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史詩巨制驚沙觀后感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這次觀看讓你有什么領悟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怎么能落下!但是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戰爭史詩巨制驚沙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戰爭史詩巨制驚沙觀后感 篇1
《驚沙》是紅軍精神的一種體現,不光是這一場戰斗,從南昌起義到抗日戰爭,再到解放戰爭,每一場戰役都能夠看到這種寧死不屈的奮戰,國民黨軍隊即使裝備精良,給養豐富,但仍然無法打敗共產黨的軍隊,是精神這種強大的武器在支撐著他們前進。
如果沒有硝煙和烽火,那么它怎么能叫戰爭?如果沒有流血和犧牲,那么它怎么能夠勝利?“驚沙撲面、呵氣成冰、敵眾我寡、后繼無援”,在這樣物質貧乏的絕境中,西路軍卻義無反顧的對抗著國民黨馬家軍的五個團。當馬蹄翻飛,重掃而過,揚起多少的塵土,一槍槍的炮聲中,戰爭從未停歇。
守城三日來的殊死搏斗,我最難忘懷的就是那巾幗的英雄桂芳。她是英勇的,她不輸于任何戰士,已經懷孕的她卻仍然選擇留在了戰地,或許她是對不起她的孩子,那個還未出生的一個生命。但是她一定對得起這里的將士們,對得起這個國家。她是幸運的,雖然她湮沒在了槍聲中,但是是湮沒在秦基偉發出的槍聲中,她沒有成為俘虜,沒有像文護士和其它女戰士那樣在馬家軍的凌辱中死去。
在驚沙中灑下了多少的血淚。是文護士被俘虜后衣不蔽體的死在凌辱中卻不愿屈服的堅強,是韓士宏拿著炸藥包與敵人同歸于盡的義無反顧,是彭定山毅然決然的寫下自己姓名,唱著歌,拉起手榴彈,扔向敵人的視死如歸,是秦基偉領著西路軍沖出馬家軍重圍的英勇不屈,西路軍的壯士不是孤獨的靈魂,歷史的驚沙也永遠不會埋沒血染的英雄墓冢。
中國近代這條路走得太長,太長了,有著太多我們不能忘記的東西,也許我們已經記不清血戰了多少地方,更加記不清換過了多少的將領,但是那一份愛國的情懷,那一種堅定的信念卻永遠滌蕩在無數人民的'血淚中,更加撐起了共和的大廈,使豐碑永存。
戰爭史詩巨制驚沙觀后感 篇2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7月8日,在興安禮堂我有幸觀看了影片《驚沙》,緬懷為國捐軀的革命先烈。《驚沙》講述了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紅軍西路軍300多名戰士在呵氣成冰、彈藥匱乏的情況下對抗國民黨馬步芳軍隊7000余人,殊死搏斗、寧死不屈守城3日,最終“臨澤突圍”的真實歷史。
盡管沒有敵人一樣精良的裝備,沒有敵人那么龐大的部隊,但是在與敵人的激烈對抗過程中,西路軍沒有絲毫的退縮,勇往直前。影片中有一句臺詞給我印象深刻:“戰場上只有戰士和烈士,沒有傷員……”,這句話不僅展現了戰士們對革命的忠誠和無私無畏,而且體現了戰士們對革命勝利的堅定信念。
影片中,面對物質和人員的匱乏,傷員不顧自己疼痛和安危,堅守戰場,主動要求參加戰斗,我想,換成是當今的時代,為了他人幸福生活這樣不講條件付出的人也屈指可數。影片中最讓人難以忘懷的一個角色就是女營長桂芳,在婦女兒童優先撤離時,她不顧偵查科長秦基偉和丈夫的反對,毅然擔負起了營長的責任,懷著三個月的身孕依舊英勇作戰,最后被俘仗義凌然說的那句“三哥,快開槍啊,我不能做俘虜”讓人心痛,讓人流淚。作為一個女人,她為了革命不顧肚子里孩子和自己身體的安危,選擇了留守,選擇了責任;作為一名軍官,她擔負起了自己的職責,帶領同志們浴血奮戰,犧牲了年輕的生命,也兌現了她對革命的承諾和忠誠。影片雖然觀看結束,但是對我心靈的震撼卻沒有褪去。首先,西路軍的影片是我第一次觀看,在觀影視覺和聽覺方面,有新的刺激,也有了新的認識,發現自己對近代革命史了解知道的太少。
其次,西路軍在沒有援助的情況下,堅守了三天,三天來面對敵人強大的火力進攻,西路軍供給貧乏就顯得那么勢單力薄了,可是,一群可愛可敬的戰士,不計個人得失與安危,尤其是傷員和女戰士,依然沖在了前方,為勝利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再次,面對戰爭的殘酷,戰士們沒有一點退縮,越是戰斗越勇敢。
反而,今天我們面對工作中和生活中的困難,有時卻不自覺的后撤,老是不自信不盡力,沒有戰士們的那種豪氣和勇氣。因此,我們更應該向影片中的戰士們學習,對待工作不驕不躁、不浮夸不輕浮,認認真真,向著目標一心一意的走下去;對待生活不挑剔不講條件,踏踏實實,做一個對社會對企業都有價值的人。
【戰爭史詩巨制驚沙觀后感】相關文章:
驚_650字01-24
《對岸的戰爭》觀后感09-10
《我的戰爭》觀后感作文11-28
新紐扣戰爭觀后感作文09-02
戰爭題材電影《東京審判》觀后感08-27
貝殼和沙作文11-21
沙湖_寫景作文01-22
戰爭影片《新地道戰》觀后感09-06
寵辱不驚的歷史典故04-08
掌中水指間沙作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