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千年包公》觀后感精選
《千年包公》紀錄片運用先進的紀錄片創作理念,通過再現真實的包公故事,尋訪包公精神的當代體現。下面是由語文迷提供的《千年包公》觀后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千年包公》觀后感【1】
三集紀錄片《千年包公》將于25日晚起在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播出。該片通過展現包拯人生各個時期的故事,表現其清正廉潔剛正不阿的形象,其中以“七彈王逵”“六彈張堯佐”“斷冷清案”最為精彩,突出包公鐵面無私、不畏權貴、執法如山的可貴精神。
據介紹,為最可能精準的展現宋代歷史與包公形象,劇組采訪了中國、新加坡等地的幾十位包拯研究學者及宋史專家,在查閱大量歷史文獻資料后,摒棄戲說,完全根據史實,進行人物再現與現實拍攝。
通過再現真實的包公故事,尋訪包公精神的當代體現,力求在觀眾心里樹立一位真實可信的清官而非戲說的包公形象。
《千年包公》觀后感【2】
“清心為治本, 直道是身謀”,由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電視臺及安徽廣播電視臺聯合攝制,反映一代清官包拯鐵面無私、執法如山、親民愛民的紀錄片《千年包公》首映式及新聞發布會于2016年5月24日上午在包公的家鄉合肥召開。
此次首映式選址在合肥包公園的清風講堂,是十分有意義,清風講堂地處合肥包公園。占地34.5公頃的包公園,是為紀念包拯而建,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風閣、浮莊等組成。
擔任此次首映禮司儀的是和包公同為安徽人的央視著名主持人周濤,在儀式伊始周濤便表達出了回到家鄉的興奮之情。
包拯生于公元999年,卒于1062年,事隔千年,他的名字不但沒有忘記,而且傳遍了亞洲,走向了世界,成為中國古代賢臣良吏的代名詞,成為百姓心中的“包青天”。
十八大以來,國家堅持倡導的廉潔奉公、執政為民的思想,以及反腐倡廉、依法治國的執政理念,《千年包公》順時而生,是包公精神的當代延續與傳承。
《千年包公》歷時一年,奔赴臺灣、新加坡、廣東肇慶、河南開封、安徽合肥等多地進行實景拍攝及歷史再現,以大量的素材與文獻立體呈現了包公真實而厚重的形象。三集紀錄片《千年包公》將于5月25日、26日、27日晚8點在央視9套紀錄頻道開播,敬請觀看。
《千年包公》觀后感【3】
5月24日上午,電視紀錄片《千年包公》首映式暨新聞發布會舉行。中央紀委宣傳部正局級紀檢監察專員閻群力,中國曲協副主席馬小平,中國曲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黃群;省紀委副書記車建軍,省紀委常委、省監察廳副廳長張志宏,安徽廣播電視臺黨委書記、臺長、總編輯莊保斌,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鐘俊杰,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汪學致等出席首映式。
據悉,三集高清電視紀錄片《千年包公》由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電視臺和安徽廣播電視臺聯合攝制。紀錄片運用先進的紀錄片創作理念,通過再現真實的包公故事,尋訪包公精神的當代體現。央視紀錄頻道定于2016年5月25日20:00起連續三天播出。
據了解,和以往包公題材的電視文藝作品不同,紀錄片《千年包公》堅持真實可靠可信的創作原則,完全根據史實,摒棄戲說,進行人物和實景再現,向觀眾呈現一個有血有肉、可親可敬的包拯形象。全片共三集,第一集《清心直道》介紹包拯清正廉潔剛正不阿個性形成的原因,通過包拯家訓以及包氏后人對他的懷念,突出包拯清正廉潔家風對世人的深刻影響;第二集《鐵面無私》在真實歷史文獻基礎上用影視劇手法再現“七彈王逵”“六彈張堯佐”與“斷冷清案”等典型史跡,突出包拯鐵面無私、不畏權貴、執法如山的可貴精神;第三集《以民為本》通過“斷牛舌案”“匿金案”“陳州折變”“不持一硯歸”等歷史故事,展現包拯以民為本,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的為官為政思想。
【紀錄片《千年包公》觀后感】相關文章:
紀錄片《千年包公》觀后感08-16
2016紀錄片《千年包公》觀后感05-31
千年包公觀后感作文09-03
2016《千年包公》首映觀后感05-31
觀看千年包公觀后感優秀范文06-05
包公的傳說08-06
美麗的包公湖作文08-08
保護包公湖作文10-25
包公祠的觀后感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