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詩社觀后感(通用7篇)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后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死亡詩社觀后感(通用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死亡詩社觀后感1
我一直對中國大陸以外的教育很好奇:別樣的文化下、別樣的社會形態下,人是怎樣成長的?于是,看電影,得到一些了解。即便是看其他題材的電影我也不由自主地會留意于學校教育的內容。
《死亡詩社》,果然名不虛傳,很吸引我,一遍又一遍地看。那些動人的場面深深留在腦海里。影響最深的是基廷老師領著男孩子邊踢足球邊誦讀詩歌。
“無論戰斗勝利與否,都要迎著敵人英勇向前“,男孩在他的大聲敦促下喊出詩句,把球大力開了出去。
“要做一個世界水手,駛向所有港口”,
“要做生活的主人而不是奴隸”;
“爬上絞架,迎著槍口,要面不改色“;
“從今以后的生活,增添了詩的樂趣“;
男孩們一個接一個喊著基廷給他們的紙條上的詩句,并把球開了出去。
在這個過程中,對于放不開手腳的男孩,基廷敦促著:”大點聲,蓋住音樂,我聽著不夠英勇!“”來吧,先生,感情充沛點。“同時脫掉了外套,參與到了踢球。男孩們一開始是拘束的,到后來領悟到老師的用意,藏在身體里的活力迸發出來。
此情此景,令我暗暗叫絕,這老師怎么想出這樣契合學生們成長的絕招。孩子們在老師的啟發下顯現出了無窮的活力。喊出詩句的同時,男孩們理解了老師的用意,詩歌的意義在踢球中自然顯現,誦讀的本真在少年揮灑激情中體現。詩歌的意義——靈魂迸發出的歡歌。誦讀——身心的奔放,絕不是紙張上文字的那份單薄。那一刻,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如神一樣的澄澈英勇。
基廷還鼓勵他的男孩們站在桌子上并告訴他們換個角度看這個世界會很不一樣,男孩們一開始遲疑著,從來沒有成年人這樣引領過他們,到后來嘗試著站在桌子上俯視,他們站在上面的時候自然表現出一種自信、神氣;基廷在中庭場中以走路的形式讓大家明白一致性,同時也要大家保持個性,還鼓勵學生不要害怕恐懼,要樹立信心。
一幕幕,基廷以他最真誠的的心靈引導男孩們更接近內心,引領學生感受真正的精神的成長。
基廷何以能做到這樣動人?是他的真誠。誠之者,天之道也。誠之者,教之道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不精不誠,不能育人。不誠,不會體察到學生需要什么,不會辨析要教給孩子什么。不誠,只能是傳聲筒,沒有教育力量;不誠,老師僅僅是所從事一種職業,并不能履行其真正的職責。
韓興娥是真誠的,她認為學語文要有豐厚的積累就領著孩子這樣學語文,她所做的絕不為成名。雷夫是真誠的,否則無法參透真相。他的奇跡是真誠面對教育面對孩子的成長創造的奇跡。我們第一線的老師應該真誠的面對學生,想想自己能給孩子們什么,而不是疲于應付各種理念,投機取巧迎合某種趨向。這個過程中,要忘了自己,才能全力以赴。
我要做的是什么?每一節課面對二十五名學生,我要做什么?做什么,可以稱得上是一名老師?我開始真誠地思考這些問題。
死亡詩社觀后感2
生命是什么?在影片《死亡詩社》中,生命是詩,生命是音符,是戲劇中最華彩的篇章;生命是理想,生命是自由,是一個人所應具有的全部自信與獨立;它引導著你,鼓舞著你,激勵著你以向死而生的勇氣去追求真正的青春年華與高貴信仰。
《死亡詩社》的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一所名叫威爾頓預備學院的中學里。這所升學率不錯的重點學校,擁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及良好的聲譽。學院的校旨是所謂的四大支柱:傳統,榮譽,紀律,卓越。可當學生們關上房門,這四大支柱卻變成了:虛偽,恐怖,頹廢與污穢。同時,學生們還為它起了一個非常形象的名字:地獄。影片開場的一組鏡頭就以沉郁的影像表現了這一“地獄”對學生強大的威攝力與禁錮力,它就像一部毫無熱度與感情色彩的機器,將每一名學生加工成面目一致的合格產品。可是這一切,卻因為基廷這個異類老師的出現而改變了。
基廷老師的第一次出場是在學校的開學典禮上,他彬彬有禮地微笑著,就像一個性格溫吞隨和的中年男子,這副具有欺騙性的外表不僅與他后來一系列“驚世駭俗”的表現形成了鮮明的反差色調,也為他成為世俗社會犧牲品這一悲哀結局涂抹上了一層濃烈的生命質感。基廷老師的第一堂課,以輕快哼唱的小曲帶領學生們遠離井然有序的教室,表面上離經叛道,卻直指生命。他讓學生們停下浮躁的腳步,去面對那一張張年代久遠的發黃照片,去聆聽“卡匹迪恩”這句靜默的忠告,去感悟時光的短暫和生命的消亡。
基廷的課總是充滿意外和激情,他告訴學生,如果拜倫和莎士比亞被僵化的理論所遮蔽,那么就把這些理論從教科書里毫不猶豫地撕掉;他告訴學生,如果站在講臺上可以使我們換一種視角看世界,那么不妨發出自己的聲音。他甚至將課堂搬到操場上,讓學生在他面前排隊行走,從走路的姿勢分析他們的個性和心態。他讓學生們踢球之前每人念一句激勵自己的詩歌,告訴他們,在理性的現實之下,隱藏著一個夢幻、浪漫的世界,等待著我們去感知。
他摒棄了刻板與教條,不用教鞭和體罰,卻以詩歌、音樂、運動、以深厚的學識和熱誠的心靈,在無拘無束的分享中去開啟一顆顆懵懂的心靈。他不僅僅是學生們的導師,更是激勵他們成長的精神之父。在基廷的感召下,年輕的心在呼喚中得到指引和鼓舞,在意氣風發的青春歲月里,深深地感受到生命本真的喜悅和自由的照耀。而“卡匹迪恩”這個古老的詩句,也像一個神秘的咒語,將學生們引向了一個全新的領地,并且擁有了與世俗抗衡的力量與勇氣。于是,他們成立了死亡詩社,查理開始施展他惡作劇的才能;諾克斯不顧一切地去追求他的愛情;尼爾第一次違背父親的意愿,去實現自己的演員夢,就連一向膽小的托德,也在基廷的鼓舞下,跳到桌子上朗誦自己的詩歌。基廷就像一個船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著這一群在禁錮里壓抑太久的年輕人,讓他們明白生命就應該如野馬般在原野上肆意馳騁,如群鳥般在天空中展翅飛翔。
除了基廷,影片對孩子們的角色塑造也非常成功。雖然人物眾多,但個性卻處理的十分鮮明。充滿活力和激情的尼爾,古靈精怪,膽大妄為的查理,墜入愛河無力自拔的諾克斯,內向羞怯的托德,愛打小報告的卡梅隆,熱衷于設計天線,制造電臺的米克斯和皮茨。如果說基廷的角色給了影片一個重心和支點的話,那么這群性格各異的青年學生就為影片增添了絢爛的色彩。
尼爾無疑是這群男孩中最為優秀的一個,也是導演彼得?偉爾刻畫的最為用力的角色。他英俊,善良,開朗,成績優異又多才多藝。在父親面前他是一個聽話懂事的兒子,在同伴們中間他是公認的領袖。他第一個領會了基廷的話語,也是他精神振奮地率先重組“死亡詩社”,在激情與夢想的鼓舞下,他在《仲夏夜之夢》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坐標。面對來自父親的強大壓力,倔強的尼爾還是站上了夢寐以求的舞臺,他把精靈演繹的惟妙惟肖,光芒四射。然而當帷幕落下,簇擁著歡呼與掌聲的他,也為夢想付出高昂的代價。聲色俱厲的父親對兒子所思所想并不關心,在自我選擇與家庭制約的尖銳矛盾中,他既不想成為父親期望的那個人,也無力成為真正的自己。于是在那個飛雪的寒夜,尼爾戴著精靈花冠回溯了自我盛放的璀璨一刻之后,決絕地將年輕的生命終結在夢想的祭臺。
一部關于詩歌的電影,自然少不了表現詩給人的精神力量和鼓舞。影片最生動的一個場景就是“死亡詩社”的社員們第一次前往山洞的那個夜晚。鏡頭迷幻而空靈,學生們穿著黑色風衣,穿行于迷霧森林中,像是一群游蕩于夜色中的精靈,又像一群奔向自由的天使。在山洞中,他們講故事,演奏音樂,朗誦詩歌……一張張手電光里晃動的面孔,呈現出一種詩境的純真和無邪。
濃烈的生命質感和靈魂光華,讓《死亡詩社》在上映的當年榮獲了奧斯卡、金球、英國學院、法國愷撒等多項大獎。作為一部以劇情取勝的電影,《死亡詩社》對電影音樂的運用可以說是恰到好處又言簡意賅。曾為《阿拉伯的勞倫斯》、《日瓦格醫生》奉獻過經典樂章的配樂大師莫里斯?雅爾譜寫的配樂充分顯示出他出色的創作才華。時而恬靜憂郁、時而激越奔放、時而清澈悠揚的旋律和流動的畫面情景交融地演繹出青春的飛揚與激情,理想的美好與迷茫;影片最為動人的一段旋律是貫穿劇情發展始終的主題曲,它大多出現于托德的段落,并追隨著他的情緒變化。
當托德終于勇敢地跳上講臺,朗讀自己的詩歌時,音樂中融入了《歡樂頌》的旋律,而當托德得知尼爾的死訊,一個人在雪地上哭泣奔跑時,音樂又重新陷入低回,凄涼而無力。影片結尾,當基廷帶著行李準備離開時,主旋律又最后一次響起,先是一只鍵盤靜靜地敲擊,托德在遲疑,而當他終于鼓起勇氣跳上桌子的那一刻,管風琴與弦樂突然鼓擊出明亮有力的節奏,高亢而激越,似乎內心深入壓抑已久的所有情感與希望都在這一瞬間噴薄而出。一雙雙匯聚了敬意與感激的目光,所有了然于心的情懷與熱望,在這一刻與音樂交織在了一起,不斷升騰,不斷沉淀,彷佛眩目而跳躍的火焰,在每一個人的心底傳承,深沉而熾烈。
死亡詩社觀后感3
在我對這部電影一無所知的時候,“死亡”“詩社”這些具有魅影般的字眼深深的觸動著我的內心。當然導演并未辜負我的期望。當下媒體以及大眾在關于一部電影的討論涉及到最多的字眼多為票房,明星演員等等,對此,我頗為不屑。大眾審美的庸俗和低級使得當下電影的精神含量日趨直下,淪落為販賣眼淚和滿足大眾視覺獵奇心理的娛樂消遣。但總有一些電影,它們沒有刻意營造的華麗,沒有故弄玄虛的劇情,但是他們樸實無華。用最坦率的鏡頭講述不平凡的“世界”。影片中的英語老師就是這么一個人,他貌不驚人、風趣幽默、平易近人。他叫“基廷”學生們親切地喊他“船長”——“哦,船長,我的船長”,這是華特惠特曼(一個詩人)為亞伯拉罕林肯先生所寫的。基延自比為船長,一個為學生們導航的人。相比之下“威爾頓學院”是一個可怕的地方,學生們稱之為“地獄學院”這里管理森嚴,刻板,學生們被抹殺了個性,成為為了達到某種目的的容器。
成為失去了生命真諦的可悲的存在物。影片伊始的開學典禮上,學生們一色著裝,邁著整齊的步伐,共同喊著學院的四大信念:傳統、榮譽、紀律、卓越的口號。這是個性的毀滅,對生命真諦的褻瀆,即使如此它們也無法抑制生命本能,這種強大的力量潛藏在學生們的內心中。他們叛逆,抵抗,宿舍是他們的另一凡天地,他們自有他們的四大信念——模仿、恐怖、頹廢、污穢!但他們又不得不面對著強大的來自學校和父母壓力,尼爾便是一個有著很高藝術潛力的孩子,他內心激情澎湃,生命的原始力量擊打著脆弱而憂郁的他。他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但他的父親想要他成為一名出色的醫生,他試圖和父親反抗但都被無情地壓制了,最后他不得不如步兵對司令般言聽計從。到這里的每個孩子都一樣,他們的父母都對他們寄予厚望,工程師、科學家、銀行家或者其他。他們要為此犧牲生存的真正意義。犧牲來自于詩的原始動力。他們失去了航向,直到基延來到這里。
第一堂課,他是吹著口哨晃悠著進來的。習慣了板著黑臉“至高無上”的學院老師的學生們突然間無所適從了,他們驚訝,竊喜以及不安。他把他們帶到一間房間內,他指著墻壁上的老照片對學生說,這些照片上的年輕人和你們一樣,青春,不可一世,認為整個世界都掌控在自己手中,但他們現在全化為灰燼,這是很早年前的照片。他讓學生們讀書本中的章節——“及時行樂”“花開堪折直需直”。這在理性主義者看來是荒唐的,另人發指的。但是基延看來,我們都是凡人,我們必須面對死亡,僵硬與衰老——CARPEDIEM,基延反復地重復著這個詞。“及時行樂”這個詞可能會給我們帶來一些理解上的誤區,這也可能是翻譯帶來的意義曲解。“及時行樂”不是縱欲,不是欲望的泛濫。
看完這部片子后你可能才會理解,此“樂”非彼“樂”,此“樂”的真正解讀應該是“生命的意義”“生命的精髓”“愛”“一花一草一木”“叢林”“大自然”“詩歌”——(為什么我總找不到省略號)就像“紅樓夢”中“寶玉”的“淫”而非“蕩”。基延要讓學生們去獨立思考,讓他們自己去思考生命,讓他們在心中自問生命的意義,自問“在戴運無信者的綿延車廂中,在充滿愚人的城市之中,身處其中的意義為何?”他跳上桌子,讓學生們體驗換一種視角看待問題的不同感受,他讓學生讀課本序言21頁“普查利”“了解詩”的愚蠢序言,然后歇斯底里地叫他們把這一頁撕掉,愚蠢的論斷,詩歌不是數學公式,不是可以靠計算得到的一種結果。我們讀詩寫詩非為它的技巧,因為我們是人類的一員,而人類充滿了熱情。詩——美麗、浪漫還有愛,他告訴學生們,這才是我們生存的原因。“啊,我,這個問題不斷重演的生命”去品嘗文字,文字與思想能改變世界!他告訴學生們一個叫“古詩社”的地方,一個致力于“吸取生命精髓”的社團,它在叢林,在山洞里,他們在篝火下輪流朗讀梭羅、惠特曼、雪萊的詩歌。“我到森林里,因為我要過真正的生活,我要活得充實,汲取生命中的精髓,揚棄一切與生命無關的事物,當我死時,才不至于發現我白活一場”。
尼爾和同學們在夜幕下,從學校森嚴機械的精神地獄中逃了出來,他們像鬼魅一般奔向叢林,本向生命,他們或許不可能成為詩人,但他們找到了生命的真諦。一個人在內心缺乏詩意是多么可怕的'事啊,他擁有一切,但是精神枯槁,行同走肉,直到最后他發現自己白活一場。納克斯勇敢地去追求他的女孩克利斯,雖然遭到拒絕,但他做到了。尼爾爭取到“仲夏夜之夢”的角色,他興奮異常,安德森超越了自己的恐懼,他學會了表達自己而不是逃避。就在一切都按照美好的方向發展的時候,接踵而來的愚蠢的壓力把一切都沖垮了。尼爾沒有從父親那里爭取到自己打算從事演員的愿望,雖然每個人都看出來他有這方面的天賦。他絕望了,他自殺了。學校就此事展開對“古詩社”的調查,其實他們真正針對的是基延,他們的四大信念與基延的理念格格不入,所以他們必須把他排擠出去。
諾倫接管了基延的課程,他問學生什么是詩?他要學生們打開課本序言21頁普查利“了解詩”序言的時候,和前面的撕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愚人如何懂得詩?但基延面對諾倫的羞辱卻無能為力,我們有熱情,我們是凡人,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更需要“詩”。基延飽含淚水,他舍不得這群孩子們,他舍不得任愚人去踐踏孩子們純真的靈魂,所以他不舍離開,而面對強大的霸權壓力,他無能為力,看到這里的時候我心里非常糾結,孩子們是弱勢群體,他們無力反抗。但最后孩子們還是在那個膽怯而憂郁的孩子安德森的帶領下站在桌子上向老師公然致敬,我哭了,我和他們一起站起來,為了基延,為了生命的真諦。
死亡詩社觀后感4
初聽到這個題目,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這是一部恐怖片,還頻頻猜測劇情。帶著猜測和疑問觀看了這部影片。
這是發生在美國大學里的事情,這所大學以它凝重的風格受到了當時人們的尊敬。在那里,教育的模式是固定的,不僅單調而且束縛了思想。然而這一切在一個新教師的手中發生了改變。這位老師反傳統的教育方法給學院帶來了一絲生氣:在他的課堂里,他鼓勵學生站在課桌上,用一個嶄新的視角去觀察周圍的世界;他向學生介紹了許多有思想的詩歌;他所提倡的自由發散式的思維哲學在學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漸漸地,一些人接受了他,開始勇敢地面對每一天,把握他們自己的人生。不幸也在這時發生了……最后的結果也是令我們出乎意料的,學生死了,老師走了,詩社散了,一切又回到了從前。
在這部影片里,我比較欣賞基廷老師,他通過詩歌解放了他們的思想,教會他們如何思考,教會他們如何做一個社會意義上的人,而不是墨守成規,教條死板的書本“奴隸”!遺憾的是,在影片的后半部分,基廷卻很少出現,即使出現,也是以一個忍氣吞聲的形象出現,被校長和尼爾父親訓斥得沒有半句怨言。他雖然有著浪漫主義的思想,卻不得不向現實低頭,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是失敗的。但他同時又將自己的思想傳遞給他的學生,讓他們敢于背著學校成立自己的社團,敢于在校刊上發表文章要求放女生進學校,敢于冒著被打的危險大膽地追求自己喜愛的女孩。當原本最為膽小怕事,最為循規蹈矩的托德第一個站到桌子上高喊著“船長,我的船長”并帶動其他人一起為基廷送行時,他事實上已經成功地教育了這幫學生!
同是作為教師,這部影片的教師形象給了我很大的觸動和迷惑,自由、開放、融和與意外的結果給人很壓抑的感覺。在同情基廷老師的同時,更多的是欣賞他的教學方式和做人原則,在這一點上他是成功的,也是我們可以借鑒的地方。雖然基廷老師最后無奈的離開了學校,但是我相信這群學生會永遠記住他的,我想作為老師就這一點也就夠了。在完美中留有遺憾,我想這就是這部影片成功的地方吧!
死亡詩社觀后感5
《死亡詩社》的劇情并沒有很大的跌宕起伏,但是卻讓人感觸良多。首先是在電影開始的那一幕,學校的校長在講學校的豐功偉績,然而卻看不到新生臉上有一絲的興奮。在一位家長向校長囑咐一些自己孩子的狀況時,校長的那種冷漠、不耐煩令人唏噓。
其次,尼爾的爸爸阻撓尼爾參加自己喜歡的興趣小組,這令人很不解。學習,本應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情,父親卻僅憑自己的感覺認為孩子的課外活動太多而擅自幫孩子決定退出哪一個。我認為,父母應當尊重孩子的想法,或許先與孩子交流自己的想法、給孩子一些建議,再讓孩子自己權衡利弊、自己做決定會更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喜歡的事情,父母并不是完全了解孩子。同時我認為父母只是起到了一個引導的作用,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對未來的期望強加到孩子身上,而是幫助孩子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
再者,我對基廷老師的做法感到佩服。基廷老師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打開了學生的新視角,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敢于表現自己、表達自己的觀點,去追求自己喜歡的事物。雖然這些改變對學生而言是好的,但是卻引發了不好的結果。基廷鼓勵尼爾遵循自己的內心,去表演戲劇。我本以為尼爾的父親看到自己孩子的出色演出時會改變他原有的想法,讓尼爾去追求自己喜歡的事情。但結果出乎我的意料,尼爾的父親要尼爾轉學,一定要讓尼爾當上醫生。尼爾很好告訴父母自己的感受,然而尼爾的父親并沒有想要聽的意思。尼爾在家得不到基本的尊重,沒有人在意他的感受是什么,他想要做什么。父親一直把認為好的東西強加給尼爾,卻不管尼爾是否想要是否需要。最終尼爾選擇了飲彈自盡。這讓我想到早些時間的一個新聞“有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有些時候,父母覺得是為孩子好,認為孩子長大后就明白了,但有的時候這種“好”會適得其反,反而會害了孩子。由此也可以看出,打破陳規去教學固然是好,但是可能也需要考慮如何才能更好地去改變,如何改變才能讓學生更愿意學習的同時又可以讓家長接受。
除此之外,最令我感到莫名其妙的是、心寒的是,尼爾死后,父母并不是反思自己是否做錯了些什么,卻把錯都歸咎與基廷老師。尼爾的父親并沒有察覺到尼爾理想破滅時內心的絕望,沒有一刻考慮過尼爾的感受。最終基廷老師被學校解雇了。
但令我感動的是,基廷老師收拾好東西走的那一刻,“死亡詩社”的成員陸陸續續地站起來喊著“Oh,caption,my caption!”這讓我感受到了學生對于基廷老師的尊敬以及他們的自信、力量,體會到了學生們的成長,態度的轉變。
這部電影讓我更多地去考慮父母、孩子、老師之間的關系,父母要如何聽孩子說、孩子要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老師要如何去教學生,這一直都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問題。
死亡詩社觀后感6
《死亡詩社》這部影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一開始,我就看到了一所管理嚴格,學生對老師神圣得尊重感,這是一所高校。里面的一切似乎都像是一個小世界。
尼爾,是這部影片的主角,他的爸爸希望兒子考上一所好的學校,就能有好的出路,可以找到好工作賺上大錢。他希望兒子一味地學習,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績,在畢業之后能考上哈佛。但是尼爾在學校生活中,發現了自己演繹方面的天賦。他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終于成功選上了校園話劇的主角,在父親不同意的情況下,尼爾完成了演出。本以為欣賞到他的才能之后,老爸可以一改執愿,同意他繼續演下去。
可是尼爾的爸爸認定了讓他好好學習,走父輩計劃好的人生,毅然決然地把尼爾帶離了劇場。當晚,悲痛欲絕的尼爾不想繼續這樣沒有靈魂的人生,開槍自殺了。
基丁老師是一個相比之下不死板,很開放的一個老師。他鼓勵孩子們做自己,鼓勵他們張揚自己的個性。然而學校古板的高層并不能理解他這種想法,借助尼爾的死亡,他們辭退了基丁老師。基丁老師雖然被辭退,但是學生們深知老師的正確。
要做一個靈活的人,既不一味地循規蹈矩,也不毫無根據地闖蕩。不靈活,可能是會像尼爾父親一樣親手把孩子送進了棺材。也有可能像尼爾一樣,想不開自我了斷。看完了這部電影,我深深地體會到那種古板教育的失敗,他們培養出的人才,于古人來說沒有什么本質上的變化,因為他們的思想是全然復制而來的,只有基丁老師這樣,挖掘出學生們內心中的那個自我,才是真正有意義的教育。
死亡詩社觀后感7
影片講述了一個特立獨行的老師和一群年輕學生的故事。老師的思想別出心裁、與眾不同。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思想過于超前,這本不是一件壞事,卻不被當時的大多數人接受。這大多數人,包括老師的同事、上司也就是校長、以及學生家長。而學生是理解并接受他的,因為他適應了年輕人的天性,讓他們做他們喜歡的事情。
影片以Neil的死亡達到高潮。我們說一個人自殺,是要放在一個大的時代背景下去分析的,舉個例子來說,我國今天,許多人因為適應不了改革開放以來,社會轉型期帶來的思想沖擊還有的個人信仰缺失而自殺。而我注意到影片首映是在1986年6月的加拿大,所以說這部電影的年齡可能比我們在座的各位同學還要大,那時候還沒有像現在這樣普及的論壇一類形式的詩社,更沒有什么第二課堂活動,學校傳統的管理制度更讓人覺得壓抑沉重。
作為Neil的父母——如果我是Neil的父母,我肯定會為兒子的表演天賦和才華感到驕傲的,畢竟這是一件好事啊!而他的父母卻百般要求他成為一名所謂體面的醫生,禁止他的一切興趣愛好,這個就有點兒極端了。
Neil的死,有學校,有家庭,有社會的責任,老師只不過是表面上的原因,只是一個導火索。那么為什么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老師的身上呢?
因為,久負盛名的學校要保住它的名譽。這個學校如果要維持它的正常運轉,就必須犧牲一個可憐的老師的利益,老師只不過是一個替罪羊,是整個教育系統中一個最小的螺絲釘,一個人的力量是無力改變長久形成的龐大的傳統教育體制的。而傳統的教育模式之所以存在那么長的時間,也一定有它存在的合理之處。
作為先驅者,Neil的這位老師的犧牲意義是很大的。任何一項革命或改革,都必然有先驅犧牲。畢竟改革是利益關系的調整,在教育也在趨利的時代,我相信像Meil老師一樣正直的教育工作者依然大有人在。雖然一小步一小步的,但在堅定地在改變我們的理念。
令人欣慰的是,影片的最后,大部分學生都站在桌子上為默默地目送老師離開,這也是這個老師最大的欣慰吧!也賦予我們了一些對當今教育體制的深刻的警醒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