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深度學習》讀書筆記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筆記了。那么如何寫讀書筆記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深度學習》讀書筆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1.堆砌和探究
持有旋轉烤肉式認識論(灌輸、堆砌知識)的父母認為,多記住一些東西是很重要的。在他們眼里,小孩盡可能高效地掌握海量的知識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父母、親人僅單純對孩子記住的詩歌、單詞等大加贊賞,甚至給予物質獎勵,而不去鼓勵孩子去探究和發現更深層的知識,長此以往,小孩慢慢地開始覺得,相比于做自己喜歡的事,用語言記錄并記住大量的知識片段更為重要。這樣一來,小孩從小就習慣了要記住學到的東西,并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事,卻丟失了與生俱來的自主發現的能力。
我們大部分父母,都停留在對孩子灌輸、堆砌知識的層面上,因為我們本身已經習慣于用“系統1”對待幾乎任何事,對各種信息、知識不予思索,或被動接受,或充耳不聞,沒有能力對其進行消化分析,新知識不能在我們已僵化的系統中進行動態更新。
而持有探究性認識論的探究者,針對各種各樣的現象,會主動提出“為什么”,主動去發現知識,去使用知識,讓它成為自己身體和系統的一部分,并和系統共同變化。探究者的培養,基本上也是從如何培養這樣的認識論開始的。
如果父母本身就是持有探究性認識論的探究者,那么小孩持有同樣認識論的可能性會很高。那些不關注自己的小孩,認為好的、值得期待的培養方法只有一種的父母,與那些細心觀察小孩,與小孩共同成長,并思考更好的(不是最好的)途徑的父母,育兒的方法自然大相徑庭。
所以,父母必須做到親自積累探究經驗,品味其中的樂趣,并使之成為習慣。
2.在游戲中培養探究心
孩子會通過玩游戲,提高把物體象征化的能力,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游戲起著重要的作用。
美國的一些學者提出了關于游戲的五項原則:游戲必須是快樂的;游戲的目的就是游戲本身,而非其他(例如,讀書、練習說英語);游戲必須是參與者自發的選擇;游戲必須是參與者的能動行為,而非被要求的結果;游戲是脫離現實的、演技一般的活動,小孩在游戲中假扮做某事。
大人應該重新審視這個問題:常見的那種“用玩游戲的感覺來學習”,究竟是不是真正的游戲?上述五項原則滿足的是小孩的需求,因此可以稱為游戲。而學校和父母所認為的游戲,在小孩看來只是“自己被要求去玩”或者只是“學習的一種”。如果小孩認為,自己只是被動地接受安排,便不能稱為“游戲”。
孩子能從游戲中學習到什么,取決于父母的意識。一旦父母高高在上,掌握著游戲的主動權,并產生了教育的想法,那么對于小孩來說,就不再是游戲。比如,父母像考試一樣提問繪本中出現的單詞的含義和故事情節,小孩就不會覺得讀繪本是一件快樂的事,進而失去讀書的想法。為了能夠更好地答出問題,小孩不再品味書中所寫的關鍵詞及故事的寓意,而是轉變成了想努力將其記住的態度。
給小孩選擇玩具時,不要把小孩看到的一瞬間立刻飛奔過去的玩具作為判斷的標準,而是應該考慮:小孩在玩這個玩具的過程中,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嘗試各種各樣的事情并將其象征化,展開創造的翅膀。在游戲中,父母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游戲方式。更重要的是,父母要能夠成為懂得小孩的理解方式和快樂的方式,并與小孩的個性和各個成長階段相適應的、有著能夠和小孩一起玩耍想法的探究者。
3.自主學習
幫助小孩實現發展是大人的責任。但這并不意味著居高臨下地把小孩拉上去,而是為小孩創造環境,稍稍給予他們一些墊腳石般的力量,讓小孩攀登上去。弄清現階段小孩的知識狀況,設定一個小孩剛好可以通過努力而達到的水平。對于小孩的錯誤,不是否定,而是予以包容。當小孩運用錯誤的圖式時,發現問題并創造條件,讓小孩注意到自己的圖式存在問題。
將小孩的發展階段與知識的階段相結合,創造能讓小孩自主發現問題并進步的環境,設法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這是他們坐在教室里學不到的東西。
所以無論家長還是老師,都必須成為教育的熟練者。為了實現這個目的,首先必須讓自己成為一名不懈學習的探究者。
【《深度學習》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師德師風學習讀書筆記05-15
有深度的好句440句04-16
有深度的哲理小故事03-20
2015學習師德師風讀書筆記04-23
有深度的哲理小故事04-26
淺閱讀中讀出深度02-21
師德師風學習讀書筆記(精選12篇)07-04
學習師德師風讀書筆記2015最新04-23
師德師風學習讀書筆記(精選16篇)03-13
學習師德師風讀書筆記(精選14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