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央視《守護明天》觀后感(精選15篇)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后感了。那要怎么寫好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央視《守護明天》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央視《守護明天》觀后感 篇1
“這個小女孩好可憐,我們發起一個捐款吧……”
《守護明天》第五季播出后,《摔傷孩子誰之過》的主講檢察官、北京市門頭溝區檢察院檢察官孟婕一直密切關注著網友的留言,當看到大家為小女孩雯雯(化名)的未來出謀劃策,孟婕的心里很是欣慰。
孟婕講述了一起由家庭矛盾引發監護侵害、導致幼童重傷的案件。3歲時,一直隨爺爺奶奶生活的雯雯被接回父母身邊,母女矛盾日漸加劇。為了嚇唬妻子,雯雯的父親重重地將雯雯摔在地上。10天后,雯雯出現抽搐昏厥的癥狀,被送到醫院急救。
談起雯雯,孟婕鼻子又酸了。家訪時,調皮搗蛋的哥哥遭到母親斥責,一臉無所謂,而雯雯說話時,老是瞟向母親,在孟婕看來,“那種小心翼翼不是這個年齡的孩子該有的”。雖然做了大量的工作,雯雯和母親的關系還是不夠融洽,孟婕無奈地說:“為雯雯慶生,我們張羅著切蛋糕,她母親卻木然地站在旁邊,像一個‘局外人’。”
裂隙的親情,需要時間慢慢彌合。讓孟婕放不下心的,還有雯雯的生活環境。“她家家徒四壁,房間凌亂,床是用木板臨時搭的……”孟婕說,案件發生后,檢察機關發動司法資源和社會力量,對這個家庭展開了救助,“我們還在持續跟蹤,幫助雯雯家庭內在轉變”。
點點滴滴,歷歷在目。“作為節目的講述者,‘度’很難把握。”孟婕回憶,剛開始練習講述時,她總是以泣不成聲收尾,后來經過努力,克制住了內心復雜的情緒。
如何在節目中呈現“真情講述,平等交流”的效果,也困擾著《黑培訓班里的噩夢》的主講檢察官、江蘇省江陰市檢察院檢察官王威野,她負責講述一起培訓班老師猥褻女童案。“案件辦理時,還沒有相關法律依據,我們探索推行入職查詢和從業禁止制度,來保護更多的孩子不受侵害。”王威野告訴記者,“我想把自己由內而外的真情流露呈現給觀眾”。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檢察院檢察官吳文迪講述了一個“網絡大灰狼”通過短視頻平臺誘騙10歲女孩,“隔空猥褻”得逞后,又約其線下見面的案件。
吳文迪介紹,在對涉案App長達三個月的取證中,他們發現很多不特定的兒童群體也面臨著同樣被侵害的風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也是一位父親,看到那么多的照片和視頻,特別痛心。”吳文迪提到,檢察機關依法對違規的互聯網企業提起公益訴訟并要求賠償,過程很艱難,也很曲折,“當時完全是摸著石頭過河,但我們就是要把這個事情辦成、辦好,還要聯動各方力量,保護孩子們的網絡安全”。
央視《守護明天》觀后感 篇2
2021年,是未成年人保護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頒布實施。
“往年都是先有案例,后定主題,今年我們打破常規,主題先行,10集節目緊緊圍繞‘兩法’修訂的核心內容進行制作。”節目總制片人蘇大為表示,《守護明天》第五季聚焦了強制報告、入職查詢、網絡保護、文身治理、分級干預等立法亮點,從全國各地的未檢案件中篩選出136件,精挑細選后,確定了12個案例。
“我們今年優先選擇了承辦檢察官或參與案件程度較深的檢察官親自講述案件情況,更加注重親歷性,也讓講述越發地打動人心,更能引起共鳴。《守護明天》第五季的節目錄制,部委參與范圍更廣、‘外腦’專業領域更全面,節目權威性也更強了。”蘇大為介紹道。
“我很反感有些人把矛頭對準未成年被害人,苛責她們自我保護意識差……”
“我們千萬不要作出未成年人完全沒有自我保護能力的假定,這方面的意識和能力非常必要……”
在《賓館里的侵害》這一集中,兩位受邀專家對案件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此案中,兩男子帶著兩名醉酒的未成年女孩入住賓館時,前臺未按照規定詢問核對入住人員信息,釀成悲劇。該集中還增加了一起輔助案例,男子開房企圖失敗后,將女孩帶至點播影院,侵害多名未成年人。
“新未保法關于住宿經營者的安全保護規定堵住了犯罪分子的‘開房路’,他們又把目光轉向了點播影院等場所。上海檢察機關抓早掐小,把這些不良苗頭扼殺在了搖籃里。”談起這起輔助案例,節目總導演李燕佳感觸良多。
她表示,點播影院、KTV等娛樂場所私密性強且監管難度大,家長、孩子不設防,侵害發生更隱秘也更容易。將此案作為輔助案例進行補充說明,既豐富了節目內容,更為各地辦理類似案件、完善相關機制提供了借鑒和參考。
“11歲的小安(化名)無人監管、流浪街頭,因盜竊反復進出派出所,他未來的路在哪兒?”對于節目中小安的遭遇,中國政法大學未成年人事務治理與法律研究基地副主任苑寧寧很感慨,“檢察機關做了大量工作,積極鏈接社會資源,幫助小安這樣的困境未成年人順利回歸社會,舉步維艱,卻從未止步”。
“未檢檢察官是一支有情懷、有溫度、有擔當、專業性強的隊伍。”在節目中,苑寧寧看到了他們不放棄每一個未成年人的決心和行動,“為了推動案例中的問題得到根治,10部委相關負責同志也被邀請到現場共同探討,真正形成了未成年人保護大格局”。
“純粹、用心、專業。”上海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所長姚建龍用三個詞概括了《守護明天》吸引他的地方,“檢察官說案、專家點評、相關部門探討,大家發揮所長,共同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出謀劃策、添磚加瓦”。
作為《守護明天》的常駐嘉賓,姚建龍參與了每一季的策劃與錄制,也見證了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逐漸變強,由單打獨斗到形成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司法“六大保護”合力。
“每一季節目都是由點成線,圍繞一個共同的主題展開。從第五季回頭望,就能看到我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長足發展的這條主線。”姚建龍舉例,從第一季到第五季,校園欺凌案件從聚焦是什么、怎么辦、如何防治,變為對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中關于校園安全與欺凌相關規定的理解與落實,“這也是對前四季司法執法困惑的一個回應。《守護明天》要一直守護下去”。
央視《守護明天》觀后感 篇3
首先,我想請大家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在你們心中什么是法律?
有人說,法律是明媚的陽光。陽光照耀之處,耕地、河流、森林、草原、濕地、野生動物等等都有相應的法律保護著,法律的保護使天更藍、草更綠、水更清,大自然更加和諧。
有人說,法律是一件安全的外套。人從一生下來開始,法律就對幼兒、小孩受教育、婚姻、生命財產不受侵害、社會醫療保障、老年撫養等等都作了明確的規定,法律的保護讓我們快樂地成長,安全地擁有,幸福地生活。
還有人說,法律是行動的指針。像我們開口不能罵人,伸手不能打人一樣,我們的言行都要受到法律的約束,同時也受到法律的保護。大人們每做一項工作,每簽訂一個合約,都要涉及到很多法律條款,法律使我們的社會運行有序,和諧相處,健康發展。
哦,原來法律離我們并不遙遠,它就像空氣、水、或面包一樣,時時刻刻在我們身邊,須臾不曾離開。當有人故意毀壞公共場所的座椅,打碎路燈時;當有人騙取他人財物,甚至偷竊時;當有人走路不靠右側通行,隨意破壞交通規則時;當有人破壞草坪、花卉,隨意污染環境時;當有人私自拆毀他人信件,污蔑他人時;當有人攜帶易爆品乘車坐船時……這些不都是我們身邊的違法行為嗎?這其中有你嗎?有你的家人嗎?
法律對于我們青少年而言,還只是一只模糊的蝴蝶,有時候違犯法律了還毫不知情。那些犯罪的人為什么犯了罪,罪在哪里都不知道,這是缺乏法律意識的一種表現。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如果我們不從小培養法律意識,養成學法、知法、守法、用法、護法的好習慣,那么依法治國將永遠是一句空話!
古人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只要我們心中有法,你就會明白:什么事情可做,什么事情不可做,什么樣的行為是受法律保護的,什么樣的行為是法律所禁止的。
親愛的同學們,法律是一柄雙刃劍,它既懲治壞人,也約束自己,它既賦予你權利,也讓你肩負責任,它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它就在我們身邊,它就在我們心中。
央視《守護明天》觀后感 篇4
這天我們看了《守護明天》這個節目,故事講的是一個叫小西的16歲少年加入一個機動車盜竊團伙并成為技術骨干,不過好景不長最終被警方抓獲。可是在檢察官看來,小西承擔法律責任固然必要,但更需要的是從根本上解決他的問題。所以節目了解分析這個16歲的男孩子為什么會走向這條路的原因,通過檢察院對小西的父母的“強制親職教育”,小西和父母的關系越來越親近,慢慢的生活也走向了正軌。
故事中這個叫小西的男孩子8歲時爸爸就因為販毒入獄,小西母親選擇對小西隱瞞是對的,母親還特地囑咐小西的老師要關照這個孩子,可是誰知道小西的老師轉身把小西爸爸是毒販這件事情告訴了全班同學,同學集體嘲笑奚落他,導致小西精神、人格、尊嚴上受創,出于自我保護才不得不表現出一副滿不在乎痞里痞氣的樣子,因為這樣讓自己看起來不好惹,才不會受欺負,心里才會得到寬慰。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故事中老師的作為,我認為不僅沒有盡到教師的義務還嚴重侵犯了的學生的人格權隱私權,因此我特地查《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九條,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故事中小西會向這個方向轉變其教師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作為教師是一定會接觸到獲得學生隱私信息,如果與教育教學權無關就應當保密,只在必要的范圍內公布,使隱私權與知情權達到一定程度的協調。總之,尊重學生的隱私權,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意義非同小可。當學生的權利開始蘇醒時。我們的教育也應該“與時俱進”給學生留一點私密空間。
央視《守護明天》觀后感 篇5
《守護明天》這個教育節目對青少年有著很大的益處,教我們學會了更多的法治與道理。在連續播出這幾天,我收看了這個節目,很多案件都發生在中學生身上,令我感觸很深,也多了許多思考。
其中一個案件是一個初中畢業的女生,畢業后沒有上高中,而是上了一所職業學校,也是曾經的好人家的孩子,在家庭疏于管理的情況下,走上了犯罪道路。有一次遇到以前同學,聊天期間疏于防范,在初中同學的引誘下,她第一次沾惹到了。后來為了能有錢買更多,甚至不惜讓其他同學也深陷其中。這些同學們都被美麗的外表迷惑了,沒有自制力,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直到他們觸犯了法律,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有的人看了這些節目會有疑問,吃怎么會上癮呢?是的,對人體有極大的危害,它能帶來暫時的麻痹,帶來短暫的`刺激,但是過后它帶來的是消磨人的意志,直至把整個人吞噬,所以有些人鋌而走險。一觸不可收拾。
我們從小要遵紀守法,要有一定的自制力,做事也要經過大腦,認真謹慎的思考。另外一個故事告訴我們了交友的重要性,不能意氣用事,不能有幫派概念,幫助同學打架不是光榮的,也不是講義氣。謝老師也曾多次說過,交友要交有正氣的朋友。若交了一個一身正氣的朋友,他會影響你走向成功的道路,若交了一個品德差的朋友,他會帶給你許多壞毛病。后來在監獄里,這些中學生為自己當初做的事感到追悔莫及,心中慚愧不已。《守護明天》教給了我們課堂學不到的知識,讓我們認知了法律的底線不可觸碰,我會更加嚴格要求自己。
央視《守護明天》觀后感 篇6
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法制社會,要求每一個公民都要知法、懂法、守法。也許個別同學會講:我還小呢,法律會保護我!是的,法律保護我們健康成長,而不是保護我們違法犯罪的!由于一些未成年人沒有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不知法、不懂法,導致近年來我國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趨勢。
同學們,大家正處在長身體、學知識的時期,可以說美好的前程就是在這一時期奠基,因此,不但要學好文化課,還必須要有法律知識,做到心中常有法,大事想到法,小事也要想到法,平靜時想到法,激動時更不能忘記法,必須時時處處用法律法規來指導自己的行為。做每一件事情之前,都要想一想,這樣做合不合規定,這樣做違不違法。
生活中許多細小的事情,也會釀成大錯,一失足就會鑄成千古恨,要緊的是大家平心靜氣地認真思考一下,有些事情該不該去做,該怎樣去做,這也是對每個人的文化涵養、道德水平以及法律意識的考驗。當你無意中碰了別人一下時,一聲“對不起”就可以化干戈為玉帛;當別人妨礙了你的時候,一句“沒有關系”就可以成為友誼的紐帶。因為,人與人之間有太多的割不斷的聯系,退一步就會海闊天空,讓一分則會豁然開朗。
有這樣一句名言: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緊要處卻常常只有幾步。同學們還沒有走上社會,前面的道路還很長,一定要走好每一步,學會分析,學會辯別,學會拒絕,才能學會自我保護,否則一旦觸犯法律,法律是無情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會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遺憾,后悔莫及。
國有國法,校有校規。我們常常講要遵紀守法,可見,遵紀是守法的基礎。每位同學從認真聽課做起,從保證每一節課紀律開始,從杜絕抄襲作業開始,自覺抵制不良思想,與不良風氣作斗爭。
同學們,讓我們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學法、知法、守法,依靠法律這把雙刃劍,在淦中美麗校園內平安、健康、茁壯的成長……
下面,我倡議,我們所有的老師和所有的同學一起宣誓,請舉起我們的右手、握緊我們的右拳,開始:“我宣誓:忠于憲法、維護憲法權威,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刻苦學習、奮發圖強、報效國家、做遵紀守法好公民,為我的夢中國夢而奮斗!”宣誓完畢!
央視《守護明天》觀后感 篇7
未成年人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保護未成年人,是國家機關、武裝能力、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城鄉基民群眾自治組織、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責任。對付犯罪未成年合法權益的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權予以勸阻,制止或者向有關部門提出檢舉和控告。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當教育和幫助未成年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增加社會責任感。
保護未成年,應當遵循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原則,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的原則,適應未成年身心發展的特點的原則。堅持教育保護相結合的原則。保護未成年人的方式主要有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四種。
未成年人發現任何人或者對其他未成年人和其他未成年實施不良行為或者嚴重不良行為,可以通過所在學校、其父母或者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報告。也可以自己向上訴機關報告。未成年人要自覺守法。依法維己。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積極去做,法律不允許做的事情堅決不做。要增自我防范,自覺抵制社會不良影響,杜絕不良行為、促進身心和諧健康的發展。
對未成年人進行預防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強對未成年人的法制觀念,是未成年人懂得違法和犯罪行為對個人,家庭,社會造成的危害,懂得違法和犯罪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樹立危機守法和防止違法犯罪的意識。
未成年人通過加強文化修養的法律意識,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的引誘和侵害。和未成年人在受到犯罪侵害后應通過法律途徑,及時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是未成年人犯罪自我防范意識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未成年犯罪的原因除了受家庭、學校、社會等主觀原因來說。主要是青少年法律意識單薄,子宮里查,認知能力、價值觀念扭曲。缺乏正確交友觀等。所以未成年人自覺預防犯罪主要做到: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規范,樹立自尊自律自強的意識,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充分運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央視《守護明天》觀后感 篇8
近幾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大力宣傳社會保護未成年人。但是,有些家長法律意識淡薄,一聽到“保護”兩個字,便理解為只要讓孩子不受到傷害,讓孩子過得舒適,事事順著孩子就行了。這樣一來保護反而成了溺愛。那么我們該如何正確保護未成年人呢?
首先,就是家長們要充分理解“保護”二字的含義,要知道保護并不等于溺愛。有些家長憑著自家經濟條件優裕,便每天給孩子一些零花錢,任由孩子自己去花。在這一點上,家長是沒有錯,可是每次給得過多就不行了。據我們班一位同學親口說,她父母每天給她100元零花錢。要知道,每天100元,可就是一個月3000元左右。這可是比一些普通人家的一些父母一個月的工資還高呀!況且她是每天的錢都花得差不多了。如果長期這樣下去,當她有了工作時,才偶然發現自己的錢不夠用了,跟以前一點都不一樣時,那種心情是絕對不好受的。因為我們一點都不難以想象,那種從小揮金如土的人,以后會找到什么高工資的工作。這樣的話,還算是保護嗎?
再者,家長可能從來就不怎么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一些臟話、不良習慣習慣從小就深深地扎在了孩子那純真的心靈中。他們天真地以為父母一切都是對的,便開始模仿自己的父母,臟話也成了他們的口頭禪。我們不難看到一些學生在小學時就已是臟話連篇,不良行為比比皆是。當父母發現并想糾正時以為時過晚
當然,作為青少年,我們也應該遵紀守法,不能仗著自己是青少年,一旦犯了錯,還好意思說:“我是青少年,國家說得要保護我們,你能把我怎樣!”現在好多初中的校霸等,就是這樣。因為初中又屬于義務教育,學校沒權開除學生或強行要求學生轉學,所以只能對那些學生進行一次又一次無奈的教育。可真有點“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感覺了。
所以,要保護未成年人,不但要家長們的努力,我們也要知錯能改,遵紀守法。
央視《守護明天》觀后感 篇9
為使法治巡講惠及更多的孩子和家庭,最高檢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辦公室和央視社會與法頻道聯合制作了《守護明天》這檔節目。《守護明天》是大型系列法治教育節目,學生及家長親身參與錄制節目,對于普及法律知識,提升學生們的法律意識,約束及改善行為方式有著很大的警示、規范性作用。
本次節目錄制一共分為上下兩場,第一場由來自上海的著名檢察官顧檢察官講述她辦案工作中的故事:有這樣一個未成年的孩子,他在網絡編輯上有超人的天賦,為了展示他的才華,加入了一個成年人的網群,受到了他人影響,在網上利用安全漏洞洗錢,數額巨大。萬幸的是,這個孩子將所有錢歸還,悔罪態度良好,最終沒有對他的人生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
為什么沒有人注意到孩子的天賦,及時教導他學會如何正確的利用天賦呢?在場專家給出了詳細的分析:孩子的父母整天忙于工作,無暇顧及孩子,與孩子之間缺少交流,根本就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對孩子每天的活動知之甚少,結果導致孩子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樣的一個案例,給在場的學生及家長敲響了警鐘:未成年人應時刻警醒自己的網絡行為,家長更應該盡到監督職責,時刻關注孩子的成長。
第二場由來自重慶的羅檢察官講解,一個孩子玩網絡暴力游戲成癮,父親粗暴地關了他即將通關的游戲,這個孩子竟然將父親當成了刺殺對象,將父親刺傷。這個案例中的男孩混淆了現實世界與網絡世界,出現了當時的過激行為,也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后果。之后是專家與同學現場互動環節,我校學生積極參與互動,在親身參與中更加明白了當一個人長時間沉浸在虛擬世界中時,會無法很好地分清現實與虛擬的差距和轉變,這也是孩子產生這種過激行為的深層原因。
這個案例中,同樣剖析了家長的問題:為何孩子如此沉溺于游戲世界當中?家長除了粗暴的制止,是否應該有更好的解決辦法?這時另一位檢察官給我們分享了他與父親的故事,他的父親在他染上網癮時信任他,及時幫助他,鼓勵他,這個兒子也最終戒掉了網癮。
當節目結束的一刻,同學們蜂擁而上,與主持人、專家、檢察官合影。在鏡頭前大家燦爛地笑著,陽光,充滿活力。這是一群象征祖國未來的青年!是讓中國未來更加美好的希望!真正關心這些孩子,守護他們的健康成長,便是守護家庭的明天,守護中國的明天!
央視《守護明天》觀后感 篇10
前幾天謝老師給我們推薦了一檔非常有教育意義的電視記錄片《守護明天》共三十期,分別在10月28日——11月1日、11月4日——11月8日每日18:55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社會與法制頻道首播。目前為止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我的青春沾了毒。
開篇講述了一個叫小靜的姑娘因為孤獨的原因成績不斷下滑,偶然的機會她去參加同學的派對,正玩得高興時小靜同學拿出來一包糖逐一分給了同學們,可就是這包糖導致了小靜走向了吸毒的道路。
此時故事敘述完畢影片結束,老師帶著一些“零食”走上了臺,有彩虹糖、奶茶、等等。老師要發零食吃嗎?腦子的問號還沒打完老師就嚴肅的說“看見了嗎這些都是你們所想象的毒品”這怎么可能這明明就是彩虹糖和奶茶嗎?這是多么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啊!今天我可是剛吃了彩虹糖啊!這不會是毒品吧?帶著疑問我耐心坐在沙發上靜等老師的解答:原來能疑似毒品的東西都是三無產品,三無產品是上不了各個超市商場的,看到這里我才明白小靜吃下去的是那些上不了超市及大商場披著羊皮的狼,他讓小靜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從此學習成績一滑再滑一落千丈,讓小靜失去了自己本該美好的青春。使父母陷入痛心疾首的尷尬局面。
面對毒品,我們又該怎么樣吶?我呼吁:珍愛生命,珍惜未來就要從我做起遠離毒品、遠離不健康的追求。努力學習文化知識使自己沐浴在陽光的環境中,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遵紀守法,把自己培養成有理想有抱負,講文明講進步的新一代青年。
央視《守護明天》觀后感 篇11
今天是10月28號,《守護明天》第四季的開播。今天的節目,主要講的是“我的青春沾了毒”。
一開始,一位身穿藍色制服女檢察官出現在了講臺上,給我們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傳說。
故事傳說發生在北京的一個高中,一個名叫小靜的女孩,出現在了我們的視野里,在她初二的時候,她的爺爺奶奶因為生病需要做手術。于是,她的爸爸媽媽除了工作就要去醫院看望,沒有時間照顧小靜。小靜從尖子生,一下子墜落到班級的后幾名,在她想要去廣場玩的時候,忽然她看見了小學同學小云……后來小云只要已約她出去玩,她就準時赴約。有一次聚會時,她們感覺沒勁,于是,小云就拿出了幾粒“彩虹糖”分給了他們,小靜回家以后感覺自己上癮了。于是她問了小云還有沒有賣這個的?小云說,有一個就姓孫的老板賣的,你可以去買一些,但的價格是小靜承擔不起的。老板孫某說道,可以讓別的同學來買,就可以免費讓她吸…… 第二天早上,當她準備去找同學的時候,忽然警察停在她們家的門口,就把小靜帶走了。當時她媽媽,不相信自己懂事的女兒會吸毒,就求警察把她放了,但是小靜說了三個字,她的母親徹底崩潰了,就是——對不起! 因為小靜,吸毒的次數不算多,就沒有讓她受到法律的制裁,警察讓她戒掉毒癮,調養了幾個月,后來當她回到校門口時,熱淚盈眶。
這個故事傳說告訴我們,只要不遵守法律的規定,受到制裁的永遠是自己,所以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過癮而悔恨終生。
央視《守護明天》觀后感 篇12
今天上午第三節課我們看的社會與法頻道的《守護明天》第四集,講述的是一名叫余力的男子先是抓住小眉的把柄,讓這個叫小眉的女孩介紹其他的女孩給他認識,于是小眉在余力的威脅下將名叫環環的女孩介紹給了他,而他迅速找到了環環想要手機,又沒有錢的弱點去誘惑他而環環他卻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中了余力的圈套,余力,裝出很好的樣子,將1400元借給了環環,并讓他連著300元的利息在三個月之前會還給他,而是用陌生人的錢買到新手機的環環在三個月的期限快要到時才開始著急。
于是他跟余力講讓余力寬限幾天,可余力不但沒有答應反而變了一副嘴臉,恐下威脅,讓環環拍照,可這時環環既害怕又不知所措,于是環環上了工廠二樓的房間,思考了很久,還是拍了,可余力看后又說要拍全身的,否則就不放他走,于是環環又上了二樓,拍了全身照后才離開,回到家后的環環十分傷心,卻又不肯將這件事告訴自己的父母,再后來余力就用照片威脅環環,讓環環介紹女孩給自己認識,并向環環說不會干什么,早已失去判斷能力的環環答應了他,于是一名叫李言的女孩也被拖入了深洞中,幾個女孩與余力發生了關系,但李言將事情及時告訴了父母,這件事情才終于結束了,而余力也將得到法律的制裁。
我認為這些女孩沒有定力,抵制不了誘惑,不能正確的判斷好壞,缺乏思考,也沒提防身邊的人,交友不慎,所以才讓壞人有機可乘,同時他們也缺乏性教育,最終帶來了傷害非常大。我希望我們可以以此為戒,不要讓這件事情發生在自己的身上,保護好自己,讓自己變得陽光健康,也要讓自己有一個清醒的頭腦,正確判斷好壞,抵制不良誘惑。
央視《守護明天》觀后感 篇13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愉悅地凝望大地,忙碌的人們便開始了一天的旅程。不經意中,我們常看到這樣的畫面:放學的路上,一些同學因趕時間而翻越防護欄,將安全才能回家的警示拋諸腦后;車站里,幾位男士將未完全熄滅的煙頭扔進草叢中,對星星之火,也有燎原之勢的標語視若無睹;公汽上,往往是小偷猖狂的地方,可就有女士對包包掛胸前,時尚又安全的提示拋之腦后。
我們每天的生活平靜得像湖水,可安全意識淡薄,就潛伏著一些安全隱患,一個小意外都有可能帶給我們巨大的傷害與損失。于是,安全在一刻被凸顯得尤其重要,也許你早已厭煩了父母的嘮叨,聽膩了師長的叮囑,但安全之燈卻不可以熄滅。也許你認為自己的安全意識已爛熟于心,但面對突如其來的事故,你是否真的能從容面對,冷靜解決?
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因安全事故導致死亡的人數多達數萬人,其中包括交通事故、火災、搶劫等眾多方面。校園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學習方面的安全隱患就有20多種:食物中毒、體育運動損傷、網絡交友安全、溺水、火災火險、毒品危害等等。在全國各類安全事件中,學校安全事故所占比重很大。在安全這個嚴肅的問題上,來不得半點馬虎與僥幸,我們必須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必須警于思,合于規,慎于行。樹立高度的安全意識,努力做到我要安全,我懂安全,事事安全,人人安全,用我們的智慧與信念筑起一座守護生命的安全長城。
生命對于每個人都只有一次,它神圣不容褻瀆,它不會重新來過,我們絕不是在危言聳聽。安全意識淡薄就是漠視生命,追求一時的放縱是對生命的褻瀆和不負責任。生命至高無上,安全責任為天,安全是人類共同的向往,是快樂生活的根本,出門在外,牢記安全,跨進學校,建設平安校園,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幸福是棵樹,安全是沃土。安全問題關系到我們每一位同學的切身利益,只有安全才能為我們保駕護航。
央視《守護明天》觀后感 篇14
今天晚上我又看了一個節目,《守護明天》這是第三次播了,這三次給了我很多的感受。
第一天講述的是少年吸毒的事情,第二天是讓孩子去偷東西,而今天是家庭暴力。
在剛開始的時候檢察官先講了一個事件,有一個母親早上起來做了早飯,叫兒子起床,一開門,眼前的景象叫人吃驚,一個叫明明的孩子躺在地上面部發白沒有呼吸,那位母親抱著兒子的尸體一直大哭。
前一天晚上到底發生了什么呢?檢察官給我們講前一天是這樣的,那個母親叫孩子把當天的作業寫完再出去玩,中午的時候出去工作沒有回家,問明明把作業寫完了沒有?明明說寫完了,媽媽很高興。可媽媽晚上回到家一檢查,明明的作業幾乎沒有寫。媽媽很生氣,要明明一個晚上把作業全部寫完,然后媽媽就走了,過了一會兒又進來了,看見明明還是沒有寫,便拿著木棍往明明的身上打了幾下。打完之后又生氣的走了,還讓明明寫保證書,又等了一會兒,媽媽又進來了,看見明明還是沒有寫,一下子急了拿著木棍又打明明,直到睡著,第二天明明就離開了。
這次觀看給了我很大的感受,我也很同情明明,但是如果明明聽話也不會這么挨打,我要吸取明明的教訓,聽父母的話,認真完成每一件事情。
央視《守護明天》觀后感 篇15
今天是9月12日,我們看了《守護明天》這個節目,講的是一個小女孩,13歲,初一在校,看見有很多人有手機,自己卻沒有,父母卻不會同意她買手機,于是自己想辦法。同學告訴她,有一個朋友叫余力,會給你錢買手機,結果到了月底要還錢了,還不起,那個余力讓環環拍照,結果拍完后。后來余力利用環環,讓她再去騙班里的女生,不然就把照片發到網上,威脅環環,結果把自己最好的朋友李言騙了過去。接著又發生了一場悲劇,后來李言在家不去上學,班主任給她爸爸打電話,才知道李言在家,李言把事情告訴了爸爸,李言的爸爸報了警,把余力抓住了,判了十年。
從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些朋友不能交,哪些朋友是好,哪些朋友是壞,自己要有意識該不該交這個朋友,還有性的問題,自己也要有意識,不能和成年人或陌生人交往,遇到難解決的問題要跟父母講。我覺得李言這個人心里沒有底,容易被騙,更沒有意識,最后余力被警方抓獲,所以不能和成年人或陌生人交往,要有自我保護的意識。
【央視《守護明天》觀后感】相關文章:
守護明天觀后感10-28
守護明天觀后感8篇09-21
守護明天觀后感優秀3篇04-17
《守護明天》觀后感范文(精選5篇)11-23
守護明天第五季觀后感10-17
守護明天第三集觀后感09-18
學生觀看《守護明天》觀后感(通用12篇)05-23
守護明天第五季觀后感(精選10篇)01-05
守護明天第五季觀后感400字(通用6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