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通用15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的風俗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1
端午踏來,閑翻《風》《騷》,感受傳統佳節如釅釅暖光,催開了中華民族的心靈之花。民風民俗遍地多彩,屈子魂兮魄兮可在一片吆喝聲中歸來?我懷念起屈原。想汩羅江畔,他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仰天長嘯又在拍打江岸。他用自己生命的毀滅,鋪開了一條能讓人們自由行走的哲理之路。他似乎告訴我們,澆灌生命,要會尋找水源;澆灌生命,要有利用水資源的智慧;澆灌生命,更重要的是思想指向,要懂得生命如花卉一樣需要辛勤撫育。他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奠基了一個端午,千年萬年,我們快樂地過節。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歷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所以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為五月節、艾節、夏節。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于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至于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則是為了避邪。
關于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紀念女詩人秋瑾說。起于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余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
端午節日,我們在家門口掛上艾蒿,家家戶戶彌漫屈原人格的芳香。我們吃下粽子,就是咬去人間邪惡,真解恨;我們喝雄黃酒,酒力讓我們長了見識;我們去看賽龍舟,仿佛聽見屈原長發飄飄站在碧波之上,高聲向天宇發出聲音:茍余心其端直兮,雖僻遠之何傷!
端午是一種提示。依水悟清廉,依山悟崇高,借生之樂悟慈,借死之祭悟悲,從而感念造化宏德,善待萬物有情。端午不僅是一個節日,更是一種人格,炎黃子孫的人格。端午文化遺產盡管小國富邦可以搶先從聯合國注冊,但她永遠屬于華夏兒女。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2
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吃香噴噴的粽子呢?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比熱鬧的龍舟賽呢?
沒錯,只有端午節,一個偉大的節日,一個神圣的節日。說起端午節,還得從屈原的故事說起。
傳說,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薦能,富國強兵,力主聯秦抗齊,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反對,使屈原被讒免去職位,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報國無望,便含恨投江自盡。屈原死后,出國的百姓異常悲痛,紛紛涌到汨羅江邊憑吊屈原。有些漁夫則駕起船只,把事先準備好的粽子、雞蛋撲通撲通地往江里丟,說是讓魚吃了,就不會咬屈原的尸身。流傳至今,便有了吃粽子的習慣。所以過端午節的這天,滿街都是賣粽子的小販,我們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你知道粽子是怎樣包的嗎?哈,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首先用一些新鮮的粽葉包住糯米,在里面放各種配料,然后用線捆扎好。包好的粽子放在鍋上蒸,等滿屋飄著粽子香的時候就可以吃了。吃粽子時,要先把線解開,剝開粽子葉,里面藏著紅紅的粽肉,升騰著熱氣,散發著一種特有的粽香,兩個粽子用盤子裝著,活像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照耀下晶瑩剔透,散發著濃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個粽子,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味道真是棒極了。
吃完粽子后,便來到河堤上觀看龍舟賽。在這一天,每一個村子都會組織一支隊伍,而后拉到漣水河進行比賽。只見碧波蕩漾的河面上,五顏六色的龍舟整裝待發,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仿佛勝券在握。而站在岸邊的觀眾比隊員們還要緊張,個個屏息凝視著河面。裁判一聲令下,一艘艘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飛一般地向前沖去。頓時,河面上鼓聲震耳欲聾。一千米的水道上,隊員們憋紅了臉,咬緊了牙,拼命地劃。太好了,我們村的龍舟領先了,因為我們村的隊員配合默契,所以龍舟就特別聽他們的指令,行動自如。龍舟的身后留下了一條條波紋,原來平靜的水面,如布滿硝煙一般。尾隨在后的龍舟,不緊不慢地跟著,鼓手們也使出了吃奶的勁,使勁地敲,這鑼聲一聲接著一聲,清脆而有力。別的龍舟也不甘落后,一邊劃船,一邊和著鼓聲,“一二一二”地喊著口令往前沖,那口令里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河面上熱鬧極了,口令聲、鑼鼓聲、劃槳聲,匯成了一首激昂雄渾的樂曲,樂曲里有著濃重的端午節的氣氛。
故鄉的端午節啊,你給了我多少喜悅與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愛國精神的一種欽佩。吃著正宗的家鄉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里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3
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吃香噴噴的粽子呢?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比熱鬧的龍舟賽呢?
沒錯,只有端午節,一個偉大的節日,一個神圣的節日。說起端午節,還得從屈原的故事說起。
傳說,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薦能,富國強兵,力主聯秦抗齊,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反對,使屈原被讒免去職位,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報國無望,便含恨投江自盡。屈原死后,出國的百姓異常悲痛,紛紛涌到汨羅江邊憑吊屈原。有些漁夫則駕起船只,把事先準備好的粽子、雞蛋撲通撲通地往江里丟,說是讓魚吃了,就不會咬屈原的尸身。流傳至今,便有了吃粽子的習慣。因此過端午節的這天,滿街都是賣粽子的小販,我們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你知道粽子是怎樣包的嗎?哈,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先用一些新鮮的粽葉包住糯米,在里面放各種配料,然后用線捆扎好。包好的粽子放在鍋上蒸,等滿屋飄著粽子香的時候就能吃了。吃粽子的時候,要先把線解開,剝開粽子葉,里面藏著紅紅的粽肉,升騰著熱氣,散發著一種特有的粽香,兩個粽子用盤子裝著,活就像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照耀下晶瑩剔透,散發著濃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個粽子,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味道真是棒極了。
吃完粽子,便來到河堤上觀看龍舟賽。在這一天,每個村子都會組織一支隊伍,而后拉到漣水河進行比賽。只見碧波蕩漾的河面上,五顏六色的龍舟整裝待發,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好像勝券在握。而站在岸邊的觀眾比隊員們還要緊張,個個屏息凝視著河面。裁判一聲令下,一艘艘龍舟就像離弦的箭一樣,飛一般地向前沖去。頓時,河面上鼓聲震耳欲聾。一千米的水道上,隊員們憋紅了臉,咬緊了牙,拼命地劃。太好了,我們村的龍舟領先了,由于我們村的隊員配合默契,因此龍舟就特別聽他們的指令,行動自如。龍舟的身后留下了一條條波紋,原來平靜的水面,如布滿硝煙一般。尾隨在后的龍舟,不緊不慢地跟著,鼓手們也使出了吃奶的勁,使勁地敲,這鑼聲一聲接著一聲,清脆而有力。別的龍舟也不甘落后,一邊劃船,一邊和著鼓聲,“一二一二”地喊著口令往前沖,那口令里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河面上熱鬧極了,口令聲、鑼鼓聲、劃槳聲,匯成了一首激昂雄渾的樂曲,樂曲里有著濃重的端午節的氣氛。
故鄉的端午節啊,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愛國精神的一種欽佩。吃著正宗的故鄉粽子,看著精彩的故鄉龍舟賽,心里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4
我的祖國是一個擁有十三億人民的泱泱大國,擁有五千年燦爛的歷史文化,或文、或武、或景、或節,數不勝數。在這悠久的文化中,我最喜歡的是傳統節日中的端午節。因為一到端午節,人們都會做好多不同的事:劃龍舟、包粽子、給孩子凃雄黃、掛艾葉、佩香囊。
說起劃龍舟啊,我跟媽媽今天又來到了華巖寺。每年的端午節,這里都會舉行盛大的劃龍舟比賽。剛走進大門,華巖湖邊早已是人山人海,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我們使出了吃奶的力氣才擠到了能看清比賽現場的地方。真是不容易啊!
說到這里,大家知道為什么要劃龍舟呢?相傳古時候,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去救屈原,他們爭先恐后,但是追到洞庭湖就不見屈原的蹤影。后來,人們為了不讓與吃點屈原的身體,借助龍舟之力驅趕江中之魚,所以劃龍舟這個習俗從古至今,一直傳承下來。
這時,湖邊的人們很自覺的把小孩子們都讓到了前面,一層一層的,特別的規矩。人們目不轉睛的盯著湖里參賽的船隊,好像比參賽隊員還緊張。再看看比賽現場,一個個隊員精神抖擻,屏息凝視地看著前方。一聲號令,整裝待發的龍舟如離弦之箭,脫韁的野馬,爭先恐后地出發了。河岸上的觀眾異口同聲“加油加油”與參賽隊員們整齊的“一二一二”合在一起,就像一首動聽的二重奏。每一艘船都你追我趕,都使出了吃奶了力氣,誰也不讓誰。它使你從來沒有如此鮮明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躍和強盛。尾隨在后面的龍舟,不緊不慢地跟隨著,我看著就替他們著急,多想跳進船上拉他們一把。在人們的加油聲中,賽龍舟結束了,我們意猶未盡。喧鬧的湖邊隨著比賽的結束變得安靜了下來。
端午節不僅要劃龍舟,還要掛艾葉。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里,人們把掛艾葉看成必不可少的內容之一,因為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以驅趕蚊蠅、蟲蟻,凈化空氣。
最后我要給大家介紹的一項也是我很喜歡的—包粽子。粽子是由一片棕櫚葉、糯米和繩子組成的,現在就連學校也已經開展了包粽子的活動,可為什么學校要讓我們包粽子呢?原來是因為國家想讓我們的中國文化發揚光大。就在今年的5月27日我們也進行了包粽子的活動。在我們包粽子時,要先把棕櫚葉折成“V”字形,再把有尖的地方卷一圈,就變成了一個漏斗型,接著把已經發酵好了的糯米裝進去,然后用筷子敲幾下,最后用葉子蓋起來再用繩子拴緊就行了。
聽了我的介紹,大家有木有覺得很有趣呢?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有很多,希望大家能把更多的傳統文化重視起來,讓更多的人看到中國的傳統文化吧!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5
又是一陣淡淡的粽葉氣息縈繞在我的心間,雪白的糯米在光的照耀下如清泉般的在心靈上跳舞,裊裊的炊煙慢慢地散開……回憶起那個粽子包裹著的溫暖,宛如梔子花在指尖上綻開了。
我的家鄉在上海奉賢,端午節里,家家都會吃粽子。
以前,年幼的我不知道端午節是個什么節氣,只知道每逢端午節全家都會去奶奶家吃粽子。當我漸漸長大懂事后再一次提及端午節,博學的老爸都會給我普及很多知識。還是穿越到戰國時期吧!相傳戰國時期有一位叫屈原的大人物,由于多次遭遇政敵的攻擊,被楚王流放,跳江身亡。后世為了紀念屈原,端午節就誕生了。最初粽子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粽子成為端午節食物,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
在我的記憶里,作為本地人的奶奶也是最擅長包粽子的——誰讓我嘴饞呢!我總是對奶奶包的肉粽和蜜棗粽子念念不忘,記得去年的端午節,爸爸給我布置了一項特殊任務——包粽子。于是端午當天我帶著激動和興奮的心情早早來到了奶奶家,奶奶準備好提籃帶上我,從原材料開始準備。我和奶奶兩個人去家門口的小河邊摘蘆葉,這是一大片的蘆葦地,在一片片的葉子中,我徹底迷糊了,到底什么樣的'葉子才是最適合包粽子呢?奶奶邊摘邊告訴我,要挑選葉子上沒有黑點、沒有枯斑、甚至連一個小洞眼也不能有的新鮮翠葉。我于是跟隨奶奶的腳步,信心滿滿地開工起來。好不容易找到了幾片好葉子,可是被我摘下來的一瞬間就不小心碰壞了。奶奶轉過頭安慰我說:“阿妹,不要緊的,奶奶小時候剛開始摘蘆葉也這樣,摘多了就有經驗了。”我又嘗試了幾次,總算摘得幾片自己還算滿意的蘆葉,回頭一看奶奶已經摘滿了一籃子。我熱得滿頭大汗,脫下外套剩下短袖T恤了。
回到家中,奶奶便去廚房淘米,洗粽葉。我也就在灶臺邊,心不在焉地玩起稻草來。奶奶邊準備材料邊幫我披上脫掉的外套。
“奶奶,您材料準備好了沒有?”我焦急又無奈地喊道。“好了,快點來吧!”我興奮地蹦了過來,只見奶奶嫻熟地把一張張粽葉卷起來,做成一個小尖錐裹成三角狀,然后先放一把米墊底,再夾一個蜜棗放進粽葉里,隨后用手抓一把米灑在餡上,再把米壓密實平整,最后就可以翻折粽葉把預留那段的粽葉蓋在米上,這樣鼓鼓的粽子就成型了。可是想把一個粽子裹起來可真不容易,奶奶騰出一只手抽了圍兜里的一根線,一頭用牙齒咬住,另一頭就開始在粽子上繞來繞去,還沒看明白情況,眨眼間就包好了。第一個粽子就這樣誕生了。“我也要包!”說罷,奶奶教了我一個小妙招,一卷、一放、一壓、一裹,不一會兒我就在奶奶這位“粽子專家”的指導下成功完成了包粽子的任務。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6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端午節這一天有許多風俗活動,如早上取龍須水,插艾枝于門,上山采青,食粽球,制粽,賽龍舟活動。
早晨取龍須水——因為傳說五月五日是龍的生日,這一天龍抬頭噴出的水能治病。故此人們在這一天早上到外面坑溝、水溝、溪河取水,置于自家水缸里供全家人吃喝,祈求一年的平安。
插艾于門——因為艾能僻邪,這一天插艾于門上能保平安。
上山采青——因為這一天是龍抬頭噴發龍須水于大地青草的時間,人們上山采一些草藥。像天冬、麥冬、金銀花、山葡萄等來家備用,都比往日來的有價值。另者上山采青自己多吸大自然清新空氣也十分有意義。
食粽——本地有名俗諺叫[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破裘就是舊棉衣,這一天是五月初五,剛過了春寒,大地始暖,過了這天之后,進入夏天,氣溫自然高了,不再穿棉衣了。大家都要用薯粉加黃枝汁攪拌成的粽。表示食后寒天過去溫暖的夏天就到來了。
食粽球——粽球是一種用香菇,花生仁,豬肉,甜豆沙制成的食物,一邊甜一邊咸,用竹葉包成六角狀拳頭大小的包團子。它的由來是由中原傳來的。是中原水鄉百姓紀念大詩人屈原的一種風俗食物。
賽龍舟——來自對屈原的懷念。沿江水鄉在端午節前后組織龍舟競賽。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肥肥大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心想: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聰明的我。可是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都跳了出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把一些糯米弄掉一點,我才舒了一口氣,心里的一塊沉重的大石頭放了下來。我經過了一些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后的一個步驟——扎棕繩。粽子要包扎嚴實才好吃,所以我接過棕繩。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才交給奶奶。這時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蘊涵著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國,發展于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7
在我的家鄉,人們都喜歡春節,大人們喜歡春節的熱鬧,小孩子喜歡吃餃子、收紅包,但我不這么認為。在我的印象中,中秋節、元宵節、清明節都不是什么特別的節日,而端午給我的印象最深。
端午最有趣。吃粽子是端午的一項習俗。說到粽子,我特別興奮。在我的家鄉,粽子是用泡好的黏大米包在竹葉里,然后放入鍋里蒸。這樣,大米中有了竹葉的味道,吃起來就特別的美味了。
在端午這天,人們不僅會吃粽子,還會插艾蒿。天還沒亮,爸爸就把我從睡夢中喊起來,說是要帶我去割艾蒿。我隨著爸爸來到小河邊,看到已經有好幾位鄰居的叔叔在割艾蒿了。爸爸一邊跟他們打著招呼,一邊也割起艾蒿來。我學著爸爸的樣子,也割了幾棵。艾蒿上沾著露珠,聞起來有一點淡淡的清香。不一會兒,就割了一小捆。回到家,爸爸把艾蒿插到房檐上,密密麻麻的的一排,像一隊士兵在為我們家站崗。我問爸爸為什么要插艾蒿,爸爸說這里還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呢。傳說古時候,有一個村子的人都特別壞,上天派一個神仙來調查,決定要懲罰他們。神仙駕著祥云來到村子的上空,突然看到一個婦女帶著倆個孩子往村里走,她懷里抱著一個大孩子,地上卻領著一個小的孩子。神仙感到非常奇怪,就落下云頭,來到婦女面前,問她為什么。婦女回答說,因為小的孩子是自己的,大的孩子是鄰居托她照管的,所以她要把大孩子照管好。神仙聽完,覺得這個婦女是個特別善良的的人,決定要救她,就對她說:“大姐你好,您是個善良的人,請您把這些艾蒿在五月初五那天早晨天亮前插到你家的房檐上,就會保佑你家平安無事了。”說完,神仙就化作一股青煙回上天去匯報去了。婦女回到家,按照神仙的指示插好艾蒿,想到插艾蒿能保平安,就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全村人,全村人都在五月初五那天早晨插好了艾蒿。端午的早晨,神仙再次來到這個村子的上空,決定放火燒掉這個村子,可定睛一看,村子里家家戶戶都插著艾蒿,不知哪一家是那位善良的婦女的家。神仙知道是善良的婦女想救全村人,于是成全了她的美意。從那以后,人們就在端午這天起早插艾蒿,以此保佑全家幸福平安。
端午不但有粽子這種美食,還有“插艾蒿保平安”這么美好的傳說,讓人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還要傳承與人為善的傳統美德。我愛端午!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8
陰歷5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5月節、艾節、端5、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字不同,但各地人民節日的風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國內二千多年的舊風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端午節這一天有很多風俗活動,如早上取龍須水,插艾枝于門,上山采青,食粽球,制粽,賽龍舟活動。
早晨取龍須水——由于傳聞5月5日是龍的過生日,這一天龍抬頭噴出的水能治病。故此大家在這一天早上到外面坑溝、水溝、溪河取水,置于自己家里水缸里供全家人吃喝,祈求一年的平安。
插艾于門——由于艾能僻邪,這一天插艾于門上能保平安。
上山采青——由于這一天是龍抬頭噴發龍須水于大地青草的時間,大家上山采一些草藥,像天冬、麥冬、金銀花、山葡萄等來家備用,都比往日來的有價值。另者上山采青自己多吸大自然清爽空氣也十分有意義。
食粽——當地有名俗諺叫[未食5月粽,破裘唔甘放]。破裘就是舊棉衣,這一天是5月初五,剛過了春寒,大地始暖,過了這天之后,進入夏季,氣溫自然高了,不再穿棉衣了。大伙都要用薯粉加黃枝汁攪拌成的粽,表示食后寒天過去溫暖的夏季就到來了。
食粽球——粽球是一種用香菇,花生仁,豬肉,甜豆沙制成的食物,一邊甜一邊咸,用竹葉包成六角狀拳頭大小的包團子。它的起源是由中原傳來的。是中原水鄉百姓紀念大詩人屈原的一種風俗食物。
賽龍舟——來自對屈原的懷念。沿江水鄉在端午節前后組織龍舟競賽。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肥肥大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心想:容易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聰明的我。可是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小孩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都跳了出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把一些糯米弄掉一點,我才舒了一口氣,心里的一塊沉重的大石頭放了下來。我經過了一些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后的一個步驟——扎棕繩。粽子要包扎嚴實才美味,所以我接過棕繩,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才交給奶奶。這個時候我才了解包粽子是門技術活兒,包起來很困難。
我感覺到大家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蘊涵著祖國大家深深的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來自于中國,進步于中國,大家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了解端午節是大家中華民族我們的節日。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9
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吃香噴噴的粽子呢?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比熱鬧的龍舟賽呢?
沒錯,只有端午節,一個偉大的節日,一個神圣的節日。說起端午節,還得從屈原的故事說起。
傳說,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薦能,富國強兵,力主聯秦抗齊,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反對,使屈原被讒免去職位,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報國無望,便含恨投江自盡。屈原死之后,出國的百姓異常悲痛,紛紛涌到汨羅江邊憑吊屈原。有些漁夫則駕起船只,將事先準備好的粽子、雞蛋撲通撲通地往江里丟,說是讓魚吃了,就不會咬屈原的尸身。流傳至今,便有了吃粽子的習慣。所以過端午節的這天,滿街都是賣粽子的小販,我們每家每戶都要包粽子。你知道粽子是怎樣包的嗎?哈,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先用一些新鮮的粽葉包住糯米,在里面放各種配料,接著用線捆扎好。包好的粽子放在鍋上蒸,等滿屋飄著粽子香時就可以吃了。吃粽子時,要先將線解開,剝開粽子葉,里面藏著紅紅的粽肉,升騰著熱氣,散發著一種特有的粽香,兩個粽子用盤子裝著,活像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照耀下晶瑩剔透,散發著濃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個粽子,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味道真是棒極了。
吃完粽子,便來到河堤上觀看龍舟賽。在這一天,每個村子都會組織一支隊伍,而后拉到漣水河進行比賽。只見碧波蕩漾的河面上,五顏六色的龍舟整裝待發,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仿佛勝券在握。而站在岸邊的觀眾比隊員們還要緊張,個個屏息凝視著河面。裁判一聲令下,一艘艘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飛一般地向前沖去。頓時,河面上鼓聲震耳欲聾。一千米的水道上,隊員們憋紅了臉,咬緊了牙,拼命地劃。太好了,我們村的龍舟領先了,因為我們村的隊員配合默契,所以龍舟就特別聽他們的指令,行動自如。龍舟的身后留下了一條條波紋,原來平靜的水面,如布滿硝煙一般。尾隨在后的龍舟,不緊不慢地跟著,鼓手們也使出了吃奶的勁,使勁地敲,這鑼聲一聲接著一聲,清脆而有力。別的龍舟也不甘落后,一邊劃船,一邊和著鼓聲,“一二一二”地喊著口令往前沖,那口令里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河面上熱鬧極了,口令聲、鑼鼓聲、劃槳聲,匯成了一首激昂雄渾的樂曲,樂曲里有著濃重的端午節的氣氛。
故鄉的端午節啊,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愛國精神的一種欽佩。吃著正宗的家鄉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里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10
我的家鄉有許多習俗,如過年吃餃子、清明掃墓、重陽登高,但令我印象最深的習俗還要數端午包粽子、吃粽子了!
說到端午節包粽子,還有怎么一個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把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后,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竹筒裝米,投入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到晉代“筒粽”又被稱為粽子也有祈福的寓意。
去年端午節我也體驗了一次包粽子的樂趣。那天我來到大姑家,一進大門就看見地上都是大大小小的盆,里面裝著各種各樣的食材和綠綠的葉子。我好奇地問:“大姑,這些都是干什么的呀?”大姑笑著對我說:“今天是端午節,這些都是包粽子的原材料呀!”“我也包!我也包!”看我那興奮勁大姑便一口答應了。
只見大姑從一個大盆里拿出了兩片粽葉,一疊就成了一個“小漩渦”,往里面放上兩勺糯米,幾個蜜棗,又來回折了幾下,一個精致小巧的粽子就包好了。我興致勃勃地拿了兩片粽葉照貓畫虎地包起來,左邊折一下,右邊疊一下,折來折去,終于疊成了一個歪七扭八的像是受傷了似的“小漩渦”,接著往里面放上了兩勺糯米,幾個蜜棗,把剩余的葉子往圓筒上一蓋,便系上了絲線。哎?怎么餡露出來了?白白的糯米就像淘氣的小孩子不老實地探出頭來,好像對這個“新家”不是很滿意。我使勁把粽葉往左拽拽,“小淘氣”又在右面露出來。這下可怎么辦呢?我的粽子“露餡”了。我望著盆里的粽葉忽然有了主意。我又拿了幾片葉子左一片,右一片的把露出來的糯米包了起來。現在小小的粽子就像穿上了一件厚厚的綠棉衣,胖胖的非常可愛。
粽子下鍋了,我指著鍋里的一個最大,最胖的粽子故意說:“這個粽子最大,一定餡最多,一會兒誰都不許跟我搶。”開飯了,大姑打開那個最大的粽子,剝了一層又一層,邊剝邊說:“哎?這個粽子是誰包的?怎么只有葉子沒有餡呢?”我聽了笑著對大姑說:“這個粽子是我包的,因為老露餡,所以我又給它包了一層又一層的棕葉,但是我好像放糯米了,有可能它“逃走了。”一家子人聽了我的解釋都哈哈大笑起來。家人們圍坐在一起吃著美味的粽子心里像吃了蜜一樣,怪不得勤勞的蜜蜂有蜜吃呢!
端午節除了包粽子,還有其他的風俗。如賽龍舟、帶香囊、系五彩絲線等,你應該沒想到,這個普普通通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竟隱藏著這么多有趣的風俗吧!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著我們去尋找呢!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11
我一年里最喜歡過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重五節”等,是農歷的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是: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草、喝雄黃酒等。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
端午節一早,我剛睜開眼,就看到媽媽在門外忙著什么。過去一看,原來媽媽在插艾草,餐桌上還擺著用艾草煮成的雞蛋和幾個香噴噴的粽子。這時,我才想起今天是端午節。看著煮的綠綠的雞蛋和香噴噴的粽子,口水都忍不住要留下來,幾分鐘,兩個雞蛋和一個粽子就沒了影。
到了晚上,我們到爺爺家一起過端午。飯菜上完了,爺爺從柜子里拿出一瓶像是藥酒的什么東西,還要我們每人喝一口。我問爺爺:“這是什么呀?”爺爺笑著說:“這是雄黃酒喝了能避邪的。”我端過雄黃酒,喝了一口,感覺辣辣的,但心里想著:“這樣我就能避邪了,辣算什么。”
吃完飯,我們全家一起到大明湖去看龍舟。來到大明湖,發現有許多人在湖邊等著看龍舟比賽呢。我們找了一塊“絕佳”的
觀看場地,來觀看龍舟賽。只見參賽的龍舟一字排開,龍舟大約10米長,半米寬。龍舟上的人,有的在商量戰術配合,有的在做熱身。岸上的觀眾都為哪條龍舟能奪冠猜測著。我看中了一條綠色的龍舟,這條龍舟上的人都很健壯,熱身做的也很充分。正想著,比賽就要開始了。
站在船上的發令員一聲槍響,幾十條龍舟像蛟龍一樣,在水中穿行著。那條綠色的龍舟處于第五名,船上的擊鼓手奮力地吶喊著,激勵船員們奮力前行。我也吶喊著,用全部的熱情我支持的龍舟加油。觀眾們也都緊握雙手,期望自己支持的龍舟奪冠。我吶喊著,為那條綠色龍舟加油。船員們仿佛聽到了我的加油,更加奮力地劃著。只見綠色龍舟超越了另外兩支龍舟成為了第三,這時,他們又超越了一條龍舟。我更加賣力的吶喊,希望他們能奪冠。綠色的龍舟已經于第一名齊頭并進了,這時距離終點還有50米,船員們奮力地劃,終于取得了第一名,這時綠色龍舟已經沖過了重點。“14號龍舟是冠軍”隨著裁判員的宣布,全岸觀眾沸騰了。我也為綠色龍舟的好表現歡呼。頓時,大明湖成了歡樂的海洋。
我戀戀不舍的離開了大明湖,端午節雖然過去了,但它留給了我許多美好的記憶。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12
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吃香噴噴的粽子呢?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比熱鬧的龍舟賽呢?
沒錯,只有端午節,一個偉大的節日,一個神圣的節日。說起端午節,還要從屈原的故事說起。
傳聞,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主張舉賢薦能,富國強兵,力主聯秦抗齊,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反對,使屈原被讒免去職位,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報國無望,便含恨投江自盡。屈原死之后,出國的百姓異常悲痛,紛紛涌到汨羅江邊憑吊屈原。有的漁夫則駕起船只,將事先籌備好的粽子、雞蛋撲通撲通地往江里丟,說是讓魚吃了,就不會咬屈原的尸身。流傳到今天,便有了吃粽子的習慣。因此過端午節的這天,滿街都是賣粽子的小販,大家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你知曉粽子是如何包的嗎?哈,不知曉吧?那就讓我來對你說吧!
先用一些新鮮的粽葉包住糯米,在里面放各種配料,接著用線捆扎好。包好的粽子放在鍋上蒸,等滿屋飄著粽子香時就可以吃了。吃粽子時,要先將線解開,剝開粽子葉,里面藏著紅紅的粽肉,升騰著熱氣,散發著一種特有些粽香,兩個粽子用盤子裝著,活像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照耀下晶瑩剔透,散發著濃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個粽子,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味道真是棒極了。
吃完粽子,便來到河堤上觀看龍舟賽。在這一天,每一個村子都會組織一支隊伍,而后拉到漣水河進行比賽。只見碧波蕩漾的河面上,五顏六色的龍舟整裝待發,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仿佛勝券在握。而站在岸邊的觀眾比隊員們還要緊張,個個屏息凝視著河面。裁判一聲令下,一艘艘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飛通常地向前沖去。頓時,河面上鼓聲震耳欲聾。一千米的水道上,隊員們憋紅了臉,咬緊了牙,拼命地劃。太好了,大家村的龍舟領先了,由于大家村的隊員配合默契,因此龍舟就特別聽他們的指令,行動自如。龍舟的身后留下了一條條波紋,原來平靜的水面,如布滿硝煙通常。尾隨在后的龍舟,不緊不慢地跟著,鼓手們也使出了吃奶的勁,使勁地敲,這鑼聲一聲接著一聲,清脆而有力。別的龍舟也不甘落后,一邊劃船,一邊和著鼓聲,“一二一二”地喊著口令往前沖,那口令里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河面上熱鬧極了,口令聲、鑼鼓聲、劃槳聲,匯成了一首激昂雄渾的樂曲,樂曲里有著濃重的端午節的氛圍。
故鄉的端午節啊,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愛國精神的一種欽佩。吃著正宗的家鄉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里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13
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吃香噴噴的粽子呢?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比熱鬧的龍舟賽呢?
沒錯,只有端午節,一個偉大的節日,一個神圣的節日。說起端午節,還得從屈原的故事說起。
傳說,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薦能,富國強兵,力主聯秦抗齊,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反對,使屈原被讒免去職位,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報國無望,便含恨投江自盡。屈原死后,出國的百姓異常悲痛,紛紛涌到汨羅江邊憑吊屈原。有些漁夫則駕起船只,把事先準備好的粽子、雞蛋撲通撲通地往江里丟。說是讓魚吃了,就不會咬屈原的尸身。流傳至今,便有了吃粽子的習慣。所以過端午節的這天,滿街都是賣粽子的小販,我們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你知道粽子是怎樣包的嗎?哈,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先用一些新鮮的粽葉包住糯米,在里面放各種配料,然后用線捆扎好。包好的粽子放在鍋上蒸,等滿屋飄著粽子香的時候就可以吃了。吃粽子的時候,要先把線解開,剝開粽子葉,里面藏著紅紅的粽肉,升騰著熱氣,散發著一種特有的粽香,兩個粽子用盤子裝著,活像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照耀下晶瑩剔透,散發著濃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個粽子,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味道真是棒極了。
吃完粽子,便來到河堤上觀看龍舟賽。在這一天,每個村子都會組織一支隊伍。而后拉到漣水河進行比賽。只見碧波蕩漾的河面上,五顏六色的龍舟整裝待發,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仿佛勝券在握。而站在岸邊的觀眾比隊員們還要緊張,個個屏息凝視著河面。裁判一聲令下,一艘艘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飛一般地向前沖去。頓時,河面上鼓聲震耳欲聾。一千米的水道上,隊員們憋紅了臉,咬緊了牙,拼命地劃。太好了,我們村的龍舟領先了,因為我們村的隊員配合默契,所以龍舟就特別聽他們的指令,行動自如。龍舟的身后留下了一條條波紋,原來平靜的水面,如布滿硝煙一般。尾隨在后的龍舟,不緊不慢地跟著,鼓手們也使出了吃奶的勁,使勁地敲,這鑼聲一聲接著一聲,清脆而有力。別的龍舟也不甘落后,一邊劃船,一邊和著鼓聲,“一二一二”地喊著口令往前沖,那口令里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河面上熱鬧極了,口令聲、鑼鼓聲、劃槳聲,匯成了一首激昂雄渾的樂曲,樂曲里有著濃重的端午節的氣氛。
故鄉的端午節啊,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愛國精神的一種欽佩。吃著正宗的家鄉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里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14
端午節前的十來天,母親便開始念叨籌劃過節的相關內容了。因為當時的家庭景況是比較窘迫的,所謂初二、十六打牙祭,便已經是比較過得去的人家才有的生活了。但是,為了在過節那天,使我兄妹倆不至于眼饞別人,母親便想方設法也要將節日過得象模象樣的才行。到了端午節頭一天晚上,便叮囑我們早點睡,第二天好早點起來去看“龍舟”,而母親則要將過節的食用品細細的地默想一遍,然后把各式各樣的材料備齊。還把父親剛從竹樹上摘下的青翠的竹葉一遍一遍地刷洗干凈,然后放在通風處讓它們自動風干。之后便是把糯米浸泡起來,一直把糯米浸得酥軟酥軟的,才會心安理地休息下來。
我們總是在激動和興奮中、在母親的一再督促下才安然入睡的。第二天一打早,便隨著母親起床了。匆匆地洗把臉,搬了小竹凳坐在門口悠閑自在地看母親包粽子。包粽子,放在一個很大的家伙里,一個小盆子里放著餡,一個盆子放著浸泡過的糯米,還有粽子葉等。只母親拿起粽子葉,那葉子在她手里是那么的馴服,她輕輕一折,便折出了個漂亮的漏斗狀來。母親包的粽子極飽滿,并且是有棱有角的。四個漂亮的角兒像是整裝待發的衛士,一個個雄赳赳的。我學了幾次,雖然是終于也有了棱角,卻總不能叫人滿意。因為我的粽子包來包去都只有三個角兒,而且同母親的擺在一起便顯得寒酸極了。我總是很納悶,母親那雙粗糙得如干樹枝的大手怎可能做出如此精美的藝術品呢?
粽子包完之后,母親把包好的粽子放到大鐵鍋里煮,因為粽子太多了,父親編織一條稻草辮子,盤在鍋沿上就能煮好多粽子,父親在煮粽子的湯里,倒進稻草燒的灰湯,煮出來的粽子顏色好看,黃黃的,鄉下人都有這個習慣。剛剛煮好了的粽子有一股誘人的竹葉香。打開粽葉,黑醬油甜滋滋的味道便首先鉆進了鼻子里。然后是糯米和花生淡淡的香味。輕輕地咬上一口,嚼一嚼,各種材料所混合在一起而造就的特有的香味和口感,叫人滿足得有種飄飄欲仙之感。
端午節那天,父母親起個大早,除包粽子之外,還為我們張羅端午節的盛餐。當母親準備好一切,就招呼我們吃粽子,過一個快樂祥和的端午節。
如今,在城市里,每天都可以過端午節,每天都有粽子吃,而粽子的內容也豐富了。有的還打出文化牌子,但我覺得這些粽子比不上母親那些粗糙,吃母親的粽子吃的是一種親情。雖然,母親的身體日漸佝僂,包粽子的動作更慢了,但我還是喜歡母親包的粽子,吃上一輩子。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15
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吃香噴噴的粽子呢?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比熱鬧的龍舟賽呢?
沒錯,只有端午節,一個偉大的節日,一個神圣的節日。說起端午節,還得從屈原的故事說起。
傳說,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薦能,富國強兵,力主聯秦抗齊,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反對,使屈原被讒免去職位,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報國無望,便含恨投江自盡。屈原死之后,出國的百姓異常悲痛,紛紛涌到汨羅江邊憑吊屈原。有些漁夫則駕起船只,將事先準備好的粽子、雞蛋撲通撲通地往江里丟,說是讓魚吃了,就不會咬屈原的尸身。流傳至今,于是便有了吃粽子的習慣。所以過端午節的這天,滿街都是賣粽子的小販,我們每家每戶都要包粽子。你知道粽子是怎樣包的嗎?哈,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先用一些新鮮的粽葉包住糯米,在里面放各種配料,接著用線捆扎好。包好的粽子放在鍋上蒸,等滿屋飄著粽子香時就可以吃了。吃粽子時,要先將線解開,剝開粽子葉,里面藏著紅紅的粽肉,升騰熱氣,散發著一種特有的粽香,兩個粽子用盤子裝著,活像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照耀下晶瑩剔透,散發著濃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個粽子,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味道棒極了。
吃完粽子,便來到河堤上觀看龍舟賽。在這天,每個村子都會組織一支隊伍,而后拉到漣水河進行比賽。只見碧波蕩漾的河面上,五顏六色的龍舟整裝待發,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好像勝券在握。而站在岸邊的觀眾比隊員們還緊張,個個屏息凝視著河面。裁判一聲令下,一艘艘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飛一般地向前沖去。頓時,河面上鼓聲震耳欲聾。一千米的水道上,隊員們憋紅了臉,咬緊了牙,拼命地劃。太好了,我們村的龍舟領先了,因為我們村的隊員配合默契,所以龍舟就特別聽他們的指令,行動自如。龍舟的身后留下了一條條波紋,原來平靜的水面,如布滿硝煙一般。尾隨在后的龍舟,不緊不慢地跟著,鼓手們也使出了吃奶的勁,使勁地敲,這鑼聲一聲接著一聲,清脆而有力。別的龍舟也不甘落后,一邊劃船,一邊和著鼓聲,“一二一二”地喊著口令往前沖,那口令里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河面上熱鬧極了,口令聲、鑼鼓聲、劃槳聲,匯成了一首激昂雄渾的樂曲,樂曲里有著濃重的端午節的氣氛。
故鄉的端午節啊,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愛國精神的一種欽佩。吃著正宗的家鄉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里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精選05-17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05-31
端午節風俗的作文10-12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08-10
端午節風俗作文09-03
端午節節日風俗作文07-01
潮汕端午節的風俗作文05-18
端午節的民族風俗作文05-17
端午節的風俗作文參考05-17
關于端午節的風俗作文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