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燭光里微笑》觀后感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后感了。觀后感你想好怎么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電影《燭光里微笑》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假期里,我重溫了一部九十年代的經(jīng)典老電影---《燭光里的微笑》。整部影片太感人了,我深有感觸,尤其是看到影片最后,一群原本頑劣的孩子自發(fā)地在教室里為王老師開追悼會時的場面。
該影片講述的是上海市一位普通教師王雙鈴的感人事跡。王老師是一位和藹可親、人人都敬仰的老師。她患有心臟病,醫(yī)生說她必須要在家里靜養(yǎng)三個月,但她仍帶病上班。四(2)班原來的班主任不干了,王老師提出接下這個差班(她以往教的都是差班)。早上,當別班的同學都在晨讀,而四(2)班卻是歡聲笑語、自由自在。王老師第一次進教室時就被足球打到了,可是她不但沒有責罰孩子們,反而還若無其事的看著孩子們,靜心等待孩子們安靜下來,等班里稍微安靜之后,她用自己獨有的方式拉近與調(diào)皮學生的距離;面對班里公認的“老遲到”周麗萍的再次遲到,王老師為她巧妙地解了圍;為了了解孩子們的心聲,她讓班里每個孩子說一句話,對老師提出要求,從孩子的言談話語中明確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她還在放學后不辭辛勞、忘卻病痛折磨前去家訪,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后來她終于因過度勞累走了,孩子們滿懷悲痛,自發(fā)地在班里為她舉行了追悼會。在王老師生前最喜歡的燭光里,孩子們仿佛再一次看到了老師那親切的微笑。
有人說:“學生的心靈就像一片沃土,當播下思想的種子,就會長出行為的果子;當播下行為的種子,就會長出習慣的果子,當播下習慣的種子,就會收獲命運的果實。”我想王雙鈴老師就為她的學生播下了思想、行為、習慣的種子,他們也一定會收獲到命運的果實。
看完這部電影,我對“師愛”有了更深刻地認識:
一、老師要有足夠的愛心。
說話的語氣要平和、溫柔,讓孩子們聽了如沐春風;看學生的眼神要帶著母親一樣慈愛的光;對孩子的每一次撫摸,能讓孩子感受到那是愛的撫觸。總之,老師對待學生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能讓學生感受到母親一樣的關(guān)愛。
二、老師要有足夠的寬容心。
一個再優(yōu)秀的班級總會有幾個問題學生,對待問題學生要有一個寬容的心。面對在自己家里吃住的李小鵬“偷錢”,她不急不躁,耐心詢問孩子拿錢做什么了。學生陸明在校園里被車撞傷了腿之后,陸明的媽媽不問青紅皂白到王老師的家里無理取鬧,讓王老師賠他孩子一條腿,面對失去理智的.陸明媽媽,王老師不作任何解釋,還經(jīng)常抽空跑到醫(yī)院看望陸明,安慰、鼓勵和陪伴他。王老師就是懷著這樣一顆寬容的心對待學生,并用這樣的親切話語貼著學生的心靈走,學生怎能不為之動容,孩子們都慢慢改正了錯誤。
三、老師要有一顆真摯的心。
大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句話張貼在王老師家里的墻上,成了王老師的座右銘。正因為王老師真心對待學生,換回了學生的真心。就在王老師去世后,班里幾十個孩子自發(fā)的在班里為王老師開追悼會,李小鵬哭訴著深情地稱老師為“媽媽”,學生陸明說:“王老師,我們都是你的孩子”……雖然王老師沒有自己的親生子女,但卻有幾十個孩子發(fā)自肺腑地叫她“媽媽”。孩子的心是純潔、無暇的,能讓孩子真情流露的只有對他們真情付出的人。
我想,在她眼里,沒有工作的苦和累,只有工作的意義和價值,沒有孩子的頑皮、搗蛋,只有孩子的可愛和活力。這正是當老師的所最應(yīng)具有的精神啊!同樣身為人師,透過王雙鈴老師形象令我不禁反思我自身的工作:現(xiàn)在我教的班級,很多學生都很有個性,上課坐不住,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我對待學生是否關(guān)愛不夠,輔導后進生的功課是否再多些耐心,學生犯錯了是否能冷靜思考再處理……
這部電影里的燭光正是對王老師工作精神的寫照,燭光里的微笑,是王老師對學生無私奉獻的時候總是滿臉笑容的,是慈祥的。以后我要以王老師為榜樣,把自己的關(guān)愛、敬業(yè)、責任無私地獻給我們的孩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詮釋“師愛。但我們在忘我工作的同時,更要注意自己的身體,這樣才能更持久地站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教育事業(yè)奉獻自己。請記住: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學生永遠都是我們?nèi)松枧_中最重要的主角!
【電影《燭光里微笑》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電影《燭光里的微笑》觀后感07-26
燭光里的微笑觀后感07-17
《燭光里的微笑》的觀后感07-17
燭光里的微笑觀后感范文07-26
燭光里的微笑作文09-15
《燭光里的微笑》觀后感1000字07-02
燭光里的微笑觀后感500字02-15
燭光里的微笑觀后感(精選8篇)05-29
小學作文:燭光里的微笑04-09
燭光里的微笑高中作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