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電影《止殺令》有感(精選9篇)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何不寫一篇觀后感記錄下呢?可是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觀電影《止殺令》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觀電影《止殺令》有感 篇1
前些日子,欣賞了一部關于殺戮與和平的影片,影片中成吉思汗與丘處機的為人處事讓我受益匪淺。
對于成吉思汗這個歷史名人可謂婦孺皆知,那對于丘處機呢?我們大多數人聽到丘處機這個名字,腦海里閃過的都是金庸《射雕英雄傳》里那個規矩、義氣的全真教掌教人。可那畢竟只是小說,并非歷史長河中真正的丘處機。現在,讓我們隨著《止殺令》的鏡頭了解歷史中的丘處機,了解他的上善若水,了解他的柔弱不爭,了解他的濟世安貧。
給我印象深刻的第一幕是丘處機文登求雨。成吉思汗派人請丘處機出山,丘處機卻心系文登百姓,無法隨使者直接去面見成吉思汗,于是他便向天求雨。畫面中烈日炎炎下丘處機處之泰然,在坐等許久之后,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風氣風落間天降大雨,這雨落在眾人手里是水,落在丘處機手里卻是血。是啊!這雨多么的來之不易,這是丘處機用自己的心血感動了上天才換來的雨水哪!此時,我們不禁想到了歷史上那些為人民鞠躬盡瘁也在所不惜,擁有大無畏精神的英雄。看著鏡頭里丘處機費盡心思求來的雨,我們不由得自省自己的自私。我們中國人素來講究心懷天下,可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中國人退不了不少,不必說心懷天下了,就單是生活中的樂于助人也有許多人做不到。
影片中的第二幕,便是丘處機歷經艱難萬苦面見成吉思汗。長途跋涉本就不易,對于一位年邁的老人而言更是難上加難。影片中的鏡頭從春花秋月到枯藤老樹,到大漠孤煙,再到銀裝素裹,最后才抵達蒙古包成群的成吉思汗軍隊的駐扎地。盡管一路走來,什么苦都吃盡了,但丘處機對于一路幾度的垂死掙扎卻絲毫未提,反倒說一路風景獨好這樣的報喜不報憂,我想,只有伸張大義之人才會如此。生活中的我們亦該如此,不是你非得要向別人道出你所受的苦有多少才能凸顯你的偉大,做人就應該低調,應該學著任勞任怨。
突顯主題的第三幕是丘處機勸成吉思汗止殺。起初成吉思汗為了自己的霸業是不愿聽阻的,丘處機不顧個人安危,冒著冒犯的罪名以及被砍頭的可能在成吉思汗的帳外大言殺戮的壞處,并說自己阻止不了戰爭就只能離開成吉思汗獨自生活了。成吉思汗倒也是位明事理的理性之人,他派人馬不停蹄的追回本決意離開的丘處機,此時他一路西征不斷殺戮的決心便已有所改變并下令止殺。就在大家以為故事就在這里結束時,成吉思汗的妻子以及影片中另一重要人物卻飲了假的“長生水”以致長眠不醒。愛妻即將要離開自己,成吉思汗依然是不舍的,他憤怒,他傷心欲絕卻也只能是有心而力不足。丘處機此時將手仗插入地中,他說只要手仗開花,人便可死而復生。我想大家大概都是不相信的,但影片的最后手仗確實開了花,人也起死回生了。其實這并非偶然,而是心向善便會有好回報,順其自然,死亦會生。
縱觀整部影片,影片中畫面逼真,鏡頭銜接到位,層層遞進。依稀還能憶起觀看成吉思汗西征途中的戰爭畫面,如同身臨古戰場,金戈鐵馬,刀槍相鳴。
《止殺令》中各情節環環相扣,臺詞句句真實,道具樣樣別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教育意義匪淺,它教我們怎么做人,教我們做一個富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如此內容充實而又有意義的歷史影片真是值得我們多次觀看、品味。
觀電影《止殺令》有感 篇2
欣賞這部電影之前,先了解道教的宗旨根本,才能更好的品味。
道教作為炎黃子孫的本土信仰,源遠流長。自上古伊始,神仙方術融合了諸子百家尤其是儒家、墨家、易學和陰陽的精髓而衍生出道教。它的根本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上善若水、柔弱不爭,自然無為、濟世安貧。其宗義接近佛家的度世人之苦解世人之厄,尚積極樂觀之精神,于修身治國皆有大益。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中國根坻全在道教。而“止殺令”講述的正是道士丘處機一言止成吉思汗西征殺戮的歷史,所宣揚的就是上天好生惡殺,其德乃上善,如水至軟至韌。
回到影片。故事從成吉思汗西征這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徐徐展開,分為三段。
第一段:文登求雨。西征途中,蒙古軍隊瘟疫橫行,成吉思汗為避病禍,派近衛侍官劉仲祿請全真仙人丘處機出山論道。丘處機心系文登大旱,一心求雨,果降甘霖。丘處機認為此乃上天促他西行,以勸解成吉思汗停止殺戮班師東還。丘處機告別眾弟子和百姓,踏上西行之路。
拍攝場景壯闊,從沙漠到雪山到大海,天高路遠,季節變換,無不鮮明。不過,最美的是昆崳山。群山青蔥,白霧裊裊;飛瀑濺玉,湖心澄澈;古觀屋宇,依湖蜿蜒;白鶴飛渡,音美神怡。此景如世外仙山,丘處機此處修道,真正給人天人合一的感覺。這段要點明的就是修仙修道都應講求順應天意道法自然,西行既是修道立德,也是順應天意。此景此情讓人的感情很自然的融入,覺得理應如此。情節設置和拍攝手法互相應和,精美大氣,細膩自然。
此處,有三個細節回味悠遠。一是丘處機求雨,風起雨落,落在眾人臉上的是雨,落在丘處機掌中的是血。水是生命之源,如同血是肉身的根本。世人眼中水只是水,在丘處機的眼中水就是血。有水才有血行于軀,這就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用這種簡單明了的對比方式來闡述艱深的道法讓人拍案叫絕!二是丘處機臨別之言:勿尚名,勿自貴,勿自譽,勿妄語,勿沉溺于音色美食,濟世利人,慈心于物,柔弱不爭,周人之急,救人之窮,施恩不求報。這段贈言基本包含了道法真意,且簡單易懂,動徹人心,值得我們現世的人思考,也可作為行為之規范。三是丘處機揮手退虎,劉仲祿大為敬畏。丘處機言道:久居深山,日日與虎狼為伴,無獵獸之心,虎無所用其爪。即是說,萬物皆有靈性,順勢而生,心無爭斗,自然萬事平和。這既是嘆道法神奇,也是為后面勸服成吉思汗另一細節埋下伏筆。
第二段:西行跋涉。丘處機帶弟子趙道安隨劉仲祿西行,一路上有旖旎風光,有滿目瘡痍,有艱難險阻,有危機重重,但無論何時何地,丘處機不忘弘揚道法,或實踐或勸誡。影片或直接或間接,處處體現道法,層層推進,展現主題。它此時要說服的不是成吉思汗,是觀眾。這段是重頭戲。其實真正勸說成吉思汗的戲只有三分之一,前面的這些全是鋪墊。這個過程很重要。它通過丘處機的言行體現了道教精神,讓觀眾進入到道教的世界,看明白了,也就明白了最后成吉思汗為什么會被勸服,一切都是道法自然。看不明白,那套用影片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無所畏懼才是無可救藥。這樣的情節鋪設,都不能讓你有敬畏之心,悲憫之心,那么你也就無可救藥了。
這一段精彩的地方實在太多了,文戲武戲,處處可點。我就選四個場景來說吧。第一個場景:野狐嶺退盜匪。眾人遇盜匪襲擊被擒,匪首從丘處機招式中識破其身份,十分禮敬,眾人轉危為安。丘處機使的招數被喚作“順風云手”,但在丘處機的眼中心中卻并非招數,只不過是隨心而出順勢而為。一句看似簡單的臺詞,其實也暗含道法。盜匪如同虎狼,卻也有敬畏之心同鄉之情,順其性也并非無可救藥,暗合了之后的“無所畏懼才無可救藥”的道法箴言。第二個場景:死城埋尸。丘處機聽到哭聲,眾人卻未見生人,前行只見到一座死城。丘處機遂言天哭殺戮,令眾人掩埋尸首。這固然是弘揚道家悲天憫人之心,也是令眾人通過實踐修道修德。掩埋的過程中,尸首的腐臭可怖,是對這些曾經的殺戮者無言的控訴,他們會聯想,精神上就會產生微妙變化,就會被潛移默化。第三個場景:石林遇險。石林中,阿拉伯人突襲,后至的蒙古援軍(接應丘處機)扭轉局勢一舉拿下阿拉伯人。劉仲祿要殺俘,丘處機勸誡:人會死,仇恨不會。仇恨的背后是恐懼,只有無所畏懼的人才無可救藥。這句話正是全片的核心。丘處機為什么最終能一言止殺?那是因為成吉思汗敬畏長生天,按道法,他就是可救的,那么他的殺戮終究會停止。無所畏懼的人,人道無藥可救,那么自有天道。這就是所謂的順應道法吧。第四個場景:道安之死。丘處機途徑雪山,周濟饑民,身體虛弱。趙道安采雪蓮救契丹女而死。丘處機大慟。劉仲祿要派人送趙道安還昆崳山安葬,丘處機言道:他已經得道升霞,身體留在此處無妨。趙道安舍命救人,此乃上善,自然得道,靈魂升天,身體只不過空皮囊,順其消亡,這是天人合一。
第三段:一言止殺。丘處機歷經三萬五千里的路程,終于見到成吉思汗,丘處機坦言沒有長生之藥,只有養生之道。成吉思汗感佩其誠實,留他住下論道。丘處機在長達半年的時間里,抓住一切機會勸說成吉思汗止殺,彰顯道法,最終令成吉思汗班師東還。
這一段我印象深刻的有三個地方。一是丘處機以水配合草藥治療瘟疫。他以水為喻,言道水乃上天(長生天)最大恩賜,不應辜負水的善意,而上善若水。二是我前面提到丘處機退虎的伏筆,與這里成吉思汗遇野豬化險為夷遙相呼應。丘處機抓住野豬未傷害落單的成吉思汗這個機會,示意上天好生惡殺,上天保佑他,他也應該順應天意止殺戮。三是攻打巴里黑。在這場慘烈的戰爭中,成吉思汗的孫子中箭身亡。這里其實也正應了那句“無所畏懼無可救藥”。小孩無知,自然無畏,不明白戰爭的殘酷,才釀成了悲劇。此時的成吉思汗無比悲憤,戰事更烈。丘處機深感無力,臨別痛陳自己無能辜負上蒼。成吉思汗終有所動,下令止殺。值得一提的是,戰爭場景很恢弘,非常直觀的再現了古戰場。
最后的手杖生芽,人死而復生,有點神話的感覺。如果這是真實的,我只能說是巧合加計謀。那兩顆仙丹估計只是暫時讓人昏迷,丘處機應該是知道的,但他抓住機會,利用這個機會,讓眾人產生對道法的敬畏之心,堅定了成吉思汗止殺的想法。這就是因勢利導,讓事情往好的方面轉變吧。
最后送上丘處機那首吟別詩:昨日花開滿樹紅,人間生滅有誰窮。百年大小枯榮事,過眼渾如一夢中。你道是花開正好,生生死死卻哪有窮盡?人世繁華落盡,不過是過眼云煙。個中滋味,請大家細品。
縱觀整部影片,從場景來說,無論是仙風處處的昆崳山,還是海花翻飛的渤海灣;無論是黃昏寂寞的野狐嶺,亦或是毫無生機的死城池;無論是險峻陡峭的石林,還是銀裝素裹的雪山;無論是流沙脈脈的荒漠,亦或是青草伏動的草原,無不壯哉美哉,只能嘆聲自然神奇。拍攝上,文戲細膩,武戲真實。道具精美,服裝考究。最值得稱贊的是編劇,思維縝密,設計巧妙,環環相扣,遙相呼應,句句臺詞有真意,沒什么廢話,直奔主題。真的很久沒看到如此厚重又不乏味的歷史文化影片了,值得反復欣賞。
觀電影《止殺令》有感 篇3
上周星期四晚自習,我們觀看了《止殺令》這部電影。
說實話,在觀看之前我對這部電影沒有絲毫的了解。看過之后,我知道了電影講的是哪個朝代的歷史故事,主題是什么。
剛開始看的時候,我只是想隨便看看。可是隨著影片的深入展開,我開始的那種心理完全消失了,我完全被影片的魅力吸引住了。
首先,影片整個畫面很美,場景很是恢宏,多處全景展示了昆侖山和草原沙漠的壯美。
其次,也是最令我感動和喜愛的就是電影的主題:呼吁和平、珍愛生命。這是一個博大的主題,也是一個全世界共同關注的主題。影片通過丘處機勸說成吉思汗放棄西征,頒布止殺令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傳達出博大的世界性的主題。我看完電影腦子里就一直回響著一句話:天不殺生。
當今世界仍不安定,尤其是一些地方還存在著戰爭和殺戮,這部電影的上映存在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總之,影片大氣恢弘而又不失細膩溫暖,配樂和畫面結合很好,不刻意煽情卻又能觸到內心的柔軟,讓人感動到流淚。
觀電影《止殺令》有感 篇4
道家的根本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上善若水、柔弱不爭、自然無為、濟世安貧也是其精髓。
魯迅先生曾經也說過:中國根柢全在道教。而《止殺令》講述的正是道士丘處機一言而止成吉思汗西征殺戮的歷史,所宣揚的就是上天好生惡殺。
其德乃上善,如水至軟至柔。
丘處機告別眾弟子和百姓,踏上西行之路。他修行之處,給人以天人合一的感覺。丘處機求雨時,落在眾人臉上的是雨,而落在自己手掌的卻是鮮血。世人眼中的水是水,丘處機掌中的水是血。水是生命之源,如同血是肉身的根本,有水才有血行于軀,這就是天人合一,這就是道法自然。
丘處機揮手退虎,在此間言道:久居深山,日日與虎狼為伴,無獵獸之心,虎無所用其爪。即是說,萬物皆有靈性,順勢而生,無心爭斗,自然萬事平和,這既是感嘆道法自然,也是為后面勸服成吉思汗另一細節埋下伏筆。
西行途中,無論何時何地,丘處機都不忘弘揚道法,或實踐或勸誡。影片或直接或間接,處處體現道法,層層推進,展現主題。它此時要說服的不是成吉思汗,而是觀眾。
影片通過丘處機的言行體現了道教的精神,讓觀眾進入到道教的世界,看明白了,自然也就明白最后成吉思汗為什么會被說服,一切都是道法自然。
觀電影《止殺令》有感 篇5
電影是講述丘處機到西域與成吉思汗相見的事,以前看過一本小冊子,寫丘處機和成吉思汗論道的事,記不清了,好像成吉思汗最初的期待是向丘處機要長生不老藥的,丘處機沒有,電影的重點放在了丘處機規勸成吉思汗停止殺戮。整個電影看完它拍的很恢宏,細節做到的也很好,整個電影敘述平穩,不急不緩,真佩服冉老師,能把這樣的一段模糊的歷史時段,變得如此豐富,燦爛,一個農耕的,一個游牧的,一面是殺戮,一面是平和,怎么統一呀,冉老師找到了點,用他的話說,是在晚年的成吉思汗身上找到強中之弱,在丘處機身上找到了弱中之強,兩個人身上都有對方需要的,電影就變得平衡了。
這部電影觸摸到了一個成吉思汗的新的領域,就是晚年,在國內沒有人動過這個題材,這里面需要有勇氣,需要有智慧,這個電影在近兩個小說的講述中,很興奮,除了結尾時略顯拖沓,整個電影完成了它要表達的部分和沒有表達的部分,除了曲折的劇情,電影的視覺很沖擊,值得一看。
觀電影《止殺令》有感 篇6
說實話,在觀影之前對影片沒有絲毫了解,講的是哪個年代的故事,主題是什么,主創主演都不清楚。影片開始時,發現是成吉思汗那個年代,因為個人喜好原因就沒抱有多大期望。但是在看到導演及部分制作方是山東的,而影片主角丘處機又是山東人,作為山東人的我內心又有些親切和驚喜,又有了強烈的好奇感。
隨著影片的深入展開,開始的那種隨便看看的心理完全被影片的魅力打消了。
首先,影片畫面很美,場景恢弘,很多全景展示了昆崳山和草原沙漠的壯美。其次,鏡頭的移動切換自然和諧,雖然有很多全景的切換但絲毫沒有不舒服的感覺,反而是一種很過癮的視覺享受。
最后,也是最令我感動和喜愛的就是電影的主題。呼吁和平,珍愛生命。這是一個博大的主題,也是一個全世界共同關注的主題。影片通過丘處機勸說成吉思汗放棄西征,頒布止殺令這樣一個簡單的故事,卻傳達出如此博大世界性的主題。看完電影腦子里一直回響著一句話:天不殺生。在如今世界仍不安定,尤其是在很多地方仍存在著戰爭殺戮,以及一些躍躍欲試企圖挑起戰爭的國際環境下,這樣的電影傳達出這樣的主題,呼吁和平珍愛生命,有著重大的意義。總之,影片大氣恢弘又不失細膩溫暖,配樂和畫面結合和諧,不刻意煽情卻又能觸碰到內心的柔軟,讓人感動到流淚。非常喜歡這部影片,極力推薦。
觀電影《止殺令》有感 篇7
記得當初電影院是上映了這部電影的,但是因為各種原因,我錯過了。7月,我在央視6套完整地看完了該電影。
總的來講,這是我喜歡的電影類型,歷史、戰爭、豪情、悲情。邱處機歷盡艱險見到了東征的成吉思汗,并終于讓其回心轉意,止殺東歸。感覺電影很有歷史感,甚至有點記實風格,蒙古人講蒙古語;大美的西域風景;大規模的馬上撕殺;成吉思汗的威嚴、霸氣;邱處機的遇事不驚、泰然處之、悲天憫人;忽蘭妃的.幽怨,契丹女子的執著都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再說說演員。涂們的成吉思汗自然是非常有氣勢的,和歷史書上成吉思汗的畫像也上有幾分相似的,馬上民族特有的風采和氣質也許真是非馬上民族能演繹的。趙有亮也是個老演員了,看他的電視劇不少,這次這個邱處機應該還是演得不錯的,一代道家高人仙風道骨。韓國演員演的忽蘭妃,不知道是演員真的演技一流,還是也有造型的緣故,看上去真的很幽怨,但又很有氣質。而李小冉演的契丹女子,勇敢堅強,也讓人難忘。不過她的背景是契丹人,少數民族跟深受儒家影響的漢族人不同,所以也許她的堅強勇敢在她的民族并不足為奇。還有耿樂,這個造型倒是酷了不少,和之前的角色相比,還是很有新意的。
雖然對這段歷史知道得并不多,但這電影的寫實風格,還是讓人覺得有很多觸動,很多思考。道路無盡,而生命太短暫,不管是什么時代,什么背景,可能都有這樣的感觸。只是象秦始皇、漢武帝、成吉思汗這類人可能感觸更深,更想長生而已。
不管這部電影票房如何,但就我個人而言,都是我喜歡的。
觀電影《止殺令》有感 篇8
天賜予人善良,上天賜給每個人的都是公平的。
成吉思汗終日帶兵打仗,只想從日出之地到達日落之城,卻不曾想到過自己的行為勞民傷財,害死了多少無辜的生靈,自己的士兵患了瘟疫,根源似乎也與他有關。
為了實現他自己的愿望,成吉思汗苦苦尋求長生不老之藥,最終找到的卻只是兩顆長眠不醒的丸藥,而真正的長生便是卻養生。
作為被成吉思汗欽點的可以煉制出長生不老仙丹的具有道骨仙風的丘處機,明明算出了自己這一去,便是有去無回,但他還是去了,義無反顧地去了,只為一道止殺令。在他心中,滿滿的都是善良,都是蒼生。傳言說七十四歲的他,已然在世間存活了三百多年。明明就是傳聞,卻為何還有這么多人去信,因為丘處機愛人,而且料事如神,所以他在人心中便有著神一樣的地位。
為何趙道安要背著棺木跟著丘處機?只因為那份情,他與丘處機的師徒情,他不愿師父一人前去,更不愿師父去。他懂得師父前去,便再無法歸來,但他卻不曾知,最后睡入這棺木的卻是自己。
還有一個風塵女子,三次變換身份,卻只為見到自己的丈夫。刺殺成吉思汗,也只為自己的丈夫。難道她就不怕死?不,她也怕,可她更怕失去丈夫。她如此重情重義,值得我們敬佩!
成吉思汗,若不是因為自己的孫子,又怎會被敵軍的箭穿過喉嚨,若不是自己太過執著,賀蘭妃又怎會選擇長眠。
“天不殺生,大王頭上的天和我頭上的天是同一片天啊!”因為丘處機,成吉思汗最終下了止殺令,所以枯木才會發芽,所以長眠的賀蘭妃才會蘇醒,所以才有了所以。
天不殺生,長生之道,便是養生,便是仁愛,便是善良因子!
觀電影《止殺令》有感 篇9
上周四晚學校組織我們看了一部名為《止殺令》的電影。
這是一部關于成語“一言止殺”的故事。不過,很多地方的對話都是蒙語,聽著不太習慣。
說實話,我很佩服成吉思汗的霸氣和成就,但是我不太贊同他的殺戮和戰爭,我是和平愛好者。電影中有一句話說的我心里一陣陣發寒,那就是“成吉思汗所到之處,除了風聲,再也聽不到其它的聲音……”其勇猛和生性可見一斑啊!
《止殺令》這部電影好像散文一樣,形散而神不散,其主題就是表現和平。成吉思汗的鐵騎橫掃歐亞大陸時年歲已高,想要繼續自己的霸業,想要尋求長生不老之藥。丘處機于無奈中西行,告訴成吉思汗世上并無長生不老之藥,勸誡他放棄殺戮,保全蒼生,用道家思想實現了自己的想法。
與此同時,道家思想也傳播到了中世界的歐亞大陸。
影片中的對白也很精彩,我自己比較喜歡和欣賞的有“無所畏懼的人才無可救藥”“上善若水”等等,這些句子其實都是在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
成吉思汗之所以能成功,靠的不僅是自身的能力,自己蒙古人的生性,更是自身所具有的無所畏懼的精神。但他的這種精神是一種殺戮的精神,而這種精神正源于內心深處的害怕!最后的最后,成吉思汗在丘處機的勸誡下,放棄了殺戮,真正強大起來了。
成吉思汗放棄了殺戮,成就了自己,也使百姓得到了和平。當代世界,和平依然是一個所有人都關注的重要的主題。我們要珍惜,更要努力!
【觀電影《止殺令》有感】相關文章:
觀《止殺令》有感05-03
止殺令觀后感匯總04-10
觀電影《硅谷》有感07-29
觀電影霍元甲有感05-07
觀錢學森電影有感04-30
觀電影《焦裕祿》有感05-02
電影《佛坪》觀有感04-16
觀電影焦裕祿有感04-25
觀電影《雷鋒》有感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