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最新(精選32篇)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后感如何寫了。那么你會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最新,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最新 篇1
前幾天,我和媽媽觀看了一部影片,叫《唐山大地震》。電影用特技把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搬上銀屏展現在觀眾的眼前。短短的23秒鐘地震,卻令24萬同胞永遠的離開,震撼人心的場面,感人肺腑的故事,讓包括我在內的許多觀眾流下感動的眼淚。
1976年的某一個晚上,整個唐山都進入了夢鄉。突然,大地顫動起來,房屋開始倒塌。山崩地裂。人們在驚恐中被嚇醒,然后在落下的墻磚,崩裂地面的街道上逃竄,哭聲、喊聲、尖叫聲匯成一片。人在災難面前顯得那么渺小,只能哭喊著盲目地奔逃,也不知前面是生路還是死路。幸運的人逃了出來,而不幸的人卻永遠地離開了世界。女主角是幸運的,克對于她來說也是不幸的。她的丈夫被空中掉下的斷墻給砸死了,她的兒女也被壓在了同一塊房板下。救援人員及時趕到,但卻只能就一個孩子,女主角撕心裂肺地哭喊著:“我兩個都要救!”救援人員告訴她,如果再猶豫不決,她的兩個孩子都會離開。萬般無奈下,她選擇了還能發出微弱聲音存活率較高的弟弟,可她不知道的是姐姐也活了下來。幾十年后,唐山的廢墟上蓋起了一座座繁華的大樓,而那對分離的命運多桀的母女也在2008年重逢。
我一邊觀看影片,淚水一邊在眼眶中打轉。女主角為失去丈夫和女兒而時時悲痛欲絕,但她為了幸存的兒子,沒有工作過的她挑起了生活的重擔堅強的挺了過來。她的兒子在那次地震中失去了右手,可他身殘
志堅成為企業老板。她的女兒更是經受了重重打擊,被母親“遺棄”,失戀,獨自生下小孩撫養,可她也以堅強的意志扛住了一切的磨難。主人翁這一家其實就是災難中幸存下來唐山人的縮影。現在繁華熱鬧的唐山就是唐山人涅盤后的重生。
從這部影片中我感悟最深的就是幸存者們的堅強的品質。他們用堅強的意志力從失去親人的悲痛中走了出來,創造了唐山現在的奇跡。只是一部值得觀看的電影,希望大家也去影院感受一下唐山人的堅強品質。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最新 篇2
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場7.8級大地震將唐山在23秒之內變成一片廢墟。卡車司機方大強和妻子李元妮、龍鳳胎兒女方登、方達過著平凡幸福的生活。唐山發生了大地震,為救孩子,方大強犧牲了,方登和方達被同一塊樓板壓在兩邊,無論人們想救哪一個,就要放棄另一個。一個年輕的母親元妮在面對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的絕境下無奈選擇了從小體弱多病的弟弟方達,而頭腦清醒的方登聽到了母親作出的抉擇。震后,元妮獨自撫養兒子,堅強地活了下來,劫后余生的方登被軍人王德清夫婦領養,進入了全新的世界,母女、姐弟從此天各一方……犧牲姐姐而救弟弟,這個決定改變了整個家庭的命運,讓幸存者陷入一個震后32年的情感困境。
對于個人來說,在災難中生存下來是一種幸運,但不可否認的是,地震所帶來的后遺癥,不僅僅是震后的生存問題,更可能是伴隨終身的心理問題。《唐山大地震》的情感力量可以真正傳到我們的心靈深處,讓我們反思在災難面前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碰撞和生死考驗,是對我們“心靈的拷問”表現了人在災難面前的脆弱,同時也關注了災后人們如何釋懷并擺脫心靈的枷鎖。講一個帶著心理困局的家庭跨越32年的恩怨冷暖、親情善意與離散聚合,正如電影中方達說的:“倒塌的房子都蓋起來了,可我媽心里的房子再也沒蓋起來,32年守著廢墟過日子——心靈的廢墟上,我們看到一座叫做希望的城,盡管曾經的創傷無法讓生命變得完整,我們卻看他們依然懷揣著夢想努力前行……”觀眾浸染在一波強于一波的感傷氣氛中,必然涕泗難掩。
我覺得,電影的結局還是充滿了溫情,讓人從心里感受到溫暖,給人帶來了生活的希望。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最新 篇3
一個不富有但充滿溫馨的家庭,因為一場地震,爸爸在救孩子時走了,兩個孩子被壓在一塊水泥板下,只能選擇救一個,另一個必須死,母親無助而絕望的喊出“救弟弟”,壓在鋼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地流淚,喊出最后一句“媽媽”。姐姐后然被解放軍夫婦領養,活了下來,卻因為心中那片陰影變得沉默寡言,她無法原諒不了她的母親,她長大后和一個外國人結婚,在加拿大生活。她的弟弟也結婚了,更巧的是,姐弟兩的孩子都叫點點。當他們在電視機前看到汶川地震了,怎么也按捺不住了,于是都毅然地趕赴災區,挽救生死邊緣的人們,就在這時,姐弟兩終于重逢,姐姐也理解了當初母親的苦心,終于原諒了她,最終,一家人團圓了。
被23秒地震割舍的親情,歷經了32年才得以團聚。有一段令我記憶猶新“什么都沒有了,如果接走方達,元妮的唯一希望就沒了。”因為這句話,說服了奶奶,發達下了長途車,邊跑邊喊“媽媽”,遠處的喊聲,讓元妮看到了生命的一絲希望,母親緊緊地將兒子抱在懷中,那種感動是讓人難免落淚的。
有一句臺詞,讓我欣賞“沒了,才知道什么是沒了”這句話,沒有人想去體會,但只有體會了,才能明白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所以,我們要感恩生命。生命雖短暫,但它給我們帶來了親情,愛情和友情。
所以,我們要珍惜生命,在活著的時間里,追求理想,萬萬不能虛度年華。
所以,我們要領悟人生。在困難面前,要有信心戰勝,不要放棄任何一絲希望,只要有一絲陽光,明天就會燦爛,世界會更美好!
所以,讓每一天都綻放光彩吧!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最新 篇4
時間飛逝,34年前的那場殘酷的大地震曾牽動了無數人的心,懷著崇敬的心情,我看了《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它看上去是一部災難片,實際上卻講述了一個親情和震后幸存者治愈心靈創傷的感人故事。在唐山大地震災難發生的23秒間,動搖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慘叫的吶喊聲,強烈的視覺沖擊……震撼人的心靈,一個年輕的母親在震后的廢墟中,水泥板的一段壓著龍鳳胎的姐姐,另一端壓著弟弟。救援者只有能力救活一人,這位年輕的母親,將如何抉擇?這是這部電影留給人性的一個難題。在“只能救一個”的萬難抉擇下,徐帆扮演的母親無助而絕望的喊出“救弟弟”三個字時,壓在鋼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流淚,呢喃著喊出最后一句“媽媽”,同樣也在黑暗中陷入了無助和絕望。手心手背都是肉,作為母親,任何一個人都很難抉擇,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抉擇啊!23秒的地震災難,帶來的是一個家庭32年的生離死別啊!對他們三個人來說,活下來只是這個故事的開始。這注定是一個無解的難題。母親難以逃脫自責的負罪感,女兒也無法面對母親放棄自己的心靈創傷。這里的無解,并不是故事的無解,而是人性的無解!在觀看這部電影時我流下了淚水,很多年沒有這種觀影的感覺了。這部電影真的好感人,好感人,這種大災大難面前的親情,不放棄生命,敬畏生命的品質,不都值得我們敬佩嗎?劇中的王登在經歷了無數災難與離別后,又回到了母親的懷抱,并得到了幸福,這幸福來之不易,細細品味才明白,這美好結局的建造者,應該是那對普普通通的解放軍夫婦——登的養父養母。他們用真愛喚醒了登的希望,對登就像親生女兒一樣,是他們使登在經歷了人生最低谷后又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溫暖,有了活下去的信心!所以我們要倍加珍惜無價的生命!記得電影剛開始的時候,元妮就對著丈夫的尸體喊著,“老天爺,你這個王八蛋!”用一句主旋律的話來說,“災難無情人有情”,只是我想等到要經過一次災難和沉痛才能看清情,是不是太悲哀?悲情?感動?承重?……
23秒的死,32年的生……生死就是這么僅僅的嵌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我們會在片中責怪老天的無情,會在片中感嘆人生,但是我想,過去了就過去了,而我們也該看看身邊的這些人,無論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
看了這部電影,我的心情很沉重,我想:“人的生命是多么的脆弱。地震是多么的無情。我現在生活是多么的美好,所以,我以后要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為祖國奉獻自己的一份力!”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最新 篇5
往事不堪回首,但在汶川、玉樹的大地震后,我們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了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
地震發生前,一切都是那么平靜,可愛的姐弟倆正在家里睡覺,突然,地震發生了,姐姐從夢中驚醒,她趕忙叫起弟弟,他們的父母拼命回去救孩子,母親被父親拉回安全的地方,父親剛進門,房子轟然倒塌,姐弟倆都被壓在房梁下,母親只能選擇救姐弟之一。母親最終選擇救了弟弟,但姐姐卻奇跡生還,后被解放軍收養,弟弟在地震中失去了一只手臂,他也不愿讀書,自我掙錢,成為了一個公司的老板,姐姐當英語家教養活自我和女兒。32年后一家人的意外重逢,讓他們仿佛再次回到了震后的唐山……7.8級的大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好在頑強的唐山人能重建家園,讓唐山更加繁榮。
“沒了,才明白什么叫沒了。”這句話是影片中的母親(元妮)在地震之后的感悟,每次看到元妮孤獨的身影,對于丈夫、女兒的懷念(她以為女兒也死于地震),對于外出兒子的思念……在32年后母親與女兒的團聚,更是讓人感到撕心裂肺的痛,看到這一幕,我心中涌起酸楚,當初元妮選擇救兒子還是救女兒時該是多么痛苦的決定啊!意外的重逢,讓這位母親又想起了當時的場面,她對女兒的愧疚,畢竟是她自我拋棄了女兒啊!地震帶給這位母親的痛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她本擁有一個完美的家庭,僅僅23秒,讓她失去了丈夫,還以為失去了女兒……
做父母的,哪個不擔心自我的兒女?元妮擔心出門在外的兒子,年邁的養父應對著失散多年的女兒怒而激動的大喊:“我天天擔心!”是啊,父母對孩子的愛,不是只言片語所能表達的,這部影片更加深了我對父母愛的認識,它也讓我明白了當我們應對無法控制的自然災害時,我們只能選擇,選擇舍棄!
如今的唐山已經成為了一座繁榮的城市,它不僅僅是唐山人奮斗的結果,更是來自四面八方的援助,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最新 篇6
電影描述了1976年7月28日,唐山發生了時間為23秒的7.8級大地震。一對雙胞胎姐弟同時都被壓在了一塊水泥板的兩頭,母親只能萬般艱難地做出“救弟弟”的選擇。后姐姐奇跡般的生還后被一個軍人家庭收養,最終在加拿大定居,但“救弟弟”這三個字糾結在她心頭。32年汶川大地震中,姐姐與經商成功的弟弟意外重逢。姐姐心頭的傷痕、母親心靈的枷鎖,最終在滾燙的親情冰消雪釋。
愈是時間的長久,愈能磨礪人的意志愈能看出愛的偉大,電影中的母親亦是這樣。都說人類征服了自然,但當自然災害來臨,人類卻是如此的渺小。
天災無情,人有情!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最新 篇7
《唐山大地震》片頭放映地震的情景——一對父母要盡快到被震毀的樓中救一對兒女。父親拉住了母親,自我鉆進了死亡的洞穴之中。以男換女,雖不是一件值得的事,也是一件無奈的事。情感永遠比生死更偉大,為了情感,寧可犧牲自我,也許這便是人生特殊又本能的感情吧。
在方登的養母去世時,又講述了一個偉大的故事。單是養母,卻能夠造就如此深厚的,比生母還要偉大的情誼。生與死,離與合,悲傷和喜悅,一切的束縛,都在感情的渲染下逐漸淡化,而唯一擁有的,是那熾熱而偉大的養母之愛、養育之情。
在四川大地震時,悲痛與恐懼再一次如復制般簾卷而來。以往在唐山大地震下僥幸逃生的人們紛紛伸出了自我的援助之手。相距如此遙遠,又是什么把這兩群素不相識的人的信心與期望凝聚在了一齊?那是一種經歷,也僅有有著如此“經歷”的人,才會真正去貢獻自我的一份力量。
在方登遇到自我的生母時,生母懷著百感交集的心下了跪,她明白自我對于女兒的不公平。用這種極端的方式表達自我的錯誤,一個淚眼朦朧,一個老淚縱橫,或許人的感情變化也只會在極端的方式下才能刻化得如此栩栩如生吧。
想起無情的地震,又看到無邊無際的感情,我不禁要……感激地震!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最新 篇8
時間,時間是什么?時間就是對流逝的無法更改的眷念。在轉眼的那一瞬間之中,32年,已宛若絢爛的煙花,在你不經意間煙消云散,無論是方達還 是方登的人生,都似一場夢……
32年前,那場深夜的大地震,把一切的一切全都改變了。而幾小時后,山崩地裂,仿佛有一只手把一切全部摧毀,一切都被這只無情的手變成一片廢墟。這一場地震,何嘗只是毀了這個城市?又何嘗只是毀了方達一家呢?它毀了無數個曾經和睦的家庭。方達的母親,永遠在守著心中的那片廢墟,心中的信念也被這場地震給震沒了。
失去一只右手,對于任何一個正常人而言都是痛苦的。而方達的右手卻被這場地震給砸沒有了,但他心中深知他的生命是由那個“已經死去的姐姐”換來的。當他堅持不進高考的大門時,又何嘗不怕對不起“姐姐”,不也不想給下崗的母親添加新的煩惱嗎?
方登--王登,名字是可以改變的,但心中的那份痛是不曾改變的。正如她說的:“救弟弟,三個字就像有個人用刀寫在我耳邊,不是不記得,而是忘不了。”試著想一下,當你滿懷期待地希望母親救你時,卻聽見了母親放棄你生命的決定,你是一種怎樣的心情?悲哀?無奈?我想一定不會少了恨。而這仇恨一埋藏就是32年。仇恨就象類似中藥的東西,性寒、微苦,沉淀在人體中,在你的身體中不知不覺中滲透。而方登的仇恨已滲透了32年,就算是仇恨解除了,也回不到從前,它就像割在心口上的一道傷口,就算結了殼,但也回不到從前了。
地震之后,當一切都結束之后,只剩下了廢墟的人們,學會了堅強。
方達獨自來到了杭州,若沒有那份堅強,我相信是不會從腳踏夫到公司的老板。方登若沒有那份堅強,也許也不會從杭大退學的學生到芝加哥,也更沒有了那一家三口的團圓……一個人沒有什么都不可以沒有信念,否則就是個行尸走肉罷了。因為有了更多象方達、方登這樣把堅強化為信念的人,唐山才能從這片廢墟上站起來。唐山在這場地震中宛若鳳凰浴烈火而重生……
《唐山大地震》已經不僅僅是一場電影,它講述了唐山的信念,而一切都因這個信念而堅不可摧。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最新 篇9
今天,我與大姑一起去沈陽看《唐山大地震》。
進入了會場。電影講述了從前的大強一家,生活幸福美滿。直到有一天,街上蜻蜓亂飛。父親以為是下雨了,沒當回事。結果晚上,二人在車里時,忽然地震了。父親死了。二個孩子被壓在了石頭下。母親找到了被石板壓著的二個孩子,毅然地選擇了救弟弟。后來,母親帶著兒子、女兒醒了過來,被軍人收養。兒女長大了,他們偶然地在工廠里相遇。母親見到女兒,放聲大哭。他們終于團圓了。
災難無情人有情。此地震中死了幾十萬人。幸虧軍人重建唐山,才使唐山繁榮起來。親人之間的感情是真摯的,令人深受感動。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最新 篇10
影片的開頭為我們呈現了一幅舊唐山的風景畫:繁忙的人群,密集的樓房,飛揚的標語,一切都顯得那么祥和。突然,天空中有成千上萬的蜻蜓慌慌張張地從遠處飛來,似乎要有什么災難即將來臨。
方大強是某工廠的工人,膝下有一對雙胞胎,姐姐叫方登,弟弟叫方達,妻子叫李元妮。在1976年晚,方登和方達為爭一個西紅柿而吵架,媽媽對方登說明天再給她買,方登才消氣,但是這一等卻等了三十二年。
1976年7月12日晚,方大強家,方登和和方達正在睡覺。方大強和李元妮在離家不遠的工地上。家里書桌上魚缸里的魚在不安地游來游去,越來越急躁,越來越急躁。工地里的工人們都要收工了,塔式吊車也已停止了工作。遠方的地平線,毫無預兆地,突然閃起了紫色的駭人地光,緊接著一場災難來臨。裂紋突然爬滿了房子,地面也變得起伏不平。方大強拉著李元妮跑,而方登和方達尚在屋內。刷著標語的墻在顫抖著,塔式吊車垮塌了下來,很多未能及時逃出的人們被急速落下的磚瓦無情地掩埋。方大強和李元妮眼睜睜地看著他們住的房子飛快地坍塌。23秒,地震將一座繁華的城市化為滿目瘡痍的廢墟,使上萬兒童失去了父母,上萬父母失去了孩子。風平浪靜后,幸存的人們開始清理遇難者的遺體,并尋找幸存者。方大強在地震中被掩埋,在余震中喪生。李元妮悲痛欲絕地咒罵著上天,同時又意外地發現方登和方達依然存活,卻被同一塊水泥板壓住了,救一方的話水泥板就會向另一邊傾斜,從而致使另一方被壓死。于是李元妮面臨著是救兒子還是救女兒的痛苦抉擇。最后,從李元妮的口中無力地飄出了三個字:救弟弟。話輕飄飄地,仿佛是在喃喃自語......
數十年過去了,汶川大地震。缺了一條左臂的方達成為了一所公司的老總,并且娶了一位叫小河的妻子。方達曾多次勸母親搬到新居去住,可是母親怎么也不同意,因為她相信她丈夫和女兒的魂魄終有一天會回來看她的,怕他們找不到家。李元妮最常說的一句話是:“失去了才知道什么叫失去。”汶川地震時,方達趕去救災,意外地碰到了唐山宋志永救災小分隊和他的姐姐——方登。
方登還活著。
方登在拉尸體的車上被雨澆醒了,后來被一解放軍家庭收養,后來搬到了加拿大的溫哥華。當在電視上看到汶川大地震的消息時,因為自己曾學過醫,趕去汶川幫忙救災,不想竟陰差陽錯地碰見了方達,并通過他與宋志勇的談話得知母親一直為此事內疚后,認出了方達,并與他回到了家中。方登一進家門,就看見媽媽早已為她洗好的,泡在水盆中紅潤潤的西紅柿。“我沒有騙你。”母親說著,已是淚流滿面。這一家經過三十二年風雨后,終于重歸團聚。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最新 篇11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再一次將1976年發生在唐山那不堪回首的災難,真實的展現在觀眾的眼前,突顯了在突如其來強悍的天災下,人類的力量是如此軟弱渺小。轟然倒塌的房屋,將睡夢中的人們埋于一片廢墟里,許多人還沒有明白怎么回事就永遠長眠在地下了,僥幸尚存一絲氣息的也是滿身傷痛,在等待救援。斷墻殘壁慘不忍睹,一片狼藉觸目驚心,尋找親人撕心裂肺的哭喊聲,催人淚下。最殘忍的是作為母親,面對被埋在廢墟里一雙天真活潑的孿生兒女,只能選擇救一個,那是怎樣的一種心痛。苦苦地祈求,總無法改變殘酷的現狀,母親最后只能萬般無奈地說:“救弟弟”。就是這簡單的三個字,把當時還清醒的 “姐姐”判了死刑,恐怕沒有人會了解那一刻“姐姐”聽到這句話的心情。
當冰冷的雨水打在眾多的死尸上,“姐姐”在死神那里溜達了一下,居然又回到了人間,更幸運的是身體沒有大礙,她從死人堆爬了起來。可是劫后余生的“姐姐”從此失去了笑容,母親說的那三個字深深刺傷了她稚嫩的心靈,讓她感覺到自己是被遺棄的。這樣的陰影一直伴隨著她成長,養父母的百般寵愛無法化解她的冷漠,她總是郁郁寡歡,固執怪癖,無論多么想家想媽媽,她都默默地壓抑著自己,更不會輕易地流露出來。多年以后她有了自己的孩子,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孩子,卻還是不能原諒自己的母親。
時光一晃而過到了2008年,大地又一次來勢洶洶地張開了血盆大口,瘋狂地吞噬著汶川的生靈,摧毀堅固的建筑物,唐山的慘劇又重演了。此時已經遠離國土的“姐姐”看到這個消息,毅然決定回國去汶川做救援志愿者。曾經經歷過生死的她,對一切似乎都已經有些麻木了,但看到那一幕類似她當年凄慘的場景時,那個母親的無奈與自責,地震撼著她的靈魂,在這樣特定的環境里,她終于理解了當年母親的艱難與痛苦,在災區與前來救援的弟弟不期而遇,她終于踏上了回家的路。
32年了,日日在愧疚中度日的母親見到這個死而復生,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的女兒,驚喜交加,心情極其復雜。飽經滄桑的母親帶女兒到了埋她的“墓地”,啟開墓,她看到自己心愛的書包和一大包上學用的書本,弟弟說:“從小學到高中,媽媽都是買一式兩本,給你一本”。她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這么多年來,她一直記恨母親,一直認為母親偏心,認為自己早已被母親遺忘了,所以她不愿尋親,不愿回故鄉看看……現在才知道自己仍是母親的心頭肉,明白是自己錯怪了母親,是自己太自私,這么多年用“死”來折磨著母親那顆破碎的心!
我是含著淚看完這部影片的,為劇中的母親哀嘆,也深深理解“姐姐”的冷漠,為她慶幸最后終于找到了回家的路,這是人性的光芒在閃爍,這也是一次失而復得的人性回歸。
影片的結局是完美的,而真正生活中的故事就沒有那么完美了,我的外婆與姨媽之間的恩怨就是一個真實的例子。姨媽是外婆的第三個孩子,出生在三十年代重男輕女的時候,因種種原因,姨媽連一口奶水也沒有吃到,就抱給另一個地方的一戶人家當童養媳了。漸漸懂事的姨媽得知自己的身世后,對外婆一家人耿耿于懷。成年后的姨媽倔強地以死反抗,掙脫了童養媳身份的枷鎖,孤身在外飄蕩,外婆心懷內疚,幾次三番叫姨媽回家,姨媽拒絕接受。后來姨媽嫁給了自己的意中人,心境有了改觀,才慢慢開始兄弟姐妹之間的往來,而對外婆的怨恨還是無法釋懷。以致外婆臨終前想見一下姨媽的心愿都沒有得到實現,是帶著無限遺憾離去的,這樣的情景,讓大家唏噓不已。
一聲墜地來,恨事常八九,這是姨媽坎坷人生的真實寫照。從小缺少親情的呵護,青年時期拼死才沖出包辦婚姻的囚籠,中年又不幸痛失獨生女,留下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子,都是姨媽一把尿一把屎拉扯大的。諸多的遭遇使姨媽的脾氣十分怪異,固執的讓人難以接受,她把這一切都怪罪于外婆對她的拋棄,母親曾經試圖去接近她安慰她,得到的是姨媽的冷嘲熱諷。其實在那個男尊女卑的年代,外婆讓人抱走姨媽也純屬迫不得已,即使是一個錯誤也是當時的社會環境造成的,只是姨媽自始至終沒有用寬容的眼光看待這件事,冷酷的不愿滿足外婆見最后一面的要求。人生無常,命運多舛,本是一對母女卻生不來往死不相見,此恨綿綿誰能解?都說是血濃于水,可是我那絕情的姨媽就是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如果姨媽能大度一點,我相信外婆一定會含笑九泉……
有些事情一錯就成千古恨,而有些人卻寧愿一意孤行地將錯誤進行到底,個中情由可悲可嘆。但愿這樣的悲劇在生活中少一些,但愿人人都有一顆寬容的心,在適當的時候,給別人一個懺悔仰或是放下心理包袱的機會,這也是對自己靈魂的一次洗禮。冰釋所有的積怨舊恨,才能讓迷失的人性回歸,才能走出陰暗糾結的沼澤地。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最新 篇12
《唐山大地震》看上去是一部災難片,實際上卻講述了一個親情和震后幸存者治愈心靈創傷的感人故事。電影描述1976年發生在中國唐山的7.8級大地震中,一位母親只能選擇就姐弟之一,母親最終選擇救了弟弟,但姐姐卻奇跡生還,后被解放軍收養,32年后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們去修補的背感情節,再一次勾起了當代人們對那一段慘痛災難的回憶。
通過觀看《唐山大地震》,我深深的體會到了:每一位母親都是偉大的,她們對自己的孩子都一視同仁,對他們的愛也都是無私的,不管他們在哪里、干什么,都在時時刻刻為孩子擔心。這部影片帶給人們的除了苦難,悲傷,更多的是喚醒人們對生命的珍惜和尊重,它使我們學會正確的對待生命,珍惜我們現在所擁有的幸福生活。
如果說父母這種真情是社會中的小亮點的話,那么地震過后,全國各省對唐山市的幫助應該一個大光環,照耀著我們整個國家,整個世界。唐山大地震、四川汶川大地震震后,善人捐款捐物,領導親自指揮一線救援,愛國人士的加入幫助,還有外國友人的支援,哪—個不是真情流露。當我想到這些時候,我就會留下眼淚…生活中的父母和社會,總是那么平淡無奇。但是每當我們在家庭或者社會遇到困難和危機時,父母、我們國家總會爆發出無限的能量,保護著我們。社會中點滴的亮點,總會照射出燦爛無限的光芒。生命有時會給人以錯覺看似很長,一天一天有著揮霍不完的日子,真正放眼于時空時,才能真切的體會,生命是如此的短暫與微不足道。
讓我們珍惜眼前的人!珍惜眼前的一切!珍惜人生中那一份份珍貴的情感吧!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最新 篇13
每年5月12日為“防災減災日”,防震減災靠大家,和諧平安你我他。《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在很早之前我就已經觀看過了,雖說已經過了很長時間了,但里面的情節至今歷歷在目,回想起種種情節,心情還是波動不已。
這部電影的主要內容是:有一個母親,她有兩個孩子,她們一家過著幸福的生活。可是,災難卻降臨在她們頭上,一場大地震發生了!短短幾秒鐘的時間,美麗的唐山變成了一片廢墟。這位母親本來準備沖進去救他們兩個,她的丈夫拉開了她,自己沖進去了,喪了命。此時此刻,她的女兒和兒子被壓在同一塊水泥板的兩端,板上壓了重重的石頭。救援人員河這位母親:“他們兩個只能救一個,救姐姐還是救弟弟?”這位母親面臨著生命的扶擇,最終選擇救弟弟。本來這個女孩已經沒有活下去的希望了,可是,她堅強的活了下來。當她被救援人員救出的時候,全身黑黑的,但她并不想認媽媽和弟弟。為什么呢?因為她發自內心的恨媽媽,恨媽媽當初沒有選擇救他……
就這樣,殘酷的地震讓這樣一個本來幸福的家庭一夜之間支離破碎,姐姐沒有死去,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養了,姐弟倆從此分開過著不同的生活。生死分離的悲痛、對女兒的愧疚,讓母親30年來一直活在悲痛中,正如電影中弟弟方達說:“房子倒了,可以建起來,媽媽心里的房子倒了,卻再也建不起來了。”在選擇面前,母親也許受到了重男輕女的思想的影響,可母親“救弟弟”這句話,卻深深的印在女兒的耳邊。32年來,女兒并沒有想不起她的親人,而是忘不了,忘不了母親的那句“救弟弟”,也許再女兒心中一直藏著對母親的怨恨,所以,32年來女兒都沒有回唐山尋找親人。
對于一部電影能做到這樣,可以說已經到了化境了,整個故事圍繞的是一個人類歷史上可怕的一次災難性自然災害,一個母親在帶著自己的孩子如何經歷這次災難,如何在最困難最無奈的時候面臨著人生最痛苦的抉擇,在只能選擇放棄一個自己的骨肉的時候那種無奈,那種悲劇,太讓人感動了,有時候想一想,人類的確是很渺小的,對于災難我們只能選擇接受,只能忍受,只能看著自己的親人離去而什么都做不了,在災難面前我們只能選擇我們能做到得的,只能把災難減少到最小,只能含淚的抉擇,很無奈。
地震是多么的無情。我現在生活是多么的美好。我們無法改變命運,也無法改變現實,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失去親人和朋友對每個人的心靈無疑是致命的打擊,但是這是不可更改的,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其實人生的苦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沉浸于挫折的陰影中而不能走出來。
直面人生,直面靈魂!這是我最深的體會。如果說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由無數次的選擇構成的,那么我不知道有什么選擇比選擇生與死更艱難。記得曾經看過畢淑敏關于生存與死亡的演講,她說一個人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通向死亡的過程,每過一秒,我們就離死亡近了一秒。然而關于片中元妮的選擇,我卻無法去評論對與錯,或許結尾處當方登對母親元妮在墓地邊一遍一遍的“對不起”已經告訴了我什么。
32年,從唐山道汶川,不是簡單的時間與空間的距離,這對于那些經歷過它們的人來說,也許是生與死之間的距離,這之間,包含了他們所有人的人生,以及靈魂深處的堅守。我想我或許沒有資格去評論這里邊的苦與痛,因為畢竟不曾經歷,便無法真正理解那樣的生活。
看完之后,我更多的選擇了沉默和思考,思考那些廢墟下掩蓋的生命和廢墟之上活著的人們。也許我們真的沒有理由去埋怨些什么。也許能夠帶給我們感觸的不是災難本身,而是在災難之后另一種愛與責任的堅守以及重新撿拾起美好人生的勇氣。但愿這樣一部能讓舉國同哭的電影,帶給我們更多關于人生的思考以及自我靈魂的洗禮,帶給我們直面人生,直面靈魂的勇氣!
我們的生命是短暫而美麗的,好好珍惜上天賜予我們的禮物吧!讓我們一起努力奮斗吧!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最新 篇14
影片將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串聯起來,通過一個家庭,講述了兩場地震對國人造成的深刻影響,以及災難下的國人的團結和親情的救贖。與傳統西方災難片的“大場面”和個人英雄主義不同,這部災難片關注的不是災難本身,而是災難給人帶來的影響——身體上的,心靈上的。災難是一代人的集體記憶,人們應該銘記,更應該反思。
23秒32年,這是貫穿整部電影的一條紅線。唐山大地震持續了23秒,讓24萬唐山人民瞬間消失在人間。元妮一家用32年達成和解。
地震發生后,丈夫沒了,一塊廢墟石板同時壓著兒子和女兒,媽媽必須二選一,“救弟弟”,這一刻女兒方登絕望落淚。地震后的三十多年,媽媽“心里的房子早已倒塌,守著這片廢墟過了32年",方登也一直沉浸在地震的陰影里,沉浸在對媽媽選擇救弟弟的無助和恨里。
23秒的死,32年的生……生死就是這么緊緊的嵌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被壓在瓦礫下的女兒依靠自己毅力活了下來,來到了寄宿家庭。被救出來的兒子與獨身的母親生活在一起,用僅有的一只手創造自己的生活。無論是哪個孩子,在災難面前被摧毀的童年都已經無法彌補,但是他們仍然不屈服于生活。人的精神在于我們內心的力量,即便家庭缺失或是殘疾或是更甚的災禍人都可以挺過來,因為每個人向往都是明天的太陽而不是昨日的慘痛。
兩個孩子都長大成人,女兒遠嫁加拿大,兒子成為了旅行社老板,在32年之后的汶川大地震上他們因幫助同胞而重逢。這次方登以一個旁觀者經歷了地震對家園、家人,對愛的毀滅。地震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那些感人的故事,更不是歇斯底里,而是在內心之中油然而生的悲愴。是生命在災禍面前的渺小,在大愛之中的磅礴,那些帶著傷痛砥礪前行的人們,值得所有人向其致敬。
一個小姑娘的雙腿被預制板壓著,媽媽選擇截掉閨女的雙腿。人群中有人說,不到逼不得已的狀態下沒必要鋸腿。而那個媽媽只是說了一句,誰不知道腿有多重要,但不能讓救援隊冒險,因為他們為了挽救女孩子的腿的話會把自己和女兒的危險都綁在懸崖邊上,有生命危險。那個媽媽在做出這個選擇的時候還是很冷靜的,但是看到救援隊把她女兒抬出來沒有腿的時候,她哭喊往雙腿那里跑,而抱住她的人是方登。對于方登來說,那條被媽媽截斷的腿就像是方登自己,而救回來的生命是方達。在這一瞬間,方登開始理解母親。
方登回了家。元妮一直在原地“等”方登回來,而最終她的方登真的回來了,帶著被碾碎的心里初生的嫩芽歸來。母親經歷的悲傷也許是最深的,但是讓她活下去的理由是信念,她年復一年告訴女兒和死去的丈夫自己的地址,她留在了原地,留住了四個人的根。她不愿離去因為無論是自己的心還是家人的心都留在這里,不論是死去的丈夫還是音訊不明的女兒她們都會認得這一條回家的路。也許老路上已經鋪上了柏油,也許街角的商店已經蓋上了百貨大樓,但是靈魂的蹤跡永遠會繞過這些障礙回到原本的棲息之所。母親的呼喚是有用的。
故事的最后,一個長鏡頭帶我們來到了受難者的墓園。眾人來到了方登的墓前,方達打開方登的墓,從里面拿出了課本和書包。方達說從小學到高中,每一開學媽都買兩份課本,這是一個母親對女兒的虧欠。這一刻方登放下了心中的芥蒂。
歲月如風,或許是命中的注定,或許是親情的無法割舍,災難讓失散多年的母女再次重聚,誤解也好,悔恨也罷,再大的鴻溝也難敵那句對不起,32年,無論順利也好,坎坷也罷,親人終歸是親人,災難的記憶可以被淡忘,而人性與親情的力量卻永遠都不可磨滅。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最新 篇15
今天是五月十二日,中國防震減災日,在這樣的日子,我懷著莊重而又嚴肅的心情,觀看了《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
1976年7月28日凌晨3點42分。那一刻,是所有國人的傷痛記憶。天搖地動,山崩地裂,一棟棟房屋倒下,一座座橋梁坍塌,一個個生命逝去。這場災難被稱為唐山大地震。
電影帷幕拉開,我們看到三十年前人們生活的狀態,親情是第一個窗口,父親對龍鳳胎孩子的愛,姐姐對弟弟的保護,媽媽對孩子的愛,夫妻間的愛……這一些些平凡到像呼吸一樣自然,而我已經把淚咬在眼底。災難降臨了,天空是紫色的,人們驚悚的表情,生命的渺小和脆弱與災難對比強烈。親情,愛情,責任,卻在崩塌的這個瞬間爆發的那樣赤裸。女人沖向房子的那一瞬,被男人拉住,男人犧牲了,房子還是倒塌了,兩個孩子壓在廢墟中奄奄一息。連生命都要面對選擇的時候,我不知道生命到底珍貴的要用怎樣一個詞去形容?在那么的殘酷無情的自然災害面前我感受到人的渺小,那么脆弱,生命轉瞬即逝,但也看到了人的偉大,人們面對災難卻又是那么的團結一致,英勇頑強。有生死抉擇前的犧牲自我,有共同面臨汶川地震時的薪火相傳。其中母女三人的故事更閃爍著人性和母愛的光輝。該片用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詮釋了人間的真愛,血濃于水親情不僅是一種延續,更是一種忠貞的堅守。這些正是中國人民能飽經磨難而不倒,歷經風霜而彌新的精神源泉!如電影中那樣40年間唐山人能穿越大地震的傷痛,邁向新的希望之路。從唐山到汶川、蘆山,我們能銘記一次次戰勝災難的歷史記憶,凝聚起走向復興的無盡力量。正是源于我們的精神源泉!
道之所趨,窮山盡海,不能羨也。志之所向,銳甲精兵,不能御也。我相信身為新時代大學生的我們能夠傳承抗震救災精神,用行動閃爍人性的光輝!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最新 篇16
唐山大地震是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慘的一頁,由于唐山的各類設施都很落后,所以唐山幾乎被移為了平地,所以單單是死亡人數就已經達到了24.2萬人,二十四萬兩千人啊,是幾十萬父母成年累月的心血啊,在這短短幾十秒時間內就化為烏有了,無情的大地,讓成千上萬個家庭支離破碎,讓成千上萬個人變為孤兒,無依無靠,浪跡天涯……
在地震的時候,一位父親不愿讓妻子犧牲,只身跑進倒塌的樓房去救孩子,卻被一塊掉下來的大石板砸死了,就這樣,元妮失去了丈夫。元妮在石頭上絕望的哭,一是為離去的丈夫;二是為生死未卜的兒女。
后來元妮得知姐弟倆還活著,但是都被壓在一塊石板的兩端,不管是撬哪一端,總有人會被作為支點,而被壓住,存活的可能性就大大減少了許多。救援人員問元妮:“到底要救誰?只能選一個。”
俗話說得好:手心手背都是肉。面對著痛苦的抉擇,元妮哪一個都不愿放棄,苦苦哀求道:“都救,求求你們了,都要救!”這句話表明了元妮是非常愛他的兒女。
但最終只能就一個,選擇一個便意味著放棄另一個,萬般無奈之下,元妮艱難的從牙縫里擠出三個字:“救——弟弟”說完嗚嗚地哭了起來,是呀,元妮是覺得弟弟生存的可能性大,不然誰會愿意放棄自己的親骨肉啊。姐姐清清楚楚的聽到了這句話,眼淚,慢慢的從她的臉頰上淌了下來。后來,姐姐大難不死,在拉尸體的車上醒了過來,被一對好心的警察夫婦收養了。
轉眼間,大地震已經過了32年,姐姐和弟弟也早已長大成人,在這32年里,對于女兒的愧疚也折磨了元妮32年。元妮天天燒紙錢,搬到了新家以后就天天一邊燒紙錢,一邊念叨說住哪兒了,在哪條街,哪條巷子,怎么走,怎么走……元妮天天自責愧對于女兒。
后來,發生了汶川大地震,姐姐和干成一番事業并且帶著員工的弟弟不約而同地參加了抗震救災活動,無意中聽到弟弟和別人聊起了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之后,姐弟相認,一同回家看望年邁的老母親。元妮看到女兒回來了,高興得不知所措,淚流滿面。姐姐卻沉著臉像個木頭人,也許還在憎恨母親。
元妮端著一個盆子,里面放著幾個又大又紅的西紅柿,說:“看,媽媽沒騙你吧,是媽媽對不起你。”姐姐沒想到母親在她小時候許下的諾言,至今不忘,又得知母親每次買的小學課本,也有自己的一份,終于淚如泉涌。
這部電影觸動著每一個人的心弦,或許現在我們還理解的不夠深,但如果真正要我們放棄一個親人,才能體會到什么事痛苦的抉擇。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身邊的任何一位親人。無論他(她)對你是好或是不好。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最新 篇17
影片中大地震發生的時候,夫妻二人去找女兒、兒子,只聽到女兒無助大聲呼喚著媽媽,這種撕心裂肺的感覺真的直戳人心、讓人淚目,在自然災難下人類的生命真的顯得很渺小。就在這短短的23秒讓許多家庭支離破碎和許多震后的幸存者留下了一輩子都無法抹去的陰影;讓許多人的身體落下了殘疾!
當“大強”把“元妮”拉到安全地方,自己跑進大樓的時候就真的讓人心疼,這也體現了“大強”對“元妮”的愛之深,這是用生命去愛一個人啊!當媽媽選擇救弟弟的時候,姐姐的眼淚從眼角滑落。小孩子的眼里瞬間充滿了絕望,這也讓最后幸存下來的姐姐有了32年的心理陰影,而選擇救弟弟的媽媽也愧疚了32年,母女倆相見時,媽媽跪下道歉的那一刻,真的讓人眼淚直流!不過最后姐姐還是原諒了媽媽,畢竟是媽媽給予了自己第一次生命。
一場天災導致了像“元妮”這樣的家庭支離破碎!我們一定要珍惜自己身邊的家人朋友!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最新 篇18
本部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普通且幸福的四口之家經歷了唐山地震和地震后的故事。那場地震先帶走了父親,后面剩一個無助的母親面臨兩個孩子二選一的難題,媽媽的“救弟弟”帶走了姐姐那一刻生的希望,可從母親的視角來看姐姐的“去世”也使她陷入了三十多年的深深自責當中。一場地震影響這對姐弟今后的人生。
地震帶走了弟弟的一只胳膊,但他在往后的人生中,并沒有因為失去這只胳膊而失去人生奮斗的方向。而姐姐劫后余生,遇到給她新生的養父養母,最后的他們也擁有了美滿幸福的家庭。直到又一場地震讓他們再次相遇,因為經歷,因為感同身受,姐弟倆都去援救了和他們一樣經歷災難的人。
或許冥冥之中一直存在緣分,后來他們團聚了,也釋懷了,彼此相擁而泣,家人始終是家人。我依舊記得電影中有一句話:“沒了,才知道什么是沒了。”我們永遠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所以我們要珍惜眼前的一切,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也許有些痛是一輩子也抹不掉的,但總會有人關心你,在乎你,理解你,因而我們也要學會感恩,感恩父母的愛與包容,感恩越來越強大的祖國。一定要堅信風雨之后定會有彩虹。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最新 篇19
影片一開頭便為我們呈現了1976年唐山的那場可怕的大地震。天空發紫、烏云密布,隨后地動山搖,轟隆隆的雷聲和無數石塊破裂的聲音齊聲而下,過于真實的畫面感讓我全身木訥。
一霎那間,房屋成片成片地倒下,道路成塊成塊地塌陷,“方達”爸媽不停往前跑時,吊車砸樓、許多逃生的人被砸死、哭叫聲、呼喊聲、呻吟聲響成一片。短短23秒,唐山變成了一片死氣沉沉、慘不忍睹的廢墟。我眼里的淚水就沒有停過,人的生命在無情的災難中真的顯得很脆弱。
“只能救一個”,工人的聲音充斥在這位母親耳朵里,當媽媽狠下心來說道“救弟弟”。這幾個字讓姐姐“方登”原來在用石頭敲擊地面的聲音突然停了下來,看著姐姐眼里閃動著的淚花,讓我不禁想起我的爸媽偏心弟弟的種種瞬間也令我抽泣不止。
令我驚嘆不已的是國家的發展,短短32年,唐山棟棟高樓、條條大道平地而起,這離不開國家的努力,同時也離不開全國人民的團結,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他們用不屈的精神和堅定的信念戰勝了困難,重建了美好家園。
影片結尾,家人團聚。轉頭一想,我們經過這三年的疫情反復折磨,我想國泰民安,健康幸福才是最好的。晚上躺在床上,我給爸媽發了一條信息“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最新 篇20
這年頭,我們已經修煉的“刀槍不入”了,輕易不會有什么東西能把我們感動。看了電影《唐山大地震》,真切感受到了自然的無情、人間的真情。
時間和事件總會過去,但如果我們最柔軟的地方被觸痛了,能很快恢復正常嗎?
有時候在想,是我們國家真的太大、人太多,還是我們太容易安于現狀、太容易忘記傷痛,亦或是對災難幸存者過于冷漠?如果每次捐款過后,還能時常想起那些正在經歷著和已經經歷了災難的人們,或許我們就更加會珍惜生命、熱愛生活。
生命是無比脆弱的,人是無比渺小的。我記得,曾經無數次的夢到在某種未知境遇下,自己痛苦掙扎、盡力呼喊卻不能發出一點聲音的那種無助感。這種感覺在影片中找到了,就是小女孩方登被壓在石板下的情景。
還有,人無時無刻不在面臨選擇,有時是生死抉擇,當生的希望有且僅有一次的時候,你是選擇兒子還是女兒?當一個21歲女孩懷孕被男友勸說流產的時候,她是選擇忍氣吞聲還是一個人獨自無聲地承擔一切?
網上有這樣一句話:人在面臨痛苦選擇的情況時,根本沒有痛苦的權利!
影片還有的太多地方讓我感動(與《阿凡達》的震撼感覺完全不同),它的敘事方式、平常對白和蓄勢待發,它的堅定信念、人性光芒和心靈撫慰……
尤其是最后母女見面時,看到母親下跪那一幕,我強烈抑制自己不要哭,但眼淚掉的稀里嘩啦的。我相信,這里面有許多東西才是真正的“中國特色”。
當然影片也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張國強的蹩腳唐山話、出現了N次的劍南春廣告等。但如此宏大的歷史背景和時間跨度,能選擇好切入點就已經不易,也感謝原著小說《余震》。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最新 篇21
23秒,32年,天崩地裂、妻離子散、哀鴻遍野,這放到今天還是很震撼人心。《唐山大地震》深情地歌頌了人性光輝,讓我們從中看到了愛的偉大與舉國上下團結一心的力量。“沒了,才知道什么是沒了。”同胞罹難,舉國哀悼。
房屋可以重建,但心靈創傷難以治愈,苦難記憶刻骨銘心。當個體苦難上升到國家苦難時,就成了全民族的回憶,正因有對歷史苦難的深刻記憶,才能警示我們防止苦難的再度發生。細節見真章,電影中的救援場景和唐山地震時有了天壤之別,不再是只有單架這樣簡單的工具同時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救援人員,而是更專業的救援設施,更多的救援隊伍,更強的動員能力。而在支援汶川的人群中,唐山人特別顯眼,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人性的善與美,煥發出強烈民族凝聚力,振聾發聵。大難興邦,國家日益強大,應對災難的措施日臻成熟,但災后心靈重建工作亟待完善。心理創傷、替代性創傷是我們難以避免的傷痛,因而我們不僅需要對苦難揭示和記錄,也要撫慰受傷的心靈。
《唐山大地震》用一個帶著血與淚的飽含深情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苦難重壓下的人性光輝與民族力量。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最新 篇22
看了《唐山大地震》,帶著未干的淚痕走出影院,心在隱隱作痛。
我是帶著何種渴望而又懼怕的矛盾心理在追逐這部影片,想從《唐山大地震》的故事里再次咀嚼那似曾遠去的傷痛。當千百次曾在夢中憶起的尸橫遍野、斷壁殘垣、骨肉分離的情景在銀幕上清晰顯現時,我仿佛再次置身于那場人間煉獄。喝地上積存的雨水、吃長滿白毛的霉變大餅,忍著惡臭抬運一具具尸體、在蚊蟲與露水的覆蓋下睡在曠野、渾汗如雨的搶救廢墟下的生命...。
但是,正如馮小剛導演所說,《唐山大地震》這部影片除了具有災難片的特征,更是一場情感大戲。她以救姐姐還是救弟弟這一矛盾為主線,牽出了綿延32年撕心裂肺的情感故事。每一個情節我都如置身其中,因為我是唐山人,銀幕上讓我一次次熱淚橫流的情景我都曾經歷。回望那些日子,除了感嘆人類在巨大天災面前的渺小和無助外,充滿胸膛的,更是在災難過后,人們匍匐互救、相濡以沫,全國人民傾力支援唐山的大愛與感恩。
影片中,方達在杭州蹬三輪,聽說陳道明參加過唐山抗震救災,隨口叫了一聲恩人并且不要車錢。“恩人”二字是個分量極重且輕易不會使用的字眼,可是在唐山,這兩個字卻常被提起。但凡參加過抗震救災的人,唐山人都管他叫恩人,唐山人民的感恩之情歷經34年愈加強烈。
“我是唐山人!”方登面對負心的戀人說出的這句話,是對唐山人民性格的最好詮釋。對于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人,還有什么能夠嚇倒我們?唐山氣象局的員工,未曾掩埋好親人的尸體,拖著殘肢斷臂第二天即恢復觀測,那尚且帶有血跡的手顫抖地發出震后第一份氣象電文,向全世界莊嚴地宣布:我們還活著!我們不辱使命!
在炎炎烈日和瓢潑大雨中,在到處是斷裂的水泥板、碎玻璃、鋼筋頭和鐵釘的廢墟中,第五天,震后第一份天氣預報隨電波飛向天空。一頂綠帳篷就是預報室,包裹著紗布、拄著拐杖的那位就是預報員;用臉盆正接棚頂漏水的是觀測員;揮汗如雨搶救檔案的是全體干部職工…。沒有更多的語言,他們把滴血的心默默藏起。
生活還要繼續,哪怕這生活充滿苦澀。唐山氣象人的家家戶戶如影片一樣經歷了情感的蹂躪。張維柱7歲的兒子沒了,他把喪子之痛深埋于心,用無休止的工作沖淡心中的哀痛;楊捷民失去愛妻和兒子,自己被砸成高位截癱仍然笑對生活;閆學榮的丈夫瞬間離去,她卻用工作強壓內心的思念,雖然在夜深人靜時一次次哭醒…。我不想在34年時間的磨礪之后重新觸碰人們心中最脆弱的地方,可這是從那場災難中走過來的人絕對不能釋懷的東西。
唐山人民感謝徐帆,她把一個身歷情殤的母親表演的淋漓盡致,幾乎每一個唐山人都能在她身上找到自己母親的影子。一盆西紅柿和母親向女兒充滿歉意的一跪,讓觀眾感動的渾身顫栗、痛哭失聲。有哪個母親不愛孩子?留弟弟那是萬般無奈啊!
影片中那濃重的唐山口音,那再熟悉不過的震前街景,那自己親身經歷的艱辛與苦難,還有那些早已逝去的熟悉的面孔,讓唐山觀眾有更多的感受與感動。這就是為什么在“感恩、博愛、開放、超越”的唐山人文精神里,把感恩放在第一位,為什么當南方雪災、汶川地震后,唐山人民能做出讓世人感動的壯舉的原因。
影片結尾展示了現在唐山宏大的城市風貌,還有南湖旖旎迷人的風光。這是唐山人民用不屈的抗震精神建設與維系的家園,其中也有全體氣象人的勞動成果。地震主題公園那些巨大的殉難者紀念墻,是24萬已離我們遠去的同胞的靈魂所在,讓他們與我們共享繁榮。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最新 篇23
今天下午,媽媽帶我去看一部讓我淚流滿面的電影——唐山大地震
主演:元妮(飾媽媽)、大強(飾爸爸)、方登(飾姐姐)、方達(飾弟弟)。
故事:有一個幸福的一家四口,過著快樂的生活。
一天,地震了,爸爸著急救孩子犧牲了,姐弟倆壓在一個水泥板下,所以只能救一個人,媽媽有氣無力地說:兩個都要救!
救災的人說:咋跟你說不明白那,只能救一個!
媽媽悲痛萬分:那......那......那救弟弟!弟弟救活了,但少了一條胳膊,方登雖然沒死,但是她恨自己的媽媽救弟弟不救她!
32年后,姐弟倆在汶川大地震中見面了(都是為了救人),回家后,母女倆談了一番,這才打開方登多年的心結。
看了這部電影,我雖然沒哭,但是覺得他們太可憐了!
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傷害大自然,大自然也會傷害你!
所以我們要環保,還城市一片綠色的天空!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最新 篇24
往事不堪回首,但在汶川、玉樹的大地震后,我們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了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
地震發生前,一切都是那么平靜,可愛的姐弟倆正在家里睡覺,突然,地震發生了,姐姐從夢中驚醒,她趕忙叫起弟弟,他們的父母拼命回去救孩子,母親被父親拉回安全的地方,父親剛進門,房子轟然倒塌,姐弟倆都被壓在房梁下,母親只能選擇救姐弟之一。母親最終選擇救了弟弟,但姐姐卻奇跡生還,后被解放軍收養,弟弟在地震中失去了一只手臂,他也不愿讀書,自己掙錢,成為了一個公司的老板,姐姐當英語家教養活自己和女兒。32年后一家人的意外重逢,讓他們仿佛再次回到了震后的唐山……7.8級的大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好在頑強的唐山人能重建家園,讓唐山更加繁榮。
“沒了,才知道什么叫沒了。”這句話是影片中的.母親(元妮)在地震之后的感悟,每次看到元妮孤獨的身影,對于丈夫、女兒的懷念(她以為女兒也死于地震),對于外出兒子的思念……在32年后母親與女兒的團聚,更是讓人感到撕心裂肺的痛,看到這一幕,我心中涌起酸楚,當初元妮選擇救兒子還是救女兒時該是多么痛苦的決定啊!意外的重逢,讓這位母親又想起了當時的場面,她對女兒的愧疚,畢竟是她自己拋棄了女兒啊!地震帶給這位母親的痛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她本擁有一個美好的,僅僅23秒,讓她失去了丈夫,還以為失去了女兒……
做父母的,哪個不擔心自己的兒女?元妮擔心出門在外的兒子,年邁的養父面對著失散多年的女兒怒而激動的大喊:“我天天擔心!”是啊,父母對孩子的愛,不是只言片語所能表達的,這部影片更加深了我對父母愛的認識,它也讓我明白了當我們面對無法控制的自然災害時,我們只能選擇,選擇舍棄!
如今的唐山已經成為了一座繁榮的城市,它不僅是唐山人奮斗的結果,更是來自四面八方的援助,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最新 篇25
昨天,我跟爸爸媽媽一起去看電影院觀看《唐山大地震》這部影片。故事情節是發生在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那驚心動魄的一幕幕又好像重現在我的面前,大地震來了,就在那么短短23秒,許多人被奪去了寶貴的生命,許多幸福美滿的家支離破碎。災難中的一個叫元妮的阿姨,她丈夫為了救她而犧牲了,而兩個小孩也壓被在同一塊水泥板下。由于條件有限,只能救一個,元妮阿姨痛苦的選擇了救兒子,放棄了女兒,而她女兒竟奇跡般地活下來,并被解放軍收養。經過32年后,女兒終于明白了媽媽的愛,全家再次團聚。
觀看了這部電影,我的內心感到無比的震憾和感動,好幾次我的眼淚都忍不住流下來,心情也跟著劇情同喜同悲,久久不能平靜。大地震后,軍民同心,眾志城成,共同克服困難,重建家園的情景讓我感動;從32年前的誤解、分離,到32年后的諒解、團聚過程讓我感動。
觀看了這部電影,我要更加珍惜今天這幸福美好的生活,更加熱愛社會,熱愛自己的親人。學會感恩,學會尊重長輩,做一個孝順的,有愛心的好學生。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最新 篇26
《唐山大地震》看上去是一部災難片,實際上卻講述了一個親情和震后幸存者治愈心靈創傷的感人故事。在唐山大地震災難發生的23秒間,動搖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慘叫的人聲,強烈的視覺沖擊震撼人的心靈。
生命有時會給人以錯覺,看似很長,一天一天有著揮霍不完的日子;真正放眼于時空時,才能真切的體會,生命是如此的短暫與微不足道。
做為普通的人,生命的重只是對個體而言,對親人而言,對愛自己和用心在乎自己的人而言。唯有理解了生命的輕與重的人,才能深切地懂得一份情的不易和艱辛,才能夠明白一顆心一旦傷了將是不可彌補的痛,也唯有懂得的人才能做到用生命去珍惜和執著于自己的愛情。
《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它讓我感受到了地震無情,人性的脆弱,以及最重要的是親情的可貴,生命的頑強。活著真好,它告訴人們,一切災難只是暫時的,災難并不能打垮人們,它只會使人們更加堅強,更有勇氣地面對生活。不禁感慨,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這部電影讓我更加堅信:親情是不變的永恒。一個人能夠傷得了的人僅僅是真正無私愛他的人們。
近百年來,中國有太多的苦難和災難,被遮蔽在人們的記憶之外。人們幾乎已經遺忘了該如何用電影來表達苦難對人性的傷害。苦難在公共話語中的失聲,使越來越多的人失去了直面不幸與悲傷的潛力。天災人禍是我們無法避免的,就像《2012》一樣。天災在世人眼里承擔了一個惡的主角。
其實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讓經歷苦難的人發出聲音,不僅僅是對那些受難者生命的尊重,也意味著將那些個體的苦難記憶,轉化為民眾能夠用來自我教育的公共記憶。它其實也是民眾間尋求文化認同的一種方式。這種記憶對一個民族,是最為重要的精神財富。因為對歷史的苦難記憶越深刻,就越能警示人們提放這種苦難的再度發生。當08年發生汶川大地震的時候,電影中顯示的救援場景和唐山地震有了天壤之別,整個民族對待災難的態度日臻成熟,災后的心靈重建是比實體重建更重要的一環,溫總理的一句大難興邦道出了其中的真諦。
那些死亡者的生命不會回來了,那些受難者的青春也不會回來了,但這種對于苦難的聆聽和見證,會讓我們對現實始終持續一份清醒。實際上,在這個麻木迷茫的年代,做一個對苦難歷史的記錄著和見證人,也是一份人性的行動和職責。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最新 篇27
那場殘酷的大地震曾牽動了無數人的心、唐山大地震,這五個可怕的字眼,僅僅是在短暫的幾秒鐘里,一個繁榮而平靜的城市就灰飛煙滅,成了一片渺無聲息的廢墟、雖然我并沒有親生經歷,但仍然令我極為震撼。
李元妮說;沒了,才知道什么叫沒了!
我總是自以為,是一個行將成年的人,其實在我生活過的短短19年光陰中,我可以說是毫無閱歷,至少,我總是不懂得珍惜的含義,而這部電影卻第一次讓我懂得,珍惜擁有小盆里的蔬菜,魚缸里的熱帶魚,恩愛的夫妻,和睦而快樂的家庭,一切美好的事,都可以隨著大地小小的抖動一次身體而成為過眼云煙,在這一切都成為過去后,我們可以指責老天的不公,痛惜失去的一切,可是在這一切牢牢握在我們手中時,我們可曾如此地珍視他們?
李元妮在片頭給過女兒一個承諾,明天,媽再給你買西紅柿、明天,一個多么平凡的字眼,我們的口中不也是有很多明天嗎?今天太忙了,明天再回家看父母、今天累了,明天再做這些題、孩子,明天我再陪你玩、,有時,我們確實是因為太累了,太忙了,把事情暫擱到了明天,可有時,我們是否是在明天真正解決了這些事,我們也許在明天來臨時,以另一個理由將事情推到了更遙遠的明天,然而我們可曾想過,我們其實就像是那只明天再壘窩的小猴子,今日復明日,直到有一天被突如其來的大雨澆個猝不及防、
而這部電影告訴我們的,恰恰便是這個道理、人生就像一棵秋天的大樹,看似枝繁葉茂,充實繁密,然而秋風一打,樹上的葉子便隨風飄零了,往往這時,我們才意識到,我們還沒有來得及,仔細看一看,我們身邊熟悉的事物,因為這些事物,我們往往太過熟悉,熟悉到我們總是天真的以為,他們永遠都會陪在我們身邊,不會消失,然而在災難面前,人類永遠是卑微而猝不及防的,自然界一點小小的變動,上帝一個小小的玩笑,都會讓我們失去很多,往往這時,我們才知道失去事物的珍貴,因為沒了,我們才知道什么叫沒了、
很多人總是恐懼著世界末日的到來,然而恐懼又有何益,我們既然無力對抗自然,還不如好好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多學一些知識,多陪陪父母孩子、我們不是圣人神仙,不可能解決人生中每一個未了心愿,但我們至少可以,多珍惜一下身邊的一切,不要等到一切都沒了,才知道什么叫沒了。當然,唐山大地震帶給我的震撼也遠不止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臉也沒有露的滿身淤泥的解放軍叔叔們,也是同樣值得我們尊敬的,他們在抗震救災的過程中,有的傷了,有的還奉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卻沒有一個人發出怨聲,都是無比堅強的沖上前去,與大自然勇敢地搏斗!自然災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難預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條心,就一定能戰勝困難,贏得勝利!
這使我想到了一句宣傳語:災難只會讓我們更加團結,團結必定使我們戰勝災難!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最新 篇28
周六晚上老公陪我看了《唐山大地震》。看的痛哭流涕,整個晚上都不能平靜。早上起來看影評。我也記下自己被觸動的感悟。再一次感受到生命在大災大難面前的脆弱。電影《唐山大地震》講述了一個23秒、32年的故事。1976年還沒有我。然這個歷史事件卻烙印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上。汶川是唐山大地震的歷史回顧,心痛的重復,勾起了多少唐山人的回憶、心痛、同情和愛心。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場7、8級大地震將唐山在23秒之內變成一片廢墟。一個妻子在要救孩子的瞬間被丈夫拉住,丈夫卻永久的離開了。一個年輕的母親在面對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的絕境下無奈選擇了犧牲姐姐而救弟弟,年輕母親元妮的心碎了。這個決定改變了整個家庭的命運,讓幸存者陷入一個震后32年的情感困境。——無論是母親還是女兒。
當一場滅頂之災剎那降臨,當身邊的一切在頃刻化為虛無,當一線生的希望就在眼前,卻眼睜睜的看到自己被拋棄,方登這個被母親放棄的女兒不能原諒母親。直到多年以后,在做了母親之后,在汶川,在生死抉擇面前,在大愛與小愛割舍之間,方登終于走出情感的迷霧。我是女兒,是妻子,又做了母親。特別能感受得到元妮難以描述的痛。
那么多的感人對白我無法一一評述,我想說的是震后很多年后,當兒子問起媽媽元妮為什么一直單身時,媽媽說我也不是沒人要。我的命是你爸救的,這個世界上哪還會有用生命愛我的男人?為這樣的男人守一輩子,值得!許多年后,元妮一直不愿搬家,每次燒紙時她都念叨著家里的地址,她害怕那孤單的靈魂不認得回家的路,她怕她最愛的人迷了路,回不了家。親人永遠都是親人,就算是陰陽兩隔,也是至親的人!
我們總認為天災人禍離我們很遙遠,是呀,在沒有經受過大災大難的人看來這些太遙遠了。然,只要稍稍經歷過生死的人就知道生命是多么的寶貴。
平淡的日子過得太久了,總想尋求點刺激。可生命中的奇跡太少了,于是就有了渴求激情。尋求婚外的情感寄托無疑是一種浪漫的選擇。可看了元妮對丈夫的墨守承諾后,你會發現婚姻應像生命一樣神圣,一生只有一次。
被人收養的方登長大成人后,離開養父母家杳無音信的很多年,當她再次出現在養父眼前時,那個暮年的老人責問女兒為什么不回家,女兒怕父親擔心時,年邁的父親憤怒而激動的大喊我每天都在擔心。這就是父親,你以為他在遠方,你卻從沒離開過他包容的心!方登給養父買了一件棉襖,穿上后才發現袖子長了我一直以為你很高呢,怎么袖子就長了呢?我們只顧著自己長大,卻忘了父母也會衰老!
我是在做了母親后才懂了父母對我的愛。對他們好一些,趁他們還在。
感動的地方太多,我不是搞影視文學的,我只在乎我的感覺,我用我被打動的程度去衡量我眼中的每部片子的價值。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最新 篇29
學校規定,在10月20日看《唐山大地震》我們特別高興。
劇情是這樣的:1976年,唐山,卡車司機方大強和妻子李元妮、龍鳳胎兒女方登。7月的一個傍晚,唐山發生了大地震。方大強為救孩子,死了,方登和方達被同一塊樓板壓在兩邊,無論人們想救哪一個,都要放棄另一個。元妮選擇了從小體弱多病的弟弟方達,而頭腦清醒的方登聽到母親作出的抉擇。震后,方登被軍人王德清夫養了。可20.12汶川大地震,姐弟倆同時參加了救援工作,使失散32年的他們重逢。方登在參加救援的過程中,也諒解了當年媽媽的選擇,內心里原諒了媽媽,使32年的怨恨得以釋懷。
當時我雖然沒哭,當我的眼淚卻含在了眼里,在一個母親面對著兩個孩子的危險只能救一個人,在無奈的選擇下犧牲了姐姐。當時,我似乎也感受到一個母親的感受。我相信,當時的李元妮一定知道方登一定能逃出這噩夢。這時同學們不時的流下眼淚,也表示了《唐山大地震》的感人。這種情感也像噴泉一樣涌出我的心,但我卻忍著靜靜的坐在那。
對于每個人來說,在地震活下來,也是幸運的。地震使很多人失去了生命,在此,我也非常佩服方登,在她被壓在石頭下時,知道自己可能不能活下來的時候,但她還是在石頭下拿著小石頭敲地板。
完這部片,給我深刻的印象,出了多媒體教室時,我心里還沸騰。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最新 篇30
唐山大地震—觀后感76年唐山大地震,人們在地震面前顯得是那么的弱小,那么的無助。丈夫用生命換得了妻子的生命,而妻子在悲痛之余,發現自己的龍鳳胎孩子還活著,被一塊石板壓住了兩頭。此時救援人員發現石頭無法抬起,兩個只能救一個,母親堅定說:“兩個都得救!
”可救援人員沒有辦法,最后母親只能心痛的說:“救弟弟!
”姐姐聽著了,絕望了,這三個字深深的印在腦海里了!
弟弟救活了,一只胳膊沒了!
本以為必死的姐姐卻奇跡般的活了,她的心有的只是對母親的恨。她沒有找母親和弟弟,而是被當做孤兒被一對解放軍夫婦給收養。長大的她一直沒有回過唐山,知道08年汶川大地震,學醫的她跑到前線進行救援,被一個母親的行為感動了,終于理解了媽媽當時心情,慢慢放下了對親人的恨,覺得弟弟能活著,真好!
受到良心譴責的母親,她沒有搬家,一直守在唐山過著清貧的生活,說是等著丈夫和女兒的魂回來。她沒有再嫁,一輩子就嫁給這個用生命呵護她的男人。姐姐回來了,看到母親為自己準備了“西紅柿”,這是地震前母親許諾給孩子的。上學的書本,母親也是買兩套。母親給孩子跪下了說對不起,漸漸姐姐理解了母親,明白了母親的愛。母親,我親愛母親,對不起,我整整折磨了您32年!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最新 篇31
昨天晚上,我和父母一起觀看了“唐山大地震”這部電影,這是一部很好的電影,讓我禁不住流下一排排熱淚。
爸爸打開了百度觀看這部電影。一會兒,電影開始了,主角有“方大強”“元妮”“方登”“方達”。里面講了,在1976年里的一天,方大強和妻子元妮在夜里去工作,可是,過了一會兒,他們就感覺有點不對勁,車子竟然動了起來,下車一看,原來是地震,元妮一看,就吵著要去救孩子,但是方大強阻止了元妮,自己卻跑進了倒塌的樓房內,到了早上,方大強的尸體才被清理出來,元妮很傷心,不過她一想,還有兩個孩子呢,還要救他們那。于是,便找了起來,就在她絕望的時候,有人喊:“元妮,方達和方登在這里,快來看一看那。”元妮一看,正是她的兩個孩子,可是,當人們發現,如果,撬方達那邊的話,那方登就會有事,如果,撬方登那邊的話,那方達就會有危險,當人們告訴元妮的時候,她的心里又落上了一塊大石頭,人們再三詢問元妮的時候,元妮猶豫地說:“救弟弟,救弟弟!”可當時,姐姐方登是清醒的,這話她聽到了,她哭了。當人們把姐弟倆拉上來的時候,元妮抱著方登哭了,幾分鐘后,元妮跟著一輛車走了,過了一會,天空下起了雨,方登被雨水一澆,奇跡般的醒了,她被一個武警送到了一個集中營,隨后就被一對好心人領走了,她在憂傷中長大了,她去學了醫。方達從一個拉小車的工人,干到了一個公司的董事長。
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方登和方達,都去了救災現場,他們偶然相遇了,并相認了,方達帶方登回了家,他們的媽媽一看方登回來了,就忍不住跪了下來。
方登和她媽媽相認了相認了,帶她去了墓地,看了方大強的墓地。方登傷心的哭了,她后悔自己折磨了媽媽32年,32年中連一封信也沒給媽媽寄。
其中的養父,養母給了小方登第二次生命,對待她視如已出,培養雞成才,把養父養母的愛表現的淋漓盡致,始我感到愛的偉大。
看了這部電影,我知道了人的生命是多么的脆弱。地震是多么的無情。愛是多么的偉大。
所以讓我們珍愛生命,接納親情,為了親人好好的活著,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因為活著真好,珍愛生命,好好活著!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最新 篇32
今天我去中山影城看了《唐山大地震》,我與同學有幸觀看了此片,感覺震撼頗大。我是唐山人,經歷過那場地震災難(當時我八周歲,剛上小學二年級)。下面就以唐山一個普通百姓的角度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首先最讓人感動的是大災大難面前的親情!
徐帆飾演的母親和張國強實驗的父親(以下省略簡稱母親、父親)在災難發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看到孩子無助的呼喊和求救,父母那種撕心裂肺的情感被二位演員演繹得絲絲入扣,絲毫看不出他們是在表演!在父親搶救孩子無果遇難后,面對“救姐姐還是救弟弟”,母親最后做出的痛苦抉擇過程,被徐帆演繹得真實、感人!
那是多么痛苦的選擇啊,手心手背都是肉,作為母親,任何一個人都很難抉擇,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抉擇啊!震后奶奶、姑姑來唐山要帶方達回濟南,面臨骨肉分離,母親的無奈何大度,奶奶的思想矛盾和對母親的理解,反映了感人的母愛之情!
二是真實反映了人民軍隊的抗震救災中的巨大貢獻和犧牲。無論是唐山還是汶川,解放軍永遠沖在救災最前線,從分體現出人民軍隊戰爭時期是人民和平的保護神,災難面前是人民生命的保護神!
三是養父母給予方凳真實真摯的愛。陳道明、陳瑾飾演的養父、養母給了小方登第二次,應該說是第三次生命,對待方凳視如己出,培養她長大成人考入大學,特別是陳道明將養父對養女的愛表現得淋漓盡致,這種愛同樣很感人!
四是電影中對愛情的表現處理恰到好處,非常到位。父親舍生忘死推開母親闖入搖搖欲墜的樓房,在充分體現父愛的同時也表現出父親對母親的愛;母親三十多年孤守所表達的對父親的摯愛!
除了以上感受以外,也對這部電影的拍攝談點個人觀點。這部電影屬于大制作、大手筆,拍的非常震撼,陳道明、徐帆等演員表演非常真實,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來上這么一部電影,希望能讓同胞們有些心靈上的震撼,也希望對年輕人的觀念有所改變。美中不足的是該部電影有植入廣告的嫌疑,可能是劍南春酒廠和工商銀行贊助的緣故吧!
另外在歷史背景細節上把握不太準確,比如字幕提示1986年,陳道明實驗的養父佩戴上校軍銜就不符合實際,我軍是在1988年菜實行軍銜制的。當然這只是這部電影的美玉之瑕,總的來說電影很震撼、真實。
再者唐山大地震時當時交通不發達,只有軍隊能進去,基本是唐山人自己扒自己,最后死了24萬人。在汶川地震的時候,全國都動員起來了,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直升機飛進來了,挖掘機進來了,全國各地的志愿者都來了。時代不同了!
唐山的觀眾看完以后是感動,甚至感恩!
所以人有一顆感恩的心是非常重要的,用感恩的心回報社會,回報恩人!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最新】相關文章:
唐山大地震電影觀后感最新5篇09-24
唐山大地震電影相關電影觀后感09-03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08-14
《唐山大地震》電影觀后感12-27
唐山大地震電影觀后感08-26
唐山大地震》電影觀后感10-11
電影唐山大地震的觀后感06-30
《唐山大地震》電影的觀后感08-07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