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十臺優秀欄目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后感吧。你想知道觀后感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央十臺優秀欄目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央十臺優秀欄目觀后感1
昨晚看了《走近科學》感觸挺大的,故事是這樣的:一天,一個農民在趕牛時,用鞭子抽了下牛;就在這時,他的頭腦突然很痛,原先他腦傷了;當他到醫院檢查出有個異物,當醫生把異物取出來時,發現異物是一截鋼絲;警—察檢查了現場后發現他是因為鞭子有一段是用鐵做的,抽打時,地上正好有石頭;鐵的碰到石頭斷了一截,那一截有反彈回去沖進了大腦所以這樣了;可是,他很幸運,沒有后遺癥。
這件事,都是因為操作時不細心而引起的,它們給了我深刻的教訓。我覺得,只要做事細心、認真,它們完全是能夠避免的。于是我決定,以后做任何事,即便是一件小事,我都要細心認真得完成它們。
《走近科學》是我十分喜歡的一檔電視節目,所以,我自然看過許多。然而,不曾有一次,我像這次一樣的認真;也是長久以來唯獨一次,得到了如此豐厚的收獲。
本期節目講述的是古時的作戰兵器————三弓床弩。顧名思義,三弓床弩由三張弓組成,其中第三張弓方向與其它兩張弓相反,目的是為了加大弦的行程,以增大箭鏃的射程,而上弦則是由絞盤旋轉拉動掛鉤來實現的,這些無不體現了古人的智慧。然而,這件冷兵器時代的攻城利器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已經很長時間了。本期節目中介紹的“能人”又讓我們領教了三弓床弩的風采。
“能人”名叫吳景剛,是一個著名的木雕工藝師。他以往成功復原出了諸葛連奴等很多古代兵器。但對床弩測試歷程,卻是一波三折。
床弩第一次發射,僅有29米遠,實在令人大失所望。隨后的幾次測試,箭鏃都是無力般的矮矮的飛出幾十米一頭栽下來。難道三弓床弩只是一個傳說?吳景剛不相信,經過仔細檢查,發現兩弓之間的弦卡在了滑輪上。可是即使糾正了失誤,床駑也不肯認真“工作”。吳景剛仔細推敲,認定是弓的張力不夠,于是重新設計、疊加了三層竹片,又對弩箭進行了改良。功夫不負有心人,床弩射程接近200米,不禁令我拍手稱好。
吳景剛的精神怎能不令人贊嘆。幾次的失敗,都不能使他消沉,他用一次一次的嘗試和實踐證明了古人的智慧,也證明了自我。難道我們不應當有所啟發嗎?
世界上每個人都犯過錯誤,我們不能因為害怕失誤而放棄實踐的機會。“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也是我們中學生所缺乏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應當努力提高實踐本事,增強創新意識,更要進取的學習科學文化只是,為自我插上夢想的翅膀,真正去“走近科學”,去證明自我。
中央十臺優秀欄目觀后感2
《走近科學》這檔欄目一向是我最鐘愛的,因為節目里蘊含著許多科學道理,節目也是豐富多彩。它不是單純的講科學知識,而是經過一個個不可思議的故事,由此引出科學道理,讓我們能更好地吸收知識。并且節目主持人也異常能活躍氣氛,能夠很好地調動觀眾的情緒。
每到時間,我就會立刻打開電視機,撥到“CCTV10”收看《走近科學》。其中有一件事我異常疑惑,事情是這樣的:那天,我正收看《走近科學》,這期節目講述一個博物館的怪異事件。在館里,有幾個人看守著。忽然有一天,其中有人在值班時聽到有人上下樓的聲音,這使他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接連幾天,館里的人都在晚上聽見了這種怪異的聲音。強烈的恐懼使他們聯想到了在博物館內的一具男尸!這時,正當主持人要揭曉答案時,“啪”的一聲停電了,我沒看到結局。
前不久,還播放了這樣一期節目:過去,天府之國總是與天時地利、富足等詞匯聯系在一齊,太多人在那里找到了幸福的滋味,太多人在享受大自然的恩賜中對這片土地有了深情的依戀。然而,5·12地震襲來的時候,人們被自然震撼,被人情震慟,被太多的情景感動,這樣的經歷讓人們永生難忘。與此同時,許多人開始疑慮,兩千多年來避開了水旱、戰爭的天府之國,也會跟“地震”聯系在一齊,成都安全嗎,成都還適宜人居嗎
為了找到答案,記者走訪了成都理工大學、成都地震局等科研單位,經過解剖成都平原的地質結構,對它的過去和未來有了更清晰的認識。經過這期節目的收看,我第一次接觸了“板塊”“地震帶”等名詞,了解了一些有關地震的知識。。
《走近科學》這檔欄目讓我領略到了科學的魅力,激發了我學科學的興趣,它是我終生的良師益友。
中央十臺優秀欄目觀后感3
科學來自生活,科學來自大自然。我們身邊流動著科學,科學也改變著一切,只是我們不曾注意過。有的科學十分搞笑,在道爾頓和阿福賈德羅中,是誰先發現原子和分子的呢
不知何時,我在電視上看到了《宮》這部電視劇,自從那以后,我就想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夠與女主角一樣來到一片樹林,看到一棵樹,我也穿越了。如果是這樣,我會帶上手機、電腦,甚至還會帶上一些漢堡包、雪碧之類的。能夠的話,我還會染上一個紅毛,到了那里人人都會崇拜我,愛上我這個21世紀的小男生。這是科學給我帶來的好處。我拿出手機正要拍照,一大群人會圍著我議論:這面鏡子怎樣會有圖案呢這小男孩不會是變戲法的吧如果太過迷信的人還有可能以為我是妖怪或上帝什么的。這是科學的力量。有可能正因為科學,將來有一天真的能夠穿越到古代或未來。不是僅有會科學或懂科學的人才能發明或創造。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有一位生活很貧窮的畫家李普曼,因為他的畫一向等不到伯樂,所以也就越來越貧窮。而他的畫具也僅有那么一支鉛筆和一塊橡皮,正因為僅有這些,所以他經常找不到工具。有一天,他突然有了作畫的靈感,可是與平時一樣,他找不到自我的橡皮。等找到橡皮、鉛筆后,他腦子里的靈感卻已經空空如也!他想用一根鐵絲把橡皮和鉛筆連起來,可是每當作畫時,橡皮總是在他的面前東搖西晃,很是影響他的思維和情緒,并且使用一段時間后有要重新綁扎。畫家不耐煩了。于是,他下定決心要先解決好畫筆的問題
后再作畫。經過幾天苦想之后,他最終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從一個廢舊的鐵盒上剪下一小塊薄鐵皮,把橡皮和鉛筆頭對頭包起來,使它們固定成一體。因為有了這項發明專利,他擁有了55萬美元的專利費。這是一個畫家因為科學而擁有的財富。
科學能夠改變一個人的生活,能夠改變一大群人的生活,甚至能夠改變我們的地球,讓它更美麗,讓我們更歡樂、更幸福。
【中央十臺優秀欄目觀后感】相關文章:
六一特別欄目觀后感(精選8篇)05-28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2年“六一”特別節目優秀觀后感(9篇)05-31
美麗的中央公園03-04
美麗的中央大街作文02-25
初一《黃河》優秀觀后感04-24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2年“六一”特別節目個人觀后感(通用5篇)05-31
守護明天觀后感優秀3篇04-17
《大魚海棠》觀后感優秀3篇04-15
優秀作文600字:《上甘嶺》觀后感09-17
防溺水的觀后感優秀5篇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