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通用9篇)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這次觀看讓你有什么體會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后感吧。那么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音樂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通用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音樂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
這是我第二次看這部電影,帶給我的感觸并不比第一次淺薄簡單。整部影片沒有主角,卻人人都是主角,一所學校的故事,一個班級的故事,一個教育與兒童的故事,我注意到的,是一群生活在“池塘之底”的孩子們。
天真、執著、惹人憐愛的貝比諾,出現在影片回憶部分的開始。代課老師馬修第一次來到“池塘之底”,看到了站立在鐵門內眺望遠方,等待父親的孤兒貝比諾。“交錢才能吃飯”“拿10塊錢才能睡覺”,這個看上去又矮又瘦的男孩子,顯然在這所特殊的男校里過得并不愉快。可是,在馬修老師溫暖與守護下,這個年齡最小卻不常笑的孩子擔任了合唱團團長助理,協助馬修工作,這時,我時常能看見他嘴角揚起的笑容。是的,這才是孩子的天性,他們本該如此。
簡單、調皮、純真的格赫克,引發麥神父血案的“真兇”。臨行前何老師把真相告訴了馬修,為了放出受冤屈的波尼,馬修決定將格赫克交給校長關禁閉,恰行至門口,馬修驚異的發現了“禁閉室”的意義,他突然改變了主意,決定改變懲罰,讓格赫克去照顧受傷的麥神父直至他痊愈。格赫克沒有想到他眼中的惡作劇,差點導致麥神父失去一只眼睛,“他會死嗎?”“不,我們會救他的。”我看到了他眼中與心中的恐慌,是啊,他還只是個尚未長大的孩子。
真實、頑皮、別扭的皮埃爾,何老師臨走前提到的另一個孩子,“天使的臉龐,魔鬼的心腸”他是這樣形容這個容貌精致的男孩兒。暫時將班級紀律管理的權利交給他,這是馬修和這個聽上去很難搞定的男孩打的第一筆交道,我記得皮埃爾眼中露出的不解,這看上去還不錯;第二次,皮埃爾在黑板上畫馬修的頭像嘲諷,被抓包,想象中的處罰沒有到來,馬修卻是玩笑般,在那幅畫旁畫上了皮埃爾的側面像并給他添了一個紅紅的大鼻子,全班哄堂大笑,皮埃爾惱羞成怒,結果不言而喻;而后因為皮埃爾侮辱哈善校長被關禁閉,禁閉期間,馬修在班上組建了一個合唱團,也是在這期間,馬修意外的發現了音樂天賦驚人的皮埃爾,并果斷任命其為合唱團主唱。馬修“一見鐘情”了皮埃爾的母親,一位在餐廳工作的美麗單身母親,不料被皮埃爾察覺潑了一頭墨水。作為懲罰,馬修取消了皮埃爾的獨唱部分,卻又在給伯爵夫人演唱《黑夜》時,適時的原諒了皮埃爾,再次加入了他的獨唱部分,演唱完成的十分完美,皮埃爾眼中的開心、釋懷、愧疚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影片中還有充滿暴力因子、不愿委屈自己承認偷錢的孟丹,在宿舍唱歌嘲諷老師的郭和頌以及偷哈善校長錢夢想買熱氣球的科爾班,這些孩子都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擁有自己的思想、特性。但歸根到底,他們的本性是誠實、簡單、天真的。在這里,馬修用音樂放飛了一個又一個孩子的童心、夢想、感激、懷念······讓我們看到了孩子們真實的一面。
音樂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2
《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雖然沒有華麗的服飾和背景,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但是簡單,干凈的音樂貫穿著整部影片,讓觀眾能在天籟般的童聲中欣賞電影。我感動因為平凡的小人物馬修那顆博大的愛心;我震撼因為藝術的力量竟是如此巨大,讓多少冥頑的靈魂得到救贖。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春天,那就是我們記憶中的童年。每個人的童年都應該是快樂活潑的,就像春天一樣,而這幫“放牛”班的孩子的春天就是馬修老師帶給他們的。我覺得“放牛班”中的“放牛”二字其實指的就是我們常說的“對學生不教不管”,也就是所謂的“放羊”之意。面對這樣一群幾乎不把老師放在眼里,一味胡鬧的孩子,輔育院的人都采取體罰、緊閉。有多少人能相信,他們也有春天。但有人相信了,他或許懷疑過,猶豫過,但他最終做到了,他就是一個名叫馬修的失業的音樂教師。
教育者固然需要技術上的探索和創新,但同時更需要博大的胸懷、寬廣的愛心和對任何一個受教育者永不放棄的耐心。馬修懷著一顆仁愛之心看待這些孩子,對學校殘忍的“行動—反應”制度深惡痛絕。那里的孩子雖然是一群問題兒童,但他們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夢想,他們在馬修老師的第一堂課上真摯的寫下了自己的愿望:有消防員、有牛仔、有馴虎員,甚至有拿破侖將軍。面對孩子們一次次的惡作劇,馬修老師都用一顆寬容的心來接納他們,正是這種寬容如一縷陽光直射“池塘之底”。終于,喜歡惡作劇的孩子在照顧病人的過程中,漸漸產生了悔意。受懲罰的孩子在母親面前保留了自尊心。當藏于地板縫中的錢和口琴被發現,馬修老師在氣憤中找到孩子時,得到的答案出乎每個人的意料,也讓老師感到心如針扎。“我想買一個熱氣球!”望著如此真摯的目光,馬修老師的心靈被震撼了,同時我也被震撼了。
給我印象最深的情節:當馬修神情黯然地離開學校大門時,收到了曾經是頑劣甚至邪惡的學生在卡片上寫滿了的思念與祝福,那一雙雙揮舞著的手訴說著留戀與不舍,這一刻,馬修露出了幸福的笑臉;那一刻,我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看了這部影片,感動之余,我也得到了深刻的啟示: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應該看到:學生都有自己的優缺點,關鍵要看怎么去挖掘,怎么去教育,充分挖掘孩子的優點、天賦、潛能和愛心,是教師的一種責任,這樣孩子才能很好地成長起來。對于孩子的缺點要從積極的方面去引導孩子改正缺點,切勿不能用體罰的方式,這樣只能適得其反。那個被冤枉的孩子蒙丹最終用同樣極端的方式來回贈給寄宿學校。毀損的不止是校舍,還有那個孩子早已殘缺的心靈,這便是以暴制暴的結果。
這部影片中馬修的行為,莫朗奇的成材,佩爾諾的成長,讓我感到: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建立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用溫和的情感感動學生,用愛心和寬容包容學生。像馬修一樣,收到了孩子們寫滿了最真摯祝福的。紙飛機,在三尺講臺前實現自己的價值。
音樂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3
看了《放牛班的春天》,我似乎更概括地看到了一個優秀老師所具備的品質。這部影片給了我這樣一些有用的啟示:
一、一切為了孩子的成長著想
我想:我們的老師所做的一切,不管是表揚還 是批評,最后都應該為了促進孩子更健康的成長。仔細想來,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有時的批評只是為了更好的管理班級,讓學生聽話,乖乖地坐著,不要鬧事。影片中的馬修老師,他能恰當好處地處理孩子的犯錯。他始終看到的是孩子的優點,即時孩子犯了錯,她也能寬容對待,然后用正確的方法指引孩子,如教育孩子承擔自己惹下的禍,教育孩子勇氣承擔自己的責任。甚至馬修老師的方式不被那個冷酷的校長認同,百般誤解,仍然有勇氣繼續自己的教育信仰。
二、讓孩子找到有意義的事
這部影片還 有另外一個名字:唱詩班的孩子。文中,馬修老師用神圣的歌曲來治療孩子們早已忘記的美德。那一首首動聽的歌曲震撼了孩子,也深深震撼了我們每一個觀眾。其中一個孩子,已經徹底讓老師和家長失望,但是,由于其擁有音樂的天賦被老師發現,肯定,然后為這個孩子鋪就了一條健康、積極的人生道路。這也使我想起前一段時間看的一本書《第56號教室的奇跡》,里面的老師讓孩子排練莎士比亞的作品獲得了極大地成功,使孩子的能力、品德都獲得了較全面的發展。我想:在我們現在的日常生活中,確實有必要指引一條道路,讓孩子感到讀書的意義。
三、老師的情趣和幽默
不管是大孩子還 是小孩子,都不太喜歡固執、古板、眼里只有考試題,沒有趣味感的老師。在這部影片里,馬修老師幽默與寬容并存。例如,一個孩子在黑板上給他畫漫畫,老師進來看了也給這個孩子畫上一幅,惹得其他孩子哈哈大笑。孩子們在宿舍里給馬修老師編一些小曲,自娛自樂,馬修老師讓他繼續唱下去,對其唱的內容不予關注,弱化,而評價其唱功。相反,那個校長確對孩子們的過錯甚至玩笑也是耿耿于懷,顯得有些可惡可悲可笑。其實,老師是否具有幽默感是一種智慧的體現。
不過,整個影片看下來,我對這樣一個安排頗具想法,不知是編劇者刻意為之,而是無意的安排。這里的馬修老師是個單身又沒有小孩的無牽無掛的人。而且還 是個年紀較長的人,于是,他的身上就不可能出現家務事,成了一個純粹的老師。但是我們真實的生活中,老師們卻都是有著很多的身份。也許,真要做個優秀的老師確實也要犧牲掉其他的一些身份該盡的責任。馬修老師所做的一切又完全不是出于榮譽,更談不上為了工資,他白日為孩子上課,夜晚為孩子們編歌,他的時間與精力也是全部奉獻給了孩子。他的身上有著我們現在反復倡導的老師的品格:奉獻、美德、公平、堅持等是值得一學的。相信,馬修老師雖然辛苦,但是內心也是快樂的。
音樂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4
音樂無所不在,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敞開心扉,豎起耳朵去聆聽。音樂是什么?音樂不僅僅是一種娛樂方式,音樂更是人們將心之所想譜上旋律或吟唱或彈奏出來的一種表達方式。音樂往往是人們內心的真實寫照,是人性本真的傳頌。今天我們要講的這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就是一部感人肺腑的音樂電影。這部電影巧妙地將劇情與動人的歌詞和旋律相結合,譜寫出了一組體現人性善良的樂章。
電影采用倒敘的敘事手法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懷才不遇的音樂人克萊蒙馬修在事業屢屢碰壁后,內心困窘的他被分配到一所叫做“池塘之底”的專門接收不良少年的寄宿學校當學監。細心的克萊蒙馬修體會到了每一位孩子內心的善良與天真,他發現了每一位孩子的獨特潛質。他希望通過音樂感化孩子們的心靈,于是他建立了“池塘之底”合唱團,漸漸地,孩子們通過音樂變得更加隨和,更加能融入社會生活,同時也與克萊蒙馬修產生了難以割舍的師生情。
電影以著名指揮家皮埃爾莫朗杰的一場音樂會拉開序幕,音樂會前莫朗杰得知了母親去世的噩耗,但他忍著內心的劇痛,堅持為觀眾呈現出了一場完美的視聽盛宴。母親的葬禮似乎與電影主要表達的故事相脫節,但是仔細琢磨會發現,母親的葬禮為回憶中莫朗杰與母親的關系,學監克萊蒙馬修與母親的關系做了鋪墊,在莫朗杰與克萊蒙馬修的故事里母親是一個重要線索。這一噩耗使莫朗杰的人生再一次跌入谷底,就像童年時的低谷——他被遣送到不良兒童寄宿學校“池塘之底”。在“池塘之底”學監克萊蒙馬修給予了處于人生低潮時期的莫朗杰溫暖,就像佩皮諾現在來到處于人生谷底的莫朗杰身邊講述童年的回憶,童年中與克萊蒙馬修相處的一幕一幕又浮現在了莫朗杰眼前,這對現在的他也起到了撫慰作用。
雨夜,窗外的狂風驟雨如同莫朗杰的內心,悲痛無奈,童年舊友佩皮諾來到莫朗杰家中與莫朗杰共同回憶起童年的“池塘之底”,一本克萊蒙馬修的日記打開了一段塵封的回憶。
音樂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5
在一部電影中,我收獲了堅持,這部電影叫《放牛班的春天》。
主人公叫馬修,他是一個校監,那是一所寄宿的男校,這里的孩子特別調皮。有一次馬修從孩子的宿舍旁經過,聽見他們唱:"禿頭,你完蛋了!”他就笑了一下,從房間外面走了進來。那個在唱歌的孩子沒有注意馬修已經進來了,所有人都安靜了,只有他一個人唱,在安靜的宿舍樓里聲音特別響亮:“禿頭,你完蛋了!”他覺得不對頭,突然停下來,問:“同志們,你們怎么都安靜了呢?”大家不回答,都看向他后面。他回頭一看,馬修已經走到他身邊,還沒等他反應過來,馬修笑著說:“唱的不錯,可是跑調了”,然后他就一句一句的教那個孩子。教完后他就走回自己的房間去睡覺了。
但馬修并沒有睡著,他躺在床上想:“以前我放棄了音樂,今天,他們居然唱歌了,雖然跑調了,但是他們還是唱了!”第二天早上,他醒來發現自己放譜子的柜子被撬開了。他滿樓層找,最后到廁所里找到了,幾個男孩子正在看他的那些譜子。他們都不知道這是什么玩意兒。是樂譜嗎?是書嗎?是密碼嗎?到底是什么?難道他是一個間諜,他來我們學校要干什么?
孩子們的好奇極大了鼓舞了馬修。晚上在孩子們睡覺的時候,馬修獨自一個人在房間里寫樂譜。第二天早上,他來到教室里,對孩子們說,他要讓班級里的每個人都唱一首歌。每個孩子在他面前唱了一首歌以后,他分配了他們高聲部和低聲部,就這樣開始了音樂教學。在晚上帶孩子們睡覺的時候,在孩子們洗澡的時候,在孩子們游戲的時候,和他們一起唱歌,一起玩耍。
與馬修喜歡音樂恰恰相反,這個學校的校長卻很討厭音樂,就只顧自己的前途,從來不為這學校里60個男孩著想,從不支持孩子們學習音樂,他很不想聽到孩子們唱歌,就下令不允許唱歌。男生們來到校長辦公室,請求校長允許他們唱歌,而且邀請校長參加唱歌比賽,也展示體育課上唱的歌,但校長還是很厭聽到歌聲,他把馬修叫到辦公室,要求立刻停止唱歌。可是馬修不為所動,還是堅持,最后校長忍無可忍,把他開除了。但是這首歌被永久的流傳下來,至今流傳。
我覺得馬修是一個有夢想,而且能夠堅持完成夢想的人,雖然校長否定他,孩子們當初也不理解他,覺得他就是一個普通的學監,但是他仍堅持著,永遠都不放棄音樂。據說他有一個學生,后來成為世界非常有名的音樂家。
我們也應該像他一樣,有一種永不放棄,永遠堅持的精神。
音樂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6
這個救贖心靈、充滿愛的故事發生在法國一個名叫“池塘底教養院”的地方。
這個教養院中有一位心胸寬大的老大爺。他在開門時被一位同學的惡心作劇弄傷了眼睛。還有一位電影中不可缺少的主角馬修老師,他是失敗的音樂家,了不起的代課老師。他以愛和音樂拯救了這群無藥可救的“問題少年”。
當然有學院就會有院長,這個院長自私、冷酷,他相信讓學生嘗到皮肉之苦就會讓他們的心靈變得更加反抗。
在馬修老師剛剛入院的時候,門口站著一位小男孩,他的名字叫佩皮諾。一個可憐的孩子,他堅信每個星期六父親會接他回去。但人們早已告訴他,父母在二戰時就已經雙亡。
馬修老師聽到許多老師在他面前說這些孩子的壞話,馬修老師不信,便用寬容的心和音樂來馴服這些桀驁不訓的孩子。我的心中忍不住地感嘆道:“一個多好的老師啊,用心愛他們。不管孩子如何不禮貌地對待他,他也不生氣。”
有一次,院長想盡辦法拿音樂天才皮埃爾撒氣,都被這位善良的馬修老師阻止。他不畏懼一切危險,保護自己的夢想。
還有一個片段,讓我難忘馬修老師不顧校長的威脅,偷偷地在地下搞了一個合唱團。并在里面發現了一個天才皮埃爾。可以說這個馬修老師真是慈祥和善火眼金睛呀!一群差生中都能被練出如此多的精英,誰能不服呢?
在最后一段學校發生火災時,一件和馬修老師不相關的事卻怪在了他的頭上。冷酷的校長,把一位好老師逼到無處可逃,被開除。當校長把他開除時,他多想擁抱自己的學生啊!他默不作聲地去大門口。這時,小小的窗口飛出60架紙飛機。“這漫天飛舞的紙飛機,是我們對你的敬意。”看到這里,我的心不由地顫抖起來。
這是一個用愛和音樂救贖心靈的故事。
音樂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7
今天下午,按照作業,看了《放牛班的春天》,感覺還不錯,有種很別樣的感覺,涌入心頭。
影片用個很特別的手法講了一個老師教育特殊兒童的故事。在一所感化院里,有許多少年,院方的高壓政策欺負他們,所以經常發生嚴重的.沖突。音樂家馬修頂替前任來代課,在深入了解孩子們的情況后,他取得學生們的信任,并組建了合唱隊,用優美的音樂滋潤那些空虛的心靈。孩子們善良、天真的本性被逐漸激發出來,音樂方面的天賦也得到挖掘,其中一位成年后成了著名的音樂家。而馬修卻始終平凡地生活著。
整部影片有著深沉的氛圍,我被感動了了。當影片中響起孩子們和聲,曾經頑劣的眼神里滿是專注,我的眼睛濕潤了。而馬修的教育正是體現了這樣一種人文關懷。馬修是個好老師,因為他的教育方法靈活多樣。當他替某人隱瞞錯誤并給他改過自新的機會,當他為了安慰傷心的母親而善意撒謊時,我的臉龐濕了。是呀,只要無不在傳遞這樣一種理念:尊重差異、因材施教。
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我并不是為了作業而看的,真的很感人。
音樂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8
摒棄名利,金錢,權利等身外之物,這些世俗的符號會變成我們享受生活的桎梏。我們需要一種豁然的心態來看清未來與真諦。
片中憨厚善良的音樂老師克萊門特固然拮據,然而他卻收獲了人性的褒獎——孩子們的尊敬與愛戴。
克萊門特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不過在法國的1949,他無奈因命運退避到一間男子寄宿學校,成為一名助理教師。生活像是干枯的木葉,毫無生機。我不得不承認,克萊門特的出現是一束暖黃的光,投射在人們所謂的“水池底部”——一所充滿問題少年的學校。我們的馬修老師沒有放任孩子,而是用自己的方式捧給這里的少年一份光明。不同于校長的殘暴高壓,他試圖用音樂感化孩子,耐心將他們分成不同聲部,教他們音調,歌唱,驅趕走所有人內心的灰暗,他洞開了自己的心靈之門,他指給孩子們看,其實世界真的很美好。
劇照上的放牛班儼然是其樂融融的一大家子。照片上每一個人的臉孔都笑容甜美,馬修老師是矮小的法國男人,微微謝頂,他站在孩子們旁邊,微微勾起嘴角。我突然有種想哭的沖動,我驚異于人性的美好,一個人的拯救顯得如此重要。我們得以聽見放牛班仿若天籟的童聲,是因為馬修所綻放的光芒,黑暗之光,毫不吝嗇自己的熱度與光亮。
影片中的標志性聲音是童聲合唱,有著圣歌般細膩與洗禮過后的光華,愛音樂的話,相信你不會錯過這童聲。
放牛班的春天在片子結尾姍姍來遲,但我們在影片中途就已經呼吸到了暖意,頑劣的學生開始唱歌,古板校長不再可怕,童心開始綻放光芒,少年開始直視這個世界。生活將會很美好,孩子們將來會變成工程師,音樂家,老師。他們將會散布到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活得精彩。生活將是一盒甜美的巧克力豆。我們也已感受到了,永遠不要輕易放棄希望,因為,一個生命的存在便是最大的希望。
音樂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9
看完《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后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這是一部讓人感動的影片。
四十八年前,主人公馬修到一家學校擔任學監,這所學校被稱為池塘之底,這個學校由調皮的孩子,殘忍的校長,冷酷的教師,嚴厲的制度構成。馬修剛來到這個學校時,就看到一個孤兒——貝比諾。貝比諾是一個孤兒,他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但他堅信他的父母在星期六一定會來接他。
馬修用自己執著的心,建立了合唱團,還發現了一個擁有非凡的嗓音的人——莫朗奇。他的嗓音與眾不同,這也讓他獲得了馬修的信任,馬修也讓他在合唱團中獨唱。經過了長時間的努力,馬修贏得了學生們的愛戴,可最后被解雇了,但在他走出校門的那一刻,曾今無惡不作、行為極差的那些學生,向他扔紙飛機,飛機上寫了學生對他的看法和告別,看到這里,我潸然淚下。
在這部電影中,校長受這所學校的制度和學生的行為所影響,常常虐待學生,但在后來,在馬修的勸說下,他還嘗試著折紙飛機;還有一次,他被學生們用球擊中了頭,不但沒有去責罵學生們,反而和他們一起踢球,校長也逐漸變得善良了,但他還是太注重于名利,最后被上級開除了。
馬修老師雖然僅僅是一個學監,而且他做的事也沒有什么驚天動地,也沒有創造什么完整的教育理論,但他卻是一個偉大的老師。在學生的心目中,不管什么時候,馬修老師都是尊重、相信、理解、寬容他們的。的確,馬修老師真正站在了孩子的角度上,所以,孩子們犯的一切錯誤都是可以容忍的,都應該相信他們,給他們證明自己的機會。
看了這部影片,感動之余,我也得到了啟示:在我們的教學當中,應該看到學生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關鍵要看怎么去教育,怎么去挖掘孩子的天賦和愛心,孩子才能很好的成長起來。
【音樂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通用9篇)】相關文章: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05-19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05-19
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06-28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8篇04-17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14篇)06-03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3篇06-28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優秀7篇04-24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范文400字04-24
電影《音樂之聲》的優秀觀后感300字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