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實用的反思的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反思的作文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反思的作文 篇1
光陰荏苒,轉眼間,我已不是昨日那個天真頑皮、整天纏著媽媽要糖吃的小孩,或是整天無所事事、打牌玩鬧的無知小伙了。我看著鏡子前那個高高帥帥的自己笑了。我知道,我長大了,我成熟了。
當時光總是于不知不覺中在我們的指尖滑落,我們告別了許多的無知,那一張張稚氣的臉也在成長的歲月中漸漸褪去。從天真到成熟,我度過了人生極為美妙的十多年,這是逝去的歲月將伴著我成長,伴著我朝著夢想之顛攀爬。
無數次的挫折,教會我堅強;無數次的.失落教會我樂觀,無數次的失敗卻給予我成功。我在反思中成長。成功了,我不再驕傲,而是學會謙虛;喜悅時我也沉穩,不希望之間得意忘形——這些都是生活教會我的,我要在不斷的反思中成長。
那些已經過去了的生活不應該消失,它們繼續存在的意義正在于能夠讓我們去思考和發現,找出對于我們有價值的結果。
記得小時候的我很頑皮,常常結群成隊亂闖禍。有一次去偷挖番薯被田主當場抓獲,綁著我的手見我父親去了。父親沒打我、沒罵我,而是向田主道了歉、賠了錢,然后向他買了100多斤番薯堆在家里。說我喜歡番薯就吃多一點,不夠還能再買,就是不要去偷別人的。
那一次,父親沒打我,我不應該哭,而我趨勢被他的臉色和行動嚇哭了。父親的教育,至今記憶猶新。從那時起,我不再偷別人東西了。在不斷地反思中,我領悟了蘇軾所言的“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的真諦。
縱觀歷史,大凡卓有成就的王侯將相,或是名聲蜚物的文人騷客,無不又在反思中進步的。漢武帝一生征戰無數,弄得百姓苦不堪言。晚年的他,在憫忠臺上的落淚,讓百姓原諒了他,歷史也成就了他;現代著名文學家巴金,在他的懺悔錄中的文字,不得不讓人對這位老人尊敬、折服,他的人格在反思中、懺悔中提升到了另一個高度;德國總理在猶太人紀念碑的一跪,更是讓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得到全世界的尊敬和肯定……
人生或者,如果不懂得反思,就更不用談懺悔和進步了。日本民族對二戰暴行采取不負責的態度而引起全世界的憤怒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在反思中,我將不斷地超越自我,成就自我,我在成長中進步。
反思的作文 篇2
孔子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與思考需要緊密的結合在一起,而一個人的進步和自我反思也是緊密結合在一起了,經常能反思,看到自己的優缺點,好的繼續發揚,不好的`加以改正。
在生活當中,有很多人一味的在努力奮斗,拼搏,可不管他多么的努力去拼搏,都無法取得很大的成功,往往會覺得壓力特別的大,身心俱憊,事倍未必功半。這就是他們不愿意花時間,稍微停下來,看看自己的現狀,好好的反思。通過反思可以促進自我能力的提高,從而修煉自己。
反思應該就事論事,不可為了任務而任務,時時刻刻把持反思意識。
反思的作文 篇3
一、現狀分析
1.作文教學無計劃。作文教學歷來是整個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它不僅與閱讀互為雙翼,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外顯為一個人的語文素質。但目前我們的作文教學不僅無標無序,且作文題重復又重復,千人一腔,給學生的語言表達、情感體驗和人格養成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教師沒有一個寫作教學的系統計劃,學生沒有一個寫作提高的漸遞梯度。具體表現為:(1)走馬觀花。即寫作訓練跟著閱讀教學亦步亦趨,學什么課文,寫什么作文。例如:初一第一冊第一單元是寫景狀物散文,學了課文之后便讓學生以景物為描寫對象,或即景生情,或托物言志。若作為單項訓練未嘗不可,但如果是為了配合閱讀教學而置學生的寫作現狀而不顧,則勞而無功。這樣的訓練使學生寫什么丟什么,走馬觀花,過目即忘。(2)沒有過渡。在作文訓練之初教師便把全套本領、所有要求全方位下放,在學生根本未曾達到應有水平時卻以高標準、嚴要求來強化作文教學,以期學生一步登天,寫出十全十美的作文來。例如:初一第一學期,根據學生實際,作文教學應從基本功練起,即書寫規范,標點、格式正確,完整地記敘一件事等。而我們的第一次作文課便將審題、立意、選材、構思一股腦地灌輸給學生。第一次考場作文便將“生動形象”、 “議論抒情”、 “點題扣題”作為評分標準,在此情況下,學生對寫作的畏難情緒與日俱增,難怪有的學生哀嘆:我上小學時好歹寫一篇作文就能獲獎,到中學我費半天勁也得不了高分。這種沒有過渡的作文教學,大大挫傷了學生的寫作信心,造成初一講審題、立意選材,到了初二初三還是講這一套,學生聽煩了,老師講膩了,而成效甚微。
2.作文教學與學生實際脫節。教師本身因為對作文教學缺乏應有的熱情而怕批改作文,自然也使得學生缺乏寫作的熱情而怕寫作文。這種情況表現在作文教學的四個環節中(命題、指導、批改、講評)。由于無計劃,常常會出現這種情況:該上作文課了,臨去教室的前幾分鐘還沒想出一個合適的作文題目,直到走進教室才擠出一個題目來。這樣的命題根本談不上符合學生實際、有真情實感。其結果,或老調重彈,或曲高和寡,學生望題生厭,望題生畏,哪里還有寫作的興趣?接下來的作文指導則是簡單化、庸俗化、套式化,引而不發,疏而不通,越指導,學生的寫作越僵化,長此以往,將學生的一點點靈氣全磨滅了。再說批改:一是習慣于精批細改,勞而無功,大多數學生根本不關心評語,只看一眼分數便罷。
那是因為老師的評語從小學到中學全是一套話。二是批改拖沓,一篇作文拖上十天半月,學生自己寫的什么都快忘光了。批改之所以出現這些現象,原因在于教師的教學觀念導致批改方式僵化,教師獨攬批改大權。講評隨便,無針對性,藥到病不除,盡管學生作文寫了不少,但寫作水平提高卻不快。
3.作文與閱讀、生活脫節。生活是寫作的源泉,離開了生活,寫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我們的寫作教學常常與生活脫節,作文不能真實地反映生活,生活也不能化為作文題材,學生既沒有豐富的詞匯,又不熟悉多樣的題材,作文時文思枯竭,硬擠強湊,自然文不成篇。其次,讀與寫分離,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脫節,讀不能很好地為寫服務,寫作也無法促進閱讀。
二、采取對策
對于上述現狀,談幾點思考和建議。
1.制定作文教學計劃。計劃必須符合學生的寫作實際,又要符合不同年級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學習實際,所定計劃要確保學生通過主觀努力客觀上行得通,不能成為學生的障礙。計劃要細致、明確,哪個學段應掌握哪些寫作要領,必須達到怎樣的寫作水準,可以運用的表達方式及其表現手法等都要具體。目標、措施既要具體,更要明了,教師要胸中有盤棋,學生要心中有顆子,教師教有方向,學生學有奔頭。計劃還要檢查、調整,適時地查漏補缺,以期完善,防止計劃的隨意性、教條化。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由淺入深,在不知不覺中步入寫作的殿堂,這樣,畏難情緒自然煙消云散。
2.激發寫作熱情。學生作文需要熱情,而這種熱情的培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因此,教師的命題要圍繞學生最關心的內容來確定,這樣既容易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又有利于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在作文指導這一環節中,教師要真正為學生排憂解難、牽線搭橋,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和寫作沖動。指導前要仔細分析學生作文的癥結所在,做到對癥下藥。
其次,評改作文歷來為眾多教師所頭痛。要解決這個問題,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敢于放手,要采用多種批改方法,激發學生的評改欲望,力爭做到教師面批、精批與師生互批、學生共批相結合,提倡寫、評、改一次性處理。這樣趁熱打鐵,學生就會興致勃發,信息反饋快,評改質量高,寫作效果好,批改費時少。真正做到“多快好省”。第三,教師適時地寫下水文,與學生同寫、同批、同改,更能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上學期本人與學生同時在課堂上用45分鐘完成一篇下水文,第三節課上我首先讀了我的作文,讓學生集體批改,這樣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作文課上得生動而又有實效。教師每學期至少寫一次下水文,既可以體會學生寫作時的心態及可能遇到的障礙,又可以“逼”著自己不斷地學習、充實、提高。
3.多渠道拓寬寫作途徑。有豐富的寫作素材是寫好作文的前提,教師要盡可能地運用一切手段來拓寬學生的`選材范圍。首先閱讀與寫作要緊密結合。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善于捕捉名篇佳作中的閃光點,通過對課文的仿寫、改寫、縮寫、抄寫、補寫等各種形式,培養學生多角度利用課文的能力。例如:《我的叔叔于勒》的續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排比段的仿寫等。指導學生同中求異,不斷拓寬寫作思路達到創新的目的。再有寫作與生活要緊密結合。就目前的現狀來看,學生一是不會關注社會,二是生活面太窄。要想拓寬學生的選材面,就要組織并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在活動中積累豐富的感性材料、生動的具體事例。我年級多次組織各種課外活動如參觀、采摘、各種文體競賽等。學生參與了這些活動,有切身體會,文章寫得有聲有色。在活動中教師應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寫隨筆,記日記,養成日寫百字、周成一篇的良好習慣,鼓勵學生在完成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訓練之后,寫創造型作文。
反思的作文 篇4
頭頂的日光燈不知疲倦地運轉著,比白熾燈柔和,像一張明晃晃的網。整個屋子里亮堂堂得不可思議。
我嫌惡地“啪”地一下關上了開關,然后摸索著打開音響,“叮叮當當“地流淌出《月光奏鳴曲》。屋子里一片漆黑,什么東西的輪廓都看不清,可我總覺得有一束細微的月光從幾億光年外緩緩注入濃稠的夜色中。夜色好像一杯正在烹調的咖啡。
有人說電燈的發明讓人類擺脫了千百年來盤踞在人潛意識中的恐懼——對黑暗的恐懼。于是人們便開始了日夜不分的混沌生活,歌舞升平、燈紅酒綠、晝夜不分,亮堂堂的世界里再也沒有黑夜,仿佛在顯示人類的無所不能。
我討厭夜以繼日的電燈,因為它們掩蓋了黑夜的光輝。我的鋼琴導師曾無可奈何的說過一件事。有一回他在給學生們講解《光明奏鳴曲》時,有個學生不解地發問,“老師,這哪里體現出月光啊,完全聽不出呢。”老師失語。他并沒有責怪孩子們缺乏想象力,只怪這鋼筋混凝土的高樓和耀武揚威的電燈,已經吞噬掉黑夜里最后一絲安寧的月光。孩子們幾乎連月光都很少見,更不用說海上的明月了。“等你們看到真正的海上明月時,心中自然會響起這樣的旋律了。”他只好這樣說。
我拼命地點頭。過去我住在鬧市區的時候,每到夜晚,居民樓里各色人物聚集,喝酒打牌、大聲吆喝、像高音喇叭,窗口的燈光搖搖晃晃明明滅滅,對而大廈上的航標燈閃著刺眼的紅光,投在窗簾上。馬路上轟隆隆地輾過破爛的大貨車,昏黃的閃光燈從窗前一晃而過……光是這些足以讓人神經衰弱了。人們都不需要休息了嗎?
我突然十分十分地懷念我的故鄉。那兒有著寧靜安詳的夜色。鄉村早早地入睡了,推開小窗,迎面撲來的都是清冷的松香。皓月停在對面的小山頭上,點亮了鋸齒狀的`小山脈。山頂筆挺著冷杉樹,尖尖的樹頂在晚風里搖曳著。夜風捎來樹林里夜鶯的呢喃,蛇爬動時枯葉的輕響和枝頭松鼠平穩的呼吸聲……很多年后回想起來,我一定會懷念那祥和的月色和月下的親人吧。
黑夜是自然的一部分,尊敬和敬畏卻為人們所缺失。在現代文明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在獲得物質上的光明的同時,是否也丟失了精神上的光明和安寧?這大概是所謂“文明的代價”吧。
反思的作文 篇5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民族不竭的動力。”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是現代社會對人才素質的基本要求,作為教育,必須為這一宗旨服務。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作為一個重要的目標。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板塊,必須順應這一趨勢。然而在長期的作文教學中,我們對創新能力的重視不夠。由于高考、中考的引導,我們的作文教學住往帶有應試目的。教師拼命地教學生作文應試技巧,如何安排結構,如何構思、怎樣立意等條條款款鋪天蓋地的傳授給學生,當然,我們并不是否認作文技巧的傳授,可在傳授的過程中往往帶有較大的功利色彩,結果學生的創造性受到了嚴重的阻礙。學生案桌上擺著各種樣式的諸如作文手冊、作文大全、應試秘笈等書籍。結果學生東施效顰,不倫不類,甚者直接背范文,更為嚴重的是這種應試作文氛圍使學生喪失了對知識、對科學的敬畏,喪失了寫作興趣,也喪失了對寫作本質的認識。這種現象不但違背了現代教育教學理念,更與現代人才素質背道而馳。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反思。因此,本文就如何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與同仁交流。
一、創設自由環境
學生的作文要出成績,有所創新,離不開一個相對自由的環境。只有在寬松的環境下,學生的思維才會得到充分的發揮,學生的個性才會得到施展。長期以來,我們的作文教學往往針對高考、中考作文設計,根據中、高考的時間設置,學生在相當緊張的時間,相當緊張的氛圍中完成作文,甚至是在一種敵對的情緒下完成作文,其效果可想而知。結果本來沒有定法的考試作文一定要“有法可依”,把千千萬萬的學生束縛在陳規陋習中間。當然,這并不是鼓勵學生養成拖沓的習慣,只是希望學生在一種平和、輕松的心情下去認真完成作文,給學生觀察、收集、篩選、整理信息的時間。其實,給學生過多的束縛,條款反而會制約學生的自由發揮,泯滅學生的個性。試想,讓江南水鄉的學生去寫賽北風光,讓足不出戶的山區孩子去寫今日的科技,會寫好,會出創意嗎?我們常常聽有的教師感嘆:學生的隨筆、日記、周記等比考試作文要好得多。這種現象不能不引起我們深思。歸根到底是因為這是學生在一種自由的狀態下完成的,是在一種輕松的心境之下完成的。當然,寬松的環境還表現在學生心理的調節上,如果學生對某次作文具有抗拒性,與其強迫完成,不如干脆讓他不寫。我們可以通過各種心理調節,如鼓勵、談心交流,成功體驗等方式,讓學生有強烈的寫作欲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盡可能地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在一種自由的狀態下完成,做到“我手寫我口,我口寫我心”,這樣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鼓勵學生說真話
《語文標準》明確提出“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如果學生連說真話的勇氣就沒有,我們很難要求他在作文中有所創新,只有敢于說真話,講實話,才能談創新。因為只有學生把寫作當作是一種需要,把寫作當成是自己情感渲瀉,真情流露,價值體現,理想放飛,表述真善美,鞭笞假惡丑的舞臺時,學生的內驅力才能調動起來,學生智力中潛在東西才會涌現,創造性才會得到充分的發展。然而,學生的作文長期以來形成了一種“假大空”的不正之風。我們在作文教學中,經常會發現這樣讓人啼笑皆非的現象:一次作文,發現有許多篇寫自己父母親生病住院,甚至自己親人去世的內容。結果作文寫得空洞無文,讀起來索然無味。這不能不說是“假大空”思想對學生的一種影響。如果這種風氣不能及時止住,對社會的危害是無窮的,六十年代的浮夸風已給人們的記憶留下了傷痛,我們不希望那樣的悲劇重演。試想,我們培養出來的人連講真話的勇氣都沒有,我們還能指望他有什么創新,就更別說能為社會有所作為了。當然導致學生不敢講真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為教師同樣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我們在教學中往往有忽視學生講真話的現象,本來學生講的是實話,由于我們用成人的眼光去待它,強加一些成人的思想、情感和觀念,甚至把學生當作異端看待,予以無情地批評乃至呵斥,學生哪還敢講真話。比如教學中有這樣一篇作文,由于學校采取分層次教學,各班所使用的資料不盡相同。于是一個同學針這種現象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他認為學校這是在歧視差生,為此表達了對學校的不滿,整個作文可謂情辭懇切,筆鋒犀利,表達流暢,寫的全是自己的所感所想。按理說這是一篇佳作,相比其他學生的作文來說更富有創造性,因為這種敢于說真話的精神和勇氣本身就是一種創新。然而遺憾的是這篇作文卻未能評為優秀作文。這實際上是對學生創新性的一種扼殺。同時,在教學中,廣大教師為了應付考試,往往在無意識地對學生加以引導:思想要健康,立意要高遠。學生為了高分只好跟著這樣一些套話轉,能寫出真話來嗎?所以教師在作文教學中,一定提倡學生說真話,鼓勵學生講實話,為學生營造一個說真話,抒真情的平臺。讓作文真正成為表現自己喜怒哀樂,張揚個性的一面鏡子,讓學生想笑就放聲笑,想哭就盡情地哭。當然,我們提倡學生說真話,絕不等于說學生在作文中所說的話是真的就行,不需要引導。總之,鼓勵學生說真話,應該是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的一個重要途徑。
三、尊重學生個性
注重發展個性,培養創新精神,這是《語文課標》對作文教學的一個基本要求。個性和創新從來就不是分離的,它們是一對孿生兄弟,沒有個性就沒有創新,個性是創新的前提。《課標》認為“寫作是運用書面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由于學生家庭背景的區別,生活環境的差異,加上各自閱歷的差別,因此學生的表述必然會千差萬別。這說明作文本身就應該是多樣性的。不說空話,大話這是對作文的起碼要求,而寫出有個性,有創意的作文才是作文的關鍵所在。然而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的作文大都已變成了與個性、心靈毫不相干的東西。為了在考試中獲得高分,不愿意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不愿意用自己的語言,惟恐自己的想法稚嫩,不成熟。結果學生活躍的思想和鮮明的個性都受到了很大的壓制。同一個題目,長城內外,大江南北的學生寫得如出一轍,甚至有學生家長感嘆:怎么今天的學生寫的作文是我們那時的翻版?當我們冷靜思考時,這不正是我們長期以來作文教學公式化,教條化,流程化的結果嗎?使本來應活潑,有靈氣的作文課變成了枯燥乏味,學生厭惡,逃避的災難課。
要使作文課不再成為一潭吹不起漣漪的絕望的死水,在作文教學中必須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讓作文課成為展示學生個性的平臺。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把學生引入生活,培養其觀察生活和感悟生活的能力,因為生活是文學創作的源泉,也是學生寫作的源泉。同時還要加大自由寫作力度,減少對作文要求的繁瑣約束,通過日記、隨筆等靈活的形式讓學生的個性能夠張揚。另外應開放評價體系,提倡個性。在作文評改過程中,少扣一些無實際意義的諸如“中心不明確,立意不新穎”的大帽子。多肯定其個性,并鼓勵其與其他同學多交流。通過個性jiao流,可以使學生看到自己的優點,體驗成功的喜悅。根據心理學上的智能多元化原理可知,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長。特長的展示,個性的張揚,必然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的價值,激發寫作的興趣,誘發出潛在的'創造力。
四、放飛想象的翅膀
心理學家認為“全部的創造性都離不開想象”。“想象是一種對記憶中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思維方式。”沒有想象就沒有創新,想象是創新的前提,更是創新的動力。作文教學中,要求改革命題形式,創設想象空間,擺脫定勢思維。通過想象,把概念與形象、具體與抽象、現在與未來、科學與幻想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既能感受到今天的生活,也能展望美好的明天;既能看到現實的自我,又能設計出未來的自我。這種想象的過程本身就應該算一種創造性的勞動。“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試想沒有古人“飛天”的夢想,就不會有今天載人飛船的升空。只要學生能夠動腦子,善于思考,他們的創造思維就能夠得到充分的展示,學生在已有的表象基礎上就能創造出新的形象來。學生的想象一但調動起來,就如同脫韁的野馬,弛騁草原;如同翱翔的雄鷹,大展鴻途。有利于拓展寫作思路,使學生“看”得更遠、更深,使平凡的事物神采飛揚,使普通的形象富有靈氣,使文章富有感染力、表現力。這種釋放的思想一但放飛,就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創造力。愛迪生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可見想象力是構成創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如果我們在作文教學中,多引導學生想象,學生就會對生命有一次全新的體驗,創新的萌芽便會破土而出。
作文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通過續寫、改寫、構建未來等形式,給學生想象的空間,引導學生大膽想象,我們會發現學生的作文可謂五彩繽紛,其大膽的想象,豐富多采的形式,富有個性的語言讓人耳目一新。比如我在上《我的叔叔于勒》這一課后,讓學生假設菲利普夫婦遇到的是家財萬慣的于勒的場面;在上完《故鄉》后讓學生設想二十年后水生與宏兒相見的情景。結果學生寫出了許多頗有新意的作文,讓人感嘆想象之花的魅力。同時,重視發散思維的訓練。心理學通常認為發散式思維是創造性活動的基本過程。對同一個事物,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側面的思考,得出多樣性的結論,獲得新穎的感受和體驗。如在作文教學中,設計《?的斷想》《秋的遐想》《假如地球沒有重力》等題目。學生的想象讓你目不暇接,眼花繚亂,你不得不佩服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另外,作文中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事物都具有復雜性,多樣性,這要求我們要辨證地看待。作文教學中重視學生的逆向思維訓練不但能夠使學生對事物有一個全面系統的認識,避免認識的片面性,而且能夠使學生寫出的新穎的、有創意的文章,避免作文公式化的毛病。我們可以借用成語、俗語、名言等引導學生的逆向思維。如設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新解》《論逆境造就人才》等題目。學生往往能夠寫出一些觀點獨道,見解新奇的佳作。這樣不但幫助學生擺脫了定勢思維的限制,而且為學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更為學生的創新積蓄了力量。當然,我們這兒主張學生大膽想象,絕不是要學生胡思亂想,這就需要教師正確指導。
反思的作文 篇6
學習反思作文時間仿佛過很快,一眨眼功夫,卻已學期過半。我仔細傾聽鐘表聲音,仿佛感到了時光流淌,生命流逝。時間仿佛是一片大海,我仿佛是在大海中行舟那個人。我在著大海中慢慢成長,進步。剛上海時,由于不適應海上生活,很長時間里,沒有找到行舟訣竅,因此,并沒有比別人劃得更好。等到花了六分之一時,才發覺原來劃船在海中遨游是如此愉快,雖然需要費力,雖然需要慢慢學習劃船技巧和精確度。但,我卻依然感到快樂無比。因為在這個探究過程中,我發現了一種超越自我快樂。
行舟不也正如學習一樣嗎?需要一個適應過程,才能取得好成績。
可仔細想想,我真只是因為不適應關系么?我想有這個原因,但,完全歸咎于它么?應該不吧!很多時候,本該當天學會知識,由于自己意志并不鑒定,也因為沒有明確奮斗目標,所以一拖再拖。拖到周末再學,導致很多該學東西沒有時間復習,最終有些東西一知半解學不扎實,考試自然就會顯露出這些不足之處。
那么,既然知道了自己問題出在哪里,就要加以改正與完善。從現在開始,只要我們能夠每天學好當天學到東西,并加以復習、鞏固,這樣日積月累,到了周末就會有足夠多時間來復習其他科目,保證萬無一失,考試測驗時,便會成竹在胸,十拿九穩,而且無論如何測驗,都無所畏懼。還要給自己確立一個奮斗目標,而這個目標,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話,當沒有超過這個目標時,便會灰心喪氣;太低話,太過輕易超過自己標準,便沒有超越自己快感。所以,給自己你定目標也是必不可少。
我繼續在學習海洋中行舟前進著,慢慢地積累著在行舟過程中所找到經驗,努力地熟悉并掌握著。在這知識積累中,我感到了時光流淌,生命流逝。而在這片大海漂泊中,我了解了怎樣學習與反思。
反思的作文 篇7
寫作課基本上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學生們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討論了幸福的定義和內涵,并且掌握了圖標作文的寫作結構與句型表達。
(一)成功之處是對于以下幾個方面的認識:
1. 課堂目標要明確,中心要突出
每節寫作課要訓練學生寫什么,怎么寫,必須抓住一個點,逐步達到學習目標。如這節課我就是教會學生寫 高考重點寫作題型之一:圖表作文, 那么我設計的所有的活動都是緊緊圍繞這個目標一步步邁進,讓學生最終掌握圖表作文的框架結構和常用句型表達。
2. 選材要貼近生活,有指導意義
在 選擇話題的時候 ,首先 我們要靈活運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這次寫作的主題“幸福”來源于教材,但是范圍太過寬泛,所以我縮小了寫作范圍,在所有能給人帶來幸福的事物中選定了 財富,健康,積極樂觀的心態和希望這四個 有代表性內容進行討論,而且在題型和范文上也都根據寫作的需要進行了改變和調整;其次,寫作來源于生活,話題的選擇應該是學生熟悉的內容,有話可說的內容;再次,高中學習不僅僅是為了幫助學生向大學邁進,同時也是在學知識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所有選擇該話題 也是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情感教育: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用心體會和發現幸福。
3. 活動設計要有趣味,要面向全體
寫作課常常讓人覺得枯燥無味,活動設計旨在提高學生的興趣, 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進而主動進行寫作訓練。 小組調查 活動是對寫作課的一個創新,它讓枯燥的圖表作文生動化,趣味化。將學生調查后的結果作為作文的數據來源,這比直接給學生一些數據更有趣,學生在各自的小組中參與討論,既讓學生都開口表達觀點,又培養了學生探究合作的能力,在討論中學生通過綜合自己與同伴的'觀點,對所給話題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認識和理解,同時小組之間又形成了競爭意識,這個活動讓課堂氣氛很活躍,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4. 口語訓練為前提,說寫相結合
要真正全面提高學生寫的能力應該是寓寫于聽、說等多方面的活動中,正如:“ nothing should be read or spoken before it has been heard. nothing should be written before it has been read or spoken. ”可見,書面語是從口語發展來的,口語是書面語的基礎。在訓練寫作技能時,必須先讓學生會口頭表達,才會將說的內容轉化成文字。以這堂課為例,我設計了三次口語訓練。首先是導入部分,以回答兩個問題的形式自由發言,即是對整個單元的復習,又是對本堂課寫作內容的鋪墊;然后是在小組調查活動中,以討論的形式給學生開口說的機會,最后是在寫作過程中,讓學生陳述觀點,描繪數據,展示好的句型結構。
5. 范文賞析為指導,能學以致用
通過對高中生寫作情況的分析發現,學生缺乏寫作策略知識。為了保證學生高質量的輸出,必須在寫作課的前半段給學生輸入大量的相關范例供學生學習模仿。如這節課我選擇了一篇圖表作文的范文讓學生賞析。在分析的過程中指導學生找出圖表作文的框架模式和經典的句型表達,在寫作的過程中,不僅要求學生模仿范文的結構,會正確使用范文中的句子,同時鼓勵學生使用更豐富的句型,完成本堂課的寫作任務。
(二)反思寫作課,還有很多值得改進的地方:
1. 對于寫作范文挖掘得還不夠深,引導得還不夠細,導致學生思維沒打開,寫起來就不是非常靈活順手。如果能夠將范文中所有能用的表達分析透徹,并以此擴展,引導學生回顧所學的詞匯和表達,那么寫作過程就會順利得多,學生在展示成果的時候也就會更有信心。
2. 對學生要求過高,估計過高,任務過重。在45分鐘的時間內,要求學生全文都動筆完成,并展示成果,這個要求定得過高,導致最后全文展示時只有少部分學生完成習作,沒有充分的時間一起進行仔細修改。如果在寫作過程中,根據各個段落的難易程度不同,容易段落的讓學生口頭表達,將中間最主要的段落練好筆,然后進行展示,并且全班集體修改,這樣既可以減輕任務,降低難度,節約時間,又能突出重點和難點,達到訓練的目的。
這次寫作課型實踐將對于我今后的寫作課教學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同時通過這次實踐我收獲了很多。作為青年教師,就應該要勤于思考,勇于挑戰,敢于創新,樂于反思,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形成鮮明的教學特色,最大限度的提升自我。
【反思的作文】相關文章:
作文:反思01-28
作文反思01-29
反思作文02-03
【精選】反思作文08-26
[經典]反思的作文08-25
反思的作文11-03
反思的作文(經典)10-16
(精選)反思作文10-11
反思的作文[精選]10-29
(精選)反思的作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