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春晚小品《扶不扶》有感1500字
世界上有許多感人的事情,而相比之下更多地則是讓人揪心的事情。20xx年馬年春晚中沈騰、馬麗合演的小品《扶不扶》很是讓我印象深刻,并被沈騰那夸張的演技和隱藏著搞笑的臉龐所吸引。
小品《扶不扶》的故事是從老人失足跌倒說起,喜歡助人為樂的聰明小伙“郝建”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通過事件還原來幫助老人弄清事實,用詼諧幽默演繹出梗塞著道德這條社會動脈的不良風氣。
從春晚首播到地方臺的轉播,再到互聯網上的點撥,我不知道看了多少次《扶不扶》這個小品了?不是因為它精彩、不是因為它能夠使人捧腹大笑,而是因為通過此小品,我仿佛又坐到了課堂上,聽著一堂生動的道德教育課,這節課不僅搞笑,更能使我受益匪淺。
那年我剛剛完成大學學業,還在學校等待畢業證書,就有那么一個事例讓我終身難忘。剛剛入夜,天還不是特別黑,我和幾個哥們從公園旁邊的餐館出來準備回學校,可是,正當我們走了大概200米時,卻看見了在公園的一角似乎趴著一個人。
我那時膽子比較大,于是拋卻了伙伴向其走了過去。我看清了,是一個小妹妹,大約七八歲的樣子,且臉上有血跡。看樣子,是不小心摔倒了。正當我準備伸手準備扶起小妹妹的時候,我有一哥們不知從哪鉆來了,他攔住了我:“你不怕被訛上呀?”
說得當時我也有點慌了,心里也開始“打小鼓”,雖然我有點“傻大膽”的意思,但我也害怕,我怕被訛上,萬一被訛上那就不好辦了。但我轉而一想這是個小妹妹,她是絕不會那樣做的。這么想著,我將小妹妹抱了起來。
“住手!”不知道從哪里傳來一聲怒吼。接著黑暗中走出一位中年男性,一把揪住了我的衣領,硬說我是人販子,還說如果給他多少錢他就不再追究,否則派出所見。小妹妹這時也被嚇了一跳,在我懷里只不過是一個勁地哭。
“完了,被訛上了,怎么辦?”這樣想著,不知哪來的一名穿制服的警察,中年男性這才逃跑了。事后我才知道,是有一哥們發現遠處似乎有一男子盯著這里,苗頭有些不對,于是將公園巡邏的警察請了過來,而且小妹妹也根本不認識中年男子……雖然這次訛詐沒有成功,但我卻再也不敢做這種“傻事”了。
扶?還是不扶?小時候,老師和家長經常會教導我們要做一個“熱心助人”的人、一個善良的人。然而現如今我們卻在“扶與不扶”中犯了難。小品《扶不扶》中還有這么一個鏡頭,正在手機通話的路人甲:“我看見有個老太太摔倒在大馬路上也沒人來扶一把,你說現在的社會風氣怎么變成這樣了,別人不管,我管!
大媽,您別動啊,我等下要發個微博好好譴責一下這種行為……”這個事情卻是可笑,你說不扶老太太也就算了,還讓老太太躺著別動,自己好拍照發微博。難道這種治標不治本的譴責,也可以扶起社會的風氣?伸出雙手扶一把,這個事情不難,可是為什么能夠做到的卻是“寥寥無幾”呢?如此做法,與魯迅先生筆下的“看客”又有何區別?
都說好人自然有好報,公道自在人心。我想如果當初在公園的那次如果不是警察來得早,我想也許我也會深受其害,到那時我就真是落得滿頭鳥屎、一身臭氣。
扶?還是不扶?有的時候,眼見不一定為實,真相必須要弄清楚。我們要事實、要真相,在沒弄清楚真相之前不要跟風、不要圍觀,更不要平白無故去冤枉一個好人,只有扶正良好的風氣,我想好人自然就會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