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年代觀后感(通用24篇)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不能忘了。在寫觀后感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覺醒年代觀后感 ,歡迎大家分享。
覺醒年代觀后感 篇1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立100周年,是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新征程、落實“十四五”整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北京公交集團建企百年。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份,為慶祝建黨100周年,中央電視臺黃金時段正在熱播一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電視劇--《覺醒年代》。觀看該劇,使我回想至1919年那波瀾壯闊的“五四運動”。作為一名站在新時代的青年,正處于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我更應接過百年前五四精神的火炬,以青春奮斗、圓青春夢想。
我們所處的新時代,賦予我們新的機遇和考驗。我們有要求索的新征程,有要完成的新使命。今天,激越的時代鼓點令人感奮,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舒展于眼前,更壯闊恢弘的征程鋪展在腳下。青年人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我們更應有朝氣、有激情,敢嘗試、敢創新,勇擔當、勇作為,做奔涌的“后浪”。通過該劇,我感受到無窮的力量。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要強化使命擔當,盡心竭力地服務于乘客和職工。扎實地學習知識、鍛造本領,勇扛責任、踐行使命,爭做偉大的“實干家”,爭當實現偉大夢想的“筑夢人”。
堅定愛國信念,砥礪前行。自去年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有許許多多的青年身影奮斗在這個無聲的“戰場”上!90”后成長為抗疫的中堅力量,廣大青年動身抗疫前線、下沉基層一線,投身報國事業。基層社區的日夜堅守、口罩壓痕的堅毅面容令人動容,無不彰顯了青年一代矢志報國的堅定信念與堅強決心,無不展現了青年一代專業專注的職業素養與精神面貌。在疫情期間,作為一線的一名管理人員,我也以身作則,規范口罩佩戴,嚴守各項防疫措施。同時作為運營專業管理人員,及時調整行車計劃,確保車輛滿載率不超標準,實時監控線路運營秩序,為乘客提供一個安全、便捷、高效的乘車環境不斷努力。今后我也會不斷強化思想認同感,銘記“國之大者”,讓心中的報國之志、愛國之情滲入骨髓、鑄入靈魂。讓愛國主義情懷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激發一腔熱血、一股沖勁、一種韌性,在需要的地方積極貢獻我的青春力量。
春來潮涌東風勁,揚帆奮進正當時。作為一名年輕干部的我,要乘著奮進新時代的東風,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奮斗成就偉業。在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立足歷史當口,走在時代前列,練就過硬本領、錘煉品德修為,以青春奮斗放飛青春夢想,用執著信念、優良品德、豐富知識、過硬本領,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跑出新時代青年的好成績。
覺醒年代觀后感 篇2
寒假作業七七八八的都做完了,閑著沒事干,便在平板上看起了老師布置的電視劇《覺醒年代》,沒想到竟然收獲頗豐。
《覺醒年代》里的人們竟有著那個年代的超前智慧:提倡新思想的,氣沖斗牛;主張舊思想的,則巧舌如簧,會維護自己。陳獨秀的思想清晰且受人歡迎。中國人只是缺一個指引方向的,骨子里都有一股沖勁。《新青年》出版后,買的人不少,不論是受苦受累的民眾,還是青年學生,亦是商人,只要還沒有淪陷在舊封建思想之中,拿到這本書后,眼里就會有希驥。有能力的,并且有思想覺悟的,都要跟著大干一場,一時間,當真是氣沖斗牛。
新文化運動的結果大家都知道,民主與科學的思想深入人心,弱勢之反派被攻擊的體無完膚,服服帖帖,中國的時代要來了,中國要覺醒了,要翻身,要戰斗,誰也無法阻擋。在此期間,陳獨秀等先驅是中國最忠誠的戰士,他們一心為拯救中國的圣土,為喚醒中國人民而奮戰。
現在的人其實或多或少是有些墮落的,沒有先進思想的知識分子直接與人民接觸,只是暗地策劃著如何能讓自己舒適,骨子里的沖勁也沒了。我認為,創造即進步,只有創造,才能拓寬進步的渠道,創造才能構建未來,預知未來,現在的中國人,已是今非昔比,之前人們想著如何進步,如何斗爭,現在想著如何安排。小地方的人想著如何走出去,大地方的人想著如何在晚年全身而退,父母都在想著讓兒女們能夠拿到高薪……想要創造的卻是少之又少。中國到現在仍然算不上發達國家,人們口中的好東西竟然都是進口的。為什么中國的商品很大程度上不能與國外的相比?源自中國人很少自己創造,國產香水只能在兩元店賣,當然不是好貨。中國造不出超跑,理由竟是怕賠錢。
一心想走出小地方的人卻想不到小地方有多少資源未被開發,找工作的人從來不想著自己創業……中國人不比外國人差,所以,中國人應該學著自己創造,趁著還年輕,把握機會,努力學習,極力創造,補國之不足,拓未來之渠道,時代進步應該如此,國民進步重在創造?
覺醒年代觀后感 篇3
安全是什么?安全是企業的生命,是家庭的幸福,是平安,更是一種珍愛的人生態度。春天走了會再來,花兒謝了會再開。然而,生命我們卻只能擁有一次!安全上班,安全回家,會讓親人少一份牽掛,父母多一份寬慰,家庭多一份歡樂。
今天我們車間利用車隊學習會的時間,組織參加學習的全體職工觀看《覺醒》這部安全警示教育片。1997年4月29日,廣鐵集團——車站,因電務施工違章作業,導致信號顯示錯誤,致使兩列火車追尾,造成126人不幸遇難,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對于安全這個話題,帶給我們的思考確實太沉重了!天天講安全,月月說安全,但迄今為止,在我們的身邊仍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也時常有違反安全規章制度的事件發生;
管理者的苦口婆心、再三提醒,安全事故血的教訓,讓我們每一名鐵路職工對安全的重大意義有了深刻的認識和體會。誰都知道安全關系著我們千家萬戶的幸福與快樂,但是在現在的日常工作生活中仍大量存在思想麻痹,習慣性違章操作的不良習慣。其實從事故最終調查結果看主要責任在于施工單位違章作業,雖然最終將事故主要責任人繩之以法,但從這些血的教訓中我們應該得到更多的啟發......在生活生產中還有許多因為一時疏忽大意而發生的慘劇,一樁樁、一件件毀滅了多少了溫馨的家庭,帶走了多少幸福的夢想?可想而知,安全對于一個企業、一個家庭、一個人是多么的重要,
所以說,安全是幸福生活的前提。
說到幸福,人們會想起家人團聚,其樂融融的場景;說到幸福,心中會涌起付出而收獲后的成就感;說到幸福,耳畔會響起朋友牽掛的問候……,而這一切幸福的根基是什么呢?是極易忽視,卻又重如泰山的安全。安全是一種態度,是一種責任。在工作崗位上,每一位鐵路職工都應有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只有保證安全,工作才能順利有效地開展。所以工作中要是時時把安全擺在首位,不要以為安全是個人的小事,它應是重于泰山的大事,是成就事業的保障,是每位職工的責任。
安全就是你我幸?鞓返脑慈,而這快樂是我們親手制造的,如果說幸福是一首美妙的樂曲,安全則是與之并存的音符,讓我們行動起來,用安全的音符譜寫生命最美妙的樂章。為了你和他人的幸福,為了家庭的溫暖,讓安全銘刻在心。讓安全時刻陪伴在我們的身邊,讓我們的明天更加美好!
覺醒年代觀后感 篇4
原來政治書上需要我們死記硬背的東西,曾經真的有一群人把它當做畢生的理想和信念去奮斗。在看《覺醒年代》前,我也知道他們很偉大,但如今我才真正明白,歷史書上的紙張太過單薄,寫不盡他們傳奇而偉大的一生。
袁世凱為一己私欲簽訂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張勛“辮子軍”進京,溥儀和一眾清朝遺老妄想復辟,無知的民眾爭相搶奪假辮子。這一切都足以證明先輩們在探索過程中的艱難,但他們不畏艱難險阻,即使前方的路再艱難,他們也要義無反顧地走下去。陳延年和陳喬年兄弟倆就義是一個29歲,一個26歲,正是人生中最好的年華,他們在風雨和苦難中來,如陽光般耀眼,正如延喬路雖短,盡頭卻是繁華大道。
生逢亂世,即使人命如螻蟻,但仍有人心向光明。在那樣國土淪喪的背景下最終勝利,才更像是癡人說夢,原來,我們今天所習以為常的一切并不是歷史進程的必然結果,當漢奸的想不到會有今天,而成為英雄歷史的那些人,其實他們大約也是想不到的,直到現在我才真正明白原來堅定的信仰是這個意思,原來我一直知道他們偉大,卻依然低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毛澤東的出場,他從風雨中來,如陽光般耀眼,他看到了這些苦難,他記在了心中,而他也改變了這種現狀。
而革命人士的愛情也令人動容,陳獨秀的夫人高君曼,北女師的高材生,她有文藝女青年的浪漫,也有著賢妻良母的溫柔。李大釗和趙仞蘭,“憨坨”和“姐”的絕美愛情,趙仞蘭不識字,是個地道的村姑,但她一直義無反顧的支持他的憨坨。胡適是個深受西方文化熏陶的人,在新舊文化沖擊的時代,他和江東秀的婚姻多了幾分戲劇性,他們后來也算恩愛白頭到老。
還有人血饅頭,死刑犯被殺時周圍人是漠然的,人死后卻有一群人沖上去,爭搶著要用饅頭蘸新鮮的人血。其實魯迅先生是寫過這個詩的,但當時感觸并不深,直到在劇中親眼所見才感到了驚恐與不適,如看客般冷漠的深情讓人毛骨悚然。賣孩子,嫁公雞,窮人家的孩子高燒卻沒錢醫治,救國迫在眉睫,卻找不到良策,共和國的探索艱險仍然歷歷在目。
他們的犧牲沒有白費,如今,太平盛世,如您所愿。先生,泱泱華夏,代代出人才,中華兒女必將不辱使命,砥礪前行。
他們的精神跨越百年,仿佛又站在了我的眼前……
覺醒年代觀后感 篇5
近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秀電視劇展播劇目《覺醒年代》在央視一套黃金檔震撼開播。作為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該劇由張永新執導、龍平平編劇、于和偉、張桐、侯京健、張晚意等聯合主演。以史為據、以人為本的創作原則,呈現歷史真實,傳遞愛國情懷,重溫黨的初心。首播后反響熱烈收視率不斷攀升,特別是張晚意飾演的陳延年一角,頗受觀眾喜愛好評不斷,新生代演員抗領大旗,顏值演技雙雙在線。
電視劇《覺醒年代》首次全景式展現了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的時代風云和歷史畫卷,清晰地反映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和中國共產黨創建的全過程,真實地再現了一百年前追求真理、燃燒理想的崢嶸歲月。其中,張晚意飾演的陳延年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黨早期主要領導人陳獨秀(于和偉飾)的長子,曾為中國解放革命事業做出過巨大貢獻。該劇的導演張永新在采訪中也表示:“張晚意成功塑造出了陳延年這種后生可畏的氣質和氣勢,本身陳延年在劇中的戲份吃重,而張晚意又是年輕演員,但他的戲很穩,可塑性也很強,角色最后呈現出來的狀態,與人物十分契合”。
對于陳延年一角的塑造,在很多細節上足以印證了張晚意的用心程度,首先是人物的臺詞方面,少壯有志鏗鏘有力,一字一句均完美表現出了角色不同于常人的胸懷與筋骨。其次是人物內心戲份的演繹,因與父親聚少離多而產生的生疏感和敬畏心拿捏的恰到好處,真實還原了人物內心渴望新知識新眼界卻又礙于父子關系的這種矛盾心理。最后是張晚意對于人物小細節的添加,在拾金不昧的那場戲中,陳延年與弟弟在原地等候失主,碰到醉酒的外國人前來打招呼,陳延年第一反應是用手將弟弟護在身后,擔當與勇氣盡顯,也因此而得到了觀眾的一致認可。
網友評價張晚意“明明可以靠顏值,偏偏要靠實力”。從《林海雪原》到《莫斯科行動》,再從《共產黨人劉少奇》到如今熱播的《覺醒年代》,張晚意在熒屏塑造了多個正義、正直、意氣風發的正面角色,均取得了不俗口碑。先天的外型優勢加之細膩的演技功底,令觀眾和粉絲對他的影視作品抱有一定的期待,且每一次均能遞交高分答卷。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張晚意的另一部作品《風起霓裳》正在湖南衛視金鷹劇場熱播中,此次他所飾演的“曹王”傾心權勢、野心勃勃,在亦正亦邪間無縫切換。結合他今年的另一部待播劇《喬家的兒女》,可謂是開年霸屏未來可期。
覺醒年代觀后感 篇6
以前提起陳獨秀,總是覺得遙遠而陌生,但是看完《覺醒年代》后,我對陳獨秀以及和他一樣的英雄有了較為深入的認識,從他們的英勇事跡中我也學到了許多精神和知識。
愛國之情
“君去矣,甘將熱血紅青島;吾來也,不許狂奴悍泰山。”陳獨秀如是說。在“巴黎和約”簽訂期間,陳獨秀先生不懼進監獄,帶領學生走上大街游行,要求拒簽“巴黎和約”。他用畢生的精力吹響了新文化的號角。面對外界的種種壓迫,他毫不退縮,愈進愈勇。我想,支撐他的一定是愛國之情吧。
當下,新冠病毒肆虐,凝聚我們的不正是和陳獨秀一樣的愛國之情嗎?
自強不息
“當牛做馬不是咱的命啊,命,得咱自個兒定!边@是李大釗在領導工人上街游行前說的一句話。李大釗先生向來強調要自強,中國人才能站起來。他不怕警察的追捕,在街上演講、宣傳,呼吁中國人要自己站起來,新文化的成功一定也包括了李大釗先生的自強不息。
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不要退縮,迎面而上,這正是我們必不可少的一種精神——自強不息。
勇敢無畏
“我們也要準備,做共工這樣的,萬死不辭。用于徹底粉碎舊社會的猛士!边@是毛潤之的宣告。那個戰火連天的年代,有許多沖鋒在前的猛士都犧牲了,毛潤之不怕丟去性命,領導各種活動,對于生命的壓力,他毫無退縮之意。革命的勝利離不開他的勇敢無畏。
可能對于我們初中生來說,勇敢似乎距離我們太遠了,可是能夠面對生活,面對一個不完美的自己,不正是勇敢無畏的一種體現嗎?
兼容并濟
“新舊文化之爭,那是學術之爭,應該百家爭鳴。”這是當時北大校長蔡元培的看法。在新文化盛行于全國時,那些舊文化的代表人物會想盡一切辦法推翻與自己敵對的文化?墒遣淘嗫吹侥切┡u自己的文章,非但沒有“還手”,反而選擇包容,理解他們的行為。這種兼容并濟同樣是我們所需要學習的。
在遇到矛盾時,我們也應該聽取對方的合理意見,吸取其精華,這種兼容并濟同樣是我們需要的。
看完了這部電視劇,我不僅獲得了精神上的愉悅,而且學到了很多。這讓我感到很有意義。無論是陳獨秀的愛國之情、李大釗的自強不息,毛潤之的勇敢無畏還是蔡元培的兼容并濟,都是我們中學生所必備的。雖然時代在改變,但是流淌在我們血液中的傳統美德是不會改變的。
覺醒年代觀后感 篇7
電視劇《覺醒年代》主要以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的一段歷史展開的敘述。
這段時間是一個動蕩不安,人民步伐不一的艱難時世,當時的辛亥革命并沒有徹底改變中國混亂不堪的面貌。有人愚昧無知、有人迷茫不前、有人企圖復辟帝制,同時也有一大批青年先進分子,開始探索救國救民的新出路……
劇情開篇,袁世凱復辟帝制的消息引起國民哄動,讓在國外留學的一部分有志者青年李大釗等人憤憤不平,他們紛紛回國尋求一條救國之路。李大釗說:“我們必須要喚起民眾覺悟,推翻封建思想,振作民主精神”。同時陳獨秀也創辦了《青年雜志》宣傳新思想,倡導白話文,為尋找一條救國之路打開了新思想涌流的閘門。許許多多的有志青年們參與進來發表自己的革命觀點。
在新文化運動的標志“北京大學”里,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長。三顧茅廬請陳獨秀擔任北大文科學長,隨后又在民巷建立起“新青年編輯部”。此時北京大學的一些頑固的;庶h也與新青年展開了激烈的爭執。這些畫面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共產黨誕生前的社會環境和思想文化。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不斷進化。
在探索和發展真理時,十分艱難。在各種思想和主義的交鋒之中,馬克思主義開始在中國傳播起來。李大釗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庶民的勝利》加上白話文的迅速傳播,如魯迅《狂人日記》的發表和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等巨作橫空出世,大大推動了有志青年探索救國道路的步伐。
這部劇中也有很多風云人物,他們的服飾習慣也反映出當時那個時代的繁雜和混亂。比如留著長辮子端著煙袋講國學的辜鴻銘教授。張勛的辮子軍領兵復辟及海外留學回來,西裝革履的胡適等人,這些極具色彩與魅力的人物形象全部映入觀眾眼簾。而且他們的人物特點也十分鮮明。在北大紅樓的襯托下,一批批洋溢著愛國熱血的青年學子也讓我們過目不忘。他們讓我們看到當時那個時代有一批愛國人士正在不懼艱難險阻,努力尋找成功之路使中國登上歷史舞臺。
《覺醒年代》為我們展演了中國共產黨的創建過程,以深刻的歷史意義揭示了這條救國救民的正確道路,同時贊揚了覺醒年代時期一批共產主義者的一顆顆愛國之心。
這部劇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讓我們看到中國的艱辛,讓我們看到中國人民的團結。所以正值青春年少的我們要珍惜當下,努力學習,報效祖國,不負眾望。
覺醒年代觀后感 篇8
《覺醒年代》中巴黎和會的失敗外交,讓我的心漸漸染上了悲憤。那種歷史的屈辱感,時隔百年仍讓我覺得悲憤不已。我們的外交官毫無地位可言,卑躬屈膝的忍讓也無法得到點尊重,做為戰勝間,卻如同戰敗國一樣,沒有發言的資格。
“弱國無外交!
鏡頭一轉。是汪大燮收到了來自巴黎和會外交失敗的消息,將會在和約上簽字時,他的眼眶瞬間紅了,隨后托著電話的那只手無力的放下,風向突變,幾天前山東將會收回的喜悅在這一切迅速瓦解,崩塌。他緩緩地向著民國的旗幟走去,以往精神矍鑠的外交委員會委員長在那一刻蒼老了不少,步伐沉重,帶著些踉蹌,短短幾米路,他似乎走了一個世紀,中途他停頓了片刻,手拂過了一個巨大的地球儀。地球儀轉動著,上面有中華民國,但是此時此刻山東卻被幾道鐵鏈緊緊捆住,國家分崩離折。汪大燮在旗帆前方停了下來,雙手緊緊捂住臉,哭著蹲了下來。留下來的背影是多么的無助,蒼涼,就像全國愛國人士渴望外交勝利,卻當頭扣下一盆涼水一樣。
心,如被幾雙大掌撕裂一樣痛,卻無醫求治。
人的心是熱的,總會有一個角落里是干凈的,留給最最親愛的祖國。愛國熱情本在《新青年》的帶頭下激發出來,這樣一來,全國掀起一場舉世聞名的運動一—“五四運動”。
駐巴黎外交談判官陸征祥向汪大燮發出電報,希望能救救他,汪大燮也倍感壓力,在與蔡元培的磋商下,汪大燮贊同并支持學生運動,也是在汪大燮的支持和保護下,學生運動中減少了更多學生的受傷及損失?梢哉f,這場聲勢浩大的學生運動能夠堅持下來,并且取得階段性的勝利,汪大燮也有很大的功勞。
在此之前,汪大燮也是一個思想開明的人,支持新文化,幫助蔡元培解決問題,由此,也看出汪大燮為人用心,思想開明,進步。
晚年的汪大燮致力于善舉,曾任中國紅十字會會長,組織注重京師治安,維持市民糧食及保護婦子需等。
身為外交委員會委員長,他做到了國家至上,堅持公理。身為中國人,他為人良善,扶貧救弱。
他在用他的人生經驗與我們共勉。
覺醒年代觀后感 篇9
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山河挺脊梁;少年自有少年狂,心似驕陽萬丈光!}記
自從我看了《覺醒年代》這部電視劇后,感覺它就像是一本“活”著的歷史書。百年前的中國,地裂權分,民不聊生。在骯臟的世道里,有錢的買命,沒錢的等死!棒[市砍頭”成了人們熱衷圍觀的特色節目,人群蜂涌搶人血,蘸饅頭,民間“妙方”,不為別的,只為兩個字——活著。
但封建的黑暗即便是擋住了天上的太陽,也無法擋住民主的光芒,總有人從風雨中開辟著這條救國的道路。南陳北李相約建黨。陳獨秀真誠豁達,一身傲骨,他創辦的《新青年》在中國大地吹響了思想啟蒙的號角。帶領著一批有為青年開啟了向傳統封建思想、道德、文化宣戰的新文化運動。他的一篇《敬告青年》提出了當代的青年六大標準。國家倘若要進步,必須要廣大青年奮發向上,成為國家之大棟梁,撐起富國強兵的一片天。號召青年們開拓眼界,沖破陳腐思想的牢籠,建立新的中國。
亂世之下,家國不能兩全。仲甫先生整天忙于社會,救國救民,所以和他的兩個兒子——陳延年、陳喬年的關系一直不太親近。兄弟二人一直認為父親是個偽君子。父親和兒子之間仿佛隔著一座厚厚的墻,陳獨秀一直想推倒這座墻,但又不知道從何處下手。我在影片中父子的關系,看到了一個細節,陳獨秀可以在演講臺上滔滔不絕,做到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每一句話都讓人熱血沸騰。可到了兒子們面前,卻仿佛變成一個不善言辭的學生。但他依然在用自己的方式去關心,去愛著他的孩子們。
兄弟二人從一開始認為父親是一個大逆不道的“偽君子”到后來理解父親,為父親親手做荷葉黃牛蹄,雙雙義無反顧地參加了革命,甚至為國犧牲。他們與他們的父親一樣,有著無私奉獻的救國之心。我在他們的眼中看到了堅毅和力量之光。即便是邁向死亡的步伐,也和當初邁向未來的步伐一樣堅定,毫不猶豫。留在我記憶深處的的面孔是那樣年輕鮮活而美好,就像屏幕里從血里開出的花朵一樣,在最美的時刻凋謝,化作黑暗里的一束光,指引著那些與他們,共同奮斗無數的革命志士前進的方向……
覺醒年代觀后感 篇10
2021年的寒假生活結束了,在此期間,我曾觀看了幾部具有教育意義的影片,內心收獲滿滿。其中,我覺得電視劇《覺醒年代》最能打動我的心,它讓我想起了那個時代的中國……
那個時代的中國:戰火硝煙,國民愚昧無知,國君袁世凱復辟帝制,鎮壓了二次革命。最先開始的陳獨秀離開日本稻田大學,回國途中,看到已被德國占領的膠州灣,悲憤不已,到上海發表了討伐信奉五教三綱的袁世凱等人的檄文,也是喚醒國民愚昧思想的良藥——《青年雜志》(從第二版起改名為《新青年》,并使新文化運動逐漸興盛起來了。新文化運動,就好比一株剛萌發的芽兒,一些《新青年》的同人編輯主將的加入,猶如為其增添了養分。而那些毒害國民思想的保皇派與新文化運動所發生的沖突,好像蟲子在啃食其莖葉。在與舊文化的搏斗中,戰場搬到了北大,斗爭也十分的激烈……
在新文化運動已成長到一株能承受風雨的小樹時,俄國發生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臨時政府,李大釗推行馬列主義,并與陳獨秀等創立了中國共產黨,開創了紅船精神,由此,中國人民逐漸走向了正確的道路。
當我看完《覺醒年代》時,把自己跟這里面的人物進行了一次對比,差距就出來了。當時很多人說“這個中國沒救了!”如果我是當時的李大釗,我就想逃避,但是李大釗卻反駁了那些人的觀點,在與陳獨秀的一次談話中說:“我認為這個國家還是有救的!”很簡單的一句話,包含了這個愛國者的偉大情懷,也深深觸動了我的心。當段祺瑞要求蔡元培恢復克德萊的職位時,如果我是蔡元培,我會聽從上級的安排,但蔡校長卻竭盡全力地反對。正因如此,新文化運動才會成功;共產黨才會成立;中國才會煥然一新。正如陳獨秀而言:“新文化運動,當下最需要的是人,而不是錢。”
正是有這樣的革命先烈,我們才有如今安居樂業的生活,所以我們要珍惜當下的生活,好好學習,報效祖國,使革命先烈的精神得以傳承!
覺醒年代觀后感 篇11
《覺醒年代》的片頭,采用隱喻的手法,使這組電視藝術的鏡頭語言,具有蒙太奇手法的畫面,成為“有意味的形式”之審美表達,既讓全劇有歲月感,又點明該劇的主旨,有一箭雙雕、一石二鳥的藝術效果,堪稱“此時無聲勝有聲”。
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中,百年前一大批叱咤風云、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英雄群像,構成了明星璀璨、浩如星辰的民國大師人物藝術長廊,栩栩如生、高大偉岸的身影,每每讓人眼前一亮。
每集片尾的音樂,低沉、憂郁、傷感的哼唱,嗚咽哀號般的曲調,苦悶、壓抑、無助、困惑、迷茫,將“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寂寞苦悶之心境,表達得淋漓盡致!
富于視覺沖擊力的還有一幅幅黑白木刻的劇中主人公版畫群像展示,讓觀眾的思緒,瞬間穿越至百年前的歷史片場,營造出年代感。黑白版畫在革命戰爭年代對鼓舞軍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僅具有戰斗性,更具有革命性。運用版畫這一藝術到《覺醒年代》片頭中,不僅在起承轉合的節點上,體現故事的敘事策略,更是內容方面的拓展,從視覺到內容上,多維度展現劇中人物的革命品格與斗爭精神。該劇還引用了紀錄片的元素,許多黑白相間的畫面,給人以歷史深沉感,將大時代的風云際會全景式表現出來。
劇中呈現的老北京黃沙漫天的景象、深深的車轍、行走的駱駝、叮當的駝鈴,以及民國初期的“青色白字”、青花瓷般的色彩,大到當時年代的建筑,小到人物的穿著,或西裝,或長袍,甚至制服上的金屬紐扣都頗具年代感——這些真實的畫面撲入眼簾,歲月滄桑的歷史感,便涌上心頭。
覺醒年代觀后感 篇12
這個暑假,我追了一部劇——《覺醒年代》,對偉大的先驅李大釗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第一次了解李大釗,是學習課文《十六年前的回憶》。李大釗先生的女兒李星華回憶父親從被捕到就義的悲壯歷程。讓我感受到了一個崇高偉岸、寧死不屈、視死如歸的光輝形象。
這次看完《覺醒年代》,李大釗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不僅僅是仰望中的高大,而變得更加豐滿、真實。
李大釗先生平易近人。他一出場,身穿長袍,戴著眼鏡,坐在一群留學生中,和年輕人討論著國家大事,呼吁學子奮起“倒袁”,拯救國家。
李大釗先生敢于表達和堅持自己的觀點。當他聽到陳獨秀先生說“中國沒救了”時,立即進行反駁,表明自己的觀點,堅信國家有光明的未來。
李大釗先生胸懷寬廣。雖然在對國家未來的辯論中有不同見解,在陳獨秀先生被一群學生圍著毆打時,他還是挺身而出,掩護陳獨秀先生逃出,并且在知道對方真正意圖后,和陳獨秀先生成為朋友,還把自己的大衣送給了陳獨秀先生。
李大釗先生關心民眾疾苦,深愛自己的孩子。當一位母親在大街上乞討,希望得到一些醫藥費給孩子治病,李大釗先生站了出來,幫這個窮苦的家庭交上了醫藥費,當得知孩子需要住院時,他又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衣物、懷表等放到了當鋪;當李大釗先生的一位學生因為缺錢而上門求助,希望能得到資助時,李大釗先生不顧自家的情況,毅然為學生湊齊學費,卻差點和自己的孩子毀約,不能滿足他們的愿望,去吃一頓涮羊肉。
李大釗先生,既是一個偉大的革命先驅,同時又是一個有血有肉、情感豐富的普通人。
覺醒年代觀后感 篇13
那是一個混亂的時代。在亂世中,或是沉睡,或是覺醒!队X醒年代》作為當下熱播的電視劇,以幽默風趣的口吻盡可能地還原了當時社會的種種現象或病態!坝X醒”,就是嘗試的過程。所謂覺醒,就是建黨的坎坷道路。
我有時會想到那個民國年代,想看看這些滿腔熱血的青年們,想與他們“切磋”。我也是非常震撼,甚至產生了“我怎么就沒生在那個年代和大家一起進步”的念頭。黑暗才能襯托光明的來之不易。給我印象較深的就是各學派爭論、切磋時的場景。不管是;逝蛇是革新派,雙方有過爭執、爭吵、爭論。但是都是為了學術的切磋,誰還不是為了中國的發展?觀點不同罷了。我之前總以為像黃侃、辜鴻銘等都是社會的“惡人”阻撓社會進步。包括辜鴻銘的經典動作——漱口,也是讓我感覺很不禮貌?蓪嶋H上他們之間并沒惡意。哪怕是同樣支持革新的胡適李大釗兩人也會因為如何改革的問題“一見面就吵”,但是這并不傷感情。我認為這點是非?少F的,我想他們都知道大家都是為了祖國吧,只有百家爭鳴才能找到最適合的方式不是嗎?
這個電視劇更像是一副群像描寫。無論是決心改革北大的蔡元培,是探尋救國之路的陳獨秀,是注重工人階級改革的李大釗,是崇尚美國實驗注意的胡適……都無不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
魯迅也是其中之一。魯迅目前位列中小學人群中的“三怕”。但是我卻不這么認為。他的一生都在做斗爭,人到晚年依然銳氣十足。在該電視劇中他的戲份不多,出場率低?蛇@并不影響我對他的欽佩和膜拜。給我印象較深的是他完成新中國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累得癱倒在地的場景,還有他顫顫巍巍給作品寫下“魯迅”二字的時候!棒敗笔悄赣H的姓,“迅”是他的小名。癱倒在地,可見工作壓力之大。不過我還是相信魯迅他還是幸福的——他終于做了他想做的事,說了他想說的話,完成了他一直想完成的作品。這種幸福感,是超出常人幸福的幸福感。四處散亂的稿紙,不知為什么讓我的心揪了一下,心中產生了對魯迅莫名的心疼。在這樣的背景下,新中國第一部白話文小說和他的“爹”就誕生了,“魯迅”也成了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他始終堅信希望可能就從絕望中誕生。橫眉冷對千夫指的是他,青年過北漂生活的也是他,關心新青年發展的還是他。魯迅的一生都在尋找更好的環境,更好的方式,去喚醒國民,改變國民性。雖然有些沒有在覺醒年代中得到體現,但都是魯迅深刻的內涵。
在黑暗中我也看到了希望。無論什么時候,未來都該是屬于新青年的。我從陳獨秀的兩個兒子身上就看到了希望。劇中說到“不對付”這個詞,但是“不對付”只是一開始的思想觀念不同罷了。陳延年滿腔熱血,有主見,有義氣;陳喬年相比之下雖然沒有他的哥哥那么“搶鏡”,但是劇中很明顯地改變了陳喬年的思想轉變,開始變得有思考,有見解,甚至是還翻譯了國際歌的副歌。兩人唯一遺憾的就是過早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被反動當局迫害。不過我相信,逆時代發展者,必將被時代拋棄。他們殺的死陳延年陳喬年,卻殺不死無數的熱血青年!新青年們就是那個時代讓我看到的曙光。
作為青少年的我們,只有吃夠自律的苦,才能夠將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擁有想要的人生。在這個浮躁的年代,只有自律的人,才能夠脫穎而出,成就大事。站在五星紅旗下,流著華夏人民的血。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當代的青年生活在富裕和平的社會環境之中更不能失去了勤奮與理想,要知道這些都是前輩們用鮮血換來的。身為革命者們的后代,我們應當砥礪前行。
覺醒年代觀后感 篇14
在這個漫長而又短暫的寒假,我觀看了一部電視劇《覺醒年代》,使我的內心無比的激動,想到里面的人物我就感到回味無窮。
《覺醒年代》講述了新文化所處的那段時代的社會風情和百態人生。該劇展示了100年起中國先進分子和一群熱血青年的不斷追求真理并且慢慢摸索,摸索著就中國的道路。五四運動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五四運動拯救了民族危亡,捍衛了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這是一條當時中國唯一的道路,也是一項長期的歷史使命,需要一代接一代的人不懈努力和奮斗。
在這部劇中,我最喜歡陳獨秀這個人物。因為他在《《愛國心與自覺心》中發表:“國人無愛國心者,其國恒亡,國無自覺心者,其國必殆。二者無懼,國必不國!彼郧嗄耆艘选皭蹏倍昼澘淘谛拈g,流淌于血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立志報效國家。
作為21世紀的新中國青年,我們應該以學為本,提高綜合素質,不斷培養自己報效國家,社會和人民,在其境中體現個人的人生價值。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五四運動的精神綻放更加奪目的時代光芒,讓復興之路在新的無數青年腳下越走越長。
覺醒年代觀后感 篇15
前幾天,我觀看了紀念建黨100周年影片《覺醒年代》,深受感動,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感觸最深的是:此片內涵豐富,值得大家觀看和深思。
影片《建黨建業》是一部再現袁世凱賣國后到中國共產黨正式建黨這一時期發生的歷史事件的恢宏巨制電影作品,是一部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的文獻紀錄片。這部影片通過描述近代中國的發展和變革歷程,敘述了自虎門銷煙開始,為了解救中國,無數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繼,以自己的方式為救國強國所作出的努力和犧牲。
影片在片尾時,13位代表在上海南湖的`紅船上開完會后站起來合唱著《國際歌》時,大家的眼睛里都噙滿著幸福和充滿希望的炯炯眼神!帶給我的是深深的震撼和深刻地記憶:這13名代表,代表著50多位黨員,星星之火,終成燎原;中國共產黨的100年艱苦輝煌,60余年的國運昌隆,氣壯山河;100年前,中國共產黨為黑暗的中國點起了一盞明燈,照亮了浸浸革命之路;100年后,《覺醒年代》追本溯源,去尋找和講述光明源頭的故事!
現在,我們全國的黨員人數發展壯大到接近8000萬人,這是多么輝煌的成績!真正成了世界上第一大黨。事實證明,我們黨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豐功偉績,帶領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國共產黨偉大的復興指日可待。
通過觀看《覺醒年代》,我們小學生應該更加認識到今天的幸福是多么的來之不易,所以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時,要從影片中學習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無私奉獻、忘我工作、愛國愛黨的高尚品質,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貢獻力量。
覺醒年代觀后感 篇16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史詩巨制《覺醒年代》正在央視熱播!队X醒年代》以中國共產黨成立為核心時間,聚集建黨風云人物,突出展現了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等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做出的歷史貢獻,也有周恩來、鄧中夏、趙世炎等青年革命者推動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實踐之舉,更有陳延年、陳喬等愛國進步青年為國為民做出的流血犧牲……
此外,魯迅、胡適、蔡元培、辜鴻銘、錢玄同等新舊文化陣營中的知識分子的思想和觀點也在《覺醒年代》中形成交鋒,塑造了豐富多彩的時代人物群像。這些共產黨早期革命領袖有血有肉、有鋒芒有理想、有困境有探究,他們的革命品格與斗爭精神,深刻傳遞愛國情懷,傳播愛國愛黨,艱苦奮斗的正能量。
五四運動中,無數青年學子以國之運為己之擔當,陳獨秀、李大釗等先進青年創辦雜志《新青年》引革命洪流;抗戰革命中,青年毛澤東投筆從戎,秉心中之擔當義無返顧投身革命。正值青春的我們身處和平年代,不同于戰亂年代,不必顛沛流離,但我們仍身兼重大使命,不能懈怠,爭做永做時代的奮進者,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
此外,我們還需要培養正確的道德認知,不斷修身立德,明辨是非,認清世界變局切勿人云亦云,盲目跟風,樹一身正
每個時代都是一場長征,每一代人都是上一代的接班人,在這跨世紀的接力中,我們應該懷著感恩的心,樹立忠誠干凈擔當的品行,永葆五四精神火炬生生不息,風雨兼程地投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
覺醒年代觀后感 篇17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為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中共廣播電視臺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了一部反映建黨歷程的電視劇——《覺醒年代》。
電視劇《覺醒年代》以1915年的《青年雜志》,以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為背景,講述了李大釗、陳獨秀、胡適從認識到走上不同人生道路,展現了從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到建黨的歷史。
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新青年》,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與科學,還將他們稱為“德先生”和“賽先生”,整個中國為之一振;《新青年》實行同人編輯,宣傳新文化、新思想,在蔡元培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大學日新月異,之后魯迅的《狂人日記》《孔乙己》也相繼問世;在這之后,十月革命一聲炮響,打響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從此之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普遍傳播開來。
在五四運動時,為支持學生運動,陳獨秀和李大釗起草《北京市民宣言》,號召學生、商人,工人等,以直接行動對社會實行根本改造,并親自上街散發《北京市民宣言》。陳獨秀在散發宣言時被捕,五四運動風靡全國,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中國代表拒絕簽巴黎和約,取得巨大成果。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新青年》成為中國共產黨機關刊物,完成了它的思想啟蒙任務。
不少看過劇的網友給出了相當高的評價:2021年最棒的劇集沒有之一!正如劇名那樣,整部劇想要再現100年前的中國先進知識分子追求真理,燃燒理想的激情澎湃的覺醒年代。
整部劇塑造了許多英雄人物形象,讓歷史課本上的人物又一次出現了人們眼前,表達了對事物的渴望和對真理的追尋。
“因為我愛這個國家,我要為這個國家去做點什么”,我們應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史為鑒,多為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
覺醒年代觀后感 篇18
《覺醒年代》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優秀電視劇展播劇目。
在劇頭,我們了解到2021第一次世界大戰進入空前慘烈的第二年,趁德國在歐洲戰場分身乏術,日本加緊了在中國的擴張。在此前后,自二次革命失敗,孫中山等被迫流亡海外,資產階級革命派無力把反帝反封建的斗爭進行到底,中國依然沒能擺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地步,軍閥混亂、倒行逆施、民眾蒙昧、思想混亂的社會亂象。將出路問題再一次擺在中國人面前。
為探索救國救民道路,一群有志之士奮起抗戰。陳獨秀同志認為中國有出路而不是老路。李大釗、陳獨秀和毛澤東等人在混沌中上下求索,從新文化運動開始著手摸索思想啟蒙,力求喚醒民眾救亡圖存,在探索的道路上,他們逐步確立了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信念,達成了只有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才能救中國的共識。隨著十月革命一聲炮響,他們開始接觸、學習、接受、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逐漸從思想啟蒙轉向革命行動,倡導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實踐,創建了中國共產黨,使中國革命煥然一新。
《覺醒年代》清晰展現了這一過程,揭示了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必然。
劇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便是:“逆歷史潮流者,必被時代的洪流所淹沒。我們為了愛國,必須要救國,倒袁。我們為了我們的中華民族,更必須要救國,倒袁!币粋個字,說出來時是那么有理有據,鏗鏘有力,慷慨激昂,直指人心!我相信這些話一定是肺腑之言!
陳獨秀,李大釗等共產黨早期革命領袖,有血有肉,有理想有鋒芒,有困境有探索,他們的革命精神與斗爭精神,深刻傳遞愛國情懷,傳遞了愛國愛黨、艱苦奮斗的正能量。
覺醒年代觀后感 篇19
《覺醒年代》講述了革命人士找到的沖破舊思想的羅網,看一場有意義的新文化運動。主要提倡科學與民主,反對舊禮教、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而后來的五四運動證實了人們的思想得到解放。這部電影從另一角度向人們展示了中華民族由紀律到制度再到思想的一個奮斗過程,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從側面也讓我體會到中華民族探索求知的精神與勝利的來之不易。
在這部電影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陳獨秀,他曾經是清朝秀才,后來參加了辛亥革命,在“二次革命”后流亡日本,2021,在上海出版《青年》,一年后改名為《新青年》,在五四運動間,影響了一代中國青年思想。他提倡民主與科學,還形象地稱它們為德先生和賽先生(民主的英文譯音,是德摩克拉西,科學的英文譯音,是賽因斯)。他曾經說過:“青年其年齡或身體,而老年之腦神經十之九焉!痹谒磥,青年,不是有多小的年齡或有多光滑的面容,皮囊上那死氣沉沉的靈魂,在于內在的思想是否“新鮮活潑”。青年應是洗滌這個時代的一把鑰匙。青年,于個人,是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那初升的太陽;青年,與社會,是葉與根那息息相通的脈搏;青年,于時代,是對國家的責任與牽掛。
覺醒年代觀后感 篇20
適逢建黨百年,中央1套隆重推出了《覺醒年代》,詳細介紹了以陳獨秀、李大釗為代表的第一批中國共產黨員中華民族新派從反封建到求共產的轉化,在影視題材里第一次正面大張旗鼓的樹立了陳獨秀先生獨立思考、個性張揚、奮發有為的形象。
從流亡日本反思國可以愛也可以不愛被愚忠派當做漢奸,到回國創立新青年雜志,再到入京任教將新青年轉移到北京,被北洋政府逼迫從北京返滬,陳獨秀先生倡導的民主和科學,振聾發聵,一時風頭無兩,激勵國人。
覺醒一詞,用的恰如其分。清末以降,無數仁人志士探索救亡圖存之路。有封建士紳的洋務運動,有勛親貴胄的君主立憲,有封疆大吏的東南互保,有神鬼顛倒的太平天國,有農民起義的捻軍,有不明真相的義和團,有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有張騫為代表的實業救國,甚至有袁世凱為代表的軍政府復辟、張勛復辟……各派各流,粉墨登場,偌大中華,成了演練場,成了試驗田。為國,時代精英和盲流們真是操碎了心。凡此種種,皆以失敗告終。當那之時,知識分子的苦悶,不可為不大,竟連周樹人,也無奈的沉迷故紙堆,考據金石,以古封今,麻痹自己!
大變革的年代,自然是風雷激蕩,大變革的年代,自然是新舊交替。胡適之先生留美返國,一方面作為新青年的導師,首倡白話文、白話師,誓與舊文化舊文壇決裂并一戰高低,另一方面娶老家安排的小腳女人,相濡以沫;李大釗先生一方面深入工廠,與長辛店工人交朋友,另一方面對家中一字不識事實上的童養媳寵愛有加;辜鴻銘留著辮子養著奴才,卻娶了日本女人,說著流利的幾國外語,馳名歐美;周樹人一方面抨擊著吃人的禮教,呼喊著救救孩子,另一方面又不違母命,和發妻在一個院子里住著卻不同床……凡此種種的糾結與扭捏,是時代的注腳!
新文化運動,白話詩文和小說,事實上降低了文化門檻和思想表達門檻,擴展了文化和文明的覆蓋面,有效降低了學習成本,將文化逐步的推向大眾甚至結合工農識字班推向工農。文化,再也不是皓首明經的有閑階級專享。
當代人說,風起時,豬都能飛上天。潮流來的時候,本著求同存異,新思想新文化在襁褓中總要團結奮進,戰舊戰古戰當局,但潮流滾滾中,對于將來,同袍亦會有分歧。在倡導新文化反封建上,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甚至吳稚暉都能同仇敵愾,法國派、俄國派、美國派、無政府主義等等,都有共同的敵人,封建主義。在反封建的下一步發展上,大家產生了分歧,巨大的分歧,從思想到行動上都是不可調和的矛盾。歸根到底,是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
五四運動中,李大釗最早發掘并激勵了工人的力量,接觸馬克思主義后毛澤東認真思考了中國工人階級弱小需要同盟的問題,陳獨秀在武漢演講中公然拋出了無產階級暴力革命的道路選擇。一代人的集體智慧,逐漸凝結,慢慢滴灌中華大地。
經過了理論傳播與思考、學習與討論、學生與工人運動結合,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條件成熟了,南陳北李相約建黨,在嘉興的游船上,一個小規模的秘密社團建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自此,經歷28年風霜雪雨,中國共產黨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的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覺醒年代》里,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初心和使命,是為勞工、為大眾、為民族、為社會!觀看此劇,作為一個中年人,我數次熱淚盈眶!我為是這個偉大組織的一員感到光榮和自豪,我愿為人民的幸福、社會的進步肝腦涂地!
此致我親愛的黨!
覺醒年代觀后感 篇21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于硎,人生最可寶貴之時期也!}記
猶記100年前“南陳北李”共同建黨,創造一段歷史,令后人世代傳頌;而100年后的今天,一部講述中國共產黨從一顆種子到生根發芽的電視劇——《覺醒年代》也應運而生。一百年,足足一百年,回望世事的滄海桑田,那些歷史另一端的人已成為天邊繁星,但他們的故事在今人的品味中依舊澎湃如昨。
《覺醒年代》正如它的劇名一般,呈現了一個人民思想開始覺醒的中國。最初的舊中國內外動蕩不安,戰爭連連,“鬧災荒、鬧瘟疫、鬧土匪、鬧兵亂,啥都鬧,沒法活了!”這是當時老百姓的真實生活,可謂苦不堪言。兩千五百年不變的車轍更無法去面對西方列強的尖船利炮。這個國家,已經病入膏肓了!
中國自救的良藥在哪兒?中國還有救嗎?有的。搞技術?改制度?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的失敗,都證明這并不能使中國真正富強起來。在這充滿未知的十字路口,有一位先生站出來了。他說,要想救中國,必須改良中國人的思想。他是陳獨秀,他帶領一批干將,吹響了新文化運動的號角,向腐朽的封建禮教宣戰。他要將國人骨子里的愚昧落后一一拔除,他要將嶄新的、先進的思想火種撒向神州大地。
與陳獨秀先生一同站在新文化運動一線的李大釗先生,在日本留學之時曾揮筆寫下振聾發聵的《青春》。他說:“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青年人的力量是無窮的,他們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只要他們有了堅定的信念,就能夠放開手腳、一往無前,破開陳腐的舊社會,大刀闊斧地開辟出嶄新的未來。而有著文化素養的青年學生,也更能接受先進的思想理念。要啟蒙國人的思想,首先要在青年學生身上下功夫、在教育領域下功夫,指引他們打碎舊思想的枷鎖。
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天地間銀裝素裹,分外妖嬈。一位儒雅的老先生向著陳獨秀一躬身、一拱手、一聲“仲甫”,直讓二人心弦皆一顫。老先生是新任的北大校長蔡元培,他三請仲甫出山,終于讓陳獨秀決心來到了北京大學。從此,北京大學中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重要陣地、 青年學子睜開了明亮的雙目。鄧中夏、郭心剛、趙世炎……一個又一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意識到了國家所面臨的困境,成為了新文化運動堅定的支持者。
青年學子邁出了探索的步伐。中國迫切需要真正適合中國的理論對中國的發展道路進行指導,但什么理論才可以救中國?陳延年和陳喬年兄弟倆用實踐說話,成立工讀互助社,驗證克魯泡特金的互助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盡管互助社最后失敗,但這代表著學生們已經開始不斷探索、找尋方向。
青年學子挑起了肩頭的重擔。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四萬萬中國民眾豈能接受將中國的領土拱手讓給他國?!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在天安門廣場爆發了!學生成為五四運動最初的主力,他們揮舞著鮮紅的標語,呼喊著鏗鏘的口號,在政府的暴力鎮壓下仍冒著生命危險站上街頭 青年學子高舉起抗爭的拳頭。軟弱的政府無力向耀武揚威的外國開炮,卻將槍口對準了自己人。街頭散發傳單的學生被捕入獄,冷冰冰的槍械抵上他們的胸膛?赡阋詾檫@樣就能讓他們屈服么?他們是堅韌的、剛毅的、不屈的,他們在監獄里革新自我、堅持學習,他們在監獄里高舉拳頭、絕食抗爭,他們將監獄當作鍛煉自我的實驗室!
有責任、有擔當、有智慧、有勇氣。這是覺醒的青年一代,是立于潮頭鋒芒銳利的青年一代,是心懷家國頂天立地的青年一代!他們用滾燙的熱血、不屈的意志、高尚的靈魂在汗青之上燙出一點痕跡,殘留的余溫可供后世觸碰先人亮如彗星的眼眸。
時光流轉,歲月變遷,中國早已擺脫積貧積弱的困境。如今的中國國力強盛,社會穩定和平,大有可為的黃金時代已在眼前,我們身為祖國的青年一代,理應抓住機遇、有所作為。
但是,最近的新冠疫情,河南暴雨,來勢洶洶,狠狠地打擊著中國。即便如此,新冠疫情期間大量的青年奔赴前線,英勇奮戰,舍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誓要為祖國,為老百姓們,營造一個安穩的社會;河南暴雨之時,仍是大量青年爭相為河南捐款,讓災民們看到了生的希望。
而如今身處這個時代,這個年齡的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提升自身的能力,堅定愛國的信念,承擔起祖國未來的偉大責任!
覺醒年代觀后感 篇22
今年真的是被《覺醒年代》刷屏了,五六月間這部劇突然大火,在許多青年學子中引起熱議。我一直想看這部劇來著,但苦于在校期間學業繁忙,竟抽不出時間好好觀賞一番。于是放假之后,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追《覺醒年代》。
據說這部劇是第一次以陳獨秀和李大釗為主角來拍攝的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很新穎的一點是,毛澤東和周恩來在這部劇中作為南陳北李影響下成長起來的新青年,只是作為配角簡要出場,這在以往的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中是未出現過的。但是該劇并不是簡單地講述南陳北李的故事,也為周毛出場作了大量鋪墊。
該劇講述的是1915年袁世凱復辟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之間的這段歷史故事。開篇即是陳獨秀、李大釗、易白沙等人在異國他鄉——島國日本——相遇相知的場景。在這里,陳獨秀以一個流浪者的身份出現,讓我不禁想起陳獨秀先生的扮演者于和偉在他的另一部法制類電視劇《巡回檢察組》中扮演的主角——檢察官馮森,這兩個角色的出場方式不能說是完全一樣,但至少是有相似之處的。接著便是袁世凱出場,不過沒多久他就因病去世而謝幕了。之后陸陸續續地又有不少重要人物登場,如陳延年、陳喬年、胡適之、周豫才、蔡元培等人。
在陳獨秀回國時說他的妻子高君曼既是姨母又是繼母時,我心中是疑惑萬分的,于是我百度了一下,發現他的第二任妻子是他曾經的姨妹。由于對易白沙這人充滿好奇,加上他后期在劇中的表現不免有些悲觀消極,我又查了資料,發現他竟因刺殺時任民國大總統的徐世昌未果而跳海自殺,這不免有些可惜了。這里面還有許許多多的歷史故事有待我去發現。
蔡元培初任北大校長時想讓陳獨秀來給自己幫忙,以進行全面改革,實現教育救國。于是三顧茅廬請仲甫兄出山,之后便是北大內各家學派的學術爭鳴,好不有春秋戰國時百家爭鳴的味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部劇中,以辜鴻銘、黃侃、劉師培為代表的北大保皇派雖不贊成以陳獨秀、李大釗為代表的革新派的思想主張,且平時針鋒相對、刀光相見,但到了危急關頭卻也能和平共處、一致對敵,可見傳統儒家文化中“君子和而不同”的理念給這些文人墨客留下的深刻影響。當陳獨秀從北大辭職時,辜鴻銘和黃侃竭力挽留他,這也體現了文化知識分子雖志不同、道相異但仍同寅協恭、惺惺相惜。
令我有些情緒波的當然少不了胡適,可能是其扮演者朱剛日堯的演技太好了,以至于我覺得他就是真正的胡適之——一個多情文人——一個保守分子。此外,魯迅先生的登場也是令人激動萬分的,畢竟他可是在我們小學的課本上就出現過的人物,我們認識他的時候還早哩,因此更是期待他的出場。所以當魯迅先生在“人血饅頭”的背景下出現時,我是感嘆、感嘆、再感嘆的,就好像曾經課本里的那一幕幕又重新浮現在我的眼前,只不過愈加逼真罷了。
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兩處,兩件事都與張勛復辟有關。一是張勛的五千辮子軍進城的那個夜晚,有一個瞎子老人手拿二胡,旁邊跟著一個小女孩,老人邊拉二胡邊搖頭晃腦,看似十分高興,而小女孩則在一旁哭,接著便是辮子軍們手持火把,面無表情地從這一老一少身旁跑過。我特意上網查了一下,原來這一老人希望恢復舊中國的封建統治,這一小孩向往光明的美好的新文化新思想,所以一老一少、一笑一哭、一喜一悲形成鮮明對比。有評論說“辮子軍仿佛陰兵借道,形如鬼魅”。不得不說,這一段真是讓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二是辮子軍進城后的十二天內,皇旗、衣服、辮子全都重出江湖,眾多愚昧之人都一哄而上,爭著買辮子,甚至連駱駝都頭戴官帽,尾系“辮子”,不過當辮子軍被趕跑之后,這幫人又急著退掉原先好不容易買來的辮子,真是可笑又可憐。這兩個片段看得我內心十分壓抑,并感到害怕,猶如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緊緊抓著我的心,仿佛我親身經歷過這些事一樣。
陳延年、陳喬年、鄧中夏、趙世炎等人的選角十分符合觀眾的胃口。陳延年的扮演者張晚意給我留下十分深刻印象的是他的笑容,他的笑極具感染力,讓人覺得溫暖而治愈,看得我也跟著他笑了。陳喬年則看著既乖巧又有張力,是個招人疼的小弟弟。鄧中夏看起來則穩重成熟,具有領導人風范。趙世炎是一個陽光開朗的大男孩,翩翩公子,陌上花開,溫潤如玉。此外,李大釗的扮演者張桐這次的演技讓我耳目一新,不得不說,他的演技真是大有進步,突破了我對歷史課本里李大釗的想象限制。
這部劇的上映時間恰逢建黨百年,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也花了大量篇幅敘述五四運動中那個時代的新青年的故事,引人深思。這些青年都是當時的佼佼者,是具有一定歷史地位的人物,都為他們所生活的的時代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想,導演和編劇拍攝這部作品的初心就是要喚醒我們這一代人的初心,警醒自己,繼承先輩們的遺愿,在創作《覺醒年代》續集的基礎之上譜寫新時代的絢麗華章。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有幸生活在這樣一個幸福、美好的時代,更應不負韶華、砥礪前行、開創未來。強國有我,請黨放心,吾輩當自強!
覺醒年代觀后感 篇23
暑期的時候,在姥姥家度暑假,跟著姥姥姥爺看了一部使我感慨良多、思緒萬千的電視劇《覺醒年代》。
在看這部劇之前,我無法相信,原來我生活的這個國家,曾經是那么混亂,封建。原來有一群人,他們畢生都在為救國奮斗,甚至犧牲。而我,對那個年代的認知僅僅停留在學校作為課外知識的科普,寥寥幾句概括了這場新文化運動。我根本不知道這場運動的那些人是誰,是怎樣的人。
印象深刻的就是魯迅出場時,目睹“人血饅頭”事件。第一次看時,我震驚了,當時的中國,群眾思想是多么無知,會相信如此荒謬的事!看客的冷漠,社會的封建,令我沉思,也令我相信,在當時為什么會有人說出“這國,沒法救了”的言論了。
當劇中陳獨秀先生的家門口被復古派貼滿了辱罵性的紙張時,他的妻子高君曼一邊撕著紙,一邊擦拭著眼淚,卻目光堅定地對他說:“你是什么樣的人,我比誰都清楚,我如果因為這兩三聲就聞之落淚,那我就不是你要找的高君曼!”語氣中充滿信任。他們的這份愛情令我感動。
最后,便是陳獨秀先生送延年喬年出國時了。上一秒,這兩個少年,背對陽光地踏上了去法國的郵輪。下一秒他們,腳底染著鮮血,蓬頭垢面,傷痕累累,手腳上的銬鐐隨著一步步走動碰撞。在死亡面前,他們從未懼怕,在陰森的刑場上,他們目光堅定。陳延年,臨刑前,寧死不跪被反動派亂刀砍死,年僅29歲。弟弟陳喬年,臨刑前大吼道“就讓我們的后輩,享受前人披荊斬棘的幸福吧!”這部劇播出后,為了紀念他們,合肥市的延橋路牌下擺滿了鮮花,直行后便通往繁華大道。
劇的后半段,先生們都陸續離開,看著每個人的平生簡介,幾句話概括了他們的一生。我竟然有些不舍。
我想,我見過先生們,在書中,在過去,在未來……
覺醒年代觀后感 篇24
這幾天,我廢寢忘食地觀看完了《覺醒年代》這部電視劇。劇中主要闡述了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李大釗和陳獨秀從1917年在北京大學作文吧任教開始,他倆就不約而同地去尋求一條路:一條可以真正挽救中國的正確道路,一條從根本上革除舊社會弊病的光明道路,一條可以覺醒人們創造新世界的勝利道路。
電視劇一開始,陳獨秀、李大釗兩人只是在推動新文化的發展,并未真正找到一條拯救中國的正確道路。俄國的十月革命,給了李大釗先生一個新的方向,他開始了解馬克思主義。1919年為抵制中國代表在巴黎合約上簽字,陳、李兩位先生領導了一場從北京崛起進而蔓延到全國的愛國運動。這場運動被稱為五四運動,這是一場由學生發起使全國人民參加并支持示威游行的運動,它發出了屬于我們中國人的怒吼。這一刻,無論是學生,是工人,是農民,還是商人,他們都紛紛加入起來,場面宏大,前所未有。而這場運動,讓陳、李等人也都意識到,要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來建立一個全國性的組織,這個組織來進行暴力革命,推翻舊社會。后來李大釗先生留在北京,陳獨秀先生前往上海,形成了南陳北李的局面。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誕生了!從此,各位革命先烈開始了與舊社會的搏斗與較量。如果沒有他們的拼搏與奮斗,流血與犧牲,哪有現在的歲月靜好。李大釗先生曾說過,“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球的世界!”
這部電視劇使我對中國共產黨有了新的了解,刷新了我以前的認知。我以前認為中國共產黨是靠某場戰爭輕易建立起來的政黨,看完電視劇后,我才知道,中國共產黨是通過無數仁人志士苦苦追尋、無數革命先烈流血犧牲、無數人民支持擁戴才建立起來的政黨!
在這部電視劇中,我發現了許多細節性的畫面,刻畫的很好。如在燈光如豆的胡同里,李大釗和陳獨秀先生撐著油紙傘,邊走邊討論討論如何尋找拯救中國時,腳下所走的乃是泥濘的道路,暗示了以后拯救中國的道路必然艱辛,充滿坎坷。后來陳、李兩位先生與胡適先生意見主張不同,陳、李兩位先生主張暴力革命給中國下一劑猛藥,而胡適先生,則主張溫和改良這個社會,這才有了后面這一幕:在十字路口,陳、李兩位先生走一邊,胡適先生走了另一邊。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陳延年、陳喬年兄弟二人壯烈犧牲的場面。兄弟二人頭發凌亂,臉色蒼白,渾身帶血,但他們的眼神堅定,沒有絲毫退縮之意,一身正氣,一步一個腳印,大無畏地向刑場走去,只為了心中的那個堅定信念。
在我的家鄉合肥,有三條路:延喬路、集賢路、繁華大道。站在延喬路牌下,我也深情告白:延喬路短,集賢路長,但都通向了繁華大道!
現在,請允許我,一個13歲的少年,驕傲地告慰先賢們:盛世繁華,國泰民安,這盛世如您所愿!也請相信我們無數青少年在建黨100周年大會上的鏗鏘誓言:請黨放心,強國有我!
【覺醒年代觀后感(通用24篇)】相關文章:
萌力覺醒歌詞10-19
后童真的年代12-22
覺醒的青春-200字01-07
一覺醒來我變成了作文05-24
珍惜和平年代作文2篇02-27
一覺醒來我變成了什么作文04-24
戰爭年代的孩子作文500字04-16
獨生年代的快樂與煩惱作文03-04
趙雷八十年代的歌歌詞07-13
高中高二作文700字:適合離別的年代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