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觀看《我們倆》有感
《我們倆》電影中一老一少的感情簡單而質樸,嫻熟的導演手法,讓并不復雜的故事一波三折,催人淚下,幾處巧妙的空白讓影片有了意味深長的韻味。下面請看語文迷為大家提供的電影觀后感,希望你喜歡。
《我們倆》觀后感一
當生命與生命交接碰撞時,是彼此的破裂?完整的融合?還是沒有任何聲息的繼續?
讀書時讀了些關于生命的哲學,猶如對本體世界的探討那樣深不可測與無所確指。任何所謂的哲學家及其生活和命運的轉折足以震撼過去整個關于對生命本體的推斷。然而,這種震動又能怎樣?席卷一場思想的風暴,讓原本充滿陰霾的天空變得雷電交加,接著整個世界就是烏煙瘴氣、亂七八糟、一塌糊涂。幸好的是真正的生命是源于自身而并非他人的,或其瑣碎的言論。這種智慧用來應對什么呢?給你面對痛苦和死亡的勇氣?給你足以讓你不再沉淪與彷徨的毅力?不是如此的,它是存在與你的內心的一種哲學!段覀儌z》中我沒有看見太多的情節,看影片的時候,似乎是忘記了用眼睛,而用了太多的心。結果令自己自嘲、悲傷、自傲的是自己感受到了一種激情。盡管不如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也沒有什么饒舌的東西,但是當你壓抑不住的時候沖出的文字彰顯著一種魅力,當然同時也是一種無力。
周國平在《愛與孤獨》中說:“生命本沒有名字“,的確是這樣。生命本沒有色彩,然而正是與他者的碰撞中填滿自身的空白而使生活五顏六色、斑斕絢麗。
《我們倆》中沒有太多的對白,也不需要太多的語言,只因為充溢了足夠的情感。當然關于生命本身的追問幾乎被用爛了,在《紅高粱》中是一種豪邁的激昂,《黃土地》是一種深沉的凝重,《四百下》是一種無奈和迷茫,《筋疲力盡》則是一種頹敗和憂傷。。。。。。
《我們倆》,兩個人的世界激蕩出的生活。片中個場景的細節,老人與小馬臉上的痛與笑,鏡頭的搖移,在上空的俯拍。當這一切存在于時間和空間的元素構成一種超時空的存在的時候彌漫出的是一種歲月,是凄苦背后的幸福。
當分離的事物同存于一空間,但又在一時間中偶然相遇的時候,他們需要的是為彼此的交流騰出足夠的空間地帶。盡管有時候空間不夠,我們應該默默的在心中延長一段距離作為兩者的緩沖。片中擁擠的小巷、簡陋的四合院,但是這又窄又擠的空間卻促使了老人與小馬感情上的交流。也許很少有人能夠理解一個孤寡老人和一個青春陽光的女孩的這段感情。但是真正重要的是當生命與生命交融的時候,任何語言都是蒼白無力的,他們根本不需求別人的理解,也沒有不要讓別人都理解。影片中老人說“吃了就睡、睡醒了吃”時是如此的平淡,似乎是已經看透了這種孤獨,也經受了孤獨的痛苦,但是孤獨并不是獨生子,它永遠是和愛在一起的,可以說孤獨的本質就是愛,愛的本質是孤獨。
有人說影片在后半部分太煽情,失去了開始時候的那種韻味,也沒有讓人捧腹的情節噱頭,拉到吧。我覺的影片挺好。
當我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來感知這個世界的時候產生過很大的混亂與無序,而且這種混亂依然存在,猶如《四百下》里安童萬的“最后的回眸”。成長的過程是個洗禮的儀式。《我們倆》就是一種“儀式”,一種是老人的渴望,另一種是女孩的期盼,他們的共同之處是用情感作為紐帶,用生命作為祭品,令自己高興的是他們斷斷續續的完成了生命的交接。
《我們倆》觀后感二
一部《我們倆》,棲棲遑遑的酸楚,讓我很是心疼。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愛情讓人唏噓,忘年之交的友情更叫人濃濃感傷。很中國的電影,院子、老人、孩子,有些貧窮的生活,沒法解決的孤獨,含蓄真切的愛。人生的結果往往很久很久以后才會有答案,種種深切的感受常常不能言說,我們脆弱的生命最難以承受什么?真情。平淡的,瑣碎的,才是,真情……
《我們倆》上映于2005年,算是老片了,初次看到是18歲時,只曉得感動,不能解真情。經歷這些年的成長,終于明白不論經過怎樣的時間,那個胡同深處破落寂寞的老四合院里的冬春夏秋,從皚皚飛雪到傾盆之雨再到滿山黃葉,才是在這世上實實在在的不可輪回、永不褪色的真情,人生如四季,春夏秋冬走完,生命也將近,無論完美與否。
故事簡單,拍攝手法也簡單,音樂、對白更異常簡單。它從最普通的角度,展示了人與人之間最樸實清淡的的真情:一位戲劇學院的女大學生租了老太太一間簡陋的小屋,兩人在一個四合院里共同生活了三個季度,隨后小馬搬出去與男友一起生活,老太太則壽終正寢。我看來,這是一個不是結局的結局,因為心疼。
老太太當過兵、騎過馬、抽過大煙、未曾生育、抱養一個女兒卻與她不怎么親近,女大學生樂觀向上、率性直為、開朗大方而又細膩敏感。老人原來的生活孤獨而平靜,“不近人情”的執拗、不可掩飾的孤單,她和老街坊為水壺加柴蓄水,才能不讓那一丁點點綴寂寞的溫暖在平靜中消失殆盡;女孩有凍的紅撲撲的臉,為房租討價還價、整日里奔忙、掛燈籠時喃喃自語,艱辛求學的日子里依然樂觀個性,她在這個偌大的世界中用自己的呼吸方式努力過著自己的生活。女孩和老人站在院子中央,因為被掐斷的電話線被打嘴皮官司,一言一語都是孩子話:你這個壞孩子,難怪沒有男朋友!——你是個壞老太太,難怪沒人來看你!
小院里種種矛盾交匯,卻溫馨可愛,主人公的感情從不可掩飾的冰冷到不可捉摸的細膩再到不可割舍的牽掛,她們都是艱辛不富裕的人,吵嘴,生氣,然后依賴,揪著觀影人跌入其中。
故事中的“秋”,很心碎,很酸楚。女孩搬出去與男友同住,臨走時,老人顫抖地走到女孩屋子里看看,轉身拉住女孩的手,大大的渾濁且無助的眼睛,說了四句同樣的話,“真搬走了,真搬空了,真搬空了,就這么搬空了?”字字揪心,無助的絕境。老人又回到原有的生活軌道,寂寞、冷清。外孫結婚,老人給孫兒騰房,被養女送到郊區一間破平房里。病倒了,心里想的、嘴上念的,不是養女,不是外孫,而是簡簡單單在一起生活了不到一年的女孩。女孩急匆匆跑著去看她,緊握住老人那雙滄桑的手,老人想抓住的未必是女孩的關心,而是對溫情和生活的需要。孤獨張望人來人往的老邁身影辭世了,女孩蹲在天橋上,看著手機,空白、不知所措。重返老院子,推開門,窗上有新“喜”,物是人非。
社會在發展,我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總覺的物質能給我們最大的安全感,如此人與人之間的那份親情感就漸漸淡了。我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正一步步衰老在生命的最后垂暮時光中,寂寞度日。眼前的世界繁華欣榮,戎馬一生的人被遺忘,終日辛勞的人被遺忘,庭院深深深幾許,鰥寡孤苦誰人訴?一個再舒服的拐杖,也比不上一只溫暖的手。
正月初三回老家看望過世的外婆,冰涼的墓碑直讓我冷到心里。時間它跑的那樣不管不顧,那樣快,好些人,我都沒來得及好好疼,尤其是孩子一樣的外婆,她以老人特有的狡黠與幽默,讓我安心踏實,勇闖這世界。她也總是等我,她的在意,是真心實意地把我捧在了心窩里。
歲月安好之中,品得這樣一部好電影,盡管悲傷,卻直面人性,盡管不能言語,卻會心微笑——雖然最后鼻子很酸。這電影是要走進內心的,電影院留它不下。
《我們倆》觀后感三
早聽說過電影《我們倆》獲得許多好評,于是我就好奇地找來看看。就電影本身而言,故事不怎么出彩,講得過于平淡,甚至有點冷寂,有點寂寞。
這是一部小成本電影,連演員都不是專業的。欣賞電影,感覺生活在銀幕里沒有被濃縮,也沒有被稀釋,生活恰似《我們倆》,不大可能非常無聊乏味,也不大可能高潮迭起,生活就是平平淡淡,偶爾裸露出一些平凡的溫暖。
如果說生活是杯白開水,那么導演呈獻給我們的就是那杯微暖的白開水,隱隱冒著熱氣。導演用鏡頭平實地攝錄了一個孤寂的老太婆和一個孤獨的女生之間的情感。觀賞電影,猶如冬日站立在窗前,一邊曬著陽光,一邊思忖著自己的生活。
在生活中,有多少人孤單地居住著?許多孤單不是自己所選擇,而是迫于無奈。如電影中的老太太,似乎是被子女遺忘在老宅,孤寂得盼望收破爛的人前來敲門,以求閑聊幾句。女生呢,好像沒有什么朋友,常常獨來獨往,騎著自行車進進出出。恰恰,這樣孤單的女生租住在這樣孤單的老太太的老宅里。在生活里,兩個孤單的人往往走不到一塊,因為彼此防備著彼此。孤單就是他們抵御外界的最脆弱的武器?墒莾蓚年齡相差60年的女人,卻有幸卸下防衛的孤獨,彼此關懷,彼此照顧,彼此溫暖。久之,兩人產生了類似祖孫的感情,甚至更加深厚。正是這樣的超乎世俗無關于利害的情感,如此簡單真誠,才感動了觀眾。這樣的溫情在生活,已經成為稀缺資源。
電影要拍攝什么?當然要拍攝理想的情感。正因為生活中不常見,我們才需要通過鏡頭傾述這樣的渴望。正如我們寫博客,嘮叨的就是自己所缺乏的東西。電影里兩個人的孤獨融合成溫情?缮钣卸嗌賯孤獨,遇上另個孤獨,依然還是冰冷的孤獨?!
【觀看《我們倆》有感】相關文章:
我們倆電影觀后感01-31
我們倆觀后感范文09-11
包含我們倆的歌詞07-20
我們倆的友誼作文12-21
我們倆的婚姻觀后感10-18
我們倆電影觀后感600字06-11
我們倆作文800字07-29
我們倆初三作文08-16
我們倆寫人作文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