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京華煙云小說的讀書筆記(精選13篇)
《京華煙云》是一部好幾篇小說聯(lián)成的長篇小說,但不因此而成一部分散漫無結構的故事,而反為大規(guī)模的長篇。京華煙云小說的讀書筆記,一起來看看。
京華煙云小說的讀書筆記 1
小說《京華煙云》是林語堂先生旅居巴黎時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間用英文寫就的一部長篇小說,并題獻給抗戰(zhàn)期間“英勇的中國士兵”。小說英文名為《MomentinPeking》,后譯為小說《京華煙云》。在寫書之前,林語堂先生原本打算將《紅樓夢》譯作英文介紹給西方讀者,因故未能譯成。后決定仿照《紅樓夢》的結構寫一部長篇小說,于是便寫出了小說《京華煙云》。有趣的是此書成為他最具代表性的幾部小說之一,也成就了他文壇的地位。溫聞名遐邇的美國《時代》周刊評價稱小說《京華煙云》“極有可能成為關于現(xiàn)代中國社會現(xiàn)實的經(jīng)典作品”。小說《京華煙云》這部小說雖然是用英文寫成,卻極富中國文化底蘊色彩,非中國人是很難看出來的。如小說對姚、曾兩家深宅大院的描寫:古色古香的紫擅木家具、屏風、八仙桌、石獅把門;琳瑯滿目的亭臺樓閣、花園池塘。這些不僅使迪菲的外國朋友再三感嘆,也讓中國的讀者也有些應接不暇。書中亦有涉及甲骨文、古董、陶瓷、古畫、京劇、二胡等內(nèi)容的描述,又有佛教、道教文化思想的滲透。此種極具中國特點的小說,對于西洋人看書的習慣,是很難能體悟出來。正如書中談《紅樓夢》之處,當然非未讀《紅樓夢》者所能欣賞的。也有幾處諷刺某一派人,也得中國人才能領會。
本書大體上講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從1901年義和團運動到抗日戰(zhàn)爭30多年間的悲觀離合和恩怨情仇,并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凱篡國,張勛復辟,直奉大戰(zhàn),軍閥割據(jù),"五四"運動,"三?一八"慘案,"語絲派"與"現(xiàn)代評論派"筆戰(zhàn),青年"左傾",二戰(zhàn)爆發(fā)等歷史事件,全景式展現(xiàn)了現(xiàn)代中國當時社會風云變幻的歷史風貌。但本書對現(xiàn)代中國人的生活,既非維護其完美,亦非揭發(fā)其罪惡;既非對舊式生活進贊詞,亦非為新式生活做辯解。用林語堂先生本人的話來講:“本書只是敘述當代中國男女如何成長,如何過活,如何愛,如何恨,如何爭吵,如何寬恕,如何受難,如何享樂,如何養(yǎng)成某些生活習慣,如何形成某些思維方式,尤其是,在此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塵世生活里,如何適應其生活環(huán)境而已”。的確,讀完小說《京華煙云》會發(fā)現(xiàn)此書確向西洋人介紹了一個真實、深刻、完備的中國社會。
林語堂這位藝術大師,用小說《京華煙云》這樣一部中國近代的史詩。真實、深刻的記錄了從1900—1938年的中國歷史;記錄了那個時代老北京人的喜怒哀樂;記錄了那個時代中國人或沉睡或激憤的精神世界;記錄了那段不會被忘記的屈辱與傷痕。
京華煙云小說的讀書筆記 2
小說《京華煙云》這是一部中國近代的史詩。他記錄了從1900—1938年的中國歷史;記錄了那永遠不會被忘記的屈辱與傷痕;記錄了那亙古不變的老北京的喜怒哀樂。
小說《京華煙云》這本小說是林語堂先生25中英文著作中最有分量的一部作品。900頁45章。將近代中國描繪出一幅生動的風貌。1938年諾貝爾獎獲得者賽珍珠女士就是以這本書熱烈的推薦林語堂做候選人的。
小說《京華煙云》這本書的名字吸引了我,促使我不由得想去了解在那層層煙云中究竟發(fā)生了些什么樣的故事。吸引我去了解我生長的這塊土地的歷史。在我的認識中這本書主要以主人公姚木蘭的人生為主線,反映了當時那段從安逸但卻到處曼延著腐敗轉向最終膨脹爆炸但卻充滿團結與希望的中國社會。姚木蘭,一個出生在北京富豪家中的千金,她沒有金枝綠葉的傲慢與嬌貴,更沒有傳統(tǒng)的陳腐觀念。她完全是朝陽下的一朵玉蘭花,高雅卻不失單純;聰穎卻不失賢淑。一個剛柔相濟的女子!故事從木蘭兒時一直寫到她人生之秋。寫她的童年趣事,被義和團紅燈照拐買最終獲救回家;寫她的深深埋葬在心底的愛情;寫她美滿的婚姻;寫她的喪女之痛;寫她在逃難途中的善行以及她在道家思想影響下的思考。故事是以兩個家族的人物命運來展現(xiàn)了舊中國的文化、政治與生活。各種性格各種階層的人物給北京城增添了萬種風情。有畫家齊白石、哲學家林秦南、思想激進的青年學生、不畏犧牲的愛國青年、奢靡荒淫的政客、海外歸來的學者、以及一些富商、和尚道士、日本**和**。讀來頗令人有中身在其中之感。
我喜歡的也是小說《京華煙云》本書最閃光的一點就是其中的順乎自然的道家思想。那之中似乎充滿了智慧。把生死、富貴、人生苦樂看的那般透徹。這不禁讓我對莊子肅然起敬。莊子的哲學在書中影響了姚思安、姚木蘭和孔立夫。你一翻開來,起初覺得如奔濤,然后覺得幽妙,流動,其次覺得悲哀,最后覺得雷雨前之暗淡風云,到收場雷聲霹靂,偉大壯麗,幽然而止。留給讀者細嚼余味,忽恍然大悟;何為人生,何為人夢也。演繹了一場如夢般無涯的人生。
小說《京華煙云》書中第三部分是“秋季歌聲”引用莊子的話是“臭腐化為神氣,神氣化為臭腐。”生死循環(huán)之道為宗旨:秋天樹葉衰落之時,春已開始,起伏循環(huán),天道也。故描寫戰(zhàn)爭用這個道理便為舊中國的衰老意味著新中國的萌芽。故書中有“晚秋落葉聲中,可聽出新春的調(diào)子,及將來夏季的強壯的曲拍”等語。
還有一段論人生的永生與寶石的永生的。寶石的永生是單純的,它無情無感。而人的永生是種族的,他們是熱血的動物。這其中的道理也許我永遠都不會全弄明白,但我依然不得不承認其中的神秘與偉大深邃。
小說《京華煙云》作品的最后一部分“秋季歌聲”描繪了戰(zhàn)爭中的`中國,那悲慘的場景猶如就在目前,不禁讓人有種“觸目傷懷”的沖動。中華民族是從屈辱中獲得重生的,書中提到在殘酷的戰(zhàn)爭面前堅韌的中華兒女寧愿選擇流離失所的日子也不愿當亡國奴,戰(zhàn)斗就一定會有犧牲,但年輕的炎黃子孫仍然為了保衛(wèi)國家民族這個神圣的使命去付出,去奉獻,這樣洪峰般壯烈的場面,使我這個另一個時代的中國人感到自豪。我的心在震動。同樣是在這樣一片美麗的蒼穹下時空隧道的那一頭的同胞竟遭受著不一樣的苦難。日本對中國犯下的罪行將永遠刻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我們要立下亙古不變的誓言:強大我們的民族,讓光榮與繁榮環(huán)繞著它,不要再讓它神圣的名字受到外人的褻瀆!因為我們身上留著同種的血液。
京華煙云小說的讀書筆記 3
最近在看林語堂的《京華煙云》,說來慚愧,長到20幾歲,很多名著都沒看過。記得當時是看到網(wǎng)上書城有一個影視原著的欄目,瞥見《京華煙云》的原著者是林語堂先生,突然來了興趣開始讀這本書。林先生的名字很熟悉,應該是高中的時候讀過他做的文章,依稀記得他是我的老鄉(xiāng),以及文字的功夫十分了得。
我本是一個很挑剔讀書的人,喜歡的書,看上幾遍都不煩,比如《紅樓夢》,不喜歡的書,就算勉強自己去看也是怎么也看不完,比如狄更斯的《大衛(wèi).科波菲爾》,十年前讀到哪里,現(xiàn)在還是讀到哪里。說的是北京城里幾戶富家的少爺小姐們在動蕩年代的愛情生活故事。林先生頗有些有意思的.句子,讓人看了不禁贊嘆,有時候給人似曾相識見紅樓的感覺,比如銀屏說:我又不是你們家買下的人,總有一天要離開了這里,嫁給平實莊稼戶的。不是很像襲人對寶玉說的一番話嗎,巧的是所處的情形也相似。又比如說到木蘭大婚,有四人專管杯盤碗碟,有四人專司迎賓送客,有四人只管.......等等,像不像賈府大喪鳳姐兒指揮的場景;還說到姚家買下王爺家的花園,連園景都修得像大觀園似的,還有“青紗櫥”,樓臺水榭等等。
對林先生的生平并沒有研究,不過借著字里行間猜測莫非林先生也很喜歡《紅樓夢》,《京華煙云》里相似的場景是向曹先生致敬來著,不過僅僅猜測而已。這是我自己在讀書時發(fā)現(xiàn)的一點樂趣,覺得很有意思。讀書真是一件可以讓人平復心情的好事,雖然我說不上什么具體的道理,不過確實對我有這樣的效果。每每看到精妙的句子,就覺得實在是絕妙之極,恨不得自己也能寫出這樣的佳作,把好詞好句收集起來,閑暇時候點評點評或做點發(fā)展擴充,實在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年少的時候認為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現(xiàn)在看來讀萬卷書和行千里路同樣重要。書中沒有黃金屋,也沒有顏如玉,書中卻自有一份韻
京華煙云小說的讀書筆記 4
我原本計劃是每個月讀一本書的。結果,計劃中的第一本書果真耗了我一個月的時間才得以讀完。其實,制定此計劃的原因,不過是想提升自我的文化水平,簡簡單單的做一個知性女人。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也有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其實,我不需要一定得讀懂它的意思,也不需要尋找顏如玉,只是希望通過讀書,可以開拓自己的視野,也能夠帶領自己走向一條文學道路。
京華煙云,作者林語堂,此書是中國現(xiàn)代史上的一部文學巨著,曾經(jīng)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對于林語堂的作品,我僅讀過這一本,對于他本人的了解,也僅從此書開始。將現(xiàn)代文學與古代神話相比較,我自然是萬分喜歡古代神話的,因為,我總覺得現(xiàn)代文學太過直白,也比較復雜,讀起來遠不如古代神話所帶來的新奇、有趣;特別是對于古代歷史的研究,我猶為喜歡。之前在長安上班的時候,圖書室里有《中華上下五千年》讀本,有《世界上下五千年》讀本,有各個皇帝、妃子、詩人傳記,都被我每周一本,如饑似渴般的吸收到腦海里。
我讀《京華煙云》的.起因,說起來很可笑:那天在當當網(wǎng)淘了一本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見》,被身邊的同事看到了,就順便要我?guī)退灿喴槐尽毒┤A煙云》,于是便一起下單。等收到書的時候,我便被這兩本書的封皮所吸引,感覺是特別的舒服。便央求她,我們相互換著看書。但是后來,我便搬來了深圳上班,而那本《人生若只如初見》也在阿珍離廠的時候,被帶來的深圳,至于《京華煙云》我更是沒有機會去借來看了。
人的心理就是這樣:越是得不到的,便越覺得美好。對《京華煙云》的思念,便從長安帶到了深圳。終于有一天在網(wǎng)上找到了電子檔,趕緊下載到本地電腦上轉換為txt格式,放在手機里慢慢的欣賞。從2010年1月份到2月5號才終于將此小說看完,看書的時間也是很短,每天晚上睡覺前,拿著手機看上半個小時,堅持每天都看,才得以知道最后的結局。雖然結局不像結局,留給我無限遐想:木蘭最后到了四川嗎?暗香他們一家可曾平安?還有博雅這個姚家的獨子后代是否安然無事?當了兵的肖夫和表哥在戰(zhàn)線是不是平安勝利?
這本書,剛開始讀的時候,我以為就像是在介紹三大家族的成員和他們的得勢,從戰(zhàn)爭開始打,到木蘭丟失;從曼娘結友,到木蘭與立夫相識;從木蘭與家人團聚,到姚家與曾家結親;再從曼娘嫁與曾家,到木蘭暗戀立夫;從牛家得勢,到與曾家聯(lián)姻;直到最后三個大家族,分散避難,家破人亡。這是一部長篇巨史,一部介紹家族由盛到敗的縱向史記。以木蘭為中心,展開各個家族的述訴,與之關聯(lián)的一切故事,包括悲歡離合。
總止,這像極了一部《紅樓夢》的翻版,特別是關于黛玉、寶芬、阿非與銀屏這幾個人的愛情故事。看完之后,略作感想,特此書寫,不成文,僅共娛樂一番。
京華煙云小說的讀書筆記 5
花兩個星期讀完了小說《京華煙云》,的確是好書,對于我高一的閱讀水平恐怕是個挑戰(zhàn)。讀完了,第一感覺是,書中故事娓娓道來,平淡如水,但是蘊藏著極其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尤其原文以英文著成,不啻是向外國打開一面解讀中國人、中國文化的窗子。
看書前就看過新版的小說《京華煙云》電視劇,讀過原著,才知道,電視劇改編的實在是太離譜了,簡直把應有的內(nèi)涵一掃而光,也許作為電視劇,要改編這樣一部缺乏戲劇矛盾的作品,非如此不能引來觀眾,恐怕也是很無奈的。對于書中關于中國的婚喪嫁娶、衣食住行,細致如怎么用鳳仙花染指甲,怎么裹腳,妻妾地位的差別,怎么抽**、抽白面,壯闊如天南地北的美景、美食,政治上的勾心斗角,投機鉆營。這些知識的介紹只是自然而然的串場,更大的成功還在于一個個頗有個性的人物。
《紅樓夢》人物之多煞是壯觀,這部小說被稱為現(xiàn)代版《紅樓夢》,任務數(shù)量雖遠遠不及,但每一個都很成功。,木蘭崇尚美的事物,喜歡奇思妙想,而又通情達理,心地善良。莫愁溫婉聰慧,身為富家之女卻毫不驕縱刁蠻,相夫教子以為樂,讀書筆記大全《》。這兩姐妹可說是中國傳統(tǒng)的大家閨秀了,實在讓人喜愛。而立夫正直、爽朗、滿腹才情,又急躁易怒,以天下為己任,是中國近代那些知識分子的一個典型代表,他把妹妹嫁給陳三那一段叫我這個現(xiàn)代人看來都太過“現(xiàn)代”了。
故事主要描寫的是主人公們生活的`變遷,背后的大幕卻帶有十足的政治色彩。
講那一階段的事,是不得不于政治相關的。他們因戰(zhàn)爭而逃離,因政變而恐慌,正是因為發(fā)生在那個年代,故事才更具現(xiàn)實意義。書中的木蘭想過平凡的生活,而縱觀整個歷史,若是真有這么一個大家族,在動蕩的歲月里,他們也真的是平凡的逃難者、掛念骨肉的父母、思鄉(xiāng)的游子。正因為是從平民的視角,而非純粹戰(zhàn)爭的描寫,才更能體會到那種驚心動魄的可怕,因為讀者和他們一起成長,那種體會也更加深了一層。其實真正讓讀者覺得描寫生動的,不是渲染血腥,而是讓讀者對遭遇恐怖的人“熟識”,仿佛他一直在你身邊。
這真的是一本好書,它包含的豐富的知識超越了一般的小說,也許還有些我現(xiàn)在沒能深刻體會的內(nèi)容,N年以后,也許我想起某一頁、某一段,又會心生感慨吧!
京華煙云小說的讀書筆記 6
開始認識《京華煙云》是由于其電視劇的熱播,我看了幾集,便對原著產(chǎn)生了興趣,我明白了這是國語大師林語堂的經(jīng)典之作,
故事是從義和團運動一向延續(xù)到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的時候,主人公姚木蘭從一個小姑娘變成了中年婦女。魯迅的文章寫的是這個時候人民群眾的愚昧麻木,而林語堂是在歌頌中華的傳統(tǒng)美德與應對外來者侵略時一個富貴儒商家庭的變遷故事,從而贊美保家衛(wèi)國的勇士們。
《京華煙云》文字典雅平和,亦柔亦剛,糅合古今。雖然原著是用英文寫的,但我卻認為僅有中國人才能體會到其中的內(nèi)涵,沒有浮華的文字,卻依然美麗古樸,字字句句中流露著林語堂對這片土地與文化的熱愛。全書充滿濃濃的中華文化,中華情感。文中有“有佳話,有哲學,有風俗,有深談,有閑聊,更有時代變遷時特有的語言習慣。”《京華煙云》猶如一杯甘露,又似一曲極為抒情的大提琴獨奏,在黃昏的庭院里。
《京華煙云》思想美。全書受老莊思想的影響,能夠看出林語堂很收道家思想的熏陶。每一章的開頭都有一小段莊子的話,比如“夢飲酒者,旦而哭泣;夢哭泣者,旦而田獵,
讀后感《《京華煙云》讀后感》。”雖然我看不懂那是什么意思,但我相信那和一章的資料有哲學上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其思想美更體此刻對民族災難與傳承感知和認識上,讀罷全文,我還有一種心緒難平的感覺,好像對我腳下的這片土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讀罷全書,意猶未盡,在作讀書筆記的時候,我相當于再看了一次本書。越是品味,越是反反復復地讀。我越覺這書之妙。
姚思安,一個深受道家思想熏陶的智者,性情隨和,胸懷寬廣,為人坦蕩,關心兒女。正是在他的教導下,才培育出兩個冰雪聰明的女兒,在那個時代,他的思想比較開放,他不叫他女兒裹腳,他讓女兒受現(xiàn)代教育,卻都有著傳統(tǒng)女子的完美之處,還教木蘭識甲骨文。最終他因憂國憂民而病臥不起,當他在臨終前,曾要求見牛素云一面,他說了句“記住你是中國人。”也許正是因為這句話,才拯救了牛素云的靈魂。
我很喜歡木蘭,富有才情,柔美婉約,給人以靈動之美。她從小便識甲骨文,知書達理,并且女身男命。書中有一段講木蘭在杭州過著粗茶淡飯的生活,她用自我對生活的理解和熱愛,讓她的家庭充滿世俗的歡樂和享受。她作的美食,她房子的布置,她悠閑歡樂的生活,可是丈夫蓀亞卻放蕩不羈,不甘平淡,喜歡曹麗華那樣的新式女子。應對丈夫的背叛,她以她特有的方式,憑借她的智慧和毅力讓問題迎刃而解,從而維持好她的婚姻。我也很喜歡莫愁,莫愁是個沉穩(wěn),節(jié)檢,教養(yǎng)好的富家小姐,她是個思想成熟,性格穩(wěn)健,遇事有主見的女子。之后立夫娶了她是他一生的'幸事。當立夫出事后,她能沉著應對,把立夫平時的文件都燒掉。她還很孝順,婚后還親自孝順母親。我最佩服的就是她了解木蘭和立夫之間的這種感情,她能夠理解,能夠把事情處理得很好,不會讓他們?nèi)齻人之間感到尷尬。
曼娘是中國傳統(tǒng)婦女的典型,謹守禮法,矜持自重。她理解了傳統(tǒng)的思想教育,并將這些思想貫徹到了行動上,甘愿地以清白之身為丈夫守了一輩子的寡。她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可是我認為那種感情,遠不是這樣的話能夠解釋的。書中還有一段是姚思安預言到中國戰(zhàn)爭爆發(fā)的必然性,把中國能否戰(zhàn)勝的問題歸在了曼娘對于中國是否應當打仗的態(tài)度上,看似很荒謬。但其中應當有很大的原因吧。我的理解是像曼娘這樣封建制度的受害者,也能夠有反抗日寇的決心,那么中國又怎樣會沒有期望呢其實曼娘自我也很矛盾的,我認為她也是不斷跨越傳統(tǒng),她還和木蘭一齊去看過電影呢。
京華煙云小說的讀書筆記 7
昨天晚上終于讀完了《京華煙云》,很厚的一本名著。有多久沒有完完整整的讀完一本厚厚的書了?自問自答:“好久了。”真的好久了,就到記不起來上一本讀的是什么,在什么時候。當我看完這本書的最后一行字時,我莫名嘆氣。而后的一天時間里,仿佛還是在那段亂世之中,扎下根出不來,也不想出來,多呆一會兒,總是好的。
如今,我的腦袋里有了兩個木蘭的存在。一個木蘭,巾幗英雄稱豪杰,不懼強敵勇向前,是我們朝朝代代贊揚的對象,古書記載,勵志故事,動畫形象,讓國人無人不知,家喻戶曉。而另一個木蘭,只是存在于林老的筆下,存在于讀過《京華煙云》的讀者心里。機靈活潑,端莊大方,時髦新派,拋棄舊習,思想自由奔放,敢作敢當,是當時整個時代的先鋒。書中的前言是林老之女林如斯所寫,她說林老當時說過:“若為女兒生,必做木蘭也!”可見林老對于木蘭的鐘愛。此處的木蘭,沒有巾幗的英雄奇跡,更現(xiàn)實更生動,讓人不禁大聲感嘆:“不做巾幗此木蘭,必做書中彼木蘭”!
書中的人物和關系結構是我讀過的所有書中第二復雜的,第一便是《紅樓夢》了。很巧,林語堂先生終生癡迷《紅樓夢》,對于龐大的人物體系細化之分,想必當時也受益于《紅樓夢》。書中只是描述了曾,姚,牛三個富貴家庭的起落和變遷,僅僅三個家庭,伴隨著時代的變化,讓我們仿佛看到了當時封建落后又努力掙扎的.中國。
姚家,一個不參與政治的生意人家,產(chǎn)業(yè)遍布江浙。姚思安是道家的追崇者,這位老先生在整個過程中是唯一一個讓我想不出缺點的人,人無完人,也許我沒有參透看到。姚先生的思想的極度自由的,在看書時我就在想,如果他再年輕十歲二十歲,會不會和他的女兒一樣,積極適應新社會,崇尚新思想。也許是因為年紀,姚先生的這種自由思想沒有明明白白的說出來,但是在兒女身上,得到了最明顯的體現(xiàn)。即使到最后先生云游四海十年,我沒有不理解,一個靈魂自由的人,即使山河破敗炮火連天,又怎么能擾他清凈?
京華煙云小說的讀書筆記 8
最近在讀一本書,是文學大家林語堂先生寫得《京華煙云》,讀過之后,感慨萬千,在人的這一生當中,有一些細微之事,本身毫無意義可言,卻具有極大的重要性,事過境遷之后,回顧起因果關系,卻發(fā)現(xiàn),其影響之大,孰可驚人。本書講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帶家族,從義和團運動到抗日戰(zhàn)爭30多年的悲歡離合和恩怨情仇,展現(xiàn)了現(xiàn)代中國歷史歷經(jīng)風云變幻的歷史風貌,被稱為“新時代的紅樓夢”。
書中講述了姚木蘭這個傳奇女人的一生,一位女子,能容湘云與寶釵于一身,必然是不同凡響的,湘云是天真爛漫,可愛動人的,寶釵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是博學,通情達理。融合了她們特點的女子,大概是男人心目當中,最理想的佳偶吧。
《京華煙云》不僅是一本以主角為表現(xiàn)的,波瀾壯闊的家族史,也是一部民國的時代傳奇。
浮生若夢,是我讀完這本書的第一印象,人生真的是一件很奇妙的事,當它和整個國家和民族的興亡聯(lián)系在一起,當它在風云變幻的時代里,有過種種起伏,那么在地域的無限,歷史的無涯里,生活會變得更加悲壯,而在那個時代,木蘭是個幸運的女子,卻也是一個,不那么幸運的女子。如若說孩童時的木蘭,覺得她像湘云那樣,天真自然,隨著年齡稍長,木蘭變多了幾分寶釵的氣質(zhì),她懂得照顧自己的妹妹們,也懂得忍讓壞脾氣的哥哥,仿佛天生便懂得賢良淑德,情不自禁,讓人想起大觀園中,那個通曉人情,優(yōu)良賢惠的寶釵。但木蘭這一生過得,最讓人覺得通情達理的一件事,也正是我所看到的這本書的靈魂之所在,那就是木蘭的婚姻觀,因為她相信宿命論,書中這樣寫道:木蘭相信個人的婚姻大事,是命里注定的。那天夜里,她無法入睡。事已決定,無可反悔,只好如此。她開始在心里思索孫亞,記得她在運糧河的船上第一次看見他時,那么個男孩子,向她咧著嘴憨笑。命運真是把他們倆撮合在一塊兒了!好多不由人做主的事情發(fā)生、演變,終于使人無法逃避這命定的婚姻!她想起孫亞的模樣,想到她同他相處是多么輕松,因為她全不怕他。
看完全書,在反過來重新讀這段話的時候,我的心里,稍稍對木蘭的處境,抱有不平,因為那個時候,木蘭的心里是愛著立夫的,她覺得立夫的思想是能和她產(chǎn)生共鳴,立夫的為人善良,品性端正,文采豐富,是她理想中伴侶的樣子,可惜的是,她與立夫沒能夠早早的遇見,在木蘭小的時候,被人販子拐走,后來被曾大人所救,看見木蘭聰慧靈敏,會識甲骨文,長得標志,再加上木蘭的家世背景豐厚,曾家就一心想納木蘭為自己的兒媳,兩家因此也就成了世交,倒不是說我不看好木蘭和孫亞這對青梅竹馬,而是說木蘭如果出生在21世紀這個新時代的環(huán)境下,她大概會找立夫訴說自己對他的愛慕,并且只要立夫也表達出自己對木蘭的喜愛,那么木蘭便會取消婚約,而與自己的真愛在一起,因為在書后面描寫中寫到,木蘭在和立夫單獨在泰山上一起欣賞無字碑的時候,她的內(nèi)心是激動的,兩人沉默地看著無字碑,后來立夫的一句話讓我為他倆的愛情而感到惋惜:“這個無字的碑文,已經(jīng)說出了無限的話。”木蘭也說出了謎一般的話:“因為石頭無情。”經(jīng)過他們外出旅行,這次短暫的`相處過后,木蘭也深深的體會到,只要接近立夫,她就會快樂而滿足,她和立夫的談話,都富有精神上的深意。在其今后的生活里,她雖深愛著孔立夫,但她也始終沒有背棄過她的婚姻,她也從沒有懷疑過,自己對孫亞的愛,雖然,兩種愛的層次大不相同。
我對《京華煙云》這本書的愛,大抵都源自對木蘭這個可愛的女孩,不過木蘭的一生,卻不僅僅是這么簡單而已,隨著林語堂先生筆下的這個故事,開始深入,發(fā)展,木蘭的一生,也即將迎來一段又一段的波瀾起伏。
這本書里充滿了智慧,讓我在讀完之后,仿佛是自己經(jīng)歷了這曲折而又浪漫的一生,合上書本,閉上眼睛,再次回味那些令我心動,流連忘返的詩詞,道家的思想,如果換做是我出生在這樣的家庭里,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長大,我又該做出怎樣的選擇呢?是走命運給我安排的道路,還是聽從內(nèi)心最真實想走的那條路,我陷入了困境,但是,無論做出什么樣的選擇,人生后面還是有很長的一條路要慢慢地走過去,不同的選擇會帶來不同的結果。于這個宇宙而言,所有人都不過是蒼茫天地中的一粒微塵,而這宇宙是何其浩渺啊,繁華不過轉瞬,幾十年的故事,眨眼間便結束,留下的只有易異地回敬。《京華煙云》是一個時代的挽歌吧,沒有人能給我們直接的回答,只有枯葉落地,仿佛一聲深沉的嘆息,我們恍惚間,也似乎聽到了,新雨過后,嫩根拔根生長的呼吸聲,如枯木逢春,這一切,都百廢俱興,《京華煙云》這個故事,并不是時代的挽歌,而是新時代的前奏。
京華煙云小說的讀書筆記 9
可能習慣所致,一年所讀書目是從春節(jié)開始算的。因此,讀書計劃也是從春節(jié)結束來到學校開始執(zhí)行的。
2月24日離家返校,在火車上開始2018年讀書旅程。讀的是《京華煙云》(Momentin Peking),于昨日讀完最后一頁,大約兩周時間。期間亦偶然間讀了楊紅櫻的《漂亮老師和壞小子》,名字聽著就頗有網(wǎng)文的味道,對于內(nèi)容我亦是不喜。此文將主要談及我對于《京華煙云》的一些讀后感以及2018年讀書計劃,最后會插一些對《漂亮老師和壞小子》的吐槽,以及對楊紅櫻其他作品的一些看法。純粹個人見解,不喜勿噴。
京華煙云的故事線從太平天國運動開始,到抗日戰(zhàn)爭結束。有對老北京風土人情的懷念,亦有對中國人心理一些反映反思。有對道家學說的闡釋,也有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欣賞。雖有些地方有所不贊同,但其對中國人心理理解深且透,能夠很好地幫助讀者以第三視角去解讀中國人所思所行。
文中有一段是辜鴻銘對女性之美的.觀點:“我以為使女人看來高貴文雅的,第一要膚色白嫩——這種自然的高尚要從舉止的優(yōu)美得來。并且只要少在大庭廣眾間拋頭露面,你也能獲得精神上精神上的自然的高尚。女人一旦不裹腳,把蒲扇般的大腳各處踩,她就失去了女性體態(tài)上道德上的特質(zhì)。”這樣的言論在今日看來,簡直使人氣憤。但在當時,一眾無論新派年輕人還是傳統(tǒng)文化浸染下長大的人,對此不說以反駁,竟是深為贊同。將女人的痛苦和束縛,名以為“美”!這“美”在何處?
先不論從古至今,對于“美”從無定義和標準。但以壓迫他人,限制他人為美,本身是男權社會下的一種變態(tài)審美。雖書中對曼妮多是溢美之詞,我卻難以欣賞!嫁給病痛中的心愛之人,為其沖喜,企圖保佑其早日康復。這是人之常理,尚能理解。但是,一生為其守喪,不得再嫁。曼妮竟并未覺得有何不妥。甚至,年輕守寡之時,輕易不能出門。木蘭一時興起,帶她去看時興的電影,回來還被公公指責不守婦道。這是多么可怕的道德壓制,曼妮不以為有不正確之處,作者亦覺得理所應當。素云雖仗著家中權勢飛揚跋扈,但是因其不能生育,即使在作者看來,竟也是她的罪過。作者批判她的性格之跋扈愛財,這符合社會道德。但是字里行間,因其無傳統(tǒng)中國女子的含蓄內(nèi)斂,對她有著滿滿的惡意。于我來說,是我不能喜愛林語堂的地方。不過,也能看出林語堂即使移民海外,骨子里還是一名傳統(tǒng)中國文人。
全書對木蘭的刻畫著墨最多,形象亦最是豐滿生動。整個故事以木蘭走失開始,木蘭攜稚小入蜀逃難結束。木蘭小時便不同凡響,異于同時期其他女子:不裹腳、識得甲骨文、有男兒胸襟。她常常異想天開,想常人之不想,行常人所不行。精神層面來說,她和立夫最是契合。可惜因生于那個時代,遵循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嫁給了平凡庸庸碌碌的孫亞。雖書里用算命的學說分析,土命的莫愁比金命的木蘭更適合立夫。可是立夫的才干,若有木蘭推動,也許他倆都能有更大成就。可惜,他們不覺得遺憾,只覺得這是命,他們的婚姻就應該這樣。木蘭愛立夫,這毋庸置疑。立夫是否愛木蘭,卻有點含混不清。在我心里,木蘭和立夫始終是天造地設的一對。莫愁之保守,孫亞之傳統(tǒng),對立夫和木蘭簡直都是限制。書中作者對這兩對的結合,頗為贊同。對木蘭和立夫感情的克制,莫愁和孫亞的體諒包容,也是贊譽的態(tài)度,這更讓我覺得生氣。精神上的出軌,難道不比肉體上的出軌更可恨么?
總體來說,這套書值得一讀。林語堂在《紅樓夢》的啟發(fā)下,寫下了這本書。其境界和思想高度卻未能達到曹雪芹的高度,甚是可惜。
接下來簡單說一說對楊紅櫻小說的一些看法。一年前在學生的帶動下看了《笑貓日記》和《淘氣包馬小跳》,覺得總體來說是不錯的讀物。簡單易讀,趣味性強,能夠吸引孩子們看書,這是她的優(yōu)點。但是,文章邏輯混亂、故事牽強、語言蒼白匱乏,讓人覺得難以接受。由以剛讀完的《漂亮老師和壞小子》過分,一邊讀一邊吐槽不已。其文和網(wǎng)文無異,除了對教育的一些看法以外,毫無可讀性。
經(jīng)過春節(jié)的懶散和開學初的忙亂之后,終于調(diào)整好心態(tài)和時間,將2018年讀書計劃整理出來。在此貼出,有二用意:一為提醒自己;二為眾人可監(jiān)督自己。
今年,重點將回歸到英美文學上,上半年將兼顧兒童文學(主要是學校圖書室有超級多很好的兒童文學作品,包括繪本、小說、散文和各類科普類書籍)。零零散散讀的《繪本》若實在精彩,或一時想起,可能在讀書札記里提及,但不作為主場。
京華煙云小說的讀書筆記 10
彈指一揮間,人卻已走遠。人的一生看似漫長,實則短暫,不過是過眼云煙罷了。近來看了林語堂先生的《京華煙云》,對這一感受更加深刻。
《京華煙云》是林語堂先生1938年至1939年間用英文寫的長篇小說,講述了北平姚、曾、牛三大家族從1901年義和團運動到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這三十多年間的悲歡離合和愛恨情仇。展現(xiàn)了現(xiàn)代中國社會的動蕩年代的風云變幻與歷史風貌。
全書辭藻優(yōu)美,華麗而務實,富含哲理,誘人深省。且舉一例,莫愁在與紅玉分析《紅樓夢》時說到:“林黛玉太柔弱,寶釵太能干,寶玉哥哥太女人氣,人嘛,很少有完美的。做人太完美了,在生活里不是留下遺憾,就是留下虛假。”這段話將民國時期女子說話的風格、方式表現(xiàn)的惟妙惟肖,情感淋漓盡致,且讓人從中捕獲真理。書中,這樣的句子數(shù)不勝數(shù)。讀一遍,品一次,似有收獲;再讀一遍,再品一次,再有收獲;讀多了,品透了,弄懂了,也就學到了。這是《京華煙云》的一大特色。
此外,我欽佩的是作者對于人物的刻畫,外貌、性格、脾氣秉性,活靈活現(xiàn)。富有才情,向往自由的姚木蘭;沉著冷靜,思想成熟的姚莫愁;多愁善感,體弱多病的馮紅玉;溫文爾雅,不幸早逝的曾平亞;卑鄙無恥,賣國求榮的牛懷瑜——————他們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善良,或狹隘;性格鮮明,特點突出。讀者閱讀時仿佛讀的不是故事,而是以其中一個人物的身份在經(jīng)歷人生。
作為萬千讀者中的一員,我喜歡姚木蘭,她是晚清女子向民國女子過渡期間的一個特殊產(chǎn)物,有著封建女子的部分思想,她會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結婚生子,相夫教子,封建女子溫柔,賢惠,含羞的特點在她身上都存在;但她身上同樣存在著新社會的新思想,她會去電影院看電影,會去小館吃飯,會不拘泥于禮節(jié),常常天馬行空,被丈夫孫亞戲稱為“秒想家”。我想,她若是男兒身,她會活得更精彩,更灑脫。相反,我厭惡孫曼娘,盡管她極其美麗,極其乖巧,但她過于含羞,做作,在我看來,時常不知好歹,典型的封建小女子形象。不過,這很難去怪她,自幼接受儒家教養(yǎng),和大多數(shù)封建女子一樣,不過是封建的產(chǎn)物罷了。
《京華煙云》是小說不假,是虛構的同樣不假,但它不僅僅是消遣品,更具文學價值。它的價值體現(xiàn)在兩方面:
一方面,作者在建構整個故事時必然要穿插一些線索,而這些線索正是其價值所在。其中就安插了袁世凱篡國、張勛復辟、直奉戰(zhàn)爭、軍閥割據(jù)、五四運動等一些真實歷史事件。這不一定可以使我們學到些什么,但至少可以讓我們知道些什么。
另一方面,整個故事的背景是從晚清最后幾年到抗日戰(zhàn)爭的爆發(fā),在這樣一個大的混亂動蕩的'背景下,《京華煙云》展示了一幅漫長的歷史畫卷,闡述了中國的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以及佛家思想,哲學性十足。向世界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這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書中雖描述了短短的幾十年,但由于時代的不斷變遷,前后變化也極大。從晚清到民國的過度,從長袍到西服的變化,從腐朽頑固到頗具開放的改變,一前一后,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沒有充水的地方,都是精華,滿是精彩。
通過細節(jié),讀者可以了解到富貴人家的奢侈享受,可以看到各式女子的各式各態(tài),可以同情貧苦人家的奴顏婢膝,可以痛恨漢奸走狗的奴顏媚骨。
有的時候,活著容易,活好不易;有的時候,活著不易,活好簡直成妄想。光怪陸離的年代,看多了也就習慣了,只是可憐了那個年代的人們,或頑固,或開明,或保守,或左傾,無一例外,可憐!
京華煙云,表示的大概就是瞬息而過的意思吧,再美的煙花也只有剎那的美麗。人的一輩子其實就像是煙花,有過輝煌,有過低谷,有人喜歡,有人討厭,不論如何,遲早會落幕,珍惜當下吧!
就寫這些吧,文筆太差,空有滿腔情感卻無法轉化成文字,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內(nèi)心的震撼卻早已轉化成一種心境,我想應該會持續(xù)些日子吧。
京華煙云小說的讀書筆記 11
之所以會有讀《京華煙云》的想法,是因為對趙薇版電視劇《京華煙云》的喜愛。很多人喜歡趙薇演的小燕子,我卻喜歡《京華煙云》中的姚木蘭。初次看《京華煙云》這部電視劇時,我并不喜歡姚木蘭的角色,覺得姚木蘭太喜歡說道,喜歡用自己的學識智慧來馴服自己的丈夫。總覺得她和蓀亞不是一類人,和立夫才是,因為我實在是太愛電視劇中立夫的角色了。可惜的是有情人終未成眷屬,木蘭和立夫只能活在彼此的心里。
當我開始讀《京華煙云》這本書的時候,腦海中已經(jīng)形成了固定的人物見解。但是其實不得不說,電視劇版的《京華煙云》和小說差別很大,甚至可以說是披著《京華煙云》的書名,拍著民國時期的兒女情長。
我覺得書中的木蘭是中國文化和西方文明雙重影響下形成的一個近乎于完美女人。在書中我多次被木蘭的肚量,才智和灑脫所感染、所折服。木蘭對孔立夫的愛是真誠無暇的,對曾蓀亞的愛是忠貞不渝的。雖然木蘭沒能和自己喜歡的人走在一起,但木蘭和蓀亞也過得非常的幸福。木蘭和蓀亞在婚前沒有心蕩神怡的愛情,卻在年深月久中感情日漸濃厚。雖然這感情并不能占領木蘭心中孔立夫的位置,但足夠讓木蘭對蓀亞一生忠貞不渝。當孔立夫陷害入獄,木蘭為營救孔立夫所表現(xiàn)出的勇敢和至情至性,讓我感嘆這真是少見的奇女子也!雖然木蘭營救孔立夫的舉動,遭到了蓀亞的'吃醋和猜忌,但木蘭所表現(xiàn)出的淡定和從容,真的不是一般修養(yǎng)的女子能做到的。后來蓀亞在木蘭坦誠和肚量下,選擇信任自己的妻子,也是因為木蘭的人格魅力讓他乃至觀眾折服。
書中還有另一個人物——我最喜歡的木蘭的父親。姚父精神世界寬廣,為人處事豁達開明。姚父的描寫,很多都和中國的道有關,很多時候都能看到姚父關于莊子道德的思考。姚父的一生對于木蘭影響很大。木蘭記得很多父親對她的忠告,這使得木蘭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妥善處理。木蘭能夠養(yǎng)成這樣完美的品行也和她殷實的家庭背景密不可分,木蘭婚后和蓀亞到處玩耍,游山玩水,踏遍中國古跡,這使得木蘭一直不斷成長。我以為這就是我們現(xiàn)在流行說的“女兒要富養(yǎng)”的真正含義吧,既有物質(zhì)方面的大力支持,也有精神上的熏陶和培養(yǎng)。書中也描寫了木蘭人生的幾次重大變故,比如她的女兒參與學生起義被射擊,他們被迫離開北京逃離戰(zhàn)爭;她的兒子參加抗日戰(zhàn)爭等,這些災難迫使木蘭成長,使她變得更加堅強。
林語堂還把《紅樓夢》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中,紅玉讓我想到了林黛玉,一位有才華,有個性卻體弱多病的女子,最終為了成全自己心愛的人,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寶芬讓我想到了薛寶釵,一位沉穩(wěn)、冷靜又有些城府的女子。阿非讓我想到了賈寶玉,一個愛到處留情的男子。中卷部分的《庭院悲劇》顯然便是一出現(xiàn)代版的《紅樓夢》。我非常喜歡紅玉的那句對聯(lián):閑人觀伶伶觀人。這句話放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是那么警醒世人。你以為你看到的別人是怎樣的怎樣的,你覺得自己是主觀意識上的人,被觀察的是伶,然而反過來你又何嘗不是那個伶?
所謂“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便是如此吧!
京華煙云小說的讀書筆記 12
用了七天時間看完了《京華煙云》,書比電視好看,所以我喜歡看書,書中的人物更立體,更合理。我不是很相信現(xiàn)代的編劇們,經(jīng)他們修改后的名著們總是失了味道,走了調(diào)。
很喜歡看歷史,歷史總是那么的精彩,或許是因為留下來的都是歷史學家們精選下來的史料。最近研究歷史偏重于封建社會的家庭組成,在封建社會,女人大都被認為是男人的附屬,女主內(nèi),男主外。女人操勞于家務與孩子。有些地位的家庭,女主人的工作則更為繁重,管理下人,家庭外交,節(jié)假禮儀。封建大家族更像現(xiàn)在的家族式企業(yè),男主人是這個家族的品牌,大家要靠這個品牌過日子,所有的活動都圍繞這個品牌開展。女主人更像這個家族企業(yè)的CEO。管理家庭是一門很精深的學問,家人的和睦相處,家族的外在聲譽的保持與提升,內(nèi)在精神的堅持與傳承,家人和仆人的素養(yǎng)品德,子孫的教育,這都是耗人心血的。
在流傳下來的書籍里面,有很多類似于《曾國藩家屬》《顏氏家訓》之類的書籍,看來子孫教育都一個家族來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古時會有書香門第,官宦之家一說,也是家教不同。
之前讀紅樓夢,元春為這個家庭一直在隱忍,沒有自由。迎春太軟弱。探春太潑辣,惜春太執(zhí)拗。妙玉太孤傲。寶釵太圓滑。相比之下,黛玉比較真實,有才氣,但是對黛玉一直有說不出的感覺,總覺得有什么地方不對。而湘云更為我所欣賞,有才氣,不必黛玉差,又性格豪爽。讀了京華煙云之后對她們則有更客觀一點的認知,紅玉好比黛玉,太過聰明,凡是看的很明白,但是不知道如何排解,總是多愁善感,郁郁寡歡,心理上屬于不健全的哪種類型,把紅玉和木蘭莫愁一比,就很明顯的感覺到紅玉的不健康,人格上的不健全。電視劇里木蘭成了寶釵,所以電視里莫愁才會一直怨她的姐姐,她的行為給人帶來太多的心理陰影。太不真實,太過完美,沒有了自我。書本上的木蘭很好,活潑浪漫,奇思妙想。像是湘云。書本上莫愁也比電視上的更加讓人喜愛,某些方面像是襲人。
看了京華煙云很喜歡木蘭,她的人格獨立是我最羨慕的。她是好的女主人,同時她不拘泥于世俗,對自己的精神有很好的追求,在這種追求中,她得到滿足。木蘭和立夫是很好的一對,但是他們在一起不見的很幸福,木蘭會助長立夫的銳氣,不像莫愁可以克制立夫,木蘭也不見得會像莫愁那樣為立夫做出那么多的犧牲。那么木蘭就沒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奇思妙想,立夫也不會像蓀亞那樣包容木蘭。所以愛情不見得就是兩個人結合的最好理由。
思維有些跳躍,想起什么寫什么,希望這里會成我這個愛胡思亂想的水瓶座之人的涂鴉之地。
京華煙云小說的讀書筆記 13
京華煙云通過描述京城三大家族的起落沉浮,展現(xiàn)了中國近現(xiàn)代社會的的深刻變化。該書無論是在背景、內(nèi)容、人物刻畫上,都是民國小說中的不二經(jīng)典!
有這樣一些作品,年少時喜歡讀,到中年了還是喜歡,而且每讀一遍你都能有新的收獲和感悟,《京華煙云》就是這樣一部讓我喜歡了近二十年并且將一直喜歡下去的作品。
第一次看《京華煙云》的時候我還不到十八歲,喜歡古典文學的我立刻就喜歡上了書中人物的那份韻味,喜歡上了超然淡泊的姚思安,溫文儒雅的孔立夫,身世堪憐、楚楚動人的曼娘當然,我最最喜歡的還是書中的女主角姚木蘭,她知書達理、美麗溫婉、睿智聰慧、通達賢淑可以說,我能想到的形容女性的美好詞匯全部用在她的身上也不過分,在我的心中,木蘭就是完美女性的化身。
那時候的我情竇初開,愛憎分明,我認為相愛的人就一定要走在一起,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所以我常常為了木蘭和立夫的結局耿耿于懷,當木蘭和曾蓀亞結婚的時候,我氣憤地丟開書本不愿意再看,我覺得只有立夫才配得上木蘭,這么相愛默契的一對人兒不能相守在一起,太令人痛惜和惆悵了!我對林語堂老先生的這一安排非常地不滿意,對那個娶了木蘭的曾蓀亞充滿了敵意,對孔立夫和姚木蘭充滿了同情。
九十年代初,臺灣拍攝的根據(jù)《京華煙云》改編的'同名電視劇在大陸播出了,那時候我剛剛上初中,但是守著家里那部黑白電視機,幾乎一集不落的觀看到底。趙雅芝扮演的木蘭無論從扮相到神韻都完全符合了我心中的木蘭形象,讓我心儀不已,癡迷萬分,這部萬人空巷、轟動一時的電視劇也改變了我對木蘭婚姻的認識,在為木蘭和立夫惋惜的同時,我漸漸地接受了她和蓀亞的婚姻,正如現(xiàn)實生活中的我不得不接受命運的安排,接受生命里突如其來的變故和傷痛。二十幾歲的我開始相信緣分,相信命運的不可抗拒。
2009年,大陸版的《京華煙云》在電視上播出了。年過而立的我再看《京華煙云》,少了些參與的激情,多了些旁觀的淡然。雖然趙薇扮演的木蘭無論從扮相還是氣質(zhì)都不盡人意,很多情節(jié)也改得面目全非,但黃維德扮演的立夫卻比以前版本的更飄逸瀟灑了,服裝和攝影更是精致華美。片尾曲《發(fā)現(xiàn)》優(yōu)美婉轉,蕩氣回腸,讓我愛不釋耳。
再看《京華煙云》,再看木蘭的愛情,我的感覺和以前完全不同了,對她和立夫這份錯過了的情緣,我不再惋惜痛心,反而覺得林語堂先生的安排真是神來之筆啊!在婚姻的圍城里摸爬滾打了十四年的我忍不住想:要是立夫真的娶了木蘭,他們的愛情還會這么動人這么長久嗎?他們在彼此的心里還會這么完美嗎?
我不否認,夫妻之間也有很多鶼鰈情深的佳偶,但像木蘭和立夫之間這樣完美的愛情在婚姻生活里是不可能存在的,它是一份集相知相惜、相愛相慕,集知己、情人、偶像為一體的情誼啊!它因為多了不可企及的距離美,多了無數(shù)個月白風清之夜的相思,多了求之不得,輾轉反側的遺憾,而變得特別美麗,每次看見立夫和木蘭對望時的眼神,我都深深地陶醉了,那樣的款款深情,那樣的傾慕理解,那樣的惺惺相惜,是生活在柴米油鹽里的夫妻之間會有的嗎?
【京華煙云小說的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讀《京華煙云》有感03-02
小說盜墓筆記讀書筆記(精選19篇)06-27
小說《家》讀書筆記(通用15篇)10-31
小說誅仙讀書筆記(精選13篇)10-25
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讀書筆記02-10
沈石溪動物小說《狼王夢》讀書筆記04-27
小說簡愛第一章讀書筆記(精選30篇)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