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文:你遺失了感動嗎
我問學生:“感動是一種美好的情感,感動的本質和內核是善……你們曾經感動過別人嗎?”
他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沒有!”
“那么,你們曾經被別人感動過嗎?比如讀到一篇文章,認識一個人,或者聽一首歌。”我繼續啟發孩子們。他們零零星星的再次回答:“沒有,老師!”這個答案,讓我心情沉重起來。我難以置信。真的沒有什么讓他們感動嗎?
“你們的父母為你們付出那么多,也不曾讓你們感動嗎?”
“天天讀書,周末補課,晚上自習,哪有時間感動呀?”
我的心,仿佛被什么敲打著。倘若,青春的回憶只剩下書本和試卷,那將多么乏味!而對值得感動的事件無動于衷,又是多么遺憾!
清晰記得,多年前的那個正月十五,我提著行囊走出家門,對母親的絮叨保持抵制的沉默。外面正是鵝毛大雪,很冷。我坐上車,催促母親趕緊回家,她卻忽然記起了什么,讓我等等,立刻轉身回家。不一會,她氣喘吁吁地跑過來,塞給我一只熱乎乎的熱水袋:“剛灌的,焐著就不冷了。”車子發動了,我一直沒有回頭,抱著熱水袋,淚水流了一臉。
那天,我第一次懂得感動,懂得了風雪中的母親。
我曾經待業,想讀書,又沒有錢交電大的學費。一位好友來看我,不厭其煩地勸我振作,陪了我一個下午。臨走時,她將一張50元的票子(那時可不是小錢)擱到桌上,看見我的驚愕,她微笑著說:“不要拒絕,去買書吧,快樂地生活。”
感動就這樣悄悄延伸。
第一次走上講臺的我緊張慌亂,嗓子也莫名其妙地啞了。后面聽課的一位優秀教師卻一直微笑著,給我鼓勵的目光。下課后,她走到我身旁,真誠地說:“比我當年強多了!”
即使一面之交,感動也會不期而至。
不久前,我在“感動中國”的晚會上看到徐本禹——一位放棄讀研面而到貧困山區支教的大學生。他說:有一次我給學生們布置作文,其中一位同學寫道,2008年,如果能去看一看奧運年的北京,住一住北京的平房,他就是最幸福的人……看到這里我流淚了。很多次面對著孩子們我都流下了眼淚,不知道這是為什么……
我知道徐本禹的眼淚為何而流。這絕非脆弱,而是大愛。正是這大愛,才讓他有勇氣,扛住傾頹的教室,扛住貧窮和孤獨,扛起了本來不屬于他的責任。即使素不相識,我跟許多人一樣,也被徐本禹深深感動。
如果沒有感動,我們的心靈將盛放些什么?我們的幸福如何延伸?肖復興曾在文章中寫道:“我們還能不能夠被哪怕一絲微小的事物而感動得流淚,是檢驗我們心靈品質的一張PH試紙。”感動,其實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檢測。如果你的心靈刀槍不入,堅強無比,那就是一塊什么都不長的鹽堿地了。
生活中難免存在欺騙、背叛、誹謗和冷漠,但是,請讓自己依舊被感動,為某個人、某個故事、某個瞬間流淚,而且被這力量催促著去做點什么……只有懂得感動,才會相信這個世界有干凈的奉獻,有純粹的溫暖;才會懂得世界萬象,何為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