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觀后感(10篇)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后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你的名字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你的名字觀后感1
《你的名字》中,彗星劃破天際的一道紫色痕跡,高空180°旋轉的俯視寧靜安詳的系守町全貌,斜陽下男女主的奔跑身影牽動著光影的婆娑。“我愛的方式,也散發著你的味道;我走的姿勢也傳出了你的笑聲。終有一天,你的一切都會消失,所以將你的一切深深印入腦海,不是我的權利,是我的義務。”
影片的前一部分是比較歡樂的。可愛的少年和帥氣的男孩在夢中交換身體。性格迥異的兩個人,從一開始糗事連篇到后來在彼此生活中混的“如魚得水”。時間的交錯讓他們奇跡般地在夢中相遇,卻從未想過,彗星來臨的前夕,相隔三年的時差與一座小鎮的陷落,神諭的指引,樸素的神性,玄奧的神跡,末日的危情,起到提挈和升華的作用,將大宇宙奇景與小兒女情長繡成一幅瑰麗的畫卷。當男孩下定決心尋找女孩,卻發現這一切似乎不可能存在。故事進行到一半,露出崢嶸。
纖柔、敏感、細膩,在新海誠最擅長營造的孤獨感中,幾近標簽。繁華簇擁中,斯人獨憔悴的是他,人潮洶涌處,獨一人逆流的是他,他拿著放大鏡,把稍縱即逝的不確定感觸聚焦、放大,獲得深刻共鳴的同時,也給人造成跌入深淵的三萬噸內傷。
黃昏之時,他們奇跡般再次相遇,這次不是夢。雖然最后沒能留下名字,可我覺得手心那句“我喜歡你”更有分量吧。
“我一直在尋找,在尋找,某個人。”二人都抱著最初的執念。
正如歌中唱道:“我們是時間旅行者,哭著攀登時間的階梯。我不想再在時間的捉迷藏里跟你走散。”
改寫過去,改變未來,他們做到了,卻失去了與對方的聯系。從高中、大學,到開始找工作,他們屬于彼此的記憶慢慢消退,越來越模糊,可心頭那縈繞的情感卻從未散去,驅使著他們仍然在人群中尋找對方的身影,因為他們相信,即使不知道對方的名字,也一定能一眼認出。
兩輛電車交錯而過,玻璃上映出對方的臉。
著名哲學家兼段子手王菲女士曾說過:每個靈魂都孤獨,再怎么親密的關系也有不能溝通的地方,人在內心深處或本質上是不能完全溝通的。《蒼井優X4個謊言里》也有金句:原本我們就是孤獨的,所以 才會想和別人產生牽絆的。
一個人如果老是叫嚷著寂寞,多半是矯情。但一個人如果時常感到孤獨,可能他真的就是孤獨。寂寞是情隨事遷的,孤獨是自給自足的。寂寞是向外伸張索取的暗示,孤獨是自成封閉回路的密碼。寂寞會叫人悶得發慌,孤獨卻令人內心充實。
作為一個敏感、纖細、對孤獨靈敏度很高的人,孤獨和它的衍生物就可以把他的小世界修葺得蒼翠繁盛。每一個腦洞都能幻化出波云詭譎、自成一體的宇宙。
想起張愛玲寫的那句“原來你也在這里嗎?”這句話中雖然帶著可念不可說的美好情愫,卻有著淡淡遺憾和傷感。
最后的最后,他和她在茫茫人海中再次相遇。這一次,不再像《秒速五厘米》中那樣永遠錯過,而是在即將擦肩而過的緊要關頭,一方停下腳步,鼓足勇氣說:“請問,我在哪里見過你嗎?”然后另一方轉過頭,笑中帶淚的說:“我也是。”
盡管對于我來說同是新海誠作品《你的名字》整篇都是十分溫暖的,一種你再堅持一下,你再努力一下就會有轉機有希望的感覺。與《秒速5厘米》截然不一樣,沒有《秒速5厘米》的那種刻骨的無奈和刺痛感。反而有點像《言語之庭》,生活上總有點無奈,但是只要遇到那個可以交心的人,為何不努力嘗試愛一次的感覺。
你的名字觀后感2
《你的名字》講述了千年后再度回歸的彗星造訪地球的一個月前,日本深山的某個鄉下小鎮。女高中生三葉(上白石萌音配音)每天都過著憂郁的生活,而她煩惱的不光有擔任鎮長的父親所舉行的選舉運動,還有家傳神社的古老習俗。三葉身居這小鎮之中,又處于過多在意周圍人目光的年齡,因此對大都市的憧憬日益強烈。
然而某一天,自己做了一個變成男孩子的夢。這兒有著陌生的房間、陌生的朋友。而眼前出現的則是東京的街道。三葉雖然感到困惑,但是能夠來到朝思暮想的都市生活,讓她覺得神清氣爽。另一方面在東京生活的男高中生立花瀧(神木隆之介配音)也做了個奇怪的夢。他在一個從未去過的深山小鎮中,變成了女高中生。兩人就這樣在夢中邂逅了彼此。
一個半小時觀影完畢,淚點一向很低的我從半個小時以后的劇情就淚流不止,只能交出膝蓋。
關于新海誠我一直以來的看法如文章開頭所說,是一個重視畫面感勝過故事性的導演。回憶起以往的作品,無論是言葉之庭的雨季,還是秒五的櫻花,他鏡頭下的作品給人記憶最深刻的第一眼,到最后都是如數家珍的殘暴細致作畫。但這部作品從OP開始的鏡頭切換就非常有意思,各種長遠鏡結合的天衣無縫,在東京與小鎮的二元敘事里擔當著必不可分的重量級角色。
此外新海誠是個很善于吸收自己過去作品的導演。喜歡的梗百用不厭,說到底無論是作家、畫家還是導演都是這樣。人都有自己的偏好,無論是景色的設置(大面積云層的描寫和城市建筑的刻畫)、季節的選擇(相遇的夏季、擦肩而過的冬季)還是故事本身,其實都有著新海誠過去每一部作品的影子。
但這部作品不簡單就在于把一個導演自己都多多少少用過的梗給玩出了新意與誠意。直到故事結局三分鐘前我們都不知道他們是否會再次相遇,對于追求現世俗氣Happy Ending的觀眾而言這無疑是最揪心的事情沒有之一。要知道多年前我第一次看《星之聲》還在念書,被結局搞到內傷,直至看了講談社版本的漫畫改編才算解開了心結。其實這個故事的Time Jump又何曾不像《星之聲》的設定?只不過14年前的那部作品,是直接用宇宙飛行的平行距離制造了時間的距離。而這部《你的名字》,則更像是一個時間蟲洞。穿越后的時間則直接抹去了過去的歷史,創造了一個新的平行世界。
在影片中旬,小鎮毀掉的景色與曾經旖旎的景色相重疊,不就是那句經典的“悲劇就是創造一個喜劇,再毀掉它”的生動詮釋嗎?
人都是有感情的動物,之所以有感情,有記憶,也就在于我們能將瞬時的感情待入永恒的、時間的坐標,去懷念,去珍重,去追逐。我們會被藝術作品感動,說得直白一點也就是一個自戀的共感過程,而這部打著科幻元素的電影,最打動我們的說到底還是一種溫情的套路。人生漫漫,與任何人共路的時間都是有限的,當重逢的時候,又有多少人還會記得對方的名字呢?
套用あべ美幸老師在八犬傳里說過的一句話,只要祈愿的力量夠深,終究會實現。這說到底也就是一個筑夢與實現夢的過程。看到源覺老師說新海誠每天工作15個小時,連續兩年,上映后估計休假一個月然后繼續做下一部作品。織夢人莫過如是。
你的名字觀后感3
你的名字,在之前還十分火熱的日本電影。它唯美的海報和較高的評分吸引了我,很好奇這部電影講述著什么樣的故事讓人們著迷。在環繞著蛙聲陣陣的鄉村里,我看完了這部電影。
開頭處男女主角雙方就已極為特別的方式出現,他們在夢中相遇,也發現他們之間互換了身體,驚奇的體驗也帶來了很不一樣的笑料,身體互換的他們遇到很多囧事。但就是這時間與空間的雙重交換,讓不可能相遇的兩個人相遇了,也體會到對方的自己以前從未看到過風景和從未經歷過的事情。這樣的相遇注定不會普通,女主角三葉的家遭遇隕石的撞擊而毀滅,在男主角立花瀧想要尋找并與三葉見面時,發現這發生了這件在過去的事情。意外的,身體的再一次互換,讓立花瀧想要拯救三葉。憑借著這若有若無的聯系他們改變了事實,也讓他們短暫的面對面的相遇了。而在經歷了那么多事情的他們,早已有了很深的緣分,他們約定會找到對方,也不會忘記彼此的名字。只是他們敵不過時空的力量,時空讓他們相遇,也讓他們相互遺忘,各走一方。但他們的心中仍存著對對方的感情與思念,不斷地尋找著對方,而也終會有一天他們也會真的會再次相遇并記起對方的名字在同一個時空里。
在這部電影中讓我著迷不僅僅是男女主特別且驚奇的相遇與故事,還有在描述他們時反映的不同社會和現實。三葉居住的鄉下小鎮,像許多人的家鄉一樣,有著茂密且蔥綠的樹林,窄小的鄉間小道,以及夜晚有著眾多繁星的天空。騎自行車騎累時停在路邊感受時不時吹來的陣陣微風。環境靜謐,生活也悠然自足。只不過這樣的鄉村里,交通卻極為不便,與世隔絕一般,一天里也只有兩輛電車,更別提鄉村的經濟的發展了。三葉也對大都市充滿了憧憬。而瀧生活的東京,是繁榮經濟發達的大城市,交通發達,高樓林立,生活也極為便利,設施齊全,生活也多姿多彩。瀧每天除了上學,還要做幾份兼職,課后活動也是豐富多彩,這都是在鄉村的三葉從未經歷過的也是她一直以來十分憧憬的。再到后來瀧為了理想而去尋找工作,但也在面試過程中處處碰壁。他也在經受著來自大城市所帶來的壓力。
再想想現在的也再身處這都市的我們,似乎也在慢慢經歷著瀧經歷過的事情與壓力。我們在大學報考志愿的時候可能就已經十分在意學校的地理位置,也期望著以后能夠憑著自己的努力在大城市里生活下去。然而在大城市里生存,所要付出的努力也遠比我們想象中的多,有工作的壓力,也有生活的窘迫,也有形單影只的寂寞,可我們仍然想在在大城市里,追著自己的夢,想著終有一天能有自己奮斗出來的一片小天地。我也只是想著,像別人一般追逐的大城市的夢,究竟是不是也是自己的夢,是不是一直自己想要追求的。便感覺在大學的生活中有些浮躁,竟慢慢地也迷失了方向。就像電影中男女主角之后的不斷尋找的對方,有著依稀的感覺,卻不知到尋找的究竟是誰。人們總是無意間好像在尋找著什么,然而卻不知道是什么,是工作?愛情?還是生活?迷茫、堅信卻又不知道,忘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東西究竟是什么。像是被時空巨大且不可抗拒的力量阻擋著,在當今人們也被巨大的利益的誘惑阻擋著。人們在走著走著的時候可能就在那一瞬間就忘了自己追求的東西,忘了………自己的本心。
于是又想起了那句話,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你的名字觀后感4
大概新海誠的所有作品,都傳達著這樣一種若有若無的情感,和若即若離的遇見。在其中,起到關鍵作用的,便是神奇的時空能量,時間可以扭曲,空間可以挪移,唯有愛,才是穿越這一切的永恒。所以,在新海誠既往的作品中,我們能找到各種形式的時空交錯。
《你的名字》的故事,可以劃分為三個層次,其一是少年男女的身體交換,其二是穿越時空的拯救,其三是緣分天注定的相遇,每個故事都不算新鮮梗,但將它們文藝而清新的揉在一起,就擁有了讓人愛不釋手、心心念念的魅力。或許是因為新海誠早已以一個“情感男神”的角色,徜徉于影像的世間的緣故吧。
新海誠總能以自己敏感而獨特的視角,來剖析情感世界的每一個細節、每一秒變化,他似乎能將所有的一切,都用減速慢放的形式呈現在觀眾面前,這種情感化、藝術化的動畫式處理,帶來一種近乎催眠,而又若夢的真實感,不僅時刻讓觀眾由此感知到內心的聲音,也會讓他們出得影院后,習慣這種敏感而唯美的方式,會以更加細膩和安靜的,來觀察周邊的一切,感受周邊的一切,因此說,《你的名字》有著讓人的魂靈安靜下來的魔力。
《你的名字》最動人之處,還是在于那隔著時空的愛情,這也是影片的淚點所在,畢竟,誰的內心都會有那么一個讓自己深深惦念的人,也許是過去式,也許是現在式,也許是還不曾出現,但卻一直渴望著……這便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命中注定”,也許有的人,總是一往情深,不管遇到誰都感覺是自己的命中注定;也許有的人,太過寂寞孤冷,終其一生也沒有遇到令自己心儀的那個人,但這都無所謂,關鍵是那種感覺,遇到屬于你的真命天子的感覺,似在燦若星辰的蒼穹中,突然發現一顆光芒萬丈的太陽,讓你的身體在升溫,眼睛被刺痛,內心,卻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撫慰,這便是,愛的力量。
在《你的名字》中,瀧和三葉從開始的夢境相連,到后來的身體交換,再到最后的街頭遇見,期間隔了太多的故事,終能走到一起,實屬不易。與其說是緣分牽引兩人相愛,倒不如說相愛的兩個人尋找著彼此遇見的因緣,就像薛之謙唱“我好像在哪兒見過你”,陳奕迅唱“我來到你的城市,走過你來時的路”,孫燕姿唱“我等的人,他在多遠的未來”,李健唱“只是因為在人海里多看了你一眼”……
所有的相愛都似“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你不遇見,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遇見是怎樣,但當你遇見,又會發現,眼前人似乎早已在自己腦海中夢境里翻滾千百遍,相見恨晚也好,似曾相識也罷,其實是對眼前緣分的珍惜與膜拜。
這種奇妙的感覺,進入到新海誠的動畫,就會變成了被各種時間和空間“捉弄”而又“促成”的那些美好的愛情。人海茫茫,相識相知不易,卻又有著各種可能,一個不小心的駐足、錯失,都能改寫兩個人一生的命運,有緣無緣,遇到便是緣,彼此的名字,也許會被遺忘,但只需記得,那個名字就叫“我愛你”,已經足夠。
《你的名字》中的歌曲唱到“我們之間吹過的風,帶來一絲寂寞”,是的,那些少男少女的情竇初開的愛情,都在甜蜜中,透露出一絲絲的憂傷,因為有愛,少年才識愁滋味。新海誠似乎從來不曾給愛情下過“天長地久”的注腳,大多是“你來過,我記得,便是永遠”的剎那間的恒永,所以,只要我們彼此的名字,曾一起,留下過美好的傳說,便已經夫復何求。
請記得,在時空交錯的遙遠處,是我們的約定の所。
你的名字觀后感5
“我來見你了。”
看新海誠的動畫總是帶著心酸的感覺,保持在你要哭卻沒有哭的痛覺里。你知道絢爛多彩的美景是真的,你知道轉瞬即逝的殘酷是真的,你知道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是真的,但你總會淹沒在人潮中。
除非你們去找到彼此,否則連夢境也會將你湮沒在龐大的孤獨感中。
在《云之彼端約定的地方》里就已經涉及平行世界,但比較《你的名字》,前者重心更多放在對約定的堅守上,而在后者時空穿梭于不同時空已是推動故事情節的重要因素。可以說《你的名字》混合了《云之彼端》和《秒速五厘米》的優點并將之發揚光大,在大格局把握優良之余穿插經典的愛情拯救故事,讓《你的名字》不再停留在個體情緒的渲染里,而是真正有了大家風范。
你會為了夢中追尋的人,等待多久?出現在你靈魂纏繞的時空里的人,醒后要有多艱難才得一見?更重要的是,如果僅僅是似曾相識的感覺,手握不住、眼瞧不得,你可以為了它抵擋住近在眼前的生活的誘惑和逼迫么。
從喜入悲再以喜劇結尾,或許就是新海誠這部動畫熱賣的重要原因。它不會像《秒速》那般用糾結纏繞的心事訴說不可避免的哀傷,不會像《言葉之庭》在片尾曲中試想一個難以付諸的未來。它明確指明了要堅守所付出的代價:孤獨、迷茫、困惑、失落......每分每秒的回憶都如煎熬,每時每次的思考都是折磨,所以多數人選擇淡忘和放棄,所以多數人都熱愛這種“再相聚不分離”的結尾。
鄉村高中女生三葉某天醒來發現和東京高中男生瀧互換了身體,彼時一刻一千五百年難遇的彗星正在緩緩靠近,他們的相遇伴隨著彗星滑過而休止。不甘心莫名其妙斷絕關系的瀧通過自己的殘存的記憶找到了三葉生活的小鎮,原來三葉和他的生活跨越了三年的時空,真正的三葉已經在三年前彗星分裂的隕石墜落中隨著小鎮被毀滅而死亡。
渴望再見三葉一面的瀧來到了三葉家族世代供奉的神位前許愿,于是回到三年前彗星降落的當天,以三葉身份醒來的瀧聯系了三葉的朋友試圖拯救小鎮,而在三年后的神位前,三葉以瀧的身份蘇醒,二人在傍晚時交換身體,世世代代守護著小鎮的巫女三葉要親自履行自己的職責......
每一個撲朔迷離的謎團都隨著兩個不拋棄、不放棄的'孩子的堅持而大白,突然出現的結繩、貢獻給神的口嚼酒、絢爛而危險的彗星,都牽系著三葉家族守護小鎮的信念。她們以世世代代的穿越為誓、以愛情作賭,只為改變這個小鎮的命運。虔誠的儀式、堅定的信仰、善良的初心、堅定的愛意,終于得以讓這座小鎮得救。把故事設定在高中時期,也迎合了這個年齡段的性意識、叛逆意識萌芽時期,最美好的沖動和最珍貴的回憶都在這里。
結繩的含義也很符合我國古代“千里姻緣一線牽”的說法,紅繩的糾結纏繞在這里被賦予了時間的神秘與永恒,漫長反而證明了情比金堅的可貴,如果要相信冥冥中自有天注定,不如更相信命運是被自己那一點固執所改變。去追尋一個人,或一個地方,或是一段回憶,再艱辛都不重要,讓我們從頭開始,從“你是誰”開始。
古韻的祭祀碰撞時空的穿梭,寧靜的田園擁抱喧囂的都市,被遺忘的記憶尋覓舊時的眷侶,這么巧,我也一直在等你。
你的名字觀后感6
前兩天一直在朋友圈刷到日本動漫電影你的名字觀后感,然后也迫不及待到影院一睹為快。
買完票進場,說實話剛開始并沒有什么期待,反而是對花費將近兩個小時來看一場動漫感到心疼,當然還有不便宜的電影票。
電影剛開始是講在一個日本的鄉下,有一個可愛的姑娘,但是和朋友們都很不喜歡小鎮的枯燥生活,夢想要去首都東京生活。
然后就是作者新海誠奇思妙想的時候來了,這奇思妙想只是剛剛開頭。
少女與東京的一位年紀相仿的少年,在不確定時間內互相交換思想,由對方主宰著自己的身體生活。
這一段其實蠻有看點的,幫助對方做一直不敢做的事,同時對異性身體的好奇心,有笑點,也有淚點。
在彼此日益熟悉后,想要互相聯系,卻發現聯系不上了,因為之前相約看千年一見的彗星,而后就開始了讓人混亂的時間軸了。
男女主想邀晚上一起看彗星,之后就在也沒有互相換過身體,于是少年便萌發去找姑娘的念頭。
在尋找的路上,偶然得知女主生活的小鎮在三年前的彗星墜落中毀于一旦,全鎮居民幾乎全部喪生,其中包括女主三葉。
然而三年前的事故,就在不久前還有互相換過身體的事情發生。
就在記憶不斷消失的時候,男主隴找到之前存放象征女主另一半的米酒,喝完之后再次相見,三年前的事故,再往前推三年,三葉曾經來找過隴,這就是六年,然而六年前卻沒有彗星出現。
最后的一個片段好像解釋女主三葉的家族是一個世代祭祀的家族,每一代傳人都會發生互換身體的情況出現,一直在找人能夠幫忙小鎮居民避免那次災難的發生,也就是說在不同的時間軸上,提前得知災難的發生,然后穿越回災難發生時間之前的小鎮。
經過隴與三葉的努力,小鎮的鎮長,也就是三葉的父親最后在三葉與妹妹還有外婆的勸說下,發動小鎮災難演練,成功的在彗星砸到小鎮的時候救出了村民。
也就是成功的更改了歷史,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然而三葉與隴之間的記憶也越來越模糊最后完全忘記。
但在電影的最后,三葉與隴再度重逢,雖然彼此不認識,但是一直都有熟悉感,結局很感人,男女主在淚流滿面中相遇。
你等的人,時間會帶給你。
很燒腦的一部電影,在觀看的時候完全解不開時間的順序,就好像隴手上一直帶著的繩結,彼此纏繞,分開,再次纏繞,這也應證三葉與隴之間的聯系,相聚,分開,再度重逢。
總的來說很棒的一部電影,尤其是劇情,并非說是看不懂的才叫好,而是當時看不懂,卻能讓人看完離開影院依然在慢慢回味的劇情,很棒。
生命何其蕪雜,相逢何其稀罕。
人與人的孤島短暫接壤,浩瀚與溫柔,混沌與注定,動蕩與記認,終究還是從哀愁中汲取的靈感。
一顆彗星會形成浩劫,一個村莊會湮滅,繁華頃刻會崩塌,記憶也會漫漶,曾有過的刻骨銘心變成不知緣由的悵然若失 ,無論本片的結局如何像童話般美好,余味還是氤氳在日本人所推崇的“一期一會”、“物哀之美”上。
余味里仍氤氳不去日本人所推崇的“一期一會”、“物哀之美”。
將深刻的無奈化為美感封存,便是對當下抱著徹底的投入和敬惜之心,才能坦然無愧于來日的遽變。
想來又感傷又釋然。
人與人的交匯,能在真實中捕捉的,都不過是些片面辰光,可是,人與人的關系,放諸寰宇、時空的坐標觀想,又豈止于生死。
這部片至少要去擼三遍,第一遍憑直覺,感動個一塌糊涂。
第二遍仔細捋一捋誠哥的腦洞。
第三遍,也抱著物哀的心境,沉浸于大銀幕上的星空與夢幻吧。
你的名字觀后感7
寫在前:一千位讀者的眼中,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此刻僅以我單薄的閱歷和稚嫩的文字,記錄當下的觀后感。我所佩服的人是即能行萬里路又會讀萬卷書的人,有了豐富的閱歷和淵博的學識才能從不間斷的思考。所以希望下一個階段我再來重溫這部影片的時候,能領悟到新的東西。
前天心情沉郁,感覺看的也太粗糙,所以昨天二刷,果然有了些更深的悸動。在影片的前三十分鐘,歡快活潑的背景音樂和精美的畫面,讓我的心情也好多了。好像能暫時忘記生活的煩惱,沉浸在有趣的劇情里,對后面的故事情節也更有興趣。兩個中學生居然可以交換身份,后來會怎么樣呢?想起大二時參加了一個讀書接力活動:專心讀書三個小時。那天我帶了一本《夢的解析》,感受了弗洛伊德對做夢的分析,原來有時候那些稀奇古怪的夢也是另外一個真實的自己。
三葉真可愛,交換身份成為了瀧,細節里也無不透露出小女生的純真與善良,在奧寺前輩衣服上銹的卡哇伊圖案,在瀧的手機里寫下有趣的日記,太惹人喜歡了,也難怪瀧的同學會說,更喜歡這個奇怪的瀧。
“大概約會結束的時候,正好可以看到彗星吧。”瀧想給三葉打電話,或許他也沒發現原來三葉不知不覺間在他的心里已經很重要了。聯系不到時,他就決定去找她。我更感動的是這種直接的信任和不舍,完全沒有雜質。在現實生活里,這樣的牽掛太難得了。當然,三葉也去東京找過他,他們都覺得彼此很重要,都去尋找過對方哪怕,夢的記憶越來越模糊。
一個小時后,劇情越發牽動人心。彗星劃過天空的時候,太美太美了。但看著新聞的人們也不會想到,彗星墜落的時候,會造成災難。我感動于瀧會想盡一切辦法救所有的居民,也更感動于三葉和瀧拼命要記住對方。我們都想要被人真摯的對待,被人保護和記在心里。但我想,我更希望自己也能有去拼命抓住一切,努力記住對方,堅定的相信另一個人的勇敢。他們的情感太美好了,令人無比動容。生活里,我對待很多事情都畏首畏尾,前怕狼后怕虎,想想三葉和瀧的勇敢,真是慚愧。沒有顧慮的去熱愛生活,一定會很快樂的。
對了,其實我也羨慕三葉的這兩位同學,從懵懂的中學時代,就一直陪伴著彼此,計劃著以后的漫漫余生。在這個物質的時代,太容易迷失,也太容易忘記了。就像我最近回憶以前的時候,發覺那些曾經覺得無比痛苦的事情,居然早都被忘記了。還有很多快樂的事情也都遺忘了,好像在被時間緊緊的追趕著,甚至騰不出手去經營一下生活的煙火氣。“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是大一時,學姐開會告訴我們的話,現在想想,我實在沒有做好。
“即使被五次元捉弄,我也會看著你。定好我們第一次見面時的暗號吧。”或許冥冥之中真的有“產靈”,人和人之間的聯系,時間的流動,都有一種神奇的力量。編織成型的絲線纏繞扭曲,有時又還原,斷裂,但一定會再次連接。直到有一天遇到一個人,那個你一直不斷在尋找的某個人。“那個,我好像在哪里見過你”“你的名字是?”情不自禁的潸然淚下,相遇,一切都值得。想到了海藻姑娘寫給他男朋友的情話:你來之后,苦不算苦,甜特別甜。
能在焦頭爛額的生活里,騰出時間欣賞一部如此美好的影片,真值得珍惜。在每一個欣欣然的日子里,都要記得勇敢啊,或者還有相信愛情!偶然有點手忙腳亂的日子,也一定要拼命記得這種美好啊。
你的名字觀后感8
你的名字是?
這是日本動漫電影《你的名字》中三葉與瀧對對方說的話,也是這句話,連接了兩個不同時間點。
電影主要講述了家住東京的少年立花瀧,和生活在深山小鎮的高中女生宮水三葉,因意外的身體交換而跨時空結識。然而,如期而至的慧星卻讓他們的交往戛然而止,立花瀧發現三葉連同她的小鎮早在三年前的慧星撞擊中被粉碎。
女主宮水三葉是一個住在小鎮上的普通高中生。這個小鎮位于日本的一個由隕石坑形成湖的湖岸,三葉從小就很少與身為鎮長的父親交流,她一直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東京帥哥,但因為她是宮水神舍的繼承人,是一家的長女,她注定是要在這個小鎮上生活一輩子的。由于父親是鎮長的原因,學校中只有兩個朋友。
男主立花瀧是一個生活在東京城市里的普通高中生。瀧是個一直暗戀著和自己在同一家飯店打工的女前輩的單相思。與自己父親的關系十分冷淡,經常在外面打架,在學校里只有兩個朋友,也是這兩個鐵哥們在后面鼓勵他,在他出事時幫助他。
《你的名字》是新海城的作品,也是我認為最好的一部。其一就是,這部影片中,沒有"套路",如果說每部電影中必須要有個"反派″的話,《你的名字》中的反派一定是那顆被稱做"迪亞馬特"的彗星了!它在電影中一直被監控著,不料在經過地球時解體,碎片墜落后,擊中了三葉的所在的小鎮。其二就是影片中,男女主人公和那個小鎮的命運,都被天、地、人的時空交錯所左右,解讀出它們的背景,就會知道為什么情節如此離奇,卻又如此扣人心弦。
也許每個人看后的感覺不同,但我覺得新海城的畫風是真的很唯美,隨便截個圖就可以當成壁紙。而且電影中的很多畫面在現實中也是真實存在的。電影中的"迪亞馬特"彗星的原型,很可能就是1965年由日本業余天文學家池谷薰和關勉共同發現的"池谷–關慧星"。這顆流星在"回歸時"的亮度甚至超過了滿月時的月亮!不過,它在經過近日點時分裂成了三塊,并繼續沿著原來的軌道前進,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還有就是,電影中的撞擊是真實發生在二十多年前的木星上,1994年的"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在木星的引力下,"彗核"碎成了21塊!而且全都撞向了木星,給木星留下一系列的疤痕。電影中的"御神體″在現實中也有哦!就是日本伊豆群島的青之島!
導演新海城尤為鐘愛《萬葉集》,電影中有情節就是從這部詩集為藍本的,其中的一段講的就是"休問我,彼為誰;九月露沾衣,是我,恃君會。"他的前部作品《言葉之庭》靈感就源自《萬葉集》。這部《你的名字》中朦朧神秘的浪漫基調,由電影前半部分語文課上講解的這首短詩展開的,因為日語"誰そ彼″字面直譯為"那是誰",同時還有黃昏的意思,指的是日落前后的兩小時。在電影的結尾,慧星撞擊后的數年,當三葉與瀧在東京街頭再次相遇,問出"你的名字是?″想必答案還是那首詩——"是我,待君會!″
看過《你的名字》后,我知道了一件事:珍惜眼前的事物,記憶雖然會漸漸淡去,但只要我們珍惜,美好的事物總是會回到你的身邊!
你的名字觀后感9
在影院的大屏幕上看一次新海誠的電影,相信是我和很多人共同的有生之年系列之一。
第一次了解到新海誠是在高中,當時喜歡的人把《秒速五厘米》的臺詞轉載到了QQ空間,隨后自己也踏入了新海誠的坑。現在,那個人,肯定也在某座城市的某座影院看著這部影片吧。
過去多年來,誠哥的所有作品和影片相關訪談,能找到的都看過一遍以上。其中的《秒速五厘米》和《星之聲》我從頭到尾、完完整整地看過10遍,秒五甚至也成了我的日語聽力材料之一。因此作為這樣的資深粉絲,新海誠無論是新出了什么樣的作品,我都會第一時間去看、去了解這部影片的相關新聞。和我一樣情況的觀眾,對這部影片,大概會做出這樣的兩個評價。
一是,《你的名字》對于新海誠個人來說,是他超越自己的作品,值得推薦。
這部影片的完成度比導演過往的作品都要高,《星之聲》和《云之彼端約定之地》在敘事上感覺有些混亂,《言葉之庭》格局太窄、《秒五》故事性不夠強,《追逐星星的孩子》說不出有什么缺點,但感覺也沒什么亮點。而《你的名字》整個故事結構更加完善,情緒節點都很把控得都很到位,劇情也是跌宕起伏有懸念,劇本是非常合格的。
畫面就不說了,畢竟一直以來都是以“每一幀都可以做壁紙”著稱,不去電影院欣賞大屏高清的畫面確實會是一種遺憾。新海誠作品的里的音樂,若脫離故事來聽,大多不會是第一次聽就中意的旋律,但是看了影片就會發現,音樂的旋律和歌詞都非常符合故事主題。RADWIPS空靈的聲音,可以展現遠景大景視野廣闊山和星空,可以體現穿越時時間的流轉,也可以傳達出思念與略惆悵的情緒。
最重要的一點,這是新海誠難得一部男女主角最終都在了一起的作品,所以圓滿的結局加上藍色青春系的畫面基調,讓人覺得,這部電影消除了以往“致郁”的濃霧,主題變得更為積極。是不得不看的佳作。
另外一個評價,作為一個普通觀眾的角度來說的,這部作品自從在日本上映起,口碑和票房就雙豐收,國內的營銷號也在大肆宣傳。國內上映前,各種手段炒得十分厲害,拔高了普通群眾的期待值,相信不少人看后會有落差。看豆瓣的評分,單是今天就下降了0。1個點。
雖然全篇故事算是跌宕起伏,影院內也是笑聲不斷,許多人都坐到演職人員名單播出完畢才走。但整個故事來說,沒有真正觸及我的感動點,故事傳達的情感也沒有引起我的共鳴,說到這里就要提一下秒五,無論是看多少遍,那種郁結于心的遺憾我始終都沒辦法消退,貴樹對于生活的孤獨感,我無論走到人生的哪個階段也還會感同身受。大概也是因為自己沒有戀愛經驗,目前也沒有可以寄托思念的人,所以也不太明白所謂的一直在尋找的人、絕不能忘記的人、一定想要見的人這種強烈的情感究竟是從何而來、為何持續。同時也略反感電影官微嘲單身狗的觀影姿勢。畢竟一部優秀的作品、一直喜歡的導演的作品,一起觀影的人如果不是同好也沒有意義。
當然,但無論做出哪種評價,不論有沒有引起觀影人的共鳴,無論題材你喜歡與否,都不能否認《你的名字》是一部佳作,是值得到影院一看的作品。相信新海誠未來一定還會創作出更優秀的故事。
你的名字觀后感10
下班之后,一個人去附近的電影院買了一桶最大的爆米花入了影廳,真幸運,竟然是豪華沙發椅的超小影廳,大概是為了補償我早上下公交時就被灑水車噴了一身泥水的損失。
看的影片是最近超火爆的《你的名字》,之后回到家刷微信,發現導演曾在采訪中表示“如果是兩個人看了這部電影之后還是沒有互相喜歡的話,我覺得應該放棄了”,內心無比憂郁:又錯失了一次脫單的良機,導演,我對不起你。當然,這些都是后話了。
在去電影院之前,我看了半份故事簡介,為什么說是半份呢,因為看到一半就懶得點“閱讀全文”的那行字了。同路回家的同事問我,電影大概說了什么,我也是一知半解,就模糊地告訴她:“有關于穿越的故事,但沒有發展成百無聊賴的喜劇,而是日本擅長的純真派。”
同事又問我什么是純真派,其實這個詞是我一時編出來的,也沒有辦法做出科學的解釋,又模糊地回答:“恩,日本的電影不是都很純真、純情,講少男少女那種青澀、欲言又止的朦朧愛情嗎?”同事表示大概懂了,而我在看了這部劇之后,也覺得自己說得八九不離十。當然了,我說的這些話更像是不值一提的套路。
我不太會綜述,就干巴巴地介紹一下《你的名字》,講的是在東京的高中生瀧和鄉下的少女三葉曾頻繁地互換身體,兩人正漸漸習慣對方的存在,某一天瀧卻發現互換身體的事情不再發生。帶著好奇和模糊的記憶,瀧去到了記憶中的小村莊,發現三葉及其居住的那個村子在三年前被隕石擊中而不復存在。在懷疑事情是真的發生過還是自己幻想之間,瀧想起了自己曾以三葉的身體去過的某個神跡,喝下了三葉留下的酒,連接了時空,間接避免了隕石墜落的那次災難。多年之后,三葉和瀧在東京相遇,原來對方就是“似曾相識”的那個人,只是這一點,觀眾總比當事人看得更清。
通過這部影片能夠傳達的東西自然是太多太多,不過我此刻最想說的只有一點,那就是“聯系”。無論是三葉留給瀧一直戴在身上的那根紅頭繩,還是放在山洞里的那一杯酒,又或者是留在兩個人臉上或者是記事本里的字跡,慢慢地將兩個原本陌生的人連接起來,也拉近了心的距離。同樣地,當瀧和三葉不再互換身體,那些清晰的記憶變得模糊,忘了自己為了什么去到哪里干了些什么,甚至想不起對方的面容和名字——我記得有那么特別的人,只是你的名字是……
現實生活沒有那么荒誕,不至于會在瞬間忘記了某個人的存在,然而說到底,一旦兩個人之間沒有頻繁而顯見的聯系,感情都會漸漸變淡,直到差不多徹底遺忘。對于這一點,相信我們都深有體會,不信你回憶一下小學二年級你的同桌是誰?或許,你都不太記得自己是否上過小學二年級了吧。
記得之前曾看過羅胖的一期《邏輯思維》,說的大概也是萬物之間最重要的是連接,他說得要系統得多,我有點兒記不起。不過類似的話也聽過許多,比如,很多時候,如果自己不想辦法與自己喜歡的某個人或者某件事發生聯系,那么你們之間將沒關系。
時間永遠在抹去些什么,像是為了彌補,它又樂此不疲地在創作著些什么。我們作為永恒時間中的流動物體,抓不住時間,也抓不住某個人或者某件事,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當下的稍微穩定的時間狀態中,努力地與自己心儀的一切建立聯系,無論是某個人也好,某件物品也好,某個地方也好,或者是某個心情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