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高考作文熱點素材之文化經典

時間:2023-07-13 14:38:04 高考素材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2015年高考作文熱點素材之文化經典

  一、《江南style》——年度神曲帶來的沖擊

2015年高考作文熱點素材之文化經典

  《江南style》成為2012年度神曲。這首以講述韓國本土文化為主要內容的歌曲,在今年7月問世后便以旋風一般的速度風靡世界各地,MV中的騎馬舞更引發全球模仿潮。

  在中國,主唱樸載相被戲稱為“鳥叔”,大街小巷到處都在播放《江南 style》,更衍生出一系列仿作。“style”成為國人表達姿態、造型的新名詞。

  【素材評析】:

  一些冷靜的聲音試圖從這一現象中發現更多的啟示:在全球化日益加劇的今天,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都要承擔保護本土文化的責任。當越來越多的文藝表演都來模仿 “鳥叔”,越來越多的校園廣播操改為“騎馬舞”,越來越多的孩子都會跳 “騎馬舞”時,中國本土文化的傳承、發揚以及輸出,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注。

  【思考】:

  1、用著韓國電器、看著日本動漫、喝著歐美奶粉長大的孩子,還記得多少民族的傳統節日文化的內涵?除了元宵、粽子、月餅,傳統節日留給國人的還剩下什么?

  2、民族文化繼續傳承的出路在哪?

  二、《甄傳》及“甄體”走紅

  若要評選2012年度最紅電視劇,《甄傳》一定位列前茅。這部電視劇于今年年初上星,收視率一路看漲,話題十足。宮中一眾妃嬪的爾虞我詐被勾連至現代職場,觀眾大呼甚有共鳴。而由劇中臺詞衍生出來的“甄體”也風靡網絡。

  【素材評析】:

  一方面,輿論對《甄傳》在制作方面的成功之處表示肯定。但另一方面,輿論也針對它所傳遞的思想價值、精神內核以及對歷史文化造成的影響,提出質疑:如果以爭斗為主題的電視劇成為觀眾精神食糧的主菜,如果戲說成為電視劇詮釋歷史的慣用手法,那么,其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不能不令人感到焦慮。

  【思考】

  1、當萬眾矚目的熒屏被五花八門的節目充斥,有多少歷史被商業化篡改?當物質文化大步飛奔民族前進步履踉蹌,有多少良心被鈔票焚燒?

  2、當厚厚的防盜門加了重重的鐵鎖,當僵硬的表情加了冷漠的面具,有多少爾虞我詐被現代人當作了職場的潤滑劑?有多少“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美麗故事只在傳說里傳唱?

  三、《中國好聲音》

  2012年的夏天因為《中國好聲音》而顯得格外“熱”力四射。這檔以“勵志”、“專業”為標簽的音樂節目,邀請劉歡、那英、庾澄慶、楊坤四大著名歌手擔任導師,網羅一批集夢想與才華于一身的年輕音樂人,為中國電視音樂節目樹立了新的高度。

  【素材評析】:

  當下,電視節目質量參差不齊,各衛視娛樂、選秀節目更是嘩眾取寵、節操滿地。于是,觀眾對高品質節目懷有強烈的渴望。《中國好聲音》堅守音樂精神、追求節目品質的做法是其贏得好評的關鍵因素。并且,節目中展現出來的平民情懷、草根意識和情感力量,也使它具有了不同于一般選秀節目的文化內涵,從而成為2012年最熱門的全民話題之一。

  【思考】

  1、在物質文化生活日益豐盈,文化娛樂節目各領風騷兩三年的今天,民眾需要什么?呼喚什么?

  2、《中國好聲音》何以火爆流行?

  3、傳承與創新。

  四、微電影井噴——由草根玩意兒走向主流

  微電影并非誕生于2012年,但卻盛行于2012年。這一年,微電影不再局限于攝影愛好者們的隨性自拍,而開始逐漸名人化、機構化、產業化、主流化。

  【素材評析】:

  微電影篇幅小、制作周期短、投資少,可在各種新媒體平臺播放,具有較大的自由度與可操作性,因而,越來越受到公眾的歡迎。微電影出現井噴式發展,原因是微時代的來臨。微,意味著效率,意味著要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地表達,因此,微博、微信、微小說和微電影應運而生,它們共同詮釋了當今時代的文化特征,也代表著未來文化發展的新趨勢。可以斷言,微電影為影像帶來的革命,才剛剛開始。

  【思考】

  1、草根文化為何成為主流?

  2、網絡意見,能不能代表民意?對社會的影響在哪?

  3、民主、自由精神的表達,該不該規范?

  4、政府要如何應對這一新生的民意窗口?

  五、【素材呈現:】新“二十四孝”標準公布——孝文化應有新含義

  今年8月,全國婦聯老齡工作協調辦、全國老齡辦、全國心系系列活動組委會共同發布新版 “二十四孝”行動標準。繼《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在修訂草案中新增了一條 “常回家看看”之后,新“二十四孝”將孝行的定義更加具體化。

  【素材評析】:

  相比傳統的“二十四孝”,新“二十四孝”的內容更貼近現代生活,如“教父母學會上網”、“為父母購買合適的保險”等。同時,它還從老年人的心理出發,提出兒女應該“支持單身父母再婚”“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溝通”等。

  面對新標準,許多人慨嘆:自己為父母做的實在太少。新“二十四孝”標準,反映出孝文化在時代推進過程中產生了許多新含義,新一代中國人不僅要繼承傳統孝行,更要因應時代需求給予老人更多的關懷和照顧。

  六、古人屢遭惡搞——杜甫諸葛亮元芳都很忙

  2012年,古人很忙。 3月,杜甫突然在網絡爆紅,“杜甫很忙”這一經典句子由此誕生。 7月,諸葛亮又成主角,被網友改造成“諸葛暗”、“諸葛成像”。 10月,電視劇《神探狄仁杰》中的 “李元芳”掀起“元芳體”熱,為網友提供了惡搞和再創作空間。

  【素材評析】:

  為何網友對惡搞古人如此熱衷?有人說,因為“穿越”是潮流;有人說,因為娛樂時代需要娛樂精神;也有人說,因為網友喜歡挑戰經典,眾說紛紜,沒有定論。但令人擔憂的是,拿古人“開涮”折射出當代社會的炒作心理和圍觀心理,當“俯視”和“嘲弄”成為娛樂方式時,不要忘記 “仰望”和“尊重”才是面對文化應有的態度。

  七、《舌尖上的中國》——原創紀錄片獲得新生命

  2012年5月,《舌尖上的中國》在央視首播,節目圍繞中國人對美食與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通過一個個普通人的故事,將不同地域的美食生態串聯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幅精美的中華美食圖景。盡管只有短短的7集,但是,它所引發的熱潮卻持續至今。吃,不能單憑一條舌頭,也要綜合自然、歷史、人文、勞作、鄉愁、親情、儀式……由此,方能成就一次與美味相關的生命體驗。

  【素材評析】:

  這段話夸張嗎?不,因為《舌尖上的中國》正是講述了這樣一個過程。這部紀錄片的成功,就在于美食背后徐徐飄來的情感味道。節目的人文情懷給觀眾奉獻了一次精神盛宴。

  2014年4月,萬眾期待中《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在央視開播。但是,節目蘊涵的人文情懷,卻招來很多網友的抨擊,他們認為,作為美食類節目,《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嚴重偏離了主題。

  【思考】

  1、《舌尖上的中國》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2、第二季中的人文情懷,為什么被人們詬病?

  八、于丹北大被轟——文化名人的身份爭議

  11月17日,北京大學百年大講堂昆曲演出結束后,主持人邀請于丹上臺分享感受,卻惹來臺下哄聲四起,于丹只好匆匆下臺。此事被曝光后,迅速成為熱門話題。

  【素材評析】:

  一些文化名人的曝光率堪比藝人,凡是跟文化沾點邊兒的大小活動,總能看見他們的身影。他們在不同的領域侃侃而談,卻鮮少貢獻真正具有專業價值的觀點,過分“萬金油”式的發言方式,讓他們的學術形象逐漸失去權威性,甚至成為商業化、娛樂化的標簽。于丹被轟事件集中體現了公眾對文化名人的身份質疑。

  【思考】:

  1、于丹為什么會被北大學子轟趕?

  2、這是個案,還是集體現象?現象的背后是什么?

  3、當代文化名人與古代文化名人的差距在哪?

  九、“告別牛漢”

  2013年9月29日,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著名流派“七月派”的最后一位詩人90歲的牛漢先生然長逝。相對于牛漢在詩歌界的地位與影響,他的離開可謂悄然,或許這也正是詩歌在當今社會影響力的真實寫照。

  【素材評析】:

  參加了牛漢先生告別儀式的大連詩人邵勛功說:“現在的人太忙了,腳步太快,沒有心思停下來慢慢品味詩的意境。有些詩歌創作者故意為之的表意模糊也使詩的內容無法理解,從而使詩歌有越來越小眾化的趨勢。但無論社會如何發展,人們心中的詩意是不會消失的。現在詩歌創作在民間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面貌,但為了讓詩歌有一個更好的前景,詩歌創作者、評論界、媒體都應該有自己的良知。”

  【思考】:

  1、這個時代,詩歌為什么不受重視?

  2、人們關注的是什么?

  3、隨著大時代對文化的關注與重視,詩歌也應該獲得更多的關注,過濾掉一些浮的東西,還原詩歌的本來面貌。

  十、ONE is all

  2013年,韓寒的首個個人電子雜志應用“ONE·一個”就超過了眾多熱門游戲與社交應用,登上了AppStore中國區免費榜首位寶座。擁有幾百萬的用戶,這樣的市場反響恐怕連韓寒本人都沒有想到。

  【素材評析】:

  “ONE is all”, 簡約媒體為何如此火?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一”這個數字離我們越來越遠,在都市快節奏的生活中,人們渴望有短暫的一刻,可以靜下心來看一篇或許只是隨手寫就的雜文,欣賞琢磨一幅不明寓意的圖片,思考只回答一個問題的答案……于是在那么這個“一”是什么?新媒體正在走向簡約化嗎?它為何會如此之火?將來的路在何方?本報針對這一系列問題展開了一番探討。大連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教師車明星認為,這種形式的電子雜志的內容滿足了年輕讀者的興趣和關注點,讓年輕的一代能在雜志的文字里找到情感的共鳴。這也算是當今紙媒的一個網絡化轉型,是新媒體的一個新發展。 “現代人的一個主要特征就是‘忙’,這直接導致了人們每天沒有了空閑時間沉下心來看書讀報,加上現在信息自身的多元化和雜亂化現象讓人們疲于應付,所以漸漸地人們更希望有一個把關者來讓信息更清晰地展現出來,這對受眾來說像是一種‘解脫’。”大連理工大學新聞傳播系教授鄭保章道出這樣的觀點。

  【思考】

  1、也許,受眾不是喜歡簡約,而是喜歡被篩選和證實之后的真實。

  2、受眾的浮與媒體的媚俗。

  3、快節奏的生活與慢生活的情調,誰更重要?如何兼顧?

  十一、高考英語改革引發熱議

  2013年以來,各類教育改革層出不窮,而高考改革因牽動成千上萬個家庭尤其引人注目。教育部網站披露了已經制定完成的考試招生改革總體方案的部分細節,其中外語考試不再在統一高考時舉行,實行一年多考。按照計劃,到2020年高考時,英語將退出。(最新消息: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5月17日在杭州表示,2017年英語將推出6月的全國統一高考,進行社會考試)

  【素材評析】:

  這一變化成為各大媒體、學校老師、學生家長關注的焦點:英語還是不是高考科目?英語科目的地位會不會動搖?圍繞著這一變化,社會各界議論紛紛。有教育專家表示,自從把英語納入高考的重要學科后,中國學生花了大量精力去學習。英語作為一門工具,大眾只要掌握基本知識就行,如果因為學科或工作需要,再進行深入學習即可。

  【思考】

  1、現在的高考一考定終身的模式,對學生的發揮和競爭都不太有利,如果是兩次甚至多次考試,讓學生有了更多的時間來準備,對其未來發展無疑是有利的。

  2、換個角度來看,這也有可能增加了學生日常學習的負擔,依然沒有達到減負的目的。

  3、英語學習的價值和意義是什么?我們究竟需不需要學習英語?

  十二、全民閱讀立法

  閱讀也立法。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115位政協委員聯名簽署了《關于制定實施國家全民閱讀戰略的提案》,建議政府立法保障閱讀、設立專門機構推動閱讀,引起媒體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熱議。

  【素材評析】:

  據了解,全民閱讀工作需要立法推動解決的主要問題包括:中國國民的平均閱讀水平低于世界文化強國水平,需要采取有力的推進保障措施;未成年人閱讀狀況不容樂觀,亟待改善;國民閱讀公共資源和設施不足、不均衡;閱讀內容良莠不齊,需要積極引導和扶持;全民閱讀工作缺乏統一規劃、組織保障和經費支持。據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稱,全民閱讀立法已列入2013年國家立法工作計劃,爭取在年底形成較成熟方案提交國務院,目前已草擬初稿。

  【思考】

  1、當車水馬龍碾碎了明媚的陽光,當揮之不去的霧霾遮掩了良知的雙眼,當機器的轟鳴淹沒了靈魂的呼喚,還有多少人愿意一杯清茶、一隅寧靜,手捧書卷?或者,還有多少人有這樣的條件?

  2、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當他們只能以動漫打發兒時的光陰,當他們只能以低俗的雜志和媚俗的娛樂節目度過如花的少年,我們的未來還能蓬勃如朝陽,燦爛如夏花么?

  3、國民的素質。

  十三、《爸爸去哪兒》一炮走紅

  湖南衛視在2013年又一次成為了內地娛樂圈的綜藝之王。于第四季重磅推出的親子互動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再掀收視狂潮!

  【素材評析】:

  五位明星父親同自己的子女一起到一個陌生環境中去體驗生活。節目形式豐富,內容十分活潑,父親們盡職盡責,孩子們可愛歡樂,讓節目氣氛非常輕松有趣,不僅節目的主題曲在網絡上廣為傳唱,節目中的小朋友也成為了網友們追捧的偶像。

  【思考】

  1、一炮走紅不足為奇,因為節目充滿正能量,以輕松、有趣的方式讓觀眾感受到親情、友情的存在。

  2、娛樂節目的價值和大眾傳媒的使命是什么?

  十四、“中國漢字聽寫大會”

  這是中央電視臺針對電腦普及導致中國人漢字書寫能力下降這一“危機”,于2013年隆重推出的大型國家漢字聽寫推廣活動,旨在讓人感悟漢字的深厚智慧,弘揚中華傳統文明,向全社會倡導書寫漢字、保護漢字的意識,倡導愛漢字、愛漢語、愛中國文化的價值觀。該節目一經推出,迅速走紅。

  【素材評析】:

  華夏文明源遠流長且從未中斷,其中文字記載功不可沒。漢字作為記錄漢語的符號系統,由甲骨文、金文、篆文、隸書等書體逐漸演變而來,其形體方正,線條優美,結構勻稱,契合了華夏民族雍容大氣、溫柔敦厚的內涵特質,承載了豐富的藝術內涵,并由此而衍生出獨一無二的漢字書寫藝術——書法。這不能不說是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作出的一個獨特的貢獻。

  從古至今,有數不盡的文人墨客,在各類書信文體中縱橫馳騁,寫出許多膾炙人口、形神兼備的佳作。閱讀這樣的作品,本身就是一個觸摸、感受華夏文明的心靈體驗過程。我們的鄰國朝鮮、日本、越南便曾使用漢字千余年,并將書法藝術進一步發揚光大,日本時至今日仍對書法藝術推崇備至。然而,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這種根自華夏民族的漢字書寫藝術,如今卻大有一種“墻內開花墻外香”之勢——漢字書寫在經濟日益繁榮、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當代中國備受冷遇,與之相伴的還有傳統閱讀方式的式微。

  【思考】:

  1、傳統文化的現實困境與未來走向

  2、現代傳媒(網絡、電視等)對于文化發展的作用

  3、優秀文化的傳承

  十五、珠算申遺

  2013年12月4日晚,在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審議后,珠算正式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素材評析】

  珠算是中國古代的重大發明,伴隨中國人經歷了1800多年的漫長歲月。它以簡便的計算工具和獨特的數理內涵,被譽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計算機”。

  現在,珠算成為第30個入選“非遺”的項目,中國也由此成為世界上入選“非遺”項目最多的國家。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珠算的計算功能逐漸被削弱,但是古老的珠算依然有頑強的生命力。今天珠算成功申遺,將有助于讓更多的人認識珠算,了解珠算,增強民族自豪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弘揚與保護珠算文化的行列中。

  【思考】:

  1、從文化傳承的角度,思考珠算成功申遺的積極意義

  2、泱泱華夏、悠悠千年的歷史,還有多少優秀傳統文化成果被保留,被遺棄?

  十六、碩士畢業生賣米粉

  北大法學碩士生張天一在即將畢業之際,選擇了另類的就業方式——在北京環球金融中心賣牛肉米粉。引起網民熱議。

  【素材評析】:

  有人認為,這是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浪費;有人說,這是就業壓力造成的;有人說,這種自主創業,值得鼓勵。北大原校長周其鳳說,北大從來就不贊同一種價值觀統治全球,只有一多花的世界是不美的。

  【思考】:

  1、就業壓力之下,有人說,畢業就是夢想被現實擊碎的那一刻;有人說,這是夢想照進現實的開始。你覺得呢?

  2、人的價值究竟是什么?靠什么來實現?

  3、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學習的目的是什么?

  十七、城鎮化加速

  城鎮化率超過50%,確實是中國社會結構的歷史性轉折。一個國家,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城市化程度越來越高,這是歷史的必然趨勢。

  【素材評析】:

  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高度的城市化,也就沒有整個國家的現代化。中國社會現實的特殊性告訴了我們必須走出一條中國式的城鎮化道路,進程過半驗證了我們道路選擇的正確性,也堅定了我們繼續走下去的決心。

  我們在欣喜的同時,也應冷靜地看到盡管我們國家朝著中國式的城鎮化道路大踏步地前進,但是城鎮化的提高意味著大量人口和資源向城市集中,農村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更加凸顯,比如部分農村“空心化”的問題很現實地擺在了我們的面前。

  城市化是一個必然趨勢,但是要避免出現農村“空心化”等一系列問題的出現,還需要兩個拳頭同時出擊:

  一方面堅持走中國式的城鎮化的道路,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僅是從“村民”到“非村民”的身份上的改變,更需要的是文化素質、生活方式等全方位的提升,同時戶籍改革也要加快進行,徹底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另一方面就是要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除了在硬件設施上予以建設之外,更主要的是要在軟件方面予以補充。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的問題,如發展本地的農業產業化經營,大力發展農村鄉鎮的經濟發展方式。

  當然,我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摸索,不斷完善才能走好這條中國式的城鎮化道路,保障全體國民能夠共享改革和發展帶來的豐碩成果。

  【思考】:

  1、現代化的內涵是什么?

  2、城市化真的是現代化嗎?

  3、城市化正侵吞著鄉村,鄉村文化或農業文明的價值的反思。鄉村文化、農業文明的出路在哪?

  十八、瓊瑤狀告于正抄襲

  瓊瑤日前發文控訴編劇于正新作《宮鎖連城》抄襲她22年前的《梅花烙》,剛過76歲大壽的她日前接受媒體電話采訪,連說4次“很心痛”表達近日情緒,講到激動處忍不住哽咽。瓊瑤稱被于正氣到無法睡覺,得靠安眠藥,而且加倍又加倍,至于她花半年時間寫到25集、完成一半的《梅花烙傳奇》已全面作廢,她氣憤地說:“這個正版的《梅花烙傳奇》已經被于正的假《梅花烙》給謀殺了!”被問是否封筆,她說因為年紀大了,可能有這種結果,但或許休息一陣子,她會另外寫別的東西。

  【素材評析】:

  文化是一個人、一個集體、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靈魂。一個沒有文化的人必定粗魯愚鈍,一個沒有文化的集體必定死氣沉沉,一個沒有深厚文化積淀的民族、國家必定如一盤散沙。

  【思考】:

  1、“天下文章一大抄。”在傳統文化越來越引起有識之士的重視之際,我們有必要反思:繼承傳統文化的同時,如何更好的發展它?

  2、文化產業如何創新?

  3、版權保護

  十九、【素材呈現】 “秦火火”被抓獲

  2013年8月20日,全國公安機關集中打擊網絡有組織制造傳播謠言等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拉開序幕。北京警方打掉一個網絡推手公司——北京爾瑪互動營銷策劃公司,秦志暉(網名“秦火火”)、楊秀宇(網名“立二拆四”)及公司其他2名成員被警方抓獲。

  【素材評析】:

  鐵道部向“7·23”動車事故意大利遇難者賠償近兩億元、張海迪擁有日本國籍、李雙江之子并非其親生……這些聳人聽聞的“熱聞”在網絡上廣泛傳播后,網絡紅人“秦火火”、“立二拆四”也就“火”了起來。火起來的他們利用虛擬空間的種種漏洞,不但讓自己成了網絡名人,而且所在的公司也是名利雙收。

  【思考】:

  1、網絡世界對于謠言制造者和傳播者并沒有給出清晰的法律界定,讓“秦火火”得以用一個謠言來終結另一個謠言。

  2、另一方面現實世界真實信息的欠缺透明、公開也給了網絡謠言得以滋生的土壤。

  3、網民的獵奇心理也進一步助推了“秦火火”們火爆網絡。

  4、謠言止于智者,更止于法律。

  5、堅守道德良知,弘揚網絡正能量

  二十、勿用扭曲的“標語文化”砥礪人生

  “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帥否?否,滾去學習!”這是懸掛在某高三班級黑板上方的另類沖刺標語。該標語是在一位同學提出后,經過全班公選后懸掛的。公選程序的進行,讓該班班主任從最初的“不太認可”到最終“表示贊成”。

  【素材評析】:

  “滾去學習”沒錯,錯在學習的目的。雖然當今社會提倡個性化,但學生將學習的目標直指“高富帥”卻極端地露骨。不高不富不帥的“滾去學習”,那么自認為擁有高富帥條件的就可以放任自流了嗎?即使是高富帥,倘若不學無術,腹中空空,同樣會被人所不齒,被社會所拋棄。

  “滾去學習”的標語,表達方式貌似很酷,實質卻是“權錢”至上的偽思想,而且也不是張揚個性,而是自我矮化。未踏入社會的孩子們過早地與社會接軌,人生追求的目標發生扭曲,學生在思想上已成為物質的奴隸,這是一種去精神化的教育。

  知識是一把利劍,道德信仰決定劍指何方,要警惕功利性學習帶來的長遠危害。學生在學校以學習知識為主,但知識帶來的財富和地位應是次要的。教師更要以德育人,引導學生樹立具有正能量的人生觀及價值取向,切莫單純追求分數。

  “高否?富否?帥否?否,滾去學習!”并不是一種激勵,而是一種無奈,還沒跑便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學生只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面對現實,務實進取,才能最終實現人生的“中國夢”。

  二十一、2013熱詞,為中國力量“點贊”

  《咬文嚼字》編輯部發布的“2013年十大流行語”,頗有些五味雜陳。中國夢,光盤,倒逼、逆襲、土豪、女漢子、點贊、奇葩……字里行間透出的,是公平與正義的時代呼聲,希望與焦慮的輪番登場,喜悅共憂患的艱辛行進。

  年度流行語中,“中國夢”排名第一,入選理由是,“中國夢”以其清新的理念和親民的風格為廣大民眾所認同,并日漸成為主流政治話語之一。

  【素材評析】:

  中國夢的提出,是頂層設計,亦是呼應民心、關注民瘼。

  只有尊重每一個人平凡的夢想,欣賞每一個人微小的成功,傾聽每一個人懇切的呼聲,把草根的夢想從“土”里挖出來,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才會擁有磅的推進之力。這樣的頂層設計與草根吁求相呼應,觸手可及,可親可愛可信可敬,方能進入流行語范疇。

  【思考】:

  1、網絡的力量,網民的素質,民主政治,社會公平公正。

  2、偉大的“中國夢”,如何與個人的人生理想掛鉤?

  二十二、傳統習俗與現代文明

  家住山西晉中的詹女士今年春節過得很不愉快,本來應該合家團圓的春節,卻因“除夕不能回娘家”的陋習,離婚的她帶著孩子在賓館過了一個除夕。記者采訪發現,一些過年老習俗不但沒能增加年味兒,卻給很多人帶來了煩惱。(2月6日《京華時報》)

  【素材評析】:

  寫春聯、貼門神、包餃子、舞獅子……這些傳承千年的春節習俗,都能烘托出濃濃的節日氣氛,傳遞春節特有的溫情。與此同時,諸如女兒不準回娘家過除夕、初五不許走親戚、正月里不能理發、農村賭博等很多地區春節期間的“傳統習俗”,則在割裂家庭溫情,約束人們行為,影響社會風氣。

  “守住年味”的呼聲日漸高漲。不過,守住年味并不等于一味地因循陋習,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要對缺乏正能量的落后民俗說不。

  事實上,作為一項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傳統節日,春節習俗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看春晚、短信拜年、旅游過年、電子鞭炮等為節日注入新元素,成為新民俗。北京民俗學會秘書長、民俗學專家高巍就指出,“昨天的時尚是今天的民俗,今天的時尚就是明天的民俗,今天我們很多嘗試性的東西,如果能夠被更多的人認可、遵守,必將成為明天的民俗,成為時代所賦予的新民俗。”在歡度春節時,人們不妨多多嘗試新的過年方式,豐富節日內容,用時尚元素占領節日陣地。

  【思考】:

  1、只有不斷革故鼎新、與時俱進,春節才能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蕩漾出濃濃的中國味。

  2、當傳統與現代相遇,我們該怎么辦?

  二十三、毛筆字通知書

  2013年的夏天如果你收到了陜西師范大學的通知書,請務必珍藏,因為它是全國高校中唯一用毛筆手寫的通知書。暑期,陜師大幾位老先生放棄休息時間,書寫了4500余份錄取通知書。被稱為“最值得珍藏的錄取通知書”。(7月16日《揚子晚報》)

  【素材評析】:

  任何一種流行現象的背后,都對應著一種深刻的社會背景或者文化思考。小小通知書,不僅見證著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也折射出時代的特征。“毛筆字通知書”的走紅,和國民床單走紅一樣,散發著濃烈的懷舊氣息。

  這一意義上,“毛筆字通知書”走紅,是又一次集體性懷舊,但又不僅僅是懷舊。今天,“多元”這個詞常常被人們提及,但諸實際卻又發現,多元時代其實已經失去了自己的一元。現在都強調與國際接軌,與時代同步,可在不知不覺中,也丟棄了過去的一些美好。毛筆被硬筆甚至鍵盤代替,這是時代發展的必然取向,也很難回到過去。但在接軌中,是否就應該完全放棄傳統呢?多元視野應有文化寬度,更應該有文化堅守,一些文化傳統和思想價值,應該在當下被適度保存和堅持下來。

  【思考】:

  如果時光是記憶的橡皮擦,我希望從沒用過它。在這個更加強調多元和接軌的時代,有些傳統或許不會成為主流,但也應該有其一席之地。

  二十四、富豪相親會

  近來,各種富豪相親會在全國多地輪番上演,在婚戀中介的策動設局下,富豪們赤裸裸地進行“資本選美”,不少佳麗則為嫁入豪門而應征,甚至奉上“處女證明”……個中的“門票10萬元”、“相親如選妃”等噱頭,刺激著公眾神經。

  【素材評析】:

  婚戀本屬于個體的自由,可是“相親成相金”、“非處女勿擾”等庸俗景象,卻令其蒙垢:這與其說是尋求“郎財女貌”的登對配置,不如說是物欲裹挾的“愛情買賣”。

  婚姻的底盤是情感認同,它包含著對等尊重、彼此珍愛等。以奢華派對形式呈現的“富豪相親”會,注重的卻是利益支配、物質交換:它合了炫富、拜金等惡趣味,長相和存款等可量化數據,成了擇偶的主要評判依據,感情在近乎明碼標價中被褻玩。

  在此過程中,女性尊嚴是被矮化的。在單向選擇中,她們淪為了消費品,這也為未來的婚戀關系埋下隱憂。

  所以說,物質或能帶來短時逸樂,卻難以換來“白首不分離”。“寧在寶馬車上笑,不在自行車上哭”式的婚戀觀,本就是病態的。而富豪相親會,正是迎合這“物質崇拜”的惡俗觀念,給游戲式相親套上“務實選擇”等面具。

  不能說,“資本選美”百分百選不出真愛,可這類將金錢當籌碼、感情作賭注的游戲,總會喧囂一過,空剩浮。它間接推銷的“金錢觀”等,也背離了公序良俗,它不被道德認同,在所難免。

  【思考】:

  1、有多少靈魂被褻瀆?

  2、有多少情感被功利化?

  3、功利化的價值觀。

【高考作文熱點素材之文化經典】相關文章:

高考作文的熱點人物素材08-26

2015高考作文熱點素材預測08-17

高考作文熱點素材哲理短文08-25

2024年高考作文熱點素材07-28

時事熱點話題類高考作文素材07-13

熱點高考素材06-13

高考作文素材:文化的傳承與創新06-10

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之“屈原”05-19

高考熱點作文素材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