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仁心觀后感精選5篇750字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是時候寫一篇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可是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醫者仁心觀后感精選5篇750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醫者仁心觀后感精選5篇750字1
看完《醫者仁心》,心久久平靜不下來。拿起紙和筆坐在桌前,許久都寫不出一個字來。那些有關責任,良知,理解的畫面交織在一起,在我的大腦中亂作一團。
有人曾說一個好的醫生應該是這樣的: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安慰,卻總是去傾聽。對這樣精辟的概括,我真的由衷地佩服。一個合格的、好的醫生應該肩負起對自己、對病人的責任,不忘時時充實自己,以精湛的醫術去救死扶傷。一個合格的、好的醫生不光要醫治病人身上看得見摸得著的實實在在的創傷,更要以慈母般的仁愛去撫慰那些傷心絕望的心靈。一個合格的、好的醫生也必定是一個稱職的傾聽者。
林子大了,什么鳥兒都有。我欽佩那些為了解除人類之病痛而無私奉獻的醫者們,同樣,我也憎恨那些隱匿在醫生群里魚肉患者的敗類。我知道人只要活在世上,就難免面對來自社會各方面的這樣那樣的誘惑。對于醫生來說,來自藥商與患者兩方面的誘惑就顯得更為突出了。我痛恨那些不遵守醫療道德的醫生們,同時卻又深深的理解他們。醫生也是人,醫生也要生活。縱使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從早忙到晚,如果沒有獎金,每個月身心俱疲換來的六百多元的工資也不夠養家糊口。但是如果許多指標沒有達到,又哪兒來的獎金?
妙手不一定都能回春。現代的醫療技術越來越先進,病人對醫生的期望值也愈來愈高,但是目前人類能真正治愈的疾病呢,卻沒有同比例的增加。病人及其家屬急切的心理,大家都理解,但是很多時候,病患一方有些稍稍不滿意的地方就和醫生杠上了,于是糾結的醫患關系由此產生。
每一個立志當醫生的人想必都曾懷有一顆仁愛善良的心。他們喜歡穿上白大褂的神圣感,喜歡病人們信任的眼神。但是因為社會在不斷地變化,為了與之適應,他們也不得不有所改變。培養一個合格的、好的醫生絕不只是學校的責任,它更需要來自家庭與社會的理解、支持與尊重。學校教給醫學知識,家庭提供精神支柱,社會營造和諧氛圍,只有這樣,身著白大褂的醫者們才能沒有任何后顧之憂去潛心救治病人,才能無愧于白大褂下閃閃的紅心。
于人于己,但求無愧于心!
醫者仁心觀后感精選5篇750字2
《醫者仁心》是一部聚集客觀性、真實性和向導性于一體的醫療劇。該劇展現了當代社會、醫院、患者之間的種種矛盾,并向全社會揭示了中國醫療界的困境:醫患關系的緊張、醫鬧的頻發、媒體的指責以及社會主義醫院如何發展、如何體現醫護價值等種種問題。
在這個全景式反映醫護人員職業生涯的醫療劇中,我深深的理解當代醫護人員的悲哀。本來醫者與患者是站在同一邊,然而,當患者死亡時,家屬、醫者、醫院就成為了對立。醫患關系的緊張、醫鬧的頻發、媒體的指責暴露了當前患者與醫者的信任、溝通以及等種種問題;展露了而今的落井下石之流,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別人而歪曲事實。有時,本著一顆醫者的仁心為患者服務,換來的卻是患者的不理解,甚至還要站在被告席上。久而久之,換來的則是醫護人員的過度自我保護,以及患者對醫院的不信任甚至誤解。劇中的許多情節令我深深的震撼。劉敏之死,展現了醫務人員的委屈、壓抑以及不被理解的痛苦。鐘立行,一個完美的理想醫務者,以自身的言行實踐了希波克拉底誓言,詮釋了作為一名醫護人員該如何的作為與不作為。然而,在這個國度,在這個到處充滿誘惑、充滿現實的社會里,要做一個像鐘立行這樣的好醫生太難,亦或說,在如此的社會和現今的醫術界,鐘立行根本就無法生存下去,而社會也根本就不會有他這樣的存在。我想,這就是中國醫療界的悲哀吧。
我雖然不是一名醫務人員,但也在相關的醫院工作。工作中,每每遇到委屈不公之時,我也曾想像丁海那樣脫掉工作服狠狠一甩“我不干了!”但是,換位思考,患者的不平衡也是可以理解的。信息的缺乏、溝通的障礙、醫療機構的制度以及政府的規章等等都難免會造成這樣那樣的矛盾。
在醫院的這半年中,我經常看到奔走于前線的急救人員,他們每天都加班加點的挽救著一個個痛苦的病人,每次看到病人健康的走出醫院都讓我有種莫名的感動讓我看到了作為一名醫生的崇高與偉大,我深深的為自己是醫院中的一員而感到自豪!
醫者仁心觀后感精選5篇750字3
久沒有看一部完整的電視劇了,當同學告知中央8頻熱播《醫者仁心》是反映目前醫行事業很現實的電視劇,很想了解無影燈下白衣天使的生活,于是利用假日在網上一氣呵成看完。看后感慨萬分,為鐘立行崇高的職業道德和精湛的醫療技術而驕傲,為武明訓時刻為患者著想的敬業精神而感動,為丁海這群充滿理想獻身醫療事業的年輕人而開心,為王冬的貪婪自私和護士長的靈魂扭曲而可惜,為那些無理取鬧的醫鬧和投機鉆營的藥商而氣憤,更為醫院面臨難纏的醫療糾紛而沮喪。
在我心中神圣 的白衣天使 ,現在變成商業化,利益化,收紅包,亂收費,開大方,吃回扣,讓金錢控制了靈魂。以前“救死扶傷,治病救人”是從醫者天職,而今看到的是一個接一個的醫療糾紛。醫生面對的是病人家屬的質問和追打,醫鬧的煽動,社會輿論的壓力。緊張的醫患關系,不良的醫療環境,真不知醫改的'發展前景在何方?
也深知醫生是人不是神,在探索醫學領域中,面對疾病的轉歸特異性,也有無力回天的醫療局限性,避免不了技術上的失誤。正如劇中所說“好醫生的技術,是在不斷積累而來,是用無數生命換來的”。當看到醫生們搶救病人像奔向戰場一樣的驚心動魄的緊張情景,為了一臺手術站立多小時那種忘我的精神,感動的熱淚盈眶!這種高壓力,高負荷,高風險職業多么需要患者理解,社會理解,真不應該把身心疲憊的醫生推到風口浪尖上去。
對劉護士長所說“千萬不要讓女兒學醫”深有感觸,因為我周圍許多醫務 工作者的子女幾乎都堅決的不學醫,不走父母的辛苦之路! 如果都這樣想醫療事業的發展前途, 希波克拉底誓言有誰來吟頌!
《醫者仁心》是一部真實的全景的醫生生活寫照,其中的無奈和痛楚是醫務工作者的心聲。揭秘了醫療行業的不正之風的黑暗面。深刻反映了老百姓“看病難,醫病貴”一幕幕鏡頭。道出醫患之間主要矛盾是一部分沒有責任心的庸醫給病人增加更大的痛苦。劇中武院長,鐘主任,面對復雜的困境,承受著社會,患者,難以接受的壓力,依然堅持原則,堅持自己的道德準則,對技術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值得我敬佩。
鐘立行是一個優秀完美的醫生化身。 武明訓是一個堅守職業道德的好院長。 嚴處長是一個追求事業的女強人, 姜一丹是一典型知識分子清高自傲的典范。在 丁海,羅雪櫻一伙年輕人身上看到了青春,陽光,率真的良好心態!
醫者仁心觀后感精選5篇750字4
看了一遍《醫者仁心》,太多的感觸讓我無從下筆,但想寫點文字的沖動,卻讓我破例地再次瀏覽整個劇情。劇中的一切,似乎都發生在我的周圍:那一片片圣潔的白,一顆顆赤誠的心;手術室里,大夫爭分奪秒,病房走廊,護士一路小跑,醫者,應對無力回天的無奈和凄楚,應對謾罵毆打的隱忍和委屈,猶如一串串的“蒙太奇”,在我腦海中起伏交錯。此刻,我百感交集,卻不知道該如何整理自己的情緒。
很少有這樣一種狀況,當應對共同的敵人時,同一陣營的兩個群體卻如此相互猜忌,充滿矛盾。然而,在中國,在中國的醫院,這種狀態卻無處不在。醫生和患者,本該為戰勝疾病齊心合力,相互配合,但現實卻讓人失望地心寒。醫生,早已不再令人仰慕,更不再神圣,他們已成為病人就診過程中時刻被提防的“奸細”和“隱患”,患者自我保護的心態被扭曲的放大,以致醫療活動中醫者的一言一行都將成為日后可能發生糾紛的“呈堂證供”。
“跪下,給我媽跪下”,這是33集電視連續劇《醫者仁心》第一集里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臺詞。
這個下著大雨的晚上,在這家醫院,發生了太多的事情:
急診科護士長劉敏接到120的電話,車禍,至少五人受傷,傷員很快送到。一位出租車司機頭部嚴重損傷,腹部受創。一個孕婦昏迷,狀況不詳。孕婦的丈夫昏迷;
另一輛救護車里又抬下一個五十多歲的心臟病發作的低鉀婦女姚淑云;
一個出租司機送來一醉鬼倒在劉敏身上,吐了劉敏一身,就在劉敏去換件工作服的時候,患者姚淑云突然出現不適,等劉敏趕到已經太晚了,病人死去。
于是,一場杯具便拉開了序幕。
護士長劉敏,一個妻子,一個母親,在這樣的雨夜,她也該守在老公和女兒身邊,她也該盡享家的溫馨,但是……正因這個“但是”,敬業的她不得不承受接踵而來的奔波和勞累,柔弱的她不得不理解死者家屬“給我媽跪下”的恐嚇威逼。
我不知道,劉敏是否就應帶著那被吐的滿身污濁接觸其他病人,也認為病人的死亡與劉敏片刻的離開并無多大干系,但此刻,孰是孰非已不再重要,只要病人死亡,只要你是醫護人員,你就務必承受來自對方的發泄,此刻的醫者,更多的是充當一個被悲痛、憤懣、狂躁的患者親屬作為出氣對象的“橡皮傀儡”。看著劉敏護士長被死者家屬毆打,被強壓在地上聽憑對方喊著“跪下,給我媽跪下”的情景,我想起了前不久我院急診科X護士、某科孱弱的女主任被患者家屬打傷后,聲淚俱下的哭訴,我很迷茫,很困惑。是的,應對失去親人的悲痛,我們就應明白患者親屬們的過激,盡可能緩解他們的情緒,但是,這些整天顧不上家、顧不上孩子、甚至顧不上自己身體的醫生護士,他們為了病人,為了醫院,起早貪黑,隨喊隨到,他們的辛苦難道不需要明白?他們的委屈難道不需要傾訴?
醫者仁心觀后感精選5篇750字5
20xx年底,央視電視劇頻道首播《醫者仁心》,這部電視劇全面而比較真實的反映了我國某省一家三級甲等醫院發生的一件件事情。今年三月初,醫院要求全院職工觀看全集并寫觀后感,于是,再次重復看了一遍,依然有著吸引力。
電視劇里熟悉的場景、畫面、人物、故事情節吸引著我,如同身邊的人和事,讓我癡迷、讓我感慨,其中的男一號鐘立行醫生高超的醫術、高尚的醫德、不卑不亢的氣節、對社會不良醫療行為的鄙視、對醫德敗壞的極少數醫生的教育和指責、為維護醫療這塊凈土而不屈不懈的努力等等,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
鐘立行說:“什么叫專業?從衣著儀態到病房管理,衛生、生活用品的配置、飲食的安排;治病是一種態度,也是一個系統工程。”他同時還說:“醫學是科學,來不得半點虛假。只要對患者有利的事就可以做。”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劇中,他憑著職業敏感接診了暈倒在馬路上的某農村姑娘,又憑著高尚的醫術、執著和無畏的探索精神,為她成功的做了心臟手術。成功的手術并沒有讓他沾沾自喜,他非常的淡定,不斷的總結、繼續攀登。相反,電視劇中另一個醫療界的敗類王冬醫生卻自私自利、拉幫結派、弄虛作假,把鐘主任主刀、團隊合作的新手術成果視為己有而大力吹捧。。。。。。面對王冬的言行,鐘立行主任苦口婆心的教育他,以博大的胸懷包容而隱忍這一切。他說:“我不喜歡拉幫結伙,也不打算排斥異己,只是希望每個人自覺的要求自己。”他還說:“一個科室主任,不僅要有出色的技術,更要有能力處理好各種各樣不同的人際關系。”由于他的努力,科室管理逐漸走向規范,年輕的醫務人員更加尊重和向往他所領導的心外。
有觀眾說,鐘立行這種醫生太理想化、太過遙遠、太完美了;也有觀眾說,到醫院就醫能遇到鐘立行這樣的好醫生真是太幸運了。。。。。我想說的是,這樣的好醫生我不僅見過,而且見過不少,他們真的是一心撲在專業上,是特別有理想和追求的一群人。像我們外科的寧群宜主任、內科劉燕妮主任等等不勝枚舉,他們是我院戰斗在第一線的領頭軍,年輕的一代醫護人員也把他們當做自己學習的榜樣,無數具有奉獻精神的年輕生力軍脫穎而出。他們沒有計較付出和得到的不成比例,日夜操勞,時刻把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備受患者和同行的尊重。
愿我院涌現更多的鐘立行醫生!
【醫者仁心觀后感精選5篇750字】相關文章:
2017社會熱點:醫者仁心04-04
《爸爸去哪兒》觀后感精選01-19
后天觀后感精選5篇01-31
《暖春》觀后感高中作文精選06-09
龍貓觀后感精選15篇02-05
暖春觀后感精選15篇02-04
暖春觀后感(精選15篇)02-04
海洋天堂觀后感(精選15篇)02-04
《心靈捕手》觀后感(精選15篇)02-03
《暖春》觀后感精選15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