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觀后感范文(通用6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后感。那么你真的會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孔子》觀后感范文(通用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孔子》觀后感1
孔子這部電影的主題是學習孔子高尚,讓人深有所思,是的,在當時那個戰亂的時代,孔子的儒家道法被各個國家重用,但他沒有被別的國家用重聘金所動,依然效首魯國,但最終被叛人挑撥而被趕出魯國四處傳教乞討,如果是現在這個社會,一定是一個被視為尊重的人,但是那個戰亂的時代,竟然像一個乞丐一樣流落街頭,連口飯都吃不上!使人不禁嘆息人生的不公,竟然讓如此一位圣人墮落……
看到孔子在那種黑暗的年代依然正直的身影,我不禁有所感動,在我們這個沒有戰亂,和平的年代里,擁有孔子這種品行的人幾乎已經見不到了,要想學會孔子的修行不容易,但也很簡單,說簡單是因為只是捍衛了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則,其實孔子也只是做到了這一點,但難是因為這一點,如果要做到這一點需要的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就要拋棄功名,財物,地位等等,雖然我們不一定能做到孔子這樣偉大,但我們起碼不能在人生路上做惡事,而在別人看來,我們遠沒有孔子偉大,但我們可以自豪的說,我這一生是正直的,是不邪的!
看了孔子后,我沉思了許久……
《孔子》觀后感2
電影里的孔子溫和又嚴肅,有威嚴的氣質但并不兇狠,謙虛恭敬又安詳。這讓我想起《論語》里的一句話:“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還很熱愛學習,學習永遠不感到滿足。孔子也很會教導別人,教導別人永遠不知倦怠。我想,“學而不大厭,誨人不倦”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電影里有一個片段,令我終身難忘。孔子的馬車正行駛在表面結了冰的大河上,突然,一大塊冰破裂了,而孔子的馬車正好在那塊冰上,駕車的人讓馬車跑過了那塊冰,一卷卷書卻掉入了水中,孔子的一位學生潛入水中,把一卷卷書拿上了岸。這就反映了他的學生是多么愛書啊。
孔子還有一句名言:朝聞道,夕死可矣!在《孔子》里充分表達了出來。魏國的一位女子上午和孔子聊天,學到了許多知識。而臨近傍晚時,她坐在馬車里被人用暗箭射死。臨死前,她并沒有非常傷心,而只是微微一笑。她想起了上午和孔子交談時的情景。朝聞道,夕死可矣!
看完《孔子》后,我被孔子的精神震撼了。我覺得,孔子真是一個偉大的人啊!我們都應該向他學習!
《孔子》觀后感3
孔子原名孔丘,字仲尼,漢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孔子的一生極為坎坷,也曾風塵仆仆地奔走于衛、陳、曹、宋、鄭、蔡諸國之間,宣傳“仁”之思想,可亂世將孔子的時代改變了,沒有一個國家聽他的思想。在十四年后回到魯國從事教育活動,七十三歲病逝。
《孔子》電影中有一個片段我至今記憶猶新。陪葬的一個小男孩漆思公為了保住性命拼命地跑,遇到了孔子的弟子子路,子路救下了漆思公,最后,在孔子的強力辯說下,漆思公重得自由,并拜孔子為師。這個事例說明了孔子宣傳“仁”道的重要性,在這個戰爭的世界,宣傳仁愛精神才能挽留住一些生命。
孔子宣傳的不僅僅是“仁”,還有“義、禮、和”,這四點綜合在一起,就是治國之本。在孔子離家出去宣傳他的政治主張時,也曾大力倡導過這四點,可結果是處處碰壁,孔子的理想也未能實現。
導演胡玫最巧妙的一點在于她把南子這個妖嬈的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出來,更從側面烘托了孔子的思想道德之端正。面對南子,孔子沒有心動,而是淡淡地說了一句:“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迫使南子放棄了對他的誘惑。
孔子被尊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對后人的影響力很大。我們也永遠記住了這位推廣“禮、義、仁、和”、心靜如水的先師——孔子。
《孔子》觀后感4
浩浩中華,上下五千年,在歷史的積淀中,“禮”已經無孔不入地滲入了生活的每一寸肌膚。禮尚往來、彬彬有禮、禮多人不怪……關于禮的成語名言成語如此之多,然而“禮”究竟是什么呢?我想很難有人給出明確的定義。當我看了《孔子》這部電影之后,突然感覺心有戚戚焉。
孔子的一生簡單而復雜。簡單,是因為他始終只有一個目標,他終其一生都只為這一個夢想而奮斗。他不慕功名、不求利祿,淡泊明志……復雜,是因為他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經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苦難、付出了畢生心血,他冒死為逃奴請命,用百輛牛車嚇退五百戰車,五十五歲周游列國,時間長達十四載……
這些都是孔夫子應用和智慧的體現。夫子曾說,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孔子的高大堅毅是我難以望其項背的。然而,有三件事情如同時間為樹刻上年輪那樣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中,讓我每日三省自身。
公山大人死的時候立下遺囑,命令他生平心愛的人都要陪葬,陪葬的奴隸紛紛被亂刀砍死,只有一名小奴隸漆思弓在慌亂之中僥幸逃出,但后面的追兵仍舊緊追不舍。離弦之箭絲毫不差地插入漆思弓的身體,他驚恐之下,向一名配劍的勇士求救。勇士以其勇猛與智慧嚇退了追兵,救下了漆思弓,這名勇士正是孔子的弟子子路。
子路擔心因為自己的“一時魯莽”連累大家,想將漆思弓送到他內兄家去,孔子知道此事后,不僅表揚了弟子,并告誡他“見義不為無勇也。”毅然決然地留下了漆思弓。當公孫狃來搜查時,孔子面無懼色,進行了有理、有據、有節的反駁,充分顯示了他作為一代圣人的睿智。
冬祭大會上,孔子又為漆思弓請命,但公山大人的兒子站起來反對,說讓漆思弓陪葬是對父親大人的孝順和尊敬!孔子反駁:“公山大人的遺囑是讓他生平心愛的人陪葬,您是他的.兒子,公山大人怎能少得了您的陪伴呢?”公山大人的兒子啞口無言,只好同意了漆思弓不陪葬。最終,孔子不僅僅挽救了漆思弓,而且還適時提出廢除奴隸殉葬的舊俗。
的確,以禮殺人非禮也。孔子“仁”的思想,再此體現得淋漓盡致。
孔子與其弟子周游列國時,在一個寒冷的冬日,一車竹簡不幸掉入了冰洞里,弟子顏回縱身一躍跳入冰洞里……竹簡回來了,子路卻永遠地走了……
看到孔子抱著顏回的尸體久久不愿放開時,我的眼眶濕潤了,在當今社會,人人都說好書是一生的財富,書籍是人類的朋友……然而,有誰會認真地對待一本書?有誰愿意為一本書付出生命?禮,不僅僅是從與人交往而言,對待任何事物,不論有無生命,都要有一顆赤誠之心。
孔子弟子子路為保護年幼的國軍,浴血奮戰,倒在了血泊之中。然而,臨死之前,他仍舊記得夫子的教導,將官帽端端正正地戴好。在他整理好官帽的一剎那,敵軍又圍了上來,他沒能系好帽帶,含恨倒下……
看到這里,我被深深震撼了,衣冠正人正,子路在這里端正的并不只是自己的衣冠,更是他的道德、是他的人格……
后兩件事情,讓我看到了孔子對于弟子的言傳身教,正所謂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只有學高身正的老師,有才能、有氣節的弟子啊!
禮,穿越千年,到了我的眼中,禮變得很簡單——
在圖書館看書時,不大聲喧嘩!
在跑步比賽時,不橫跨跑道!
在煩惱時,不對父母親發脾氣!
……
當腳要踏入草坪的時候,收回腳是對小草的禮貌!
當手伸向花兒的時候,收回手是對花兒的禮貌!
當槍對準動物的時候,收回槍是對動物的禮貌!
……
禮,是生活的一切,無論任何時候,做任何事情,只要想到這個字,就會有一種道德、一種力量在你的心中油然而生。
《孔子》觀后感5
看完《孔子》電影后,心情非常激動,同時也被孔子的“仁”“禮”思想和他以及他的弟子們的治學精神感動著……其中,最讓我震撼的就是孔子的弟子——顏回!
顏回在電影中出現的鏡頭很少,共有五次出現,而且每次的鏡頭不到五秒鐘,只有在他臨死前的鏡頭拍的最詳細。
他的死是因孔子的書而死。當時,孔子和他的弟子們正在趕路,冰天雪地。地上、湖里全是冰,當他們要穿過湖時,突然湖上有塊冰裂了,車子和書卷都掉進了湖里,這些書卷可都是老師一生的心血啊!顏回不顧一切的一頭扎進湖里,奮力搶撈那些書,他一次又一次的把撈上來的書送到冰岸上,然后又一次次的返回湖底去撈那些書。顏回本可以游上岸來的,可以不用去撈那些書,可是他做不到,他不能眼睜睜的看著那些書落到湖底……當他再一次扎進水里時,他太累了,最后筋疲力盡,再也沒有上來…看到這里,我感動得哭了,我相信同學們也流淚了。
在顏回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種無畏的精神,由此也體會到了兩點。
第一,他十分尊敬他的老師,因為他可以不顧惜自己的生命而去保護老師的書,他認為老師的那些心血比他的生命都重要。第二,顏回是個有信仰的人。一個有信仰的人,當信仰和生命兩者只可取一時,他就會把生命置之度外。而顏回的信仰就是要發揚孔子的思想,而這些信仰都在他的老師孔子的書中。
顏回保護的不是簡單的幾卷書,而是他的偉大的——信仰。
《孔子》觀后感6
春秋割據,各國戰亂,孔子的年代就穿插在這樣的亂世中。他和他的弟子們顛沛流離,周游列國十幾年。一直未曾放棄的是禮義仁和。我帶著并不是很高的期望去看這部影片。
兩個多小時,和場內的觀眾一起,很安靜地看完。正如胡玫所說"《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讓你記住很多故事情節的影片"。但孔子帶給我的,不僅是故事和情節那么簡單。他留下的,是一個形象,一種精神,連同他身后的弟子一起,或許大多是文文弱弱的讀書人。但你感覺到的必定是如海濤般的千軍萬馬,統領著一個時代。周潤發飾演的孔子是影片的主線和靈魂。不管在何境地,自始至終堅定淡定的眼神,禮義娓娓道來的神韻,仿佛孔子轉世。顏回、子路、冉求,性格各異,但愛師如命,遵循禮儀仁和的精神如命。子路助衛國,冉求回魯國效命。最牽動人心的是顏回,顏回是孔子最鐘愛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卻機智靈活、意志堅定。他死得那一幕,有很多人給出了負面的評價:矯情、假、搞笑。但我被感動了,我相信顏回不顧生命,甚至都沒有想到生命,反復潛入水中挽救竹簡的那一刻,很多觀眾也落淚了,我也相信當孔子一直抱著死去的顏回不肯放手的那個場面,震撼了萬千人。
周迅演出了南子的神韻,她天生就是一個好演員,扮演的角色能逼真到骨子里。南子這個角色也并不是可有可無的。重要的角色是它存在,你覺得可有可無,它一旦不存在,你會覺得缺了很大一塊。孔子其實是驚艷和動心于南子的美貌的,但他終以一句"可有些人就是好德如好色"決然截斷了即將升華為曖昧的一種情愫。南子讓世人看到了孔子并非神,孔子同時也是一個普通人,南子雖然簡單出場,寥寥的情節鋪陳,但巧妙地反射出人物在本性和信仰之間的取舍,實為一個看點耐人尋味,又怎么會是可有可無呢。孔子說:后人理解我,后人誤解我,都因為-《魯。春秋》不難預料,《孔子》也一樣,會在不同人心里留下不同的印象,在不同人的內心埋下不同的種子。但不可否認,胡玫是成功的,他抓住了孔子的神,抓住了那個時代的癥結點,表現起來就不會像看歷史書一樣晦澀難懂和索然無味。
這部影片給人的總體感覺是好的,故事情節和表現手法都沒有打水漂。媒體的擔憂,在現在看來有驚無險,《孔子》并不會因為阿凡達遭到票房威脅。中國的歷史深得人心,孔子的禮義仁和備受推崇,胡玫的實力也得到見證。
【《孔子》觀后感】相關文章:
孔子觀后感1200字 孔子觀后感05-25
孔子觀后感07-08
《孔子》觀后感11-25
《孔子》觀后感02-25
孔子的觀后感02-09
觀后感:孔子02-25
孔子觀后感06-04
《孔子》觀后感06-22
影片《孔子》的觀后感08-30
《孔子》觀后感范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