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反思作文匯總八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反思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反思作文 篇1
在第七節課音樂課前。我們班花了20分鐘排隊,來,讓我們圍繞3個問題來說,我做什么?應該干什么?要怎么做?
我在最前面,被后面的藍鑫用書打了一下,而徐臻鈺又傳過來,我就被打了一下,但我沒有說話,只不過我又打回去了!一直打,打了3分鐘,他們打過來我也沒有理,她們只打了我一下,趙老師就來了,她們就不敢打了。
我應該安靜等待路隊委員帶隊走,我不應該打鬧,不應該她們打過來我就打回去的!
我下次要這樣做:安靜等待路隊委員喊口令,整理隊伍走去功能教室上課,不能打打鬧鬧!要聽路隊委員的關于紀律的管理,不能不守紀律。
兩個路隊委員一直在對不守紀律的同學做批評,但那些同學還是不聞不問,根本不理睬,我聽說,男生隊的陳秋碩和李梓田在擠,他們倆相聚的人數大約10人,不知是誰先擠,倆人就開始互相推撞,可能會產生一些小矛盾吧!陳秋碩就推后面的同學,李梓田就推前面的同學,一直擠,倆人互相讓,就是在這時,趙老師來了!趙老師讓他們倆出去,還有其他不守紀律的同學。之后才讓路隊委員代隊走向音樂教室出發了!
下次我一定守紀!
反思作文 篇2
一周已過,什么感覺?失落夾雜著充實!夢境之中,看清自己,努力變得更好。——題記
時間過得可真快啊!轉眼間,一周的時光又悄無聲息地流走了,初中的第一次月考也漸漸離我遠去。雖已去,但那幕場景卻仍讓人歷歷在目。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我夢到的是學校,是考場……
我站在那十分熟悉的地方——教學樓前,看著那一個個學生從我身邊箭一樣地飛過去,他們的手上拿著紙和筆。我知道他們要去哪,他們馬上就要走入那同時間、同試卷、同筆做斗爭的考場了。我心中涌出一絲不安,但他們似乎滿不在乎,一路嘻嘻哈哈。
哨聲吹響了,考試開始了,戰爭也因此打響了。每個人都爭分奪秒地答著題,筆在紙上摩擦著,發出“沙沙”地聲音。一切都陷入了死一般地沉寂,一切都是那么靜,靜到連頭發落地的聲音都可以聽見。鳥兒停止了它的歌唱,蟋蟀們停下了它們的演奏,風也停下它的腳步,世間萬物似乎都停止了。
我從一個個教室的窗前緩慢地走過,看著那些同學都低著頭寫著試卷,答著題,但是仍有些不適意。時不時幾個同學抬頭看看窗外,時不時又有幾個學生回過頭看看那掛在墻上的鐘,讓這寂靜的夜,又顯得不太和諧。
我小心翼翼地推開門,走進一個教室,沒人發現我。我走到一個小男孩身邊,靜靜地看著他做題……
這個男孩手邊的紙上寫滿了算式,我想他的成績應該很好吧?但是事實卻出乎了我的意料。我沒想到一眼看去,他的試卷上竟然已經有了許多錯題!此時,我是多么想去提醒一下他呀!我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他沒有理睬我;我對他大喊了兩聲,他也不回應我。不管我做什么,他都沒有一點兒反應,似乎這個世界上,除了筆和紙,一切都不復存在了。而我只能在一旁干著急,看著他做錯一道又一道題。
終于,他做完了,他開始檢查了,我也松了一口氣,我覺得那幾道題他還是能檢查出來的。但事終于愿違,他還是沒能檢查出來。時間已經所剩無幾,我頭上都冐出了豆大的汗珠……
突然,哨聲又吹響了,打破了原先的沉寂。考試結束了,這場殘酷的戰爭也結束了,而我也從睡夢中驚醒。我輾轉反側,心中波濤起伏。在夢中的那個男孩不就是我嗎?我不就是因為粗心大意而做錯了很多題嗎?我不就是因為沒有仔細檢查而扣了很多分嗎?我不也正因為如此,才排到了二十名以后嗎?這個男孩不就是我自己嗎?
天漸漸亮了起來,公雞又開始打鳴了,太陽也慢慢升起來了,新的一天又開始了。過去的事已經過去了,時光又不能再倒回到從前,現在后悔又有什么用呢?當下的事,就是要做好現在的自己,努力地去拼搏,打造出一個更完美的自己,讓今天不留遺憾!
反思作文 篇3
英語成績發下來了,我考了75分,這并不理想。因為這里面有些不該錯的東西。我統計了一下:15%是粗心;3%沒有仔細看題,還是粗心;82%是不會的。
于是我對錯題進行了精密分析,決心改正自己的缺點。
聽力部分第二大題,絕對是不該錯的。真不知道那天是怎么回事,耳朵打了蒼蠅。不過最關鍵的還是我注意力沒有集中導致一錯再錯。至于第三題我則沒有搞清句子的意思,瞎猜了一個寫上去。猜是不對的,所以我錯了。
基礎知識第4題我不知道box要加es,所以錯了。都怪我小學沒學好。第二大題3、4兩題則是粗心,明明會的卻錯了。往后的4、5、6和第三大題2-7都是不會。翻過來第四大題3、8兩題也是不會。第五大題,我沒有仔細看文章,才讓2、5兩小題“暗算”了我,8、10兩小題因為問題沒看清,加上不懂pairs的意思,才讓它們逃出了我的掌心。到了作文,錯有三大方面:一是課文沒背好,二是句子連接錯了,三是語法不會。有了這三方面錯誤,我痛失了5分。
這個分數,現在是樂觀的,但對于未來是悲觀的。因為小學時75分對我來說是“難于上青天”。不過,我不會因為增加了十幾分就驕傲。因為我知道,有39人在我前面,我是倒數!我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一定要成正數!
反思作文 篇4
作文是一個慢功夫,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有個名人說的好:世上并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對于作文也是一樣:并不是作文難教,而是缺少總結,缺少方法,只要善于總結方法,自然會事半功倍,水到渠成的。
1、重視積累,使之行之有效。
由于莆仙方言說話比較隨便由于環境的問題,學生的作文有的幾乎沒有一個華麗的辭藻。面對這種現象,我們準備了一個摘抄本,每天定量寫一些,而且每周拿出一節課早自習進行背誦,這樣天長地久,同學的詞匯量猛增,作文的鮮艷詞語也多了起來。現在我的學生自己可以編寫名言名句,有一個同學寫到:積累是最好的武器。可見,恰倒好處的積累比不可少。
2、篇篇鼓勵,各個鼓勵。
每個人都愛聽好話,學生也不例外。我認為,無論基礎好壞,都有他的優點,對于優秀的作文,充分發現優點,做良性激發引導工作,在班上宣讀并講解,激發學生對現有成績的肯定,確定今后的努力方向;對于全篇不優,個別地方哪怕是一個詞優化的,要用淘金法,重鼓勵,也要在全班同學面前夸獎一番,建立學生的自信心。老師還要注意發現作文中有哲理有創新的地方,給予表揚,幫助學生認識自我,不妄自菲薄。這樣長期以來,學生不但會興趣很高,而且還會感激老師,無形中就注入了一定的情感。
3、注重能力培養,以真、誠、美為宗旨。
作文能力的提高應在形式多樣的訓練中完成。作文訓練要給學生一個廣闊的展示舞臺,作到一讀,二寫,三評。讀是閱讀范文,以為楷模,以資借鑒。寫既是訓練。評是訓練的結果進行評改,評價,總結。
4、要知錯就改
作文評語的目的是希望學生按真去做,好的發揮,差的改正,學生要按評語多改多練,而且有時需要反復去進行,如果學生置評語不顧,當然不會有收獲,有錯不改永遠寫不出好文章。
語文教學中,老師是主導,是一面大旗,如果方向指對了,學生就會順利的大勝仗,拿下一座座碉堡。反之,如果方向不對,雖然不會全軍覆沒,但也不會發生和諧的師生關系,那么,學生也就會提“作文”而頭疼了。
5 、自寫合導法
受近年來語文界同仁們探討的“先寫后導法“的啟發而嘗試的合作策略。此法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強調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立足于彌補“交* 合作法”中教師依坐次等到自然條件所采取的指令性組合的缺憾,最大限度的集合多人智慧以強化訓練,提高能力。
反思作文 篇5
小學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生掌握知識的標志,但這又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關于作文教學,葉圣陶先生早在六十年代就曾經說過:“作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應為,自能作文,不待教師改;教師之訓練必做到這一點,乃為教學之成功。”這就是說,作文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寫作的能力,以期待學生具有自己會寫的本領。
書信是用書面形式與別人交流思想、學習、工作和生活情況的應用文,在實際生活中是常常用得到的。這次習作學生興致高,都能積極參與相關討論,并能在很短的時間內以正確的格式把信寫好。仔細想來教學的成功應包括以下因素:
一、 情境教學
設定一個情境,告訴學生如果有話想和別人說,可以給那個人寫信。讓學生感覺學會寫信對自己很有用,從而有了關注的熱情。有的同學說想給爸爸媽媽寫,有的說想給朋友寫,也有的說想給老師寫,這樣就令學生有了書信的接收對象,有了述說的內容。利用書上的例信,同學們掌握了書信的'格式和所寫的內容。
二、 運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整個課堂,學生發言,討論的機會很多,如例信包括哪些內容,寫信說些什么,怎樣說等。讓學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獲取了寫作素材,并受到了思想教育和情緒感召。
三、將書信教學、親情教育和團結友愛教育三結合。
任何課堂都要注意德育的滲透、既然是“滲透”就不能用大道理進行枯燥地說教,而應該“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在這節課里,我首先說明了信中可以說自己的心里話,同學們有的給爸爸媽媽寫,表達自己的感激;有的給朋友寫,表達自己的真誠;還有的給曾和自己鬧過意見的同學寫,表達和好的決心……這樣,將書信教學、親情教育和團結友愛教育三結合,進行了一次有益的嘗試。
作文不是“作”出來的,言由心生,要有動力、有熱愛、有追求、有活力、有個性。生活是作文的礦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情感是作文的源泉,噴涌而出,擇地而流。“經歷即文章”,讓學生去開采生活這一礦藏,讓學生去尋覓情感這一源泉,才會激活學生寫作的興趣,寫得真,寫得切!
本次習作的不足之處是在時間上前松后緊,下次一定合理安排。
反思作文 篇6
在教學過程中,發現不少學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筆就抓耳撓腮,經了解有幾方面的原因:
一、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學習便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勤奮的探索,執著的追求。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何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呢?
1、讓學生寫熟悉的內容,以“趣”激趣。作文命題應開放,出寬題,緊緊圍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們周圍的人或事、景或物作為作文內容,以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使學生感到有一種表達的愿望,有一種沖動想把自己想說的意思表達出來。如根據學生的思想情況,命題為《××,我想對你說》。又如根據學生最喜歡做游戲的特點。我們可以精心設計游戲內容,游戲前,告訴學生要留意游戲的過程,注意同學的言行和表情。游戲后組織學生說過程,討論從游戲中懂得的道理。學生玩得興高采烈,自然會說得興致勃勃,寫起來就不難了,而且有興趣了。
2、以成功的喜悅,激發寫作欲望。要使學生堅持不懈地自覺作文,最關鍵的是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并逐步養成習慣,滿懷樂趣地去學習,在實踐中我具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給學生自信心。學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讀,小作者的眼睛會一亮,神情高興。哪怕學生寫得很不成功,也要給予鼓勵性的評價,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課堂上講讀,以此激發學生特別是差生的作文興趣。其次在作文評語中給予鼓勵,為作文中的優點“喝彩”,哪怕只有一個詞用得生動、一個句子寫得好或一個地方有新意,也要為其叫好。讓他們覺得“我也會寫”,從“怕寫”向“要寫”、“樂寫”邁步,循序漸進,最后達到共同的目標。第三是辦好班級的習作園地,把優秀的篇,段張貼在上面,供全班學生學習、品賞。還可以鼓勵并指導學生向報刊投稿等。
3、開展形式多樣的作文活動,激發寫作興趣。學生好奇心強,愛表現,形式多樣的習作活動能調動學生的習作興趣。如開展課前讀報活動,讓學生到講臺宣讀自己的優秀習作,或是宣讀從作文選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斷等等,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和表現的機會。為了表現自己,在課外時間他們就會趣味盎然地尋找或寫出自己滿意的習作。又如開展作文競賽活動,競賽是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有效手段。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由于競賽中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增長,因而多數人在比賽的情況下學習和工作一般比沒有比賽的情況下好得多。小學生喜歡表現自己,好勝心強,開展競賽活動,給他們更多的參與和表現機會。這樣不但可以調節以往習作所形成的氛圍,激發學生“我要寫”的興趣,還可以大面積地提高習作的質量。
我們還可以用導語激趣,創設情境激趣等等來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培養寫作興趣是作文教學的突破口,是指導學生作文邁向成功的基點。
二、從讀學寫,讀寫結合。
閱讀是吸收,寫作是表達,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學生從閱讀中汲取營養,利于學生從讀學寫,促進寫作能力的提高,這也是作文教學的基本途徑。
1、從閱讀中學習文章的結構和表達方法。
我們在寫作教學實踐中,作為教師要有意識地把作文指導滲透到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每學習一篇課文后,注意對該文的結構和寫作方法進行分析。
2、聯系課文,適當摹仿,仿中求創。中外作家歷來強調創造,但在寫作中可以適當摹仿。
3、加強朗讀背誦訓練,培養語感。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其中道出一個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積累。只有語言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筆下生花。否則,縱有思緒萬千,筆下也難有片言只語。古代的一些文人學士,如韓愈、蘇東坡……他們壓根就沒學過語法,修辭、邏輯,但能寫出千古流傳的好文章,其奧秘在于他們熟讀乃至背誦過大量的優秀作品,形成了敏銳的語感。所以語言的積累,語感的形成,有懶于多讀多背,實踐證明,運用語言文字,寫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讀多背,課內多讀,課外也需多讀多背。在教學中,必須加強朗讀訓練。要求正確朗讀好詞句篇,讀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還要適當增加背誦的量。通過讀、背使學生把課本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儲備起來,提起筆來就不會難了。
反思作文 篇7
評優課已經結束,回顧整個備課與授課過程,感觸良多。這是我第三次公開教學《想北平》,三次教的內容與教法都不盡相同。語文似乎就是這么一門“不科學”的學科,同一篇課文,可以教這個,也可以教那個;可以這樣教,也可以那樣教。語文學科的科學性體現在哪里?這次執教,我深切領悟到,語文的不科學或許也正是她科學性的體現。語文的教學內容與教法由文本、學生和學科性質綜合決定:在文本,要尊重文本特征;在學生,要關注學習的學習經歷;在學科,則要重視語言文字。而在這三者中,學生的學習經歷與學習需要對教學目標的確定與教學策略的選擇起至關重要的作用。本堂課如果有所得,那就在于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學習需要,關注了學生的學習經歷,從學情出發,確定了教學目標與策略。
一.教學目標的設定:
《想北平》是1936年老舍先生應《宇宙風》雜志征稿之作,其時他已離開故鄉北平十多年,而此時的北平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形勢岌岌可危。特定創作情境、豐富復雜的情感,以及作家本人的創作風格等,造成了本文的豐富性和獨特性。如果我們用慣常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朗讀課文——品味語言——把握主旨,學生或許能夠很快捕捉到作者思鄉這一主題,但本文形式特色、審美趣味和獨特性恐怕就只能雁過無痕,作者的苦心經營也必然被視為尋常筆墨了。
基于這種思考,我在設計前,先布置學生預習,撰寫閱讀體會并就文章內容與形式進行質疑。我希望從學生的閱讀體會和質疑問題中發現教學點。從學生交上來的作業來看,大部分學生不太喜歡這篇散文,他們提出的問題很多,五花八門。相對集中的問題有“為何反復說說不出口,后面又說了很多?”“為何要落淚了?”等等。其中有個學生的閱讀體會令我印象深刻,她寫道:
“語言我覺得很平淡,而且涉及的方面很多、很雜,我面對這類文章是理不了思緒的。我不是特別喜歡讀老舍寫的散文。讀文章時我的腦海里沒有畫面感,所以,我并沒有被作者思鄉情所觸動。一直都不太喜歡抒發思念、寫景的文章。”
這個學生的問題很具代表性。她其實提出了兩個文本閱讀的難題,一是如何理清文脈?二是如何讀懂情感?對于《想北平》這類不以寫景、敘事取勝的,且在行文思路、情感表達、語言風格等方面非常個性化的抒情散文,的確有不少學生會產生無所適從的感覺。似乎讀明白了,又似乎什么也沒讀出來。不知道該怎么讀,讀什么?由此,
我確定本堂課就以這個學生提出的兩大問題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點,試圖幫助學生形成一種閱讀思路:即從文本矛盾之處切入,理清文脈,體會作者匠心之所在;同時學會通過品味語言,關注表達,來走進文本深處,觸摸作者心靈。
二.教學策略的選擇:
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為了有效落實兩大教學目標,我采取了相應的教學策略,幫助并引導學生把握文脈,走進文本。主要有以下兩點:
1、比較品評,還原意脈。
學生閱讀本文感到沒有頭緒,主要原因大概在于此文與他們過去讀過的一些散文有較大不同。在他們過去閱讀經驗中,散文或以敘事為主,有明確的行文線索可供把握,或借景抒情,以景物為抓手,總之文章的意脈比較容易捕捉。但是《想北平》與一般抒發思鄉之情的散文行文方式不太一樣,開頭幾段似乎沒有在寫《想北平》,這就令部分學生費解甚至誤解,全然讀不出作者匠心獨具的妙處。而這正是本文獨特性之一。
為了幫助學生解決這一閱讀障礙,我設計了一個比較品評的活動環節,用《故都的秋》的開頭與本文開頭進行比較,旨在引發學生發現本文開頭與一般抒情散文開頭的不同之處,進而激發思考:這看似沒有直接入題的開頭,與文章題目的內在聯系在哪里?稍加討論,學生很快撥云見日,理解老舍開篇的文字真實意圖是告訴讀者,本文要寫的是“我想我老舍的北平”,也就是確定了本文獨特的寫作視角,后文的一切內容都是從這一視角出發來寫的。接下去,讓學生運用同樣的方法,即以標題來觀照各段內容,辨析文章內容與標題的內在聯系。很快就理出了各部分之間的邏輯聯系,還原了文章的脈絡。
2、揣摩聯系,披文入情。
學生閱讀本文最大的障礙恐怕是無法理解作者豐富復雜的情感。作者愛北平,想北平,這是顯而易見的,誰都可以讀出來,難的是無法被作者的思鄉情打動,無法理解作者何以想到“要落淚”。
為了幫助學生掃除這一理解障礙,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北平究竟給了老舍什么?老舍最珍愛的是北平賜予他的什么?讓學生帶著問題細讀4——6段,試著走進老舍的內心。在討論環節,我著重引導學生關注文字的細微之處,通過聯想想象,聯系自己生活實際,聯系老舍人生經歷,揣摩作者的情感。學生很快就發現枝枝節節中的動人之處,比如“坐在,背后是城墻??”這一段,有個學生品出這樣的滋味:“我會想到一種坐在河邊慢慢垂釣的那些人,他們雖然不是做出什么大成就,但是他們內心會非常安逸,非常能靜下心來與自然融為一體,這就是那種可以在家里感受到的安逸與快樂。”在品讀第6段寫瓜菜果子的內容時,有學生關注到語氣詞“呀”的表達效果,并聯系到老舍《我的母親》的內容談到““人即使活到八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這是老舍在《我的母親》中寫道的。在本文中也有這樣的體現。北平作為一個家的象征,也是像母親一樣可以給他安全感,所以他在描寫北平的時候,會在內心認為自己還是一個孩子。大家都知道,童年象征著快樂與自由的。他認為,他在北平可以獲得
這種快樂與自由,所以他在寫本文時,會無意流露出一些孩子般的特性與與天真。” 最后再聯系寫作背景,讓學生聆聽最后兩段的錄音,體會“像我這樣一個貧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點清福吧”,這句話的含義,進而理解“要落淚”的原因。
透過文字,學生漸漸讀出北平給予老舍的溫暖、踏實、安全與寧靜祥和的“清福”,讀出老舍最珍愛的清福不僅僅是母親賜予他的,也不僅僅是家鄉北平賜予他的,更是那個和平的年代給他的。披文入情,學生不僅體會到老舍對家鄉的濃的化不開的熱愛,也體會到一個貧寒的人對家鄉的深深眷戀,一個漂泊的游子對家國岌岌可危的現狀之擔憂與牽掛,讀出了老舍的一片赤子情懷。
以上是本堂課可取之處。當然本堂課也有不少的遺憾,最大的遺憾在于課的整體感略顯欠缺。比如教學設計中除了梳理文脈,體味感情之外,還有一個內容就是關注寫法。目的是讓學生發現作者如何表達深切難言的情感,感受語言大師高超的表達技巧,加深對這種情感的理解。但是從授課情況來看,這一環節顯得生硬,沒有很好地與前后環節融為一體,和情感的體會有割裂之感。另外,品讀完4——6段文字之后,其實作者豐富復雜的情感就有了依托,學生就比較容易理解前文哪些情感濃烈的詞句。如果最后能夠再回扣前文,讀讀品品,那樣的話,整堂課的邏輯性或許會更強,學生也能對本文建立起更為完整的認知與體驗。
反思作文 篇8
習作《我敬佩的一個人》是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習作訓練,這是一篇寫人的習作,初看題目感覺并不是很難寫,因為對同學們來說,寫人的作文,他們并不陌生,基本上都能抓住寫人的要點,如:外貌、動作、心理、神態、性格、品質等。但要寫出好文章來,那還是要多動腦筋。
這次習作教學完成后,我覺得還要從這幾個方面努力:
1.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找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的事件展開教學,從而表達出真情實感。《我敬佩的一個人》范疇很廣,本單元圍繞執著追求這個品質,寫出了自己的敬佩之情。我在習作指導中也讓學生抓這個品質寫,但因學生平時缺少細心觀察,發現不了表現同學這種品質的典型事例,整堂課下來,總感覺是老師牽著學生在走。
2.要上好一堂作文課,不僅要關注本單元的訓練重點,還要吃透小學語文整個系列的作文要求。寫自己敬佩的人,要有側重點。
3.新課程標準提倡學生在習作中自由表達,讓學生“我手寫我口,我口述我心”。但要真正打開學生的思路,讓他們想說、樂說實在太難。每一次的試教,總是這么幾個學生在唱主角,更多的學生則是低頭不語,生怕老師叫道他。另外,我們的學生寫的能力比說的能力要強,也導致了作文課的沉默。以后,如何將作文的寫法指導與學生的自由表達統一起來,是我在習作指導中需深入研究的問題。
4.作文教學中,教師的鼓勵性、引導性評價語非常重要,我還要在這個方面多做一些思考。
【關于反思作文匯總八篇】相關文章:
關于反思作文匯總6篇03-05
關于反思作文匯總10篇03-04
關于考試反思作文02-26
反思作文匯總五篇03-06
反思作文匯總5篇03-06
關于考試的反思作文02-22
學會反思作文匯總6篇01-25
【熱門】反思作文匯總九篇01-25
成績反思作文匯總6篇01-24
生活反思作文匯總8篇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