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必備】反思的作文合集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反思的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反思的作文 篇1
《除法的驗算》教后反思這一節課,我開始用生活當中最常見的情境引入,降低了學生認知的難度,讓學生在模擬解決問題中感受驗算的作用,激發學生學習除法驗算的興趣:使學生知道學習除法驗算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意義,來導入新課。
教學例題4時,我先創設讓同學幫老師購買筆記本的情境,引導學生列出1005=20(本),他算得對嗎?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說明他的計算是正確的?接著讓學生通過小組交流活動概括出沒有余數的除法驗算的方法。教學時要求學生把例4這道題的豎式列出來,按照除法的法則一步一步地計算,在教學的過程中,對題中要求驗算的除法算式做了統一的要求:在除法豎式的右邊寫出相應的乘法豎式.對于題中沒要求的除法算式的驗算,則想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教到有余數的除法,100元可以買幾本大的筆記本?1007 = 142,像這樣有余數的除法該如何驗算呢?給足學生探索思考的時間,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沒有余數的除法驗算。然后讓學生通過探索、交流、匯報、質疑,明白有余數除法的驗算方法,讓學生在交流中學會用乘法驗算除法。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由于學生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出現了多種驗算有余除法的方法,如1、147+2=100 2、100-2=147,3、100-2=98 147=98 98=98學生在你一言我一語的交流過程中明確驗算有余數的除法要用:商和除數相乘還要加上余數才等于被除數。這一結論的得出是學生自主探究的結果。在教學新課以后還應引導學生對有余數除法的驗算加以概括,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
教師指出:今后做除法題時,凡是題目要求驗算的,要寫出驗算的豎式;沒有要求驗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紙上用筆算進行驗算,養成驗算的好習慣。
練習的設計,注意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培養學生應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練習時通過多層分散練習加深對除法驗算方法的理解,并能靈活運用除法驗算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學習除法的作用,在練習中感受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學生對有余數除法的驗算和沒有余數的除法驗算,通過練習進一步比較得出有余數除法與沒有余數除法的驗算方法,讓學生全面的掌握和運用除法的驗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明確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欲望。
整節課,教師能夠聯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生對內容處理的經驗來設計教學環節,處理教材層次清楚,解決問題策略多樣性,通過各宗方法解決問題,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培養,教師提供了足夠的空間來展示學生的個性,學生完全處于自主地學習過程中。
本節課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學生學習的怎樣直接體現教師教的如何,所以教師在課堂上應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的怎樣,能力得到了怎樣的鍛煉,思想方法是否有所提升。這節課我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很多,但關注學習結果卻很少,學生對知識從感性理解到理性掌握,再到抽象的數學思維的培養還不夠。學生在做練習時出現了書寫不規范,格式不正確的現象,如果聯系中加入一些判斷題型,就會引起學生注意,避免出現這種問題。另外,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注意增加評價意識,尤其是學生之間的評價。沒有評價就沒有交流,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注意這些問題。
反思的作文 篇2
一天,我在小區里散步。突然,一幕情景映入了我的眼簾。
那是一個玩耍的小男孩,約五六歲的樣子,旁邊緊跟著的也許是他的奶奶。老奶奶手里拿著一塊大餅,大餅散發著騰騰的熱氣。
老奶奶把那塊大餅塞到孫子手里,慈愛地說:“孩子,快趁熱吃塊餅吧!”可是,意想不到的一幕發生了,那個小男孩把餅隨手一扔,撅起了小嘴。老奶奶趕緊撿了起來。
大餅一次次地被扔掉,一次次地被撿起。老奶奶似乎是樂此不疲,彎腰再一次撿起了大餅,小心翼翼地,輕輕地拭去了沾在外邊的灰塵,又一次遞向孫子,然而孫子還是那個動作,然后他頭也不回地跑走了。
老人再次撿起餅,放進了自己的嘴里,她使勁嚼著,此時那塊餅可能已經涼了。她默默地看著孫子在那邊玩耍嬉戲,臉上全是幸福和滿足。
在老人眼里,孫子就是唯一的主角,這樣做是對還是錯啊?而在孫子的眼中,老人又是什么角色呢?
被愛的箭射過的人,才能領會愛的偉大。這位老人有好東西只想著自己的孫子,而她的孫子卻不懂得珍惜。讓我們珍惜身邊愛我們的親人吧!
反思的作文 篇3
昨天剛結束“列方程解較復雜的數學問題”的學習內容,所以今天上了一節練習課。這節課我試著交流展示的方法來上,結果耗費了很多時間,課堂容量不足,反思后整理如下。
學習內容:課本第19頁,自主練習1、2、3、4。
1、解方程(共六道)。
7x+5x=120 3.8x-x=0.56 x-0.85x=3
反思:我把這前三道題,一起放給學生獨立完成,指名三位學生上臺板演。由于是第一次做這類練習,我讓三人小組內交流了自己的解答過程,然后匯報交流中存在的問題。這一過程看似很實效,其實時間浪費很嚴重,三人小組的交流完全可以省去,直接看板書,判斷正誤,尋找解決不同意見。這樣,即省時又扎實有效。從學生的表現來看,他們發言的勇氣越來越足,例如“我不會計算x-0.85x=3這道題,請大家幫助。”“我認為中間的過程能口算的可以省去。”等等,這是難能可貴的。
16x-7x=27 4x-1.2=74 7x+3x+26=74
反思:這一部分我又重復了前三道的過程,解題-交流-匯報。課后回顧時,方感到雖然學生很樂于參與,但浪費時間的問題應引起了重視。一節課的時間是有限的,六道解方程有點多了,練習的設計明顯欠思考。
2、看線段圖列方程。
(圖片發不上來,只好省略)
反思:我感覺第二題的處理比較理想,學生獨立完成后,讓學生把不同的列式方法板書到黑板上,“3x-x=40”“3x+x=40+40”“40+x=3x”“3x+x-x=40”大家一起討論辨別。學生的討論很熱烈,不僅討論出結果,還選出了最佳方法,在判斷辨析中強化了對數量關系的理解。
3、柏樹和松樹一共有7500棵。柏樹的棵數是松樹的1.5倍。兩種樹各有多少棵?
4、信達公司投資36000元錢為西藏自治區某小學的教室配備了一臺電視機和一臺十五展示臺。每臺電視機1200元,每臺實物展示臺2800元。這個學校有多少個教室?
反思:由于時間問題這兩道題沒有處理完,沒有來得及和孩子們一起回顧、總結、梳理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方法和步驟,上了一節不完整的練習課。
課后,我一直在思考,小組交流雖然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但應該注意活動時機,尤其在練習課上,不適度的交流只一種重復和浪費。練習課究竟該怎樣上才能體現自主和高效?是否可以借鑒杜郎口的模式?明天改改方法,把今天晚上布置的幾道典型題作為展示交流的內容,看能否起到鞏固提升,查漏補缺的作用,交流結束再完成過關題。
反思的作文 篇4
我也該好好反省了。
生活中最需要自我反省,倘若在取得一點小小的成績后,仍反省一下,那么會取得更多的成績,然而自我反省后往往很難做到。
事實上,我自己反省過無數次,也下過無數次決心要一心一意的學習,更訂過無數次的計劃。可惜啊!因為沒有堅定的意志,總是堅持不下去。
不過,有一次我真是出于生氣,竟寫到“該反省的不是我,我不會再反省自己,要反省讓他們自己反省去吧!”。“他們”指的是我的爸爸媽媽。而且,那篇作文被媽媽發現并且拿給了爸爸看。雖然如我所愿,可還是有一絲擔心。幸好,爸爸只認為那是因為他禁止我上網,我一時的情緒罷了。這樣,我似乎該反省了。
可是,他們也的確是過分,竟以為我早戀,唉!沒辦法。至少我自己知道,我從沒喜歡過任何人。就連家人、朋友,甚至我自己。怎么可能早戀呢!可是,這樣也不好。
如此看來,不論在哪一方面我都需要反省。生活、學習、對到事物的態度、對大家的感覺。我可真失敗呵!從前居然沒發現。
那么,現在我知道了自己有待改進的地方,我會盡力而為的,不然愧對了家人、老師、朋友,還有我自己。雖然挺多,要很久。但我相信,一步一步向前,總會到達終點。
反思的作文 篇5
這學期我的期考成績并不是最好水平。英語88分,還差兩分才能得三好學生,當我知道這個消息時,如同平時我的“世界末日”一般,半天里起了個霹靂,震得整個教室都挨了10級大地震。我的心被澆了一盆從南極運來的水,冰得都凍成了冰塊。后來,可以借分,我心想:借2分,明年還要還啊!可不借,怎么跟“江東父老”交代呀!
我回到家,告訴了我的成績,媽媽的臉原來喜慶得像一個西紅柿,現在立馬成了個苦瓜臉。我得到教訓后,立刻反思了起來:這學期我掌握好了學習的方法,分清主次,寫作業的時間由原來的2個小時減少到了1個小時。考試前的期末總復習,我也沒那么緊張。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我平時都不積累英語單詞,不讀課文,不請教媽媽。這些原因都出于“懶大師”的杰作,使我這位“懶大師”的得意“弟子”英語成績下滑得比股票下跌還要快。從90分到80分再到70分,看著滿卷子都是紅叉,那紅叉叉的教訓似乎比黃老師的教育還管用。
惰性,誰都有。有些人能用那個毅力來克服,今天晚上,我和爸爸、表弟去文化廣場玩,后來爸爸讓我和表弟一起進游樂場玩,那里面可好玩了。一跳,就跳得很高。表弟還沒能走穩,個頭又比同齡孩子小,細得像一根面條。人家一跳,“啪!”趕剛站起來又摔下,他沒有哭,又站了起來,又摔倒了,來來回回差不多摔了50次。每一次爬起來都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嘴里還喊著口號“啊”!一個有點嬌嫩、沙啞的聲音一直回響在我的耳際。我真佩服他!一個牙牙學語、平常又最懶走路的一歲零幾個月的孩子都能用毅力克服困難與惰性,在人們把他看作一片樹葉,一根羽毛,或一只很小的螞蟻的情況下站了起來。
一個小孩子都能這樣,我呢?這次,我從反思中找到了問題的源頭——沒有恒心、毅力。希望下學期我能用毅力成為名副其實的三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