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骨頭》觀后感
在第20屆哥譚獨立電影獎評選中獲得最佳影片、最佳群戲獎的影片《冬天的骨頭》,是由女導演德布拉-格蘭尼執(zhí)導。該片還在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編劇本四項殊榮。同時也在第26屆獨立精神獎提名名單中憑借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在內的7項提名領跑全場。《冬天的骨頭》以冷靜克制的鏡頭語言,蒼涼悲憫的攝影基調,不僅使其在參展中大放異彩,且以女主角堅忍不拔的性格和自強不息的精神,使影片獨具女性知性之美的同時,也征服了大多數觀眾的心。
影片根據丹尼爾·伍德瑞爾的同名小說改編,以窮僻的美國密蘇里州歐扎克山脈地區(qū)為背景,講述了一個17歲少女坎坷的尋父經歷。故事以少女的尋找之路為視角,并在抽絲剝繭的探尋中,帶出了父親的神秘與當地荒蠻暴力為正道的殘酷事實,隨之一個謀殺案也顯露冰山一角。如果少女蕾的尋父之路作為該片主線的化,那父親的死因則是輔線,主線明朗單調,輔線撲朔迷離,主、輔相輔相成,使得影片帶有幾分懸疑色彩,從而擺脫了單調沉悶之感。故事開始就交待了少女蕾捉襟見肘的窘迫生活,照顧精神失常母親,撫養(yǎng)一對未諳世事的弟妹,一個本該享受大好青春的美麗女孩,儼然成了家庭的頂梁柱,而這僅僅只是厄運的開始,父親的保釋又讓這個本就風雨飄搖的家雪上加霜。身為女性的德布拉-格蘭尼在刻畫蕾的性格、命運時,并沒有給予過多的同情,而是以畫面的陰霾氣氛和天氣的寒冷來襯托渲染,對于蕾兄弟姐妹的親情描畫也極為克制,毫無大開大合的情感宣泄,只是通過一些瑣碎的小事去體現,如教弟妹怎樣用槍,讓弟弟親手去掏松鼠內臟克服心理恐懼等。
《冬天的骨頭》的故事把蕾對于家庭的守護和執(zhí)拗的尋找作為重點,父親死因的真相卻避而不談,正如蕾所說,“他已經為他的行為付出了代價”。在這個法律和良知被漠視的地方,復仇只會助長仇恨和暴力,或許唯有諒解和寬容才是最好的解決問題的方式。影片在著力描述人情冷漠暴力橫行時仍不忘給人性涂上溫情的一筆,無論是鄰居不斷的給予救濟,或朋友適時的施以援手,抑或叔叔的良心發(fā)現,無一不在影片陰冷灰暗的.色彩下,增添了幾許溫暖的亮色。
蕾終于贏回了屬于自己的東西,在這艱難的尋父歷程中,她也迅速成長蛻變,完成了一次自我的救贖,這救贖來源于一個女孩的自尊自愛,來源于一個女性的獨立意識的覺醒。在那個陰森寒冷的冬日,她就像一根骨頭,在凄風中,堅硬倔傲的支撐起病母和弱幼弟妹的一片天。不難看出,影片對女性女權意識的覺醒有著細致入微的刻畫,從女朋友開出丈夫的卡車,到一群女人沒讓男人插手群毆蕾的場面;從女鄰居一次次的慷慨相助,到那群女人最終良心發(fā)現幫助蕾找到父親的遺體,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女人逐漸獨立,逐漸擺脫男性控制的過程。
《冬天的骨頭》最后留下個小懸念頗意味深長,叔叔來看忘她們姐弟妹三個,臨走時蕾送給他的吉他卻沒拿,那句“替我保留著”有些臨終囑托的意味,在我看來,他應該是給蕾的父親報仇去了,這一去,應該也是必死無疑了。顯然,是蕾喚起了他的良心發(fā)現,與蕾的不屈不撓相比,他就像那只玻璃缸里的小白鼠,懦弱且自私,其實,死亡對他來說,不失為一個既能告慰亡靈又能自我救贖的好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