斷創新,讓中國的工匠精神傳遍每個角落。
文天祥的“零丁洋里嘆零丁”早已成為過去。如今,煙波浩渺的伶仃洋上架起了一條游龍似的長橋,伸向了三地、伸向了人民的心里。港珠澳大橋是中國人民獻給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精美禮物,也是中國人民在這四十年里櫛風沐雨,篳路藍縷,玉汝于成的象征;也是中國人民獻給世界的精美禮物,為世界橋梁史寫下了絕美的華章,永載史冊。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16
這座橋,堪稱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算得上是一種奇跡吧!那么,這是一座什么樣的橋呢?那就聽我娓娓道來吧!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千米,它由海中主體工程和珠澳口岸人工島、香港口岸人工島組成,形成了珠海、澳門、香港三條連接線。再來點更驚人的數字,作為目前內地建設標準最高的橋梁,港珠澳大橋采用了近42萬噸鋼建成,相當于60座埃菲爾鐵塔的用量。我們知道,埃菲爾鐵塔,是多么的高,多么的壯觀啊!那60座埃菲爾鐵塔呢?是什么概念呀?想想都有些不可思議!最特別的是,當由西島往東就可以進入長5664米的海底隧道。這個被稱為“沉管航母”的海底隧道所使用的建筑鋼筋和混凝土,合起來可以建造8座迪拜塔。
別急,別急,這還不算什么,還有呢!這座港珠澳大橋建設時間接近14年,這14年,可以讓一個中年人變為老人,多么長的一個時間啊!這座橋全橋耗資1269億,即將開始它的.歷史使命,成為連接香港、珠海、澳門三地的大動脈!現如今,已經在10月24日正式通車,我準備去港珠澳大橋好好欣賞一番呢,我相信,那一定是令人驚嘆的景色,令人驚嘆的奇跡!
世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是我們全國人民的驕傲,是我們全國人民的自豪,我希望,每一位中國人,都應該去望望屬于我們自己大中國的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17
《港珠澳大橋》以港珠澳大橋建設最后一節沉管E30號安裝過程為敘述主線,展示了大橋項目涉及地質、水文、環境、防風以及滿足通航、海事、航空限高等復雜的建設難題,將大橋主體工程橋、人工島、隧道三大部分的設計理念和世界領先的關鍵技術如萬花筒般呈現出來,大橋的建設者孤島筑夢、奮戰七年的崢嶸歲月載入了港珠澳大橋建設的史冊,舉世矚目的大國工程閃耀伶仃洋上。
港珠澳大橋的完工是世界的又一大奇跡,這份奇跡的創造離不開每一位勞動者夜以繼日的付出及精誠通力的'合作。在伶仃洋上“作畫”,在大海深處“穿針”,我們的工程師順境不驕,逆境不餒,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海上搭積木,海底穿針線,為了對接34個隧道結構,數萬噸沉管在13米至44米不等的水深處進行無人對接,誤差控制在2厘米內, 滴水不漏。展現了當代中國的風采,造就了一個個不可能完成的工程。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在工作中我們要做到愛崗敬業,精益求精,持之以恒。不能因為一時的成就就驕傲自滿,不求上進。要有明確的工作計劃,對于每一件小事,都要認真對待,不要敷衍了事。要培養自己持之以恒,百折不撓的毅力和韌勁,干一行愛一行,保持對于職業的敬畏心和忠誠度,做一個工作中的好工匠。作為工程師,我會以工匠精神為榜樣,扎扎實實一步步走,精益求精,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砥礪前行。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18
看完基建工程題材紀錄片“港珠澳大橋”,深深震撼了我的心,感受到我們祖國基建工程的強大,在浩瀚的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橋就像一條巨龍飛跨三地,將香港、澳門和珠海連為一起,從開工建設到正式通車歷時8年多時間,長度達55Km的超級工程為三地經濟社會一體化帶來深遠的意義。
作為一名中交建設者,雖未參與港珠澳大橋的建設,但我從內心感到無比驕傲,在深海中建設大橋難度更大,尤其是世界最大沉管從加工到運輸、安裝至最后合龍創造了多項世界之最,號稱世界最大難度的“深海之吻”E30節沉管在環境復雜的海底受多種環境介質影響,最終實現了無人準確對接。
中交集團承建的'海底隧道是國內第一個采用沉管工藝的海底隧道,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沉管隧道,不僅代表了中國最高水平,也反映了世界最高水平。
從事建筑行業馬上快十年了,時常也會問自己“累嗎”,回答是“累!”有時候也很苦惱,“離家太遠了,不能照顧日漸老去的父母”“放假時間太少了,不想和我的那個她一直異地”……但如果問自己“要放棄嗎?”我會非常堅決地回答“不!”理由只有一個,望著一座座平地而起的橋梁,看著他們由自己的努力,一天天的打造成一座城市的血脈,滿滿的自豪,足夠填補我所有的遺憾。
今后我們會繼續向港珠澳建設者學習,腳踏實地、自強不息,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綻放風采。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19
早就聽爸爸說起過港珠澳大橋,說這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期未考試一結束,媽媽就帶上我和幾個同學一起去參觀這座神秘的大橋。
我們乘坐的船是大灣區二號游輪,航行時間為三小時。一開始我特別興奮,后來由于海浪過大,船被吹得搖來搖去,我都有點暈船了。
到了船艙,講解員就開始跟我們介紹船上的安全設備和活動安排,節目還真不少呢!有音樂表演、互動游戲、音樂互動、奇幻魔術秀、返航派對……每一個節目都特別精彩。參加互動游戲我還得到了一枚金燦燦的港珠澳大橋紀念幣,真開心!
站在游輪的`甲板上,真的很刺激,海風特別大,感覺我們隨時都要被吹跑了。當船開到離大橋五百米的地方,我們都近距離看到了大橋——只見一座看不到邊際的大橋橫跨海洋,任憑波濤怎么洶涌,它都巍然不動。當我們穿越大橋時,我深受震撼,簡直太壯觀了!茫茫的海洋,茫茫的天際,但船頭上的五星紅旗一直在隨風飄揚著!
時間過得太快了,轉眼間船就開始返航了。我們又聚集在船艙觀看了精彩的魔術表演,這個魔術師不僅能變出活鴿子和鴨子,還能從電子屏幕上變出真的東西,比如錢和玫瑰花等,實在是太神奇了。當我還沉浸在魔術中,不知不覺船已經靠岸了。
雖然這次旅行時間短,但我見到了中國的力量,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20
港珠澳大橋,世界第一大橋,它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是連接香港與澳門的紐帶,是祖國的驕傲。
遠方的大海上座落著一個奇跡。
大巴駛入大橋,只見碩大的鋼架橫放在大橋兩側,好似是一個太陽能帆板站在陽光下,吸收著太陽發出的耀眼光芒,給行駛的車輛遮擋烈日。鋼架中間是不計其數的鋼制繩索,蜿蜒曲折,像一條條小巧玲瓏的盤山公路,扭得像一個個麻花似的。偉哉!偉哉!
“唧—”一只白海豚躍出水面,帶起一片白色的水花,在空中劃出一條美麗的弧線,重新歸入大海。這時,一只只海豚一個接一個躍出水面,它們的叫聲,伴隨著“撲通”的落水聲,交織成一首悅耳的大自然交響曲。它們有的在空中翻,有的在空中打個滾,它們,是港珠澳大橋的小精靈,是大橋的守護天使。偉哉!偉哉!
不知不覺,太陽收起了它最后一縷光芒。怱地,在昏暗天空下的大橋亮了起來。啊!港珠澳大橋亮燈了!夜幕下的港珠澳大橋格外迷人,廣袤的蒼穹下,黑暗的大海上,大橋的燈火越發亮麗。一點點燈光已化身為一粒粒璀璨的鉆石,點點相連延向遠方,如同撒在大海上的長長珠串,靜靜閃爍,微微浮動,若遠若近,如夢如幻。路上的行人不禁沉浸在無法言說的瑰麗與輝煌。偉哉!偉哉!
它,是必要的絲綢之路,是中國的`經濟要道;它,是人類之峰巔,集中國的智慧;它,是世界之大最,樹工匠之風范……
55公里的大橋,它不僅是溝通香港澳門的紐帶,不僅是珠海上一道宏偉的風景,它更是世界的奇跡,中國的智慧,中國的力量。
在遼闊的伶仃洋上,它是一條蜿蜒的“巨龍”,雄姿莽莽,美倫美奐,魅力無窮,一龍飛海上,全國一家親。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21
5月17日晚上,我們全體項目員工一起在影院觀看了港珠澳大橋記錄片。在一個多小時的觀看過程中,我深深地被中交建設者們在工程建設中表現出來的聰明和才智所折服,被他們不懼困難,百折不饒的精神而感染。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橋梁創造了眾多的“世界第一”,這其中有很多是我們中交人的汗水與智慧的結晶。大橋已成為中國的一張新名片,也成了我們中交人引以自豪的強項之一。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大橋,被英國人稱之為世界第七大人工奇跡之一。
六百年前,當文天祥一身枷鎖,被忽必烈的軍隊押著從這個地方經過,回中原赴死時,他滿腔的'愛國情懷中有多少悲憤與痛苦呀?那時的亡國恥辱與現在國人的自豪感是多么讓人感慨!物是人非,然而對祖國,對中華民族那份愛的情懷卻是一樣的。
港珠澳大橋帶給了我們不僅只是眼前的奇跡,通過完成這樣一座大橋。我們中交集團建造跨海大橋的水平和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我們期盼著有一天在臺灣海峽上也能夠修筑起一條這樣的大橋。科技的進步與發展,在將過去很多的不可能變成了可行,同時也會將時空的距離越拉越小。一個個割開血脈和親情的天塹將不復存在。
不久的將來,我們將能看到大灣區經濟帶將在這里形成,它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塊熱土。
我們是一群建設者,更是一群拓荒者,我們創造的不僅是實體的奇跡,更是在修筑起祖國繁榮強大的基石。我們中交人在用自己的那份擔當,在用林鳴那樣的敬業精神,與億萬中華兒女一起用我們的勤勞與智慧,實現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22
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橋梁創造了眾多的“世界第一”,世界最長跨海大橋、跨度最大的公鐵兩用橋、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正在中國的江河大海上如火如荼地建設著。大橋已成為中國的一張新名片,中國是當之無愧的橋梁大國和強國。
目前,世界排名前10位的`大跨徑斜拉橋、大跨徑的懸索橋和跨海大橋中,中國建造橋梁分別占5座、6座、6座。而且,我們新建的斜拉大橋、懸索橋、跨海橋,從技術含量、技術水平以及使用的普遍性方面,毫不遜色。
全球最高的100座橋,有81座位于中國。如都格北盤江大橋全場1341.4米,橋面到谷底的距離為1853英尺(約合565米),相當于200層樓高,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橋。
四川干海子特大橋,世界第一座全鋼管混凝土桁架梁橋,最高鋼管格構橋墩達117米;鸚鵡洲長江大橋,世界跨度最大的三塔四跨懸索橋;湘西矮寨特大懸索橋,創四項世界第一。丹昆特大橋(165公里長)這是京滬高速鐵路丹陽之昆山段的特大鐵路橋,全場164.85公里,是世界第一長橋,第一高鐵長橋。而放眼未來,世界跨度最大的公路鐵路兩用大橋――滬通長江大橋預計2019年通車;主橋設置雙層雙向10車道、世界上通行能力最大的楊泗港長江大橋2019年也將建成。
未來,我們還有一大批世界級的橋梁正在路上,我們國家的橋梁建設,正在從一個大國走向一個強國。近幾年,從橋梁、高鐵、電力等各類基礎設施的建設高速發展,充分說明了我們中國人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小康社會新時代時是一步一步干出來的,時代要求我們在新時代中共同努力,為中國榮耀增光添色!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23
煙波浩渺的蔚藍大海上,港珠澳大橋就像一根銀線,串起了三顆東方明珠,香港、珠海、澳門。通過觀看《港珠澳大橋》,我們知道,這根銀線總長55千米,其中海底沉管隧道6700米,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同時,由于施工海域地處我國乃至全球經濟最發達的經濟圈,海上航道,空中航線,還有生態保護,臺風巨浪,海水侵蝕等諸多復雜因素,都使得港珠澳大橋創下施工難度的世界之最。
影片以大橋建設過程中最后一根沉管E30的吊裝過程為焦點,紀實反映了工程的浩大與艱巨。以沉管的吊裝設備為例,由于一節沉管的排水量達8萬噸之巨,每一節沉管就相當于一艘巨型航母,吊裝設備尋遍全球不可得,建設者們就自行研發出大國重器“振華30”,而同樣的.壯舉還不勝枚舉,大橋建設者們勇于擔當,開拓創新,遇水架橋,逢山開路的拼搏精神讓人震撼。
古有“零丁洋里嘆零丁”,如今,一條巨龍蜿蜒天際,一橋飛架三地,滄海成坦途!雄偉璀璨的超級工程讓世界發出零丁洋前零丁嘆!而這悲嘆到驚嘆之間,是大橋建設者們十四年的時光荏苒。即有熱血青年投身沙場,風雨同舟中收獲愛情,孕育新生,也有中年才干傾盡風華,鬢發斑白,成就人生的華麗與輝煌;即飽含建設者歷經挫折痛楚的淚水,也有他們精疲力竭的虛脫而眠和戰勝千難萬阻獲取成功后的由衷自豪。
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者們,請接受我們崇高的敬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一定立足本職,愛崗敬業,勤奮堅持,不畏艱難困苦,敢于擔當,勇于創新,為公司爭光,為祖國建設貢獻力量!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24
俗話說“耳聞不如眼見”。爸爸帶我到港珠澳大橋珠江口岸,親身感受這個超級大工程。
我們來到出發平臺,一股溫熱濕咸的空氣迎面撲來,海風輕輕地拂過臉頰,舒服極了。蔚藍的天,悠悠的云,茫茫的海水,來往的車輛。它們與那猶如巨龍橫空出世的港珠澳大橋形成一幅雋妙的“中國畫”。我們不約而同地按下拍攝鍵,記錄這美好瞬間。
港珠澳大橋東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門,飛越珠江出海口一片2100平方公里的水域,自古稱為伶仃洋。說到伶仃洋,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樣馬上想到了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呢?伶仃洋又稱“零丁洋”。當年抗元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過伶仃洋時曾悲嘆:“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他感嘆家國之恨,進而吟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氣,那舍身取義的民族氣節令人敬佩。文天祥絕不會想到,700多年后,與他艱難過伶仃洋時的悲憤情緒截然相反,他的'“后人們”能開開心心地登上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方便地跨過伶仃洋。
我們乘上通行大巴,駛上了港珠澳大橋。透過寬大的車窗,眺目遠望,陽光下蜿蜒伸向遠方的白色橋體變得清晰,微微起伏的湛藍海水和天空中不時掠過的飛鳥,讓這幅“中國畫”更加賞心悅目。
“哇,好美啊!”“噢,真是壯觀!”……乘客們情不自禁地發出聲來。
大巴在“畫”中高速平穩地穿梭,九州航道橋的“風帆”塔、海岸線與城市高樓相得益彰。江海橋的3只出水“海豚”靈動活潑、栩栩如生。嵌有“中國結”的青州塔橋,如同海上的燈塔,寓意著三地共同開創粵港澳大灣區的美好未來。
宏偉的港珠澳大橋,怎能不讓人驚嘆:“厲害了,我的國!”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25
星期一這天,我跟爸爸媽媽一起去了珠海,游覽跨越伶仃洋的港珠澳大橋。
我們在車站等著,即將要坐巴士來體驗港珠澳大橋的美景。一分鐘,兩分鐘,十五分鐘,我的心越來越焦急,想要快點上車。終于,車來了,我快速地跑上去,找了個位置坐好,便等待著車發動。
我拉開窗簾,車已經開始行駛了。我往窗外看,外面是一片一望無際,蔚藍無比的大海,海上的波浪翻騰著,像猛虎般地朝我們撲來,讓人身心愉悅。海是藍的,天也是藍的,水天相接的地方重合成了一條線,海水猶如被一雙永不休止的`大手所源源不斷地推進,形成了一個接一個的浪頭,而來到我們身邊時,卻又小了下去,像是尊敬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浪花翻滾起來,像是身態輕捷的仙子,蕩起了白色的泡沫。港珠澳大橋,它就像是一條蜿蜒的巨龍,還像是“肌肉發達”的長龍。我們則在“巨龍”的背上行駛。港珠澳大橋全長有55公里,運用了大量的鋼結構。橋上非常寬,可以容納3輛大巴。我們很快便進入了海底隧道,一進去,里面黑漆漆的,即使有燈光照著,還是感覺漆暗無比。隧道里面,有無數根燈管在隧道上方閃亮著光,就像在黑夜里閃爍的星星一樣。在隧道里,隱隱約約能聽到海底的聲音,那聲音就像是鋼琴彈奏出的優美樂章。出隧道了,很快便到了香港,橋形也逐漸變成了Y字形,每個大約200米,便有一個大“招牌”,好像是在歡迎我們的到來。到了香港了,我便從幻境中如夢驚醒,親身體驗到了港珠澳大橋,真是雄姿莽莽,美倫美奐,魅力無窮啊!
第二天,我們回來了廣州。這次體驗了創造“世界之最”的港珠澳大橋,讓我永生難忘。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26
前不久,港珠澳大橋與肆虐了大半個地球的強臺風“山竹”從容握手告別,再一次令世界矚目。欣聞喜訊,我心頭的那點不安也煙消云散,港珠澳大橋的壯麗景象更加清晰地浮現在眼前……
今年“五一”假期,我和家人完成了“珠澳游”,親眼目睹了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在珠海和澳門的好多地方,我們都能遠眺到尚未通行的港珠澳大橋,欣賞它不同的姿容。比較而言,在珠海九洲港看到的大橋景象最為壯觀。
觀賞點是在海邊一塊高高的峭巖上。放眼望去,港珠澳大橋似乎近在咫尺。我看到了圓圓的西人工島,看到了從人工島伸出的通向澳門和珠海的兩段橋體,看到了從人工島另一端延伸出去的長長的、長長的'橋體。這望不見盡頭的橋,在夕陽的照射下,好像是粼粼波光上一道接一道微微律動的樂譜,舒展安然地伸向泠汀洋……我似乎看到了四十多公里的沉沉一線連到了東方之珠——香港。
不知不覺,太陽收起了它最后一縷光芒。忽地,那律動的樂譜上閃亮起一豆又一豆的小音符。啊,港珠澳大橋亮燈啦!夜幕下的港珠澳大橋格外迷人。在廣袤的蒼穹下,黑暗的大海上,大橋的燈火越發亮麗。一豆豆音符已化身為一粒粒璀璨的鉆石,點點相連延向遠方,如同撒在大海上的長長珠串,靜靜閃爍,微微浮動,若遠若近,如夢如幻。我不禁沉浸在無法言說的瑰麗與靜謐之中,期待著鋪展過來的海浪,或許有一排,能把那長長的閃閃爍爍的珠串送到我的身邊,與它相擁片刻 …… 一股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連接珠江東西,將漫長海路變為便捷通途,這里將成為世界最大的海灣發展區,這神話般的創舉,令中華兒女蕩氣回腸……
港珠澳大橋,我期待您早日通車,期待早日成為您的通行者。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27
為了學習敢于攻堅克難的勞動精神,資陽項目組織全體員工觀看了《港珠澳大橋紀錄片》,影片講述的是港珠澳大橋歷經六年調研和八年施工的珠港澳大橋全長55公里,造就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的艱辛過程。
港珠澳大橋是所有參建工程師歷經六年調研和八年施工跨過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建造的一座連接香港、珠海及澳門的`大型跨海通道。整部記錄片氣勢恢宏,將大橋從設計論證到建造施工的過程完整呈現在熒幕中,讓我油然而生一種敬佩、一種自豪;
影片中最令我感動的,并不是大橋的建成,而是建造過程中的建設者面對挫折的勇氣。成功固然令人欣喜,但是遇上失敗更能展現出工作人員對大橋所付出的心血。在建E15號沉管時,遇到的海底急流卷起的淤泥填平了歷經重重困難構建的溝槽——安裝失敗,要將沉管重新運回岸邊,這件事令很多經過多日勞累的工程師都流下了眼淚。最后,在克服重重困難終于對接成功后,很多幾日不眠不休的工程人員都因為太困了而就地而眠。這令我們很是感動。大橋的工程人員早已把這個項目視為人生最大的事業。有工作人員打趣的說,大家都有兩個戀人,一個是自己的另一半,另一個就是大橋這個項目。結婚生子和建橋都成了他們生命中的一部分。
在影片結尾,體現了偉人鄧小平寫的詩詞:“喜看今日路,勝讀百年書”。在這句詩詞里,我看到了一波又一波的臺風并未擊退工程建設者們前進的心;看到了建設期間建設者們為它熬過的一個又一個夜;讀到的是為大家舍小家的家國情懷,這是大國的驕傲,是我們民族的自豪,也是作為一名工程建設者的自豪。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28
今天上午,我和媽媽在討論港珠澳大橋通車的偉大事件。
就在上個星期二,港珠澳大橋通車了。它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這座大橋從2009年一直建到2018年,足足用了九年的時間。大橋遠看像一條彎彎的蛇,一直蔓延到海的盡頭。近看一座雄偉的大橋,聳立在海洋的正中間。橋中間有三個像船帆一樣的高塔。港珠澳大橋有一部分是海底隧道,隧道里燈火通明,車輛可以開到海底最深處再上來,仿佛進入了未來世界。
爸爸對我說,在大橋修建之前,只有兩個國家會建,一個是韓國,一個是荷蘭。中國先找到韓國,想去看一下韓國的橋,可韓國不讓看,中國只好在隔300米的'地方拍了照片。中國又找到荷蘭,荷蘭開出了高價。中國問可不可以出3億,荷蘭說如果出3億,就只為中國唱一首祈禱歌。中國很生氣,決定自己修橋。在這9年的時間里,中國不斷努力,終于建好了港珠澳大橋。這件事也成為了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后來荷蘭驚訝極了,把中國請過去,還為中國升起國旗。中國非常自豪。
我又問媽媽:“萬一發生了海嘯和臺風怎么辦?”媽媽說,這些問題都被解決了。有很多大學都來參與研究,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最終攻克了難題。大橋可以抗16級臺風,今年9月,14級臺風“山竹”來的時候,大橋上的路燈都沒動,真牢固啊!
我真為中國自豪,能建造這么高科技的大橋,實在太偉大了。我以后要好好讀書,考上好大學,為祖國做貢獻。爸爸媽媽說,明年要帶我自駕去大橋,到香港和澳門玩,到時候我就能見到港珠澳大橋了!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29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大海,比大海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伴隨著這句富含哲理的話語,我來到了電影中的伶仃洋。
《港珠澳大橋》是一部愛國主義影片,影片中介紹了中國橋梁的人文和歷史。一座橋,就像一本書,橋梁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讓橋梁有了美感,有了生命力,煙波浩渺的蔚藍大海上,港珠澳大橋就像一根銀線,串起了三顆東方明珠—香港、珠海、澳門。通過觀看《港珠澳大橋》,我們知道了這根銀線總長55千米,是至今為止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而這更是屬于中國人自己全程設計的`大橋。
電影中林鳴帶領著他的團隊不畏艱辛,同心協力步步攻克技術難關,最終使這座大橋展現在中國乃至世界舞臺之上,被冠以無數世界級的頭銜,這是四百多人近十年來夜以繼日的辛勞和智慧,這是中國橋梁建筑史上的驕傲,更是中國工人科技創新,勇于拼搏的見證,這就是中國的力量。
觀看電影后,我對日常生活也有了一些感想,平日里我們總是找各種借口,以此來推脫我們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在今年的暑假里,我成功通過了古箏四級考試,中途我也放棄過,覺得太苦太累,堅持不下去,可是在媽媽和老師的勸導下,我徹底從這種黑暗的想法里跳了出來。今天看了林鳴爺爺的故事,我不由得感嘆起來:在大橋建設過程中,里面的工程面臨的困難非常多,質量要求非常嚴格,看著林鳴爺爺和他的團隊為了攻克一個個難題幾天幾夜都不眠不休的那份執著,我從心底里敬佩他們。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們即將走過人生的第一個十年,在未來的道路上,還有許多未知的困難在等著我們,我們要向電影中的工程師一樣,勇于克服困難,愈戰愈勇,堅強而執著地為了夢想不斷努力奮斗。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30
《港珠澳大橋》這部影片,將大橋從設計論證到建造施工的過程完整呈現在熒幕中讓我油然而生一種敬服,對中國工程師和中國工人這一黃金組合完成如此浩渝工程深深震撼。
港珠澳大橋歷經六年調研和八年施工,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集“橋-島-隧”于一體,全長55公里。這座世紀大橋的宏偉與壯麗,遠遠地望去,大橋仿佛像大海上的銀線,直接將珠三角地區串在了一起,對于促進港珠澳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貫穿整個電影的,是情感。盡管大橋是現代史上最長海上橋梁,建造過程亦有多項“世界之最”,但閆東導演沒有花太多篇幅著墨于大橋的雄壯宏偉。正如影片中,“比海更遼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胸懷”。導演的視線,著眼在每一個大橋建造者的傳奇。因此,對比起數據成就,電影演繹的是真實,是有溫度的“匠心”。為了這座如珍珠串般蜿蜒于伶仃洋上的港珠澳大橋,花了六年去籌備,用了八年去建設,四百多名工作人員夜以繼日的工作。這么多工程人員的'青春,便放在了這大橋建設上。有人從二十多歲干到三十多歲,也有三十多歲,現在已成中年男子。從前的單身漢,轉眼成家立業,卻不忘了穿著婚服在即將竣工的大橋上走走拍拍,有人攜妻帶眷到這伶仃洋上的施工地,一家三代共同為大橋奮斗,一座橋,有汗水,也有淚水。無論是總工程師還是一位焊接的小工,為了建好這座橋都熱情投入,甚至把它視為人生最重要的事業,亦因此他們都成了“英雄”。通過導演細膩的鏡頭,留在觀眾的心中,讓大家每當奔馳于港珠澳大橋上,隧道中,都會想起因為他們,才有這外媒口中的“現代七大奇跡”。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31
《港珠澳大橋》是一部紀錄片,講述了中國從無到有,創造了一個個世界紀錄的故事之一港珠澳大橋。港珠澳大橋有世界上最長的沉管海底隧道,是中國建筑史上里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是世界上最具挑戰性的超級工程之一。
影片中真實的記錄了工程師們運用智慧做出的各種創舉,從復雜的海洋結構,惡劣的自然環境,超常的跨海距離,可以說每一個項目都是在挑戰工程師們的極限,經過六年的時間,完成了跨海大橋,海底遂道,人工島的建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讓我油然而生一種敬服,更為中國工程師和工人們完成如此浩瀚工程而震撼。
觀看影片后,對于我作為隧道設計者來說,受到很大啟發,首先讓我感動的是工程師們嚴謹的工作態度,影片中很多鏡頭對準了這個超級工程審慎縝密設計驗證過程,真實地記錄了為確保海底航道暢通和周邊國際機場的飛行安全,工程師們運用智慧做出的各種創舉,以及對實驗數據不厭其煩的搜集和反復的推敲,在這些付出和堅持中,工程師們所展示出的`信仰更是給我帶來心靈上的感動。對于我們現實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難,施工條件不足等等,只要我們堅持,就一定能取得成功。第二讓我敬服的是探索創新,大橋離各個機場非常近,每天有數架飛機從大橋頭頂飛過,有數艘輪船經過,橋不能太高,影響航班,那就只能是隧道,因為太長,中間沒有島嶼,只有建造人工島。而人工島普通建造行不通,只能以圓鋼筒代替,經過幾個月的時間,就把建造人工島所需要的所有圓鋼筒全部制成,但是隧道安裝,圓鋼筒安裝所遇到的許多難題給工程師們帶來了空前絕后的挑戰,歷史上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他們只能自己摸索創新,一個個創新,創造出世界橋梁史上的奇跡,一個個摸索,摸索出港珠澳美好發展前程。這座大橋體現了中國人民頑強與自強不息,創造出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超級工程。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32
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它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擁有世界上最長的海底沉管隧道,被英國《衛報》評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它像一條巨龍穿行在海上云間,真正實現了一橋連三地的盛況。上午在廣州“嘆早茶”,下午“刷卡”過關去澳門吃個葡撻,晚上去維多利亞港欣賞香港夜景……這樣的美好憧憬,如今就要變為現實。往來粵港澳將如走街串巷般方便,“大灣區時代”加速到來。
港珠澳大橋的建成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的奇跡,中交的奇跡,讓我們認識到了大橋背后的中交人們,在他們的堅持與努力下,這座大橋終得成立,在他們的付出下,我們看到了“最美”大橋,全世界造橋的標桿已然樹立在中國,而中交集團代表的是中國技術與中國速度。這座在中國交通建設史上被稱為“技術最復雜”的“世紀工程”,一次次挑戰著中交工程師們的智慧和建設者的勇氣。在挑戰中摸索,在摸索中前行,在前行中收獲“中國標準”,填補世界空白,成為中國邁入橋梁強國的里程碑,我為自己是“中交人”而感到由衷自豪。
作為世界上最長的鋼結構橋梁,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連接了香港、澳門和珠海,實現了三地的互通互連。工程之浩大,費時之久,耗材之多,僅主梁鋼板用量就高達42萬噸,相當于60座埃菲爾鐵塔。紀錄片中很多鏡頭對準了這個超級工程的'修建過程,真實地記錄了中交工程師們為確保深海航道暢通和周邊國際機場的飛行安全所攻克的困難與挑戰,以及下放海底沉管過程的艱辛,在這些付出和堅持中中國工程師們所展現出的信仰,更是給我帶來視覺的沖擊和心靈的感動。整個工程的開發和建成,離不開各方面的力量與支持,離不開勞動人民的汗水和奉獻。
那橫跨的大橋,是文化交流的紐帶,是黃金橋,是成功橋,更是發展橋。“喜看今日路,勝讀百年書”今天我們每個中交員工都應該感到驕傲、感到自豪。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33
今天下午,老師帶我們去觀看《港珠澳大橋》這部電影,看著看著,我不由地發出感嘆;港珠澳大橋真是世界橋梁建筑史上的奇跡,也是中國橋梁建筑史上的驕傲,更是中國工人科技創新,勇于拼搏的見證,這就是中國力量,厲害了,我的國。
蔚藍的大海上,港珠澳大橋就像一根銀線,串起了三顆東方明珠:香港、珠海、澳門。這根銀線總長55千米,其中海底沉管隧道6700米,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同時,由于施工海域地處我國海上航道,空中航線,加上生態保護,臺風巨浪,海水侵蝕等諸多復雜因素,都使得港珠澳大橋創下施工難度的世界之最。影片以大橋建設過程中最后一根沉管E30的吊裝過程為焦點,紀實反映了工程的浩大與艱巨。以沉管的'吊裝設備為例,由于一節沉管的排水量達8萬噸之巨,每一節沉管就相當于一艘巨型航母,吊裝設備全球都找不到,建設者們就自行研發出大國重器“振華30”。
同樣的壯舉還不勝枚舉,大橋建設者們勇于擔當,開拓創新,遇水架橋,逢山開路的拼搏精神讓人震撼。古有“零丁洋里嘆零丁”,如今,一條巨龍蜿蜒天際,一橋飛架三地,雄偉璀璨的超級工程讓世界發出零丁洋前零丁嘆!而這悲嘆到驚嘆之間,是大橋建設者們十四年的時光荏苒。即有熱血青年投身戰場,風雨同舟中收獲愛情,孕育新生,也有中年才干傾盡風華,鬢發斑白,成就人生的華麗與輝煌;即飽含建設者歷經挫折痛楚的淚水,也有他們精疲力竭的虛脫而眠和戰勝千難萬阻獲取成功后的由衷自豪。
電影結束后,我望著一碧如洗的天空,此時明媚的陽光灑滿廣袤大地也映照著我們燦爛的笑臉。我想:港珠澳大橋——這條騰飛的巨龍,展示了我們的大國風范。我不禁為默默付出的中國建設者們點贊,為中國力量點贊。厲害了,我的國!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34
港珠澳大橋是一個世界奇跡,它是中國超級工程的里程碑,它是一個跨時代的偉大工程。作為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每一個中國人都引以為豪。
我為港珠澳大橋的外形和氣勢點贊。五十五公里長的港珠澳大橋名震四海,讓人親身體驗后覺得震撼和興奮。整座大橋大氣磅礴,規劃有致,景色迷人。
我為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者們點贊。在建設港珠澳大橋的十五年里,多少的工程建設者付出巨大的`心血和汗水。
有一次,工程建設者面對了大自然的極端天氣---海嘯。那一天,狂風猛烈地吹著,像一把把冰刀刺進工人們的臉頰。大雨傾盆而下,海浪不停地翻滾,一浪高過一浪。工程建設者們為了不推延工期,盡快修好大橋,造福更多的人民。所有工程建設者們一致同意冒雨修橋。可剛走出工作室,就感受到了海嘯的威力:一股巨大的波浪卷席而來,朝著他們打去,好像人們都要摔倒了。可他們卻擁有了超強能力,無所畏懼,勇往直前。他們手拉手,肩并肩,組成了一道勢不可擋的人墻,一個一個地傳遞工具,一點一點地擰好螺絲,一塊一塊地裝好材料,認真仔細地完成港珠澳大橋的橋頭裝備。
到了現在,即使大橋完工了,但橋梁的保護措施卻還在繼續。以防腐涂料為例,保護大橋的工人們每天都要給大橋涂上防腐材料。港珠澳大橋防腐涂層總共量約一百五十一萬平方米,大小約三千六百個籃球場,一天要涂五遍,也就要涂兩萬一千個籃球場!不僅工作量大,環境也特殊,工人們腰纏鐵索,像超人一般懸空在大橋上,上面是狂風的呼呼聲,下面是大海的嘩嘩聲,每次涂完防腐材料,工人們全身濕成一片,讓人難受不堪,像一個個泥人。可就在這樣的條件下,工人們依然努力工作,沒有一聲抱怨,沒有一個偷懶,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建設大橋,為人民造福!
港珠澳大橋只是祖國自強不息的一個縮影,它體現中國人民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它體現中華民族艱苦奮斗、迎難而上的精神!
我為你點贊,港珠澳大橋!我為你點贊,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者!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35
《港珠澳大橋》從港珠澳大橋的歷史、科技與人文情懷三方面生動講述了大橋建設的艱辛與豪情,充分體現了我國在高速發展中科學技術的飛躍和綜合國力空前絕后的壯大,讓人不由發出“厲害了,我的國”這樣的感嘆。
橋是中國歷史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古時中國種類繁多品質精良的各類橋梁讓外國訪客贊嘆不已。但至近現代,橋梁建設發展落后,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憑著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質冒著艱難險阻慢慢探索,在我黨的領導下一點點趕上了歐美發達國家的腳步,這是相當令人敬佩的民族精神,這是相當值得歌頌的國家精神。如今,它的建成讓中國站在世界頂端傲視群雄,這就是創造了新歷史。
中國有著古老的橋梁建設文化。中國歷來各式精密的.橋梁建造技術令人驚嘆,而港珠澳大橋對于工程技術又提出了世界級的新要求和挑戰,不僅該橋是最長的跨海大橋,還是抗強震抗強風的科技結晶。大橋從方方面面上來講都堪稱一個舉世無雙的偉大工程,使今天的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這一領域足以傲視其他所有國家。
港珠澳大橋流露著濃厚的人文情懷。港珠澳大橋建設耗時十余年,凝結了無數人的心血。上至工程師,下至搬運工,在大橋建設期間住在施工現場不怕苦不怕累,每天起早貪黑,早就把工友當作了自己的親人,工地當作了自己的家,大橋當作了自己的夢想,為的就是在大橋建成的那一刻,自豪的說一句“港珠澳大橋是我建的!”。這無比驕傲又無比真誠的一幕深深的觸動了我,雖然同為中交的工作人員,但每天坐在辦公室里做項目的我卻很難以對項目有直觀的理解,尤其是對完成項目的困難、熱情、毅力、自豪和那一份十年如一日的耐心。
看了這部電影,讓我對拼搏在第一線的項目建設者們有了崇高的敬意,也對自己從事的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所為之努力的項目是為了造福世界人民,是要為他們提供基礎設施和更好的生活條件,我將為中交和中國的海外基礎設施建設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拋灑自己的年輕和熱血。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36
人們稱贊港珠澳大橋“騰空躍起一巨龍,三地從此無西東。根根橋柱琴音奏,伶仃洋里蕩歡笑。”55公里的港珠澳大橋東接香港大嶼山、西接珠海市和澳門半島,是一座跨海大橋。由林鳴總工程師帶領團隊完成的“新世界七大奇跡”——港珠澳大橋。觀看紀錄片《港珠澳大橋》讓我感受到大橋背后的故事,更使我受益匪淺。
開篇以茅以升建設中國第一座橋梁,讓我們認識什么是橋梁工程。接著播放新中國成立后建造的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與港珠澳大橋作比較。讓我看到了中國從橋梁大國走向橋梁強國的飛速發展。
紀錄片主要以港珠澳大橋建設最后一節重8噸的沉管E30號沉放安裝過程為主線,展開了建設情節。安裝E30號沉管時要將沉管放到海底40米以下的深海中。由于E30號是海底隧道的第33節也是最后一節,此項任務十分艱巨以及海底情況復雜。給隧道對接帶來巨大的困難,大橋建設者們絞盡腦汁開始安裝對接,他的成功關系到大橋的建設。對接成功后工程者歡呼雀躍,只有總工程師林鳴沒有絲毫笑意,他在等待對接漏差報表結果。當他得知漏差為16厘米時,他宣布需重新對接,最終落差不到2。5毫米,創造了一個新的奇跡!
在對接E15號沉管時,林鳴和他的團隊遭遇了沉重的打擊,因為海底40米以下的地方淤泥太多。他們不得不退回去,三個月后,再次對接依然無果。功夫不負有心人,又過了一個月再次“出征”,終于安裝成功!現場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在大橋建設同時保護好中華白海豚,實現“大橋通車、白海豚不搬家”是大橋建設者的承諾。大橋建設“讓道”于中華白海豚,橋梁工程施工設計優化最終兌現了他們當初的承諾。
自2005年出提出構想后2009年12月開始建設,到2018年10月正式通車,歷經整14年。在這14年里,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者們奮力前行,才有了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有了這14年,才有了這座“圓夢橋”;有了這堂課坎坷的14年,才有了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
港珠澳大橋以橋、島、隧的方式貫通香港、珠海和澳門。它記錄了中國的力量,展現了當代中國的風采。在遠處看,猶如一條巨龍蜿蜒在世界東方。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37
大家好!我叫港珠澳大橋,經過14年的等待,我終于和大家見面啦!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下我的故事吧!
我身長大約55公里,比青島海灣大橋哥哥還長約19公里呢!我不僅身段纖長,還肌肉發達,光憑我的骨架——主梁鋼板的重量就相當于60個埃菲爾鐵塔伯伯的重量哦!咳咳,我的壽命也很長,至少能活120年,能開開心心陪一家四代從小到老看潮起潮落。
我是粵港澳三地海上交通樞紐,跨越伶仃洋海域,身上除了川流不息的車輛,還有一群可愛的小伙伴,它們就是中華白海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為了保護它們,不讓它們“搬家”,我的“父母”——大橋的設計師和工程師們把我建設成一座“愛心”橋。我身上有三座栩栩如生的“海豚塔”輕盈出水,而我結實的腳部——承臺深深地埋在了海床底下。人們說,我是一座人類與海洋生態和諧共處的豐碑。
每天清晨柔和的陽光輕撫海面,遠處被晨霧籠罩著,朦朦朧朧,如夢如幻,這時海豚們歡快地高躍出海面跟我打招呼,表演它們的絕技,我看著如癡如醉。中午天空湛藍,海天一色,海豚們陪我聊天。它們會告訴我我出生前的小故事,我會告訴它們:為了我能和它們交朋友,白海豚生態補償用了8000萬元,還有施工中相關監管費用、環保顧問費用、環保課題研究費等等,花費了巨資3.4億元。海豚們聽了很驚訝!說:“人類和你真是我們的好朋友!”傍晚,天空被大自然這個畫家染得五彩繽紛,我們一起嬉戲。晚上,滿天繁星,晚風習習,它們游過來和我一起數星星,說著有趣的事情。
一天,一只天真可愛的小海豚游過來問我“大橋哥哥,上面有三只海豚哥哥姐姐,它們為什么不下來和我們玩呢?”我知道它們說的是我身上的三座“海豚塔”。我笑著說:“這是我身體的一部分,是為了紀念我和你們的.友誼。”
自從我出生后,我的白海豚朋友越來越多,在我身邊遨游,車輛在我身上奔馳,魚兒在我身邊嬉戲,小鳥在我頭頂飛翔。海陸空的精靈世界在我的襯托下,是那么的和諧!那么的美麗!
這就是我,帥氣又富有愛心的港珠澳大橋,正訴說著最美的中國故事。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38
5月21日,在中交資管湖北總部的組織下,我觀看了《港珠澳大橋》這部影片。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是世界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也是公路建設史上技術最復雜、施工難度最高、工程規模最龐大的橋梁,被英國《衛報》譽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中國交建承建了港珠澳大橋70%以上的工程,在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完成了100多項試驗研究,自主研發了十幾項國內首創且世界領先的專用設備和系統,獲得了500多項專利,成功攻克了十余項外海沉管安裝世界級工程難題,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工程奇跡。
紀錄片中最令我感動的,不是大橋的建成,而是在建造過程中努力付出和堅持的中交工程人員所展現出的信仰。在大橋建造過程中,編號E15的沉管在首次對接失敗后,中交工程人員重新出發為第二次對接做準備,然而當大家滿懷期待希望第二次對接能成功時,卻因為淤泥堆積問題再次被迫中止,擔當指揮的總工程師林鳴哽咽著下達了回撤的指令,周圍那些頭發花白的工程師們也不禁留下眼淚。兩次的失敗并沒有讓他們放棄,而是做好準備重頭再來,終于在第三次嘗試時,成功對接。在這個超級工程中像這樣的困難不計其數,隧道安裝、圓鋼筒安裝、臺風、地震等等一系列的難題等著工程師們,但是中交工程師們用嚴謹認真、堅持不懈的工作態度,詳細周密的部署和安排,精誠通力的合作,將困難一一克服。中交工程人員早已把這個項目視為人生最大的事業,他們說我們有兩個戀人,一個是自己的另一半,另一個就是大橋的項目。
橋的`價值在于承載,而人的價值在于擔當。從中交工程人員的身上,體現了勇創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氣,彰顯了“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中國奮斗精神和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工匠精神。這讓身為一名中交人的我感到無比自豪和驕傲,我將把這種精神帶到自己的工作中,勤于學習、迎難而上、不斷積累、勇于擔當,做時代的奮斗者,為打造中交品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添磚加瓦。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39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因為有了比天空更寬闊的人的胸懷,一架傾注了施工人員十幾年心血,聯通香港、珠海、澳門的跨海大橋,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車了,這就是伶仃洋上騰飛的巨龍——港珠澳大橋。一個偉大的奇跡!
影片《港珠澳大橋》以大橋建設最后一節沉管E30號沉放安裝過程為主線,真實地反映了工程的巨大及施工的艱辛。整個施工期間遇到的最大的挑戰就是建設沉管隧道,沉管一共有33節,每節重達8萬噸,在海底對接的誤差率只能在2—3厘米,如此高難度的精細工作,稍有疏忽就會前功盡棄。在沉管的關鍵時期,工作人員幾天幾夜不眠不休,對數據進行反復的測量、計算和調配。在建第15節沉管時,遇到海底淤泥填平了歷經重重困難構建的溝槽,導致安裝失敗,要將沉管重新運回岸邊,令很多經過多日勞累的工程師都流下了眼淚。是啊!多么沉重的打擊,看的我也是淚流滿面。
在克服重重困難終于對接成功后,工程人員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他們終于可以安心地好好睡一覺了,看他們不擇而眠,我已經難以自抑,和他們相比,自己是那么的'渺小。港珠澳大橋全線貫通了,總工程師林鳴完成了他的大橋馬拉松夢,看的出他是那么的自豪,滄桑的臉上掛著的笑容看起來是那么的美。年輕的工程建設人員,帶著自己的愛人和他的“第二情人”合影留念是那么的幸福!這其中又有多少人在建大橋的過程中結婚生子,有多少對夫妻并肩作戰,他們都是最可愛的人!
觀看影片《港珠澳大橋》,從開始感嘆這一超級工程的宏偉、壯觀,到后來對曬得黝黑的工程師們油然而生的敬意,我感覺到了路橋人的偉大與不凡。是什么樣的情懷讓他們不畏艱難,不分晝夜的為一件事去堅守、去努力、去付出!是他們寬闊的胸懷!是他們堅定的信念!是他們忘我的崇高境界!港珠澳大橋的成功通車,向世界展示了我們祖國的強大,展示了中國人民的智慧與勤勞!從此以后,香港、珠海、澳門的距離不再遙遠,伶仃洋上人們將不再“嘆息”!向港珠澳大橋的設計師以及千千萬萬的建設者們致敬!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40
今年的10月24日,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了。這座歷經6年調研和8年施工的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影片一開始就從多個角度向我們展示了這座世紀大橋的恢弘與壯麗,遠遠的望去,大橋仿佛像大海上的銀線,直接將了珠三角地區串在了一起,對于促進港珠澳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影片以港珠澳大橋建設最后一節沉管E30號沉放安裝過程為敘述主線,真實地反映了工程的巨大以及施工的艱苦。工程人員在造就大橋的雄偉壯麗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難,比如在施工期間的時候,曾經遭遇了大概40場臺風,在去年臺風“天鴿”來臨的時候,緊急疏散了15000名施工人員。盡管臺風如此強烈,但由工程人員精心打造的大橋卻安然無恙。影片中的旁白說:“海最寬廣,比海寬廣的是天空,而比天空寬廣的是胸懷。”正是因為有這種比天空寬廣的是胸懷和信念,施工團隊才能創造出這樣的一個偉大奇跡。
整個施工期間遇到的最大的挑戰就是建設沉管隧道,一共由33節,每節重達8萬噸。整個沉管建造工程經歷了1400個日夜。“深海8萬噸級的接吻”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困難的一件事了,重達8萬噸的巨型沉管在海底對接的誤差率只能在2—3厘米,為了將工作做好,要調動萬噸的巨無霸吊臂船隊,在沉管的關鍵期間,工作人員甚至幾天幾夜都不睡覺,對數據進行反復的測量、計算和調配。在建第15節沉管時,遇到的海底急流卷起淤泥天填平了歷經重重困難構建的溝槽,導致安裝失敗,要將沉管重新運回岸邊,這件事令很多經過多日勞累的`工程師都流下了眼淚。最后,在克服重重困難終于對接成功后,很多幾日不眠不休的工程人員都因為太困了而到底就睡,這一點令我們很是感動。
另外,很多大橋的建設者們在施工期間找到了自己的愛情,結婚生子和建橋都成了他們生命中的一部分。
影片記錄了大橋蘊含的時代精神,記錄了大橋建設過程中的很多歷史瞬間和工程人員的感人故事,講述了他們不畏困難,努力奮斗,開拓創新的精神,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41
今天我們很榮幸被爸爸珠海的同學向叔叔邀請一起去參觀即將竣工的“港珠澳大橋”。
清晨我們就向港珠澳大橋奔去,一路上我們歡聲笑語一眨眼就到達了目的地。因為橋還沒有竣工所以外來車是不允許通過的,這次游覽也是向叔叔珠海規劃院組織員工一起學習,剛好有三個名額空著我們一家三口也就跟著一起來了。但必須統一坐施工方給提供的旅游大巴車。
上車以后,講解叔叔就告訴我們橋上有三段標志性的造型,第一個建筑造型是帆船,第二個建筑造型是海豚,第三個建筑造型是中國結。當旅游大巴車到達第一個帆船建筑造型時,全車人都下車拍照合影,因為竣工以后整個大橋不允許停車拍照的!負責設計大橋的叔叔給我們講:港珠澳大橋是一座連接香港、澳門和珠海三座城市的跨海大橋,它以香港的大嶼山為起點,經澳門,跨越珠江口,最后分成Y字形,一端連接珠海,一端連接澳門。全長55公里,是中國史上最長,難度最大的一座橋,2009年10月開工至今8年終于竣工。它能使澳門和珠海到達香港的車程由四小時縮短至30分鐘。我覺得建造這座橋設計師和工人們真的是太不容易了,很難想象他們這8年來怎么一點一滴造成的這個“世界之最——港珠澳大橋“。
第一站拍完照講解完我們上車繼續往前開,在車上我們到一望無際的'大海,但是令我好奇的是為什么海水的顏色有深藍色、有綠色,而且,深藍色的海水隨著海風在移動。于是我就問爸爸為什么?爸爸告訴我那是云的影子,天空的云在動,海水中的影子也在移動。哦!我還以為是一只大藍鯨呢,讓我興奮了半天。正在投入的研究海水顏色時,車又停了!一下車看到了正在修建的人工島,可惜正在施工不能進去,但從遠處真的好美呀!講解叔叔把我們帶到了海底隧道的入口處,但也不能進去!叔叔告訴我們整個海底隧道全長6700米,是世界上最長的規模最大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聽完叔叔講之后我覺得真的太不可思議了,中國的橋梁建筑師真的是太牛了!我將來也想當一個這樣的建筑師,再造一個“世界之最“。
游覽完整個大橋后,我更加的期待港珠澳大橋完全竣工后的宏偉景象,期待下一次能開車帶著爺爺奶奶跨越大橋、穿越海底隧道去香港!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42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對于橋,我們似乎一直都存在著一種偉大的向往。而現在,這個故事又在伶仃洋上繼續,成就著港珠澳大橋這一超級工程。去年,爸爸帶我登上家鄉以四大名樓著稱的黃鶴樓,帶著我遠眺長江大橋,長江很寬闊,大橋很雄偉。但今年我來到珠海,在海上看著這座神奇的大橋更是瞠目結舌,我完全看不到橋的盡頭,看不到水的邊界,一座橋仿佛魔法般飛躍在奔流不息的海水上,這是魔法還是奇跡?香港人民可能做夢也想不到,有一天可以通過一座跨海大橋,橫跨大洋僅半小時就可以到達澳門、珠海。我覺得,這不是魔法這是咱們的想象力,是想象力成就了這座海上巨龍!
我和爸爸乘船從珠海九州港出發,游船行出港口駛向那兩座超過百米的風帆塔,一架大飛機正好從塔上掠過降落在遠處的澳門機場。很難想象,大橋建設時,為保障飛機飛行,施工的限高僅120米,憑借工程師們何等的想象力建設好整個風帆塔,神跡般一次次拉起到直角,變不可能為可能。
船穿過大橋橋底,我看到那巨大的橋墩,一個連著一個,撐起整座橋梁,據說整個大橋一共花了50萬噸的鋼材。但這不是一個跨越江河的`橋梁,它面對的可是更為嚴峻的大自然威力啊,比如海水的不斷侵蝕,飛沙走石的臺風和山河搖擺的地震等種種可能性。更讓人震驚,科學家們花了20年測試水泥材料,研究了新型抗震橡膠,還搭建了模型進行風洞測試等,這些才保障了橋的百年壽命。
船沿著橋畔繼續航行近四十分鐘,航行到海豚塔,就要返航,可我依然看不到橋的盡頭,爸爸遞給我望遠鏡,說道:“看那遠處,那邊就是人工島了”。透過望遠鏡,我高興的喊道:“看見了——看見了——”。那邊,在海的盡頭是完全用人工填海建造的島嶼。穿過人工島,港珠澳大橋就進入了海底隧道連接到香港。海面上一艘艘的輪船不斷的通過,為了這條黃金航道,橋梁專家們又發揮了怎樣神奇的想象力,前所未有地采用通過人工島、隧道連接橋梁的建設方法。六公里多的海底隧道,使用了巨大的沉管拼接而成,這可不是拼樂高積木啊!為了在海底完成這樣高精度的工作,咱們的科學家們是怎樣發揮奇跡般的想象力用最新最前沿的科技創造出這海上的巨龍呢?
我想,待到疫情過去,我會乘上汽車真正在港珠澳大橋上跑上一次,帶著驕傲更帶著自豪。越過這橋,穿過隧道去到美麗的東方明珠——香港。爸爸告訴我,這就是粵港澳大灣區——全世界最大也是最具有想象力的大灣區。未來,咱們還會創造更多的奇跡如“深中通道”、“深珠通道”來連接大灣區的東部和西部,這將會成為世界上最具有經濟活力的地區之一。
是的,正是這想象力,成就了港珠澳大橋;也是這想象力,讓我們一起建設好這大灣區,建設好祖國;是我們的想象力,讓未來一切可期!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43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貫通,標志著港珠澳大橋海中橋隧主體貫通。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橫空出世。
一、港珠澳大橋整體情況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主體工程“海中橋隧”長35.578公里,其中海底隧道長約6.75公里,橋梁長約29公里,是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包括海中橋隧主體工程,以及香港、珠海、澳門三地口岸和連接線。
港珠澳大橋按時速100公里,雙向六車道設計,大橋建成后,往來珠海與香港國際機場時間將由4小時縮減至約30分鐘,并將珠三角西部納入香港3小時車程范圍內。珠三角將形成世界矚目的超級城群。
港珠澳大橋是中國建設史上歷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抗16級臺風、8級地震,設計使用壽命120年,超出目前世界上的跨海大橋普遍的設計使用壽命20年。被業界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被外國工程師感嘆工程難度“直逼技術極限”。
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橋正式動工。珠澳口岸人工島填海工程開工儀式于當日上午在珠海情侶南路東延長線一段舉行。圖為海上作業船抓斗挖出第一斗泥沙。
二、港珠澳大橋跨海大橋建設
2012年7月,港珠澳大橋內地主建的長達23公里的橋梁主體工程正式啟動。主體橋梁工程包括3座通航斜拉橋(九洲航道橋、江海直達船航道橋、青州航道橋)及20公里深、淺水區非通航孔橋。
港珠澳大橋橋梁工程的用鋼量達42.5萬噸,約為60座埃菲爾鐵塔,是全球首次如此大規模地使用鋼箱梁的工程。
2013年12月2日,港珠澳大橋CB05標非通航孔橋首片鋼混組合梁架設成功。此次架設的組合梁長85.3米、寬16.3米、中心梁高4.3米、重達1900噸,被安裝在非通航孔橋191號墩和192號墩之間。標志著港珠澳大橋施工實現了由下部結構施工向上部結構施工的轉化。
2014年1月19日,CB03標21號墩和22號墩北側,港珠澳大橋深海區首跨鋼箱梁架設成功,邁出我國外海橋梁建設長大構件吊裝重要一步。
2015年1月8日上午,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青州航道橋主塔成功封頂。青州航道橋主塔高163米,是港珠澳大橋跨度最大、主塔最高的通航孔橋。
2015年8月23日,港珠澳大橋江海直達船航道橋第一座鋼索塔——140號墩鋼塔成功吊裝。 “海豚”造型鋼塔高度達105米,相當于35層樓高;吊裝總重量約3100噸,相當于1400輛小汽車。類似大型鋼塔整體吊裝在全球尚屬首次。
2015年9月6日,港珠澳大橋208座海上墩臺全部完工。
2016年4月11日,港珠澳大橋青州航道橋全線順利合龍。2016年6月29日,隨著最后一個中跨鋼箱梁進入江海直達船航道橋合龍口,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成功合龍。2016年9月27日,主體橋梁工程貫通。目前,港珠澳大橋正在進行橋面工程,總鋪裝面積達到70萬平方米。
三、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建設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全長5664米,由33節巨型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沉管對接安裝而成,包括28節直線段沉管和5節曲線段沉管,每個標準管節長180米,最大排水量8萬噸,單個標準管節比一艘巨型航母排水量還大。從東西人工島兩端相對安裝,最大安裝深度超過48米,是世界最長的海底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也是我國第一條外海沉管隧道。
這里是世界最大的沉管預制廠,六年里創造了百萬方混凝土現澆無裂縫的奇跡。2012年4月29日,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首節沉管預制啟動。2012年10月21日,E1-S1節段澆筑完成,首批沉管成功預制完成。沉管浮運輸。2017年3月7日最后一節沉管E30安裝完畢。此前,E2-29,E31-33都已經陸續安裝完畢
2017年5月2日,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最終接頭安裝成功。港珠澳大橋最終接頭是一個巨大的梯形鋼筋混凝土結構,頂板長12米,底板長9.6米,寬37.95米,高11.4米,重約6000噸,是國內首個鋼殼與混凝土澆筑的“三明治”梯形沉管結構。
2013年5月7日至2017年7月2日,在長達4年的沉管隧道回填施工中,回填作業班組創造了33節沉管及最終接頭回填總量超過360萬立方米的世界記錄,相當于3.6萬節火車的'運輸總量。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貫通。為保證隧道內行車安全,隧道分左右兩個行車洞,中間有1個服務管廊,三者之間各自封密相互獨立,互不干擾。空氣流通方向按照車流方向由洞頂上的多組大型懸掛式射流風機呈送。
四、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建設
港珠澳大橋采用“海中橋隧”的方案,建設者硬是在伶仃洋中填出了兩個巨大的人工島,西人工島和東人工島。西人工島和東人工島之間建設海底隧道。沉管隧道的上方海面是深水航道。
人工島設計形狀均為蠔貝型,從人工島擋浪墻外邊線計算,東島島長約625米,橫向最寬處約215米,施工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西島島長為625米,最寬處190米,面積9.8萬平方米。兩島主體建筑總面積約7萬平方米。
2011年5月,東西兩個人工島正式開工建設。2011年12月7日人工島主體結構工程完工。建設者創造性的采用了“深插鋼圓筒快速筑島成套技術”,并取得成功。
兩個島總計要制造120個巨型鋼桶,每個直徑22.5米、幾乎和籃球場一樣大,高度最高55米、相當于18層樓的高度,重550噸、相當于一架A380“空中客車”。鋼圓筒下沉完成后,運砂船向鋼圓筒內注砂。
鋼圓筒封閉后,對封閉的區間進行降水、填砂、打樁等作業,形成人工島,并開展島上建設。下面是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建設過程實拍,非常震撼。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44
昨天,回雨陽同學講了關于港珠澳大橋的故事。
港珠澳大橋于2018年10月23日竣工并正式通車,這可是一項偉大工程,為什么說它是偉大工程呢?原來,它不僅將香港、澳門和珠海三個地方通過橋梁和隧道連接起來,而且港珠澳大橋還能抵抗12級臺風、8級地震。這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建筑物。
我從這則新聞故事認識到一個關鍵詞,那就是愛國,我們人人都應該熱愛我們的祖國,這可不是停留在口頭上,而是要落實到作文行動上。呂老師曾經跟我們說過,在他上大學的時候,他的三個同學說計劃移民到國外去,最后確實也出國了,可是最近,他的三個同學發微信說,他們又打算回國發展了,因為中國的'科技日新月異、突飛猛進,在不少領域如基礎設施建設已經超過許多發達國家。
我們現在要努力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就像《少年中國說》里面說的一樣:“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自立則國自立。”長大以后,我們就可以用我們學到的本領報效祖國。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45
電影開場,映入眼簾的是一片汪洋大海,就是在這波瀾壯闊的伶仃洋上愛國詩人文天祥曾經留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壯麗誓言。幾百年后的今天,勤勞智慧的工程師們亦是在這幅畫卷上留下了震撼人心的杰作——港珠澳大橋。
大橋橫跨伶仃洋,這里臺風頻繁,復雜的海床結構,惡劣的自然環境,超長的跨海距離使得施工難度加大,工程師們需用科技和勇氣完成這個工程奇跡,他們要啟用世界最大的巨型震錘來完成人工島的建造,溝通起跨海大橋與海底隧道,這也是一項史無前例的工程。因此施工過程中必然是困難重重,阻水問題、航道問題、航空限高問題、白海豚問題、臺風、海水侵蝕等等,但是他們克服了,那是什么原因,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只有一把工程當成自己的一項創造自身價值的工作,才能有嚴謹認真的態度來對待。這也正是我們在日常工作中要學習的地方,只有這種兢兢業業的態度才能使我們不斷攻堅克難,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正如大橋總工程師林鳴所說:“遇到問題我們想辦法解決,我們有自己智慧,同時也要利用各種行業資源、國際資源。”影片中,超級工程所需要的種種零件,都是由分散在不同的地區合作提供。其中有不同專業共同合作,不同的生產廠商,不同的檢測、科研機構來完成。其中不難看出國家的財力雄厚、更重要的一點是各方為保證完成同一目標,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自身的工作。只有每一個參與者共同努力,通力協作才能保證在規定工作內,保質、保量的安全的完成參建工程。
工程在施工建設中另外一大難點是安全環保問題,大橋經過珠江口幾個主航道,每天有4000艘船舶通過,需要確保工程建設和航運建設不會產生大的沖突;同時大橋經過中華白海豚生態保護區,需要最大程度地減少工程建設對白海豚的影響;大橋建設不應改變珠江口已經形成的兩河三灘的水文環境等。然而高瞻遠矚的工程師們早早就想到了這一點,在開工初期就立下誓言:“大橋建成通車,白海豚不搬家”,他們用行動實現了自己的諾言,采用沉管隧道方案,將使人工島面積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顯著減小人工島的阻水率。此外,大橋的設計和建設團隊充分考慮了白海豚的“生活質量”,制定了一整套保護措施。
在影片的最后,那一張張淳樸的笑臉,足以證明一個人將自己全部激情投入到喜歡事業當中無疑是幸福的,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不懈奮斗的那段歲月亦是終生難忘的。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46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貨車聚集、人流涌動——港珠澳大橋24日9時正式通車運營。當天,記者在珠海公路口岸現場看到,首批滿載貨物的貨車快速過關,旅客出發順暢,標志著歷時九年建設而成的這座“國之重器”正式走入普通百姓生活,開啟了粵港澳大灣區的嶄新未來。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特別行政區,西接廣東省珠海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總長約55公里,是“一國兩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據珠海市口岸部門介紹,大橋通車后,可通行車輛包括跨境巴士、穿梭巴士、跨境出租車、貨運車輛、跨境私家車等。記者在現場看到,大橋實行客貨分流,口岸穿梭巴士是粵港及港澳口岸之間的主要交通工具,提供頻密接駁服務。珠海、香港、澳門三地口岸均實行24小時通關,其中珠澳之間采取“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創新模式。此外,三地口岸均為港珠澳大橋的旅客提供多種多樣的出入境交通換乘方式。
通車當天,“便利”是大橋給群眾的最直觀感受。記者在現場看到,有的旅客很早就抵達珠港出境大廳,希望盡早上橋體驗。常年在香港居住、生活的珠海市民張貴蓮特意提前一天乘船回到珠海,就是為了在大橋通車運營后,體驗搭乘穿梭巴士返回香港的便利生活。她說,自己此前每次都要搭車、乘船,花費3個小時以上才能從香港回到珠海,如今大橋通車運營,她的行程已經縮短到最快兩個小時以內,換乘難度也顯著降低。
“港珠澳大橋開通后,我打算每周都回家一次。”她說,“這是國家的`大工程,更是我們老百姓的福音。”
大橋的通車,還讓粵港澳三地眾多企業觸摸到了市場的喜人前景。經營業務涵蓋國際物流、倉儲物流、代理通關等服務的穩建供應鏈公司市場總監李梅蕊說,港珠澳大橋的開通,讓企業極大地節約了運營成本,促使業務更好地輻射到云南、貴州等地,預計業務會有20%至30%的增長。
在當天貨檢區通關現場,拉載珠海公路口岸首票出口貨物的香港貨車司機蔡文峰滿意地看到,由于采取了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紅外體溫檢測等一系列先進設施設備和智能化通關查驗系統,滿載貨物的車輛只需刷卡一次即可過關,耗時不到一分鐘。他說,以前大橋沒有開通,繞道珠江口東岸抵達西岸,通常需要近5個小時,節假日擁堵通常花費十多個小時。“現在大橋通車了,我們司機不用起早摸黑,公司可以預測物流時間,我相信珠江西岸的發展會比預想的還要快。”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47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它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擁有世界上最長的海底沉管隧道,被英國《衛報》評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中國制造支起世界之最。全長55公里,世界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海底隧道長5.6公里,世界上最長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最深海平面下46米,世界上埋進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對接海底隧道的每個沉管重約8萬噸,世界最重的沉管;世界首創的深插式鋼圓筒快速成島技術。此外,大橋還囊括了世界首創主動止水的沉管隧道最終接頭、道,被英國《衛報》評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中國制造支起世界之最。全長55公里,世界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海底隧道長5.6公里,世界上最長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最深海平面下46米,世界上埋進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對接海底隧道的每個沉管重約8萬噸,世界最重的'沉管;世界首創的深插式鋼圓筒快速成島技術。此外,大橋還囊括了世界首創主動止水的沉管隧道最終接頭、世界首創橋―島―隧集群方案、世界最大尺寸高阻尼橡膠隔震支座、世界最大難度深水無人對接的沉管隧道等多項世界之最。“世界之最”的背后,是港珠澳大橋在建設管理、工程技術、施工安全和環境保護等領域填補諸多“中國空白”乃至“世界空白”,進而形成一系列“中國標準”的艱苦努力。
自主創新助推攻堅克難。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創下多項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體現了一個國家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斗精神,體現了我國綜合國力、自主創新能力,體現了勇創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氣。島隧工程項目是港珠澳大橋工程難度最大的地方。2006年,韓國一家非常厲害的公司在主持安裝釜山的巨加跨海大橋,當時每一節沉管安裝的時候,會有56位荷蘭專家從阿姆斯特丹飛到釜山給他們安裝。中國考察團到釜山去考察時,向接待方提出,能不能上去看一看,被當場拒絕。于是考察團在距橋三百多米的海面上,開船用卡片機拍了幾張照片。
島隧工程總工程師林鳴找到當時世界上在沉管安裝領域最好的一家荷蘭公司,對方開出天價1.5億歐元(約人民幣15億人民幣)。經過多次談判,談判員提出3億元人民幣,卻遭到荷蘭人拒絕,他們說:“我給你們唱首歌,唱首祈禱歌,你們去找上帝吧。”被多次拒絕后,林鳴帶領團隊自主攻關,解決了多個世界難題,最終實現了工程設計零借鑒、安裝零失誤。400多項新專利,7項世界之最,整體設計和關鍵技術全部自主研發,科研創新可謂港珠澳大橋建設中的題中之義。
港珠澳大橋是一座圓夢橋、同心橋、自信橋、復興橋。大橋建成通車,進一步堅定了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分說明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干出來的!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48
“浩瀚無際的蔚藍大海上,港珠澳大橋就像一根銀線,串起三顆東方明珠,香港、珠海、澳門。”看完這部紀錄片,我感觸很深。
海最寬廣,比海寬廣的是天空,而比天空寬廣的是人的胸懷。港珠澳大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由于施工海域地處我國乃至全球經濟最發達的經濟圈,海上航道、空中航線以及生態保護、臺風巨浪、海水侵蝕等諸多復雜因素,都使得它創下施工難度世界之最。
影片以大橋建設過程中最后一根沉管E30吊裝過程為焦點,讓后人感受到工程的浩大與艱難,也讓我們對中國工程師和中國工人油然而生一種欽佩之情。安裝過程中,E15沉管因特殊原因,兩次對接失敗。但工人們沒有放棄,默默流淚后,重新振作起來,第三次對接,成功!“我們沒有失敗,只是敵人太強大。”
一代代工程師的努力,才換來如今宏偉的港珠澳大橋,有的人從30歲到40歲,有的`人從50歲到60歲,這十幾年中,起早貪黑攻克一個個世界難題,終會得到回報。許多夫妻默默付出在大橋上,他們燦爛的、發自內心的笑容那么真摯,無數個工作的夜晚,累倒在工作崗位上,不畏艱險,看到他們的睡姿,我們真應當向他們致敬,也要向這些中國工人學習,努力學習,為中國的發展和強大貢獻一份力量。
文天祥的“零丁洋里嘆零丁”早已成為過去,如今,浩瀚無際的伶仃洋上架起一條巨龍,伸向三地,伸向人民的心里。致敬這些工程師和工人,他們造就了一個個不可能完成的工程,用雙手推動著社會進步。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49
《港珠澳大橋》這部影片,將大橋從設計論證到建造施工的過程完整呈現在熒幕中讓我油然而生一種敬服,對中國工程師和中國工人這一黃金組合完成如此浩渝工程深深震撼。
港珠澳大橋歷經六年調研和八年施工,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集“橋-島-隧”于一體,全長55公里。這座世紀大橋的宏偉與壯麗,遠遠地望去,大橋仿佛像大海上的銀線,直接將珠三角地區串在了一起,對于促進港珠澳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貫穿整個電影的,是情感。盡管大橋是現代史上最長海上橋梁,建造過程亦有多項“世界之最”,但閆東導演沒有花太多篇幅著墨于大橋的雄壯宏偉。正如影片中,“比海更遼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胸懷”。導演的視線,著眼在每一個大橋建造者的傳奇。因此,對比起數據成就,電影演繹的是真實,是有溫度的“匠心”。為了這座如珍珠串般蜿蜒于伶仃洋上的港珠澳大橋,花了六年去籌備,用了八年去建設,四百多名工作人員夜以繼日的工作。這么多工程人員的青春,便放在了這大橋建設上。有人從二十多歲干到三十多歲,也有三十多歲,現在已成中年男子。從前的單身漢,轉眼成家立業,卻不忘了穿著婚服在即將竣工的大橋上走走拍拍,有人攜妻帶眷到這伶仃洋上的施工地,一家三代共同為大橋奮斗,一座橋,有汗水,也有淚水。無論是總工程師還是一位焊接的小工,為了建好這座橋都熱情投入,甚至把它視為人生最重要的事業,亦因此他們都成了“英雄”。通過導演細膩的鏡頭,留在觀眾的心中,讓大家每當奔馳于港珠澳大橋上,隧道中,都會想起因為他們,才有這外媒口中的'“現代七大奇跡”。
最令我感動的,并不是大橋的建成,而是建造過程中的挫折。成功固然令人欣喜,但是遇上失敗更能展現出工作人員對大橋所付出的心血。在建E15號沉管時,遇到的海底急流卷起的淤泥填平了歷經重重困難構建的溝槽,導致安裝失敗,要將沉管重新運回岸邊,這件事令很多經過多日勞累的工程師都流下了眼淚。最后,在克服重重困難終于對接成功后,很多幾日不眠不休的工程人員都因為太疲憊就地而眠,這令我們很是感動。大橋的工程人員早已把這個項目視為人生最大的事業。有工作人員打趣的說,大家都有兩個戀人,一個是自己的另一半,另一個就是港珠澳大橋這個項目。結婚生子和建橋都成了他們生命中的一部分。
電影記錄了港珠澳大橋蘊含的時代精神,記錄了建設過程中的很多歷史瞬間和工程人員的感人故事,講述了他們不畏困難,努力奮斗,開拓創新的精神。今后我會繼續向港珠澳建設者學習,腳踏實地、自強不息,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綻放風采。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 篇50
2018年10月,有一座舉世矚目的大橋跨越伶仃洋,聯通了香港、珠海、澳門,與之相伴而來的粵港澳大灣區,目標成為世界級大灣區。由此,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的廣州、深圳、珠海等9個城市組成的城市群,逐步走入世界級城市群行列。
這一座橋就是港珠澳大橋。
橋,對聯通世界,是那么重要。田間水溝上的木板土橋,可以連起兩片田地;山間溪流上的小橋,可以連通兩片山林;鄉間小河上的'小橋,可以互通東鄉西鄉;而都市里的橋有許多奇怪的模樣,架在馬路上的,穿梭于樓宇之間的,還有跨過大江大河的,體型龐大,與城市的繁榮相伴,促進社會發展,也帶給人們暢快淋漓的出行感受。
而這一座巨大的橋,遠遠觀望就能感受它的宏偉氣魄,進入其中四處張望,有點嘆為觀止的意思,只能用粵語嘆一句:“建起這么大的橋,真喺叻!”
說起這座橋,就不能局限于橋的基本功能。
它立于海面,不懼風暴,更像是一種象征性的標志,在橋梁建設和技術方面領先世界,創造“中國奇跡”,體現我國的綜合國力和民族志氣。它是通途,連起了內地與香港、澳門,令三地人員交流往來更加密切,不僅促進大灣區的繁榮發展,更有利于提升珠三角地區綜合實力,支持港澳兩地順利融入國家大發展,是“一國兩制”方針偉大實踐成果的象征。
這座橋,對這些城市而言,是多么重要……
去年,人們見面都會問“港珠澳大橋你去看了沒”;今年,人們熱議大灣區展現的蓬勃生機,祖國的繁榮昌盛!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相關文章:
關于港珠澳大橋的作文(精選18篇)06-18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06-13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10-16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03-17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范文06-13
《港珠澳大橋》的觀后感(精選29篇)05-13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精選11篇)09-27
港珠澳大橋觀后感(精選23篇)03-11
紀錄片港珠澳大橋觀后感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