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片《老師》觀后感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是時候寫一篇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在寫觀后感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記錄片《老師》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記錄片《老師》觀后感1
不久前,筆者有幸觀看了著名的脫口秀周立波先生的視頻——“壹周立波秀”,節目中波波先生笑侃了生活與成功,非常有哲理,特撰觀后感一篇與大家共同分享。
波波先生笑侃,所謂生活就是生下來并活下去就叫生活;但一個人要追求成功,身邊離不開四種人相助,即“高人指點、神人保佑、貴人相助、小人監督”,但在我們身邊,有些人受貴人即身邊的同事們的相助,得到了領導的信任安排去做了一些芝麻蘿卜的小事,就自認為成功了,擺出一付小人得志的嘴臉,老子天下第一,什么人都不放在眼里,什么人都看不起,什么人都敢罵,要知道,所謂成功就是讓愛你的人、讓信你的人為你感到驕傲,并與周圍的人即你身邊的貴人——同事們共同分享;但某些“成功人士”就不這樣想,盡管成功前得到了你不少幫助,但成功后;聽說某副職碰上企業改革終于成了新成立單位一把手,某日與原單位領導同座一席,敬原領導酒后語出驚人,說:我終于可以和你平起平座了;又一君在得貴人相助后做了一小吏,到處宣楊,我的級別終于和他一樣了。做人做事心高氣傲,不知好景不長,二年后被免,他一報復心極強的手下卻高就了,你說平常你給他沒好臉色,他會不變本加利的給你好果子吃?
現在一些所謂的“成功人士”,因長期受壓抑,普遍心存病態,報復心極強,如果一旦過火還會轉為變態,但這些人好日子一定不會長久,并將很慘,一旦不再得志,將會象狗一樣重新回去做孫子。這就又應子波波先生對生命的戲侃,所謂生命,你生下來就是這條賤命。在此,我奉勸哥兒們姐兒們啊,做人需低調,否則成笑料。
記錄片《老師》觀后感2
今天,學校組織觀看了電影《老師好》,這是一個非常有教育意義的影片。
影片《老師·好》體現了三代老師的故事,苗宛秋在他老師的點撥下走上了教書育人的道路,多年后他又以自己的方式不知不覺影響著調皮學生王海。年代不同,但其中師生之間的情感內核卻沒有改變。
不過當八十年代我們的物質條件還沒有那么豐富的時候,師生之間這種純粹真摯的情感就顯得尤為突出,而這也正是打動于謙老師并使他最終成為該片主演及監制的主要原因:“我們那個年代,大部分老師都和苗宛秋老師一樣,把傳道授業解惑、教學生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為第一要義。”
這部電影真的是笑點與淚點同在,真的是一種值得,我不知道什么技術,什么情節,我只知道自己仿佛已經參與進去,不枉我丟棄實驗來看一場。演員雖然都是新的,但是演技都挺在線的,不俗的青春片,感受到了愛。
老師的望其成才,學生的稚嫩抵抗,老師的求而不得,學生的為其努力,付出,感動,回報,并非刻意去想要得到回報,但是卻隨之而來,你可以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也可以說,這才是人本來的樣子。
看完電影,我深深體會到當一個好老師的不易,他們的離別,讓我也仿佛看到了我實習結束后和學生的離別,我的淚便不知不覺落了下來。我會珍惜在這里的日子,努力做一個更好的老師!
記錄片《老師》觀后感3
在電影《拉扎老師》里,一些人的心理不太健康,甚至患上抑郁癥,自殺的老師就是。電影里沒有具體說老師為什么在教室里自殺,但在同事的片言只語中可知她活得很辛苦。當男生simor發現老師上吊,跌跌撞撞地跑出教學樓向其他老師呼救,鏡頭呈現的畫面是死寂的走廊,時間長達一分鐘,真令人揪心。
趕來的老師疏散即將進入教室的學生,接著重新裝修教室,召開家長會匯報此事,讓心理醫生對全班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按我們的理解,學校已經做得不錯。但在家長聚會上,一位家長問:“整個班級只有一個心理醫生嗎?”校長無言以對。
這已經暗示,學校僅僅做出以上的心理危機干預遠遠不夠的。這些都是皮毛的,即使心理老師給全班學生上心理課,也是簡單粗糙,沒有細致深入每個學生的內心。同時,校長禁止拉扎老師談論自殺事件,而心理老師懷著專業的驕傲拒絕拉扎老師參與,其他老師回避這件事情。果然,自殺事件過去一段時間后,學生貌似平靜下來,但拉扎老師發現,平靜之下,學生有欲言又止的吞吐,恐懼依然彌漫在校園里,猜疑在暗處流動,學生甚至質疑老師的自殺行為也是一種暴力?
反觀現實,如果學校出現意外事件,校方采取的做法確如電影里那樣,潛意識里就想掩蓋,禁止學生議論,似乎不過問不理睬就會讓學生慢慢忘記的,甚至希望推卸責任。時間或許讓一些學生慢慢淡忘,但更可能在另一些學生的記憶里留下不可磨滅的恐懼,帶來不可預測的心理影響。
所以,電影給我們的第一個啟示,如果發生了校園心理危機,不要刻意回避,不要企圖遮掩,不要樂觀地認為心理創傷最后會自愈。
記錄片《老師》觀后感4
老師,是我們人生中的引航燈,帶領著我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 王老師是我們的數學老師,她已經陪伴著我們度過了四年的時光。每一節數學課,都傾注了她無數的心血,一道道難題在她的指點下,我們茅塞頓開。時間緩緩流逝,我們與王老師的感情越來越深。 記得有一次中午,有一道思考題難住了我,不管我怎么思考也找不到解題思路 ,我急得眼淚都在眼眶里打轉轉了。王老師細心地發現了我的異樣,來到我身邊,耐心地講解起來。一句句細致精煉的講解,加上那清晰的線段圖,讓我如同在黑暗中看到了指路的明燈。經過王老師一點一點地分析,我終于從似懂非懂,到完全理解。這時,我對王老師充滿了感激,多么善解人意的好老師啊。 放學后,王老師還不放心地問我:“這種類型的題目,現在你明白了嗎?以后遇到這類題目會做嗎?”聽著這一個個問題,望著王老師關心的目光,我滿懷深情地點了點頭。心想:王老師真是一位認真負責的好老師,為了我們她不知犧牲了多少休息時間,頭上不知道增添了多少白發!知識浩如煙海,王老師只希望我們向前進、向前進、向前進……我以后一定要用優異的成績回報她。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們有勇氣去做我們自己……”王老師,這四年里感謝您的相伴!更感謝您的諄諄教誨,讓我們的數學知識越來越豐富!最后,祝您教師節快樂!
記錄片《老師》觀后感5
《嗝嗝老師》是一部談教育的印度電影,電影里女主人公奈娜患有抽動穢語綜合癥,受到嘲笑和譏諷,在媽媽的堅持下,她一直讀著普通的學校,因為母親的堅持、關心、理念,她的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都很充實。因為校長的一句話,她一直都感恩遇見,勵志成為老師,雖然她擁有高學歷,但因為疾病她面試教師時屢屢遭受阻礙。憑著“我天生就是為當老師而來的”堅強信念,終于在圣蒂克學校現任校長的支持和鼓勵下成為了9F班——14個平民窟的孩子的老師!這個班也是圣蒂克學校最差的班級。納娜瑪圖爾站在圣蒂克學校的大禮堂里,老校長可汗先生的身影出現在舞臺上,向她伸出了大拇指!
面對學生各種惡作劇和挑釁,奈娜老師咬緊牙關堅持了下來,選擇不同的方式發現每一個人擅長的領域,以此為切入點,翹起一個人的未來和夢想。最終,她的不懈努力終于得到了相應的回報。
我認為,教育不應該是優勝劣汰的工具。孩子們不應該被貼上優等還是劣等的標簽,無論是從我學業還是哪方面。阿提什說:“我不知道那片星空在哪,但是你就是我的北極星,我人生中的燈塔。”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善于去發現孩子們的閃光點,不去給孩子貼標簽,引導孩子自信,陽光,肯定自己的價值。自己接納了不完美的自己,也會使別人接納這樣的自己。
好的老師能使孩子受益一生,奈娜是我們所有老師的榜樣,我會像她一樣,做一位心中有愛、育人為先、趣味教書、一視同仁的好老師。
記錄片《老師》觀后感6
又是一個寒冷的夜晚,教室里已經只剩下我一個人了,因為期末快要來臨,故在這“加班。”此時,我的雙手已經凍得開始有點發麻了。
不久,那些作業總算被我徹底征服了。走出教室,經過二樓轉彎時,猛然看到教師辦公室里還亮著燈,燈下有一個忙碌的身影,似乎正在寫著什么……
冷意迫使我不再去多想:快走,回家去。
第二天,我早早來到課室,雖說是早,但此時教室里已經有不少人了。剛坐下,只見班主任——我們的語文老師走進教室,把各類作業放在了講臺上。當時我想,昨天下午才交的德育周記本 讀書筆記本 古詩詞背誦抄寫本 詞語本等作業,怎么今天一大早就改好了?隨著作業本的發放,打斷了我的思緒,接著,老師很細致地把各類作業都一一評講了一遍——生怕漏了什么而會影響到我們的學習。
轉眼,一天又過了。晚上還是寒風凜冽,教室里又剩下我一人,照例還是寫那似乎寫不完的作業。
一股寒風從窗口吹入,寒意襲來,一種不由自主的力量使我往辦公室望去,又是那熟悉的燈光,又是那燈光下忙碌的一個身影。好奇之心使我放下手中的作業,向那燈光走去。
近了,映入眼簾的還是班主任在認真地批改著那一本本作業。看到這般情景,我心中感慨萬分:老師啊!你為我們付出這么多,又得到了什么呢?
此刻,我的眼睛蒙起了水霧,景象開始模糊了,我趕緊用衣袖擦了擦。老師那疲憊的身子站了起來,似乎已經累得直不起腰了……
這個身影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我也為有這樣一位好老師而感到驕傲!
老師,我贊美您!
記錄片《老師》觀后感7
“聽一首歌兒,賞一幅畫”總能讓人由歌兒與畫聯想到許多許多,有關歌與畫兒中之情與景的一切相關事由和背景。
午時的收音機,仍在不時傳播著那一首熟悉而又古老的曲調”透過開滿鮮花的月亮,依晰看到你的模樣,那層幽藍幽藍的眼神……”這是調音有些低沉而又憂郁的曲子,在淡淡的樂調中,透著古樸帶著滄桑和溫情。TA就這么來了,不知不覺的來了,走進人們心中直達骨髓,再伴陪著我們默默終將失去的青春。
這個人是誰?這個人不是別人,這個人就是舉世萬民以敬的,一個被大眾所尊崇為“先生和老師”的人。這個人,有可能是我們的父母,也可能是妻子和愛人,還可能是正生活在我們周邊的人,一個只在身邊默默耕耘而又付出的人。只是,原于生活的疲憊和勞累奔忙,讓我們疏于了這樣一種問候與感恩惦念的情懷。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轉瞬已是白頭,又是一年光景,黃葉飄飄細雨蒙蒙,秋風蕭瑟,簾卷筆疏畫眉緊鎖,望不盡天涯路,幾多愁!
對于這樣季節經臨幾許,幾番離索卻是無有覓索,也是無有任何惦念過。只知道,從幼齡時的牙牙學語到成人離校之始,便有了與校園和老師交流接觸的啟蒙式教育。
對于母校情懷,對于恩師感念,除了在校還能時時惦念,不忘時來問候一聲感念,去時一個揮手及教師節臨一份禮物,便別無再有其他表示“——節日快樂——”!
記錄片《老師》觀后感8
上周我參加了由晨曦計劃承辦的觀看記錄片《老師》的活動,看著那一幕幕動人的畫面,聆聽著他們真摯的話語,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我被這些鄉村教師深深的感動了,他們是最美的教師,他們用自己的故事詮釋了太陽底下最光輝事業的真正含義。
我感動于他們對教育事業有著無比的敬業和執著。這些鄉村教師的物質生活極其匱乏,生活條件都非常艱苦,他們將自己的一切無私的奉獻給了教育事業。其中有一位普通的鄉村女教師,由于學校簡陋,她把學生安排在自己家中學習,長達數年。在面對生活的種種誘惑,她毅然選擇了堅守自己的崗位,在這樣的環境下教書育人,堅持一兩年不困難,難得的是她把自己的青春全部奉獻給了農村的教育事業。
我感動于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和熱愛孩子們的心。影片中有一位農村女教師在一間教室教著兩個年級的學生,雖然學生人數不多,但她教的極其認真,并且她還拿著自己家的糧食到學校親自給學生做飯,吃飯時,她看學生吃飯的目光好像是一位母親看著自己的孩子吃飯一樣,慈祥,和藹,幸福。她有一顆熱愛孩子的心,以校為家。憑著對教育事業的執著,對學生的熱愛,她將自己的一切無私地獻給了教育事業。
觀看是其一,領悟是重點,師德教育的出發點是“以人為本”,充分挖掘教師的潛力,為教師創造條件,發展自我。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地反問自己:我在這些教師的故事中,悟到了什么?怎么將它轉化成自己的理念?我們應秉承他們的精神,做真正的教育者,和他們一樣,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無怨無悔地奉獻自己的一生。
記錄片《老師》觀后感9
昨天早上7點05分,我準時看了少兒頻道播出的于丹老師專題講座《中小學生感恩教育》的演講,感觸很深。
于丹老師在講座中主要是強調我們中小學生在完成必修課的同時,還要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師,關心他人,讓每一個中小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于丹老師首先談到“孝”。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文化傳統提倡的行為,一般表現為孝順,孝敬。要對生活充滿感恩的心,感謝父母,尊敬老師。孝不但是外在要求,也是內在的一種責任。
然后談到“仁”。仁就是要學會怎樣處理兩者的關系,要充滿愛心,和善待人。《三字經》里說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意思是說,人在剛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隨著各自生存環境的變化,每個人的習性就會產生差異。教育孩子要與人和睦相處,懂得一個人的痛苦,由兩個人分擔,痛苦就減少一半,相反,一個人的快樂,兩個人分享,快樂就增加了一半,與人交往,多關愛他人,使自己健康,快樂的成長。
最后談到“自立,自強,自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會直接決定人生的軌跡,孩子的成長不是填鴨式的灌輸,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經驗和悟性。
通過聽了于丹老師的講座,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生最重要的并不只是學習,首先要學會“做人”,在學習,做事。如果不會做人的話,就算學習成績再好,也不是一個健全的人。從小養成樹立正確的觀念,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師,要有愛心,學會交往分享。有恒心,更重要的是要有信心!
記錄片《老師》觀后感10
最近看了很多“最美女教師張麗莉”的報道,心里深受感動。她的美不只在她的外表上,更是在她的善舉上,她用她弱小的身軀演繹了偉大的一瞬間,感動了無數人。她就是最美女教師——張麗莉。
5月8日,在一輛客車突然失控并沖向學生的危急時刻,張麗莉老師不顧生命安危,挺身而出,為搶救兩名學生而被卷入車下遭到碾壓,以至雙腿高位截肢,尚未脫離生命危險。就是這個一舉動,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中國人,人人紛紛為她祈禱,祝福。在感動之余,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樣,都會深思,到底是什么讓她如此的美麗?
在越來越多的報道中,我慢慢的找到了答案。在教育的戰線上工作了五年,五年來,她兢兢業業,默默無聞地工作著。對待學生更是予以無微不至的照顧,當她為了能讓孩子能再冬天喝上熱水,自己掏錢為孩子們買了一個熱水壺;當她知道很多孩子早上來不及吃早餐,備了一些糕點給孩子課間吃;當她看到孩子因為成績不好而傷心難過時,又會像一個大姐姐一樣,給予安慰和鼓勵……她美麗的詮釋并不是偶然,是她發自內心對學生的愛,是她作為一個老師的.本能反應。
但是,在這大愛的背后,我們是否還要深思一個問題,隨著歲月的推移,張麗莉會慢慢地被遺忘,就像我現在已經想不起那些在汶川地震中為了救孩子而失去生命的老師們了一樣。那么那時候失去雙腿的張麗莉怎么辦?誰來保障她的生活?在鼓勵全國人民學習張麗莉老師的精神的同時,也應該有對于這些勇敢無私的人的保障政策。
記錄片《老師》觀后感11
老師組織我們在周末看了一部叫《嗝嗝老師》的電影。
這是一部非常感人的電影。由于Arrey病,故事的主角經常發出“哇哇”的聲音。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她夢想成為一名教師,并與13所學校有著不正當的關系。
在申請了第14所學校后,我實際上收到了好消息。當她第二天報到時,她發現她接手的班級里全是來自貧民窟的孩子。起初他們學習非常努力,但后來他們逐漸失去信心,變得越來越差。然而,她并沒有放棄使用各種方法來啟發她的學生,引導他們走向成功。
是的,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也需要持之以恒,有毅力去面對像嗝嗝先生這樣的事情。
我記得上次我們去釣魚,我們還帶了全新的“設備”。我們必須抓一條大魚。我心想。我放下魚餌,手里拿著魚竿,盡量不動。我慢慢地等著,一分鐘、兩分鐘、五分鐘、十分鐘、半小時,看著別人一個一個地拉魚,但我看著一個空水桶,非常羨慕。但是我沒有抱怨。我堅持說我還是沒動。突然,我感覺到魚竿在晃動,于是我迅速拿起魚線,一朵大白花上鉤了。
是的,“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們堅持面對任何事情,最終都會成功。
記錄片《老師》觀后感12
11月30日下午,實驗幼兒園組織了全體教職工觀看了主旋律電影《無手老師》。這是一部具有溫暖情懷和勵志功能的電影,在大片云集、特效滿眼的今天,我們沒有想到,一部普通的公益勵志影片也能帶給我們如此多的驚喜、精彩和感動。這部飽含高原氣息和黃土馨香的影片,用黃河源頭那樣清澈本真的手法,承現給我們一個動人的人物形象——無手老師馬復興。
三尺講臺,三寸粉筆,鑄就的是三千桃李;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道出的是教師一生的追求。
教師是一個神圣的職業,在民族復興的進程中,締造出一個個夢想與情懷的奇跡。
《無手老師》這部電影給了我很多啟發,也許世界上給你很多不公平,但是努力能讓你離你的夢想更近一點。也許你有很多艱難苦痛,但努力前進總能找到未來的方向。抱怨沒有用一切靠自己,世界上的努力不會白費。
無手老師復興頑強的毅力和堅持感動著我。他用最樸實無華卻又無私的行為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也影響著在座每一位觀影的老師。
奮進路上,他那艱難的身影是一股強大的力量,感染與激勵著更多像有手之人。通過這個電影我學習到,在實現自己的夢想道路上只有挫折能使自己變得跟強大。一個無手之人都能通過他自己的努力與堅強完成自己的夢想,我們憑什么不能做好,憑什么在挫折面前低頭。
作為教育工作者,觀看影片后黨員教師們深受感動,觀看電影后通過觀后感的形式表達了自己的體會。我們應該將馬復興三十年如一日,矢志不渝的教育信念,以及“歷經滄桑而不衰,千錘百煉更堅強”的精神牢記于心,實踐與行。
記錄片《老師》觀后感13
《無手老師》這部影片不同于我們日常接觸到濃稠到甜膩的那種“心靈雞湯”,它的拍攝手法樸實,但卻最接近真實,非常值得一看。在離場時,我注意到許多觀眾在擦著眼角,我的內心也涌動著的難以言說的情緒。
影片是根據青海省湟中縣漢東鄉下麻爾村小學回族教師馬復興的感人事跡拍攝的。馬復興是一位自幼失去雙手、身殘志堅的鄉村教師,他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班里的學生,一個都不能少!為此,他一個個去找,將失學輟學的孩子一個個找回;每個月都入不敷出,大部分收入捐贈學生,補貼學校;甚至供養,資助學生上學。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感化每一個學生,感動每一個人。不禁讓我感慨,這是當今真正所謂的師之魂!
代課老師馬復興,經歷人生不幸,各種異樣眼光,命運終于給了他機會:他成為了一個小學代課老師。他倔強地遵守著一個都不能少的承諾,對這份責任執著的追求,是一種讓人敬佩的精神和信念!片中馬復興那被高原烈日拉長的身影和滿眼黃土卻閃爍希望之光。是何等的震顫人心,就只是因為那么一個簡單的信念和職責!
馬復興是怎樣一個人呢?我忽然想化用評論名家傅小石的一段話,大意是:”他殘破的人生,苦難的命運,殘缺的雙手——和一顆完美的心。”
記錄片《老師》觀后感14
“為人師表,永不言棄”這是一句多么漂亮的口號,可現實生活是——只要跟大眾不一樣的人都很容易受到歧視。當身為教育者本身就充滿歧視想法時,要如何教導出懂得尊重他人的學生?在觀看這部電影之后,發現它淋漓盡致地演繹了教育的真正意義,自身也更是總結了一句話:“這世界上最酷的事情,就是用生命影響生命。”
“病是什么?它只不過是你對于人生的態度。”把最恐懼的東西寫在紙上,疊成飛機,然后放飛它,我深深地記得這個鏡頭。
影片的女主,用教育學生的方式告訴我們,我們的人生也可以是另一種樣子,只要你放下那個怨天尤人的自己,放下恐懼,往前邁一小步,那也許就會是你成功路上的一大步。
影片中沒有很多讓人嬉笑興奮的元素,但卻給人啟迪、引人深思。最打動我的是女主這個人的精神,她遇到困難,總是迎難而上,當別人質疑她的怪病的時候,她會自信地反駁回去。她從不質疑自己,不自卑,不退縮,不恐懼。對于自己的怪病,她很坦然,即使這帶給她很多挫折,她也笑著接受,轉身繼續堅定地前行,從不因此而自卑、怯弱。
其實做什么事情,只要你舍得付出,堅持正確的方向,肯定就會有所獲。我們很多時候沒有清晰地認識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亮點,我們把自己的亮點發揮最大,都會閃閃發光。每個人都有自己優點,只要不懈努力,就會更接近成功。就像我們常說的那句話一樣,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每個光鮮的背后都是汗水和淚水的凝聚。
記錄片《老師》觀后感15
看完《嗝嗝老師》這部電影后很受感動和啟發,主人公納娜是一位患有雷圖特綜合征的女老師,受到旁人異樣的眼光,這種天生的怪病從小就讓她在說話時抽動,并伴有類似打嗝的怪聲,就像電影開場,納娜去求職的學校的面試官所說:她可能不適合當老師、教學生。她在成為老師前,被學校拒絕了很多次,我佩服她的毅力和勇氣。
影片中的9F班只有14名學生,是附近城中村的孩子。由于原來學校的地皮成了現在學校的操場,這14名孩子也被劃到這所著名的私立學校上學。而這個班,也是全校師生眼中的“差班”。9F班的學生斷言:納娜一天就得走人。這個9F班的學生為何這么狂?校工說奈娜是這個班過去7個月后的第8位班主任。說明平均一個班主任在9F班至多呆一個月。自從納娜接了9F后,9F班里14個學生都很叛逆,開始時對納娜并不認同出現各種惡作劇,納娜通過調查知道了這些孩子的生活情況,經過努力終于得到學生的認同,9F班的學生第一次感受到被同等關注,最終取得好的成績。
事實證明,納娜是一個有方法、有水平的老師。她因材施教,從扔雞蛋講拋物線,從汽車三檔比二檔快講物理的摩擦力,從烘焙變化講化學,她讓學生發揮所長,不怨天尤人。
影片讓每一個身處逆境的人感受到希望和愛的力量,也看到教師職業的接力與傳承、博愛與奉獻。透過納娜老師,讓人明白,教書育人,并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還有啟迪智慧,鼓舞志氣。
【記錄片《老師》觀后感】相關文章:
嗝嗝老師觀后感作文03-18
電影《老師好》學生觀后感03-11
老師好觀后感15篇03-23
嗝嗝老師觀后感11篇03-22
《老師好》觀后感13篇03-22
老師好電影觀后感700字03-09
老師好觀后感(集錦15篇)03-23
超級戰艦觀后感-觀后感03-10
小孩不笨觀后感-觀后感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