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6史詩影片《終極勝利》觀后感
《終極勝利》集中展現了濰縣集中營內日軍與僑民間的對峙,這些留在中華大地上的僑民已經做過人生的選擇,像李愛銳一樣在民族正義面前,舍棄了家庭與財產。下面是語文迷網為大家提供的影片觀后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終極勝利》觀后感一
在看電影的時候掉了很多眼淚,比如在大家一起唱《奇異恩典》的時候(不知道為什么,在還沒看到這個片段的時候就已經預料到這首贊美詩歌會出現了);比如,小女孩在彈琴給那個再也聽不到的小石頭聽的時候;比如最后eric赤腳跑步勝利的時候;比如……
不是說每一個片段都拍得有多么震懾人心,而是因為突然發現,這些都是真實發生過的故事。也就是說,曾經真的,有這樣的一群人,經歷過這樣的一些事情。歷史上,有這樣的一些人,做出過這樣的一些選擇,然后,再如一粒麥子落在了地里,死去,被埋葬,被覆蓋,被留下一個墓碑上的名字。
然而,有些故事,一旦發生便不會在歷史塵土中被掩埋,而是會以另外一種方式生生不息。
想起曾和某人一起探訪過廈門鼓浪嶼島上的基督徒墓地。在別人都在島上忙著小清新的時候,我們兩個基督徒,卻開始了一段很妙的“尋根之旅”。
那條小山路,很陰涼。一路上的石階,還有著各種拼音字母,走幾步就發現一個,宛若探秘。估計像我們倆這樣走這條路的人也不多吧,所以一路上沒有看到別的人。在雞山路拾階而上,走到半山腰,發現一個小菜園,里面有一塊比較詳細的碑文,當初拍了照,后來想想總覺得不太尊重,又刪掉了照片。守院子的一位老人告訴我們,繼續往上面走,還有一大片公墓,在鼓浪嶼島上總共有五百多位傳教士葬在這里,有些還有名字查考,有些已經連名字都沒有了。
那時候,這些公墓,給我的印象都只是一個個名字,或者一片片地方。但因為這部電影,會發現,一個墓碑上的李愛銳eric,背后有他望眼欲穿的妻子,有他未曾謀面的孩子,有他的伙計,有他的朋友,有他的愛好,有他的生活,以及他的信仰。
他們本來可以在戰爭之前就以外國人的身份,離開這個國家的,但他選擇了留下。如果早早離開,那會是很聰明的選擇吧!畢竟能夠遠離硝煙戰火是多么理智的選擇。當想著這些的時候,那些公墓上的,就好像不再是一個個簡單的名字了,而是一個個鮮活的人生。
作為一群外國人,他們本可如鷹飛翔,但他們選擇了留在這片土地。
我想,我能懂他們為什么會做這樣的選擇。
《終極勝利》觀后感二
第二次世界大戰打響,戰火四處蔓延,槍林彈雨沖淡了不少真摯的情感。在回國的船票與此生摯愛的妻兒面前,有人決然選擇了大義,堅守在一片被苦難浸濕的土地上。炮火照亮城市夜空的同時,也點亮了人心中的火焰,《終極勝利》中的愛情,兄弟情,所有人類最質樸的情感都被注滿了人性的力量。
永遠對自己真誠是李愛銳做人的道德準則,堅守,更為可貴。放棄奧運冠軍的光環和衣食無憂的生活,來到偏遠的出生地天津宣教,這是李愛銳對信仰的堅守。濰縣集中營內,身心飽受摧殘的李愛銳拒絕了首相丘吉爾的特別照顧,將離開集中營的寶貴名額讓給了一位懷孕的婦女。或許這對李愛銳來說是愛與關懷的自然流露,但在他人看來卻是高尚情操的展現,充滿了人性光輝。
那時期的中國租界,生活著很多外國人,有奔波在醫護前線的醫職人,就有發戰爭財的醫藥商和軍火商。這些人的生活質量很高,或享受著廚師、司機和仆人的服務。教師的職務和崇高的信仰,沒能讓李愛銳這朵青蓮沉溺在物質生活里。李愛銳從不用身份高低來判斷人的好壞,而是透過人們的內在品質,彼此之間,互相尊重。沒有外籍人的優越感,徐牛與李愛銳之間又少了一層隔閡。尤其是在殘酷的戰爭環境,徐牛想做一份努力,卻茫然失措,是李愛銳教會了他勇敢面對,他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救助中國濰坊集中營的受難者們,將愛治暴的希望傳遞下去。徐牛對李愛銳一家人的感恩,由一套白色的制服表現得淋漓盡致,板正的制服除了表現司機的身外之外,更是徐牛對李愛銳的尊敬,細膩的情感將點滴的細節黏合在一起,充滿了儀式感。
何為友情?烽火硝煙之間,人人自危,經受得起人間最殘酷考驗的生死與共才是真正的友情,如同《兄弟連》和[拯救大兵瑞恩],救一個人,是為了不再失去一個兄弟。當徐牛腿部受傷時,李愛銳的腦海中沒有絲毫優越地位的意識閃過,而是順手拉過黃包車將徐牛帶離危險的戰爭廢墟。徐牛與李愛銳,彼此尊重的這份兄弟情義,跨越戰爭的圍欄,成為永恒。
殘酷的大環境,生存已經是一種挑戰,那么愛情則成為割離孤獨,尋找溫暖的理由,或是證明自己還活著的一種方式。發生在戰爭中的愛情離不開熾熱的內心與悲傷無奈的眼淚,丘比特之箭與死神的鐮刀相碰,摩擦出血腥味道的火花。但它更像是一場賭博,押上性命,或者是愛情本身。
以“勝利之吻”為起點,讓時光倒流,阿廖沙與舒拉在《士兵之歌》里童話般地相遇,人對戰爭的恐懼拉進了彼此之間的距離,剛萌發的愛火卻因為分別而熄滅,阿廖沙戰死沙場,舒拉卻未從得知。冰冷的結局,就像無情的戰爭,愛情來過,很快,它又走了。《英國病人》中的歷史學家艾馬殊,在擁抱愛情的那一刻,便拋棄了不再擁有的一切,直到愛人死去的那一刻,戰爭留給他的病癥,一直在隱隱作痛。《終極勝利》中的愛情沒有《英國病人》中的那樣極致,而是更加的熱烈,有著年輕的激情。開著紅色跑車的男人是有錢的藥商,救治病人的女人是醫院中的護士。兩人之間有著無數的交集,又有著無數的沖突,金錢利益與人道救援。
愛情是什么?無論是對陷入愛情的藥商,還是對堅守在中國大地的李愛銳來說,都是一張回家的船票。藥商為了愛人,放棄了安穩平定的生活,而李愛銳則是為了民族正義與信仰,選擇了放手妻兒,原本幸福安定的生活永遠定格在了游輪上親吻的那一瞬間。
生命短暫,人們終將逝去,但發生在濰縣集中營的故事卻永久的保存下來,彼此之間的情與義是那么得堅定且美好。在薄情世俗的現代,依舊閃爍著獨特魅力,照亮我們繼續前行
《終極勝利》觀后感三
整個放映廳里只有我一個人,頭一次自己非常討厭這樣的環境,因為故事里沉重的苦難壓得我喘不過氣來,卻沒有其他人和我一同背負這壓抑的氛圍。我經不住問自己一個問題:上帝在哪里?他的公義又在哪里呢?
在這部名叫《終極勝利》的電影里,我看不到勝利。在集中營里,因為缺少必要物資生病的米大衛得不到必須的藥物生命隨時都會有危險,為了戰俘營里的戰俘,李愛銳要求和指揮官進行一場公平的比賽,條件是如果李愛銳贏了,就允許村民送物資進入集中營,李愛銳在比賽中贏了日軍指揮官,但是日軍指揮官卻反悔電死了送物資的小石頭,為了保護彈鋼琴送小石頭上路的小女孩,米大衛被日軍活活打死,李愛銳為了他剛剛懷孕的妻子放棄了回國和家人團聚的機會,死在了集中營里。戰爭結束后,為了保護戰俘不受日軍的報復,徐牛被日軍指揮官打死。
他就在苦難中和集中營的大家同在。李愛銳牧師和日軍指揮官比賽時已經得了極其嚴重的疾病,身體也處在長期的營養不良中;比賽當天,日軍指揮官把所有的戰俘趕回營房禁止他們為李愛銳牧師加油,他們只好在營房里為李愛銳牧師禱告和唱贊美詩《奇異恩典》,就在這種不公平的狀態下比賽開始了,神與李牧師同在,仿佛又讓他回到1924年夏季的那場400米奧運會,極不尋常的打敗了日軍指揮官。
這部影片聚焦的絕不是地上的比賽,而是天上的比賽。1945年2月21日,43歲的李牧師在集中營里病逝歸家,他打贏了在地上的戰爭,返回天家享受他主人的歡樂去了。地上的一切總有一天都會消逝,誰還記得1924年其他項目的奧運冠軍呢?但是,當圣徒回到家鄉,他在地上走過的路程將會被銘記在生命冊上永遠不會消失。
苦難是通往勝利的唯一途徑,中國有一句古話:天降大任與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行拂亂其所為。每個圣徒在地上都要遭受苦難的磨煉,被神打磨成精美的瓷器,沒有人可以不經過苦難就聽到勝利的號角回歸天家的,這是上帝至高的奧秘主權。
此時,我想起了《約伯記》的故事,義人約伯受到上帝的試煉,家產兒女都被上帝收回,也得了大麻風,被世人恥笑,神來到他的面前,并沒有回到他這是為什么而是告訴他這是神的主權,約伯就順服了。面對苦難,有時我們也不知道到底是為什么,就像李牧師也不會想到他會遭受到這么多苦難一樣,因為這是上帝的主權,他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因著上帝的愛和救贖,我們只能選擇順服。
【史詩影片《終極勝利》觀后感】相關文章:
藝術足球的終極勝利作文09-23
電影《終極勝利The Last Race》歌曲的歌詞集錦06-13
《終極勝利》觀后感08-13
《終極勝利》觀后感02-01
《終極勝利》觀后感01-28
《終極勝利》觀后感07-17
《終極勝利》觀后感08-15
終極勝利觀后感08-08
《終極勝利》觀后感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