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我的1919觀后感1500字

時間:2023-02-19 17:29:38 觀后感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我的1919觀后感1500字(精選7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你想知道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的1919觀后感15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1919觀后感1500字(精選7篇)

  我的1919觀后感1500字 篇1

  一九一九,中國近代史和現代史的分界線。

  一九一九,中國人第一次向列強說:“不”。

  一九一九,有太多的中國人走向了絕望的邊緣,也有太多的中國人走出了抗議的第一步。

  《我的一九一九》,苦難的一九一九;恥辱的一九一九;振奮人心的一九一九。因為中國最廣大的青年走向了抗爭奮斗的道路,不論工人學生,不論貧窮富貴,不論民族地域,于是五?四成為他們不朽的豐碑。

  當肖克儉跪在英美法的國旗面前,用熊熊烈火將自己燃燒的那一瞬,那是憤怒的火焰;那是四萬萬同胞的憤怒的火焰;那也是最深沉的悲歌;那更是在弱國無外交面前的悲痛。中國,作為一戰的戰勝國,卻不能收回本國應有的主權,德國占領的山東半島在巴黎和會上劃分給了日本,中國的主權變成了列強的盤中餐,成為他們相互交易的砝碼,贈送的禮物,他們完全無視中國人民的感情,中國人的憤怒。這一切只源于兩個字:貧弱。

  一九一九,正是我國內憂外患的災難時期,國內軍閥混戰,各地擁兵自重相互爭戰,國外則面臨著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掠奪,他們正在中國掠奪交通權,經濟財政權,進而提出了更為苛刻的領土主權要求,這一切都是因為中國在經濟、科技為主的綜合國力上遠遠落后于西方大國。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任人宰割。恥辱的歷史使我們悲憤,恥辱的歷史更應該使我們銘記責任、吸取教訓。

  眼前依然難以忘懷的是他在烈火中的視死如歸,他堅毅的目光,似乎要告訴世界:中國人的力量是無窮的,中國人終有一天會洗刷今天的恥辱,沉睡的東亞之獅一定會站起來。恍惚間,淚水已經充滿了我的眼眶,一個人可以有太多的選擇,可以富足可以安逸,可是,是怎樣的一股力量,怎樣的一份堅毅使他遠離故土,使他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在富足面前他選擇了漂泊,在安逸面前他選擇了冒險,在一己之愛面前他選擇了祖國之愛,這樣的胸懷這樣的氣魄,只因為他心中裝著祖國。

  今天,世界正處于總體和平的大環境之下,但是各國之間的競爭并沒有因此而減弱,它以新的形式在新的領域,展開著更為激烈的斗爭。經濟侵略、文化侵略也帶給了我們新的威脅。而我們是青年的一代,先輩的努力使我們有了安定舒適的生活,我們應該無愧于我們所享有的幸福和安定,生活的富足不應該使我們喪失斗志和迷失最起碼的信仰。

  畫家之責在于盡顯自然之美,歌者之責在于譜寫生命之音,青年之責在于壯祖國之強大。今年是紀念五四運動八十八周年,八十八年一晃而過,也許肖克儉的尸體已溶解在深厚的泥土中,也許他的尸骨正滋潤著一株幼苗,也許正如這株幼苗一樣,他的精神正感染和帶動著新的一代人。

  還記的他留給自己妻子的那句話“梅,回祖國去吧,那里正在燃燒!”我們這青年的一代,挺起我們的`脊梁,抬起頭,將這樣的精神傳承。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吧,那里正需要我們,那里正期待著我們的燃燒。

  影片《我的1919》深沉厚重,哲理精邃,充滿愛國主義思緒。影片以沉重的筆鋒,撥開歷史塵封,重現了1919年風云激蕩的巴黎和會。當時中國作為戰勝國,沒能收回權益,反而蒙受屈辱。中國外交官顧維鈞,憑著愛國良知和外交才能,頂住壓力,堅持公理,拒絕在和約上簽字。面對列強,公然說不,這在中國外交史上是第一次,而表現這段歷史的鴻篇巨制,在中國電影史上也是第一次。

  88年過去了,憶昔思念,中國人雖歷經戰亂、飽受苦難,但始終堅持公理,自強不息。我們堅信:公理必勝。

  巴黎和會的行徑,自然激起中國人民維護公理、愛國反霸的高度熱情。影片《我的1919》著力渲染甚至張揚的正是包括顧維鈞在內的所有中國愛國志士的這股激情。不過影片的精到之處,不是煽情式的強烈宣泄一種樸素甚至狹隘的民族情緒,而是冷靜地站在公理高度,運用藝術刻刀,看共性更看個性地勾勒出不同中國人愛國行為的不同軌跡,從而使情節更加合理,人物更加鮮活。

  顧維鈞是位外交官,特定的身份,確定了他的愛國熱忱和機智才華必然要通過外交途徑才能充分體現和抒發。他見識廣、閱歷多、站得高、看得準,視野開闊、焦點集中。所以在外交斗爭中才能有理有節、不卑不亢,堅持正義立場,又不失外交風度。影片中精彩的一筆,是那場在和會辯論會上的慷慨陳詞。他先以日本代表失落的一塊懷表為契機,對日本代表欲擒故縱,引蛇出洞。待日本代表發怒上套,然后根據事實真相,據理痛斥,后發制人。引得會場一片掌聲,使日本代表尷尬萬狀。影片這種頗具匠心的藝術手法,不禁令人吐氣揚眉,拍手稱快。且不論懷表細節是否屬實,但這篇演說卻非虛構。根據史料記載,1919年1月28日,顧維鈞在辯論會上即席發表的影響全世界的闡述中國立場的演說,被譽為“中國外交史上的一次經典的發言載入中國外交史冊”。而他頂住列強和本國政府的壓力,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則被歷史學家譽為“中國近代外交史上畫下最光輝的句號”。毛澤東同志生前曾說:“我很敬佩顧維鈞先生的外交才華和為人。”

  當然,影片中表現愛國主義最宏偉、最鮮明的抗爭軌跡,還是當時國內外千千萬萬憤怒、呼號的中國群眾。像在巴黎和警察搏斗的中國人;像在北京“五四”運動中游行集會的中國人……因劇情需要,影片雖淡化了他們的形象個性,卻張揚了他們的精神共性。

  因為他們的行動軌跡表現了當時的中國人由受壓迫到反抗,由懵懂到覺醒。開始,美國首相喬治說顧維鈞是“一個真正剪掉辮子的中國人!”后來法國總理克里孟梭不得不驚呼:“是一群,一群剪掉辮子的中國人!”甚至當時在公理的感召下,連救助顧維鈞的法國姑娘讓娜和為了正義而向總理開槍的法國行刺者,也都進入了維護公理的抗爭行列。

  巴黎和會結束了,棕紅色的漆封里,掩埋著死難者的尸骨,摻和著中國人的血淚,為列強們的分贓畫上了句號。影片沉重地向觀眾又暗示了一條歷史規律:弱國沒有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我的1919觀后感1500字 篇2

  這學期老師組織我們看了部影片——《我的1919》。從題目就可以看出這是一部關于中國近代歷史的電影。影片主要講述了1919年初,中國代表顧維均等人趕赴法國巴黎參加和會的事,中國作為戰爭勝利國,但在巴黎和會上提出的要求卻不被接受,中國代表顧維均無奈,只能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的歷史。影片真實生動的記錄了當時中國屈辱的一段歷史,同時又是令人感慨的歷史。

  看完電影,我感慨萬千,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中國代表在驅車趕往巴黎的路上被圍困毆打,以至于在巴黎和會的開始就被其他國家的代表嘲笑?為什么日本帝國敢在戰敗的情況下,還如此猖獷的要求中國代表作出讓步?為什么中國的熱血青年和留學生在抗議的同時,被無情地毆打?而又是為什么作為戰勝國的中國,參加和會的代表從開始的五個變成了僅僅的三個,卻還依舊無法有發言權呢?記得有人說過:中國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不是中國代表的無能,也不是中國代表情愿被其他國家的代表踩在腳下。從這部影片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失敗,不僅僅是一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其他帝國勢力的強大,集團的私欲不斷地膨脹,在占有欲的驅使下,他們不斷的向外擴張勢力,都想侵占中國這塊沒有反擊之力土地,而且都不希望中國在東方崛起!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當時中國的落后,清朝政府的腐敗,當局統治者的懦弱無能!即使有些許有志青年也無法挽回這段沉痛的歷史,有多少熱血青年的舉動不是被統治者無情地抹殺!這就直接的導致了中國在巴黎和會的失敗。我們都不情愿看到事情還是無情的發生了。落后就要挨打!這句話一點也沒有錯,在和會結束后,中國的熱血青年再次的憤怒了!

  在影片中中國的代表更是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驅車趕往巴黎和會現場被圍困毆打時,他的'內心是平靜的;在被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嘲笑時,他的內心依舊是平靜的;在會見法國重要代表時,從言談表達中可以知道他仍然是平靜的。然而在得知中國參加和會的代表即將被減少為三人時,他立即和其他代表商量,進一步和法國重要代表斡旋,當被婉言拒絕后,他憤怒了!在巴黎和會的現場,面對日本帝國主義代表的無理取鬧、滑稽之談,他真的憤怒了,從他的言詞可以看出一顆愛國的心在跳動。他的言語鏗鏘有力,讓日本帝國主義代表無言以對。

  當中國有機會取得勝利的同時,清朝腐敗政府作出屈辱的讓步,他憤怒了,在離開的時候,他的心傷了。但是他還是強忍著淚水和悲痛,在和約即將簽字的現場,表明了自己的觀點,表明了全中國有志青年的觀點。在他的言辭中,我們不僅聽到了他的憤怒,更聽到了一個民族即將奮起的聲音。不僅是他在努力著,全中國的有志青年都在努力著。他的好友在和會的同時不斷地爭取中國能夠得到應有的公平,不斷的在各處激憤的演說,號召有志青年奮起。在烈日下他慷慨激揚,不知疲倦的演說!在暴雨下他依然如故,他的演說帶動了中國的有志青年,也代表了當時中國熱血青年的心聲,為了中國能在巴黎和會取得勝利,他瞞著妻子,帶著自己的遠大理想,崇高目標自feng了。一個個熱血青年為祖國的勝利事業奉獻了自己的寶貴生命。

  通過觀看這部電影,我了解到一個國家的強大不僅要在土地和人數上強于別的國家,更重要的是在綜合實力上。而中國的崛起更是離不開那些有志青年的努力,他們前赴后繼,不怕流血犧牲。不斷為國家和人民獻計獻策,為中國的崛起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也讓我更清楚的了解了這段歷史,也對這段歷史有了新的理解。我們要銘記這段歷史,不斷的鞭笞自己前進,盡個人最大力量讓祖國屹立于民族不敗之林。

  我的1919觀后感1500字 篇3

  1919年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分界線;

  1919年是中國第一次對西方列強說“不”。

  這是一段怎樣的歷史?這是怎樣屈辱得像蟲子一樣走過的一百年?中國人,在近代史上,能算得上是“人”嗎?我們咬緊牙關,我們忍辱偷生,四萬萬中國人,鍛煉出了多少中華之魂,磨礪出了多少華夏脊梁?

  啊!一段血淚史,幾多辛酸淚!

  《我的1919》,一次生動而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又一次警鐘長鳴,給我們以居安思危的訓誡!

  本片描述上世紀初,中國外交才子顧維鈞作為中國政府全權代表參加1919年巴黎和會的種種經歷和他的摯友華裔留法愛國知識分子肖克儉,為抗爭列強,喂討回正義,在凡爾賽宮廣場自焚的感人肺腑的事件。

  1911年中國推翻封建王朝滿清帝國。

  1919年中國爆發了倡導科學、民主的“五·四”運動——這是中國接觸了西洋文化所孕育出的一段文化歷程,它標志著中國現代史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在“五·四”運動直接的影響下,中國參加巴黎和會的代表團拒絕在合約上簽字。

  電影《我的1919》通過中國外交使團在“巴黎和會”上,拒簽“凡爾賽和約”的歷史事件,生動展示出80年前中國外交風云,謳歌了中華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漲的`愛國激情,同時也揭示了”弱國無外交”這樣一條真理。影片著重表現和描寫;顧維鈞作為中國政府全權代表,在“巴黎和會”上維護國家尊嚴、保衛中華民族權益。拒簽“凡爾賽”條約的光輝偉績和肖克儉為國為民請命、抗爭帝國主義列強的感人肺腑的歷史故事,真實地再現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國際社會和國際關系。

  影片充分表現了作為“弱國”的中國,在列強的國際社會中討回正義,討回平等是何等的艱難。但是,中國終于挺起胸膛,第一次面對列強說:不!從此開始了中國上世紀新的篇章,是中國人民覺醒而奮起的出彩華章!

  “弱國無外交”,又一次被提到了案上,這是飽含悲痛的五個字,這是深刻烙印在從近代開始所有中國人心上的字。我們必須時刻記住,一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銘記!

  因為,我們為了這五個字,失掉了多少領土,失掉了多少白銀,失掉了多少自尊,失掉多少中華好兒女……我們付出的太多太多,我們不能也不要重蹈覆轍,悲劇性的歷史,就堅決地讓它永遠留在昨天吧!

  “弱國無外交”,告訴我們國強才有說話的權利,說話才能有被聽見的權利。當時的中國從官到民,從內到外,從陸征祥這樣的高官到顧維鈞這樣的青年外交家,從肖克儉這樣的熱血青年到梅這樣的巾幗志士,有如此眾多的仁人志士,為什么中國還是如此任人宰割?就是因為當年的中國,是一個誰也可以來分一杯羹。誰也可以隨意踐踏一腳的國家。

  那么,即使有顧維鈞在“巴黎和會”上如何精彩地運用他特有的機智,幽默,巧取,以一塊懷表怒嘲日本代表,如何以他的個人才華和人格舌戰群敵;以及肖克儉如何如何奔走呼號,聲嘶力竭,如何壯酬國、慷慨赴死……在世界強權政治的大環境下,在西方帝國主義列強的絕對優勢前提下,通通都顯得蒼白無力了。

  一顆再尖銳的沙礫,又怎么能敵得過一塊堅固而巨大的石頭呢?

  “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樣!”這樣慷慨激昂而又字征辭嚴的話語又有什么用呢?充其量是贏來了讓娜母女的支持。有用么?無奈啊!

  實際上,不論何時,國家強則外交贏的真理都是不變的。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來,我們建國初期為什么餓著肚子都要發展重工業,為什么艱苦卓絕都要研究原子彈氫彈,為什么你排除萬難都要鉆探油氣田。或者說為什么如今的朝鮮要發展核武器,為什么當代的印度要搞航天。

  為的就是能在世界的舞臺上說一句有分量的話,為了能在這個地球上站穩腳跟,不致像魯迅先生說的,被開除:“球籍“啊!

  請13億的中國人牢牢記住吧:弱國無外交!在這個和平年代,我們更需要這句話常響耳畔。須知未雨綢繆,須知居安思危,或許是臥薪嘗膽。

  我的1919觀后感1500字 篇4

  終于看了期望已久的《我的1919》這部電影,這并不是一部新電影,甚至有點老。早在我讀高一的時,歷史老師就推薦我們去看這一部片子。但由于種種原因,觀看的時間一再推后。

  不得不承認這是一部極好的電影,它不像平常看的那種戰爭片,整片充滿著鮮血和槍炮聲,但是,它無時無刻不充滿看不見的硝煙,充滿著悲壯。1919年是個特殊的時間,是一個重大的轉折點。

  1918年,歷時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919年初,中國駐美公使顧維鈞作為本國政府的全權代表赴法國參加巴黎和會。中國雖然是戰勝國,但在和會上卻處處受到歧視,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更企圖繼承德國在膠東半島的特權。辯論會上,顧維鈞慷慨陳詞,從歷史、人文等諸多方面闡明中國必須收回山東的嚴正立場,由此獲得全世界與全國的一致稱贊。

  為爭取在法華工的同工同酬,顧維鈞的好友肖克儉在巴黎組織游街棄工,遭到法國警察逮捕。獲釋之后,他仍然積極投入喚醒民眾的工作。然而,他和朝鮮革命者一起爆炸日本代表團所住旅館的偏激行為使朝鮮和中國成為輿論矛頭的指向。

  巴黎和會最終拒絕了中國的正義要求,決定由日本繼承德國在膠東半島的特權。國內由此爆發了聲勢浩大的“五四”運動,肖克儉等人也在巴黎集會抗議。而軟弱的北洋政府竟然逼迫代表團在和約上簽字。代表團團長陸徽祥等人左右為難之下只好出走,代表團僅剩顧維鈞和王正廷兩人仍在堅持外交斡旋。肖克儉眼見帝國主義列強重新瓜分中國的現狀,憤然給愛妻留下遺書,在凡爾賽宮廣場舉火自焚。這是這部電影的內容。

  當我看到顧維鈞為了爭取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五個席位,他和陸征祥總長前去拜訪法國總統克里孟梭,表現得不卑不亢時;當我看到美國充當“和事佬”,希望中日能友好協商解決山東問題,當日本貌似公正友好地表示不會攫取山東的主權而只是擁有在山東行使經濟特權時,他毫不客氣地諷刺日本是撿個錢包把錢拿走還給主人一個空錢包,憤然離席時;當我看到他在面對個大國的刁難時,他頂住國內政府的壓力,發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說,斬釘截鐵的指出:“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語出驚人,獲得全場一致的掌聲時,我的心情是何等的激動,我為他感到自豪,他是一個真正頂天立地的英雄。而當我看到肖克儉因為組織留學生抗議,發表慷慨激昂的演講,直至最后一書告愛妻,在凡爾賽宮廣場自焚,我為他而心痛,為他而憤怒。他要用他的熱血來喚醒沉睡的中國人民。然而當時在他們背后的是一個軟弱無能的政府,也許正是印證了那一句至理名言“弱國無外交”,當時的政府竟然會要求代表團在和會上簽字,他們完全不顧及人民的想法。

  巴黎和會是失敗的,但我個人覺得,它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真因為這個巴黎和會,才有了五四運動,我們要感謝顧維鈞,是他拒絕簽字,因為這樣,1919年才成為了中國近代史和現代史的分界線,才成了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分界線。1919年6月28日,中國人民終于第一次向列強說“不!”

  “弱國無外交”,這是飽含悲痛的五個字,這是深刻烙印在從近現代開始所有中國人心上的字。我們必須時刻記住,一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銘記!

  因為,我們為了這五個字,失掉了多少領土,失掉了多少白銀,失掉了多少自尊,失掉了多少中華好兒女……我們付出的太多太多,我們不能也不要重蹈覆轍,悲劇性的歷史,就堅決地讓它永遠留在昨天吧!

  “弱國無外交”,告訴我們國強才有說話的權利,說話才有被聽見的權利。當時的中國從官到民、從內到外,從陸征祥這樣的高官到顧維鈞這樣的青年外交家,從肖克儉這樣的熱血青年到梅這樣的巾幗志士,有如此眾多的仁人志士,為什么中國還是如此任人宰割?就是因為當年的中國,是一個誰也可以來分一杯羹、誰也可以隨意踐踏一腳的國家。

  我的1919觀后感1500字 篇5

  眾所周知,1919年是我國近代史很重要的一年,是新民主主義和舊民主主義的分割線,具有歷史意義的五四運動就是這一年發生的。而電影《我的1919》就是講述了這一年發生的事情。這部電影是我高中時學校組織看的,今天又把這部電影看了一遍。算是重溫一下這段令人氣憤的歷史,也有許多和當年不一樣的感受。

  《我的1919》講述了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由陳道明扮演的本世紀初中國外交才子顧維鈞作為中國全權代表參加1919年巴黎和會的種種經歷和他的摯友肖克儉,為抗爭列強,為討回正義,在凡爾賽宮廣場自焚的感人肺腑的事件。

  參加巴黎和會前,中國以為這是一個機會,作為一戰戰勝國的我們有權利讓他們給我們的屈辱一個公正的判決,可我們得到的是什么?會議開始前,中國參會的五個席位減到兩個。中國代表團希望德國歸還山東省,取消日本強加的“二十一條”,可是我們得到的又是什么?遭到拒絕,山東省的一切特權轉交給日本……這一切只是讓我們深深地感到遺憾和無奈,總結起來只有五個字:弱國無外交!

  我印象最深的是顧維鈞在和會上中文發表的演講,他拿出會前撿的牧野先生的金懷表,說是牧野先生進入會場之前為了討好他,爭奪山東的特權送給他的。當牧野先生說他無恥時。他又說“牧野男爵憤怒了,他真的憤怒了,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表,那么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個山東,山東省的.三千六百萬人民,該不該憤怒?四萬萬中國人該不該憤怒?我想問問,日本的這個行為算不算是盜竊,是不是無恥?是不是極端的無恥??”后來他又言辭激烈的強調“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樣!”

  看到這段我首先對顧維鈞的外交手段和機智表示欽佩,就像當時會議代表們所說的,他像老鼠一樣聰明,是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從他激烈的言辭中我們也深深感到他的愛國情懷和對不公平待遇的氣憤。我為中國有這樣一位有勇有謀的英雄感到自豪。然后是對日本的無恥行徑表示憤慨,更對列強的行徑表示無奈,和主權完整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巴黎和會并不是一次正義的審判而是帝國主義無恥的分贓場所。我不明白山東省是中國的領土,他們有什么權利把山東送給日本,中國在他們眼中到底是什么?弱國沒外交,那連基本的尊嚴都沒有了嗎?

  另一段印象深刻的就是影片接近尾聲給時肖克儉在凡爾賽宮廣場的自焚,熊熊燃燒的烈火中英法美三國國旗付之一炬,他用犧牲自己生命的方式表達了對合約的不滿,他把自己的滿腔熱血獻給了深愛的祖國。

  我想到了弱國的悲哀,沒有在國際上占據地位,所以我們連保存自己尊嚴的眼里都沒有,只能任人侮辱,得到的只有拒絕。我們也為當時北洋政府的無能與軟弱表示氣憤,那樣的合約竟然還準備簽字。不過,我們也看到了中國人民的愛國情懷一直的都在,不論是在哪。正如我們所知道的那樣,這次會議是五四運動的直接導火索,是中國歷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轉折點。

  中國這次外交失敗有意義的,他讓我們深刻的明白“弱國無外交”的悲哀,讓我們感受到被列強欺辱的無奈,我們能做的只是讓自己變強,讓他們再不敢輕視。弱國無外交,這五個字教會我們太多,而我們為此也付出了太多,歷史記載的是過去中國為此所付出的代價,而我們要做的是書寫祖國美好富強的未來!

  我的1919觀后感1500字 篇6

  從外交官顧維軍在和會上義正詞嚴的講演、肖克儉具有愛國性質的游行及自焚事件等多視角,來展現影片主題,加之以鮮明的人物形象,龐大有力的意象,從而迸發出五四時期勢不可擋的護國熱浪,或許這正是影片《我的1919》能成功契合歷史與藝術的原因所在。

  影片別出心裁的選材于中國五四這一特殊歷史階段,從中國外交群體在國際上的斗爭和慘敗為線索,同時一條暗線貫穿其中,即以肖克儉為代表的群眾自發式舉動,將民族尊嚴、國家利益、兒女私情演繹的淋漓盡致,貼切到位。

  顧維軍無疑是影片中成功塑造的人物之一。導演使用了大量的灰色基調,并多次穿插采用黑白膠片攝制的客觀鏡頭,將當時的社會景象與黑暗的一面有根本的表現,并對人物形象的表達起到了襯托作用。陳道明精彩的演繹更是彰顯出一種大氣,有一種深沉的感覺,肅穆莊嚴,舉手投足都合乎一個外交官的風范。陳在影片中主要行為就是“說”,參與謀劃、密談、發言、辯論。顧維軍性格上與陳性格上的孤鶴鷹隼一般的氣質,淡淡沉醉于自身的眉目流轉,或是不露聲色地演練一身的陡然一身正氣。

  面對日本代表百端的挑釁與排斥,于眾代表的排擠等困難,顧的言行舉止更映襯出他的機智與膽略,他論證有力,措辭得體,一次次怒吼著一個中國人歇斯底里的吶喊。編導通過設置這些事件,加上影片中短促的音樂和顧沉重有力的腳步聲,使顧的形象更加豐滿。

  在顧的對白與旁白的設置上,導演所設置的人物顧的性格也得以十分強烈生動的'體現。在第一次與日方正式交鋒中,他巧用日本代表掉表一事,迫使日方憤怒,吊足與會代表的胃口,繼而旁征博引,摧毀了日本不良圖謀的第一座堡壘!在日本的引誘下,他巧妙的與之斡旋,他拋棄了清政府的妥協與軟弱。有著自己的立場,他也曾在忍耐、利益、放棄間游弋,卻最終拒簽喪權辱國的條約,在國家、民族利益面前他有著清醒的認識,他是一個真正剪掉辮子的中國人。

  巴黎和會上,中方受到種種擠壓,影片中卻兩次將官員間的相互推卸責任的鏡頭展現在觀眾面前,這一方面突顯出國人的麻木不仁,一方面卻也在對顧“敢于直言、捍衛正義”的性格塑造上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北洋政府決意屈從于帝國主義的淫威;中方代表團總會長陸征祥進退維谷的境地,斗爭由此進入最艱難的階段,導演在這一組畫面巧妙的使用了一系列的自然場景,如陰云密布,雷雨交加,這些都一一交接著顧矛盾復雜的心境,渲染了一種壓抑的氛圍。這種給觀眾心靈上的感染,就像讓娜的母親最終脫口而出顧的那句話一樣“中國人不能失去山東,就像西方人不能失去耶路撒冷。”當然,影片中同時也有一組溫和的場景,如肖克儉在受傷后在讓娜家中養傷,與顧在花園中散步,陽光明媚的風景,這既讓人看到顧等外交官抗爭努力后的微妙希望,又前后相應,相輔相成的作用十分強烈。

  在人物肖克儉的刻畫中,顧站在與之不同的立場上,有著較大的矛盾沖突。同時肖的行為舉措也影響著顧在外交問題上的認識。當肖克儉獻身于熊熊烈火時,影片采用了一組平行蒙太奇鏡頭,多次切換場景(肖在烈火中絕望的面孔、顧在彈奏鋼琴時麻木不仁的表情,梅的哭泣),將影片的主題推向高潮。肖具有愛國精神的舉動,對顧有側面烘托不可低估的作用。

  導演運用電影獨特的審美特征與表現手法,巧妙地調整影片敘事風格,既有效突出了銀幕形象,又強化了戲劇風格。《我的1919》能夠從歷史體裁中找到與藝術的契合點,這確實難能可貴!

  我的1919觀后感1500字 篇7

  不久之前,在德育基礎課上,老師給我們放映了一部非常精彩的影片——我的1919。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巴黎和會時期,我國北洋政府的時任外交官顧維鈞、陸徽祥等為了爭取祖國東北的合法權益而所做出的鮮為人知的艱辛努力。

  看完這部電影后,它所留給我印象最深感受如果用兩個詞來形容的話那么一個是心寒,一個是震撼。

  1919年,從國家這個大背景上也能推斷出小至個人的生活經歷。當時的北洋政府頭子袁世凱一心只想當皇帝,并為此早已和協約國日本簽下了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把當時生活悲慘的老百姓更是推向了水深火熱之中,全國一片哀鳴。好不容易等來了中國作為戰勝國而參加的巴黎和會,可結果呢,中國不僅沒能收回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反而又將落入日本之手!作為一個富有強烈愛國之心而有才華橫溢的年輕外交官,顧維鈞當然不會聽之任之,只會傾盡其所能來維護祖國的利益。但讓人可悲的是當他運用其過人的機智與學識在與日本代表的辯論中大獲其勝并贏得會議全場的熱烈掌聲后,面對的卻是膽小怕事的同事們的非難。和這樣的人共事已經夠心寒的了,可更讓他心神俱碎的是來自政府甚至是同胞們的責難!一面是自己艱辛的為國家所做出的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而另一面卻是自己政府發來的一封又一封的催簽電報。終于這一切的一切讓他的長輩陸徽祥徹底崩潰了,只好借出走來躲避,但顧維鈞沒有而且直至后來遭到同胞們的辱罵與挨打時他也沒有選擇逃避,獨自的堅持著、堅持著……但我看出了他的心在滴血、憤怒在燃燒、從未有過的孤獨也在侵蝕著他的心靈。可他最終都沒有讓這種種困難得逞,而是毅然對抗政府的命令,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看到這一幕時,激動的熱淚早已盈滿我的'雙眼。

  以前的我曾一直堅信“弱國無外交”這句話,可看完這部影片后,更確切地說是看到少川(顧維鈞自少川)作為一名外交官所展示出來的翩翩風采后我毫不猶豫地改變了我的觀點在那樣的國際環境中中國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弱國,如果按照“弱國無外交”的說法,哪顧維鈞應該像以前的李鴻章和以后的何應欽一樣,乖乖在帝國主義的威逼利誘下簽字還談什么我國自己的利益和要求,因為“弱國無外交”嘛。可讓我震撼的是顧維鈞沒有,在同事們都在回避日本代表團的邀請時,他不僅獨自扛起了這個任務,而且還聰明地利用懷表事件像貓戲老鼠般把日本代表狠狠地耍了一頓,并借此表明了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像歐洲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也因此應得了歐洲各國對中國山東權益的肯定。這怎么能說不是一次成功的外交呢?這就是一次成功的外交!這也是中國第一次真正對帝國主義說“不!”

  沒有哪一個國家從一開始便是強盛的。雖然強國往往在外交上起著重要作用,但我們更應該關注那些不是強國,但卻努力為維護本國應得利益而奮斗的國家實體。因為只有這樣的國家才有希望、這樣的國家才能贏得世界的尊重、這樣的國家才具有生生不息的頑強精神動力!

  說來可悲,要不是這部電影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在那樣的年代里曾有過少川、肖克儉等等這樣一群優秀的中國人為了祖國的利益義無反顧地犧牲著自己的青春、才華甚至是生命,但從我知道的那一刻起他們的光輝形象將會永遠地留在我的心里,借此也向所有為了人類高尚事業而奮斗的無名英雄們送上我最誠摯的敬意。

【我的1919觀后感1500字】相關文章:

我的1919觀后感04-27

《我的1919》觀后感(精選25篇)09-28

《我的1919》觀后感(精選28篇)02-19

愛國電影《我的1919》觀后感04-22

我的1919觀后感(精選16篇)08-09

《我的1919》觀后感(通用22篇)05-05

電影我的1919觀后感(精選16篇)12-13

電影我的1919觀后感(精選40篇)01-01

《我的1919》電影觀后感600字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