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劇·傳承-高中寫景作文1200字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婺劇·傳承-高中寫景作文1200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采訪河陽古民居的時候,村民演繹的婺劇《僧尼會》引起了我濃厚的.興趣。
婺劇,也叫“金華戲”,是浙江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它以金華地區為中心,流行于金華、麗水、臨海、建德、淳安以及江西東北部的玉山、上饒、貴溪、鄱陽、景德鎮等地。
婺劇是高腔、昆腔、亂彈、徽戲、灘簧、時調六種聲腔的合班。建國后,因金華古稱婺州,1950年正名為“婺劇”。而這以上的六種聲腔,在婺劇中不是一戲混用,而是各個聲腔都有一批專長劇目。最初,高腔、昆腔、亂彈等獨立成班,后發展為合班,并有不同的組合。高、昆、亂兼唱的戲班,俗稱“三合班”。在這之后,徽戲傳入了金華一帶,有的三合班棄高腔而兼唱徽戲,有的徽班卻兼唱亂彈。之后,又吸收了灘簧和時調。
其中,最吸引我的是高腔。高腔有侯陽、西吳、西安、松陽之分。侯陽高腔流行于東陽、義烏一帶,有人認為可能是義烏腔的派生,擅演武戲。西吳高腔因在金華北鄉的西吳村開設科班而得名,其唱腔較西安高腔委婉、質樸,且多滾唱,與徽池雅調有淵源關系。西安高腔流行于衢州一帶,衢州古稱“西安”,故名。相傳與弋陽腔有密切關系,也有人認為可能是西平腔的遺響。其曲調字多腔少,具有一泄而盡的特點。
以上三種,均一人啟唱,眾人幫腔,鑼鼓助節,音調隨心入腔。多數高腔的特點是鑼鼓助節,不管托弦,一人啟齒,眾人相和,聲調高亢激越。而西吳高腔及松陽高腔卻有樂隊伴奏,是我國各種高腔中特有的形式。高腔曲牌很多,不同劇目有規定的“套式”。初用長短句詞格。劇目豐富,如《槐蔭記》《合珠記》《白兔記》等。每一曲都很精彩。
我在古居看完《僧尼會》時,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僧尼會》這起事情就發生在婺城區羅埠鎮的“雌雄山”上。早先,羅埠地方有兩座山,一座叫“和尚山”,一座叫“觀音山”。兩山只隔著三十來丈寬。和尚山有個“碧桃寺”,寺里住著五六個和尚;觀音山上有個“仙桃庵”,庵里住著五六個尼姑。
和尚山上有個小和尚和觀音山上一個小尼姑蠻要好的,小尼姑上山種菜,小和尚便替她挑水澆菜;小和尚到塘埠頭洗衣裳褲,小尼姑就趕去幫他洗。日子頭一長,兩人心里都有點意思啦,便是講不出口,只好在山上、塘邊嬉笑取樂,混混日子。
兩座山的山神爺看見他們兩個日日都是這樣子,也只好“唉”一聲,想神仙都難免思凡,何況兩個凡人動心呢。索性好人做到頭,把兩座山來個日分夜合。從此,這兩座山就叫“雌雄山”。
洪武皇帝打天下時曾經路過這里,曉得這兩座山會日分夜合,馬上彈起眼睛烏珠,罵起山神老爺來了:“你們兩個孽畜,竟敢做出傷風敗俗、不成體統的事情來。從今日起,兩山不能合并,中間用溪隔開,不準架橋,違者要抽筋。”山神爺見真命天子發火了,連氣都不敢透一聲,把和尚山往東移,將觀音山向西移,中間隔了一百廿丈,還開了一條五丈寬的溪,真當連獨木橋也不敢搭一根。
哪里曉得,洪武皇帝能拆開日分夜合的山,卻偏偏拆不開小和尚和小尼姑的情份。他們心想:“你當皇帝能有三十六正宮,七十二偏宮,和尚、尼姑就不是人啦?”越想越氣,越想越恨這個洪武皇帝。臨近清明那幾天,他們看見村里一對對夫妻上山祭祖,腦子里也有了辦法。第二天一早五更,他們分別脫去和尚、尼姑衣,扮作祭清明的人,一起逃下山來。到了溪邊,小和尚不怕刺骨冰冷的溪水,脫鞋便把小尼姑背過溪。逃出了和尚廟和觀音庵,做了一對夫妻。
婺劇傳承的中國文化還吸引了外國朋友,互動顯得格外有趣。希望以后還會有更多人知曉婺劇。在婺劇的傳承中,去欣賞中華文化!
【婺劇·傳承-高中寫景作文1200字】相關文章:
傳承中華文化高中作文09-11
高中寫景抒情作文11-19
孔子及其文化傳承的高中作文12-14
我喜歡陽光高中作文-高中寫景作文12-22
高中寫景作文15篇11-10
云臺山寫景作文高中09-28
高中寫景狀物作文09-13
高中英語寫景作文11-22
高中寫景優秀作文五篇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