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5年上海各區高三二模優秀作文范文
作文題
根據以下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面對媒體各種動聽誘人消息的輪番宣傳,有些人欣然接受,有些人不為所動,還有人不僅自己不相信,還提醒別人“不要太天真”。
優秀作文
知其本質,方能嘵天下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各種媒體網絡使消息能夠更輕易、更方便地接近人類的日常生活。但過度的宣傳卻帶來了三種完全不同的態度和看法。
帶來這種不同的原因,無非都是個人和現實的選擇,而我們所要做的并非是純粹地接受和拒絕,也不是去提醒別人不要這么做。而是尊重事實,選擇那些該聽的去深入了解,那些夸張的過度修飾簡單忽視,這才是相對合理的方法。
林徽因曾說過:“真正的寧靜并不是避開車馬喧市,而是在心靈修籬種菊,這才是真正的寧靜。”我們在面對輪番宣傳時,是否也應該讓心靈沉靜下來,去聽聽那些被光鮮外表下隱藏的真實。不是避開車馬喧市,也不是拒絕相信一切。拒絕、不拒絕都是你自身的權利,然而若是被外物所牽引,沒有自己的主張,那么人就是沒有主見的,不過是空洞的軀殼罷了。
當我們能夠更深入了解那些消息的內容,抽取主干之后,我們或許就會知曉另一個不同的世界。就好比朱塞佩所導演的《天堂電影院》中,有一句臺詞說:“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會以為這就是全世界。”看透問題的本質,生和死就好比是魚和熊掌,也好比是真實和謊言,并非只有賢者有是心也。
然而,我們也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為什么那些本應該告訴事實的媒介,卻是在做一些屬性轉移的事?當今社會,是不是真的因為人的欲望而變了質?《論語》說“小人喻于利”,是否也該理解媒體真正該做些什么,雖然我們個體沒有改變媒體性質的權利,但是我們是否也該深思一下,我們能夠做些什么,又能夠挽救一些什么呢?
生存還是滅亡,這是一個問題,是默默忍受命運所帶來的毒劍,還是挺身抗擊一切現實的苦難?是繼續持有接受的態度,還是依然置身于事外,都源于你對于本心的選擇。
圣心并非我們人人都具備,但是那份追求真相的好奇心,那份看透事物本質的慧眼,我們卻可以修煉,可以從細小事物中一步一步地走出來,從而進一步達到圣心的境界,人的智慧,對于其主觀判斷和客觀影響都具有深刻的影響,知其本質,我們才不會被虛假所蒙騙,也就能去感悟天下。
不為亂花迷人眼
信息時代媒體傳播各色動聽誘人消息輪番不絕,有些人欣然接受,有些人不為所動,還有不僅自己存疑還提醒別人“不要太天真”。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導致信息成為人們將生活的必需品,欣然接受者是想緊握時代脈搏卻不免成了誘惑的俘虜,亂花迷眼而失明辨之慧眼。漠然不為所動者不受誘人香氣役使,心澄如明鏡,可卻有與現世脫節的危險。最后一種人抵制誘惑的同時還保有一份警戒他人之心,可誰知他是否是消極抵制還將己所認為強加于他人呢?
由此可見,此上種種人所需都是一種面對誘人消息時明辨的能力,若是具備這種能力,選擇接受或不會所動便都有了堅實可靠的基礎。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揭開被遮蔽的雙眼,以洞悉的目光審視事物,便可作出明智的抉擇。“收秦關百二山河,其謀獨遠。”白云深處的張良看清時局所向,明澈內心所往,在劉邦大封群臣時辭出朝閣,不為功名利祿所誘,隱入修篁蔽日的山林。入世為雄出塵為仙,他是明眼人而選擇“做自覺的神仙”。不像同時期的韓信因太過篤信而得了那般下場。相似地,在濁流中見清明的還有“獨步當世”的蔡襄,他與張良不同,他選擇了投身于造福一方百姓的事業,卻又如張良一樣澄明的是內心,是他作為一代封建文人的灼灼良知,可見面對誘人之物,人可欣然接受可不為所動,面對名聞利養的隱退面對八閩故土的熱情,有明心見本質即明抉擇。
歷史的車輪行到當下,這道理更是世所需人所乏。“信仰危機”的出現可見大眾的視線與心靈的盲目已到了一種境地,我們缺乏清醒的頭腦因此無法遏制信息的肆虐,無論是接受抵制或是勸誡他人,在不經歷深思明辨前的行為都無法阻止精神果實與品位質地的頹勢,無法拯救真正洞徹的理智于動聽誘人消息那傳播明星式的豐腴紅火。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士大夫屈原的人生狀態,其中的“清醒”正是我們應對一切誘惑漫天傳播的態度,我們時而接受,時而冷漠,時而為他人鳴警鐘都應源于一個已明了的對事物的認知。以己之明去創造一個信息更真正的社會,減少虛偽揭下信息所謂“動聽誘人”的面罩,人們將會從中大受裨益。
欣然接受,不為所動,勸誡警示,種種選擇都因我們不為亂花迷人眼,心若洞徹行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