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感動中國觀后感匯總
獲得殊榮的,大多數都是普通人。可以說,沒有人是為了今天的獎臺而選擇自己獨特的生活。他們不知不覺中,做出了不平凡的舉動,只是因為忠于自己的內心,緣于愛。
2014感動中國觀后感——第1篇
2014年度感動中國人物播出了,如果不是在姥姥家看了會電視,我還不知道今天就演感動中國。
看完感動中國,我真心覺得,閑著是罪惡的,浪費錢也是罪惡的。閑著,其實就是浪費時間,那么概括起來,浪費是罪惡的,應該怎么辦?應該珍惜,珍惜生命,珍惜時間,珍惜金錢,珍惜資源。當有真的感觸的時候,這些詞句就不是空話和口號,不空洞也不高大。98歲的胡佩蘭奶奶一生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格桑吉德教書的那個地方,拍的那個小孩子,穿的那么臟,那么破,我們隨便給他們一點也是好的,既然如此,我們怎么好意思浪費,怎么好意思隨便把衣服什么的丟掉,應該捐出去。還有撿破爛資助孩子上學的劉盛蘭爺爺,他活的那樣勤勞;還有為孩子湊學費在生命的最后搶時間為孩子們繡制清明上河圖的母親姚厚芝,時間對她來說多么寶貴,我想她每天都會企盼哀求上天能多給他一點時間,這讓我想到了一句話:你所浪費的今日,是昨日殞身之人所期盼的明日。
有的時候我會覺得閑,會覺得不知干什么好,好像找不到意義所在,而現在,在剛看完感動中國人物之后的強烈感情下,我覺得,有一件事,我們可以花大量的精力去做,以后忙完自己份內的事也不會覺得閑得慌,那就是:慈善。有時候我也會想,有什么好捐助的啊,他們有那么窮嗎,再說政府干嘛去了?
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沒有同情困難人群的感情基礎,我沒有見過那種場面,或者通過媒體看過幾眼已經被歲月沖淡了,但是一旦把那個畫面放到我眼前,我會被震撼,然后內心柔軟的說不出話來。我想這就是為什么成長環境艱苦的孩子長大了會更加惦念自己當初那種窮鄉僻壤,會更加懂得同情困難的孩子,不是說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孩子心硬,而是他們沒見過,沒有那個觸動。所以說,讓所謂溫室里的花朵去“體驗生活”,體驗苦,生活的苦,真的是有意義的。
真的是有很苦的地方吶,真的是有需要捐助的地方(不過還是建議有可能的話少通過紅十字會神馬的中間途徑)。還看到因為急著救孩子跳水導致高位截癱的方俊明,很欣慰他工作的工廠很夠義氣,他的母校也很好,會有孩子們組成專門的義工團去陪伴他,其實這就是他們學校的一個精神楷模。還有自己撿破爛省吃儉用的劉盛蘭老爺爺,在他家里的墻上貼著義工團的孩子們去陪伴他的照片,他說這讓他很溫暖,我當時就想,原來義工團的工作真的是有意義的,有舍友發說說表示做義工很有意義因為老人們很開心,我當時還想她太傻太天真,你們去哪兒說一些不用不癢的話能有什么用呢,真的能幫到什么呢,但也許義工活動真的有它存在的價值。但是轉念一想,做義工也要有好的心理準備,因為畢竟很多需要義工幫忙的老人居住條件也不是很好,做好吃點苦頭的心理準備再去。
今天晚上含著眼淚看完央視播出的,2014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感受頗深!我被他們的杰出事跡感動著!一個撿破爛為生的古稀老人,能省吃儉用數年來捐出十幾萬元錢,資助那些上不起學的學生。一個身患絕癥的村官,能把自己的百萬家產,都用到了村里的公益事業。自己到最后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她叫唐愛蘭,她說的一句話更讓我感動!那就是你對大家付出了真誠,大家就會對你付出真誠!
絕對真理!一個九十多歲的老將軍夫人,放棄安逸,回到艱苦的農村生活,用他一生的付出實現了自己的崇高理想!還有身患絕癥的母親用幾年的時間繡出清明上河圖,用生命詮釋偉大的母愛!還有為了救人落下終身殘疾,笑對人生無怨無悔的見義勇為的英雄!還有義字當先為犧牲的戰友守墓三十年的守墓人。還有為了孩子們上好學舍棄小家的好老師!還有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航天英雄們!等等!他們的事跡使我非常感動!
用他們的話說,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輩子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這就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善良,正直,樂于助人,堅強,奉獻,吃苦耐勞!我要凈化自己的靈魂,向他們學習!在有生之年,為大家,為社會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輩子的好人!
2014感動中國觀后感——第2篇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永恒.....!”這一首炙膾人心的歌曲在下午放學時再次回蕩在我的耳邊,不禁令我想起了在星期天晚上所播放的《感動中國》看完這一部影片后,不禁令我充滿無遐的聯想,在我的心中有著千絲萬縷的感想與體會。
還記得獲獎的人分別有:勇于救助生命的魏青剛、堅持助學的叢飛、勇于為國奉獻的黃伯云、為人們健康服務的李春燕、自強自立的洪戰輝、信守承諾的陳健、殘疾而不自卑邰麗華、為國鞠躬盡瘁的楊業功、郵遞員楷模的王順友、為國奉獻的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還有青藏鐵路的建設者們......他們的事跡帶給人們感人至深的心靈沖擊,展示了中華民族樸素而真摯的人性之美。
保家衛國,為國家鞠躬盡瘁的楊業功讓我受益匪淺,盡管他已經離開了我們,到達了遙遠的天堂,但他的事跡與他那光輝英勇的形像將會永遠烙印我的心中,永不遺忘,他是中國軍人的最佳楷模,他為了工作廢寢忘餐,為了工作日夜奔波,為了工作而勞心勞力,他對國家的心血比他的家庭重要多得很,就連在逝世的前一刻,他仍然惦記他的工作,惦記著他曾經無私奉獻過的國家,他是人性中一束束光輝,令我們有這樣的一個司令而自豪。在短短的兩個小時內,足以令我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這是一個最美好的時光,令我的心海如巨浪般澎湃,滔滔不絕,一直在我的耳邊回蕩著,回蕩著......
在這此獲獎者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殘疾藝術家邰麗華,邰麗華2歲時因高燒而成了聾啞人,失去了一個美好的童年,在我們局外人看來是很悲慘,但邰麗華卻度過了這些難關,從不幸的沉淵到藝術的頂峰。她每天辛苦地練習,強迫自己去練,付出了比別人多幾十倍的努力與心血來完成自己理想,她以實際的行動與相對的能力打破了人們對她的可憐與同情,讓群眾對她刮目相看,向他們證明了殘疾人的能力,展現了盡管有缺陷的生命的蓬勃,顯示出一種高尚的品質,向我們表達出了心靈至美與震撼,讓我們感受到了沒有語言的美與魅力,散發出從失中刺眼,令人崇敬的光輝。
2014感動中國觀后感——第3篇
看了感動中國后,覺得那些評選出來的人物都讓人敬佩感動。在這個簡單而又充滿內涵的舞臺上,站著平凡而又偉大的人。
在2014年的感動中國節目中,感動我的人有核潛艇之父黃旭華;守護天山筑路士兵墓園的老兵陳俊貴等等。但是最讓我感動的還是一生不悔的湖北見義勇為好市民方俊明。
1985年8月,28歲的方俊明為救一個假裝落水的頑童,躍入河中,造成頸椎骨折,高位截癱。直到2013年11月,方俊明終于獲得了遲到28年的見義勇為榮譽稱號。
方俊明救人當年,武漢市尚無見義勇為方面的獎勵條例,被“救”男孩的家庭始終不愿出具書面證明,致使他見義勇為的行為一直未得到確認。對于這樣一位“英雄”,他所在單位,原武昌車輛廠,只好比照工傷來處理。
武漢市見義勇為基金會于1993年成立,但獎勵對象為“與犯罪分子作斗爭人員”。這兩年,有人問方俊明有沒有見義勇為證書,“我覺得蠻尷尬,只好把報上的報道拿給人家看。”
這些年來,妻子離開了,父親也去世了。方俊明的生活無法自理,依靠母親姜春梅日夜照顧癱瘓在床的兒子,并將當時尚未滿周歲的孫女拉扯養大。
2013年,一部話劇上演后,方俊明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應方俊明要求,武漢市通過收集材料,確認方俊明當年行為屬見義勇為,并頒發見義勇為先進分子榮譽稱號。
雖然榮譽遲到了28年。但方俊明從來沒有后悔那次行動。一個家庭的艱辛,一個生命的委屈,這一切都見證了善良在人們心中的恒定不變的價值。
感動中國給予方俊明的頒獎詞是:縱身一躍,卻被命運撞得頭破血流。在輪椅上度過青春,但你卻固執地相信善良,絲毫不悔。今天你不能起身,但我們知道,你早已站立在所有人的面前。
我不僅被方俊明感動了,還被那年近90仍然堅持拾荒助學的山東老人劉盛蘭所打動。
劉盛蘭,91歲的農村孤寡老人,17年未添新衣未嘗肉味,饅頭都舍不得買,每年生活支出千余元。可正是這么“吝嗇”的倔老頭,卻用拾荒和省吃儉用的10多萬元資助了全國100多名貧困生!資助的孩子長大了,他卻漸漸老去......
劉盛蘭是位普通村民,年輕時在外打工,后來在一家企業作保管員。73歲的時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為了讓自己老了無力行動時,身邊會有一個照顧他的人,他開始了助學。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來,他助學的規模遠遠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年,劉盛蘭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救助報道,從那時起,73歲的他就將自己微薄的工資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學生,也逐漸從周邊幾個地市"擴張"到全國各地。最多的時候,他同時資助著50多名學生。
每天清早,劉盛蘭起來弄點簡單的飯菜,就騎著自行車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撿回一大堆破爛。他17年幾乎未嘗肉味,沒添過一件新衣,"吝嗇"的連一個饅頭都舍不得買,可捐資助學總計12萬多元,資助了100多個學生。劉盛蘭一直沒進養老院,這樣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補貼。這些錢他全部捐給了貧困學生。
劉盛蘭唯一珍藏的是一個深藍色布袋,里面裝滿了匯款單和回信。這么多年過去了,老人也不記得匯出去多少錢、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為腎病,劉盛蘭住進了醫院,但他仍然惦記著捐資助學,擔心匯款中斷和沒到位會斷了孩子們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資助的孩子回來看望他,照顧他。
看了感動中國,我們明白要多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做活雷鋒!
2014感動中國觀后感——第4篇
看了感動中國后,總覺得那些評選出來的人物都讓人敬佩感動。在這個簡單的卻又內涵豐富的舞臺上,閃閃發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們生活中的普通人。
在2014年的感動中國節目中,雖然感動我的人有十個,有隱姓埋名30年的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有為報答戰友深情,幾十年守護天山筑路士兵墓園的老兵陳俊貴;有努力改變鄉村面貌的基層好干部山西村官段愛平但是在這些人之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年屆90仍然堅持拾荒助學的山東老人--劉盛蘭。
劉盛蘭是位普通村民,年輕時在外打工,后來在一家企業作保管員。73歲的時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為了讓自己老了無力行動時,身邊會有一個照顧他的人,他開始了助學。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來,他助學的規模遠遠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年,劉盛蘭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救助報道,從那時起,73歲的他就將自己微薄的工資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學生,也逐漸從周邊幾個地市"擴張"到全國各地。最多的時候,他同時資助著50多名學生。
每天清早,劉盛蘭起來弄點簡單的飯菜,就騎著自行車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撿回一大堆破爛。他17年幾乎未嘗肉味,沒添過一件新衣,"吝嗇"的連一個饅頭都舍不得買,可捐資助學總計7萬多元,資助了100多個學生。劉盛蘭一直沒進養老院,這樣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補貼。這些錢他全部捐給了貧困學生。
劉盛蘭唯一珍藏的是一個深藍色布袋,里面裝滿了匯款單和回信。這么多年過去了,老人也不記得匯出去多少錢、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為腎病,劉盛蘭住進了醫院,但他仍然惦記著捐資助學,擔心匯款中斷和沒到位會斷了孩子們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資助的孩子回來看望他,照顧他。
還記得那撼動心靈的頒獎詞:殘年風燭,發出微弱的光,蒼老的手,在人間寫下大愛。病弱的身軀,高貴的心靈,他在九旬的高齡俯視生命。一疊疊匯款,是寄給我們的問卷,所有人都應該思考答案。
是他讓我感受到了崇仁厚德!
看過《感動中國》之后,我的內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禮,在感動與眼淚背后,我收獲的不僅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喻的那份震撼與動容。
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點一滴的小事感動著我們,也感動著他人。生活中從來就不缺乏感動,只不過是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之中,我們忘記了用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這些讓我們的內心能為之震撼的感動事跡。
用心去看世界,去發現細節的感動吧!
2014感動中國觀后感——第5篇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轉動。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永恒。”當《感動中國》的熟悉旋律在耳邊唱響,2月10日,央視“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又一次潤濕了我們的眼眶,用榜樣的力量傳遞中華美德的正能量。
當感動的淚水無聲的滑落,當心靈的悸動蕩漾在美德的春風里,當我們的精神又一次接受感動的洗禮,當道德模范們不平凡的事跡震撼著我們,“感動”這個詞變得那么清晰,感動中國就像一面旗幟,高高的飄揚在中華民族美德的高地,指引著我們向道德楷模們學習。
讓我們細數那些感動著我們感動著中國的道德模范們的先鋒事跡,隱姓埋名30年的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退休后20年堅持每天出診的仁醫胡佩蘭;榮譽遲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見義勇為好市民方俊明;5年前仆后繼、追逐科技夢想的“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健;守護開國將軍夢想,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的革命老人龔全珍;年屆90仍然堅持拾荒助學的山東老人劉盛蘭;努力改變鄉村面貌的基層好干部山西村官段愛平;懸崖邊上的護夢人,西藏墨脫山區教師格桑德吉;為報答戰友深情,幾十年守護天山筑路士兵墓園的老兵陳俊貴;為子女籌學費,耗時3年繡出《清明上河圖》的重病母親姚厚芝。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用自己一言一行詮釋著中華民族“仁義禮智信”的傳統美德,用自己的堅持信念忠誠奉獻無怨無悔的付出和滿腔熱情的濃濃愛意為我們書寫出中華民族美德的壯麗畫卷,讓我們沉浸在深深的感動里,也我們的靈魂接受了一次美德的洗禮,讓我們反思自己的言行。
伴著感動的淚水,相信每個人都會陷入沉思,是什么力量讓道德模范們做出這些不平凡的壯舉。我想,應該是愛吧。對祖國對民族的愛、對生活對美德對正義的愛、對父母對子女親人的愛、對工作對戰友同事的愛等等,這些滿含真情的愛就像一盞盞明燈,讓文明的天空更加明亮。
讓我們心中充滿愛,長懷感恩的心,擎起美德的大旗,以道德模范為榜樣,從日常點滴做起,在工作生活中于一言一行里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美德的光和熱溫暖我們,也照亮我們未來的路。
【感動中國觀后感】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作文11-23
感動中國作文【推薦】05-30
關于感動中國的作文03-18
感動中國中國女排觀后感03-19
感動中國觀后感06-16
《感動中國》觀后感02-23
感動中國觀后感06-19
感動中國的觀后感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