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合集15篇)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你有什么總結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后感了。快來參考觀后感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1
看《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看得時候又鼻子酸酸,眼泛淚光。晚上躺在床上,翻來覆去了很久都睡不著,掉下不少眼淚。
復活節假期,回家了一趟。五年沒有回家過過清明了,今年媽媽使盡渾身解數,把江南的春天隆重地給我過了一遍。
鮮竹筍蒜苗紅燒肉;刀魚用筷子去腸,筍尖蔥姜滾水魚下鍋,吃剩的魚骨油炸;剛上市的小青菜做成的翡翠燒賣;冒芽的韭菜炒蛋炒飯;剛長出來的新蔥做成的燒餅;蘆蒿炒臭干;新蒜和新香菜用來下面;路邊生機勃勃的各種野菜——黃花菜,菊花秧,采來蒸,煮,配肉配魚,怎么都好吃……
臨走時媽媽說,你以后,清明假期都回來吧,春天真好啊。于是,第二集里那句“中國人用食物的變化感受四季的更替”深深戳中了我的淚點。 因為現在的我,住在一個都市里,一年四季超市賣的菜都是一樣的。 越來越覺得,我被撕裂,被硬生生從故土扯開。痛苦不堪。
我深深依戀故土的生活,物象便是食物與味道。回家的那些天,每天早晨我都會和媽媽去逛菜市場。人們挑選,購買,討論食物,熱火朝天。總是能在菜市場上遇到各種熟人,寒暄以后總是要介紹一番今天要做些什么菜。似乎這些就是一切的生活。我迷戀著這些熱鬧的場景,貪婪地尋找,觀察,勾勒。
我不止一次地想,如果,我只知道這個世界該有多好,我永遠停留在這個世界有多好。可是,我卻有另外一個世界。
我不止一次地寬慰自己,故土,可能只是自己臆想出來的桃花源。可是,當我看到屏幕上,那些人,用心耕種采摘果實,鄭重為家人制作食物,品嘗味道而滿足的神情,我便想要流淚。這不就是我的故土嗎?這些踏踏實實的日子不就是我迷戀的故土嗎?這些從來不是桃花源,而是真真切切地存在啊。
許許多多的味道和記憶被這部紀錄片喚醒。
放學回來,外婆說,今天包餃子。記憶里的廚房便是一片永遠也散不去的霧氣;端午,外婆和媽媽會坐在廚房的門后,包粽子。大高壓鍋里是用醬油腌制好帶著褐色的糯米,青花瓷碗里照例是肥瘦得宜的豬肉。那年高考,每天的早餐都是一個粽子;夏天,外婆煮黃豆,發酵。在盛夏時節滿院子的醬缸;蟹肥時節,女人們圍坐在家里的八仙桌前,把一只一只的螃蟹蒸煮,肢解,剔骨取肉,熬成的蟹油可以吃一年;冬天,把老豆腐浸上水,數九寒天放在院子里就可以做凍豆腐,火鍋或是燉肉,都是無上的美味;……
我也會是片中所說,那些過年過節才回家的孩子。我也將會成為一個飄泊的,永遠的異鄉人。故土不再是故土,食物和味道卻已經成為我的烙印,他們促使我自己學做飯,尋找我自己的歸屬感和身份認同感。我愿,我的后代,不要再與故土分離。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2
作為一個忠誠的吃貨,不可能在《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紀錄片如此火爆時無動于衷。當我屁顛屁顛流著哈喇子觀看著那一種種聞所未聞色味俱佳的美味的同時,流著口水的同時還有淚水。也許我體會到了那比吃更可貴的情感……
無可否認的是,《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紀錄片在“勾人饞蟲”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網友們大呼“受不了”,不看《舌尖上的中國》不知道全中國竟然有那么多聞所未聞的美食:炸乳扇、炒麻食、魚頭泡餅、汆烏魚子、黃魚鲞;還有那些聽著就口水吧嗒的菜:臘汁肉夾饃、醉湖蟹、梅菜燒肉……看完這部片子,大家的口水都止不住了!《舌尖上的中國》,講的是天南地北的中國美食,可謂包羅萬象,此片看后必然讓你垂涎三尺,都說民以食為天,想要減肥的朋友們看片要三思哦!至于我,反正沒hold住!
但是,《舌尖上的中國》給人帶來更多的是感動。看著冬筍挖出來,火腿吊起來,漁網里閃閃發亮,揭開蒸籠冒著白花花的蒸汽的饅頭,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響,挖藕人吃著用自己雙手挖出的藕的樸素的笑,都讓人激動得想落淚,多可愛的中國!
那是一個令我記憶猶新的片段。從每年農歷十一月初開始,老黃每隔三天,會拉著自己家里做的七百個饃饃,騎一個半小時的三輪車,到縣城里去賣。一年中最冷的兩個月,老黃可以賣出-個黃饃饃,老黃賣的黃饃饃,就是用糜子面做成的饅頭。是陜北人冬天最愛吃的一種主食。上碾,揉面,發酵……每一個過程都讓人感到溫暖。當老黃趕著驢磨糜子時,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照在老黃馱著700個黃饃饃的車子上時,當老黃拼命蹬著車子趕路時,當有人買老黃的黃饃饃時,當老黃自豪地說自家的黃饃饃最好吃時,當老黃賣黃饃饃吆喝時,那笑容,是我們這些生活在快節奏生活中,生活在繁華浮躁的城市中,久違的真誠的笑容!那從片段中流露出的人文關懷與脈脈溫情,令人回味……
《舌尖上的中國》呈現的不僅僅是美食,還有用具體的人物故事串聯起的中國各地美食生態,這其中,有制作的技巧,有艱辛的勞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變過程,有方寸間的方桌廚房,也有廣袤的祖國山河……《舌尖上的中國》存在的意義已經超越了美食紀錄片,它告訴我們一個真實的、原味的中國,帶著土地的氣息和米面的甜香。
這是鹽的味道,風的味道,山的味道,云的味道……這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久違的味道——這些味道,在漫長的時光中,與故土、鄉親、質樸、勤儉、堅韌等等情感與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頭!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3
20xx年5月,中央電視臺紀錄片頻道播出了一部與飲食有關的紀錄片。播出之前,并沒有人對這部片子寄予厚望。因為整個拍攝在資金、技術、經驗等多方面都受到制約,相關的宣傳也寥寥無幾。
然而隨著片子的播出,那些誘人可口的美食、深厚的人文情懷、豐富的飲食文化,深深地吸引了大量的觀眾,成為人們津津樂道、口口相傳的優秀紀錄片。其實,這部片子我們都不陌生,就是《舌尖上的中國》。
很多人將這部片子的成功,歸結于中國人對于飲食文化的喜愛:食物的滋味不僅僅局限于舌尖之上,它可以承載幾代人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生活傳統、風俗文化,它反映了人們的偏好,也反映著人們的性情。人們之所以對飲食的話題樂此不疲,除了滿足口舌之快,更重要的是它包含著人間百態,家常世情。
誠然,將飲食作為拍攝的視角,是這部片子立意上的高明之處。但是,沒有攝制團隊背后的付出,也很難有制作如此精良的作品。在第二季的《舌尖上的中國》里,導演組特意增加了一集花絮內容,向觀眾們展示了這部深受歡迎的紀錄片究竟是怎樣“煉”成的。
在我們的想象中,拍攝美食節目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尋遍祖國大好河山,品嘗名揚四海的各大菜系,探訪幾近失傳的民間秘制。但真實的情況是,為了拍攝到最為壯觀的捕魚盛景,攝制組需要忍受零下30度的嚴寒;為了記錄下葡萄成熟最新鮮的一刻,他們只身穿越酷熱干旱的荒漠;為了尋找難得一見的野生食材,他們更是翻山越嶺風餐露宿。除了旅途的艱辛、環境的惡劣,攝制組還面臨著各種技術上與設備上的問題。為了能更好地呈現壯觀的全景,團隊反復調整航拍的方式,克服技術條件的限制,精益求精。我們看到的每一幀精美的畫面,就如同新鮮的食材,只有經過千萬道工序、“煎炸烹煮”,最終才能呈現給觀眾一道生動的文化大餐。
觀看這個紀錄片的花絮,讓我感觸頗深。攝制組的一位導演曾說:“一切成功的秘密,都來自于笨拙的探索。”做好一道菜是這樣的,拍好一個片子也是這樣的。其實,在我看來,做好任何一個工作都需要不畏艱辛,反復嘗試。
我們都知道煤炭行業目前處于相對低迷狀態,市場供過于求,企業效益下滑。面對這種嚴峻的行業形勢,許多人工作的積極性也大不如從前。實際上,我們不能僅僅因為眼前的得失而失去對工作的動力,失去對企業的信心。越是在這種困難的環境下,越不能選擇消極逃避。不論是處于生產一線的員工,還是在管理崗位上的員工,都應該在日常工作中,反復摸索,精益求精,改進優化工作方式,提升工作的效率;學會如何解決工作中的難題,應對各種壓力,這樣我們才能在崗位上有所收獲,幫助企業從細節提升生產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最終使企業走出低迷的困境。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4
昨天終于看了期盼已久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邊看邊和妹妹聊天,但是看到面食,職業割麥人那里,不知為什么心里酸酸的,看到熟悉的割麥場景想起了以前我家也有這樣的割麥人來的,他們大多從河南來,我們叫他們小河南,因為小的時候家里沒有那么多人干活,除了爸媽就我和姐姐能幫忙,那時最討厭過麥秋和大秋,因為我也要下地割麥子,那時56月份,天氣熱,而且麥穗癢人,之后是捆麥、打麥這些會把我的假期全部用光,對于這些至今記憶猶新。割麥真的是個體力活,看到那些割麥人,再看到那些現在的收割機,我只能說社會進步終將把古老的東西湮沒在歷史之中,看到他們的臉我只看了無奈和哀傷,他們真的是最后的割麥人了,在現在除了可能偏遠的山區,基本上平原地帶的麥子從種到收全部是機械化了,他們真的是要被歷史遺忘了,我只能說,現在人基本沒見過和經歷過以上我說的那些所以他們不知道失去的是什么。
看到小花菇那里,我感嘆時間成就的美味,也只有那些最貼近他們的人才能品嘗和體會,但是老人獨自一人的晚餐,讓我鼻子發酸,現在的人都太急躁,喜歡快速的生活,什么都要快速,連生病了都要立刻藥到病除,其實根本不可能,時間真的是藝術家啊,他雕刻了不同的人生,但是又有誰能真正的了解他呢。
感覺這一集的編導不是在拍美食,而是在拍生活,獨居老人、割麥人、留守兒童,社會底層的老百姓的生活,酸甜苦辣,五味雜陳,看到留守兒童那里,我真的很有感觸,我上大學時去過支教,那些偏遠山區的孩子真的是需要有人照顧,他們的父母去千里之外打工,他們需要翻幾座山去上學,早上5點鐘起床去上學,下午3點鐘就下課,因為他們有好長的山路要走,回到家還要自己洗衣做飯寫功課,他們的父母一年可能只能回家一次,其余時間也只是在電話里叮嚀安慰了。這些社會問題沒接觸的人只會覺得這與我無關,別人的事我管不了,這可能是大部分人的感覺和心態,有時真的也是愛莫能助,但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連一點自省都沒有,那么這個國家會怎樣呢,在這里我深深的體會到了編導的用心,中國是個古老的國家,曾經有過璀璨的歷史文化,但是現在現代化的進程已經快要將這個國家席卷一空了,食物是個好的媒介,它承載著歷史、傳承、人情、文化、還有就是情感媒介,每個人看到食物首先想到的都是自己從小吃到大的味道,家鄉味,希望我們的家鄉味能夠留下來繼續傳承下去,不要讓她真的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以食物的力量。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5
最近這幾周在寢室觀看《舌尖上的中國》每一集看完后都有不同的感受。因為這部紀錄片,記錄著美食以及每到菜品身后的故事。其實,《舌尖上的中國》記錄的都是些生活里常見的美食,它匯集了大江南北的美食,表面上描述一個個食物,實際上在表達的是美食背后的故事——辛勤勞作的人們。每看一次,我就會有一種垂涎三尺的感覺,即使我吃不到美味,哪怕找些東西來填飽肚子,都會有一種滿滿的幸福感,美食對于人的誘惑是非常的大的,我相信這些感受也并不是我一個人的,而是所有觀看過這部美食紀錄片的人的感受,或許正因為這極大的誘惑,才會讓這部紀錄片火遍大江南北。
每一集都有著獨特的名字,每個名字都是有著幾個具體的故事來支撐的,每一個故事也都是以一個家庭來進行描述的,首尾呼應,將每一集都做到了最好的闡釋。在這每一集中,都會有幾個令人感到的故事,在這里,要表現的就是隱藏在食物身后的人文關懷。從云南的鹿茸到浙江的冬筍,從南方的水磨年糕到北方的面條,從發酵的腐乳到腌制的臘肉,不得不說,這部美食片是我國大江南北的美食的縮影,它將差異的地域和多樣的美食協調般的組合在一起,不僅讓人們領略到不同食材在采集與加工中的獨特的魅力,也讓人們領略到了隱藏在食物身后的人文關懷。故事中的每一位平凡主人公在日常生活的片段中,真實地向大家講述了食材最返璞歸真的做法,同時也折射出了當地人們的生活環境和習俗,表達了對平凡老百姓的關注和尊重。
《舌尖上的中國》在端上視覺饕餮盛宴的同時,更記錄了中國千年沉淀下來的文化,以及一菜一羹背后的人情溫暖。這一部紀錄片取代多部熱播電視劇,成為熱點話題。該劇被譽為“吃貨必追劇”最大原因,莫過于它在讓觀眾們“一解眼饞”的同時也隨著電視機的鏡頭走遍中國各地,踏上了尋找讓中國人為之幸福且引以為傲的美食之旅。這部紀錄片不僅在娛樂性上做得很成功,更加富有現實意義。“它把美食當做文化來寫,不僅僅停留在‘吃’這一表面現象上,更多的是揭示這方水土、這方人情,把它引申到文化傳承的意義上來。”所探討的問題并不只是“吃”這么簡單,從傳統勞作到食物創新,生活的艱辛和幾代人的智慧結晶,中國人“吃”的傳承和變化已經逐漸凸顯出它特有的國人氣質。
帶著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導演陳曉卿這句話令人印象深刻。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這是該片走紅的“秘訣”,也是每個文化創作者應該深思的問題。
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6
《舌尖上的中國》為中國中央電視臺播出的美食類紀錄片,主要內容為中國各地的美食生態。通過對中華美食的多個側面,來展現食物給中國人生活帶來的儀式、倫理等方面的文化;見識中國特色食材以及與食物相關、構成中國美食特有氣質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華飲食文化的精致和源遠流長。
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著名紀錄片學者張同道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這部片子之所以火爆,首先在于其選材具有高度的大眾性,所謂“食色性也”,不分階層、不分民族、不分年齡的人們都離不開食物,所以它能獲得最廣泛的認同,也就有了最廣泛的觀眾基礎。但是該紀錄片從文化角度探討了“吃”并不簡單,從傳統勞作到食物創新,生活的艱辛和幾代人的智慧結晶,中國人“吃”的傳承和變化已經逐漸凸顯出它特有的國人氣質。另外,《舌尖上的中國》也是對中國勞動人民的頌歌,它所展現的是手工挖蓮藕、兩小時采竹筍、全中國只剩5人繼承的高蹺式捕魚,70多歲吉林“魚把頭”、賣黃饃饃的陜北老漢、陪外婆制作年糕的浙江慈城小姑娘等等。它當中并無美食大賽等等,而是講述了一道道美食制作中的傳統精良的手工藝,來歌頌勞動者的智慧與勤勞。
“鄉愁”是中國人固有的情懷,記憶會消退但味道卻永遠在味蕾中存留。食物,對中國人而言并不僅僅是填飽肚子的作用,而是對鄉愁的一種留戀與執著,媽媽的味道是任何美食都代替不了的,而媽媽做的飯本身就是美食。它所講述的美食,就像是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上的真真切切的故事,每年年末春初的匆匆腳步,父母為我們烹飪時的滴滴講解,還有一頓頓在不同地點時間和不同的人一起品味的三餐,這些已經不是美食,這些就是我們的生活。而如今因為在外流浪的人太多,這片子用最常見的東西勾起了人對于故鄉風物,親人朋友的回憶。片中的食物并不是吸引人的最關鍵點,重要的在于片中平淡的小事,平實的小人物,不浮華,不虛榮,不張揚,沒有一般商業片的噱頭和造勢,只有人與人之間持久存在的愛和尊重。
相比較生活節奏較快的大城市,《舌尖上的中國》所選取的素材一般都是農村的傳統美食,我們也能從中發現城市和農村生活的差異。它通過美食這個角度也是對農村生活現狀的一些展現,農村生活的慢節奏、人情味與世代傳承下來的智慧,都是中國人的財富,激起了中國人固有的文化情懷,體現了中國崛起中的某種文化自覺,它會讓世界改變對中國文化的觀察角度,凸顯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舌尖上的中國》中的美食只是一個開口,它所展現的并不僅僅是中國的美食文化,它向我們呈現的是中國普通家庭的日常、中國對自然的敬重、中國人的智慧結晶以及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7
與傳統的美食節目不同,《舌尖上的中國》在地域上采取了大范圍的跳動,并且不以菜系進行劃分,反而每集都有自己的主人公。《舌尖上的中國》對食物樸素細膩的描述,對人和食材的關系的微妙理解,也使得本片不僅僅是一部表現美食的紀錄片。通過中華美食的多個側面,來展現食物給中國人生活帶來的儀式、倫理等方面的文化,見識中國特色食材以及與食物相關、構成中國美食特有氣質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華飲食文化的精致和源遠流長。
一位家在湖北、現居北京的音樂人說,她追看《舌尖上的中國》跟“吃”就完全沒有關系,“我對吃本來就不感興趣,平時主吃素。這部紀錄片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將如何體現‘食物’這個宏大的主題,濃縮在幾集的紀錄片里。”而這種食物和人的緊密相連,也讓不少觀眾想起了小時候的味道、家鄉的味道,看《舌尖上的中國》,講到寧波年糕,聽到里面傳出的陣陣鄉音,很想家。”
吃是一種情懷,而看《舌尖上的中國》即是尋找情懷,寄托情懷。
《舌尖上的中國》從20xx年3月開始大規模拍攝,歷時13個月拍攝完成,這也是國內第一次使用高清設備拍攝的大型美食類紀錄片。耗時之長令我們咂舌,我們可以在每一集里都讀到美食背后影藏的人的故事,每一個人物的深度挖掘,都是制作組用時間與汗水挖掘出來的,這也增加了美食的“重量”。
《舌尖上的中國》在鏡頭的運用上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在這部紀錄片里可以經常看到特寫鏡頭的運用,在展現每一鐘食物時,敘述某一個動作時,都較多的運用了特寫。并且在拍攝人時,鏡頭的放低,都體現了對自然與人的敬畏。上山下海,只要是人能夠到達、美食存在的地方,絕不吝嗇對鏡頭的使用,也不得不讓我們感嘆制作組的用心,屏幕背后付出的努力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一個小小的鏡頭可能拍攝了幾遍甚至幾十遍,例如拍攝采蜜人上樹采蜜那一場景,真真可以是用艱辛來形容了,大山深處,安全措施也不到位,要經過多大的心理斗爭才可以克服自己恐懼呢。
解說詞和背景音樂的使用也恰到好處,隨著人心情的跌宕起伏,時而歡快,大多是在美食上桌的時候,時而沉重,很多都是在跋山涉水時,需要經歷很多困難才能得到美味時。而解說詞,一字一句,清晰明了。
《舌尖上的中國》的問世,體現了中國崛起中的某種文化自覺,反映出中國人由懵懂到清晰的文化主體性意識,這是一種由味覺記憶驅動的集體的文化認同。美食即文化,制作美食是創造文化的過程,而展現美食就是傳播文化,《舌尖上的中國》讓更多人看到了真正的美食以及被忽略的美食,使美食成了文化的美食,相信這也是《舌尖上的中國》能得到很多人關注的原因。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8
不需濃墨重彩,沒有鳳爪龍肝,只是幾粒浸潤汗水的米粒,在母親的手中簡單蒸煮,卻已成為異鄉的我們,在睡夢中勾起饞蟲的鄉愁。
《舌尖上的中國》是一部飽含情意、和真摯的紀錄片。如果僅僅是介紹美食,那只不過是天天廚房的紀錄片版。那它拍的是什么?
就是這部能拍出此番情誼的紀錄片,它渲染著中國精彩的飲食文化,氤氳著中國天人合一的人文情懷,浸透著中國人勤勞堅韌的高尚品質。
舌尖上的中國,顧名思義,美食只是一種媒介,重點在“中國”二字。通過食物了解我們自己,了解我們的中國。這正是紀錄片打動人的地方。
食物,在中國,不僅僅是一種果腹的吃食,更是一種生活的儀式。
通過紀錄片中的很多食材,在飯桌上可能只是簡簡單單的幾道菜,但它們飽含著采摘者和種植者辛勤的汗水,和生活的希望。比如說藕,通過紀錄片我才知道采集藕是十分辛苦的勞動,無法實現機械化,只能人工在淤泥中采集,并且為了賣個好價錢,要保證藕的完整。這就是我們民族骨子里的勤勞和堅韌。在艱苦的環境,我們都能去忍耐,我們都能用雙手去改變。
食物是中國家庭觀念的體現。片子中介紹了一個給村中老者祝壽的場景。人們將自己碗中最長一根面條,挑到壽星的碗中,其中深意不言而喻。僅僅幾個動作,就將中國人家庭觀念中尊敬長者的態度,表現的淋淋盡致。我們沒有西方人擁抱接吻那樣熱烈情感展示,我們只是最質樸的行動,和飽含情誼的食物,寄托出我們對于家庭的尊重和延續。
食物,吸收雨露與陽光,經過人們辛勤的勞作,變成人們腹中的美食,成為我們天人合一的體現。恐怕世界上沒有哪個民族,像我們一樣,就地取材,因勢利導,即利用自然,又感恩自然。在西南地區的稻米梯田,人們在里面養魚養鴨,鴨吃害蟲,不用大藥,其糞便可作肥料,不用施肥。樸素的智慧,應在自然之中,既順應自然,又獲得自然的回報,時時刻刻對自然有一份敬重和敬仰。
正如第五集結尾的寫到:
這是鹽的味道。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這些味道,已經在漫長的時光中和故土、鄉親、念舊、勤儉、堅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間,讓我們幾乎分不清哪一個是滋味,哪一種是情懷。
舌尖上的中國,這就是我們。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9
在吊足人們胃口之后,CCTV于上周五終于開始播出《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我因為有事沒趕上首播,今天有點閑暇就迫不及待地在騰訊視頻補看。第一集《腳步》里人物、故事和美食都來自農村和底層老百姓,編劇為什么這樣選擇,一種可能因為編劇來自農村有強烈的鄉下情節,也可能是因為比較偏愛不經繁復處理簡單加工的的食材本初味道,不過這只是我的猜想,也許后面幾集中會有變化。故曰:名曰中國,實則故鄉!
舌尖上的中國這么受觀眾歡迎,在我看來,不僅僅是因為其中的美食美景,更多是因為那些美食是人們記憶中的故鄉的味道,以及伴隨故鄉味道的親情故事,惹起人們對故鄉的無限眷戀之情。該片就是抓住這一點在撩撥著遠離故土的觀眾的離情,撫慰著他們的別緒,讓人欲罷不能。甚至有人夸張地說是:一邊流口水,一邊流眼淚。故曰:名曰舌尖,實至心頭!
不管怎樣,這一集電視片中還是讓我們看到農夫、麥客、漁民和養蜂人的辛苦勤勞和樸實無華,農民工和留守兒童分別時的酸楚和遠離后思念,具有遠超出美食之外的寓意。趕場為主顧割麥的麥客們,因為收割機械的競爭也許會成為最后一撥職業割麥人,這個古老的行業逐漸會退出歷史舞臺。在機械競爭面前失去賴以掙錢養家糊口的工作機會,雖然有些許的悲涼,但也是無可奈何之事。這些都是在歌舞升平的春晚類節目里不大能看得到的。故曰:名曰美食,實關民生!
第一集中印象比較深的另一個情節是,養蜂人老譚的妻子在他們星夜轉場到下一個放蜂地的時候不無感概地說:“養蜂的樂趣就在于自由,不受人約束,我們就是享受這點自由。”。養蜂人工作的餐風露宿和遷徙辛苦是不言而喻的,但四處漂泊的自由自在這一點卻又讓人心生羨慕而心馳神往。除了少數生活中的幸運兒,安逸舒適和自由自在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只有根據個人的需要和偏愛而取舍和選擇了。
該片的總導演陳曉卿說:我們正經歷太多的歡樂與痛苦,但中國人能苦中作樂,把喜悅通過美食呈現。我們在關注生存的同時,更注重人們對生活的熱愛。”中國有句古諺:民以食為天。當人們衣食無憂之后,下一個目標就是對自我意識和自由選擇的追求。“無自由,毋寧死”的聲音曾經震耳發聵,生存和自由,同樣重要,不過最好是由此及彼的和平漸進關系,正處于這個轉變過程中的中國現在可以說是亂象環生,不過人們珍視自由、追求夢想的一天也不會太遠了。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10
其實每看完一集后,靜心回想一下內容,總會羞愧難當。“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從小就會背誦,但是不經歷田頭勞作的辛苦,怕是永遠不能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影片最起碼告訴了我們在今后吃飯的時候一定要懷有一顆敬畏之心。在你品嘗鮑魚等海味的時候,要知道潛水員的工作之危險,在吃藕的時候也要想到那挖藕人的辛苦,在吃魚的時候也要明白這可能是漁民苦苦等待數月的一次運氣的成果。
其實能夠有和自然接觸的生活經歷是幸福的。小的時候,爸爸總是要我去農村住段時間體驗生活,那個時候不懂什么是生活,誤把電視,干凈的廁所和沒有蚊蟲的夜晚當成美麗的生活。幼小的年紀即被這些現代化的東西俘虜了,更可憐的是把這種俘虜還當作是一種享受。現在明白了爸爸當初的良苦用心,可是為時已晚,我這樣一個沒有多少在農村童年生活的人注定是一種不健全的人生。爸爸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從農村長大的他深深地明白那齊腿根深的泥土意味著什么。
我們這代人,最起碼像我這樣的人是無法挽回了,可是我們的下一代呢,他們連一個叫他們去農村體驗生活的爸爸都沒有啊。我們出生在高樓間,不知道鄰里的熱情,也不知道泥土的芬芳,不懂得協作的精神,更不明白取舍的智慧。占有的欲望充斥著我們的大腦,自私的念頭無時無刻不在摧殘我們的心靈,我們還能有父輩那種背朝黃天面朝土的質樸嗎,我們還可以有收獲的喜悅和感恩的心嗎。想起了普利策克獎得主王澍提出的質疑“再過二十年,我們還能叫我們自己中國人嗎,我們周圍的一切都不是中國的。”是啊,我們甚至拋棄了養育我們千年的土地。鋼鐵怪獸的牢籠里的你我甚至已全然沒有勇氣去找尋我們自己本來的面貌。
一個懷揣設計大師夢想的我還在學生階段,但是不得不去思考這個問題并嘗試去尋找答案。
全劇的結尾說的好:“無論埋頭種田,還是低頭吃飯,他們總不會忘記抬頭看一看天。”看著每一集結束時那些可愛的人自然而又真切的笑容時,才真正感受到中國人的偉大和智慧。苦難是一種磨練,是上蒼的饋贈,而收獲更是一種喜悅,是自然的禮物。
最后一集的張桂春留給我很深的印象,他似乎提供了一種答案。生活在高樓大廈中我們真的就不能重新拾回自我的本真了嗎。自然總是無私的,只要你愿意投入她的懷抱,他必然會敞開她的胸懷給你最溫暖的擁抱。
我又想起了我以前寫過的一句話:“如果說土地是母親的話,那么中華民族就是集體戀母的民族,男性堅強的外殼里是一顆溫柔而善良的心。”我們的血脈里流淌著這樣性格,只要我們愿意去拾回,就會有屬于我們的明天。哀莫大于心死,我激勵自己前行。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11
這段時間,觀看了中央一套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片中的情景讓我非常感動,在大流口水的同時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樣有如下的.體會:
一、紀錄片里面很多美食我們沒吃過
第一ji至第七jijiji都有令人饞涎欲滴的美味,但是我們吃過的寥寥。而且我們發現,真正的、好吃的美味都是很稀少,很天然,很費功夫的。在速食泛濫的今天,在流水線充斥的現在,在添加劑無所不能的當下,在麥當勞、肯德基、可口可樂的世界里,哪里才是自然珍貴的饋贈,哪里才有浸透著汗水和辛苦的美食?因此,這一切,只能在電視里,不能在肚子里。是電視喚起了我們對美食和美好生活的希望。
二、靈感的轉化
我是陜西人,看了第二ji“主食的故事”,其中的很多情景我都比較熟悉。那個陜北賣黃饃饃的人我似曾相識。
他說,老天爺會把錢給勤快人,不會給懶人的。我覺得他的這句話是這部紀錄片的靈魂。豆子經過加工可以轉化為豆腐,大米經過發酵可以釀成美酒,這些,都在告訴我們一個這樣的真理:辛勤和汗水可以轉化為美好和幸福。
三、我們的田野
鋼筋和水泥里長不出來美食,忙碌和焦灼品嘗不了美味,但是我們都已經為了生活住進了城市。被鋼筋和水泥鎖定后我們發現我們心里卻一直存在著一片長滿了瓜果的田野,那是我們心里的凈土。為了這片田野,北京的那名師傅讓人拉了三卡車土,把自己的樓頂開辟成了田野,那片田野里長滿了放心的瓜果蔬菜,清晨鳥語花香,晚上有鄰居聚餐,樓頂上滿是開心和快樂。
中國不在舌尖上,幸福在舌尖上。
《舌尖上的中國》是我看過中文紀錄片最好的一部,感覺像是看到了bbc《美麗中國》的續ji,里面有不少鏡頭就是直接從《美麗中國》剪切的,甚至連海報都有幾分神似。
《舌尖上的中國》打敗了同時段的熱播劇,幾乎創造了一個中國紀錄片的奇跡。之前央視出品的不少紀錄片,拖沓冗長,解說沉悶,而這部紀錄片明顯借鑒了《美麗中國》的風格,令人耳目一新,鏡頭切換簡潔明快,解說詞設計得也恰到好處。以食文化為窗口,滲透人文的關懷,虔誠的態度,尊重勞動,尊重自然,尊重傳統。美食,和美食背后的人與事,無不散發著濃郁的中國韻味。
導演陳曉卿表示“帶著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說服別人。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12
今天老師花兩節課的時間,讓我們看了兩集舌尖上的中國。它不僅給了我們視覺上的沖擊,也給了我們靈魂上的沖擊!最開始看是是陶醉于那誘人的食物當中,接著看下來是欽佩與勞動人民的不是當中,最后是感嘆于中華五千年的飲食文化當中!
在看第一集的時候,看著那些誘人的食物,不得不勾起我們的興趣認真的去傾聽每道食物的神奇與誘人之處。在此片當中,它都有詳細的介紹,每道食物的具體做法,它的講述也是蠢蠢欲動。讓我們邊看邊驚嘆,甚至還留著口水。在觀看那些美食的同時,那些樸實的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通過觀看這部片子,我了解到每一道美食都伴隨著辛勤的汗水。就像春筍的挖掘,那些有經驗的勞動人民就知道在什么時候挖的春筍最鮮嫩可口,知道什么地方可以挖出春筍,挖出春筍后又該如何的保護好那些竹子的根系。知道挖出的春筍該如何保存。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辛勤勞作,才出現了世界上各種各樣的美食。正是因為他們勤勞的智慧,才能使得每一道食物完美的呈現在我們眼前,我由衷的佩服他們!
當然,在這部片中,我也感嘆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的飲食文化。就像那些傳統的習俗,在除夕晚上,北方人喜歡自己做饅頭,包餃子吃。通過自己的手工制作,做出可口的食物。這樣的習俗一代接一代的傳下來,雖說,在當今這個機械化的社會,自己親手和面蒸饅頭、包餃子的人越來越少,但是還是有人傳承下來了,在這里我也希望不要讓這種文化消失,有著更多的人可以傳承這種習俗。繁衍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
在片中我也看到了,勞動人民的艱辛,他們為了生活,為了讓孩子上學,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用自己的體力換取一些錢。就像片中的挖藕兄弟,每年九月,他們都會來到湖北的嘉魚縣挖取大自然所賦予我們的一種長在水里的美食——藕。說到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到大自然對于我們人類的厚愛,我也希望作為人類的我們不要鼠目寸光,肆意的虐取!從他們兄弟兩上看到了他們的艱辛勞作與樸實。他們說在大街上看到藕,就有一種親切感,就感覺那些藕是通過自己的雙手挖出來的!由此可見,他們是多么質樸的人,如今的我們在餐桌上隨處可見藕,卻不知道這些藕的背后有著多少故事,流了多少勞動人民的汗水。當我們在享受餐桌上的每一道美食上,我們都要想到那些勤勞的勞動人民,感謝他們的雙手,讓我們享受如此美味的佳肴!
雖說還只看了兩集,但是這兩集卻讓我受益匪淺!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13
舌尖上的中國,我認為最吸引人的,不是他告訴了你什么好吃,而是告訴你,怎么吃,和誰吃,在哪里吃,應該用什么樣的心情吃。我不希望我是為數不多的,看舌尖上的中國看哭的人,不是為了吃不到的美味,而是為了他的那一句家鄉味。
舌尖上的中國的文案一直很棒,你難以想象的動人,頑固,竟然都可以成為味道的形容詞,我們這才不止一次的覺得,原來,味覺也是情的來源。加上背景永遠“勾人”的男聲,畫面的質感和清晰度是一如第一季,給人身臨其境和心曠神怡的曼妙感受。所謂生活,除了柴米油鹽,全都是人情世故。所以當看到為生計奔波,遠走他鄉的國人的時候,誰沒有那么一刻把自己帶入了進去,誰沒有設身處地的想想,然后鼻尖一酸?
舌尖的成功遠遠不止是吃那么簡單。這部超脫了紀錄片意義的紀錄片實在是給人了大于更實際的現實的震撼。雖然你知道這是擺拍,但是你能感受到每一張淳樸的臉上的每一絲感情,都是不摻假的真實。偶爾的背景音還是在不斷的提醒著我們,中國的現狀,雖然傷感,可是越是這樣,傳遞出的人文關懷也就越加的濃烈,不同于那些新聞里的,法制頻道里的念白,人們在這種打開心靈和感官,專注于感受的時候,傳遞出的這樣的情懷,這樣的信息,才更加被人接受,更加讓人印象深刻,也更容易勾起人們的惻隱之心。
“爸爸,你太厲害了。”
“當爸爸的很能干的。”
“無論腳步走多遠,在人的腦海中,只有故鄉的味道,熟悉而頑固,它就像一個味覺定位系統,一頭鎖定了千里之外的異地另一頭則永遠牽絆著記憶深處的故鄉。”
“這是巨變的中國,人和食物比任何時候走得更快,無論他們的腳步怎樣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歡,來得有多么不由自主,總有一種味道,以其獨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著我們,認清明天的方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舌尖上的中國給了我異樣的感動,不管腳步有多遠,心永遠都朝著故鄉的方向,不管生活有多難,都要記得一種永恒的感動,家,是最最溫馨的港灣。
我不是個合格的吃貨,不然就不會美食當前還有時間拿著手帕紙流淚。但是我是個有感情的文藝的吃貨,所以,舌尖就是這樣的,在每一個抑揚頓挫的聲調之間,把不僅僅是如何吃,更加是對于中國的熱愛,對于社會的關愛嗎,對于家鄉的思念,全部勾引出來,讓你欲罷不能,又沉醉其間。
所謂的根正苗紅,若是做到這樣,倒也真真是,不負恩澤。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14
“每一寸土地都不能交給別人,誰知道那上面能長出啥好吃的。”
雖然有些玩笑的成分在內,但是卻直白地體現了中國的飲食文化。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有一個傳統的飲食文明與其它文明共同在歷史中輪回。在東方一個擁有悠久文明歷史的國度,那里有令人垂涎的山珍,那里有令人回腸的美味,無時不刻的觸動著億萬人的神經和味蕾。
在觀看《舌尖上的中國》過程中,彈幕時不時飄過遠在大洋彼岸正在留學他國的學生對故鄉的思念故鄉的食物最能代表故鄉,也最寄托了游子的思念。介紹一些菜系時,也總有“這是我家鄉菜”之類的話,盛滿了對故鄉的驕傲與自豪。幾千年來,中國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遼闊的地域也帶來了各地飲食的差異。但即使差異再大,飲食中也有家的味道,故鄉的味道。我想,很多人看舌尖上的中國,不僅僅是因為它激起的口水使我們興奮,也因為從各地的飲食中我們“看”到了家里的味道。
越是彌足珍貴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無奇,從來也是如此。極致的美食只留給最勤勞的人們,只要對自然懷著不變的信任和尊重,每一家人,都會獲得甘甜的回報。有一千雙手,就有一千種味道,中國烹飪,無比神秘,難以復制,從深山到鬧市。廚房里沒有秘密,注滿了愛的就是珍貴佳肴。
哲學家費爾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東西。《舌尖上的中國》也不只是一部關于吃的'紀錄片。
“看著筍挖出來,火腿吊起來,漁網里閃閃發亮,揭開蒸籠白花花、冒著蒸汽的饅頭,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響……都讓人激動得落淚。多可愛的中國。”從舌尖上的中國,到味蕾中的故鄉,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體現了該片的獨特性——“通過美食這個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國人、人和食物的關系、人和社會的關系”。
中國人講吃,不僅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饑,它往往蘊含著國人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吃的文化早已經超越了“吃”本身,獲得了更為深刻的社會意義。正因為此,中國的飲食文化也代表了一部分中國傳統文化。
每個平凡的人,都在某個瞬間,參與創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詩。祖先的智慧,心覺和領悟,美味的每一個瞬間,無不用心創造,代代傳承。從手到口,從口到心,中國人延續著對人生特有的感知。
看著每一集結束時那些可愛的人自然而又真切的笑容時,才真正感受到中國人的偉大和智慧,融入了飲食,融入了心。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15
經過兩年多時間的等待,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在眾多美食家(chihuo)的期盼中姍姍來遲,而且是以一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姿態展露出來,作為首個周首播的央視節目,舌尖二可謂是吊足了胃口,賺足了眼球。
舌尖上的中國這么受觀眾歡迎,在我看來,不僅僅是因為其中的美景美食,更多是因為那些美食是人們記憶中故鄉的味道,以及伴隨著故鄉味道的親情故事,惹起了人們對故鄉的無限眷戀之情。該片就是抓住這一點在撩撥著遠離故土的人們的離愁,撫慰著他們的別緒,讓人味蕾大動、夢繞魂牽。甚至有人夸張地說是:看《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是一邊流口水,一邊流眼淚。故曰:名曰舌尖,實至心頭!
除了美食和親情之外,這一集電視片中還讓我們看到農夫、麥客、漁民和養蜂人的辛苦勤勞和樸實無華,農民工和留守兒童分別時的酸楚和遠離后思念,具有遠超出美食之外的寓意。趕場為主顧割麥的麥客們,因為收割機械的競爭也許會成為最后一撥職業割麥人,這個古老的行業逐漸會退出歷史舞臺。在機械競爭面前失去賴以掙錢養家糊口的工作機會,雖然有些許的悲涼,但也是無可奈何之事。這些都是在歌舞升平的春晚類節目里不大能看得到的。故曰:名曰美食,實關民生!
《舌尖上的中國》里說善待“麥客”是祖輩的傳統,而在我的故鄉,這些花生客們能不能得到善待,純粹要看主人的意思了。
這一集中印象比較深的另一個情節是,養蜂人老譚的妻子在他們星夜轉場到下一個放蜂地的時候不無感概地說:“養蜂的樂趣就在于自由,不受人約束,我們就是享受這點自由。”。養蜂人工作的餐風露宿和遷徙辛苦是不言而喻的,但四處漂泊的自由自在這一點卻又讓人心生羨慕而心馳神往。除了少數生活中的幸運兒,安逸舒適和自由自在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之,只能根據個人的需要和偏愛而取舍和選擇了。
片子最后還是回歸到了腳步上來,麥客們要回鄉,苗寨的夫婦要遠行廣東,老譚要繼續啟程尋找花源,夫妻船又要上海狩獵。人,一旦行走起來,腳步是根本停不下來的。
舌尖二,在極度浮躁的今天,像是春日里一場小雨,溫涼適度,沁人心脾,讓人有冷靜下來的感覺,也讓人能夠有所回味,有所發現。至于發現的是什么,那自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的觀后感不能代表誰,也許連我自己也不能完全代表。我想,只要能引起一些人們的思考,哪怕僅僅是給人一些舒適的感覺,也許這個片子的目的就達到了。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相關文章: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03-17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12-28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08-18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05-29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05-17
《舌尖上的中國2》觀后感03-17
關于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10-09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范文12-15
《舌尖上的中國》節目觀后感12-19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匯總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