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途——改寫《十五從軍征》
歸途——改寫《十五從軍征》1
十五歲,是一個參軍的年齡,而我已經十五歲了,官吏的壓迫使我不得不去參軍,我只好遠離我的家鄉,離開我的家人。
在參軍的前一天晚上,我的爹娘十分不舍,他們為我做了最后一頓香噴噴的晚飯,在吃晚飯時,爹娘為我夾了很多菜,叫我多吃一點,大家都很沉默,然后爹打破了這份沉默,說道:“孩子,你一定要活著回來,爹娘等著你。”我含著淚說道:“爹,娘,我一定不會辜負你們的期望,我一定會活著回來!”
第二天,軍隊緩緩地來了,我得走了,要等三十年才能回來探望家人了。
在戰場上,我奮勇殺敵,傷痕累累,每當我快支撐不住的時候,我都會想起我的父母,想起我那遠方的家人,我不能死,我得活下去,就這樣,我堅持下來了。
我經過三十年的戰爭,我終于可以回家探望家人了。
到了家門口,我看著那年邁的父親和那兩鬢花白的母親,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我急忙撲進爹娘的懷里,擁抱他們,在我擁抱他們的同時,我很想哭,但是我不能哭,因為爹娘教導過我“男兒有淚不輕彈,”所以我只好讓眼淚流進我的肚子里。
到了飯點,爹娘幾乎用盡所有家當又為我準備了一頓豐盛的午飯。吃過午飯,我又得走了。
爹,娘,原諒兒子的不孝,無法陪你們度過晚年了,請你們好好保重身體啊!
歸途——改寫《十五從軍征》2
時光遠去,告別了童年的天真無邪,純真快樂;十五歲的年齡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刻,但是在那個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時代背景,只得離開至親至愛的家人,離開生我養我的故鄉,走向那無情的戰場。每當月圓時,月色入戶,一股濃濃的思鄉之情油然而生,每當淚水爬滿面頰時,腦海中不禁浮現出家人的樣貌,家鄉的一切一切都讓我如此懷念。如今,我回到了這個熟悉而陌生的地方,一切,物是人非……依舊是那幾座大山;依舊是那幾棟破爛的房屋;依舊是那蜿蜒曲折的小路。然而,卻不再是那熟悉的人了。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今年我已經八十歲了。能在有生之年回家和家人多相處些日子,自然是我此生最后的夢想。
我在道路上走著,孤寂的秋風在我的泉思里飛揚,不知過了多久,我終于到了村口。就在這時,我碰到了同鄉的人便問:“請問一下,遠處的那破爛的房屋里的人過得還好嗎?我是住在那的。”他看了看遠處的房屋又看看我說:“那邊破爛不堪的房屋,卻已經沒人居住了,那里便是你的家。山上,墳墓一個接著一個。唉!他們都不在了。”我哭著爬了過去,只見野兔亂串;野雞亂撲;野生谷子長滿了庭院;野生葵菜布滿了井沿。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冷風吹進屋中,嗚嗚的響從窗隙向遠處一望。蒼黃的天底下,只見幾個蕭索的房屋,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
歸途——改寫《十五從軍征》3
是什么可以把席卷的火焰化為浩淼的深海?又是什么可以讓滄海并列于桑田?是一點一滴奔流不停的時間長河。
-----郭敬明
看到這句話時,我不禁想起村子口的那位老翁,她正要回到久別重逢的家中,這不是當年十五歲就去服兵役的那個年輕力壯的小伙子嗎?如今已八十多歲,可以看出,他的臉上帶著歲月刻下的痕跡,六十多年的時間似乎是一晃而過,但家人又過得如何呢?想到這兒,他的表情柔和了許多,可內心恐怕還是有一絲擔憂的把!
他蹣跚的走進村子中,碰到自己兒時的玩伴,并沒有與朋友熱情的打招呼,只是詢問自己家里的情況。他多么迫切的像直到家人的情況啊。可朋友的答案卻觸動了他的內心的那份擔憂。“你的親人已經都去世了”。朋友的這句話不停的在耳邊回響。不會的,我當時走時爸媽還都很年輕呢!他得心里似乎還有那么一絲燃燒著的希望。
來到闊別重逢的家門口,他不經意間想起兒時在門口玩的情景,他迫不及待地推開了門,可他的眼神黯淡了下來,家里這個樣子看來已經很久沒有住過人了,兔從狗洞里進出,野雞在屋脊上飛來飛去,野草滿院子都是,他自己找了些野草做了飯,可這又能與水一起封箱呢?他茫然若失,家人真的都步在了嗎?她真的舉目無親了嗎?他跑出屋子四處張望,視線內沒有腦海里想了無數遍的家人的影子,淚水嘩嘩嘩地流了下來。
歸途——改寫《十五從軍征》4
在一個偏僻、寧靜的小村莊里,有一戶人家,每天都熱熱鬧鬧的,生活很幸福,很美滿。
可是有一天,他們美好的生活被朝廷派來的官員打破了。朝廷的官員把他們家最小的還只有15歲的孩子帶走了。家里人望著孩子漸漸離去的身影,失聲痛哭。每天以淚洗面,擔心孩子。
65年過去了,那個曾經是15歲的年輕小伙子回到了家鄉,現在,他變成了80歲的老人。他拄著拐杖,駝著背,一邊走一邊說:我終于回來了。
回家路上,他遇到鄉里人,都要問:我極力還有哪些人?鄉里人回答到:遠遠望去,松柏之下,墳墓相連的地方,就是你的家。他道聲:謝謝。就回家了。一路上,他心情很不好,他等待著家破人亡的殘酷現實,從他的臉上可以看出他的絕望和痛苦。
回到家里,他看見兔子從狗洞里出入,野雞在屋梁上飛撲。庭院里長滿了雜草,井臺邊長滿了野葵菜。多么凄涼的景象。他用野谷舂米來做飯,用野葵菜來做湯。他回想起以前的情景,是多么溫馨,可是現在,卻變成這樣。飯和菜做好了,他覺得活著沒有意義了。
他痛苦已極,走出門去,向東方望,一片荒涼,禁不住老淚縱橫,濕透了衣衫。
歸途——改寫《十五從軍征》5
十五歲那年,離開了親人,離開了家鄉,走向那無情而血腥的戰場,每當夜色朦朧,你一股思鄉之情油然升起,淚眼模糊時,仿佛看到家人,看到了家鄉
如果我沒有記錯,我已經80歲了,再過3天,就是我80歲的生日了,在我有生之年能和我的家人過80歲的生日,是我此生的夢想。
我不做的我的怎么回家的,回到了闊別65年的家,回到了生我養我的家。回到了日日思夜夜想的家。但眼前的情景淹沒了我的喜悅之情,這是我的家麼?
原本該掛著迎春花的墻已經坍塌了,成了野兔的家,受到驚嚇的野雞撲著翅膀飛了出去,陽光照進來,投下了一道光柱,父親親手為我制作的'桌子已經腐爛了。伴我十五個春秋的小床堆滿了稻草,我望著地上的幾件破衣服,想起母親親手為我們織布的場景。
走出搖搖欲墜的家門,來到后院,草地上長滿了野谷,井邊的野草滿地,在竹林里隱約可見一座座墳墓,走過去一看,眼前浮現出那一張張可親的臉,想起以后再也不能看到他們了,再也聽不到他們的聲音。心如絞痛,我抬頭看著天空,漂浮著幾朵浮云,淺藍的天空仿佛在祭莫著這原本的一切,而現在,一切一切都化為灰燼……
夕陽西下,死一般的寂靜,仿佛在哀悼著,哀悼著這一切一切……
歸途——改寫《十五從軍征》6
在我年少十五歲時,就被征去打仗,直到八十歲的時候,才得以回歸自己的故鄉。整整六十五年啊!那可是一個人懂事后的完整的一生啊!我在回家的路上,遇到鄉里人便急切得問:“家中現在是什么樣?父母是不是早已去世了?兄弟姐妹怎么樣?”鄉里人不忍心告訴我,又不得不告訴我:“遠遠望去,松柏之下,墳墓相連的地方,便是我的家。”我九死一生回到了家,沒想到卻已經家破人亡。回到家后,之間野兔從狗洞里出入,野雞在梁上飛來飛去。庭院里長滿了野生的谷子,井臺邊長滿野生的葵菜。唉!原來熱鬧溫馨的家,現在變得如此荒涼。在家中也只能就地取材——采野谷舂米來做飯,摘冬寒菜做成湯菜。即使沒有親人,但我還是幻想著能和家人一起吃飯。飯和菜一會兒就做好了,但卻不知那給誰吃。我突然從幻覺中清醒過來,如今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和家人在一起,可親人現在一個也沒有了,那么以后的日子還怎么過啊?我非常痛苦,走出門外向東方張望,四下無人,一片荒涼,禁不住老淚縱橫,濕透衣衫。對于人生,我已經絕望了。
這些皇帝就是想的一塊地,苦了老百姓,讓老百姓受盡苦難,折磨。過著和和平的生活有什么不好?
歸途——改寫《十五從軍征》7
他的青春怎追得上歲月的輪回,怎躲避得了這老境的頹唐;從花開到花落,從楊柳依依到大雪紛飛,經過了無數個生命的綻放凋零,風吹雨打。他老了。
但他堅信:人生往往不過如此。在夢中,或現實,或在他心靈深處的某個地方,心中總有一塊溫馨的凈土,那是他靈魂的歸宿,那里有他的全部,哪怕是奄奄一息,也要踏上歸途,爬回故鄉,那個思念了六十五載,卻杳無音信的家。
于是,他踏上了歸家的旅途。有人規勸他:算了吧,那個家還存在嗎?還不如好好安享晚年吧!”他堅定地搖搖頭,向著山那邊邁開了步子斜陽的余暉散落在他身上,熠熠生輝一路上,他拄著拐杖蹣跚地行走,身上唯一一件伴隨他沙場征戰多年的戰衣早已破損不堪,兩鬢斑白的他頂著凜冽的大風卻是滿心歡喜,布滿皺紋的老臉早已分不清面容,好似風干的臘肉。
他最終站在自己的家鄉的土坡上了,焦急地詢問崎嶇小路上偶遇的一兩個同樣衣著襤褸的老婦人,卻盤問不出一絲關于自己家情況的線索。終于,在墳墓累累的山丘上,一位憔悴的老翁告訴他,這長滿一排排松樹柏樹的墳墓的后面便是他的家。
一絲希望在他心里閃過,卻又稍縱即逝了。那是他的家啊,野兔上下亂竄,野雞撲飛沖上房梁,那野生的谷子密密麻麻侵入庭院,野生的葵菜圍著井邊舞動。多不堪的畫面哪!他朝思暮想,魂牽夢縈的家居然成了破敗的院落。
他邁開了拖沓的步子翻看著布滿蜘蛛網的角落。他嘆息,他悲憤:這一切都還是六十五年前的那個家”呀!院落依舊,家具依舊,可是我煮好的羹飯與誰共享呢?我所面對的,終日只是這一座又一座石碑,這戰爭的六十五年,這罪惡的六十五年,剝奪了我的一切。我,一個戎兵的命運本該如此嗎?
他的淚水很快落下來了,老淚縱橫時他夢見自己飄到了另一個世界,那里有他的家人,他的牛羊,他六十五年前的一切,他的呼吸伴隨著再一次日落西山愈來愈稀薄,一個靈魂踏上了歸途,那是幸福生活的歸途。
歸途——改寫《十五從軍征》8
十五歲的一位少年在他所在的村子里一邊放牛一邊和同伴嬉戲。晚霞映紅了天空,河里的野鴨拍擊著翅膀濺起點點浪珠。
可是這寧靜與快里卻被一群官兵破壞了,少年和他的同伴無一幸免的被抓去征軍了。在戰場上,他中過箭,受過傷,一次又一次的生命危在旦夕,可是他都挺過來了,因為他在思念他的親人。走的時候他都沒見到父母一面。每當月圓中秋的時候,他都會想起以前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場景,淚水模糊了雙眼!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這位少年變成了六旬老翁,這時有人告訴他,可以回家了,他迫不及待的背上行囊蹣跚地走上回家的路。回到家鄉,原先依山旁水秀美寧靜的家鄉如今殘垣斷壁,破敗不堪。
終于,他他看到一個家鄉故人問:“我的家如今在哪?還有什么人?”那位老鄉回答:“那就是你的家,松林,柏林中的墳墓,哎!你自己回家看吧。”老人加快了腳步回到家看到的卻是兔子在洞里,野雞在架子上飛來飛去,庭院中間生出了谷子,井臺邊長滿了葵花……老人把谷子和葵花做了飯,飯熟了,除了自己無不知道還有誰可以吃!他步履蹣跚地走到院口,向東看去,這幾十年的辛酸,不知給誰傾訴。想到這,老人的淚水落在了征衣上。
歸途——改寫《十五從軍征》9
年僅十五,尚不懂事,便憑著一股滿腔熱血,出去從軍,竟不知,待到耄耋之年,兩鬢蒼蒼,拄著拐杖,歸反自己朝思暮想的家鄉,只怕那早已物是人非。
走在鄉村小路,遇到了同鄉的壯年人,身強力壯的他,誰還記得,離家時,他還是羸弱的孩子。
我懷著忐忑的心,詢問家中的情況,雖早已心知肚明。鄉人失落地告訴了我,家中的墳頭早已雜草叢生。
不知哪來的野兔,從那曾靜靜守候我凱旋而歸的獵狗出入的墻洞,竄入。野雞撲騰著翅膀,飛過早已被風沙寢室的梁上,仿佛早已將此當做自己的住所。
庭院中,早已野草蔓布,中庭中,長出了野生的谷子。破舊,早已布滿青苔的井臺上也長出了未經播種而生的葵菜,肆意地侵占這一片無人開墾的荒土。
我輕輕地用杵臼搗去谷物的皮殼,采下葵菜,煮一碗熱騰的米飯和羹。倏地,想起曾日日夜夜守候的家人,以及兒時一家人歡聲笑語地在桌旁享用著那簡單但溫馨的飯菜。而如今,飯菜雖有,但只剩冷清的自我。
飯,漸漸冷了,卻不知道送給誰吃,只留下一個孤獨的背影,慢慢消失在熱氣之中,搖頭嘆息。
起身,走出門,頭慢慢看向東邊,腦海中不禁浮現,過去那溫馨的回憶,那兒時天真無邪的我。淚水不禁從蒼老的皺紋上淌過,浸濕了我發黃的舊衣。
歸途——改寫《十五從軍征》10
在古代的時候,男孩子二十五歲就要去打仗,五十六歲才能回到家鄉。如果戰爭在一次來臨,他們還得去打仗。
一個十五歲的男孩子被征到軍隊里去打仗,他日日夜夜都思念著親人,終于他等到了,八十歲的他終于回到了家鄉。他在回家鄉的路上心情十分激動;于是他便問鄉里人:“家中還有哪個人在?”“遠遠的草房是你的家,松柏樹下是你親人的墳墓。”他聽了這話給了他巨大的打擊。他晃晃悠悠地來到院子里,看見野兔在狗洞里鉆來鉆去,野雞在房梁上亂飛,院子里長滿野菜,井上長著野葵花。他饑餓時,就把野菜搗爛做成飯,采一點野葵做成粥。自己一個人孤零零的在院子里吃起飯,吃著吃著放下了碗說:“嘆——真難吃,怎么沒人陪伴,連家的感覺都沒有。”把這些飯送給誰好呢?一個孤苦伶仃的,慢悠悠地走向東邊,想起了從前的生活,忍不住流下了兩行熱淚,他每天都感到一天比一天更冷。
戰爭送給人的是凄涼,是悲傷,是和家人分離的苦難。老百姓渴望的是和平,是可以和家人團聚在一起的美好生活!
歸途——改寫《十五從軍征》11
一個深秋的早晨,一棵枝葉凋零的白楊樹下,一片滿身枯黃的落葉,伴著一陣疾風,無可奈何地從樹冠的頂端顛簸著、顫抖著,飄落下來,落在潮濕寒冷的地面上。 我牽著那匹跟了我多年的戰馬,回到故土。由于趕路勞累,我先在云來客棧歇腳。小二向我熱情地走來,“老人家,您需要什么?本店有上好的女兒紅,來一壇?”
“行!再來兩個小菜。”
“好咧!您稍等。”
小二轉身剛想走,我又叫住了他:“小二,這幾十年來,有沒有發生了什么事情?”
他揮了揮手,說:“哎。咱們這種小地方,哪能發生什么大事。幾十年了,都還是老樣子,百姓受苦受難,朝廷撥的款被那些貪婪的官占為己有。接連不斷的百姓沒飯吃,就都餓死了,太可憐了。”
“可惡!”我生氣地拍了拍桌子。
小二沮喪地搖搖頭,繼續說:“這不,幾天前才聽說的,那邊山上一戶農家四口人都相繼去世了,有的是生了大病,有的是忍受不住饑餓……”
我心頭一怔,還沒等他說完,“快帶我去看看那戶農家。”
沒過多久,我已累得氣喘吁吁,唉,老啦,當年在戰場上的威風現在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小二用手指給我看:“就是那戶人家。”我望過去,腿一下子軟了,頓時,我好像掉進了冰窖里,從頭頂涼到了腳尖。小二從后面扶起了我,“怎么會這樣?為什么?為什么?”我像個小孩一樣嗚咽地哭起來……
歸途——改寫《十五從軍征》12
冰天雪地中,一支軍隊艱難地前行著,以為80歲的老兵終于禁不住刺骨的寒冷,倒在厚厚的雪堆上,將軍批準了他回鄉的請求,派人把他送回了村子。
15歲時,這位老兵就被迫沖了軍,65年的征戰歲月,讓15歲的青春少年,變為了白發蒼蒼的佝僂老人。多少年的沙場征戰,血光飛濺,失去親人,失去戰友,多少次從鬼門關爬回來……老兵已無其他的要求,只求在老年之時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
回到家鄉,老兵迫不及待地問同鄉人:“我的家里還有誰?”鄉里人不忍心說,但又不得不說,只好委婉地說:“遠遠望去,那一片松柏之下,一座座墳墓相連的地方,便是你家了。”老兵聽后,不禁心中一震。他蹣跚地走進家中,推門一看,野兔“嗖”一聲從狗窩竄出,跑出門去。受了驚嚇的野雞撲扇著翅膀從屋梁上飛下來,撲起一屋的灰塵。走出家門,來到庭院,庭院長滿了野谷子,院中的一口井早已枯萎,只有井臺上還長著那三五課野菜……老兵呆立在院中,不知該做什么。
采了一些野谷,用石頭搗去皮殼;采了一些冬寒菜熬成湯汁。湯飯一下就做好了,可是老兵這是才猛然想起:“家中已經沒有親人了,煮好了湯飯,又給誰吃呢?”老兵走出院門,想著:在這兒也無人陪伴我,不如,我去找他們吧……他向東望去,不禁老淚縱橫。
第二天,有人在山崖下發現了老兵的尸體。沒有人知道,老兵是怎樣死的,更沒有人知道,被人遺忘的老兵,今天。正是他的生日……
歸途——改寫《十五從軍征》13
十五歲時的一個夜晚,秋風瑟瑟。我正和家人吃著香噴噴的晚飯,一群人狼般兇惡地將我抓走,帶去充軍。我只得含淚告別家中的父母親,告別哭的已成淚人的弟弟妹妹。
一路上,南征北戰,風餐露宿;看花看花謝;冬去春來,似乎已經習慣了生離死別,看著一個個戰友離我而去,仿佛我的生命也要走到了盡頭,可經過了幾十年的戰爭,我卻一次又一次的僥幸逃生。
來到了我日思夜想的家鄉,早已不是當年的活力十足,一路蹣跚前行,拖著顫抖的影子,四處環望,遠看見一同鄉人,便上前詢問:“請問,哪里是我的家,我的家中又有誰呢?”他指向那一座連一座的墳墓,我頓時腦間一片空白。走到了門前,只看見那兔子從狗洞出入,野雞在屋脊上飛來飛去。我心中涌出一股悲傷的無力感,看到門前還種著些野谷子,野菜,便摘了一些準備做飯。
飯菜熟了,卻無人與我一起分享,心中一陣陣孤寂感。我出了門,望向那一座座墳墓,一下子跪在地上,老淚縱橫,大喊著“兒子不孝啊,本想著身披盔甲,回到故鄉,讓父母享清福,可沒想到,卻是如今這種情景,是兒子不孝啊!”
天空飛過一只孤鳥,哀鳴的叫聲仿佛訴說著我的情緒,我慢慢閉上雙眼,感受著死一般的寧靜。
歸途——改寫《十五從軍征》14
一路上,他不斷的想,不斷地對自己說:“我的爸爸媽媽們,他們還健在嗎?我的姐妹們,現在怎么樣了?我回了家,他們還認得我嗎?”帶著一個又一個的問號,他的步伐不禁快了許多……
還未到村口,他便急匆匆地攔下一個村里的老鄉,急切地問:“我家里都還有些什么人?”“你是?”那老鄉狐疑地打量著他。“我就是六十五年前參軍出去打仗的少年啊!”“啊,是你!”“快說,我家里都還有些什么人?”老鄉那熱情洋溢的臉上,瞬時變得冰冷、沉痛。半晌,他指著遠處一片小林子,說:“那兒就是你的家,松鼠、柏樹間,一片荒涼的墳墓。”驀地,他明白了一切。出征在外六十五年,回到家鄉,竟連一個親人都沒有了!
他抑制住失去親人那滿心的悲痛,步履蹣跚地來到家門口,推開那塵封已久的大門。房子很久都沒有人住過了,隨處可見那密密麻麻的蜘蛛網,漫天飛舞的灰塵更是絡繹不絕。狗洞里已不在有家狗了,而是一大只一大只的野兔從中鉆進鉆出就連一向懼怕人類的野雞,此刻也在房梁上飛來飛去。庭院里一株又一株野生的稻穗迎風飄揚;井臺邊興起的野葵欣欣向榮。
此時,他的肚子已是“咕咕”地叫了起來,沒有什么可以吃的,只好采寫野谷舂米做飯,弄些野葵煮湯做菜,湊合著填飽肚子。
湯和飯一會兒就熟了,卻沒有哪一個能與他共享。想起從前一家人圍在桌旁吃飯那有說有笑的情景,他再也沒有心思吃飯了。走出大門向東張望,淚,再一次灑落在他的征衣上……
歸途——改寫《十五從軍征》15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今年我已經八十歲了。能在有生之年回家和家人多相處些日子,自然是我此生最后的夢想。
此時是一個深秋的早晨,路旁白楊樹的枝葉都凋零了,伴著一陣秋風,飄落下來。
我在道路上走著,孤寂的秋風在我的泉思里飛揚,不知過了多久,我終于到了村口,這才發現天色已經很暗了。
就在這時,我碰到了同鄉的鄰居。我問他:“我家里的親人都有哪些?”他領著我往前走了幾步,用手指著前方說:“看,那就是你家。松柏旁是一個接一個的墓地,你這么多年沒回來,家里變化很大啊。”
我被同鄉的話驚住了,帶著憂沉的心情回到了家中。心里感到陣陣寒意。院子已經荒廢,門窗已經破敗不堪。曾經家中的幾棵果樹也枯萎了。還有幾只野兔子在原來的狗窩洞中躥進躥出,有些野雞甚至在屋脊上頂梁處飛來飛去。庭院里長滿了野生的谷子,井臺上也長滿了葵菜。這已不再是我十五歲離開家鄉時的景象,曾經生機盎然的院子已不復存在。
行走了一天,我饑餓難耐,我艱難地走向那野谷叢,采了些舂米來做飯,又摘了幾顆葵菜來煮湯。湯和飯一會兒就做好了,這時我才想起,該與誰分享呢?我獨自勉強咽下飯菜,眼里卻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
這就是我被擺布的一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