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看《穹頂之下》有感

時間:2022-09-15 18:37:59 觀后感 我要投稿

看《穹頂之下》有感(通用10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后感了。那要怎么寫好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看《穹頂之下》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看《穹頂之下》有感 篇1

  昨天看完柴靜《穹頂之下》之下,首先是對柴靜的敬佩,且不說前幾年的新聞鬧的沸沸揚揚是真是假,怎么也掩蓋不了一個知名人物通過這種方式對環保事業做的貢獻之大。它可能會觸動到中國千千萬萬人的思想,它也可能會影響到高層對環境政策的制定,從這方面可以說是帶來的影響巨大而深遠。

  看完《穹頂之下》之后,發現微信圈里已經熱評一片。有人呼吁體制改革,有人呼吁節能減排,也有人從自我入手,步行上下班,這是這部記錄片帶來的正面反應,還在持續發酵。淄博的污染一直是比較嚴重,從2000年初一到張店開始,上班騎著自行,頂著煙霧去上班的情形還歷歷在目,印象深刻。有一年淄博還入選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一時全城轟動。

  去年APEC會議召開,淄博實行了幾天的機動車單雙號限行,車少了,空氣確實清新了,人們終于在平日里看到了藍天白云,雖然這個藍天持續了很短一段時間,但“APEC藍”已經成為一個代名詞。

  去年年底我加盟了一個環保項目,在淄博從事室內裝修污染治理。當我把這個消息發給了幾個微信圈內的好友,原來的一個同事跟我的對話讓我印象深刻:“你說的甲醛有淄博空氣毒性大嗎”,我思考了一下這樣回答他:“室內甲醛是小環境,淄博空氣是大環境,大環境控制不了,小環境是可以控制的”。

  這話說的有點無可奈何,家里溫暖的港灣,是每個人的依靠,如果家里都不安全了,我們的心該何去何去?在中國好象唯一免費的東西就是空氣,現在空氣污染到讓人無法呼吸,人們不得不通過各種手段去凈化,這真是一種悲哀。室內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技術手段,讓我們呼吸到新鮮的空氣,但難道永遠生活在室內?這也是柴靜的迷茫,繼之而來的是她的行動。那我們呢?

  大環境的改變需要從根上做起,當然也需要我們每個人去努力,這任重而道遠,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看到真正的藍天白云清河綠地。

  小環境可以控制,能夠改變,從改變小環境開始,影響著每一個人,再去影響大環境的改變。

  看《穹頂之下》有感 篇2

  整個演講大概為兩個小時,我從來沒有這么仔細認真,這么迫不及待的想連續性的看完這個視頻。當然,看完之后我覺得應該讓更多的人去清醒的了解認識到,作為正常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不僅僅只是為了自己好好的活著,也應該想想自己的子女將來會怎么樣的活著。

  起初,中國的霧霾我們都以為只是在北方籠罩著,還沾沾自喜沿海地區空氣好沒有霧霾。當新聞中的當事人說白天出門對面站著的是誰都看不清楚時,我們都有點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心態;當她們說出門必須要戴口罩時,我們又覺得至于那么嚴重嗎?當北京APEC藍回來時,我們就會自嘲說,一切原因就是中國人口太多。可終究,我們還是以井底之蛙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太相信“只有自己親眼看到的才是真實的”這句“真理”。確實,中國的經濟發展得太快,而相關的法律約束又跟不上,可以打著經濟口號鉆空子的機會太多,有良知的人還是很多的,但一切又是那么的無奈,柴靜采訪的各相關部門負責人,也敢于毫不避諱的道出原由。為了找出霧霾產生的真正原因和如何告訴人們應該做些什么,柴靜和她的團隊真的是嘔心瀝血,在演講的過程中又是那么的語速平靜,一段段真實的采訪視頻,循序漸進的把我們的心拉扯到沉重、震撼、激動甚至憤怒中。讓看到視頻的人們,不用再無端的指責是工廠排污過多,是煙花爆竹燃放過大,是汽車尾氣排放過量等等,讓人們懂得霧霾的產生是有一定的過程,有一定的基礎的,而且污染的產生源也不是我們正常人想像的那么簡單,你所生活的城市沒有霧霾并不代表空氣質量就一定好,未來的日子就肯定不會有霧霾,PM2.5的危害是極其之大的,倫敦的前車之鑒,我們要好好的反省。

  現在,既然有這么偉大的團隊,把霧霾的前因后果都系統的告訴了我們,治理成了關鍵,最終的能源改革將會如何進行,國家一定會積極的推動改革,那么作為普通人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的守法執法,把冷漠收起來,勸導一切可以勸導的事物。為了家人和孩子將來可以好好的活著,我們都積極的參與吧,加油!

  看《穹頂之下》有感 篇3

  或許你們并沒有看過《穹頂之下》,又或許你看過《穹頂之下》,卻不把它當回事,將自己置之度外。那么,我將告訴你一個令你震驚的消息:全年有50萬人死在大氣污染之下。聽到這可怕的噩耗后,難道你還會認為大氣污染只是一個人造成的嗎?我確信,你們還會懷疑,那就讓事實來說話吧!

  今天,我想讓你們都明白什么叫做可怕:河北,山東,上海這些城市的鋼鐵產量跨入了世界前十強。特別是河北的唐山,在《穹頂之下》中,主持人問一個小女孩:“你看到過藍天和白云嗎?”小女孩回答道“白云,我從來都沒有看見過;藍天只看見過有一點點藍的”到了這里,你們心中都想問:為什么那里會看不見白云和藍天呢?罪魁禍首就是——大氣污染。原因是:鋼鐵廠中有粉塵、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到大氣中,造成PM2.5的“誕生”過快。導致環境污染,嚴重的可能會產生霧霾。霧霾遮蔽了藍天與白云,污染了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中國。你們不妨想一想唐山人們生活之艱辛,每天看著塵土飛揚,霧霾蓋天,他們為了生存又不得不頂著這令人憎惡的霧霾。而霧霾的“父母”不正是人類嗎?現在人類是在自食惡果。

  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珍惜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生命,將它們放在利益之前,那才是真正的為君之道。要從長久的方面去考慮問題,不要只顧著眼下的利益,而忘了天下蒼生所依懶的世界。生命只有一次,莫讓利益害了自己,如果人人心中都想保護環境,我們何愁見不到藍天和白云呢!

  《穹頂之下》告訴我:環境勝過利益。同時也改變了我的想法,使我走上了愛護環境這條正道,令我受益匪淺。所以我想讓更多的人和我一樣踏上對抗霧霾的陣營來!

  初一:劉福安

  看《穹頂之下》有感 篇4

  《穹頂之下》這部長達一小時四十分鐘的視頻中,柴靜講故事的能力,是非常出色的。也正是這種能力,使得傳播變得有效、而不是類似官樣文章般的無聊,這正是值得我們每一個傳媒人學習的!柴靜“霧霾”的專題,我認真地看完,說實話,我做了近八年上海市政協委員,而且深入調查過污染問題,但是,我承認自己對霧霾問題的認識程度,遠比不上柴靜--柴靜的沉靜、理性、對材料掌握的充分與展現過程的淋漓盡致……很有說服力。對這個國家的改變,知識分子是有責任的,但更重要的是,知識分子只能服膺于真理,而不是金錢、權力、還包括容易導致“文人相輕”的自我的虛榮心。

  看《穹頂之下》有感 篇5

  2015年2月8日,從央視辭職的著名柴靜推出了她自費拍攝的關于霧霾的深度調查紀錄片穹頂之下。不到一天時間,傳遍全網,成為全國數億人手機朋友圈中熱談的話題。

  在父母的陪伴下看完了這部時長一小時四十三分鐘的紀錄片,我感觸頗多

  一、國人的環保意識。我曾在街上看到這樣一個場景:一個小伙子在喝完飲料后,明明垃圾桶就在他的不遠處,可是他就是隨手往地上一扔就走了。路過的行人也沒有一個把那飲料瓶撿起來丟進垃圾桶里。我這里舉例的只是日常生活中一個極小的卻極其真實的例子。在這部片子里我們還可以看到企業為了省錢亂排污,而環保部門置之不理或有心無力的舉措—————再和美國對比一下,美國雖然用了100年的時間才改善了生活,而我們中國只用了30年的時間完成了美國用100年時間才能完成的經濟發展,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經濟雖然發展了,國人的環保意識卻沒有一起跟上來。大部分國人的環保意識遠遠不及美國人甚至日本人。

  二、國人對霧霾的意識。片子中指出在北京一年的霧霾天數達到了175天。在我們居住的被形容為人間天堂的杭州,這樣一個所有人印象中“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美麗城市一年中的霧霾天數居然達到了200天以上——這意味著杭州居民也就是我們一年當中有一半以上的天數是生活在霧霾天中,呼吸著混合這各種毒素的復雜的空氣。看到這里時,我非常吃驚。再以英國為例:英國曾被稱為霧都。在1950年的煙霧事件中,英國倫敦死了很多人。之后英國人逐漸開始用石油和天然氣來代替煤炭。一定要使用的煤炭,則開始洗煤等等。這些措施讓英國的環境有了巨大的變化。

  雖然有很多措施需要國家、需要政府去實施。但作為一名小小的公民,我希望柴靜的這部紀錄片能夠喚起的人來關注環保,關注霧霾。希望大家攜起手來,共同保護好我們共同的家園。

  看《穹頂之下》有感 篇6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我從表叔那得知了《穹頂之下》這部紀錄片,然后在班上就把這部紀錄片給看完了,這部紀錄片給我了極大的'感受。

  柴靜是以她女兒的故事做開頭:“聽到她的心跳的那一瞬間,我覺得對她沒有任何期望,健康就好。但是,她被診斷為良性腫瘤,在出生之后就要接受手術。”我被驚住了,一個剛出生不久的小嬰兒就要接受大手術,霧霾讓柴靜的女兒出生前就患上了病,所以柴靜以一個母親的身份與霧霾開始了斗爭,正如她所說,這是一場一個母親和霧霾之間的私人恩怨。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柴靜正在采訪一個六歲的小女孩:那個小女孩沒有見過星星,沒有見過白云,連藍天也只見過藍一點點的。現在,孩子們想看見星星是一種奢望,成人們想看見曾經的天空是一種奢望,白云也是曾經的回憶罷了。這,是因為什么?是因為我們自己罷了。

  霧霾是什么?霧霾從哪來?我們怎么辦?這是柴靜提出的三個問題。

  霧霾是什么?柴靜說:它們是一些空氣動力學直徑小于2.5微米的顆粒,我們看不見它,因為肉眼能看到的顆粒物,最小的也是它的20倍,這是一個看不見敵人的戰爭。一個看不見敵人的戰爭,是危險的,是可怕的。而且這些敵人在我們呼吸的時候,它們都在。

  霧霾從哪來?來自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國的PM2.5,百分之六十來自于燃煤和燃油,也就是化石能源的燃燒。還有一部分是來自于汽車尾氣、加油站廢氣泄漏……我們的煤怎么了?現在中國燒的煤比其他所有國家加在一起燒得都要多,而且我們燒的是劣質煤、褐煤、沒有清洗過的煤!我們的油又怎么了?我們的油大部分燒在車上,我們的車在十年之間增加了將近一個億,光北京2010年一年我們增加的車是多少呢?八十萬,排成一條能從北京排到深圳,再從深圳排回來。

  我們怎么辦?我們該拿霧霾怎么辦?讓我們的曾經湛藍的天空回來很簡單,就要看我們有不有這個決心。有個APP軟件可以隨時查看你周圍的重污染工廠,你可以舉報;你看到周圍的餐廳有污染情況,可以撥打12369舉報。但如果我們不說,12369永遠只是一串數字,但如果我們說,那么12369就有可能是讓天空變回湛藍的原因之一。

  我們該拿霧霾怎么辦?很簡單,從你做起,從大家做起,從有關部門做起,一起保護家園,讓霧霾從此消失。

  看《穹頂之下》有感 篇7

  整整兩天的時光,我發現我的朋友圈被柴靜的消息刷屏,和她有過兩次論壇講座的交流,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欣賞她的新聞節目,央視極少數能讓人看得下去的新聞節目,讀過她的《看見》。雖然沒來得及看她的《穹頂之下》,但還是很愿意支持轉發,昨晚看到幾個群里面的爭論,看到有消息說有關部門要“和諧”她作品的消息,一直忙碌沒有時間看的我,深夜凌晨兩點到四點連夜看她的作品。

  我感到非常震撼,不需要什么大制作,也不好界定這是紀錄片還是新聞片,我只是看到一份認真,和有專業性的調查,那里面有我的故鄉哈爾濱,有我生活過的北京,有我現在生活著的上海,我甚至沒有想到,河北、唐山、乃至下有天堂的杭州居然都被霧霾污染成這個樣子。

  我看到環保部門無力作為,企業、行業標準規則的荒誕無奈,看到諾大的發展大國付出如此巨大的環境代價,看到每個個體生命,無論你的政治立場如何,無論你有錢、沒有、有權、沒權,不是同呼吸、共命運嗎?我也看到了微信朋友圈有人轉發黑她的材料,又是拾人牙慧的咀嚼別人的私生活,讓我深感這樣文字的無恥。一個國家,如果說在政治改革上沒有共識,但是我想在環保問題上應該有共識,誰的健康不受影響呢?不值得認真的對待解決嗎?

  柴靜做了一個大時代之下,一個女人的擔當,一個專業新聞人的擔當。新年都說有新政,問題清楚的提出來了,看為政者的擔當。我看到一個微信朋友圈里面,不同立場的人還在爭論,有人繼續拋出險惡的陰謀論,懷疑她的動機與行動背后有什么力量支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我看到有人引用曼德拉的一句話,很是精彩,抄錄下來:“如果發出聲音是危險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覺無力發光,那就IE去照亮別人。但是,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不要為了自己的茍且而得意洋洋;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更有熱量的人們。可以卑微如塵,不可扭曲如蛆蟲。”

  我想就像魯迅先生說的那樣,我們最起碼能吶喊那么兩聲,是那些勇于在黑夜里前驅的真的猛士,不憚于在黑夜里前驅。

  看《穹頂之下》有感 篇8

  《穹頂之下》——我認識了柴靜,也知道了這霧蒙蒙的天空是什么?當我看完這個關于霧霾紀錄片時,我的感觸很深。曾經的我一直以為天空中那一層厚厚的灰色類似云的東西叫霧,所以并沒有怎么放在心上,有一段時間,我仿佛有些認為這并不是霧,而是霧霾。我開始關注起來霧霾,我發現霧霾的天氣并不是只有幾天就會消失,而是長時間這樣。我慢慢地重視了自己的環保,也注意起了大家的環保。直到我看完了這部紀錄片,我才真正地去認識了霧霾。

  霧霾,名副其實,就是霧和霾的總稱。但是霧和霾并不是用一種物質,它們的區別是很大的。霾,就是灰霾,也就是空氣中的一些灰塵,雜物混合在一起的渾濁現象。

  當初我和柴靜都有這么三個問題:霧霾是什么?霧霾從哪里來?我們應該怎么辦?這三個問題之前困擾了我很久,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我看了柴靜的霧霾紀錄片,我才解答了這些問題。

  在紀錄片中,柴靜來到一個地方調查了一位小女孩,柴靜問她:“你見過夜晚上發亮的小星星嗎?”女孩搖著頭苦笑著說:“沒有見過。”“那你見過藍天嗎?”“見過幾次。”最后,柴靜問:“那你見過藍天上的白云嗎?”小女孩用稚嫩的聲音回答了柴靜的問題:“沒有見過。”那個時候,我的心有一瞬間被震撼住了。我驚訝極了!一個六歲的女孩怎么會沒有見過白云和星星呢?很快,我又為她感到悲哀,看不到白云,看不到星星,甚至看不到藍天,這樣的生活該如何想象,那兒的天氣和環保要有多差才能這樣。對于我來說,看到藍天、白云是件簡單的事情,是的,環境在變得惡劣。我們雖然看得見藍天白云,可是想要看到漫天的星星在夜空中閃耀著卻是件棘手的事情。

  為什么會是這樣呢?是因為現在大家的環保越來越差,反而工廠越來越多,排出的氣體大多是有毒氣體,這樣空氣質量也會嚴重下滑。

  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一抬頭便能看見湛藍的天空,一呼吸便能擁有最神清氣爽的空氣。可是光想有用嗎?我們得做出行動來,綠色環保出行,不亂扔垃圾,看見違法排放毒氣隨手撥打12369舉報。也許你的一個小小舉動就會讓世界更加美麗、干凈。容我們用雙手創造出一片藍天,同呼吸,共命運!

  看《穹頂之下》有感 篇9

  《穹頂之下》圍繞霧霾是什么?從哪兒來?我們該怎么辦?進行了一系列調查,它讓人們了解了中國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環境污染,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必將影響著我們乃至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可持續發展更是無從談起。除了對現在大氣環境的擔憂之外,感觸更多的是,柴靜直面問題的態度,這個大調查是她辭職后,以一個前調查記者的身份完成的,她做的很認真,源自內心,觸發了萬千觀眾。

  細想一下,柴靜從國家、企業、個人幾個層面揭示了環境污染的原因,并告訴我們應該如何才能保護我們的環境,如何才能留住APEC藍。然而,不管是國家還是企業,這是一個大層面上的調控,我們能做的很少,但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能做的卻很多。就像紀錄片后面柴靜講的幾件事,碰到建筑工地揚灰,我們可以跟老板協商,讓他用網兜蓋起來;碰到餐館油煙太大,我們也可以建議老板加裝吸油煙裝置;碰到加油站漏油,及時撥打12369。其實生活中我們能做的遠不止這些,譬如我們可以改變出行習慣,多坐公交少開車;節假日盡量不要燃放煙花、爆竹,選擇環保低碳的生活方式;盡量多種植一些樹木,增加綠化,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將為整個環境貢獻一份力量。

  面對復雜多變的霧霾污染,也許柴靜一個宣傳片起不了什么決定作用,但是無論是作為一個公眾人物還是一個母親,她的勇敢都值得我們敬佩。在以前,我們也許認為霧霾只是一種不同尋常的天氣,不清楚他的破壞性,但是當有人站出來,理性的告訴了我們它的危害,告訴了我們應該如何去預防它,那么我們是不是應該就要改變以往的陋習,多為環境保護盡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呢?雖然我們做的事情微不足道,但是因為這件事我能為環境保護做了一點貢獻,那么我們心里就會踏實很多。如果我們能夠克制自己,節制身邊人,人人參與保護環境,那么我們也一定能治理好霧霾,神州大地自會山清水秀。

  在人類與霧霾的斗爭歷程中,穹頂之下不應該是柴靜一個人在戰斗,我們13億人同呼吸,共命運,并肩作戰。

  看《穹頂之下》有感 篇10

  今天我看完了記者柴靜拍攝的關于霧霾的紀錄片《穹頂之下,同呼吸共命運》,里面詳細的分析了霧霾形成原因以及如何能夠控制霧霾的產生,想要留住藍天我們應該做些什么,記者通過一個個事件,一串串數據深入淺出的告訴了我們霧霾帶給我們的身體多大的傷害,它的致癌率有多高,在這之前也許我們從來沒有思考這個問題,但是看完這個視頻讓我沉默了許久,也讓我對這位身材嬌小,內心卻充滿著正能量的女人豎起了大拇指。

  在調查視頻中我看到了我生活的城市—石家莊,2014年污染天氣天數竟高達264天,一年365天,這是什么比例?意味著我們一年中72%的時間生活在這樣的“毒氣”中,早上起床我拉開窗簾看到的不是遠處的高樓大廈,不是遠處的大山,看到的只是顏色灰暗,云里霧里的模糊世界,霧霾又來了,心想著這樣的天氣什么時候能夠結束,緊接著我會翻看手機看看這幾天的什么時候能夠刮風,等待著霧霾的結束,因為如果盼著好天氣就只能靠風來結束。

  視頻中記者采訪一個小女孩,你看到過白云嗎?她回答:沒有,記者又問你看到過藍天嗎?她回答:只看過一點點藍色,看完這個小女孩的回答,我的心里感到難過又惋惜,因為我也有一個女兒,她今年才3歲,我不希望我的女兒將來生活的城市看不到藍天白云,現在人們的生活質量提高了,每個家庭都有汽車,甚至幾輛,即使很近的路也得開車,這已經成了習慣,覺得不開車就出不了門,我想這就應該從我們這一代人,從現在開始,從自身做起,想要留住藍天,留住綠色家園,是時候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了,減少開車次數,多坐公共交通和地鐵,能拼車就拼車,保護我們生存環境。

  節能減排。是我們一直以來號召的,也是今后發展的重點,雖然我們只是一名普通人,但是我們都是霧霾之下的一份子,我們之力雖微薄,但眾志成城,終會改變些。柴靜說,這是她和霧霾的私人恩怨,其實,這是我們每個人和霧霾的恩怨,它已危及到了我們及家人的身體健康,危及到了子孫后代的生存環境,這是一斗爭,是一場長期戰斗,我們一定能戰勝,所以從現在起我們就要做到節約能源和減少環境有害物排放,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

【看《穹頂之下》有感】相關文章:

觀《穹頂之下》有感05-08

觀穹頂之下有感05-17

觀《穹頂之下》有感范文03-19

觀柴靜《穹頂之下》有感03-16

觀看柴靜的《穹頂之下》有感03-16

2016年觀《穹頂之下》有感12-06

觀柴靜的《穹頂之下》有感03-20

看柴靜《穹頂之下》觀后感03-20

觀看柴靜的演講《穹頂之下》有感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