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樂之城觀后感(精選19篇)
這部影片從名字已經暗示了故事的結尾,愛情之中,有多少是被現實打破,最后黯然收場,努力生活,愿你拿得起放得下,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愛樂之城觀后感:一種更高級的愛情,快來看一看吧。
愛樂之城觀后感 1
有人說,要理解這部電影,要從它的名字開始,我深以為然。比起中文名稱《愛樂之城》或許英文原版《La La Land》更契合電影的內容。《愛樂之城》四字俗套又不契合主題,而《La La Land》更帶有一種預言的味道。天使之城洛杉磯別名"La La Land"即夢幻之城,這也在冥冥中暗示了男女主角在洛杉磯的相遇和熱戀,到最后不過是一場美麗而不切實際的夢。
明星之城洛杉磯從來不缺一夜成名的神話,也不缺一次次被現實打敗的逐夢者。顯然故事的主人公是后者。比起電影中懷著明星夢的咖啡店打工妹和嗜好爵士樂的鋼琴家在落魄時相遇并在相互支持中追夢的故事,男女主一段相識于微時,相守于貧賤,卻耗不過時光,抵不過現實的愛情更耐人尋味。
電影以季節為節點,將兩人的故事分為:冬-春-夏-秋-冬五個階段,冬季的初次相遇,兩個人都處在生活的低谷,被餐廳老板開除的一臉懊喪的男主撞過正要表達贊美之情的女主離開餐館。春季,男女主再次在派對上相遇。雙方被對方的才華吸引,情愫暗生。檸檬一般酸澀而又清新的愛情悄然萌芽。夏季,兩人的愛情一如玫瑰花香一般濃郁熾烈,女主的事業也開始順風順水,然而沒有面包的愛情似乎總是隱患重重。 秋季,夢想和愛情的雙重幻滅。小塞為了謀生偏離自己的夢想,米婭獨幕劇失敗并對塞巴斯蒂安徹底失望。 五年后的冬天,米婭成了當紅的演員,卻早已嫁作他人婦,小塞也終于開起了名叫Sebs的爵士俱樂部,身邊卻沒有了米婭的陪伴。
還記得在秋天的末尾,塞巴斯蒂安對即將遠赴巴黎的愛人說:"我會永遠愛你"。米婭答:"我也會永遠愛你。"而第二個冬天來臨,米婭看到爵士俱樂部里自己親手設計的Logo,塞巴斯蒂安看到米婭身邊的男人時,兩人眼中閃過的些許苦澀是對"我會永遠愛你"的打臉嗎?時過境遷,兩人再次相遇,隔著舞臺深情的一望,無需多言,就能讓人理解"我會永遠愛你"的真實含義。
有人問霍金,人世間最讓你感動的是什么?霍金想了想說,是遙遠的相似性。米婭愛塞巴斯蒂安身上那種即使失魂落魄也還能自命清高的孤傲勁。塞巴斯蒂安也愛米婭身上像石頭一般倔強又堅毅的味道。比起戀人,他們更像彼此的一個復刻版,兩人的愛情大致也就始于這種對待夢想的驚人的相似性,一種始于失魂落魄時的惺惺相惜和一種原來你也在這里的默契感。他們愛的方式就是在對方遭遇相同境遇時給予對方一種更加恰當和感同身受的安慰,當對方失去這種相似性時,當對方的夢想成真時,他們的愛情反倒沒有了立足之地。當小塞首先認識到這其中的問題,于是他開始違心地加入樂隊,努力想要給米婭一份穩定的生活。而米婭發展現實將小塞身上唯一的閃光點被現實磨滅時,她對小塞的愛也被現實敲碎了。
我想電影春夏秋冬的敘述方式也預示著他們的感情發展的階段,此時兩個人同他們之間的感情都是不夠成熟和理智的,而秋天兩人感情的風云突變使他們快速成長,并逐漸懂得愛就是在自己不能給予時要勇敢放手。塞巴斯蒂安在米婭即將離開時說出那句"我會永遠愛你"代表著青澀感情的成熟,但為時已晚。
片尾兩人再次相遇,四目相對時眼中閃過的`驚愕,酸澀,遺憾讓人久久不能忘懷。蒙太奇鏡頭將兩個人腦海之中的幻想呈現出來,重新梳理了兩人的故事,更讓觀眾心中的悲喜一同涌上心頭。作為電影中點睛之筆的蒙太奇鏡頭給了我們許多假設,如果兩人在初次相遇時小塞沒有粗魯地撞開米婭,如果小塞能來支持米婭的獨幕劇,也許現在米婭挽著的是小塞的手臂。然而一切早已注定。假如一切可以重來,他們也不會后悔當時的決定,因為他們已經能足夠成熟和理智地對待夢想同愛情。兩人能共苦卻不能同甘的結局令人唏噓,但又像我們的生活一樣真實,原來一切都能完滿的電影里也沒有那么多如果。
與電影中吵鬧又浮華的歌舞相比,男女主人公的感情似乎太平淡無奇,甚至落入俗套,歡喜冤家式的開頭,倉皇帶有爛尾之嫌的結尾。但是這平淡而又真實的感情才更能讓人感同身受,最好的愛情應如這般,是拋開鮮花美酒的浮華后的真實與平淡。最好的愛情也應該是這般,是兩個獨立靈魂的互相尊重,而不是一方一味的妥協退讓。學會放棄情感潔癖,相愛的人有一個理由會在一起,也有一萬個理由不在一起。生活不會永遠像預想中那樣發展,學會接受,學會理解愛情的另一種存在方式。即便米婭最后牽了別人的手,或許小塞也會再遇良人,但那句"我會永遠愛你"卻不會失效,他們早已是彼此生命中的無可替代。時過境遷,當他們足夠成熟時,早已懂得愛就是放手讓愛的人去做他所想的事,愛就是在身后默默的支持鼓勵,愛也是靈魂上的高度契合而非時時常伴左右。
兩人因夢想結緣的高起點的愛情,最終被現實打破草草收場的結局多少讓人感到悵然若失,但也稱不上遺憾。他們的幸運之處在于在失魂落魄的追夢路上,還有一個和自己同樣失魂落魄的對方。即使最終沒有收獲愛情的果實,卻獲得了比這更為重要的夢想力量。他們會在彼此的愛中不斷成長,直至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模樣。電影在用"美國夢"激勵著年輕人勇于踏入現實的激流中找尋夢想的同時,更向我們詮釋了一種真正成熟的更高級的愛情。
四季有終始,電影也會散場。網友的一句話深得我心:"愿你一生努力,一生被愛,想要的都擁有,得不到的都釋懷。"也希望生活中的你,努力追求你的所愛,學會用一種更高級的方式去愛與被愛,努力生活,拿的起也放的下。
愛樂之城觀后感 2
這周和前幾次不一樣,沒有去景區玩,而是選擇去看電影。這是突然做的決定,原因有兩個:一是緣于在朋友圈看到一個同學的狀態:說《愛樂之城》這個電影很不錯,強烈推薦去看;二是這個影片在前幾天的奧斯卡電影節中榮獲了6個大獎,性價比應該是非常高;三是這段時間學習也很緊,正好趁周末給自己放松放松,好好享受一下。
我的影評:
我從來沒有對電影做過影評,但看了這部電影后,有點自己的看法。夢想(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但只要我們的堅持不滅,哪怕還剩那么一點希望,也絕不要放棄,也許這就是夢想成功前的最后障礙。如果心中還有愛相伴,夢想的路上也會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觀后感:
首先,這是我看過的電影中最好看,最喜歡的電影之一。不管從總體的結構設計,熒屏效果,音樂配樂,還是人物細微表情,情感的展現,都讓我深深的折服。其中,最的就是里面的音樂設計,很應景,也很合適。
其次,從內容上來說,電影主要包括兩個題材:夢想+愛情。小時候,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應該都有自己的夢想。慢慢長大后,很多人卻找不到自己的夢想,不知道自己為了什么在努力。其結果可想而知,最后能真正實現自己最初的.夢想的人太少。就像電影中展示的那樣,我們在追尋自己的夢想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很多的困難,有時讓我們開始懷疑自己的人生,崩潰,想放棄。很多人因此退步不前,久而久之,最初的夢想就這樣失去。還有很多人,可能受外部環境等一些其他的因素影響,一直被動地做著選擇,與自己原本規劃的人生大相徑庭,就這樣一直下去,為了生活而生活,為了工作而工作,很無奈地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不是自己夢想做的事。最后不得不放棄。這里,我慶幸我知道自己的夢想是什么,現在也正在為之努力,并且我現在還處在一個合適的階段。這里面的艱辛,需要付出別人更多的努力,但只要自己堅持,按著正確的方式方法去做,再大的困難也要去闖一把,不給自己留下后悔的機會。就像電影中男主角一樣,雖然經歷了種種困難,最后在自己的堅持和努力下,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這是一個很勵志的故事,也是一個現實的故事。總之,夢想還是要有的,也許堅持了就實現了呢?
最后,比較遺憾的是:男女主角沒有在一起。但值得高興的是,男主角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女主也成功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那回眸的一笑,也許所有的事情,遺憾,都在這微笑中釋然了。同時,也給觀眾留下想象的空間,意味深長......
這電影看得值!希望以后能多多遇見像這樣的好電影~
愛樂之城觀后感 3
看完愛樂之城的首映,時隔一天后,頭腦里不斷回味,還是很享受那在影院中的愉悅感,不僅有感官上的刺激,也有由衷的贊嘆,同時也想借著片子,談談一些關于電影的個人理解。
在影迷這個圈子,很多電影都被戲稱為“豆瓣神片”,打上文青最愛之類的標簽,言外之意,這些片子只是受到了某個固定群體的認可,“豆瓣神片”簡單來說,一般都是偏重情節的作品,它們或者劇情有神走向,結局出人意料,或者所謂有極深刻內涵,再或者就是情感,臺詞等元素有些極強的共鳴。這些,似乎都是通過影片的一個結果,來評判的。我想說的是,其實享受電影,更應該的是享受過程,而愛樂之城,就是這個過程最完美的體驗。
這么說并非貶低愛樂的劇本,但假設把導演換成另外之人,很可能影片就僅僅成為了所謂的“豆瓣神片”,享受電影的樂趣。不僅僅體現在劇情帶來的情緒中,演員的一個微妙動作,一幀巧妙的構圖,一次有趣的運鏡,都會帶來驚喜,當影片中處處都有這種驚喜時,佳作就誕生了。
而且是在一部歌舞電影中,電影同音樂劇不同,它有自己的一套豐富的電影語言,這也成了很多音樂劇,話劇改編成電影最尷尬的地方,鏡頭怎么參與,怎么更立體的布景,剪輯的取舍等等都是蠻有難度的工程,如最近一版的悲慘世界,就顯得有些模棱兩可,lalaland好在作為原創,可以自由的設計這些,同時考驗了導演的`想象力和場面調度能力,而達米安做到的近乎完美
雖然沒有一鏡到底的長鏡頭來拍一段完整的歌舞,但是攝影機的運動幾乎沒有停止過,尤其是音樂響起的時候,攝影機毫不吝嗇的推進,拉回,搖動,可能在一次運動后,背景已經變得天馬行空,配合著演員們曼妙的舞姿,你可以感受到音樂中感情的充沛,替他們由衷的快樂與傷心。歌舞,舞蹈,都是情緒,心情的宣泄,本片對這一點把握的恰到好處,把情感抒發的淋漓盡致,同時作為電影,沒有泛濫到無聊的曲目數量,適可而止,歌曲旋律也很耐聽。
達米安真的是太會拍高潮了,同時也不得不贊嘆他的場面調度能力,幾場歌舞戲,無論是男女主單獨還是群戲,都把音樂節奏和攝影機運動,人的運動軌跡,剪輯的節奏。心里活動和背景結合的滿分!完全就是一種享受,視聽效果非常出色,再加上本片從頭到尾的復古感,很容易讓人想起那個歌舞片盛行的年代,和那些經典的作品,自然又多了幾分情懷加持。
所以說,過程完美大抵如此,當有人做到了,再拋去一切只說劇情顯然是不公平的。
其實還是要說下劇情,其實這個劇情也很用心,有幾處前后呼應很贊,但就像開頭說的,很可能換個導演拍就俗套的很了,但話雖如此,個人還是非常喜歡那個結尾的,可以說,這是最壞的結尾,也是最聰明的結尾,作為好看到爆的本片,也是最完美的結局。
如果電影是場夢,我愿夢到愛樂之城。
愛樂之城觀后感 4
又是忙碌的一天,下班前以為又要加班了,還好,準時下班開心度周末嘍,突然好想看電影,跟親愛的商量了下,說干就干,開始網上找有沒有好看的,咦,《愛樂之城》,這幾天總看到它,豆瓣評論不錯,于是定了IMAX廳,時間稍有點晚,但能接受,吃了飯就等著看了,跟親愛的一起很開心。
好萊塢制作,剛開頭,沒想到跟印度電影一樣一言不合就又唱又跳,基調很開心的,音樂做的很好,IMAX廳的視覺和音效也是一流的,只是看著看著就覺得情節很慢。
用親愛的話說:沒看懂什么意思,老實說看過評論說前半部有點無聊,越看越覺得說的`有道理,親愛的都睡著了,不過這類電影不是他的菜,睡就睡吧,前半部分確實有點拖沓,情節不突出,不知道放那么多想表達什么,不過看到后半部,從男女主角出現矛盾開始,情節的節奏就很合理了,各自為夢想奮斗—長期不見面—見面就吵架—短暫和好—不可調和的矛盾:夢想or愛情—分開,因為我知道結局是兩人沒在一起,盡管知道,盡管有心理準備,可當他們再見的那一刻我依然覺得心痛,男女主角想了無數個what if,可是事實就是事實,成長是要付出代價的,無論你怎么想:如果當初沒有分開會多么幸福,可是回到那一刻也許你的選擇依然是夢想和奮斗,這就是年輕需要經歷的,看完電影,我就一直嘆氣,親愛的問我為什么嘆氣,我說不知道,其實我知道只是不知道如何表達,心痛。
嘆氣會好受一點,為什么人都要經歷這個過程,放棄這個選擇那個,我在想如果我和親愛的在早幾年剛畢業的時候認識,可能也會經歷這種分離吧,幾年后覺得當初好幼稚,很多事情都可以解決的,可是在那一刻就是只有一種解,我們何其有幸!
愛樂之城觀后感 5
伴隨著車輛鳴笛,熟悉的節奏緩緩響起,加州的陽光正好,在堵車公路上形形色色的人載歌載舞。就是在這里,米婭和塞巴斯蒂安第一次相遇。巧合的相見,小演員與爵士鋼琴家的愛情,仿佛雨天落下的第一粒水珠,滴在了我的心頭,于是,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他們在天文館約會,在空中跳舞,仿佛在夢里;在山頂休息時,米婭脫下高跟鞋,以加州傍晚的天空為背景,與塞巴斯蒂安共舞,一鏡到底,浪漫不可控制地溢出,兩人之間的感情也慢慢升溫……它的題材也許有些陳舊俗套,但是它就如童話故事那般浪漫、美好。逐漸升溫的情愫在紫色的天空下緩緩蔓延開來,我感受到了唱歌、跳舞、追逐夢想的力量,它們讓我置身在另一個世界,在那個世界上少了現實的不安與苦惱,有的是能夠治愈我的愛。
音樂能夠深入人心。塞巴斯蒂安的音樂將電影串了起來,他在圣誕餐廳的獨奏,在家中為米婭伴奏,以及最后在他的酒吧演奏,樂聲從未改變,人物卻早已不同,我感受到了一絲“物是人非”的傷感。也正是因為有了音樂,米婭才和塞巴斯蒂安相遇。我不禁問自己:音樂真能有如此魔力?我想是的。音樂用一種無法言狀的方式將人和人連接起來,在這個時候,自我保護的壁壘被音樂打破,心和心就這樣貼在了一起。
夢想也將他們串聯。米婭想要在好萊塢闖出一片天地,希望自己也能和那些明星一樣,能夠實現自己的演藝夢想;塞巴斯蒂安喜歡爵士,他想要拯救爵士,想要讓看似過時的爵士再一次被大眾認可,他想開一間酒吧,酒吧里只有他喜歡的爵士。相似的境遇與追求讓他們彼此吸引,卻又因為各自的追求,他們漸行漸遠,最后給我留下的只有五年后米婭的那回頭一望。
《愛樂之城》作為歌舞片來說并不算驚艷,但是它的表達方式卻讓我為之著迷。低吟淺唱,喃喃而語,情真意切,舞蹈腳步輕快隨性,音樂總是在情感恰到好處的瞬間順勢涌出。這些歌舞仿佛不是為了取悅觀眾,而更像是兩人的`私密情話。更何況它還致敬了多部風靡世界的好萊塢影片。米婭工作的咖啡館對面,就是《卡薩布蘭卡》的取景地;塞巴斯蒂安在山頂跳舞致敬了《雨中曲》的經典動作;兩人約會時看的電影是《無因的反抗》;巴黎的場景致敬了《一個美國人在巴黎》。這些好萊塢黃金時期的金色碎片都被導演小心收攏起來,為影片帶來更多光芒。
我最喜歡的片段是米婭的試演。它讓回想起我第一次聽到這段樂曲的場景,我正坐在桌前,窗外是風沙飛揚的景象,但我的心中卻流淌著塞納河,年輕的姑媽來到巴黎,縱身躍入塞納河,歌詞里唱到:“盡管河水冰冷刺骨,但我定會再做一次。我用這來獻給那些心碎的和那些心中有夢的人們。”歌聲回蕩在我腦中久久無法散去,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浪漫。艾瑪斯通就站在那里,光束打在她身上,我被她帶到了巴黎……這是全篇精心編織的浪漫光影夢中,唯一不費吹灰之力就騰空出竅美妙到所有鏡頭都不可比擬的部分。
如果五年后米婭走進爵士酒吧跟塞巴斯蒂安重歸于好,那它可能只是一部還不錯的愛情片。但是這并沒有發生,一曲終了,回到現實,誰也沒有奮不顧身,誰也沒有離不開誰,兩人回到各自的生活,一切不過幻想。這是最讓大家唏噓流淚的一段,不過在我看來,這也是結束愛情以及結束影片的最好方式——即使幻想里很美好,即使我依然愛你,但我和你卻再無以后,不過我依然接受這不完美的結局,但是,和你在一起的每個現在都是最美好的。電影里的春夏秋冬又一冬,愛情來來去去,從沒有減少過。
情人節的浪漫也是如此吧,我們見證了一段沒有天長地久的愛情,卻開始學會珍惜所有相處的點點滴滴。我們都不知道這段感情的終點在哪里,但請你記住,我的夢想里有你,此刻的你,永遠的你。
愛樂之城觀后感 6
下午到最近的電影院看了《愛樂之城》,不說里面的配樂和絢麗的服裝了,劇情也是很打動人。
繁華的.洛杉磯,男孩塞巴斯蒂安以在酒吧彈鋼琴為生,夢想是開一間自己的爵士樂俱樂部,女孩米婭是咖啡店收銀員,夢想是成為一名演員。當然在夢想到達之前,兩個人都經歷過很多次失敗,塞巴斯蒂安放棄自己的向著傳統爵士樂探究的道路,米婭干脆回到老家,打算放棄做演員。這個時候,事情出現了轉機,米婭得到了一個面試的機會,并在塞巴斯蒂安得鼓勵下全力以赴,塞巴斯蒂安則繼續自己的爵士樂道路。五年以后,米婭已經成了一名大演員,塞巴斯蒂安也開了屬于自己的爵士樂俱樂部,兩個人都實現了自己得夢想,唯一遺憾的是最后兩人并未再一起。可不過這就是生活,不是嗎?
跟老媽匯報自己的觀后感,老媽說有時候事業成功了,感情卻不成功。令我感興趣的是,成功的背后,是經歷過的多少次失敗。想到自己還在未知中,于是淚目了。旁邊坐著的一個老外,也直抹眼淚。
愛樂之城觀后感 7
這部電影評分好高,聽說特別適合藝術者們看,不管是演員還是做音樂的、跳舞的,前期其實付出的確很多,特別是成名之前的黑暗期,很多堅持不下去半路轉行的比比皆是,而男女主角的感情線也是很寫實,最后他們都實現了各自的`夢想,但并沒有在一起。電影看了還是有感觸的,但并沒有很多影評寫的那么好,或許也是應了那句話吧:僅獻給追夢的人。
我自己本身也是舞蹈行業,也經歷過無數個想轉行、或者路上跑偏的時期。身邊感觸最深的是一對情侶朋友,男生是吉他手、女生是主唱,看起來金童玉女,實際上因為兩個人性格不羈,年輕也不懂得如何謙讓、包容,五年分分合合,最終分道揚鑣。
說到愛情挺羨慕西方人的愛情觀,在一起和分手,從來都是只關乎愛與不愛。當然這樣說有點以偏概全,但是國內而言,如果男人功成名就,大部分女人會選擇退隱成為其背后的精神支撐。然而女主還是堅持按自己的節奏去排練、演出,如果這事兒真發生在自己身上,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動搖?畢竟成全也是愛情啊,但我個人更喜歡這種雙方人格獨立的愛情關系。
當有一天事業和愛情擺在你面前讓你二選一的時候,你選哪個?
其實導演在最后小塞的小酒吧里也給出過答案,另一種結果,一首鋼琴曲的時間就是另一種人生。然而這也僅僅是南柯一夢,曲終女主跟她的丈夫離開了。
電影里面致敬了很多經典電影,不管是背景或是人物打扮色彩很濃郁,還有采用蒙太奇和倒敘插播,有時會讓人覺得不知道哪個才是現實哪個才是夢境,整體給我的感覺就是南柯一夢般的藝術快閃。
記得片中男主說過一句大概這樣的話:LA是一座充滿機遇的城市,同時它也很殘忍,不努力就意味著淘汰。相比起來,我覺得紐約更加紙醉金迷,它現實、但只要你能抓緊機會,你一樣也可以功成名就。這種感覺跟國內的北漂、海漂、廣漂一樣,我們都是普通人,但都想要留在大城市。即使老家你能輕松供起首付、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做一份輕松工作足夠開支就行,然而你還是拼命想要留在大城市,即使每個月交完房租還完卡數所剩無幾,但這里有步履不停的電影和音樂會,有迅速抓住行業最新資訊,每天能夠離夢想接近一點點。
謹以此片,和那些心懷夢想不放棄的可愛人兒,共勉。
愛樂之城觀后感 8
LA LA LAND,愛樂之城,一部金球獎七投七中、獲得奧斯卡14項提名六項中獎的歌舞片,雖然在最佳影片頒獎時出現烏龍,愛樂之城并沒有獲得最佳影片獎,但如此戰績也足以證明這是一部優秀的作品。
電影講述的故事在當代的洛杉磯,寂寥的小演員米婭的志向是女演員兼劇作家,她沉迷老電影明星。她在華納兄弟的片場當咖啡師,經常翹班去試鏡。塞巴斯蒂安是一名爵士鋼琴師,對藝術有著近乎潔癖的追求。他想開間俱樂部,但他所癡迷的音樂更適合博物館,幾乎沒有人會愿意花錢去聽,為了生存,他在與米婭相愛后違心加入了一支流行爵士樂隊,在尖叫的觀眾面前擺弄音樂合成器。同樣追求夢想的兩人在這座城市里遇見彼此,在唱唱跳跳中墜入了愛河,相互慰藉扶持,一起追求畢生夢想。但在逐漸達成夢想的同時,藝術與商業、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朦朧博弈,另兩人的情感也面臨抉擇和考驗,在經歷了一系列挫折、分歧后,他們彼此鼓勵對方不要放棄夢想。五年過后,米婭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為了出名的'女演員,小塞開了自己夢想中的爵士俱樂部,但他們并沒有像傳統的愛情劇中兩人同時收獲了愛情和成功,米婭結婚生女而小塞依然孑然一生,某天,米婭無意間和丈夫來到了小塞的俱樂部,聽小塞彈完了一首曲子后,兩人相視而笑,各自回到了自己的生活中。
中國選擇在情人節這天上映這部電影,我也剛好在情人節這一天看了,原本以為就是一部加了歌舞元素的愛情片,最后的結局一定是男女主角收獲各自的成功的同時也收獲了愛情。當然,我錯了。從電影院出來,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廣電審片的人一定沒有看結尾,這是擺明著情人節要人分手的節奏啊。但整部電影最出彩的恰好是它這看似不圓滿的結尾,就像雅克·德米的《瑟堡的雨傘》的結尾,曾經熱戀的男女主各自婚嫁,分別多年之后相遇,只有簡單的幾句寒暄,他們回到了各自的軌道上。毒舌電影說:只有懂得遺憾的人,才能拍出真正的傷感。就是這份不圓滿,這一份遺憾,使得影片最后八分鐘Seb那首曲子的回憶和幻想升華了整部作品:假如餐廳相見的時候我吻了你,假如我沒有為了生計而加入那個新式的爵士樂團,假如你面試成功后我們一起去了歐洲,你在拍戲,而我在我喜歡的爵士樂餐廳里彈琴,假如最后我們一直在一起,結婚生子,一起在某天進入了一家爵士俱樂部……當最后一個音落下,回到了現實。這樣,電影就像給予觀眾兩個結局,一個happy—ending,一個因為這個虛構的happy—ending而強化了之后的遺憾和傷感。而這個結尾升華了整部電影,一個真正令人滿足的結尾不會是敷衍的大團圓,而是一切盡在不言中。
“對于在現實中活著的觀眾而言,一個萬事如意的故事,根本不會動人。只有拍出那份遺憾,拍出愛的脆弱,才能讓我們走出影院時,收獲真正的撫慰。”
這部電影還有其他的高明之處,一個是配樂,一個是攝影,還有主角們的表演,尤其在米婭面試時講述她姨媽的故事那一段,導演沒有選擇在此處放入回憶殺,而是直接讓周圍燈光暗下,全靠石頭姐來演繹,那段雖然是歌曲,但它更像是一個陳述,一份祝福,給那些為了夢想而不斷奮斗的人。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很優秀的電影,雖然并不能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相比起月光、海邊的曼徹斯特、血戰鋼鋸嶺來說,愛樂之城的確很難從當中脫穎而出),但并不妨礙它橫掃各類大獎。
愛樂之城觀后感 9
“City of stars,Are you shining just for me?City of stars,Theres so muchthat I cant see……”
每個人都有喜歡的音樂,而我喜歡的,是“OST”。因為在聽音樂時,我總會通過這動聽的樂曲,聯想到電影中的種種情節。《City ofStars》是電影《愛樂之城》的歌曲。每當聽到這首歌,我的心總會像一片無底的空洞,任憑這首歌在我的心中飄。
最近一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于2017年2月27日舉行,那個時候,我正在為小學畢業考試備戰,利用業余看手機之時,對《愛樂之城》這部電影也有所耳聞,只知道在頒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時候出現了一些“烏龍事件”,但對于這部影片的內容和主角,我一概不知。
現在,已經離這部影片播出有一年的時間了。今年寒假,我在手機上想看一部英文電影的時候,又想到了它。看后,我淚流滿面。
《愛樂之城》講述的是一位有理想抱負的女演員和一位極度熱愛爵士樂的鋼琴手,從相熟相知,再到相愛相恨,最后終究沒有走到一起,給人留以遺憾的故事。
故事中的女主角米婭,是一名咖啡店的女服務員,她因為自己的姑姑熱愛表演,利用一切業余時間去試鏡,卻一直碰壁。男主角塞巴斯汀,是一位癡迷于爵士樂的鋼琴手,在酒吧里做樂手,常常因為自己情不自禁地彈自己的曲目而被解雇。雖然他們的身份不同,職業不同,卻都有一個共同點——為理想而奮斗。
他們在一個城市幾次相遇,堵車的路上,酒吧里,參加party的`時候,機緣巧合之下,兩個有理想的年輕人在唱唱跳跳中墜入了愛河,相互慰藉扶持,一起追求畢生夢想。但是在逐漸完成夢想的同時,兩個人的感情也出現了一些波折,最終沒能執子攜手,與子偕老。
他們身上的故事,未必是每一個人都經歷過的。但是故事里的失敗和成長,是每個人的人生中,必不可少的。在塞巴斯汀為了生計要放棄夢想時,是米婭喚醒了她;可是當米婭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時,卻失去了塞巴斯汀。他們一起成長,一起為夢追尋。這讓我想到了“北漂”。“北漂”是特指來自外的人們,但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人們。因為他們在來京初期都很少有固定的住所,搬來搬去的,給人漂乎不定的感覺,故此得名。北漂一族,也不是一群為夢想,為事業而戰的人嗎?有句老話叫做“要想人前顯貴,就得背后受罪”。各行各業的“狀元”,他們能奮斗到這個位置,也不是一帆風順的。
數年后,已是事業和家庭“雙贏”的米婭,和自己的愛人手拉著手,來到小塞的酒吧。小塞也看到了她,他走到鋼琴前,又彈起了那一首屬于他們兩個人的歌。所有人都以掌聲來迎合這首歌,只有米婭,哭了起來。那一刻,也正是我被感動的一刻。“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有舍才有得,兩人因夢想而識,又因夢想而散。這一對陰差陽錯的鴛鴦,實在是想讓人惋惜、流淚。
這部電影不僅內容感人,在視覺效果上、攝影上包括伴奏插曲,都是那樣的唯美。各種炫技長鏡頭、變幻布光、復古風美術設計,為這部影片增光添彩,并且這部影片的主演,也都是“老戲骨”了。我算了算,這部影片大概獲得了三十多次獎,收到了各界的好評,是一部“良心之作”,無論是誰看了,都會令這部影片走進心底。
《愛樂之城》,雖然沒有完美的大結局,卻依然給人一種美好的感覺,一種對生活的向往。電影中的每一處,都是那么浪漫,令人舒適的。如果可以,我也想到電影中,和他們一起為夢想奮斗!
愛樂之城觀后感 10
當歌舞劇看的話,是非常有Singing in The Rain的感覺。
當然,在這樣的前提下,大冬天的晚上,女主只穿小禮服街上走還不覺得冷(雖然好萊塢的冬天不冷,但明明白天還穿著羽絨服);兩人到一個天文館約會到一半忽然飄起來跳舞(可能是為了表現心情愉悅);電影院里,女主跑到臺前找人,這么擋視線,居然沒有觀眾罵她(可能觀眾素質實在超乎想象的好)等等這種邏輯問題,就不要太糾結。
兩個追夢人大多只能共患難,不能共富貴,名成利就之后便會分道揚鑣,所以電影的.結局在我意料之內。
在他學會妥協,與討厭的人合作,做不喜歡的音樂,整日為事業忙碌,有一天她問他是不是放棄夢想?
兩人還為此起了爭執,直到Mia的獨角戲慘敗,演技被路人嘲笑,她不由得對自我產生懷疑,他倆的愛情也隨之崩潰。
后來,當他重拾理想并成功開了一間Club,彼時她也大紅大紫,同樣是一個舞臺的距離,同樣的一首曲子,臺上臺下卻已物是人非。
敘事方式很特別,但我對電影的感覺一般。
我想我真的沒法跟只為藝術而生的藝術家在一起,我一直認為只有你變得強大,有話語權有錢才無需顧慮別人的喜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就像張曼玉,她不需在乎大眾喜不喜歡她的歌聲、她的音樂,不論你欣賞與否,她想唱就唱,因為她不需要靠你吃飯。
當你窮困潦倒,自己都養不活自己時,還怎么實踐夢想?
只有極少數的人在實現夢想的同時還能賺到錢,一般的人如你我給自己設下期限后,不行就認命,換另一個方式也能到終點。
當然不受生活脅迫、不向現實低頭,即使三餐不繼,也堅定不移奔向目的地的人,我是極為敬佩的,因為我做不到,我只會在夢想和現實之間找平衡點,爭取兩邊都能兼顧。
最后是一連串的重新假設過程和結局,然而世上根本沒有如果,那一首曲,是開始也是結束,從此是路人。
愛樂之城觀后感 11
《愛樂之城》是我近期看過最好看的一部電影,男主有點像拉爾夫.菲因斯,這種顏我基本沒有抵抗力。:)之前朋友說時長有兩小時還怕太長,結果字幕出現時竟舍不得離開,不是說好兩小時嗎?怎么這樣快就過去了?
劇中的舞蹈場景致敬了一大票上世紀黃金時代的歌舞片,什么《雨中曲》、《一個美國人在巴黎》等等。開場舞就讓人驚嘆,那樣看似紛繁復雜卻又有序的場面,要如何調度才能拍出這樣一場色彩艷麗又能立馬撩起你熱情的.視聽盛宴。第一段雙人舞很容易聯想到阿斯泰勒和琴逑羅潔斯這對金童玉女的經典劇目,后面居然還有奧黛麗.赫本在《甜姐兒》中相同的造型背景鏡頭。與老片子《卡薩布蘭卡》和《無因的反叛》場景接得很棒(英格麗褒曼和詹姆斯. 迪恩分別是媽媽和我很喜歡的演員)。看到那些熟悉,甚至是類似的鏡頭、段落,舞蹈(比如一開始米婭告訴賽巴斯汀轉角那個地方曾是《卡薩布蘭卡》的拍攝地,而后來,她們也如《卡》劇一般,若干年后,“城市里有那么多酒館,你卻偏偏走進了我這一家。”,比如在電影院里面看劇中反復提到的老片子《無因的反叛》,下一個鏡頭,同樣的地點,男女主角約會去了。)這些場景,像是見到了老朋友,一別經年后竟又重縫,會心一笑。
整個電影開始很老套,“我猜中了這個故事的開始,但我卻沒能料到這個故事的結局。”男主角為了理想積累資金,努力在樂隊演出,女主角也有了試鏡的機會,之前的爭吵應該在一起回去試鏡時冰釋前嫌,以為又是一個努力實現夢想然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大團圓童話。但,結果,卻是各奔東西。
結尾那一段相當振撼,導演的才華讓人擊節,鏡頭運用得眼花繚亂又流暢自然,夢想都實現了,五年艱辛只一筆帶過;但夢想也破碎了,守在身邊的不再是那個他(她),LALA LAND 果然是夢想之城,當米婭最后回眸時,不禁潸然。
愛樂之城觀后感 12
白羊座三分鐘熱情的小瘋子一枚,趁著剛剛看完電影,趕緊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我這人或許有點太自我,說實在的,我從未成功寫過影評書評,就像前任說的,我太容易把自己代入其中了。或許我真的只適合以后寫自傳吧。
影片有幾個細節特別打動我,因為兩天前才徹底告別了我的上一段感情,于是難免的,我在看電影的過程中總是無意地想起我那又美又疼的愛情。
1、男女主角的相遇與再相遇。終是有緣人啊,所以才在第一次匆匆一別后,還能再相遇,不僅再相遇,還彼此暗生情愫。和前任在一次領裝備中初見,簡單的寒暄后,便匆忙道別。本來世界很大,本來第二天馬拉松人很多,但是緣分讓我們相遇了,在那個下午,愛情降臨了我的世界,我知道自己逃不掉了,卻心甘情愿地陷進去。
2、男主給女主講為什么爵士樂那么偉大。他說不同的力量在這不斷沖突、妥協,同一首爵士樂,每一次現場都會不一樣。男主對一個東西的愛,以及他對一個東西的研究與專一與我前任極為相似。我聽得感動,因為他的解說,我離愛上爵士樂已經差不多了。前任說,我們都是自帶世界的人,我特別喜歡這話。他確實自帶世界,同樣是思南路,我和他去就是不一樣,同樣是外灘,我看了十幾遍,卻唯獨和他在一起的時候,開啟了新世界。他的知識結構讓他在和我逛這些地方的時候,能說出一二三來,不看看熱鬧,會看看門道。和他在一起,我開始領略到看門道的.樂趣所在。我不知道我是否開啟了他的新世界,或許還不夠吧,關于我,他曾在票圈發過這么一段話,這段話我視若珍寶:
She is a kind-hearted, generous person,
A most charming and interesting soul,
An exceptional marathon runner,
A so conprehensive mind,
A truly trustworthy friend,
And therefore my perfect match.
這個評價讓我無比地受寵若驚,我也開始相信我確實也自帶世界。本來白羊就蜜汁自信,再這么一來,我對自我的好感快要爆棚了。嗯,我是真的欣賞起自己來了,愛自己愛白羊這個星座。嗯,等我以后老了,我一定會把自己的經歷寫成書,把這一路來的經驗分享給后人,讓看我書的人從中有所收獲。
3、因為男主,女主從討厭爵士樂變得也喜歡爵士樂了。影片的最后,男主彈琴,而女主也聽懂了,如果一切重頭來過,此時此刻,我會和你在琴聲中擁吻……可惜的是,沒有如果,于是我最后一個音終究沒有彈完,沒有你,不完整。可是人生啊,就像流淌的河流,過了就是過了,我們一路的選擇,終于讓我們錯過彼此。五年后,我已為人妻、已為人母,再相遇,曾經的回憶滾滾襲來,叫我如何不難受。最后釋然一笑的瞬間,我們才終于從遺憾與傷感中抽離,只要你好,那就好,曾經相愛過,我就知足。我會在心里彼此祝福。
簡直了,我又寫到自己身上來了,還是太關注自己。我知道每個人都有故事,我也知道自己身上的這點事不足以被傾聽。我失戀了,我不能告訴別人我有多么難受,是怎樣的一不小心就會淚流滿面,我如何想念他,甚至毫無出息的期待有一天他會回來找我。這些心情,我不能對人說,寫,成了我唯一可以傾訴的方式。
啊啊啊,那些心情都去哪里了,怎么突然就沒了
好傷心,重寫一遍吧,傷感
包括我在內,前任一共談了三任。第一任,計劃出國的他為她留在西安讀研,改變了自己的未來;第二任,他整日整日的等她消息,從北京到深圳,他飛了一次又一次,他為她傷心難過以至狀態跌入谷底。在他的低谷時期,我們相遇相戀了,我說不介意他的低谷,他說不,還說有一天他會因為這個原因離開我。分開時,他說,他已經把自己僅有的光和熱都給了我,接下來讓他一個人自生自滅。天知道,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有多么難過。我后悔自己的作,后悔自己沒有照顧到他的狀態,到頭來,傷到了自己最愛的人。
他總是那么用力,每一段感情,他都傾其所有。他的靈魂那么純潔,他的內心滿懷善意,卻總是被傷害,他值得最好的愛情,卻沒有被歲月溫柔以待。
我多么希望,我沒有在這段關系中作過,沒有任性過,在每一個節點,我都做了更好的選擇,我都處理得當,我的愛像溫暖的陽光,陪他走出來低谷。
可是沒有,一切的假設都不為真,失去了就是失去了,我的任性,終究讓我失去了他,也傷害了他。
答應我,一定要好,要幸福。你知道的,只要你幸福,我就幸福。
愛樂之城觀后感 13
愛樂之城,開場便是在高架橋上的堵車秀,一下子讓人身處于輕快的節奏里,渾身細胞都復活了。類似于歌舞劇的電影,以前還看過《紅磨坊》。相比較下,《紅磨坊》過于夸張、無論妝容還是歌舞,而《愛樂之城》,色彩鮮艷而不媚俗,歌舞明快且流暢,讓人耳目一新。特別愛米婭的服飾,那一身白色的襯衣搭配黃色的包,脖上系以藍色為主色調的絲巾,整個人顯得活力四射,從沒想過,絲巾還有如此魅力。還有那身黃色連衣裙搭配桔色包,又顯得女主高雅而含蓄。還有綠色晚禮服,都喜歡不得了。
愛樂之城,故事情節雖老套但不狗血,所以結局似乎一開始就注定了分手。男追女,之后,各自為最初的`夢想而努力。男主迫于殘酷的現實,不是不放棄夢想,強迫自己迎合聽眾,到外參加各類商演,以為現在的生活是女孩想要的。結果,與女主一番唇qiang戰之后,找回了方向。女主,在一次次試鏡失敗后,轉為寫話劇,又是失敗,面對無法改變的結局,她彷徨、失落,不自信,想要逃避,被男主牽回了起跑線。他們在面對挫折時,相互鼓勵。在面對機會時,相互成全,最終,都夢想成真了,但,卻再也回不去了。
“那又怎樣”,劇中,男方最愛說的一句話。回不去,那又怎樣,我們都成為了最后的自己。
愛樂之城觀后感 14
又是忙碌的一天,下班前以為又要加班了,還好,準時下班開心度周末嘍,突然好想看電影,跟親愛的商量了下,說干就干,開始網上找有沒有好看的,咦,《愛樂之城》,這幾天總看到它,豆瓣評論不錯,于是定了IMAX廳,時間稍有點晚,但能接受,吃了飯就等著看了,跟親愛的一起很開心。
好萊塢制作,剛開頭,沒想到跟印度電影一樣一言不合就又唱又跳,基調很開心的,音樂做的很好,IMAX廳的視覺和音效也是一流的,只是看著看著就覺得情節很慢,用親愛的話說:沒看懂什么意思,老實說看過評論說前半部有點無聊,越看越覺得說的有道理,親愛的`都睡著了,不過這類電影不是他的菜,睡就睡吧,前半部分確實有點拖沓,情節不突出,不知道放那么多想表達什么,不過看到后半部,從男女主角出現矛盾開始,情節的節奏就很合理了,各自為夢想奮斗-長期不見面-見面就吵架-短暫和好-不可調和的矛盾:夢想or愛情-分開,因為我知道結局是兩人沒在一起,盡管知道,盡管有心理準備,可當他們再見的那一刻我依然覺得心痛,男女主角想了無數個whatif,可是事實就是事實,成長是要付出代價的,無論你怎么想:如果當初沒有分開會多么幸福,可是回到那一刻也許你的選擇依然是夢想和奮斗,這就是年輕需要經歷的,看完電影,我就一直嘆氣,親愛的問我為什么嘆氣,我說不知道,其實我知道只是不知道如何表達,心痛,嘆氣會好受一點,為什么人都要經歷這個過程,放棄這個選擇那個,我在想如果我和親愛的在早幾年剛畢業的時候認識,可能也會經歷這種分離吧,幾年后覺得當初好幼稚,很多事情都可以解決的,可是在那一刻就是只有一種解,我們何其有幸!
愛樂之城觀后感 15
當塞巴斯蒂安為已經嫁為人婦的米婭彈完最后一個音符,電影院里已是哭聲一片;這一對支持彼此追求“詩和遠方”的佳偶分道揚鑣,讓多少觀眾心痛不已。奪得金球獎七項大獎,又獲得奧斯卡獎14項大獎提名的《愛樂之城》果真有如此魅力嗎?
若讓我來評價這部電影,我只能說,影片前半部乏善可陳,甚至令人懨懨欲睡,后半部情節有稍許驚喜,間或穿插進的歌舞如同影片劇情推進的調味劑,等你看劇情看到堅持不住時,歌舞就碰了出來,讓觀眾從平淡無奇中暫時解脫。歌舞片是好萊塢的“傳統保留項目”,若要和《音樂之聲》《雨中曲》這些劇情飽滿,歌舞流傳于世幾十載的歌舞片黃金時代的作品比,《愛樂之城》只能算是個“小字輩”。
至于為何該片奪得那么多獎項和獎項提名,哎,大洋彼岸的審美標準不一直是上躥下跳的么?一時把大獎給《拆彈部隊》這樣的“主旋律”影片,一時又突然青睞法國拍的復古默片。歌舞片是美國電影的傳統,并且是已經沒落的傳統,這些個獎項和獎項提名間大概混雜著向“傳統致敬”的意味。
但《愛樂之城》遠渡重洋來到中國,緣何受到這么多中國年輕人的青睞,讓他們在影院內影院外感動到哭斷腸?塞巴斯蒂安和米婭的愛情,折斷在米婭的成功之路上,歷經挫折,米婭成了影星,嫁給大款,過起了奢華生活;他們兩個,相遇在塞巴斯蒂安開的爵士酒吧里,塞巴斯蒂安終于實現了自己的音樂夢想,可此時他的愛人已嫁作他人婦。他顫抖著為愛人再奏一曲,此時影片給出了一個令觀眾肝腸寸斷的情節假設:這對佳偶結合,共度一生。
錯過,令人肝腸寸斷。但細細想來,米婭這樣的姑娘能成為心懷各種夢想的男人的佳偶吧?米婭為著塞巴斯蒂安不為人認可的鋼琴演奏迷上了他;她棄了上流社會的`富裕男友,和一貧如洗的塞巴斯蒂安相依相伴。當這對戀人租住在狹小簡陋的公寓中過著貧窮生活時,米婭從未抱怨過愛人,她沒覺著愛人經濟條件差是“對不起她”;相反,當塞巴斯蒂安為著5000美金月薪和流行樂隊四處巡演時,米婭卻想放棄他了,因為他“放棄了夢想”。
想想我們周遭的現實,多少女人為經濟的困頓抱怨男人,會為著5000美金的月薪幫男人戒斷夢想,會把愛人的價值等同于5000美元的月薪?米婭不是,她要“詩和遠方”,她自己追求到了“詩和遠方”,她也要陪著愛人追求“詩和遠方”。很多人說,《愛樂之城》告訴我們,愛是互相成就。很多人哭,因為米婭之愛求而不得。我們常常以愛之名逼愛人與現實茍且,我們常常被所謂的愛囚禁在雞零狗碎的生活表層。米婭之愛,是愛應有的樣子,但世間誘惑太多,此愛難求。
米婭之愛也凸顯了《愛樂之城》的高級之處:它在一個看上去很俗套的愛情故事中,加入了這一筆超凡脫俗,叫我們俗世男女反思愛的真諦。塞巴斯蒂安與米婭這對佳偶是否在一起已不重要,因為他們都目送對方到達了他們追求的遠方,他們是愛人,也是戰友。
愛樂之城觀后感 16
看這部電影之前,一位女性朋友忠告我帶上紙巾,免得哭鼻子時沒紙。結果,這包紙巾根本就沒開封。我期待這部高分電影帶來一個驚喜,結果拆開音樂劇的包裝,只看到一出徹頭徹尾的陳詞濫調。
我能理解為什么朋友喜歡這部電影。電影的男女主角都是懷揣夢想的年輕人,想著用自己的努力和才華在洛杉磯贏得世界的關注。相似的心境讓兩人墜入愛河。當事業開始起飛時,男女主角又不得不各奔東西。中國觀眾早已熟悉類似的主題,比如“北漂”。不少觀眾可能正經歷類似的遭遇:胸懷夢想而生活拮據,充滿熱情卻不被人理解。看到男主角被親人質疑時,我們都想沖著屏幕喊:
“走開,別管我們年輕人的事!”
生活出現巨大的裂縫,這本是吹起激昂號角的`時候,男女主角的應對卻一點也不主動。男主角莫名其妙地加入到一個成功的樂隊,放棄自己對爵士樂的堅持,獲得經濟上的成功。他最終靠著樂隊的收入開了自己夢想的爵士樂吧,但在我眼中,這一成功充滿了諷刺的味道。如果說男主角的成功還能起到點反省作用的話,女主角的奮斗簡直瑪麗蘇到家。她之前的面試毫不成功,社交中也清高自傲,創作的話劇惡評如潮。當然,劇本不敢隨意槍斃女主角,所以還是生硬地安排一個星探“發現”女主角的才能,給了女主角一個面試的機會。面試的題目是講一個故事。女主角思忖良久,開始講:
“我的阿姨跳進了塞納河……”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女主角接下來絮叨了一堆關于夢想的大道理,似乎所謂的夢想就是做跳入塞納河這樣常人不做的事情。但沒關系,電影里的女主角還是因此獲得機會,并成為大明星。
整個電影就像女主角講的故事一樣,看起來飽含深情,細想起來卻沒什么道理。男女主角的愛情也是如此。兩個“北漂”的愛情故事,有很多可以挖掘的題材。電影中男主角對女主角說,“你最初愛上我,或許是因為我那時的落魄,能讓你對自己的感受好一些”。我當時以為電影會以此為契機,探索更深刻的面包與愛情的道理,沒想到電影接著在世俗故事里無法自拔,再不愿深入討論。電影的最后,女主角成為大明星,和丈夫一起來到男主角的爵士酒吧。男女主角幻想著另一種生活的可能。這原本是升華電影主題的一個好機會。可惜的是,幻想的生活中,兩人的愛情繼續依然要建立在物質成功之上。似乎除了成功,生活再沒有其他可能。如果我是劇作家,我大概會把幻想的橋段換做兩人在貧賤生活中相濡以沫。畢竟,那才能襯托出所謂成功的本質。
但導演一定不想這樣。他想要的,大概只是載歌載舞的勵志MV。
愛樂之城觀后感 17
其實我覺得《愛樂之城》要講的還不止是對于電影的熱愛,或用電影填補現實的缺憾。更多時候,電影用這樣一個愛情故事,其實要說的是電影(或藝術)對人深遠的“影響”。在電影之中,男女主角是因為對藝術的共同喜好相識相知,他們除了互相鼓勵和互相成就彼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對對方的影響。
就像斯通本身并不熱衷爵士樂,但高斯林卻改變了她對此的看法;她原先也希望通過參加一些社交派對認識一些上流社會的導演或制作人,以實現自己的演員理想,但高斯林卻讓她去學習創作,而有趣的是,當斯通開始寫自己的劇本時,之前和她一起住的室友們(她們不免熱衷于結實權貴)卻統統離場不再出現,而斯通則走上了真正的“藝術”之路,如若不是因為這樣,她亦無法在最后那次面試中打動制作人(因為制作人說她需要的是演員的“創作”能力);同樣,當高斯林為了生計跟隨樂隊長期巡演,差點放棄自己的理想時,只有斯通告訴他,那不是他應該過的生活,她甚至為他設計他未來爵士酒吧的名字,讓他免于噱頭,回歸音樂本身。
其實電影之中還有許多饒有趣味的細節:比如斯通最后走進高斯林的爵士酒吧,是因為她的老公聽到了爵士樂而提議一起進去聽聽——她最后找的老公也是喜歡爵士樂的,誰能說這不是高斯林帶給她的“影響”呢?再比如電影中高斯林的姐姐一開場似乎反感高斯林醉心于音樂,但電影中卻安排她最終嫁給了一個黑人,這里面又是否有高斯林與爵士樂的“影響”?
而電影中真正點題的,其實是斯通在面試時唱的那首《Audition》,在那首歌中,斯通說了一個她阿姨的故事:她的阿姨是一個演員,對她“影響”甚巨,阿姨從小帶她看老電影(包括《卡薩布蘭卡》),培養她對于電影和表演的熱愛,告訴她從事藝術雖然難免需要承受傷痛,卻是打開新世界的鑰匙。斯通唱得動情,但歌詞卻顯示了那份“影響”的深遠,包括最后斯通自導自演舞臺劇,背后的窗戶外就是巴黎的埃菲爾鐵塔,電影中雖沒有展現舞臺劇的細節,但卻顯露了斯通對“藝術”感知的那份初衷,是來自他的阿姨——在斯通唱的《Audition》中,就是她的阿姨在巴黎的故事。
這份關于“影響”的主題,其實不但存在于這個愛情故事之中,也存在于本片的電影形式本身。導演在這部電影之中,刻意選擇膠片,并用老舊的cinemascope變形寬銀幕拍攝,致敬那些黃金時代的歌舞類型電影。要知道,無論是膠片還是cinemascope,或是黃金時代的歌舞類型片,在這個時代其實已經統統落幕,如同電影中那間放映《無因的反叛》的電影院一般,最終以結業收場。
這一切不正就像電影中高斯林和斯通的愛情故事一樣嗎?雖曾經美好最后卻不無遺憾與傷感。可是,這些電影留給人的“影響”與“振蕩”,卻是雋永而深刻的。就像達米安·沙澤勒拍了這部風靡全球的電影,不就是告訴世人這些電影、音樂、藝術給予自己的養分嗎?一個創作人用一部電影慨嘆藝術對人的影響,以此致敬影響過他的電影和音樂,抒發對電影對音樂的'熱愛,再借此影響更多的人,我真是想不到比這更深情浪漫的事了。
所以當我看到故事的最后,當斯通回頭與高斯林對望時,雖然充滿著感傷,但最后在我心中取而代之的,卻是一份溫暖、一份撫慰。因為我知道,斯通和高斯林的那一笑,更多的是感謝、感恩——感謝我們曾經相愛,感謝我們的生命中有過彼此,感謝我們在逐夢之路上并肩同行互相成就彼此,而那份彼此的影響,將永留我的心底、我的生命之中,永不磨滅。
我很喜歡作詞人黃霑填過的一句歌詞:“知否世事常變,變幻原是永恒”,我想,世事變幻,電影不也是永恒的嗎?就像高斯林和斯通分開之前說的:“我會永遠愛你”,其實說的,不過就是“電影”吧。是的,就讓他們在“電影”之中永遠相愛吧,至死不渝,永不分開。就像我們知道,我們從今往后還會繼續熱愛電影一般。
篤定,確信,并一生一世地。
愛樂之城觀后感 18
最近上映的好萊塢新片都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即使情節再老套,換一種方式表達,抓住細節,依然可以成為經典,《歡樂好聲音》如此,《愛樂之城》更是如此。
劇情很簡單,兩個生活在洛杉磯的文藝青年,相遇了,相戀了,最后卻因為都要追求自己的人生夢想分手了。五年后偶遇,他們都變成當初想要成為的樣子,最終以相視一笑泯恩仇結束了這段意外邂逅。
電影的'最后一幕,不知道喚起了多少人內心的渴望,讓多少人達到了情緒高潮,他們想起了那個曾經放棄的人,那段曾經錯過的感情,拍著大腿恍然大悟:我得到的都是僥幸,我失去的都是人生啊。
也有人認為電影的結局兩人的相遇太刻意,我卻認為導演處理得很完美。兩人在分手時并沒有半點為了現實放棄愛情的感覺,相反,當時兩人的感情是溫柔且克制的,互相都對對方充滿了美好的祝福,就是兩人堅定信念,為了理想各自前行,簡直積極向上。最后兩人都完成各自理想,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得自我又體面,這就是Happy Ending不能更圓滿了。
導演其實已經非常溫柔了,如果結局是女主功成名就,男主窮困潦倒,再見物是人非,那才是真的狗血加虐心了。所以大家就別糾結前任不前任、愛不愛、放棄不放棄了,兩人的夢想都已實現,已經很完美了。
看電影是一件個性的事,這一點在《愛樂之城》上表露無遺。朋友圈里的一百個人就會有一百個“觀后感”,不少人還是抓住了電影中除了愛情之外的重點“追夢”,陳思誠看完在發朋友圈說“忘記多久沒在電影院看得泣不成聲了”。他因兩位主角追求夢想的劇情而感同身受。
愛樂之城觀后感 19
爭吵,冷戰,因為目標不再一致,有的更多的只是分歧,這樣的感情,彼此都需要冷靜。
可是,他不愿意讓她放棄自己的天賦,放棄自己的機會,即便無奈分開,鼓勵她去嘗試,去努力。
不過,這一分開,便是數不清的年月。
而這次分開,他們的生活從此天壤之別。
她成為了明星,萬眾矚目,擁有美滿的家庭,令人羨慕的`事業,似乎人生一帆風順,只有她知道,失去了最初的愛戀。
他呢,選擇堅持了自己的夢想,賺到了足夠多的錢,開始實行自己最初的人生目標。
那個,他們一起策劃的明天,只是這個明天,少了她的存在。
始終單身一人,可能還是對她的懷念,選擇彈奏初見時的音樂,算是,對于這一段年華的告別。
祝安好,即便歲月變遷。
【愛樂之城觀后感】相關文章:
《愛樂之城》觀后感01-28
愛樂之城的觀后感06-20
愛樂之城觀后感06-29
《愛樂之城》觀后感07-11
愛樂之城的觀后感01-28
愛樂之城觀后感09-05
愛樂之城的觀后感04-17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04-12
愛樂之城觀后感通用10-08
愛樂之城觀后感14篇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