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作文匯總8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察作文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觀察作文 篇1
11月14日星期一天氣:陰
今天,老師拿來一頭大蒜放在盤子里,用水培養法培養它長大。
大蒜的形狀很好看,像個小籠包子。它的皮白白的、薄薄的,脆脆的。別小看這薄如蟬翼的皮,它的力氣可大著呢,它把大大小小十幾個蒜瓣緊緊地包裹在一起,絕不輕易松開。
這頭蒜看起來又干又硬,我真不知道它是否能發芽、長大。
11月22日星期二天氣:陰
今天,我突然發現大蒜變了。
大蒜的上部長出了幾根芽芽,仔細一數,11根。咦?明明是13瓣蒜,怎么有兩瓣掉隊了,沒長出小芽呢?仔細一看,它們的頂部已經鼓出了芽孢,像即將破殼而出的小雞。那些長出來的小芽芽翠綠翠綠的,真好看。有的像剛出土的筍芽,好奇地張望著這個很陌生的世界;有的像田野里復蘇返青的麥苗,正在努力向上。
大蒜的下面也發生了變化,長出了許多根須,短短的、細細的、嫩嫩的。它們貪婪地吮吸著盤子中的水。我知道它們想讓大蒜快點長大。
11月29日星期三天氣:晴
闊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啊。今天的大蒜已和前些天的大不一樣了,我簡直都快認不出它了。
大蒜頭上的芽已經長成高高的蒜苗了,足有三、四十厘米,顏色也越發鮮亮了,真是郁郁蔥蔥的參天大“樹”啊。下面的根須更長了,更密了,相互纏繞在一起。
看著大蒜現在的樣子,我情不自禁地對它說:“我的大蒜老哥,你吃了什么靈丹妙藥?怎么長得這么快呀?哪天我也吃點,也像你一樣快點長大。你以前皮膚干巴巴的,現在變得水靈靈的,難道你也像一些阿姨那樣去美容院護膚保養了?我記得你以前是個頭上光禿禿的呀,現在怎么也長發飄飄,而且還出油了?挺時尚的嘛。不過你的胡子是不是該修剪一下了,不然看起來仍顯得有些蒼老噢。”
老師用無土栽培技術竟然能把大蒜養大,這多奇妙啊,那么我們人將來是不是有一天可以不吃飯也能成長呢?
觀察作文 篇2
這天傍晚,我坐在院子的樹下寫作業,剛做完作業,忽然看見一群螞蟻在樹下忙碌著。
好奇心促使我蹲下來仔細看,幾十只螞蟻圍著一塊面包屑,上下左右亂轉,有的拖、有的推、有的拉,看樣只是使足了力氣,沒有偷懶的。不一會兒,他們把面包屑都搬進了洞。
回頭一看,有一群螞蟻拖著一只蒼蠅向洞口方向移動。那死蒼蠅雖大,由于它們齊心協力,把蒼蠅搬到了洞口,可洞口太小,進不去,這真有好看的了。我正笑著說,只見螞蟻把蒼蠅分成了幾份,把他搬進了洞。
我被震撼了,小小的螞蟻竟會這樣聰明。
觀察作文 篇3
爸爸媽媽帶我到黃山去玩了一趟,黃山非常的美麗,讓我來給你們介紹一下吧!
我們坐纜車上了山,我看了看旁邊的山,山非常的高,懸崖峭壁上長滿了松樹,都快把大山給遮住了。不一會,我們就到站了,山上很涼快,我把它就做自然空調。
開始登山了,山雖然很陡,但是我爬得很快。我們不一會就到了迎客松的下面,迎客松真大呀!它的樹枝很茂密,有兩根就像人的手,一只手伸得長長的,另一只手在旁邊,它的葉子好像是人的手指,最頂上的葉子像一頂帽子,它好像在說:“歡迎你來到黃山。”就連照相還要排隊,這棵樹真有名呀!
我們一邊登山,一邊欣賞風景,很快我們就到了黃山的最高處:光明頂,我看到了一座氣象臺!氣象臺好像是一枚珍珠放在一個盒子里面,我還看到了上面有一個大大的望遠鏡。我走到圍欄旁邊,抬頭一看,一群群蜻蜓在山上飛來飛去,它們好像也在觀賞黃山的美景呢!我在往下一看,一座座山峰展現在我的眼前,每座山峰都很陡峭,一塊綠一塊白,真好看!每座山峰上有奇石:什么雙貓捕鼠、什么天狗望月、什么仙人指路…...。
第二天,我們看到了更多的奇石。猴子觀海在獅子峰的頂上,真像一只調皮的猴子蹲在那里,它把一只手放在眼睛的上面,看著云海,另一只手放在背后,尾巴豎起來,真是惟妙惟肖。夢筆生花這塊奇石,有一顆小松樹長在石頭的縫隙里,像一支毛筆散開了,這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啊!令我最難忘的是仙女彈琴,一個高高的仙女站在山峰上,那個古琴會飛,一直停留在仙女的腰的前面。仙女非常漂亮,她的手在琴上不停地彈著,彈出了優美的樂曲,旁邊的花草樹木好像在聆聽音樂,都陶醉了。
我們依依不舍得離開了黃山,我希望能再去一次!
觀察作文 篇4
一、學生作文的現狀及思考
長期以來,作文對于學生的學或教師的教都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很多學生都在為作文而作文。
某小學的一項調查表明: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平均每人擁有2?.37本優秀作文選;83%的同學寫教師布置的作文時,要參考或模仿作文選;把作文選看作是“法寶”。另外,68%的同學對作文有畏懼心理,也就是“怕”寫作文。
通過調查和分析,學生害怕作文的主要原因是:
(一)不善觀察和積累
觀察是人們認識事物的開始,是了解事物的重要途徑之一。我們周圍的世界是五彩繽紛的,豐富多彩的,從宏觀的宇宙來說,有日月星辰,風云雪雨,冰霧雷雹;以及天體的神秘景象,春夏秋冬四季典型場景。從兒童周圍世界來說,有學校的校園,家鄉的山川田野,以及點綴我們生活的花草樹木,特別富有情趣的鳥獸蟲魚……但多數學生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主要表現在:1、缺乏觀察興趣。2、缺乏正確的觀察方法。3、不善于積累。
(二)課外閱讀量少,閱讀質量不盡人意
課外閱讀是指除了課內讀物之外的一切讀物的閱讀。語文學習應該與時代同步,青少年所讀的課外書除了古代文學經典和外國名著外,還必須讀精的、新的、富有鮮明時代特色的當代優秀作品。而目前學生課外閱讀呈無序與低效,他往往盲目地、沒有選擇地讀,得到哪本讀哪本,并且所讀之書精品少,甚至一部分學生只是將作文選作為主要的課外讀物,導致閱讀效率低下,甚至還有部分學生抱著電視長大,課外不讀書,不作讀書筆記,詞匯貧乏,知識貧乏。一到作文課,學生抓耳撓腮,為了應付,干干巴巴幾句話就把作文寫完了,像記賬似的。
(三)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差
小學語文教學目的要求,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雖然有的學生善于觀察,也積累了不少詞匯,但不知道如何表達。
有一次,寫一篇《我們的校園》,我們班的許多學生面對如此熟悉、美麗的校園,竟覺得無話可寫,或干干巴巴沒幾句話。例如:汪明杰同學就是這樣寫的:“我們的校園十分美麗。校園里有3個同學們最喜歡的地方,那就是童心園、童趣園、童真園。童心園里有三個大蘑菇,蘑菇周圍是像地毯似的草地,可美了。童趣園里有一個噴水池。噴水池里面有一座假山,里面還有兩只仙鶴,水里面還有許多美麗的金魚。一下課,同學們都愛到這里來玩。童真園里有一個美麗的葡萄架……”
根據上述的調查分析,我認為指導學生寫觀察日記,不失為是一個突破口。
二、小學觀察日記實施的操作方法與步驟
(一)指導學生學會觀察
1、激發觀察興趣
(1)合理安排觀察內容,激發觀察興趣
觀察興趣是提高觀察效果的一個重要的心理因素。教育家贊可夫指出:“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兒童的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學生觀察之興趣成了直接推動兒童對觀事察物的一種強大的內在動力觀察內容的選擇,我們應該根據兒童的感知能力是從低級到高級的,從籠統到精確的。指導兒童觀察應該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從觀察的數量來說,是從單一的到復雜的,從無背景的到有背景的;從觀察對象的狀態來說,是從動植物到景物到人物,即從大自然到社會生活;從觀察順序來說,是從整體到細節,從表面到本質;從觀察對象選擇來說,是由老師確定到自己從諸事物中選取主要感知目標。就拿觀察航塢山公園的一片小樹林來說。有一次,老師把孩子們帶到小樹林里,幫助他們認識“這是一片美麗的小樹林”,“樹林里有高大的樹木”,“樹下有青青的草”,“草地上開著五顏六色的花”。第一次來到樹林里,讓學生選擇一種樹木作細致的觀察。以后幾次來到樹林里,讓他們觀察爛漫的山花以及各種各樣的野草,細細傾聽動物的叫聲。《松樹》、《野花的比賽》、《森林里的歌聲》等優美的觀察日記在這美麗的樹林里誕生了。戴逸同學在《松樹》這篇觀察日記中寫到:“你看它粗壯的身體上長滿了許多魚鱗似的樹皮,摸上去很粗糙。我想這棵樹大約有20多米高。再過幾年,它都要跟云一樣高了呢!再看它茂密的松針吧,就像一根根媽媽縫衣服的針。下完雨后,松針上透明的珍珠,那是雨兒姐姐送的項鏈吧……”只有觀察內容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才能激發孩子觀察興趣。
(2)抓住學生感興趣的生活情境,激發觀察興趣。
教師要注意通過多種渠道了解學生的愛好,鼓勵他們觀察自己喜愛的事物和喜歡從事的活動。把學生的目光引向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后挖掘其積極角度,因勢利導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興趣,調動學生觀察的積極性。比如上學期我了解到我班孩子特別喜歡在放學后在草地上捉蝗蟲和螳螂。我就讓孩子們捉了幾只蝗蟲和螳螂帶到課堂上,讓學生利用課余和課內時間觀察它們的頭部、翅膀、腳,以及它們吃東西的樣子。學生興趣盎然,我趁熱打鐵,指導學生寫蝗蟲。我班的潘佳丹同學這樣寫道:“蝗蟲長了一雙大大的,鼓鼓的眼睛,長著一對又細又長的觸角。它胖胖的腰身上長了像葉子樣的翅膀,長了像竹子樣的屁股。蝗蟲還長了六只腳,后面腿上還有硬刺,被踢到是很痛的。我摘了一片葉子給它吃,它照樣啃。我想起在電視里看見過蝗蟲吃莊稼就像鋤草機……”這次觀察活動大多數同學的片斷練習也同樣寫得條理清楚,內容充實。
(3)創設學生感興趣的學校情境,激發觀察興趣
①實物情境
實物情境以它的具體形象和貼近學生生活為學生們熟悉和喜愛。實物情境的觀察由于實物形象的具體可感而為兒童樂于接受。實物情境的觀察不僅包括實物的靜態,還包括實物的制作,功用,動態的變化。
②圖畫情境
圖畫情境包括插圖、剪貼畫、幻燈畫、簡筆畫、漫畫和多媒體畫面創設的情境。圖畫情境的形象畫面化,符合兒童對直觀形象感知,易于理解的特點。特別容易學生觀察興趣的生發。
③音樂情境
音樂情境給人強烈的感受和豐富的美感,所獲得的形象讓人倍感意境深遠,學生觀察欣賞模擬聲像世界,興致勃勃者往往居多。
④表演情境
表演情境具有生動的形式。獨具個性的情感色彩和美感形象,甚至有某份令人發笑的細節和幽默感,易令學生情緒上揚,保持專注觀察行為。
⑤競賽情境
在校內外安排一些競賽活動,如“童年的歡樂”踢毽子、跳皮筋、跳繩、跳舞大賽。這些活動簡單易行,又有趣味性,易受學生的歡迎。
如在一次圖畫情境的啟發中,我班的漏亞君同學寫出了一篇獨具特色、文筆優美的習作《風之彩》。
風之彩
紅、橙、黃、綠、青、藍、紫,世界是那樣的五彩斑斕,我有一枝神筆,把風變得五彩繽紛。
風可以是紅色的。她會歡快熱情地來到死氣沉沉的白色病房,在病人之間穿梭,給予它們活力和對生命的渴望。
風,可以是紫色的。她會身著華麗的紫色晚禮服,從陶醉在母愛中的小姑娘的臉上輕輕拂過,用美好的心靈為她們演奏一首柔婉、激情、悠揚的小夜曲。
風可以是綠色的。她會帶著柔柔的雨絲飛舞在荒蕪的沙漠之上,她會在那些艱苦環境中苦苦掙扎的小草、小花們的耳邊細語:“生長吧!努力吧!把這里變成綠洲!”
風,可以是藍色的。她會像個頑皮的孩子一樣,逗弄著、陪伴著正在海邊散步的老人,帶給她們平和的心境。
風,可以是彩色的。她揮一揮衣袖,散播愛的種子,讓世界到處都有歌聲,處處都有歡樂!
2、指導觀察方法
小學生年齡小,認識能力差還不具備理想的觀察技能,觀察往往籠統不細致,粗略而不精確。教師在教學中要“授之以漁”,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
(1)多感官,常觀察
我們深知兒童對客觀世界觀察得越認真,越仔細,越全面,越深入,對事物的認識便越清晰,越具體。觸覺事物美的存在便越有情趣,觀察美、品味美、描述美的情緒便升騰越高越久。而事物是多層次的,教師指導學生在觀察中要發揮多種感官的功能,做到眼看、手摸、嘴聞、耳聽、腦想,從各個方面、各個角度了解事物的屬性,真實地、敏銳地、全面地、細致地、條理地、精確地深入地認識事物,在頭腦中形成活生生的形象。例如,指導學生觀察蘋果。通過視覺了解蘋果的顏色、形狀;通過觸摸掂捏,感覺蘋果外表的光滑程度內在質地;通過舌頭嘗嘗蘋果的滋味;通過鼻子,聞聞蘋果的芳香。同樣觀察景物,比如觀察春天的公園,可以看一看花兒的競相開放,聞一聞花兒的醉人芳香,聽一聽蜜蜂的歌唱,想一想花兒在說什么……惟有如此,才能使學生獲得事物多方面特征深刻的感受,寫出的文章才會生動逼真,具體細膩。
(2)抓特點,詳觀察
孩子們觀察事物,容易走馬觀花,抓不住特點觀察。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對事物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比較,發現事物的異同之處,捕捉它們的特點,感受它們的美好。我在批改日記時,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孩子們在描寫動物的外形時,常常這樣寫:“它的臉上有一雙黑黑的眼睛,有一個小小的鼻子,一張嘴巴”。究其原因,孩子們在觀察時缺乏比較,沒有抓住特點。例如寫眼睛,有多少人就有多少雙不同的眼睛,場合不同,同一雙眼睛表現出的神情也不同。例如寫螳螂和蝗蟲,只有通過比較觀察,才能分出“螳螂細腰身”,“蝗蟲胖腰身”等不同特點。通過引導學生抓特點觀察事物,提高了學生辨析事物、區別異同的能力,使學生在作文中能寫出個性來。
如高揚同學的觀察日記《螃蟹》觀察細致,極富童趣。
螃蟹
今天,媽媽給我買了幾只小螃蟹,別看它們個子小,它們那一雙老虎鉗般的大夾子和那副兇巴巴的模樣,會讓你一見它就心驚肉跳,渾身發毛。
這些小家伙被放在一個大盆里。它們可不老實了,在盆里亂撞亂抓,弄得水花四濺。我想仔細觀察螃蟹,便蹲在盆邊打量起來。
螃蟹背上有一個硬梆梆的殼,殼上有一個淺淺的人字,堅硬的殼下有4對帶著小鉤的腿,還有一對又粗又壯的大鉗子,這大鉗子把盆夾得遍體鱗傷。
最有趣的要算兩只螃蟹打斗了。只見一只大螃蟹和一只小螃蟹面對面站著,大的橫眉怒眼,小的咬牙切齒。好,大螃蟹經驗豐富,先看出對方的弱點,沖過去用的鉗子使勁夾住小螃蟹,小螃蟹拼命掙扎,可是一點用也沒有。后來,多虧我用筷子把大螃蟹打跑了,小螃蟹才留得一條小命。
……
(3)定順序,細觀察
觀察時先看什么,再看什么,一步一步要有順序,小學生觀察時往往不注意順序,東看一眼,西看一眼,更多的僅注意鮮明的色彩,生動的神態和刺激性較強的部分觀察的有意性不強。因此在明確觀察目的的基礎上,要啟發學生體會觀察應該有順序地進行。
觀察人或物之形態時,可按整體到部分,由部分到整體或由輪廓到細部的順序進行觀察。
觀察景物場面時,要注意空間順序。由遠及近或由近及遠。還可以隨著觀察者腳步的移動,不斷變換觀察點,按空間位置的轉移進行觀察。
觀察一件事,要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弄清楚原因是什么,經過怎么樣,結果如何。
由于學生觀察是有條理的,所以思維就有條理,寫出的文章也就層次清晰了。
(4)邊實踐,邊觀察
城鎮的孩子生活比較單調,往往兩點一線,白天在學校,晚上在家里,接觸大自然的機會比較少。老師和家長應鼓勵孩子種植花草樹木,飼養活潑可愛的小動物,鼓勵孩子進行一些簡單的科學實驗。孩子們在種植、飼養、實驗中肯定會觀察到許多有趣的現象,積累許多“新”、“奇”、“趣”的作文素材,在此時,兒童往往心情雀躍,兒童的詞匯便自然地去聯系觀察和生活的體驗,進入“語言摹形”、“語言傳情”、“語言述意”的語言訓練的活動中去,激發“狀物抒情”、“情動辭發”的熱情,為寫作文提供物質條件的心理基礎。現在我們班多數學生能寫出生動有趣的日記。周子洋同學在《螺螄》一文中寫道:“我家的金魚缸里養者七八只笨笨的螺螄。先讓我們看看螺螄的外貌吧!它馱著一個笨重的殼,頭上長著一對軟軟的觸角。奇怪的是螺螄的眼長在觸角上。它的肚子上有一個圓盤,當它遇到危險時就會鉆進殼里,這時圓盤起了作用,它像一個蓋子,把洞口堵上……”看了這些日記,我也驚異孩子們的觀察本領。這種以實踐為中心的觀察給孩子們的印象尤為深刻的。
(5)邊想象,邊觀察
在觀察中展開想象促使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今及古,引導學生重視運用所儲表象,打比方作比擬,從而豐富感受擴展思維,高孩子的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如觀察日出、日落、霧、云等景物,如果不插上想象的翅膀,是難以寫生動的。如我在指導孩子觀察云朵時,就引導孩子們根據云的形狀變化展開想象,觀察日出日落時,引導孩子們根據色彩變化展開形象。在老師的啟發下,孩子們展開想象進行觀察,寫下一篇篇好日記。李奇同學在日記中這樣寫道:“今天下午,我在陽臺上看云朵。啊!云朵真漂亮,一會兒變成一條龍,一會兒變成一只鳥……有些云朵層層疊疊,像厚厚的巧克力。一會兒,云朵變顏色了,變成了桔色,就像穿上了一件毛衣。云朵時前、時后,一下子鋪天蓋地,一下子,云朵又散了,東一塊,西一塊,就像失去父母的孤兒……
(二)指導學生學會表達
1、給“機會”
(1)建立觀察隨記本
人們常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建立觀察隨記本,重在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的能力,而且養成一日一記錄的好習慣。觀察記錄可以不拘形式,可以是一句話,也可以三言兩語,把自己所做的、所經歷的、所希望的、所思考的新鮮有趣的事物記載下來。那是學生作文的“儲備庫”,學生在寫作時,只需要從“倉庫”中提取原料,進行加工即成,正如葉圣陶指出的那樣:“有了優美的原料,就可以制成美好的器物。”
(2)開設談天說地課
孩子們觀察到新鮮、有趣的事物后,總是樂于與人交流,而良好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將直接影響學生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能大膽地當眾說話,在瞬間思維下能準確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圖,能讓別人了解,這對提高表達能力不失為一種良好的舉措。因此,我開設了每天二十分鐘的“談天說地”課,培養孩子們當眾說話的能力與習慣,給孩子們展示自己的機會。有多少次,孩子們興奮地訴說他們的“世界”:
“老師,我的黃豆發芽了,胖乎乎像個小逗號。”
“我的`小蝌蚪長出了兩條后腿。”
“貓的眼睛白天總是瞇成一條縫,晚上卻又圓又亮……”
“我把一塊石頭扔在水中,它嗤嗤地響著,還冒著熱氣……”
(3)讓學生參與擬題與評價
傳統作文的命題指導、批改、評價都由教師獨立完成,學生主體地位被教師取代,以上過程忽視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忽視學生主體性,學生的參與機會少,處于被動的地位。新大綱強調“作文教學應該在師生互動中進行”,教師的角色是作文過程中配合者,服務者、參與者鑒賞者。
所以我在觀察日記的指導中,注意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在一定的基礎上,由學生討論決定觀察的范圍、內容,然后指導學生的自主擬題、自主行文,特別重視把自己的感受寫進去。這樣的作文寫好后,還有自讀、自批、自改的過程,互讀、互改的過程。這樣的訓練不僅能較好地培養學生作文的興趣和發現生活,表達生活的能力,而且調動了學生作文的自主性、積極性和能動性。
2、給“鑰匙”
(1)講究語言的規范化
①進行科學地說話訓練
小學教育要求學生掌握書面語言不是簡單的句子、句群,而是以篇章形式出現的連貫語言。因此,口語語言的訓練,也必須把發展連貫語言放在第一位。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贊可夫曾再三強調說話訓練的自然性和日常生活性,反對過早地動用語法和修辭來限制學生口語的發展。杭州大學教授未作仁也指出,在說話訓練上首先要集中讓兒童說連貫的,有條理的,合邏輯的話。即訓練他們的語流、語脈、語理,不能只注意他們語言的完整性。
要發展兒童連貫的口頭語言,必須讓兒童在極其自然的,無拘無束的環境中,談論日常生活中他們感興趣的東西。讓學生無拘無束地說話,不僅可以發展連貫的語言,而且可以豐富他們的詞語。
當然,只要求學生說得流利,語言暢通,是不夠的,還應該幫助他們把話說完整,并且注意詞語的修飾,也就是指導他們學習語法和修辭。但是,這是第二位的任務。
②進行敏銳語感的練習
語感的敏銳,有助于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那么什么是語感呢?簡括地說,是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的一種基本功。
培養語感,最切實有效方法是在練習中抓住機會,完成培養任務。
第一、在閱讀中養成揣摩詞句習慣
一個詞,一句話,什么含義,什么作用經常加以揣摩,這是語感訓練最基本的方式。如《燕子》一文中“幾只燕子飛倦了,落在電線上,嫩藍的天空,幾痕細線連于電桿之間。”通過與“幾只燕子飛累了,停在電線上,藍色的天空,幾根細線連于電桿之間。”比較。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語句對比性朗讀中體會作者用詞巧妙與精確。
第二,在積累詞匯中增強語感
積累的詞匯多了,就會逐漸增強學生的語感,如:學會了“體會”一詞,只知道是體驗領會的意思,但換個“尾”字,就把“體會”一詞的意思加強了,這樣積累詞匯仔細加以修改,這樣也能有效地提高語言的敏感性和領悟力。
(2)講究語言的真實化
蘇霍姆林斯基把作文看作是中小學作文教學的基礎,而反對將學生作文變成一些硬擠出來的,笨拙的,背誦下來的句子和詞組。因此觀察作文語言表達以真實為基礎。
①不求新、不求奇、只惟真
有的教師在學生選材時要求學生做到事例新奇,在遣詞造句方面語出驚人。學生作文時堆砌詞語,編造事例,這對學生來說是拔高了要求,加重了學生懼怕作文的心理。其實,只要事情有其事,便可寫,關鍵是如何指導把舊事寫出新意的問題。
②不求大、不求高、只惟實
“只惟實”意即是只要寫得充實,充分就行。引導學生實實在在的表達,而不要說空話、套話、假話、大話。
③不虛飾、不做作、只惟情
觀察作文提倡表現對事物的真實認識,抒發真切感情就行了。
3、給“自由”
(1)寫作內容的自由
語言大師葉圣陶先生這樣說過:“寫真經歷、真體會、真感受,這是解決寫什么的最好辦法。無論談話或寫文章,最要緊的是拿出自己的真實東西來。”傳統的作文教學不管是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總是定好題目,安好框架。由于有些事物學生沒有接觸過,他們只是痛苦地編著,使學生對作文失去興趣,缺乏信心。觀察日記只要求學生寫自己的生活,鼓勵學生說真話,說心里話。你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就寫什么。“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2)寫作形式的自由
形式自由就是指寫作要淡化文體,提倡自由表達,開辟更多符合小學生生活實際和感興趣的作文樣式和內容。使他們容易找到自己的興奮點,提倡不拘一格地把觀察到的事物寫下來。加強學生自主擬題作文,練習,讓他們真正享有自由表達的權利,這不僅僅為了作文,更是為了學生的生命發展。
(3)表情達意自由
作文本來是表情達意的,而真情是金。作文教學理應發揮其教育引導功能,理應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倫理等內容的教育。但這種引導或教育不等于可以代言人的口吻向學生發出話語指令,不能因此簡化了學生個體的自主的思維過程與情感體驗過程,不能滿足于把信仰與精神追求的嬌艷花蕾接在虛偽之上……否則,作文教學只不過是無思想交流,無心智地對抗,無真情投注的話語游戲!觀察日記提倡實話實說,真情真發。
(三)鼓勵性評價,樹立其作文的信心
作文的評價是一種連續性的評價,而不是總結性評價。因此,小學作文評價的目的,并不是評判學生的好壞,而是激勵學生自主持續學習習作,培養他們的寫作興趣,樹立其作文的信心。
1、引導自改,一文多批
面對同一學生不同作文,要根據題材,單元訓練的重點,講評作文,每次都要有不同的目標和重點,或是寫作結構,或是立意視角,或是查微知細,或是由衷情緒……此間,不妨學抓典型,利用學生某方面明顯的進步,或學生的明顯擅長進行學生集體之間的確認、完善和意化,推動學生作文求好意識的增長。
評價前,教師當瀏覽全體學生的習作,了解習作中潛存的進步與不足,結合習作訓練階段重點,選擇有代表性的文章以備講評,其間也可將同學寫的精彩處標示,或把佳句摘錄,與一些病句一同刊出或板演,讓全體學生對比,引導學生做“文句醫院”的門診醫師,為自己和自己的同伴的文章進行評判,并以此啟發學生作文的自我修改,爭取原文上新臺階。
在作文的自改中,教師要多攙扶,要多給學生自改的方法支撐,甚至給“梅開二度”的第二評價機會,讓他們獲得成功體驗。
2、分層設標,分層批改
小學作文終究須切實依據學生的實有水平,其作文評價當致力于抓基礎、教方法、傳習慣。作文的優生和基礎較差的學生不能同一要求,否則會導致優生“吃不飽”,差生“吃不了”的現象。這樣會使優生缺乏動力,差生缺乏信心。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優生高標準、嚴要求,對那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只要通過了觀察并能語句通順的寫下來,能讓老師或其他的同學看懂或明白即可。總之,不管是哪個層次,達到一定的目標,都應該及時給予激勵,調動其寫作的積極性,樹立其信心。
3、評語激勵,潤物無聲
日記和作文評語的書寫要體現激勵功能和指導性,并伴有感情,激勵學生向上的動力,學生作文的每一進步,每一優點都應得到鼓勵。“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對于作文、日記也應該不以“完文”為要求,不以成人眼光、成人習慣為其準線。同時,評語中要求拔出學生認識上的偏差及澄清模糊性認識,讓學生懂得哪些是好的,哪些地方應該改正,從而得到不斷地提高。我們要求學生的作文寫出真情實感,那么教師的評語也應讓學生聽到教師的心聲,在“潤物細無聲”中得到潛移默化。
三、分析與討論
(一)何謂觀察日記
《兒童心理學》專著提出:“觀察是一種有意的有計劃的,比較持久的(雖然在時間上也有間歇)的知覺,是知覺的高級形態。”觀察日記就是通過有目的的、有計劃的觀察大自然中的動、植物,自然現象及周圍的事物以及在創設情景中觀察到的現象用語言自由地描述和表達,事先不給學生定題目,安框架,鼓勵學生說真話,說心里話,培植學生在更寬視野更大空間中強烈的自由寫作欲望和自由傾吐個體化能力。
(二)寫觀察日記的理論基礎
1、以生活為源泉,平衡兩個信號系統
我們不會忘記,人類從嬰兒時期到學齡時期,學習語言從單詞到短語,從多個詞排列組合成句,逐漸達到語言自動化的過程,是在沒有老師,沒有教科書的情況下,獨立地克服了最初學習語言的種種困難完成的--那是靠兒童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吮吸豐富的營養,在生活的具體情景中,迅速地發展了感知覺,在這樣的不基礎上,才逐漸學會語言,掌握符號,保持著兩個信號系統的平衡。大自然是人類生活的根基,智慧的源泉。大自然的萬千形態絢麗色彩及富有音樂感的聲音,是對兒童審美教育的課本。如果學生對周圍世界缺乏認識,而要他們去表達,去反映是不可能的。傳統的作文教學方式已致一堵高墻,將語言學習與大自然隔開,單純的符號思維和語言訓練不僅打破了兩個信號系統之間的平衡,而且已經逐漸導致第二信號系統的枯竭。根據巴甫洛夫學說,語言訓練需要從形象方面得到不斷的強化,其途徑就是與周圍世界,與實踐生活接觸。
2、以真實、自由為基礎,解開學生作文枷鎖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學生實際”的內涵比較豐富,既指學生生活依存的客觀實際,也指學生認識客觀現實的主觀實際,還指學生生命成長的過程實際。“學生實際”是學生習作過程著表達和交流的對象。作文教學只有引導學生“關注現象,熱愛生活”,才能使學生在具體的生活運用中“易于動筆”,在生活需要的驅動下“樂于表達”。觀察日記就是在大量的觀察,在極大豐富了兒童表象,解決了“無內容之苦”的基礎上,鼓勵孩子進行真實寫作,摒棄作文的胡編亂造。在觀察日記寫作中孩子們只需要把自己在大自然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自由地表達出來,而不用慣性結構框死學生的思路,使孩子寫作少一份約束,多一份自由,這樣,孩子所定的東西也是不拘一格,豐富多彩的。長期以來,孩子對作文自然會變“懼”為“喜”。
(三)兩年實踐所取得的成效
1、提高了學生寫作的興趣
通過兩年的努力,學生畏懼作文的人數明顯減少,喜歡作文的人數大大增加。在實踐前和近期我分別在班里進行了一次調查,情況詳見下表。
學生對作文的態度
喜歡作文的人數 不喜歡也不害怕作文的人數 害怕作文的人數 兩年前 17人 6人 35人 近期 32人 22人 4人
2、學生作文水平明顯提高
以前我班多數學生寫作老是覺得“不知道寫什么”,“不知道怎么寫”,詞匯貧乏,所以作文空洞乏味,很少有習作能在學生中交流,更談不上發表。在每學期的期末學科質量檢測中,作文優秀的人數總是不多。通過兩年的觀察日記的實踐與研究,學生的作文水平明顯提高,平均每人有3篇習作在班內交流過,有多篇作文在校刊上發表。在期末的學科質量檢測中,作文優秀率明顯增長。
3、極大地豐富、活躍了作文教學,提高了作文教學的效率
以前一提到作文課,學生抓耳撓腮,頭痛至極。老師叫苦連天。一堂作文課下來,教師講得滔滔不絕,自以為分析指導得頭頭是道。學生一開始作文,不是半天沒動筆,就是幾分鐘就寫完。教師在批改作文時也十分辛苦,當成一項大工程,不僅要改錯字病句,還要對學生的選材不當,內容空洞,立意不明等一一作批示。作文講評時化了很長的時間一個個指出,結果學生仍不知如何修改。每一次作文教學,工程巨大,收效甚微,實施了觀察日記后,課堂上不再是老師單獨的指導,而是形式豐富多樣……學生喜歡寫了,教師也樂于教了。學生的作文水平明顯提高,教師批改也不那么苦了,教學的效率明顯提高。
四、幾點思考
在研究和實踐的過程中,筆者對以下幾個方面還存在著困惑,在此列出,希望引起同行們進一步討論與探索的興趣。
1、如何加強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整合?
2、如何更好地在寫作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3、如何正確指導學生課外閱讀?
4、命題作文的“合題”與“合體”問題。
觀察作文 篇5
今天下午,太陽公公好像非常有精神,將它全身的能量都釋放出來了我們的額頭上也都滲出了細密的汗珠,多么希望能下一場大雨啊!
老天爺似乎明白了我們的心思,剎時烏云匯集,天色漸漸陰沉下來了一陣涼風吹過,花草樹木也高興的跳起了優美的“舞蹈”似乎在迎接著雨兒的到來
下雨了,“沙沙沙,叮叮叮,嘩啦啦,啪啦啪啦,……”雨點兒灑在樹上,敲在玻璃上落在人家的屋頂上發出各種奇妙的聲音。這許多聲響譜寫成了一曲動人的交響樂美妙極了。雨兒真像一位細心的清潔工清掃著高樓林立的城市又像一位愛護環境的神奇化妝師,頃刻之間小城市就煥然一新雨越下越大天地之間仿佛懸掛著一張巨大的雨簾,雨落到路面上飛濺起點點水花恰似一朵朵水中芙蓉千姿百態。花兒們草兒們在風雨中搖拽著鳥兒們這時早已不見了蹤影不知藏到哪兒去了,不多久雨水就江聚成了一道道淺淺的小溪溪水跳著笑著歡快地流向遠方
路上沒帶傘的行人急急忙忙的跑到屋檐下神色悠閑地欣賞著雨景而帶著傘的人們仍在勇敢地冒雨前進……雨慢慢小了稀稀疏疏飄飄灑灑我情不自禁地吟起詩來:好雨知時節當"秋"乃發生……
也不知過了多久雨停了天色亮起來了,地面上還是濕漉漉的太陽公公從云層里露出笑臉把大地鍍成了金色。
觀察作文 篇6
我一向喜歡母雞,但又討厭小雞。看吧,母雞又帶著一群小雛雞出“家”門了!它們一直叫著,母雞音調粗重些,而小雞的音調可細了,永遠都像有心事。一到院子里,雞群就全亂了,幾只小雞一組,東一堆西一堆,雞母親到處尋找小雞,不停地大叫,因為有長長的草,雞母親看不清它的孩子,幾群雞兒聽了媽媽地呼喚,在院子里亂跑,跑來跑去,終于把母親找到了。幾群小雛雞正忙著吃蟲,不聽聲音,只好母雞自己去找了,但幾只雞又成群結隊去找吃的,哎!這小雞真討厭,讓雞媽媽這么辛苦!
可是,現在我改變了心思,我看見了母雞對小雞的疼愛,和小雞乖巧時的表現。
不論在院內還是在屋子里,母雞總會關照著小雞,小雞總嘰嘰叫著,好像在說:“媽媽,你真好”,“媽媽,我長大了一定要報答你”,“媽媽,你太辛苦了,我們都長大了,你看我走得多快,您去休息一會兒吧!”……而雞媽媽也會嘎嘎直叫,頗像回答小雞著,什么“你們真乖”;“你可真是個小淘氣包”;“好,真有勇氣,長大了是個男子漢的!”……母雞和小雞是多么快樂呀!
我愛在一個指定的地點放些東西給它們吃,母雞也常常帶領著小雞們吃飯,但雞母親很少吃,站在旁邊等候,只會吃一些被小雞啄出來的小顆粒,只要聽到一點響動就會警告小雞要小心,結果每只小雞都吃得飽飽的,只有母雞自己消瘦了許多。
母雞和小雞的故事講也講不完,我知道,小雞總有一天會感覺到自己的母親是多么辛苦的
觀察作文 篇7
課堂上,老師布置了一個特殊的作業---觀察綠豆發芽。放學一回到家,我就找來一個杯子裝上水,抓了一把綠豆放在里面,開始做實驗了。那天晚上,我觀察到綠豆吸足了水,個頭變得圓鼓鼓的,看起來飽脹得馬上就要破裂似的。
第二天早上,我一起床就去看我的綠豆寶寶。哇!一夜不見,它們的變化可真大啊!有的綠豆寶寶身上裂開了一條小縫,露出了嫩白的小肚皮;有的已經迫不及待地脫下綠衣裳,換上了新裝;還有的調皮地把豆皮堆在頭上,像一個個戴著帽子的小娃娃,樣子可愛極了!
第三天下午,我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就想起了那些綠豆寶寶,猜想著它們會給我帶來什么驚喜呢?一到家,我便迫不及待地跑去看那些寶貝。呀!小豆芽們是不是喝了“生長藥水”,長得好快啊!我用尺子一量,它們的身體大約有兩三厘米長了。我還驚喜地發現它們的頭上長出了一個個芽瓣兒。嫩黃的芽瓣兒就像一張張小嘴巴,十分惹人喜愛。
時間又過了兩天,綠豆芽長得越來越高了,在杯子里挨挨擠擠的。莖的下方已經變成嫩紅色,芽瓣兒裂開了,里面又生了兩片嫩綠的小葉子。豆芽兒的身子細細長長,形狀千姿百態,有的彎彎的,有的呈螺旋形,有的昂著頭,就像亭亭玉立的美少女。我從高處往下看,杯子里就像一片茂密的森林。
我打算把它們移植到花盆里,讓它們在肥沃的土壤中更好地生長。
觀察作文 篇8
有人喜歡花開富貴的牡丹,有人喜歡清麗脫俗的水仙,而我獨愛生命力生命力頑強的太陽花。
太陽花雖然沒有牡丹的妖嬈、水仙的淡雅,但它卻有著獨特的性格,這也是我喜愛它的原因。太陽花盛開在炎熱的夏天,面對炙熱的太陽,在其他的植物選擇隱藏自己的時候,它——太陽花開出了傲人的花朵,仿佛是在炫耀自己倔強的性格,難道這不值得更多的人對它產生敬佩之情嗎?即使是在陽光最毒的中午,它也從來沒有低過頭,或許正是它這種不服輸的特性徹底征服了我,讓我深深地愛上了它。
太陽花總是日出而開,日落而合,這樣看來它又仿佛是太陽的好朋友呢!雖然第二天盛開的還是同一個花朵,但我總感覺哪里不一樣,好像更能吸引我了,這應該是喜歡一個東西的正常表現吧!在那么炎熱的季節,葉子都會曬干的時候,它不僅沒有表現出缺水的樣子,而且好像很享受的樣子。記得那個暑假,家里沒有人照顧它們,我只認為它們死了,出乎意料的是,當我打開門的時候,它們仍開著傲人的花朵,好像是在和我打招呼呢!
我想:不管以后會見到多么誘人的花,太陽花都是我心中的最愛,我喜愛它堅毅的品格,喜愛它傲人的花朵。
【觀察作文匯總8篇】相關文章:
觀察植物作文匯總12-22
植物觀察作文匯總11-01
觀察作文匯總五篇03-11
觀察作文匯總6篇03-06
描寫觀察蝸牛的作文「匯總」11-12
觀察蜜蜂作文匯總6篇03-21
觀察蜜蜂作文匯總7篇01-28
觀察菊花作文匯總5篇03-01
觀察菊花作文匯總6篇02-27
觀察烏龜作文匯總10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