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鍛煉的真相》觀后感(精選13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BBC:鍛煉的真相》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BBC:鍛煉的真相》觀后感 篇1
常言道:“健康是革命的本錢。”如果沒有了健康,每一天的生活一定缺少某種趣味。事實上,健康是我們進行一切日常活動的基礎。據肥胖數據統計,肥胖癥狀正越來越低齡化和擴大化,這意味著更多的年輕人甚至是兒童陷入肥胖的困境當中。越來越多的現代人處于不健康的肥胖狀態中,以至于社會出現一股健身與節食的減肥狂潮。但是,有些人通過鍛煉重新獲得并保持健康的體態,同時有人卻在減肥與反彈的惡性循環中手足無措。如何才能讓鍛煉起到預期的理想效果?鍛煉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BBC:鍛煉的真相》記錄了一名追求健康的實驗者在相關研究教授以及健康專家的指導下,通過進行一系列的親身實踐,逐步為我們還原鍛煉的真相。在了解鍛煉的真相之前,紀錄片先讓我們看到在鍛煉時我們的身體機能是如何運作的,有趣的是,當我們鍛煉到一定時間段,我們的心理是如何改變的。包括在剛剛開始流汗疲憊時,我們的大腦會發出停止的信號,以至于我們常常沒達到足以燃燒一天脂肪的運動量時,我們就停止了運動。所以在我們運動時,堅持達到目標就是減肥的真理。
還有一個大家都耳熟能詳的道理是,久坐不利于健康。這就是真相,真相就是那么簡單,而我們卻常常忽視并遺忘它。實驗者穿上用來測試一天運動狀態的衣服,24小時后電腦得出他的運動折線數據。折線圖表明他日常只要走動,身體燃脂就會進行的很順利,但如果是他在辦公室坐上幾個小時,體內的脂肪就會自動囤積,長期如此就會對身體造成巨大的傷害。要知道,真正的肥胖不僅僅是表面上的身體肥胖,更是內臟器官被逐漸累積的脂肪的重重包圍。
《BBC:鍛煉的真相》觀后感 篇2
為了進一步增強員工按章操作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建行孝義建東所在7月5日晚7點,組織觀看《再現真相》警示教育片。
該片以真實的案例提示了業務操作中的風險違規,案例反映了個別從業人員對金錢的貪欲,以及個別管理人員的敷衍了事,直接導致了事故案件的發生。片中銀行工作人員法制意識淡薄,視規章制度為兒戲,已經發現銀行內部員工內外勾結,不但不加以制止而且還利用工作之便為其大開綠燈,以身試法,不僅給客戶和銀行帶來巨大損失,最終也使自己受到了應有懲罰。這一樁樁、一件件反面典型令人痛心疾首,催人淚下。無不反映了加強員工思想教育的重要性,無不反映了按章操作、互相監督的必要性。
作為一名建行員工,我們一定要珍惜這份工作,珍惜我們目前擁有的一切。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理,不徇私情,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清楚崗位職責流程。加強在工作中的各項業務風險點的學習,尤其是新業務、新政策的學習,減少差錯的發生;在辦理業務時嚴格遵循業務流程和操作規程,不隨意減省或變更。總之,不做有損股東、客戶、公眾和本行利益的事情。
《BBC:鍛煉的真相》觀后感 篇3
自上級行要求開展“案防教育進基層”宣講活動以來,建行沁水支行組織員工學習了《中國建設銀行員工從業禁止若干規定》等相關內容,并組織觀看了《再現真相》警示教育片,通過觀看警示教育片,并結合平時在工作中實際情況,我對職業道德誠信、合規操作意識和監督防范意識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也使我對此次教育學習活動有了一個更理性的認識,并從中得到以下幾點啟示:
一、要保持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在平凡中奉獻,愛崗敬業是各行各業中最為普遍的奉獻精神,它看似平凡,實則偉大。從大的方面來說,一份職業,一個工作崗位,都是一個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保障。從小的方面講,比如我們建行,每一個人所從事的工作崗位都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保障,也是建行存在和發展的必需。作為一個金融單位的職工我們更應在自己所從事的職業上講求道與德,如果路走得不對就會犯錯誤,就會迷失方向;如果沒有德,就談不上自己的事業,也就沒有單位事業的興旺,就沒有個人事業的發展,也就失去了人身存在的社會價值。我們現在正在從事的建行工作,這是我們的職業,也是我們生活的保障,我們大多數員工參加工作以來,就一直從事這項職業,也一直熱愛這個職業,對建行工作有濃厚的興趣和深厚的感情,所以我們必須一直保持愛崗敬業的精神,在工作中不斷地加強學習,時刻按照職業規范去要求自己,努力工作,才能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二、要加強業務知識學習、提升合規操作意識。“沒有規矩何成方圓”,身為基層一線員工,切實提高業務素質和風險防范能力,全面加強柜面營銷和柜臺服務,是我們所有人員最為實際的工作任務。特別是作為一線臨柜人員,更要深知臨柜工作的重要性,因為它是顧客直接了解我行窗口,起著溝通顧客與銀行的橋梁作用。在銀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我們都很清楚地意識到:只有更耐心、周到、快捷的優質服務才能為我行爭取更多的客戶,贏得更好的社會形象。我們每天面對形形色色不同層次的客戶和形形色色事物,更加要求我們一線員工有高度的思想覺悟。加強合規操作意識,并不是一句掛在嘴邊的空話。有時,總是覺得有的規章制度在束縛著我們業務的辦理,在制約著我們的業務發展,細細想來,其實不然,各項規章制度的建立,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產物,而是在經歷過許許多多實際工作經驗教訓總結出來的,只有按照各項規章制度辦事,我們才有保護自已的權益和維護廣大客戶的權益能力。我們的各項規章制度正如一架龐大的機器,每一項制度都是一個機器零件,如果我們不按程序去操作維護它,哪怕是少了一顆鑼絲釘,也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各項制度的維護和貫徹要靠我們廣大的員工嚴格執行,正如《再現真相》中所提及的違規行為,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嚴格按規章制度操作,就不會給思想不純的人留下作案的空間,如果說我們的業務授權人員能嚴格按規定對按授權業務進行審核,就不會出現代客戶簽約網銀盜取客戶資金案件的發生,如果我們所有員工都能嚴格按規定操作,就不會給犯罪分子留下任何可乘之機,所有一切的違規行為也就不能得逞。管中窺豹,時見一斑,規章制度的執行,不是靠某一人來執行的,而是要靠一個集體相互制約、監督來實施的。
三、要增強規章制度的執行力和加強防范案件風險意識。規章制度的執行與否,取決于廣大員工對各項規章制度的清醒認識與熟練掌握程度,有規不遵,有章不遁是各行業之大忌,車行千里始有道,對于規章制度的執行,就一線柜員而言,要做到從我做起,正確辦理每一筆業務,認真審核每張票據,監督授權業務的合法合規,嚴格執行業務操作系統安全防范,抵制各種違規作業等等,做好相互制約,相互監督,不能礙于同事情面或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背離規章制度而不顧。堅持至始至終地按規章辦事。如此以來,我們的制度才得于實施,我們的資金安全防范才有保障。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能得到好的執行,那也將走向它的反面。
《BBC:鍛煉的真相》觀后感 篇4
近幾年,銀行業金融機構不斷發生違法違規案件,手段多樣,性質惡劣,給銀行業的信譽和社會形象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銀監局為加強各銀行機構對操作風險的識別能力,制作發行了一系列防控風險的視頻資料,通過收看山西銀監局專門制作的《再現真相》,我感受頗多。
一、案件起因多樣,預防越發困難
從《再現真相》中可以看到,近年來銀行業案件頻發,雖然不少案件看起來相似,引發犯罪的原因卻是大不相同,導致最終的犯案發生十分突然,難以預防。從犯案人員的角度來看,大致可以分成三類。
一類是主動勾結,共同犯案。此類案件中銀行員工自身出現問題,大多是案犯因為生活環境發生變化,通過與外部人員勾結,達成犯罪目的。或因其他原因,利用銀行內部人員的金融業知識,利用外部人員的配合完成作案。
一類是外部引誘,配合作案。此類案件大多為不法企業或個人,為非法占有銀行貸款或希望得到不當利益,利用各種手段誘使銀行從業人員犯罪,最終達成共同犯案的目的。
一類是違規操作,導致發案。正如交通事故中“十樁事故九因快”一樣,銀行工作人員違規操作,貪圖方便,工作失職,因為銀行從業人員的不嚴謹,違反管理守則辦事,導致犯罪分子有機可乘,最終形成惡性案件。
另外,也有一些砸搶柜員機之類的暴力犯罪的案件。時至今日,因為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社會問題較之以往更為復雜,導致針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案件也層出不窮,種類繁多。
二、案件發生頻繁,主因在于防控不嚴
縱觀銀行業各類案件的發生,一方面我們驚訝于案件種類的多樣性,一方面也驚訝于部分銀行人員的“單純”。很多案件的發生說到底就是因為沒有履行好各項內控制度,工作人員沒有盡職。例如一些案件中,銀行人員直接截留客戶銀行卡,任意使用出戶資金等等,一些十分簡單的手段,因為管理人員沒有盡職,而鑄成大錯。而從內控的角度來講,銀行需要做好但沒有做到的的地方主要反映在以下兩點:
一是員工職業道德教育乏力。俗話說,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由于業務的增長,銀行當前主要的培訓都集中在業務知識和新的操作系統上,絕大多數員工身處最基層,面臨的主要壓力也在于業務發展,所以導致部分員工規范化、制度化的思想沒有跟上。加上個別領導對安全管理、思想教育工作不夠重視,給員工造成錯覺,從而放松警惕,認為只要自己不出事就行了,至于別人的事情,事不關己。加之社會風氣、黃、賭、毒的影響,對個別自控力弱、私欲膨脹的人來講,一些簡單的外部誘惑往往就成了銀行員工滑向犯罪深淵的導火索。
二是操作風險防患意識不強。近幾年來,大部分銀行機構注重了業務開展,重視了來自外部的犯罪分子,忽視了內控操作上的案件防范,一手硬一手軟的現象得不到徹底改觀,尤其在基層,任務至上已經是一種普遍現象,業務指標考核的壓力,迫使業務管理人員不得不將精力有所傾斜,客觀上形成不重視內部管理、忽略合規管理的后果。俗話說“十案九違規”,不按規章制度辦事,頒布的法令、制定的規章流于形式,沒有起到應有的監督作用。“常見則不疑,備周則意怠。”銀行制定了周密的操作規程,常常就在一些細微環節上的紕漏、管理缺失,給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機,導致案件發生。
三、 案件加強防范,教育可以實現預防
案件防范是銀行穩健經營的一個基本條件,《再現真相》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只要銀行從業人員嚴格執行銀行規章制度,銀行就可以防止絕大部分的案件發生。只要每個員工遵守信貸操作和監管條例,銀行違法違規案件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從防患于未然的角度來看,抓住操作細節的合規教育可以起到有效的預防作用。
一是抓員工職業道德教育。通常我們的教育都是為教育而教育,為警示而警示,導致教育常常是事倍功半,而見效最慢,成效最大的應該是員工職業道德教育,通過日常的教育和活動,幫助員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完善其價值觀,這樣員工自身就會自覺抵制犯罪分子的侵蝕,做到警鐘常敲,預防針常打。
二是抓內控管理制度建設。風險和案件防范,世界上行之有效且得到公共認可的大抵有兩種模式,一種是香港的廉政模式,重在不姑息;一種是美國模式,重在制度預防。完善銀行的監督管理機制,健全要害崗位、重要環節人員輪崗,異地交流制度和相互制衡機制,通過現場稽核,重點審查和非現場監督等方式,定期和不定期地開展序時檢查和崗位離職審計等手段,真正將各項制度落實了,基本上就能實現防止工作人員犯案的可能。
另外,管理人員平日多留心員工心理狀態,多觀察員工行為,多關心員工生活,也能將各種誘發案件的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只要銀行從業人員能真正做好本職工作,盡到自己的職責,多些自我約束和保護意識,提高案件防范能力,就一定可以共同防止金融案件的發生和蔓延。
《BBC:鍛煉的真相》觀后感 篇5
作為基層的一名工作人員,我們要高度重視農信社案件風險防控工作,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銀監部門的指導下,緊緊圍繞省、市聯社的工作部署,明確責任,加大力度,突出重點,健全機制,完善措施,狠抓落實,始終保持案件防控治理的高壓態勢,為農信社穩健快速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6月7日晚上,我們鳳凰信用社按市聯社的安排及時組織了全社員工觀看《再現真相》警示教育片。通過此次的學習,給我們鳳凰信用社全體員上了一堂案件防控制治理的警示教育課,也使我進一步理解了當前農村信用社案件防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該片以真實的案例反映了個別從業人員對金錢的貪欲,以及個別管理人員的敷衍了事,直接導致了事故案件的發生。片中銀行工作人員法制意識淡薄,視規章制度為兒戲,已經發現銀行內部員工內外勾結,不但不加以制止而且還利用工作之便為其大開綠燈,以身試法,不僅給客戶和銀行帶來巨大損失,最終也使自己受到了應有懲罰。這一樁樁、一件件反面典型令人痛心疾首,催人淚下。無不反映了加強員工思想教育的重要性,無不反映了按章操作、互相監督的必要性作為一名信用社的老員工,我們更要珍惜這份工作,珍惜我們目前擁有的一切。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理,不徇私情,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清楚崗位職責流程。為籌建xx市農村商業銀行作為應有的貢獻。同時加強在新業務、新政策的學習……
《BBC:鍛煉的真相》觀后感 篇6
我覺得廖凡不是一個具有討論度的演員。他正如一個總考滿分的學生,因此發揮穩定所以總被人一筆帶過。
因為總是演配角,他笑稱,因為我一直都不覺得自己在演配角啊,每一部戲,我都當自己是男一號來演。
在《沉默的真相》里,他飾演一個推動主線劇情的工具人刑偵專家嚴良。
角色本身的發揮空間并不大,但廖凡依舊高水平完成了這個角色。
劇中的中年嚴良,歷經了離異、喪子、最好的兄弟住院失去神志之后,已經被磨掉了銳氣。
他看起來是沉默的,封閉的,堅硬的,內心卻依舊留存柔軟的一面。
廖凡讓人意識不到他在扮演一個角色。他的表演克制、自然而不露痕跡。
正如網友的一句評價:他不是演,他是活成了劇中的人。
宿醉喝水,搖搖晃晃,喝到空杯的反應看自己戰友的兒子時眼里又全是微笑和寵溺,那種冷峻和痞氣蕩然無存~
好演員真的可以拉高整部劇的質感吧。這部劇里,新人演員牛超和他的對手戲是最多的,但是二人的對手戲自然不跳脫,毫不拉垮,竟讓我對牛超刮目相看,我覺得這里面廖凡的帶動是功不可沒的!
棋逢對手,高手過招起來也令人賞心悅目。看了采訪才知道,廖凡和寧理那段精彩的審訊戲,沒有設計多少細節動作,都是在一問一答中感受彼此的情緒,接住對方的戲順其自然的表現。好演員就是相互成就而不會時時想著炫技。
一線:您跟寧理老師在審訊中打心理戰的時候,是怎樣的狀態?
廖凡:我剛上大學的時候,在上海看過寧理老師的演出,演得非常棒,真的是我學習的榜樣。但演的時候其實不想大家想象的那樣會去交流設計,你怎么演我怎么接,完全不需要,上去演就行了。
一線:成熟演員的經驗?
廖凡:也不叫成熟演員,這是一個演員能夠做到的起碼的應激反應,還是要走正常的程序,就是走戲、對詞。本身人物關系也很簡單,就是一個人在發問,一個人在回答,不需要過多的設計。
以廖凡的咖位,接下這個角色其實不會對他本人有很大的提升。相比男主,他只是一個敘述者和推進者。但他把一個大家口中的工具人角色演繹得很有沉浸感和故事感,不會奪走觀眾的注意力,又會持續吸引觀眾的好奇心。
這正是廖凡的高明之處。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人人都迫不及待地想吸引別人的注意,想要一個炸裂的.高光時刻證明自己。但廖凡像水一樣,潤物細無聲地做一個好演員。
靜水流深,大巧不工,這就是廖凡的智慧與性感。
《BBC:鍛煉的真相》觀后感 篇7
看完沉默的真相,很痛心和不解的事情就是為什么維護正義的張超、張曉倩、陳明章也要因為法律而鋃鐺入獄?后來我明白了,他們就是刺破濃重黑夜的那束微光,他們是為了正義放棄了自己的年華,不僅為了實體正義,更是為了程序正義,為了每一個后來人能夠遵循程序正義的軌跡找到真正的光明。
手段代表著正在形成中的正義和正在實現中的理想,人無法通過不正義的手段去實現正義的目標,因為手段是種子,而目的是樹。程序正義的意義就是形成權力制約機制,防止權力濫用,讓我國的司法制度處于一種公平公正的狀態,意味著每一個案子的“正大光明”、“天衣無縫”、“心服口服”。他們為此付出良多,拼湊不完整的信息和證據鏈,在黑暗中摸索真相的軌跡,甚至搭上自己。
今天天空中的云很多,我不知道究竟哪一朵才是你,于是我向每朵云都默念了三遍你的名字。
江陽江陽江陽。
我很想你。
你聽得見嗎?
《BBC:鍛煉的真相》觀后感 篇8
該片以真實的案例提示了業務操作中的風險點,通過違規案例反映了個別員工對金錢的貪欲,以及個別管理人員的敷衍履職,再現了導致發生事故案件的全過程。片中銀行工作人員法制意識淡薄,目無規章制度,利用工作便利,以身試法,挪用客戶資金,給客戶和銀行帶來巨大的損失,還嚴重損害了銀行的形象,最終也使自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銀行是經濟案件的高發部位。不法分子的犯罪手段越來越高明,越來越隱蔽,越來越專業,他們功于心計,驚心謀劃,蓄意欺騙,讓人防不勝防。但是銀行在經營管理上也存在著許多漏洞,有章不循,違章操作,給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制度是我們的生命線,每一項制度的出臺,每一次流程的改進,都是對漏洞隱患的修復與加固。按理說,我們的規章制度制定的很全面,很細致,不同崗位都有針對性的內控和案件防范知識、業務操作流程、規章制度,但在具體的工作中,在實際執行中就打了折扣,因此就出現一些員工違規經營、違章操作、弄虛作假等不良行為,成為里應外合騙取、盜用銀行資金的可恥“幫兇”,有的則在處理公與私的問題上不能自持而走上犯罪的不歸路,嚴格按章操作是何等重要。每個崗位、每個環節上的員工都要時刻牢記“違規是案件的前奏,隱患是安全的天敵”這一箴言,熟知與本職工作相關的流程、風險點、風險環節、控制措施及崗位職責。時時、處處、事事以敬業、真誠、嚴謹、自律的工作態度和作風,做到人人主動合規,事事處處合規,才能為我社的穩健經營和發展筑起一道牢固的“防火墻”。
我要對照案例校正人生坐標,增強自律意識,舉一反三,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一、恪守職業操守,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遵章守紀,照章辦事,端正言行,認真履行崗位職責,提高自身的合規經營意識和制度執行力。常懷律己之心,常修職業之德,常思貪欲之害,時刻提醒自己要嚴格執行各項從業禁止性規定,防范案件風險,爭做優秀員工。
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奉公守法,恪守道德底線,不越紀律紅線,自覺抵制各種腐朽誘惑,保持平衡的心態,在名譽、職位、報酬、個人利益等方面知足常樂,安心本職,勤奮工作,堅持“健康生活、快樂工作”。
三、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和道德情操,用知識武裝自己,只有知識豐富了,眼界開闊了,境界高尚了,才能正確判斷假丑惡、真善美,看問題才能更透徹,才能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BBC:鍛煉的真相》觀后感 篇9
當嚴良找到朱偉后,我覺得是替觀眾問了一句:為了一個素昧蒙面的人,這么做,值得嗎?
在江陽的遺言里,提到了,是為了還侯貴平的清白,還家人一個公正,還司法一個尊嚴。但是,這其中付出代價換做是你,你愿意嗎?
朱偉回答道,這件事,一個刑警不做誰來做?面對冤案,一個檢察官不做誰來做?知有隱情,一個法醫不做誰來做?個性分明的平康三杰,情比志堅,是好兄弟亦是同路人!放眼當下,疫情當前,前往一線,一個醫生不做誰來做?但是,拋開職業的職責,每一個人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有喜怒哀樂,有掙扎和怯懦。但,有些人活著,卻好似死了;有些人死了,卻仍然活著。
每個選擇背后是一次次的利弊權衡。這部劇里,你可以看到三種態度。
為了一個信念,逆風行走。嚴良、江陽、朱偉都是這類人,值得尊敬的原因,是身上的正義感,是一次次被打倒后又站起來的堅持,是捍衛了司法的尊嚴,為了比生命比幸福安穩生活更高的存在。
明哲保身。陳明章、吳檢是這樣的。這部劇中,我很喜歡田小潔飾演的法醫,似乎他沒有什么損失,但是他也說了,他羨慕老朱和小江的勇氣。吳檢的做法就是有點瀆職了,不作為。在利弊之間,他怕了,只是到退休的前一個月才拿出來。但,我想,拿著指頭說別人是容易的,事情真的發生在你身上,你會怎么選擇呢?我當然是希望社會上每個人都像江陽,可惜了,因為缺少所以頌揚。
貪圖享樂,知法犯法,惡人。黃毛、李建國、小羅、胡一浪、孫傳福、曾祥東等人毫無疑問是本片的反派。中途,李建國似乎想退出來,為時已晚,下了這趟渾水,就難以抽身。太囂張了,一次次斷掉線索,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正義感,那就是惡人應該得到惡報。這樣才符合,我們心中的秩序。但是,現實生活中,惡人的結局不是那么及時,似乎總有惡人逍遙法外,他們豈是真的可以一手遮天了?“惡人并不是這樣,乃像糠秕被風吹散……惡人的道路卻必滅亡。”
最后,談談程序正義。在羅翔老師的視頻里,提到:正義是要以看得見的形式去實現,只有通過程序才能真正地追求實體正義。“一次犯罪它只是污染了河流,但是一次不公正的審判污染的是整條河流的水源。”有評論里寫道,“參與審判的是人,參照的依據是法律。正因為人是情感動物,所以在審判時情感公知良心會影響審判結果,所以才會有法律的誕生。如果對人民造成了傷害擾亂了秩序,哪怕是處于種種原因可以減刑可以寬大處理,但是絕對不能無罪。當一個人為了實現正義而去觸犯法律時,他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為他人的安全負責,為這個社會負責。我們不是黑暗騎士,不是二十面相,不是夜行義賊,這里也不是哥譚。”雖然現在的司法體制并不完美,但,就是我們對不正義事情的憤慨證明了世間存在正義,我們要追求正義!
“如果人要是沒了,會去哪里?”
“那當然是天上啊。”
“如果想跟你說話,怎么辦?”
“那就找一顆星星或者一朵云,默念名字,我就可以聽得到。”
想到一首古詩,“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日光之下,再無新事。古人對正義的追求,今人有過之無不及。記得小學的時候,讀到這首詩,激動地悄悄用水筆寫在校服內側,被媽媽發現,還被罵了一通。
我親愛的江陽們,不要灰心,拿起光明的兵器,奔跑向前,得著永恒的賞賜!
《BBC:鍛煉的真相》觀后感 篇10
20XX年。侯貴平到苗高鄉。懷著對鄉村學生的期望與匡扶正義的理念。他只身一人勇闖虎穴,卻導致自己鮮活的生命消逝。
20XX年,江陽開始調查侯貴平案。他在途中結識了朱偉,陳明章二人。通過1000元的尸檢報告,讓志同道合的三人開始挑戰權勢,權威,為同學平反昭雪。
20XX年,三年培訓期滿的朱偉與江陽等人繼續展開調查。而江陽卻被卡恩集團陷害入獄。
20XX年,江陽刑滿卻被查出絕癥,在這一時刻,他決定獻出自己的生命,還侯貴平一個清白。
20XX年,地鐵拋尸案發生,省內開始調查此案。
看完這一系列緊緊相連的時間與故事情節,我不經因社會的黑暗而嘆息。曾經的江陽,風華正茂。有著令人羨慕的工作,有著美麗動人的女友,生活是那么的平淡與快樂。但因為心中秉公執法的理想和信念,他不惜犧牲官場的得意,情場的得意,以及自己生命。再如當時的侯貴平為了自己的女學生奔走作著正義之事,卻遭小人陷害,命喪黃泉,而我同時也為人們心中的光明而坦然。不應該只有貪污受賄,狼狽為奸之人,也應該有像江陽,陳明章,朱偉,張超等坦坦蕩蕩,心存陽光的正義之人。
正義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為了侯貴平的清白,江陽等人七年苦載,無論是天時地利人和,似乎都與他們不沾邊,在于有權有勢的卡恩集團斗爭過程中,他們始終是處于弱勢一方,生命受到威脅,家人受到迫害,事業的打擊。但他們的內心中始終迸發著絢爛的火焰。正如在其中一集中,朱偉對遠道而來的嚴良說了一句話:一個人為非作歹一時,不可能逍遙法外一輩子,一個人再有錢,權利再大,普天之下大不過法。我想這也正是這一群人耗費自己的一生,只為了換侯貴平一個清白的原因。
一個人的一生值不值,不是看他賺了多少錢,得了多少名譽。而是看他臨終前是否還有遺憾,現實從來不美好,它既殘酷又灰暗,但永遠充滿希望,再漫長濃烈的深夜,始終有黎明到來的時刻,它值得所有人為之等待堅持。
《BBC:鍛煉的真相》觀后感 篇11
我們暫且不論全球變暖是不是一場政治陰謀論,從政治學的角度去分析問題,很多時候就帶有著陰謀、目的性,而忽視了背后存在的客觀自然問題。地球原始只是存在物的狀態,隨著生物自然的發展產生人類后,開始了以人類為中心的人物關系、人人關系。而又因為是以人為中心,人性的好奇求知欲慢慢的轉變為貪婪,欲望迷失自我的人類開始忘記了地球原生的只存物的狀態。我們思考問題都是以我們人類為出發點,卻開始忽視整個環境才是我們存在的根本點。
影片中穿插戈爾個人成為一個環保主義者的心路歷程,還有他為環保四處奔波呼吁的情景,這使戈爾的行為更能得到觀眾的認同和敬佩,也使其形象更加豐滿高大,也許這就是心理陰暗者揣度他自我宣揚的原因所在吧。但是從影片的角度來說,穿插這樣的情節,能在枯燥生冷的數據堆砌之外增加感情方面的感染力,更能引起觀眾的共鳴
雖然網絡上對全球氣候變暖的成因產生了爭論,未能達成一致意見。但xx年2月2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表了《第四次氣候評估報告》梗概。這份報告綜合了數千份研究成果,是迄今為止對全球變暖問題的最權威科學報告,就全球變暖對人類提出最嚴重警告:即這一變化“很可能”由人類活動導致,人類要負90%的責任。報告稱:“已觀測到的大范圍的大氣和海洋升溫以及冰層大量融化,支持了這一結論”。雖然片中把全球氣候變化歸結為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劇增有些偏頗(當然,也并非無理,只是還存在爭議),但是,不管氣候變化是不是歸因于二氧化碳含量的劇增,只要是我們人類的活動必須對氣候變化負主要責任,我們現在就必須大力提倡節約能源,并加速開發可持續能源。
看完這個影片,更堅信了我一直持有的價值觀,人應該是一個社會人,我這里指的社會人不是指離不開這個社會群體,需要人與人之間相互依存的意思。我指的社會人是,每一個有社會良知的人應該認清自己站在這個地球上的身份,我們從一出生就決定了自己的國家,地球上的地理位置。但是國家這樣的概念是政治上劃分的,本源上而言我們是自然的人,地球中物的一份子。所以看待很多問題的時候而不是自然的把自己劃分到某個國家這樣狹義的概念中去,而忽視掉自己作為一個自然物中得一份子,忽視掉應該盡的義務和自己擁有的權利。每每看到人類打著為自己的國家而奮戰的借口,不斷的殺戮和掠奪,我都很可悲這些在別人的定義圈里苦苦掙扎的人,他們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人生來就不欠人,更不欠別人定義里的概念,人類是在自然中孕育成長的,他們要懷著感恩的心,對著的應該是自然,是我們的地球。欲望不斷的蒙住了良心,即使再大的污染,再大的破壞,只要滿足自己少部分人的利益,他們就可以結成同盟,打著科學的旗幟去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和無限的索取欲望。
以人類生老病死的規律來看,加上對地球資源的使用,人類最終是不斷走向滅亡的,但是人類的起源是什么?是簡單的生物分子的構成么?如果只是簡單的各種自然物的組合,那么在地球毀滅的N年后,在某些自然條件達到允許的情況下,人類也是會自然繼續產生的。如果是這樣子的推理,那么在地球上的人類也有可能是前某個星球毀滅后的第N次的自然符合條件的產生物。科學還無法給我們一個合理的解釋,可見人的生命的寶貴。可惜在社會面對各種的壓力和瑣碎小事的人類,總是無法擺脫這些塵世的紛擾,死亡既不是延續也不是解脫,是徹底的毀滅。每次看到科普片,關于我們生存的地球,宇宙的時候,我總得陶醉在其中,那個時候你才能感覺到自己的存在是多少的渺小,而徹底的忘記自己的煩惱憂愁。我們在人群中的這一生可以說是一直在為了生存而戰,但也可以是說為了自己不斷膨脹的欲望,當我們越來越能利用科學來滿足我們的生存需求的時候,我們開始追求更好的發展,尋求人類更好的發展,我們并不能指責什么。但是可悲的是我們忽略了整個地球,我們并沒有把整個地球作為我們人類利益的出發點,人類始終是無法團結在一起。也許不斷推著人類走向滅亡的真是人類自己給自己劃出的概念圈。
總結這個影片給我的思考就是兩點:一是人作為地球自然中的一份子,應該抱有一種地球的思維眼觀,而不是將自己置于一些人類定義的概念里。二是生命的思考。人類產生的奧秘,死亡的毀滅性。
《BBC:鍛煉的真相》觀后感 篇12
1月中旬,生物老師給我們觀看了一部環保電影:美國紀錄片《不可忽視的真相》。
主人公,也就是演講者戈爾先生把全球變暖的種種自然現象與他的個人歷史,以及他長期以來致力于警示和改善全球變暖現象的行動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部具有強烈震撼力的紀錄片。
在觀看完后,我更多的是在沉思。沉思影片中的數字,深思影片中的那只北極熊,沉思我們可愛的家園——地球。作為一名資深的環保主義者,戈爾先生在本片中站在一個具有思考深度和令人注目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大量有關全球變暖給人類帶來巨大危害的,無可爭議的事實和信息。戈爾先生在本片中完全脫離了政治性演講的外殼,充分地展示了他的個人魅力,以一種幽默而又客觀的態度給觀眾們羅列了種種事實,讓他們自己去得出結論:我們在蠶食自己的家園
不要以為全球變暖的災難不會發生,其實,我們已經能明顯感覺到了。首先,就是我們正處于的這個暖冬。不要認為這僅僅是因為厄爾尼諾現象推遲導致,也正如戈爾先生所說,上升一點,也許就會導致各種災難性的變化,我們已經上升了0.7攝氏度了
減輕溫室效應,不是戈爾先生的任務,而是我們世界每個人的責任。我們每個人幾乎都了解溫室效應的原因,也知道自己應該為減輕溫室效應盡一份力,但是很多人都會有疑問:我們應該怎么樣對待它呢?難道真的不開車,工廠不開工?其實我們就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自覺選擇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哪怕只出多點錢,都要為這個家園留多個呼吸的機會。正如戈爾先生在片尾的呼吁
我震驚于阿爾·戈爾對于全球環保事業的執著,更震懾于周圍環境的嚴重破壞。我是一個生在江南的大男孩,我只知道現在的冬天越來越短,夏天越來越熱。對于北方的小孩,我不想他們以后看不到雪,而把這種潔白的東西忘記。對,我也沒有經歷過幾次真正的雪,不過我更多的希望是我們的后代能自己親身觸摸它,而非只能從他們前人記錄的文字和影像里見到雪。
相信誰也不會愿意我們的這顆星球變得如此的千瘡百孔,就像戈爾所演示的那個青蛙實驗,當我們人類突然遭受什么災難,沒有時間讓我們去想的時候,全人類都能夠眾志成城地聯合起來一起對抗,可是當我們正在慢慢地面臨一個問題,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去想,去思考的時候,我們反而覺得那沒什么大不了,當它真正地演變成大災難的時候,我們又會不會悔之晚矣呢?或許我們現在還不是太晚,只要我們能夠重視、保護我們的唯一的“藍色水晶球”,我相信它仍舊可以水晶般“透明”。正如戈爾先生在片尾的呼吁:購買節能燈泡、改進你的空調這一切,都是你力所能及的!
《不可忽視的真相》,就像名字一樣,化作一盞長鳴的警鐘時刻提醒著我們。“冬天不再飄雪”、“溺死的北極熊”別再讓這些詞句在我們的身邊出現了。對!一顆小小的花草對這個千萬斤重的任務起不了作用,但我不后悔去做。現實與理想差距很大,但至少我們向理想前進一步,現實與理想才會靠近一步。
《BBC:鍛煉的真相》觀后感 篇13
把一只青蛙放在開水里,它會馬上跳出來,而把它放冷水里,再把冷水慢慢燒開,青蛙就會因為察覺的晚,而來不及反應,會被燙死在里邊。這一現象從幾年前就聽人說過,不知是那會兒年齡小還是說話語境平常,總之過耳即望,沒有留下什么記憶。
多少年來,我生長在環境污染嚴重的太原,在記憶中似乎很少見到天空中的星星,即使偶有一半個,便覺得很是新奇了。所以每每讀到文學中那星斗滿天的語句,總覺得藝術的夸張,不可信。而對于淡藍色的天空,也沒有什么不滿意的,倒是心頭時時縈繞著,天空若是深藍色的那不就成夜晚了嗎?怎么會是清澈無際的疑問。
今年2月住在珠海僑苑酒店,背倚著珠江香爐灣畔,靠著石景山,毗鄰海濱公園,四周真是郁郁蔥蔥,耳畔波濤聲時起時落,內心有一種特殊的寧靜。夜晚走在濱海北路上,看著白色墻體中間朱紅大門的珠海博物館,伴著溫潤水氣的海風拂面而過,覺得鼻中口中心中都滿是清甜和幸福。可能是我一直埋頭走路想著心事,也可能是漠視天空太久,直到爸爸發出,“出來真是不錯啊,你們看這滿月”的感嘆,我才下意識的張望了天空一下。對我來說那真是太神奇了,天空像是被星星占據著,處處有著淡白微黃的光暈。我仰著脖子,太炫目了。接著幾天,去過深圳、廣州,這樣的夜晚明顯少了許多。但南方畢竟是個植被覆蓋率高的地方,環境相對好了很多,這里的天比太原的藍,天氣好時,是一種湛藍色,很深很深卻不黑暗,這么深下去,我相信它真會顯得清明而高遠。改用一句話來形容“天空干凈的就像淚洗過的良心”。
在深圳的紅樹林,我把喝完汁的椰子摔在地上,用掉下的小殼碎片刮里面透明的果肉吃,從我身邊走過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含笑看我。我想是,這么吃來、著實不雅,但正是自然本性表現的太真實了,所以大家對這最原始的本真有一種莫名的羨慕。我抱著綠色的椰子邊吃邊對旁邊的植被指指點點,真有心把他們全記下來。媽媽看著我說,“現在的孩子說幸福但也可憐得很,這不出來,又能看到多少自然的面貌。”
過去我讀書,知道黃河流域,或者說我的家鄉山西是植被覆蓋率極高的地方,有大雁經過,有河流森林、蛤蜊游魚。但我的記憶里卻連蝌蚪都不曾撈到數條,自然離我真得很遠,遠到我不曾意識,藍天離我真得很遠,遠到我不知道她的顏色她的審美韻味。電影里戈爾用他六歲兒子生命危急為例,為我們說明今天我們習以為常的東西,如果不加在意,也許再過幾年它就不復存在,而追悔莫及了。我覺得自己似乎就生活在這樣的怪圈中而不自覺,像是在溫水中泡久了的青蛙,根本不知危機地臨近。或者說,對地球母親的依賴麻木不覺,總認為她強大、健康,是個永遠不會垮掉的超人,洪水、地震不過是偶得的感冒、偶打的噴嚏,過一段時間自然就會痊愈。直到真實的對比出現在一個人的視野中,巨大的數據反差跳動南轅北轍的步伐,才真正意識到今天的地球以遠非昔日,她需要呵護、需要休養。
電影中馬克吐溫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不是無知而是看似正確的謬誤論斷。”我想說,如果活在虛假的真理中,我們該何去何從,人類又如何能自救,如何能發展。
【《BBC:鍛煉的真相》觀后感】相關文章:
再現真相觀后感09-05
BBC經典之作《地球脈動》觀后感02-11
英國BBC《中國春節》觀后感「薦」01-21
BBC紀錄片梵高觀后感04-05
沉默的真相觀后感500字08-03
英國BBC紀錄片《中國春節》觀后感01-21
難以忽視的真相觀后感(精選11篇)05-18
難以忽視的真相觀后感1200字04-11
難以忽視的真相觀后感1500字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