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觀后感范文(通用21篇)
當看完一部作品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何不寫一篇觀后感記錄下呢?現在你是否對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風》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家風》觀后感 篇1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弘揚中華文化首先要弘揚優秀的家風文化。如今“家風”那些事又被重新提起。中央電視臺剛剛播出的紀錄片《家風》,應時、及時。
家風影響著一個家族每一代人的成長。萬丈高樓始于基,一個人價值觀形成的起點是家風,家風就是一個人和一家人成長的“地基”,從《顏氏家訓》《朱子家訓》到《曾國藩家書》《錢氏家訓》,這些優良家風的教誨,成就的是我們熟知的大家。紀錄片《家風》選取幾個家族中最具知名度的一兩個成員的典型故事,是其家風教育的縮影。顏氏家族中,除了顏之推,主要通過講述觀眾熟悉的書法家顏真卿的故事,闡釋修身、治家、處世、為學的《顏氏家訓》;錢氏家族中,講述了人們熟知的錢穆、錢偉長的故事,回答了錢氏家族為什么會出那么多院士的疑問。通過聚焦譚氏家族中譚正巖的敬業,我們看到了從譚鑫培到譚正巖這個七代京劇世家德藝兼優的`家風。當鏡頭把觀眾帶到重慶的新葉村時,原來在縱橫交錯的街巷中,許多路面是由一塊塊石板連接而成,是為了讀書人“足不涉泥,雨不濕靴”而著意鋪設的。紀錄片自古至今,從城市到鄉村,令觀眾感受到家風文化源遠流長,“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家風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家族綿延不斷的教育形成的家庭風氣。紀錄片從清代曾國藩的家風講起,接著跨越到南北朝,追溯中國最早且有完整文字記載的家訓——《顏氏家訓》。顏氏家族把“讀書做人”作為家風的核心,把先居家盡孝,才能為國盡忠作為家風的要義。接著講述的《錢氏家訓》《朱子家訓》一脈相承,“讀書報國”的家風成就了錢氏家族。“讀書修身”,成了新葉村民的最高理想境界。我們的家風在一個共性家風文化的影響下,每個家族又有其鮮明的家風特征。紀錄片上集開篇講述的是曾國藩的家風,其家風文化的核心是勤與儉,曾國藩家書中出現最多的兩個字就是“勤”與“儉”,他留下的十六字箴言:“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成為曾家突出的家風文化。
紀錄片通過聚焦幾個有代表性的家族來詮釋家風文化和家風傳承,啟發我們思考:優良的家風傳下來了嗎?紀錄片不無憂慮地提示觀眾:家庭結構變了,如果家風在,精神就在,核心價值就能傳承。
片中介紹,按照家族傳統,錢氏家族每有新生兒誕生,就要全家人一起恭讀《錢氏家訓》。這在當下已基本見不到了,但今天的家風教育更強調的是父輩身教的傳遞。家風的傳承,如果只有家訓、包括非常正式的規則文字,還不足以保證家風得以完美的傳承。能讓家風傳承下去的是一輩傳一輩的身體力行。在講到京劇世家的家風故事時,年近90歲的譚元壽每天練嗓子,這是對孫子譚正巖最好的身教。家長的一次身教勝于百次說教,反之家長的一次謊言亦會粉碎對孩子百次的誠信教育。《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里講述的“曾子殺豬”的故事,是今天進行誠信教育最好的例子。從家庭到社會,從做父親到一名黨員干部,都應該從這個故事里悟出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
《家風》的拍攝手法、鏡頭語言、敘事策略等固然重要,但故事內涵顯得更重要,該片從創意到講述,重溫家風歷史,呼喚當下家風建設,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家風》觀后感 篇2
孔子的課堂豐富多彩,與現在大不相同。他不布置作業,不考試,不懲罰學生,而是與同學們交流知識,周游列國,讓同學們只是面更廣,學到更多知識。
孔子的課堂豐富多彩,與現在大不相同。他不布置作業,不考試,不懲罰學生,而是與同學們交流知識,周游列國,讓同學們只是面更廣,學到更多知識。
在《孔子學堂》這本書里,我們不僅可以知道孔子言行的原文與翻譯,它給我們呈現出孔子上課時的'情景,讓我們更了解到孔子是一個講理、禮讓、謙虛的人。
孔子從不寫書,而他和他的弟子討論的話題都是常見的,也是從古書上總結的。可他們卻可以“溫故而知新”,從舊的知識中找到新的理解和體會。有時一個話題可以聊上幾節課,孔子老師也會有時被同學們問得答不出,只能思考,卻不會為學生的問題而惱怒。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可見禮讓多么重要,只要禮讓治國,還有什么事辦不到呢?人們要學會禮讓,別人就會尊敬你;國與國之間互相禮讓,戰爭也不會發生;君臣民之間互相禮讓,這個國家民心不會動搖,將堅不可摧。孔子對他人禮讓相待,他人也就以禮相待。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幾個人走在一起,一定有我的老師。每個人都有長處與短處,要學會謙虛,要相互學習。孔子老師在談論“君子”時,子貢夸他而孔子卻說這是給他戴高帽子。以及談論其他問題時,孔子讓學生們各抒己見,只要有道理,就值得深思。可見孔子是個多么謙虛的人。
走進《孔子學堂》,讓我們重新認識到一個不同的老師——孔子,他在課堂上與學生們討論,讓學生們學會為人處事的道理,怎樣才算有君子風范,讓學生們在社會上能更好的生活,交到更多朋友。如果每個人都有孔子的精神,那么世界不再有戰爭,各地都有 你的朋友,那是多么美好。
《家風》觀后感 篇3
最近,紀錄片《家風》上下集在央視播出之后,引發了人們廣泛關注。這部紀錄片夾敘夾議,巧妙地將名物典故、風土人情和現代教育融為一體,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新時代的公民意識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有益的借鑒。觀眾若悉心品味《家風》的文化內涵,逐步感受從“孕育”到“傳承”的生命氣息,反求諸己,躬身踐行,自可提升人生境界。
儒家講求修身之道,是活潑潑的富有生活色彩的“百姓日用之道” ,而不是虛無縹緲、莫可名狀的談玄說妙。 《家風》上集以“孕育”作為題目,向觀眾講述《曾國藩家書》中的平實道理,采用類似山水畫中的“平遠”透視法,突出儒家圣賢終身堅持不懈的“自得”工夫。士人君子修身力行,務求平實,切忌好高騖遠。無論富足安康,還是顛沛流離,士人君子都要尊道而行。孟子曰: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 ( 《孟子·離婁下》 )誠如片中陳述的那樣,曾國藩教育子侄家人,從不誘以功名利祿,而是告誡大家掌握生存技能,磨礪意志,學以明理,報效國家。傳統社會孕育出“天人合一”的思想。曾國藩在耕讀傳家的文化氛圍里洞察到“萬物并育而不害”的勃勃生機,在鄉野村夫的生產活動中體會到“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的深刻涵義。從孔子“多能鄙事”到漢儒躬耕自養,從吳與弼“手自簸谷”到顏元“甘艱苦勞動” ,再到曾國藩寫信敦促家人種蔬養魚養豬,儒家文化一直在“平實”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誠信經營,鑄就高尚情操。宋明以來, “尊德性”與百姓日用緊密結合,產生了能夠滿足當時社會需求的民間儒學。民間儒者一方面能夠信守儒學的真精神和真價值,另一方面能夠密切關注普通民眾的生存狀況,不失時機地闡發儒家的道義進而滿足普通民眾的精神需求。民間儒學構成了增進民族心理認同和公共生活規則的.基礎。由此產生了一大批身份普通、德行卓越的平民儒者。良知當下呈現,自利利他,每一個普通人都可以成為圣人。時至今日,許多普通人依然記得“君子以成德為行” 、“圣人可學可至” 、 “人無信不立”等古訓,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成就圣賢品格。《家風》下集中講述了重慶市江津區中山古鎮“方家藥鋪九齡堂”的職業操守,扶危濟困,施藥救人,誠信經營,惠及鄰里。方聯海是方家藥鋪第十二代傳人,身上擔荷著懸壺濟世、童叟無欺的家業。縱覽古今,無論是大宅門的“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 ,還是川黔交界的禁售發水米的碑文,無不展示誠信經營的恒久魅力。
忠孝傳家久。 《家風》下集以“傳承”作為題目,通過采訪社會賢達、收集名人軼事、探求社會治理的古老智慧,引導人們傳承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片中的亮點之一就是京劇譚門第七代人物譚正巖的講述,他提到祖上以“百行孝為先”作為訓誡后人的格言警句,培養兒孫的規矩意識,從生活細節入手,做一個有“家德”的人。長輩撫養晚輩,晚輩回報長輩。人倫情懷縈繞其間,無法割舍。孝道,不僅要求奉養長輩,而且強調尊敬長輩。從個體的心靈感受而言,孝道要求道德主體的反省與自覺,為孝行提供真切的心理支撐,而不能將孝行流于形式,即所謂“忠者,其孝之本與! ” ( 《大戴禮記·曾子本孝》 )古人將這里的“忠”解釋為“敬” 。敬是孝的根本。真正的孝應當是孝敬。片中,譚孝曾帶領譚正巖等人去看望譚元壽,接受家族傳統的熏陶—— “孝和義,于家表現為相親相愛,尊老愛幼,于國那就是報效祖國,國比天大” 。兩千多年來,士人君子“移孝為忠” ,使得家庭家族這個“小家”與國家興亡這個“大家”休戚與共,息息相關,開明的統治者“求忠臣于孝子之門” ,將家庭倫理延伸到國家治理技藝,早已成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共識。今天,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引下,我們應當繼承其中符合時代主旋律的有益成分,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促進文化綜合創新。
廉潔奉公,警示后人。古人遵行孝道,旨在維系家庭倫理。在家國同構的格局中, “熟人社會”勢必要求廣大成員廉潔奉公,更好地維護家族和國家的利益。毋庸諱言,古人遵循“學而優則仕”的教誨,認為躋身仕途可以光耀門楣。然而古人更看到貪污腐化的巨大危害,主張“臨財毋茍得” ,反對唯利是圖;主張“以義制利” ,反對見利忘義;“以財發身” ,反對為富不仁,賄賂營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士人君子信奉“富潤屋,德潤身”的準則,當面對個體之利與個體之義發生沖突時,理應成全后者。正如孔子所言:“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 ( 《論語·述而》 )清末名臣曾國藩為教育后代,將其在雙峰荷葉堂所建的住宅命名為“八本堂” ,教導子女“居官以不要錢為本” 。
傳承家風,挺立道德主體,求名當求萬世名,計利當計天下利。片中列舉了吳越王錢镠的后人如何在《錢氏家訓》的感召下取得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僅在宋朝就出現了三百五十名進士,近代以來在五十多個國家有將近兩百位院士。家訓猶如祖宅珍寶,亙古彌珍。在傳統社會中,家風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傳承延續的美好風尚。它潛移默化,深入人心,早已成為中華民族強大的精神基因。在探尋中國歷史和社會治理的演進軌跡時,我們不難發現,家風的孕育和傳承,不僅可以為個人的健康成長提供切實保障,更能促成一個家庭、家族甚至地區的持續繁榮。家風不同于宗教誡命和國家法律。它不必借助強力手段,就能達到善世化俗的效果。
今天,我們更應正視理解“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的時代價值,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制度保證。 “家風”是“人文化成”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人云: “上所化曰風,下所習為俗” 。 “風俗”不是強制灌輸,而是引領時尚,開啟風氣。曾國藩有言: “風俗之于人之心,始乎微,而終乎不可御者也。 ”這也正是《家風》這部紀錄片引發強烈反響的根源所在。
《家風》觀后感 篇4
央視網消息,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國家的“家”。
“家風”又稱門風,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尚、生活作風,即一個家庭當中的風氣。家風,是建立在中華文化之根上的`集體認同,是每個個體成長的精神足印;家風,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家風對家族的傳承,民族的發展都起到重要影響。
好家風對我們的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樹立良好的家風,既是承接家族興旺與發展的需要,更是家庭成員做為公民社會責任的先行規范。從社會意義上講,良好的家風映射出的是中華民族優秀品質,民族禮儀、氣節與情感乃至民族的精神。建好家風,既符合時代特色,又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
我們中華民族一直有重視家風的傳統。在古代,大凡成就一番事業者都重視家風的建設,有司馬光于教子,注重培養子女自律自立意識的家風;岳飛“精忠報國”的家風。近代有毛家低調做人、清廉的家風;。習家勤儉節約講情義的家風;陳云家身教重于言教家風。在優良的家風的塑造下,既成就了自己也促進了國家的發展。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什么樣的家風會育出什么樣的人。孝悌家風出孝子忠臣,勤儉家風出清官,奢侈浪費出貪官。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先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從建好家風開始!
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風的建設。
《家風》觀后感 篇5
近日,由寧夏回族自治區紀委監委、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聯合出品的五集大型理論文獻紀錄片《守望家風》在央視科教頻道熱播。《守望家風》用樸實真摯之語,講述了貫通古今的家風文化,將個人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小家興則民族興,民族興則國強。
古代好官范仲淹、于成龍在家勤奮節儉,品學兼優,在外做官清正廉潔,一身正氣,有為擔當……完美詮釋了“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的傳統優良品質,良好的家風傳遞出的道德準則和價值取向更是對社會、對國家、對民族的忠誠、責任與擔當。
家風是滲透在每一個中國人血液中的精神氣質,是沉淀在骨髓里的道德品格。五千年來,“家國一體”的概念,融入每一個中國人的血脈。“國是最大的家,家是最小的`國”。個人的命運和國家、民族的興衰息息相關。古往今來許多家族正是因為優秀的家風傳承百年不衰,流芳千古,正是如此,中國人經歷五千年的風雨依然屹立在世界之林。
古人云:“自古忠孝難以兩全”,在忠孝不能兩全的情況下,岳飛首先選擇了對國家的忠誠。岳飛“還我河山”,拯救民族危亡的愛國情懷,將岳飛忠孝精神,賦予新時代的精神內涵,契合了時代的要求。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風正而民風淳,民風淳而國風優。優秀家風是塑造個人品質的人生第一課堂,也是構建社會和諧,國家繁榮昌盛的堅實“地基”,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本基點。
傳承優良家風,建立與過去、現在、將來情感溝通的橋梁,弘揚優秀品質代代傳承,將優秀的家風融入新時代,構建新的精神內涵,以超越家族、跨越親情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責任感建設美好中國,以家庭為突破口,培育廉潔好家風,讓良好家風匯聚成社會清風,讓優秀的家風成為每一個中華兒女深植于靈魂、潛滋于血脈、熔鑄于骨髓的基因密碼,成為推動時代前進的正能量。
《家風》觀后感 篇6
今天,我讀了《孔子勸學》這篇名人故事。里面主要講的是:“孔子正在上課時 ,一個年輕人舞動著寶劍,大吵大鬧的闖了進來。”只見他帽子上插著雞毛,腰里掛著劍套,那舞動的箭頭 ,有幾次差點刺到孔子。
孔子非常鎮靜,笑咪咪的看著這個舞者。等他舞完劍,孔子大聲說:“好劍法!我想收你做我的學生,你愿意嗎?”
誰知,小伙子一聽,竟板著臉說:“我才不想讀書呢!您瞧我的'身體,生來就是一只利劍,讀書有什么用呢?”
孔子聽后,笑著說:“你可知道,讀了書才會有知識。好比是竹箭前面安了金屬箭頭,這樣一來,見不就更鋒利了嗎?”
小伙子見孔子說的話很有道理,就悄悄地離開了學堂。
讀了這篇名人故事,我懂得了:“干什么事有了知識才會做得更好。”。
《家風》觀后感 篇7
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但人世間有一座無法逾越的高山——父愛。讓我無法超越,只有一生追隨,努力靠近。每當想起與父親生前相處的點滴,教我慚愧,催我自新。父親一生平凡,工作能得到領導認可、群眾信任,對子女來說就是最大的財富,可受用一生。
父“關照”塑逆境向上品格。從宜賓師范畢業分配到長寧工作的我滿懷信心,估計應分配到鄉鎮中心校任教。因為,我既是班上團支部書記,又是校三好學生,難道不應高看一眼、厚愛一分嗎?后來才知父親已給我“疏通”關系,分配到“交通靠走、宣傳靠吼、護院靠狗”的三個鄉鎮接壤之地——井江鄉下寨小學。當時之郁悶、苦惱,現在仍記憶猶新。父親知道我一時難以接受現實,晚上回家苦口婆心做思想工作。孩子,你是下寨村考上的第一個師范生,是我的驕傲,也是村上的自豪,難道你就沒有想過家鄉窮的根源在哪里嗎?沒想過用你所學知識改變一下村上百姓的`后代嗎?父親的反復勸導,讓懵懂的我幡然醒悟,爾后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學工作。通過一年早出晚歸的教學、家訪、付出,班里數學平均成績從33.3分提高到80.7分,名次一下從全鄉第十二名升到第一名;語文平均成績從56.6分提高到78.7分,名次從全鄉第八名升到第一名,學生人數也從接手時的23人增加到37人,直到3年后離開,創下寨小學教學成績之先河,受到區鄉領導和學生家長一致好評。雖然離開下寨小學三十多年,教學業績仍在家鄉流傳,激勵著一批批后來者。每當憶及此事,心中對父親又增加一份尊敬,是他給初入職的兒子人生一筆寶貴財富,讓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兒子唯一能做的就是叩謝敬愛的父親,讓我學會從平凡做起,困難求真,逆境圖強。
父“另類”立擔當作為榜樣。父親平凡一生當過兵、代過課、賣過布、擔任過鄉管委會主任。不管到那個部門、那個崗位,從未訴過苦、埋過怨,更不要說與組織討價還價、挑肥揀瘦。父親身上發生過這樣一件趣事。任區財政所長期間,一位縣領導到基層檢查工作,父親曾與他同過事,對父親工作較滿意,想與父親吃個飯、聊會兒。父親拒絕了,拿著草帽就下村處理群眾問題去了。事后問父親為什么不去?“吃啥飯,村上農民兄弟還等我去解決一大堆矛盾糾紛,哪有時間閑聊,百姓的事等不起。”父親說得是那樣談定,為民辦事又是那樣堅決。父親工作四十余年,不論在什么崗位總把工作放第一位,群眾事裝心中,從沒因私事耽誤過工作。“踏實做事、清白做人”是短暫一生寫照;“言出必行,事必躬親”是勤奮一生縮影。父親用言行立標桿、樹榜樣,讓子女們一絲不敢在思想上有所放松、行動上有所放縱。唯有一生努力工作、銳意進取,不畏艱辛、不懼犧牲,方可告慰父親在天之靈。
提筆成文、回憶點滴、倉促之間、難表心意,惟能躬耕進取,以不負父親所望!
《家風》觀后感 篇8
凡在家睡覺,即便是在周末,父親也總是在早上七點準時叫我起床,雖是一件小事,卻包含著很多“規矩”。我認為,從這“起床”之事來談家風再合適不過。
起床要“快”,即要求做事雷厲風行、迅速果斷。到了冬日,起床時“緩一緩”“再睡會兒”便成了很多人的常態,但在我家,這是“明令禁止”的。父親眼里容不下“磨磨蹭蹭”的狀態,因此每當聽見父親的起床“號聲”,我便只能蹬開被子,迅速起床。“雷厲風行、迅速果斷”也成了我家做任何事的一個要求。年幼時雖對此諸多不解,可隨著邁入工作崗位、進入社會熔爐,對此也有了新認識。人們常說“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父親之所以要求我們“雷厲風行、迅速果斷”,就是想讓我們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能抓住轉瞬即逝的機遇,在干事創業的大浪潮下“先人一步”,而不是因為惰性、拖延而留下遺憾。
被褥要“整”,即要求處事注重細節、一絲不茍。起床可不是簡單的“身體起”,還需要將睡覺“工具”處理好,被褥“整”否,是父親對我們起床工作的第二項考核指標。若持隨意態度,使被褥褶皺、折疊不齊,那么等待我的就是一場“疊被直播教學”。父親常言道:“時刻記住:細節決定成敗!”在我家,事事都逃不開“細節”二字,寫字不能潦草、房間務必潔凈、脫鞋需擺整齊......父親說:“一件件生活小事看似無足輕重,卻含義頗多,從這一個個細節中能折射出一個人的品質,故處事注重細節、一絲不茍十分重要。”
著裝要“凈”,即要求做人端端正正、清清白白。談到起床總離不開著裝這個話題。在我家,穿衣著裝同樣有要求,過于褶皺的衣物不可穿、沾有油漬的衣物不可穿、指甲不可留太長......按父親的`話說:“出門在外,給人的直觀印象很重要。穿衣著裝雖不必昂貴,但要務必干凈。這能給人留下好印象,而不是反感的差評。”在父親眼里,做人就要像穿衣著裝一樣,著平平整整、干干凈凈的衣物,做端端正正、清清白白的人物。如今社會誘惑很多,想要取得成功,就要抵住誘惑,在是非面前堅定正確立場,做到“為所當為”,才能在復雜社會中找準屬于自己的奮斗方向。
《家風》觀后感 篇9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見,好的家風對一個人的影響,就如同魚兒離不開賴以生存的水,鳥兒離不開給予它自由的天空一般。孩子就像一張白紙,家風則像一支神奇的畫筆,為這張白紙添上了重要的一筆。
詩書可傳百世,家風能流千古。孔子出生沒落貴族,但孔子家族卻是天下第一家族。無論在中國還是在全世界,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孔子家族的影響力都是巨大的。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撐起了這個家族?是家風的力量,是孔圣人思想的力量。
家風對于家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代是這樣,近代亦是如此。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梁啟超,不但是民國時期的著名學者,而且還是一位十分出色的教育家,其子女人才輩出,被后人稱作“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他對子女教育的用心之處,不僅體現在知識的傳授,更體現在精神與思想的熏陶。在孩子年幼時,梁啟超便十分注重家風對孩子的影響,以身作則,培養孩子們的`愛國情懷。這使得孩子們從小就知道祖國對人民的重要性,他的子女也在學有所成時回到祖國,報效祖國,為中國做出巨大貢獻,梁啟超一家也因此成為擁有“赤子心報國好家風”的典范。
好的家風可以成就一個人,而不好的家風則能毀掉一個人,甚至一個家族。秦檜,一個為了權貴不擇手段的小人,以莫須有的罪名陷害了抗金英雄岳飛被世人所唾棄,而秦檜看重名利丶貪圖錢財的家風同樣影響了后代子孫。秦檜在的時候,他的兒子秦熺竟還夢想當宰相,向往著擁有權利與富貴的生活,對有才氣的人心嫉妒。結果,他和秦檜一樣,成了背負千古罵名的罪人,而秦檜的子孫后代,也因此而飽受世人冷眼。
“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子孫、貽害社會。”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則是家之根本。好的家風就如同春雨一般洗滌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內心正能量的種子不斷發芽,長成參天大樹。在良好家風的熏陶之下,我們才可能成為祖國的棟梁。
《家風》觀后感 篇10
今天,我觀看了宣漢縣家教在線第十四期欄目《好家風培育好孩子》,認識了一個新名詞“家風”。
短片中的主人翁小男孩和媽媽在樓道里對提著重物的鄰居老爺爺視而不見。回到家,這對母子也沒有主動向長輩問候,小男孩更是沖著自己的奶奶大喊大叫,十分沒有禮貌。奶奶獨自在廚房里忙活著,被油煙嗆得直咳嗽,可其余家庭成員則各玩各的,沒有一人上前關心,更不要說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了。在外就餐時,爸爸媽媽也不理會老人的建議,遷就著小男孩點了滿滿一大桌的菜……看到這里,小男孩對鄰居的.冷漠、對奶奶的無禮、對食物的浪費這一幅幅畫面不時浮現在我的眼前,心里五味雜陳。
隨后,嘉賓老師的一席話讓我進一步認識到家庭是我們成長的第一所學校,父母則是我們成長的第一任老師。不良家風不僅阻礙我們的健康成長,也會對社會產生危害。人們常說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正,則民風純、國風正。
我不禁想到我們家的家風,就是尊老愛幼,樂于助人。在乘坐公共汽車時,媽媽總會帶著我一起把座位讓給爺爺奶奶和小朋友;當看到路邊哭泣的弟弟妹妹時,她總會關心地詢問。記得一個周末,我在參加籃球訓練,天突然下起了大雨,媽媽打著雨傘來接我。當看到我的同學也沒有帶雨傘時,她主動把雨傘拿給了我的同伴,還笑著說大人淋點兒雨沒事……正是在媽媽的影響下,當身邊的人有需要時,我也會主動伸出援手。也正因為如此,我收獲了寶貴的友誼。
家風是什么?我恍然大悟,家風是一個家庭所有成員共有的習慣、思維方式及價值觀追求的總和,是一種家庭文化或家庭精神。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庭世代相傳的風氣、風格、風尚。
良好的家風如一場春雨,潤物細無聲;似一本好書,豐富而多彩。它用行動來詮釋,用真心來感受,助力后代子孫們立德,立言,立行,代代受益。
《家風》觀后感 篇11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這就是我牙牙學語時,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首先教我學的。當時我把它當作一首兒歌來學,不解其中的道理,現在我長大了,也逐漸領悟到其中的奧秘,它教會了我做人最基本的道理。我們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雖然不像其他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家庭一樣,把家風家規寫在牌匾上掛起來,但是我們把祖輩留下來的傳統文化深深地印在心里。
今天我認真觀看了由宣漢縣南壩鎮第一中心小學的蘇靈靜老師主講的《好家風培育好孩子》的主題教育片,讓我感受到了好家風對于培養一個孩子的'重要影響。
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講述了人類由自然狀態進入到社會狀態當中,成員有了價值觀,有了自己的理性,能夠分辨真善美,假惡丑,好與壞,對與錯,把好的東西、正確的東西傳下去,與此同時,按照社會的變革,成為有格局,思想開闊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不可否認,家庭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我的家庭非常和諧,從爺爺奶奶到爸爸媽媽,他們之間都互相尊重和謙讓,在我印象當中,他們從未吵過架。尤其對我和弟弟的教育上,從來都是以我們的意見和想法為主要,為我們提供最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我們家里最多的東西就是書,我爸爸特別愛看書,我也遺傳了這個良好的基因,從認字開始就喜歡讀書,書柜里擠滿了各種各樣的書,每一本都是我的最愛。我可以從書里收獲很多知識,增長許多智慧。對我的寫作和為人處事都有著很大的幫助。我心里非常感謝我的父母,我為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而感到自豪。
我要沿著中華先賢和先祖傳承給我們優良的文化傳統之路一直走下去,不辜負家長和老師的期望,成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同時我也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讓我們的“家風”“校風”“國風”在我們新一代的中國少年中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家風》觀后感 篇12
今天,學校給我們看了關于這方面的視頻,主要講了:“仁愛,愛國,好學,清廉”等多個主題,講述我國傳統文化的故事。
其中,“好學”這個主題,講述了匡衡非常好學的故事:匡衡很好學,但家里很窮,所以他白天必須干活掙錢,只有晚上才能看書,但是,他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于是,匡衡小心的在墻壁上鑿了一個洞,鄰居家的燭光就透了過來,這樣匡衡就能在晚上看書了,這就是《鑿壁借光》的故事,又如,其它方面還講了“孟子”等人,古代那些名事講也講不完……
我被驚住了,中華民族競如此多的優良傳統。古人都能做到“仁愛,愛國……,他們可以做到,那么作為新時代的我們,就更應學習弘揚祖國優良的文化、家風。
家風是什么?家風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家風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現代傳承,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燦爛文化所厚育的許多優良傳統。我們上一代的`爸爸媽媽把中華民族的優良家風傳給了我們,那我們也要學會并傳承這偉大的家風,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好好學習,好好做人,好好傳承并弘揚我們優良的家風。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來,形成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質財富。承繼傳統美德 ,弘揚民族精神,倘若我們都重視家風的作用來重振家風,那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會得到弘揚,社會風氣將會蔚然成風。
讓我們手拉手、心連心共同把文明美德傳承下去,弘揚我們的民族精神,讓中華民族這朵美麗的生活之花開遍世界的每個角落!
《家風》觀后感 篇13
值此神州大地歡度農歷馬年新春佳節之際,央視記者在街頭采訪百姓關于家風家規的報道,引發人們的注視,男女老少,港澳臺同胞眾說紛紜,很有教育意義,也引起我的興趣,聯想到我們楊家的家風家規,特撰文回憶敘述之……
我的祖輩解放前是生意人,小時候就常聽祖上說,我們是“楊家將”的后人,在北宋靖康年間南渡到高淳蘆溪定居的,我們也是漢代關西夫子楊震的后代。“四知堂”人遵忠廉,是我們楊家先祖的祖訓。從我記事起,我家廳堂每年過年都要懸掛施斗南先生題寫的“道德功于孝悌,清白傳之子孫”的對聯。受此起示,搬入新居后,我也自撰一幅:“詩文書歲月,清白傳子孫”的春聯貼在大門上,用以警示家人遵循家規家風。
在我讀中學時,父親對我說,我們是“四知堂”的后人,是清白人家,道德之家。作為楊家子孫,不能做辱沒家規家風的事情,并向我詳細解釋“清白”的含義是三個方面——政治清白,經濟清白,做人清白。所謂政治清白是指,不能做違背國家人民利益的事,不參與政治角逐,做一個遵章守法的老百姓。所謂經濟清白是指,不取不義、不法之財,做誠信經商,童叟無欺,自勞而獲的人。所謂做人清白是指,做一個不貪不奢的正人君子,不做奸詐狡猾的小人,要本著好人自有好報的期盼,老老實實做人,本本份份做事。
我的.祖輩們就是這么做的!他們一生濟貧救濟孤,助人為樂的善舉為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也獲得了社會的認同與贊揚。
在世風日下,物欲橫流的當今社會,我們應該遵循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道德文化,發揚每個家庭的優良家風家規,建立和諧社會、禮義之邦的國風國規,加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家風》觀后感 篇14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范、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它首先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風建設是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顏之推《顏氏家訓》、周怡《勉諭兒輩》、朱子《治家格言》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著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等,同樣展現著良好的`家風。“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尊崇。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著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原生家庭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如:良好的道德氛圍、健康的思想氛圍、積極的情感氛圍、認真的學習氛圍、節儉的生活氛圍等等。正是這種氛圍,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愿每一個孩子都能在良好的家風中茁壯成長。
《家風》觀后感 篇15
今天,我觀看了家教節目《好家風培育好孩子》。看到題目時,我很疑惑:什么是“家風”?看完這期節目,我覺得,家風就是一家人的行為習慣,思想觀念所展現出來的一種風氣。
節目分別講述了兩個不同家庭的長輩對孩子的潛移默化的影響。第一個家庭,父母和孩子在外面對鄰居熟視無睹,漠不關心。在家里長輩面前,習慣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方面,喜歡鋪張浪費。第二個家庭,父母和孩子在外面樂于助人,在家里,對長輩尊敬體貼。生活上,勤儉節約。面對同樣的場景,兩個家庭成員的行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展現出截然不同的家風。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是孩子的老師,一代一代傳承下來,就形成了家風。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有的父母經常批評孩子沒有禮貌,行為不當,卻沒有反思自己的言談舉止有沒有對孩子產生不好的影響。有的'父母責怪孩子沉溺于看電視,打游戲,卻沒有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了示范和表率。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良好的家風如陽光雨露,滋養孩子健康成長。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讀《弟子規》,告訴我:哪些是美德,要傳承;哪些是迂腐的,要摒棄。上小學后,爸爸媽媽又教我讀《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讀這些書,讓我規范了自己的言行,懂得了一些道理。我喜歡讀各種各樣的書。在書中,我看到了一個廣闊的世界。我們家的家風有書香味兒。
《家風》觀后感 篇16
“勞模精神就是,能持守匠心,不好高騖遠、不急功近利,執一業終一生,在每個當下成為的自己。”
“勞模精神就是,始終把自己牢牢‘釘’在基層這片最有養分、最有熱情的土壤里。為民之心和腳步,總有一個在路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大廈是靠一磚一瓦砌成的,人民的幸福是靠一點一滴創造得來的'。廣大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是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的楷模。
時代大潮浩浩湯湯,正是這一顆顆平凡而又不凡的小小“螺絲釘”,聚集在一起形成強大合力,鼓舞自己也散播熱能,牢牢錨定前行方向,埋頭苦干、默默奉獻,推動時代不斷向前。
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邁入新階段、開啟新征程、奮進新時代,需要我們緊緊依靠人民、始終為了人民,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匯聚強大正能量;需要我們再接再厲、一鼓作氣,懷揣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以豐富的勞動實踐創造,以忘我的拼搏奉獻,以“干”字當頭的務實行動,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以勇挑大梁的擔當,在不懈的勞動創造中詮釋“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的時代新內涵。
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勞動創造,鑄就了過往令人矚目的成就,也必須依靠勞動創造,我們才能在新征程上劈波斬浪,奮勇爭先,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
《家風》觀后感 篇17
輕輕的春天來了,正如輕輕的冬天走了。暖暖的陽光親切地照耀在翠綠的草坪上,嬌艷的鮮花上。春姑娘用動人的歌聲喚醒了沉睡的世界,也把我們帶回到母校。
“丁零零,丁零零”上課了,開學伊始,我們懷著無比激動地心情共同觀看了宜昌市《新春第一課》。
本次《新春第一課》以“家風、家訓、家規”為主題,為我們介紹了中國秉承優良家風的諸多典型事例,一件件、一樁樁鮮活的'事例讓人看了不禁淚如泉涌的。抗日女英雄趙一曼在被捕的時刻,不由地想到了她幼小的兒子,她要來紙筆,給兒子留下了最寶貴的遺言:“母親沒有盡到教育你的責任,希望你長大后不要忘記母親是死在日本人手里,你一定要愛國,長大后來報答自己的國家。”趙一曼同志對兒子的諄諄教誨向我們傳達了熱切的心聲:熱愛自己的祖國,并盡自己的最大努力為祖國增光添彩!
看到這里,我也想到了我們家的家風,就是做任何事情動講求效率,專心致志地干好每件事;在家要勤儉節約,不浪費任何食物;勤勞工作,友善待人。我認為這些家風可以很好地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讓我做到對自己負責,為別人奉獻。
“治家風,居鄉怒。”家風體現的是一個家庭的整體風貌,傳承家風就是愛家的表現,我要為傳承優良家風承擔我應負的責任,盡到我應盡的義務。我相信,一個認真秉承家風的人才是祖國的棟梁之材,我會為之而努力奮斗!
《家風》觀后感 篇18
一天下午,我在家中看電視,無意中找到了一個家教欄目,觀看完之后,我的感觸很深很深,其中的道理讓我終身受益、終身不忘。
這個節目講述了如何“正家風、揚家風”,節目的開始先是讓我們觀看一個短片,片段中的家庭沒有幫助鄰里的意識,沒有尊重老人的意識,更沒有勤儉節約的意識,自然他們的.孩子也從小養成了這樣的壞習慣,導致叛逆期過早到來,孩子一事無成。看后南壩第一小學的優秀教師便向我們分析了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提出了解決方案,之后又讓我們觀看了另一個短片,片中的家庭樂于助人,尊敬老人,在外用餐時刻記著“吃多少,點多少”的道理,家長也起好了帶頭作用,他們的孩子就優秀多了,大方有禮,尊老愛幼,學習成績也相當不錯。看完后,優秀教師還為我們講述了家風是什么?怎樣學習和傳遞家風等等道德知識。
觀看完畢后,我感覺自己收獲了不少,懂得了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優良傳統,懂得了尊老愛幼、樂于助人、勤儉節約的習慣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質,懂得了優良家風是一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
《家風》觀后感 篇19
開學第一天,我們在吳老師的帶領下觀看了《新春第一課》。《新春第一課》講述了:"傳承家風,實踐核心價值。"
影片中講述了許多值得大家學習的人。其中有:抗曰女英雄趙一曼,善良的師楠,羅畢炎先生和"美徳少年"李熠輝等。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抗日女英雄趙一曼。
影片介紹趙一曼被捕后,在被日軍用各種殘酷的手段下也沒有吐露任何實情,及在最后給她兒子,寧兒的信時,深深地感動了我。那封催人淚下的家書是這樣寫地:"母親對于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只用實際行動來教育你,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看到這里,讓我由衷地敬佩她,讓我立自要成為一個不怕困難,堅貞不屈的愛國精神,是每個國人應具備的品質。同時,我也要把其他的人的優秀品質一一學習。把勤勞、孝順、友善、舍得、忍讓、守法愛國的家訓家風傳遞下去。
我們要好好學習,珍惜烈士們換來的幸福生活。發揚影片中優秀的品質,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家風》觀后感 篇20
今天,我觀看了南壩一小蘇靈靜老師主講的《好家風培育好孩子》教育片,懂得好家風如道德明燈,照亮子孫后代德才兼備成長之路;好的家風不止影響著一代人,甚至會影響后世,流芳千古。培養好孩子的關鍵不是父母教出只會考高分的孩子,更重要是通過家庭良好的家風培育出一個德才兼備、體魄強健、充滿陽光的孩子。好家風可以給予孩子成長更好的基石。因此,培育和傳承好家風,定能更好培育好孩子。
當前,一些家庭在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由于受到“高分”遮白丑的影響,只重視對孩子教育的.技術性問題和智能教育,相對忽視培育優良家風,并以優良家風進行最重要的品德教育,結果造就了一批有知識無文化、有高分無高尚品德的孩子。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育良好家風,以良好的家風促進孩子品學兼優、健康成長呢?
首先,什么是家風呢?家風即門風,是一個家庭所有成員共有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及價值追求的總和,是一種家庭文化或家族精神。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氣、風格、風尚。體現的是一個家庭處事的原則和立場,為人的底線和品質。
其次,什么是好家風呢?好家風,就是一個家庭高尚品德和行為的集中體現。大體上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要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有愛國、忠誠、奉獻的境界;要有勤儉勤學、吃苦奮斗的精神;要有誠實守信、崇高的道德品行;要有尊老愛幼、鄰里和睦,與人為善的情懷。
良好家風不是一人一時一事建立的,必須依靠家庭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人人建設,世代弘揚。一是要特別注重培育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要用愛黨、愛國、忠誠奉獻精神來構建良好家風;二是要特備注重培育良好的道德行為規范,要用家庭美德、鄰里團結、守法誠信的行為規范構建良好家風;三是要特別注重工作生活中的言行舉止,用勤儉、好學、奮發向上、言行舉止構建良好家風。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流芳百世的《三字經》大家都耳熟能詳,自我牙牙學語之時,爺爺奶奶便孜孜不倦地教我。于我而言,小時候它只是一首童謠;現在,它是我的座右銘,我的行為準則。它教會了我做人最基本的道理,我會把祖輩留下來的傳統文化深深地印在心里,去做一個堂堂正正大寫的人!
《家風》觀后感 篇2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好家風是良好的家庭教育》直播課,起初我對于什么是“家風”并不了解,觀看直播后,我似懂非懂,媽媽耐心的給我舉了“曾子殺豬”的例子。
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他的小兒子哭鬧著要跟著去,曾妻被鬧得沒辦法,就對孩子說:“好孩子,你留在家里,我回來給你殺豬吃。”孩子終于留在了家里。過了一會,妻子回來了,曾子去準備殺豬。他的妻子連忙上去制止他說:“我剛才是和孩子鬧著玩的,你怎么真的要殺呢?”曾子認真地對她說:“孩子是不能欺騙的,今天你說話不算數,騙了孩子,明天孩子學會了說謊話,糊弄你。再說了,母親欺騙了孩子,孩子就會在心里覺得母親的話不可靠,你以后再對他進行教育,他也許就不會聽了。這樣做,對我們的孩子是沒有什么好處的。”最后,曾子還是堅持把豬殺了。父母要孩子做個誠實守信的人,那么他們首先也要當個誠實守信的父母,一諾千金。
我懂得好家風就是以身作則。“家風正,則后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家風是一個家的一種道德標準,就如同糧食一般,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成分。在我的家里,也有家風,它教會了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有誠信的人。
人要有誠信,媽媽經常教育我要誠信待人。記得有一次,我和好朋友約好了一起去學校打球,可是天有不測風云,中午卻下起了大雨,本來我把這事忘了,一看到下雨了才想起約好了的事情,我趕忙穿上鞋準備走,可我又想:如果我去了,那個同學沒去怎么辦?媽媽說:“你還是去吧!假如你不去,她去了怎么辦?那同學們一定會認為你是一個不守信的孩子。”“好吧,我去。”到了學校,雖然那個同學沒有來,但我放心多了,因為我是一個守信的孩子。
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 左右著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從而也足見家風的重要了。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我們。優秀的品質,就是從中培養起來的。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成了許多好品質,這樣的家風,值得傳揚!
【《家風》觀后感】相關文章:
家風作文 家風04-29
家風作文 家風作文評語02-04
家風02-09
我的家風-家風家訓作文05-06
我家的家風家訓-好家風作文01-15
我家的家風03-15
[經典]家風的作文11-24
家風作文(精選)05-12
家風的作文【經典】12-12
家風作文【經典】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