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的作文經典(3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反思的作文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反思的作文 篇1
今年期末復習時間長達一個多月,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付出了艱辛的勞動。有付出就會有收獲,期末考試許多學科的成績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我們班的英語平均分提高了10分,一共有37個學生成績進步在5分—40分之間。王蕊老師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與班主任老師協商補差計劃,并和班主任一起到班上做復習動員。作為班主任我建議王老師在班上建立幫帶小組,聘請學習好、樂于助人的學生當老師的“助教”,堅持每天檢查補差學生的單詞背誦任務。選兩名責任心強的小干部將助教和幫帶學生的名字記錄在冊,記錄每天單詞背誦情況,當天親自向我匯報。英語一周只有一個早讀,為了使學生重視英語,為了加強鞏固學生識記單詞的能力,復習階段我讓學生利用早讀最后10分鐘時間讀記七八個英語單詞,并把背會的單詞默寫在練習本上,不會背的課下完成。補差學生不會讀的單詞向助教請教,會背后背給助教聽。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時我也向學生請教和學生一起讀背。執行“幫帶”措施以來,我發現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提高了,看到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給“助教”背單詞我很欣慰。
我們班的數學平均分提高了8分,一共有16名學生成績進步在5分—40分之間,這與閆慧芳老師的功勞是分不開的。期中考試之后,閆老師發現班上學生數學成績尾巴很大,基礎很差,就決心從最后一名學生抓起,利用每天的課余時間輔導后進生的學習,堅持讓學生每天做10道計算題,盡量做到面批面改,從培養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做起。孩子們從內心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對數學也都付諸極大的`熱情。午間自習,閆老師總是來得很早到班上輔導學生。每測驗一次,閆老師總結經驗教訓,及時制定下一步的復習計劃。因此,成績的背后凝結著閆老師和孩子們的心血和汗水。
以上是令我感到欣喜的,唯一讓我感到自責的是我執教的語文學科成績退步了,名次落后了兩名,平均分與第一名有2分的差距。退步的主要原因在于后進生成績與期中考試相比退步很大,盡管優等生的進步很大,但兩極分化這種局面就注定了落后的結果。反思自我,輔導后進生的功夫應該放在平時,臨時抱佛腳只會水過地皮濕,甚至適得其反。
下學期我會吸取教訓,從平時做起,從最后一名學生抓起,爭取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同時,我將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學科老師的工作,在班上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形成良好的班風,使班上的孩子全面、積極、健康的發展。
反思的作文 篇2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民族不竭的動力。”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是現代社會對人才素質的基本要求,作為教育,必須為這一宗旨服務。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作為一個重要的目標。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板塊,必須順應這一趨勢。然而在長期的作文教學中,我們對創新能力的重視不夠。由于高考、中考的引導,我們的作文教學住往帶有應試目的。教師拼命地教學生作文應試技巧,如何安排結構,如何構思、怎樣立意等條條款款鋪天蓋地的傳授給學生,當然,我們并不是否認作文技巧的傳授,可在傳授的過程中往往帶有較大的功利色彩,結果學生的創造性受到了嚴重的阻礙。學生案桌上擺著各種樣式的諸如作文手冊、作文大全、應試秘笈等書籍。結果學生東施效顰,不倫不類,甚者直接背范文,更為嚴重的是這種應試作文氛圍使學生喪失了對知識、對科學的敬畏,喪失了寫作興趣,也喪失了對寫作本質的認識。這種現象不但違背了現代教育教學理念,更與現代人才素質背道而馳。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反思。因此,本文就如何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與同仁交流。
一、創設自由環境
學生的作文要出成績,有所創新,離不開一個相對自由的環境。只有在寬松的環境下,學生的思維才會得到充分的發揮,學生的個性才會得到施展。長期以來,我們的作文教學往往針對高考、中考作文設計,根據中、高考的時間設置,學生在相當緊張的時間,相當緊張的氛圍中完成作文,甚至是在一種敵對的情緒下完成作文,其效果可想而知。結果本來沒有定法的考試作文一定要“有法可依”,把千千萬萬的學生束縛在陳規陋習中間。當然,這并不是鼓勵學生養成拖沓的習慣,只是希望學生在一種平和、輕松的心情下去認真完成作文,給學生觀察、收集、篩選、整理信息的時間。其實,給學生過多的束縛,條款反而會制約學生的自由發揮,泯滅學生的個性。試想,讓江南水鄉的學生去寫賽北風光,讓足不出戶的山區孩子去寫今日的科技,會寫好,會出創意嗎?我們常常聽有的教師感嘆:學生的隨筆、日記、周記等比考試作文要好得多。這種現象不能不引起我們深思。歸根到底是因為這是學生在一種自由的狀態下完成的,是在一種輕松的心境之下完成的。當然,寬松的環境還表現在學生心理的調節上,如果學生對某次作文具有抗拒性,與其強迫完成,不如干脆讓他不寫。我們可以通過各種心理調節,如鼓勵、談心交流,成功體驗等方式,讓學生有強烈的寫作欲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盡可能地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在一種自由的狀態下完成,做到“我手寫我口,我口寫我心”,這樣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鼓勵學生說真話
《語文標準》明確提出“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如果學生連說真話的勇氣就沒有,我們很難要求他在作文中有所創新,只有敢于說真話,講實話,才能談創新。因為只有學生把寫作當作是一種需要,把寫作當成是自己情感渲瀉,真情流露,價值體現,理想放飛,表述真善美,鞭笞假惡丑的舞臺時,學生的內驅力才能調動起來,學生智力中潛在東西才會涌現,創造性才會得到充分的發展。然而,學生的作文長期以來形成了一種“假大空”的不正之風。我們在作文教學中,經常會發現這樣讓人啼笑皆非的現象:一次作文,發現有許多篇寫自己父母親生病住院,甚至自己親人去世的內容。結果作文寫得空洞無文,讀起來索然無味。這不能不說是“假大空”思想對學生的一種影響。如果這種風氣不能及時止住,對社會的危害是無窮的,六十年代的浮夸風已給人們的記憶留下了傷痛,我們不希望那樣的悲劇重演。試想,我們培養出來的人連講真話的勇氣都沒有,我們還能指望他有什么創新,就更別說能為社會有所作為了。當然導致學生不敢講真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為教師同樣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我們在教學中往往有忽視學生講真話的現象,本來學生講的是實話,由于我們用成人的眼光去待它,強加一些成人的思想、情感和觀念,甚至把學生當作異端看待,予以無情地批評乃至呵斥,學生哪還敢講真話。比如教學中有這樣一篇作文,由于學校采取分層次教學,各班所使用的資料不盡相同。于是一個同學針這種現象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他認為學校這是在歧視差生,為此表達了對學校的不滿,整個作文可謂情辭懇切,筆鋒犀利,表達流暢,寫的全是自己的所感所想。按理說這是一篇佳作,相比其他學生的作文來說更富有創造性,因為這種敢于說真話的精神和勇氣本身就是一種創新。然而遺憾的是這篇作文卻未能評為優秀作文。這實際上是對學生創新性的一種扼殺。同時,在教學中,廣大教師為了應付考試,往往在無意識地對學生加以引導:思想要健康,立意要高遠。學生為了高分只好跟著這樣一些套話轉,能寫出真話來嗎?所以教師在作文教學中,一定提倡學生說真話,鼓勵學生講實話,為學生營造一個說真話,抒真情的平臺。讓作文真正成為表現自己喜怒哀樂,張揚個性的一面鏡子,讓學生想笑就放聲笑,想哭就盡情地哭。當然,我們提倡學生說真話,絕不等于說學生在作文中所說的話是真的就行,不需要引導。總之,鼓勵學生說真話,應該是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的一個重要途徑。
三、尊重學生個性
注重發展個性,培養創新精神,這是《語文課標》對作文教學的一個基本要求。個性和創新從來就不是分離的,它們是一對孿生兄弟,沒有個性就沒有創新,個性是創新的前提!墩n標》認為“寫作是運用書面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由于學生家庭背景的區別,生活環境的差異,加上各自閱歷的差別,因此學生的表述必然會千差萬別。這說明作文本身就應該是多樣性的。不說空話,大話這是對作文的起碼要求,而寫出有個性,有創意的作文才是作文的關鍵所在。然而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的作文大都已變成了與個性、心靈毫不相干的東西。為了在考試中獲得高分,不愿意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不愿意用自己的語言,惟恐自己的想法稚嫩,不成熟。結果學生活躍的思想和鮮明的'個性都受到了很大的壓制。同一個題目,長城內外,大江南北的學生寫得如出一轍,甚至有學生家長感嘆:怎么今天的學生寫的作文是我們那時的翻版?當我們冷靜思考時,這不正是我們長期以來作文教學公式化,教條化,流程化的結果嗎?使本來應活潑,有靈氣的作文課變成了枯燥乏味,學生厭惡,逃避的災難課。
要使作文課不再成為一潭吹不起漣漪的絕望的死水,在作文教學中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讓作文課成為展示學生個性的平臺。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把學生引入生活,培養其觀察生活和感悟生活的能力,因為生活是文學創作的源泉,也是學生寫作的源泉。同時還要加大自由寫作力度,減少對作文要求的繁瑣約束,通過日記、隨筆等靈活的形式讓學生的個性能夠張揚。另外應開放評價體系,提倡個性。在作文評改過程中,少扣一些無實際意義的諸如“中心不明確,立意不新穎”的大帽子。多肯定其個性,并鼓勵其與其他同學多交流。通過個性jiao流,可以使學生看到自己的優點,體驗成功的喜悅。根據心理學上的智能多元化原理可知,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長。特長的展示,個性的張揚,必然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的價值,激發寫作的興趣,誘發出潛在的創造力。
四、放飛想象的翅膀
心理學家認為“全部的創造性都離不開想象”。“想象是一種對記憶中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思維方式。”沒有想象就沒有創新,想象是創新的前提,更是創新的動力。作文教學中,要求改革命題形式,創設想象空間,擺脫定勢思維。通過想象,把概念與形象、具體與抽象、現在與未來、科學與幻想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既能感受到今天的生活,也能展望美好的明天;既能看到現實的自我,又能設計出未來的自我。這種想象的過程本身就應該算一種創造性的勞動!皼]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痹囅霙]有古人“飛天”的夢想,就不會有今天載人飛船的升空。只要學生能夠動腦子,善于思考,他們的創造思維就能夠得到充分的展示,學生在已有的表象基礎上就能創造出新的形象來。學生的想象一但調動起來,就如同脫韁的野馬,弛騁草原;如同翱翔的雄鷹,大展鴻途。有利于拓展寫作思路,使學生“看”得更遠、更深,使平凡的事物神采飛揚,使普通的形象富有靈氣,使文章富有感染力、表現力。這種釋放的思想一但放飛,就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創造力。愛迪生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可見想象力是構成創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如果我們在作文教學中,多引導學生想象,學生就會對生命有一次全新的體驗,創新的萌芽便會破土而出。
作文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通過續寫、改寫、構建未來等形式,給學生想象的空間,引導學生大膽想象,我們會發現學生的作文可謂五彩繽紛,其大膽的想象,豐富多采的形式,富有個性的語言讓人耳目一新。比如我在上《我的叔叔于勒》這一課后,讓學生假設菲利普夫婦遇到的是家財萬慣的于勒的場面;在上完《故鄉》后讓學生設想二十年后水生與宏兒相見的情景。結果學生寫出了許多頗有新意的作文,讓人感嘆想象之花的魅力。同時,重視發散思維的訓練。心理學通常認為發散式思維是創造性活動的基本過程。對同一個事物,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側面的思考,得出多樣性的結論,獲得新穎的感受和體驗。如在作文教學中,設計《?的斷想》《秋的遐想》《假如地球沒有重力》等題目。學生的想象讓你目不暇接,眼花繚亂,你不得不佩服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另外,作文中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事物都具有復雜性,多樣性,這要求我們要辨證地看待。作文教學中重視學生的逆向思維訓練不但能夠使學生對事物有一個全面系統的認識,避免認識的片面性,而且能夠使學生寫出的新穎的、有創意的文章,避免作文公式化的毛病。我們可以借用成語、俗語、名言等引導學生的逆向思維。如設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新解》《論逆境造就人才》等題目。學生往往能夠寫出一些觀點獨道,見解新奇的佳作。這樣不但幫助學生擺脫了定勢思維的限制,而且為學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更為學生的創新積蓄了力量。當然,我們這兒主張學生大膽想象,絕不是要學生胡思亂想,這就需要教師正確指導。
反思的作文 篇3
一提到作文,孩子們都有點兒談虎色變,非常害怕,不知道從何下筆,總覺得無話可說。因此,作文教學是我一直深深思考的問題。下面就將我在近一年多的作文教學中的一些做法與各位同仁共勉。
一、寫日記,為寫作文打下基礎
去年我教三年級,已經讓寫作文了,可學生不知道怎么寫,不知道從哪兒下筆,也沒有內容可寫。于是,我就要求學生寫日記。我覺得這樣可以為寫作文積累素材,從而為寫作文打下基礎。一開始,不限字數,但大多數學生只寫一句話。針對此問題,我就限定字數,每篇至少寫80字,多者不限。但后來,我發現大部分日記內容很空洞,都是流水賬。怎么辦,看來讓學生寫好日記還得下一番功夫不可。于是,我就每天給他們讀一些《好日記》中的范文,讀后點評。其次是口述示范,也就是說假設讓我寫這一天的日記,我會怎樣寫,我就把我要寫的內容口述給他們。再者就是限定內容。例如,開學發新書了,讓學生寫拿到新書之后;升國旗了,寫升國旗;我們班排課本劇,就寫排課本劇等。凡是有重大事的時候,我就限定內容。結果,發現效果不錯。漸漸地,學生寫日記的水平提高了,班里涌現了許多好的日記,我就每天宣讀一些寫得好的日記,并作點評。這樣,會寫日記,也就為寫作文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二、創造素材,讓學生有內容可寫
在去年教三年級的時候,有一次作文課。一上課,我說:“孩子們,這節作文課,我們來寫一次活動,F在我們來回憶一下你們以前都做過哪些活動? ”話音剛落,大家幾乎是異口同聲:“啊!我們都沒有做過活動啊!”我說:“真的嗎?”學生大聲說:“真——的——!庇谑俏揖挽`機一動,何不來個順水推舟。我又說“那你們喜歡做活動嗎?”學生就高興地說:“喜歡。”“好,今天,咱們就來做一次老鷹捉小雞的游戲活動好嗎?”“好。”我接著說:“不過,我有幾個問題,你們要記住!庇谑,我就在黑板上寫了幾個問題。1、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做什么活動?2、活動前,老師是怎么安排的.,說了那些規則?3、活動開始了,老鷹是怎么捉的,雞媽媽是怎么保護小雞的?結果怎樣?4、活動結束后,大家的心情怎樣?寫完后,讓學生讀了兩遍,然后開始到操場做活動。活動結束后,馬上讓學生動筆寫。并且要求我提的問題在習作中要體現出來。寫好之后,點名讀,讀后評,然后修改。我覺得那次作文寫的還是比較滿意的。通過那次習作,我認為,要想讓學生寫好作文,必須讓學生有內容可寫,寫熟悉的人、物、親身經歷的事等。作為教師,除了為學生提示內容外,還要為學生創造素材,讓學生有內容可寫。
三、設定模式 教給習作方法
三年級剛寫作文,往往都是一段下來,不會分段,連基礎的寫作知識都沒有。于是,我就給學生設定了模式。簡單地說,也就是一個樣板,框架。要求學生作文一定要分開頭、中間、結尾三部分。告訴學生具體寫作時如何安排這三部分內容。例如寫人時,開頭要點名你要寫的人是誰,他有哪些特點,要概括寫出來;中間選擇具體事例詳細寫出他的特點;結果,再次概括寫出所寫人的特點及自己的感受。這樣把習作分三部分來寫,可以分三段,習作看起來才完整,中心才鮮明突出。另外,我在教學課文時,注意的把這種模式凸顯出來。如: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和《美麗的小興安嶺》時,讓學生了解課文的結構,這兩課都是按總分總的結構寫的,也就相當于開頭總寫,中間具體寫,結尾再總寫。這樣在教學課文的時候融入作文教學,讓學生學到寫作的方法。
四、讓學生互相批改,培養寫作能力。
從以往的作文教學中,我發現我批改過左文發下來以后,學生感興趣的只是批語,對作文內容一概不管,紙一翻就算完事。其實,作為教師,我也覺得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好,只是簡單的做一下評講,沒有讓學生反復修改重寫。至于讓學生批改作文,也不是說放手不管。首先,在學生批改之前,我先教給學生批改的方法。如:批改前要認真地讀,什么是眉批、旁批和尾批,分別都在什么地方批,怎么批。然后,我又具體列出了一些批語和一些批改符號。當然這些批語和符號要視習作而定,不能死搬硬套。還有就是如果遇到特殊的情況的時候自己要會創造一些新的批語。再一點,學生批改時,我在旁邊作指導,哪位同學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隨時問;第四點,學生批改之后,我要重新驗收,再做補充。另外,對批改的比較好的學生會進行表揚。截止到現在,學生已經批改了三篇了。經我檢查,發現孩子們改得很認真。習作中圈圈畫畫批的地方很多。有一部分程度好的學生批改的還真與我想的一樣。讓學生批改作文,我認為這是一個讓學生學習提高的一個過程。批改時不但要讀,要思考,還要寫。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自己習作中的毛病看不出來,而對別人的作文,卻能挑出很多毛病,這樣對自己來說,不也是一種學習和提高嗎?
認真想想,我在作文教學中,我覺得還有很多不足之處,自己的知識很淺薄,對習作的點評還不很到位,不能寫出很好的范文;班內學生很多,對習作不能一一點評等。還有就是學生知識面狹窄,閱讀量還少;有一部分孩子很懶,對所布置的閱讀作業根本完不成,多次與家長溝通,效果不佳。對此,我感到很困惑。不過,我對我的作文教學還是充滿信心的,我會更加努力。
【反思的作文】相關文章:
【精選】反思的作文08-16
(精選)反思的作文08-07
【精選】反思作文08-26
[經典]反思的作文08-25
反思的作文[經典]11-25
反思作文12-05
反思的作文(精選)09-28
反思的作文(經典)09-29
(經典)反思作文09-02
(精選)反思作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