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山河故人觀后感(精選7篇)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后感吧。快來參考觀后感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電影山河故人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影山河故人觀后感 篇1
“當愛已成往事,文峰塔挺立,山河猶在”。整部影片除了人物與故鄉的矛盾拉扯出了對家鄉的思念,還從各種不同的場景中展現了人們對山河的回憶。影片的三段,分別講述了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故事。而相應的,電影的畫幅也對應了4:3、16:9、2:35:1的三種比例,導演用畫幅和比例來講述時間線,以此來訴說時代的發展與變遷,讓觀眾去尋找其中的“山河”和“故人”。
片中一頭一尾舞蹈呼應,同樣的節奏,不同的內涵。從洋溢的舞姿到穩重的步伐。舞動著的是對歲月的致敬,對往事的回憶,對故土的留戀。佇立的文峰塔在傲雪中靜靜地看著滄海桑田,時代的變幻,見證了時代的變遷,成為了故土的回憶符號。一小串鑰匙聯系了梁子與濤兒的愛情和友誼,聯系著濤兒對孩子的懷念與不舍。它打開了梁子多年的心結,打開了Dollar未來故鄉的追根溯源,打開了每一個人對故鄉的回憶。
電影山河故人觀后感 篇2
影片中的三個主人公分別給我們對故鄉、故土之情做了最好的詮釋。三個人的名字早已說清了三個人不同的命運。濤兒,濤聲依舊;晉升,發財升高;梁子,山間梁柱。
濤兒始終呆在家鄉,她見證了流年歲月里城市的變遷和發展。這片土地賦予了她的生命,她的愛情,她的事業和她牽掛的人。她的留下是扎根于故土的留戀,是鄉土中的家國情懷。
晉生是時代的弄潮兒。他不斷追求著自己的夢想,努力在時代的最前端行走。然而,作為時代寵兒的他,隨著時代的變遷發展和對金錢利益的追求,即使生活在發達的澳洲,也因不會英語而與澳洲主流社會脫節,最終還是選擇在自己所熟悉的本土文化中生存,與自己周圍的老同鄉聊天度日,訴說著對故鄉的思念。
梁子,一個淳樸憨厚的礦井工人,他在得知自己一直愛慕的濤要嫁給張晉生時,他最終選擇離開汾陽這個傷心之地。他漂泊到了河北邯鄲,在外地繼續礦下謀生,使他重返故土的是他的肺病。由于病情惡化,走投無路時的他,最終還是回到故土。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空下,理應產生不同的想法。但在《山河故人》中我們看到的是在時代變遷下的人們對故土的思念,是文化回歸,是故土中的家國情懷。
電影山河故人觀后感 篇3
以前看過賈樟柯的小武、世界、小山回家、還有三峽好人的一部分。小武是我影響最深的一部,這部電影喚起了我小時候對父輩的記憶,劇中的人物的舉止、說話的方式、審美都有他們的影子,女主角在KTV唱歌一段特別的讓我感動。山河故人中有一段在迪廳跳舞的場景,老實說我常常聽說卻從未真正見過,那段很美。看山河故人的時候就想起來如果我所認識的一些人能在熒幕上看看他們自己,那一定很動人。
電影中的場景有巨大的荒誕效果,群山之中精致的飛機場,霧霾下的縣城,一片片的基建場面,人顯得孤獨而寂寞,反差,突兀,沒有美感。除了人與人之間的溫情之外,都是孤獨荒誕的場景,人如螻蟻,不知為何而生,和現實那般相近。
山河故人,最后的張到樂如果象征著我們的未來,那這未來就如張到樂本人,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不知道該不該回去找自己的媽媽。就像他所說的那么多年過去了,媽媽還是那個媽媽,還是那個故人嗎。這份情怯,沒有答案。張到樂戀母,戀的那般理所當然。可是當張到樂親了他的老師之后,老師回應他,讓我感到驚訝。怎么會呢,他不過是需要一個情感的依戀而已,你為什么要回應呢,他是小孩,而你是成人啊。然而,她當然可以愛,但是電影對她的感情還傳達的不夠那么理所當然吧,或者是我不夠了解另一種文化環境的原因。
電影最后,她仍舊養著一條狗,那條能活十五年的狗可能早死了,但是對狗,對活物的感情卻無法消失。從她開始跳舞那一刻,突然有一瞬我感覺,我好像就一直在等著她跳這段舞,整部電影就是在詮釋這一段舞蹈所含的孤獨、溫情、愛戀、苦楚、不知所以的現實、青春。這樣的人怎么會老呢。又該怎么想象她的死亡。是人也,難以忘懷。
梁建軍,一拳頭的力量含有炸裂感,后來掉在沈濤眼前的飛機也有炸裂感,這是電影中常常展現出來的一種節奏。梁建軍,一怒一恨之下,誓不回來,可是肺不好了。如果死了,埋哪兒呢,還得回來。他的妻去找沈總求助,在大獅子下,兩人都是側影,可是兩人的身份、處境仍舊被展現出來了。當然,發財了的沈總門前的兩只大獅子,與梁建軍生活境遇的壓力,那股張力,徹底。梁建軍,出走并沒有像慣常的故事情節,就此打了翻身仗,發財致富、衣錦還鄉。并沒有。挖煤的仍舊挖煤。搬磚的仍舊搬磚。他借錢時所想到的第一個朋友就是當初離開時一起吃肉喝酒的好兄弟。很好,朋友還在。這段十幾年后的戲份,不僅交代了鄉親依舊,還牽出老朋友們的現狀,續上了再次會面以及后面的情節。梁子很自然地再也見不到遠在上海的張晉生。開頭張晉生與梁子的訣別那一刻,真,善,也美。
看電影遲到十分鐘左右,錯過了開頭。看電影的狀態,是邊看偶爾和同伴互相彈幕。植入的蘋果品牌、張晉生的口音、故事年代,以及十年后那段科幻片里的電子產品。張譯是我們最熟悉的話題。還覺得梁建軍的妻子比沈濤好看很多。葉倩文那首歌,后來知道是,珍重,統計出現了三次。看得不嚴肅,檢討與否,是另一個話題。
我們后來討論,這電影講了什么啊。劇情比較弱,人物的性格形象則非常強烈,如果劇情能更戲劇,那大概也會吸收更多的票房,但這不是生活,不是賈樟柯的電影。畫面美。時代的印記非常多,這也算是賈樟柯電影一個特點吧。混搭感強、人物結局模糊,留白多,留給觀眾自己填充,好看。一個時代的巨變,身在其中很難感覺,被呈現出來則極具震撼。
除了人情溫暖,如何還能走過這百年孤獨呢。在心里起舞吧。
電影山河故人觀后感 篇4
幾年前看到過賈樟柯導演本尊,在中國美院放映他的《三峽好人》,從細節看出他是個過度注重羽毛的人。那時候他和張藝謀因為藝術片和商業片在院線排片等問題鬧得很僵,有一種勢不兩立的感覺——而今,他的影片仍在堅持非商業路線,而受關注的程度越來越多,從前不久不獲批準上映卻被傳播得沸沸揚揚的《天注定》,到如今這部新作《山河故人》,他在審視,也在探討中國人的情感、生命狀態,只是對藝術片和商業片的區分不再持有那么決絕的態度,他在杭州發布會時明確表示,希望有更多新導演能沖破這層"壁壘",超越他們這一代導演。
看完《山河故人》這幾天,一直聽葉倩文的《珍重》。這首歌如果不是賈科長在電影中重復了幾遍,估計無人會對這首上世紀90年代發行的歌曲有什么興趣。可是它相得益彰地出現在影片中,很平均地在三部分里都出現了一次。每次都放了前奏和很少一部分,卻一下子烘托了氣氛。起初并不明白賈科長為啥要莫明其妙放一首粵語歌曲在電影里,顯得格格不入,繼而覺得那是90年代,香港臺灣流行歌曲肆虐的時代,小年青追求流行的東西,所以放在片中并不覺得突兀,但是這首《珍重》仍顯得出跳。就像賈科長電影中有意"植入"的一些隱喻和象征,它起著點化和烘托主題的作用,雖然只是一首歌而已,卻有其每次出現時的不同蘊意。
比起賈科長別的電影,這一部竟然顯出一點時尚的感覺,大概與后面發生在2025年澳洲的故事相關。這部電影三段式的分割與連接,其實很有意思。1999年的故事發生在山西汾陽,煤礦粉塵撲面,三角戀情的紛爭最終塵埃落定;2014年仍是在山西,但已是事過境遷,離婚的離婚、患病的患病,歲月的滄桑和貧富懸殊都顯出來了;2025年則到了澳洲,人物也轉移到下一代,已無家可歸,家已經成了掛在脖子下的一串鑰匙。
電影的敘事其實很簡單,一個地方上有點姿色和文藝細胞的女人,被兩個男人爭奪,最終嫁給了有錢的那一位。沒錢的那位遠走他鄉,最終落得肺病返回故鄉,才發現女人已經離婚,孩子跟那個有錢男人去了上海,然后再去了澳洲。多年后,孩子在異國他鄉長成了小伙子,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與父親語言不通,成了完全的"香蕉人"(ABC),他試圖尋"根",卻發現大海茫茫……
其實三段電影有連貫,講述的是一家人的故事,看起來也很通順,但主題的統一性上仍顯得有些差強人意。所謂的"山河故人",從我們臆想到的"鄉愁"中剝落了,它前兩段看起來是對一段婚姻故事的戲弄和調侃
電影山河故人觀后感 篇5
這部電影是我喜歡的好電影,會不自覺的讓你跟著電影過一回人生,然后唏噓不已;也許好的電影,就是看別人的故事,感嘆自己的人生;也許好的電影,就是沒來由的被觸動,好像一根刺,扎到你原以為已經麻木的神經。
故事從時間上分三段,跨度差不多三十年,那些時代感很強的影像元素,像講個不動聲色的故事卻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的徐徐展開,那些微涼的清晨,那些暮色四合的日子,那些故人,都被不知不覺的代入又消失,過往的日子不再,很多人來不及說開始,來不及說再見,就成了故人,是老朋友也是想不起的記憶,不變的只有凍了又化的河、黃了又青的山,以及洶涌前流的時間……
電影就是純敘事,慶幸沒有落入俗套的窠臼,沒有什么大團圓,沒有那么多交代前情舊因,有的人過去了就過去了,就像人生哪有多為什么啊,那些有過的發生的正在的相識、相知、相愛,麻木、分手、怨與恨以及再見永不見,沒有原因!沒有原因!沒有原因!也或者早已忘了原因。時間就是忘記,忘記了初衷,忘記了誓言……
電影里每個人都是那么的孤獨,世界繁華,人來人往,每個人內心深處依然孤獨,像宿命。不要奢望永遠的擁有與愛戀,朋友、家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世界越快,這段路越短,來了又走了,親了又遠了,有人在有人離,不必互道珍重,人生就是珍重。
山河故人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片尾的雪中獨舞了。沒有人能陪你一直走到最后,而每一個在你旅程中出現過的人,請自己珍重,獨留我自己任性獨舞!
最后一刻場景最感人,也最升華。已年邁的濤,松綁遛狗的繩子,雪中獨舞!漂亮!感動!配樂就是這首Go West。
有疼痛的牽掛又怎樣!有離去的故人又怎樣!人生路程過半又怎樣!自己一人獨過又怎樣!漫天大雪花,濤忍不住,松開狗,應該是欣喜的,在Go west音樂中歡快的起舞!
這一刻,無需多言;這一刻,人生歡喜;這一刻,時光有溫情;這一刻,人生有意義!
感謝這個電影,讓我憑空生出感動,釋放了一點情懷,多了些思考,放下一些執著,釋然并感動。借片中貫穿全劇的配樂“珍重”對所有的人說:余生請多珍重!
電影山河故人觀后感 篇6
再看一遍電影《山河故人》,有很多的感觸。
第一個感觸是:如果我是梁子的話,我會選擇去向張晉生妥協,讓自己消失在沈濤面前,把張晉生想要的都給他。因為我知道,我沒有任何理由去與張晉生抗衡的,張晉生太大太強了,我和他完全是生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里。如果和他抬杠的話,到最后吃虧的還是我。這是一種策略,是一種智慧。而電影中的梁子并沒有這么做,最終只能落下一個悲催的結局。而張晉生呢,他什么都沒有損失,不會因為梁子的抵抗而改變些什么。他想要的東西是很容易獲得的',只是時間長短問題而已。而梁子在他眼里,頂多是一個小小的絆腳石而已,對他根本夠不上威脅。而那晚張晉生對梁子說的那些話,我覺得那才是真正的實話:梁子和沈濤不合適。只是當時梁子還不明白這些。最后呢,張晉生想要得到的東西基本上也都得到了,他就是屬于我們現實生活中的那一少部分成功者。
我在想如果當初梁子懂得那些道理的話,不去向張晉生抵抗的話,最終的結果應該會好很多。或許張晉生會幫助他(他們倆是發小),給他機會,讓他一步步地往上爬,去獲取一些資源。或許在梁子落難的時候,張晉生會拉他一把。總之,他們還是好朋友,還是發小,梁子或多或少會得到他的幫助。這點很重要。所以,在自己還不夠強大的時候,妥協是非常有必要的。當你向某人妥協的時候,主動地避開與對方交火的時候(這種交火可能是因為對方引起的),對方會覺得欠你一個人情,在必要的時候或多或少地會幫你一把。
第二個感觸是:只有少數的成功者才占據著社會的大部分資源。他們可以用自己手上的資源去換取他們想要的很多東西。而大多數的普通人,是沒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的。提供給他們的選擇范圍也是很小很小的。他們當中,也不凡會出現幾個人擠進富人的圈子里,但其概率是極其微小的。萬人當中就成就那么幾個,而且成就的這幾個人當中有很大部分是靠運氣獲得的。真正努力的人未必能夠成功。
而那些原本就占有社會資源的那一少部分人群,會更加地努力,更會想辦法去鞏固自己所擁有的資源,讓他們發揮出更大的價值。別忘了,能夠獲取到社會上的資源的人大多是這個社會的精英,是比我們聰明得多的人。他們懂得比我們更多,比我們更知道如何去換取資源。就這樣,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貧富差距會越來越大。別去相信電視上所看到的一些敗家子官二代富二代什么的。告訴你,真實生活中,官二代富二代們都非常的平易近人,很和善的,他們從小就擁有優越的環境使他們有很高的素養,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識別出來,他們是很受歡迎的。我就結識過幾個官二代富二代,他們對人都很友好,比一般的普通人更善良。
而對于我們普通人而言,在這種社會資源不合理,不平等的情況下,該以何種方式去看待這種不公平,以何種方式去生活呢?
我覺得首先要尊重事實的存在,承認社會資源的不合理化。這是很多人都不愿意去接受和面對的事實,這也是很難做到的一點。但是,任何形式的抵觸與逃避都是無濟于事的,任何形式的反抗都是很愚蠢的,社會不會因為你的反抗而會發生一點點的改變。所以第一步就是要尊重事實的存在,向現實妥協。在承認事實存在的情況下,去想辦法如何讓自己每天都過得舒服些,平和些。快樂些。自己學會去構建一個屬于自己的內心世界和價值體系。盡可能多的是,心平氣和地面對、接受和理解這種不公平性,而不是如何去評價這種不公平性,這沒有一點兒意義,社會本來就不完美。
決定一個人富有的三個條件,一是出身,二是運氣,三是努力。而這三者之中,努力是最微不足道的。出身不可控,運氣不可控,努力可控。當你沒有選擇余地的時候,努力是唯一的變數。當你有選擇的余地的時候,選擇(運氣)比努力重要。
每一個生命都有其存在的價值。每一個個人都可以用多種維度去定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身份、地位、名譽、富有,這些東西都很美好,但都不是我們所能夠把控的東西。生命不僅僅有高度,還有深度、寬度和溫度。去追求這些無功利性的東西或許能解放我們的人生。
愿每一個生命都得到綻放!
電影山河故人觀后感 篇7
作家余華說,沒有什么比時間更具有說服力了,因為時間無需通知我們就可以改變一切。時間到底有多強大?賈樟柯用他的方式向我們給出了一個答案。
從中國山西偏遠的小縣城到遙遠南半球的廣闊澳洲,賈樟柯在電影《山河故人》中構筑了一個跨越時間和空間的平臺,并將其分隔為三段,將一個女人,濤(趙濤飾)的半生歲月娓娓展開。在開篇的第一段故事里,年輕的濤在糾結的三角戀中選擇了富有的煤礦老板(張譯飾),決定與其結婚。到第二個故事,已經離婚的濤,面臨了父親的過世以及兒子的離。第三段則是圍繞已經長大的濤的兒子(董子健飾)與他的中文老師(張艾嘉飾)的相戀展開。三段故事層層推進,伴隨著時代的更替,濃郁的鄉愁始終縈繞在城市的上空。冷峻克制的影像,樸素的人物特寫,不合時宜的喧鬧聲,賈樟柯依然選擇了用他特有的形式刻畫個體與大環境的格格不入感,人與人之間粘稠的聯系,那份獨特的疏離感和曖昧氣息都細膩而考究地在影片中呈現出來。導演的情緒冷靜又壓抑,讓人猝不及防的唏噓之感卻自然而然地流淌于影片中。
對于三段故事的描繪,賈樟柯選擇了 以1.33:1、1.85:1和2.35:1不同的畫幅來呈現。如果說考究的畫幅設計是為專業電影人打的一劑腎上腺素,那么導演使用的那兩首貫穿影片的歌曲則更能直白地給觀眾帶來感官上的刺激。我們也許無法讀懂導演鏡頭里豐富的電影符號,但卻能感同身受地體會人物的情感。尤其是在結尾,那首被賦予時代意義的《GO WEST》再次響起,女主角濤不動聲色地跳著舞,白茫茫的雪地和她臉上的表情一樣平淡,承載著她的故事太有生活感,既乏味又豐沛,那股化不開的無奈情緒如同繚繞的白霧一樣,使得濤的舞蹈顯得如此沸騰,感人至深。
從《站臺》到《三峽好人》、《二十四城記》再到《山河故人》,賈樟柯好像一直在變,但似乎又從來沒變。那份對待真實的態度一直都在。記得賈樟柯在他的電影手記里曾說過,從某時候開始,有一些東西總讓他激動不已。從街頭喧鬧的人群到小吃攤里冒出的白汽,寫實的生活感都成為他鏡頭下的素材。也許導演不是最會講故事的人,但卻擁有一雙擅長捕捉生活氣息的雙眼。在文化文本研究中,有個關于情感結構(Structures of Feeling)的概念,是英國文化學者雷蒙德威廉斯提出的,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一代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生活方式以及從中體驗到的意義與情感價值。在這個定義范圍內,賈樟柯把“漂泊”變成了影片“情感結構”的主旋律, 而“現實感”成為他獨有的拿手特技:當對真實的刻畫到達一定程度后,從現實提煉的情緒就變成了浪漫的詩,每一幀都充滿了鮮血淋漓的詩意,連感動都是猝手不及的。
值得一提的是,和賈樟柯之前的電影相比,在《山河故人》中,導演將觸角延伸到未來,構造了其影像表達的全新面向。從這一個層面來看,賈樟柯是極其野心勃勃的。他不再滿足于描繪變更的大環境對個人的桎梏,而試圖將自己對未來時代的思慮融合進影像的新語境中,也許講述的故事不是那么完整,但是誠懇的人文情懷卻讓人動容。在詩意的外表下,是對自己的挑戰,也是為觀眾留下了有更多回味的可能性。
總體來說,《山和故人》是個挺簡單通俗的故事,甚至連第三段中的忘年戀也是以粗線條來推進。平淡的故事,包裹于靜謐的畫面中,卻成功地觸動觀眾的情感,讓人莫名地心有戚戚焉。只能說,賈樟柯確實擅長捕捉生活里每個平凡無奇流逝的日日夜夜,那些伴隨年歲不斷變遷的私密而無法形容的吊詭情感,就像一座暗涌的風暴,我們看不見充滿戲劇性沖突的驚濤駭浪,但卻無時無刻感受到無法抽身的那股力量。就像李宗盛唱的那首歌“時光不再,啊,時光不再”。時間的力量無法阻擋,人們無處可逃,但慶幸的是在賈樟柯的影像中有一塊休憩地,那是現實生活特有的樸素質感。
愛人的背影,城市的風,你曾聽過的那首歌,最細微的瑣碎,全部都變成記憶被擱在畫面里,這些無聊而模糊的碎片,就是現實最原本的樣子,我們經歷的生活被賦予意義,我們逃到影像里喘口氣,這大概就是觀眾總能在賈樟柯的鏡頭里找到共鳴的原因,畢竟,真的沒有人可以繞過時間這條河。
【電影山河故人觀后感】相關文章:
電影《山河故人》 觀后感04-28
山河故人 觀后感09-18
《山河故人》觀后感范文02-17
山河故人歌詞04-30
《山河故人》觀后感800字09-23
觀《山河故人》有感04-12
山河的歌詞03-22
氣壯山河11-18
家鄉的山河作文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