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人生邊上》的讀書筆記優秀感慨(精選11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書筆記,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到底應如何寫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走在人生邊上》的讀書筆記優秀感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走在人生邊上》的讀書筆記優秀感慨 篇1
楊絳楊先生,我在國館中看過對她的介紹,也在高中語文閱讀中看過她的性格,同樣在微博里瞥見說能被稱為先生的女子為數不多!蹲叩饺松吷稀罚瑮钕壬邏,即便是老了,腿腳不靈活也依然堅持寫作和閱讀。她在承受了阿媛和錢鐘書先后離世的慘痛后,“我們仨”走散了,卻也依然沒有消極。她說,“拉一位古代的大皇帝作陪,聊以自豪吧!”。讓我想到王小波,萬壽寺里失憶的年輕人也同樣有一顆樂觀的心和自嘲的勇氣,我崇敬這些人。
很多的書是需要靜下心來閱讀的,否則你讀不懂。我在書屋值班的時候,就在書屋里面朗讀這本書,讀完了我才稍微懂一點點這其中包含的意義。她分析肉體和靈魂的關系,也論神與鬼的問題。在一個無所牽掛的老人心中,會想到這些問題,那么答案也應該是一輩子的事情。何其有幸可以讀完一個人一輩子的思想,只是這其中的感悟,就像勞神父給楊絳的那盒巧克力,她九歲聽到的話,一直到九十歲才恍然大悟。你說孔子到底有沒有女兒呢?如果有他對他女兒又是如何呢?
今天天氣有點冷,讓我讀到“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世上哪有那么多功名顯赫之人。你我不過皆為凡人,所以即便如此我們也是有著自己的快樂,即使后人記不住你。那么我們又何苦為了身后名而勞神呢?大抵俯仰無愧于天地即可。
《走在人生邊上》的讀書筆記優秀感慨 篇2
“我正站在人生的邊緣邊緣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經活了一輩子了,人生一世,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價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沒有了嗎?”這是楊絳先生在本書前言中所寫的一段話。
《走到人生邊上》,是楊絳先生在九十六歲高齡時所寫的一本關于人生感悟的書。滾滾紅塵,顯然楊先生已經走得夠久,時間正在從她的身上碾過去。對于人生,她也有自己的豐富經歷。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對于生命的哲思,對于探討人生終極問題的思考還不夠,我希望通過楊先生對生命的解讀,來找尋自我的價值。
本書分兩部分,一半論文,一半散文;一半講理,一半講故事,用故事當理論的“注釋”。前半部分,充滿了楊絳先生對于鬼神、人生、命運、生與死、靈與肉等根本問題的思考。自序第一段寫到:我是從醫院前門出來的。如果由后門太平間出來,我就是“回家”了。這樣充滿智慧與幽默的文字,讀上去引人發笑的同時,也有著對生命的深刻反思。
而在本書的注釋部分,楊絳先生用故事來構建她自己的世界。看似尋常的故事,其實有著她自己的人生智慧!秳谏窀浮贰ⅰ犊鬃拥姆蛉恕返葞灼恼,讓我們感受到了生活帶來的美感,樸實的文字流露出的是漫長人生的平凡!队洷揉忞p鵲》,看似寫的是喜鵲一家,實則是通過對小鵲的死亡,傳達出對自己親人離世的深切感懷。像楊絳先生這樣一個沉醉在精神世界里的人,她和她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而親人的離世,則讓她的精神世界有所坍塌,她也在用一生來修補她自己遭受的創傷。平淡的敘述,不加修飾的白描,更加感人至深!逗紒y想》這一篇,讀完確實引人深思。作為一名年近百歲的老人,死亡是自己時時刻刻可以感知、觸摸到的,而要如何去面對死亡,楊絳先生似乎也在文中給了我們一個滿意的回答!端淖允觥费永m了楊絳先生一貫的白描寫法,通過想對奶奶講的話,給讀者鋪開了一條時間通道,把讀者帶到了當時的場景中去。并用這樣的故事和描寫,解答眾人對于命運的問題,讓讀者與她的思想進行碰撞。而最后的那一句“我活一輩子是為啥呀”,更是將讀者的感悟牽引到了秀秀身上,引發讀者相同的思考,你我的人生命途又何嘗能走出這樣的道路呢?
感謝楊絳先生,在又老又病又忙的人生邊緣上,為世人完成了這本書,解答了世人的疑惑。讀完本書,我更是有了深刻的認同。
《走在人生邊上》的讀書筆記優秀感慨 篇3
走在人生邊上,除了年齡,還有靈魂。當然,這兩者相輔相成。希望將靈魂洗凈鉛華然后“回家”,對人生來一次深思,對生命進行拷問,到底我們匆匆忙忙來往真正的意義所在何方。
之所以會為人是因為“靈性良心”,楊先生,百歲老人,到底善良,把生而為人的定義放到最低;她也最通透,懂得人啊,形形色色,粘上些“靈性良心”就可稱人。所以,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能容忍、容納很多其實不配稱人的人皮、人尸。
“人性善”論看到了,人初生為赤子時的純白,我認為這是一種樂觀主義,努力去糾正和塑造人性里黑色的東西。而我認為“性惡論”更加符合對現下人的認知,人性里最多最廣泛的是灰色地帶,首先要做的是正視,其次才是糾正。人,生來就像一艘破船,余生的精力都要用來修修補補。這艘船上有“靈性良心”,然而在浩瀚而風浪的大海上,這一點點的東西要經受一生的吹打和考驗,風平浪靜時見不了可貴,最可貴處當在漆黑夜里的狂風呼嘯、海浪奪命中。
作為掌舵者的自己,當時時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努力反思自己,努力提升自己。
《走在人生邊上》的讀書筆記優秀感慨 篇4
這本書分為三個部分:正文,注釋和楊絳先生百歲答問。正文是楊絳先生對于人生一些問題的思考(自問自答),注釋是用散文的形式記述自己的生活經歷與正文部分形成了對照,也就是感悟與實例的結合,第三部分是就著楊絳先生百歲生日,文匯報記者代表光大讀者與其展開的一次真誠問答。
讀這本書是因為楊絳先生思考的這些人生問題恰好是我感興趣的,而這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問題總是令人好奇又無從解答,楊絳先生也一樣,她總是想著想著就在某個地方堵住了,她也似乎并沒有給我們一個確切的答案,百歲的她回顧一生對這些問題有了一點自己的見解,而尚處青年階段的我通過閱讀這本書對這些形而上的問題有了一點思路和新的視角,但是還不足以形成一套自己成熟的看法,所以我就在此把我覺得有啟發的楊絳先生的回答做簡要的整理摘錄。
1、神和鬼的問題,看不見的東西未必不存在,科學和迷信并不是完全對立的,過于科學也是一種迷信。很多問題是解釋不清楚的,信與不信,都不必絕對。
2、有關人的問題,人是有靈魂的(雖然看不見但是它確實存在)。人有個性(體質不同,性情各別,每個人天生有個性,個性一輩子不變)。人有本性(一“食色性也”,一靈性良心,也就是每個人都具有雙重本性,靈與肉既有矛盾,必有斗爭,經過斗爭必有統一,我們的一生總是處在這兩種的斗爭之中,其中任何一方都是時而占下風時而占上風,最后總有一天會統一,斗爭的結果就是我們最后的樣子,比如有的人的私欲占了靈性良心的上風就走上歪路成了“壞人”)
3、人類的文明,人的可貴在于人的本身,不在于他創造的文明,他創造的文明可能會走向滅亡,他創造的偉大文明可能是犧牲人自身換來的,并且他置身的文明還可能會對他自身有傷害(比如大氣污染)。天地生人的目的是修身,自我完善,讓靈性良心戰勝私欲。當然,人皆有私欲,克制自己,當恰如其分,修身需要又合適又和悅的方法。
4、人生實苦,要認清這一點,接受這一點,鍛煉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這個苦惱的人世,恰好是鍛煉人的處所。在艱難憂患中,最能依持的品質,能讓人不被摧毀反而越來越好的品質是肯吃苦。受鍛煉的是肉體,由肉體的媒介,鍛煉出來的是精神。一輩子鍛煉靈魂的人,對自己的信念,必老而彌堅。有了信仰,人生才有價值。不同程度的鍛煉,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績,有了這一些成績也就不虛生此世了。
整理下來發現,這幾個問題和答案其實都是互相聯系的,圍繞人一生最根本的也就是那么幾個問題(好像哲學上的人生的基本問題),可是人們總也想不通,總得自己親身經歷了碰壁了才能有所體悟,就像楊絳先生說的“我九歲就聽到的話,到九十歲才明白。”
其實相比于前面的部分,我對第三部分的百歲問答更有感觸,楊絳先生和錢鐘書先生相濡以沫的愛情故事一直傳為佳話,看了她真實直白的回答,更是頓生羨慕和感慨,找不到那么喜歡的人,至少要和互相欣賞理解的人在一起吧,像他們兩個這樣心心相印、志同道合的結合簡直只應天上有。而他們對文學的博學和熱愛,以及做人處事方面有原則能吃苦,謙遜低調等優秀品格更是感染了我,錢鐘書先生和女兒圓圓先后離開了楊絳先生,她非但沒有倒下,而是在通過翻譯經典著作緩解悲痛,她的很多成就都是在她老年完成的,百歲之際,她依然熱愛生活,每天看書寫字,每天都有新的期待,而她這種沉穩向上的心態,正是通過人生的歷練和孜孜不倦的讀書學習鍛煉出來的。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真正愛讀書的,讀書多的人大都像楊絳先生和錢鐘書先生這樣豁達通透,沉靜內斂,既有大格局的心態和視野,也有自己充實有趣的小世界,希望我也能朝這個方向發展吶。
《走在人生邊上》的讀書筆記優秀感慨 篇5
看了楊絳先生《走到人生邊上》,再次感受到先生摯樸,平實的語言。無華的語言中又充滿了哲理,引發讀者的思考。其中有一篇文章《勞神父》讓我很有感觸。
楊絳先生說,九歲那年勞神父跟她講故事,并送她一盒巧克力。巧克力貼上了十七,八層廢紙,要求必須在回去的火車上才能拆開。楊先生一直以為勞神父的用意是要勉勵她做人要堅定,勿受誘惑;到九十歲的某一夜晚才頓悟他的用意,就是希望她能把那匣糖帶回家,和爸媽一起分享,僅此而已。哈哈。實在有趣。
楊絳先生一生歷經坎坷磨難。到百歲之齡仍在學習反思,對人性和生活的思考越發透徹,返樸歸真。其實有時候生活或事情的本意是很簡單的,只是我們想多了,不是嗎?沒有那么多的勵志故事,不需要那么多的道理說教,中心思想和內涵引申。
曾經有人問,為什么喜歡看米老鼠和唐老鴨,答案就是,好看。喜歡有時候真不需要理由。大道至簡,如日東升西落一樣平常。簡單就是快樂。
《走在人生邊上》的讀書筆記優秀感慨 篇6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垂垂老矣之年,楊絳先生走在人生邊上思考靈與肉。
看透生老病死,無疾而終,是較為體面地離開人世的方式,在這“上帝下崗,財神爺坐莊”的時代“雁死留聲,人死留名”,留下名聲之外,楊絳先生認為,人軀體湮滅之后,靈魂依舊存世。
我們如今的時代為唯物論占據統治地位,迷信“怪、力、亂、神”是會為人恥笑的,楊絳先生自稱“擺脫一切成見,按照合理的規律,合乎邏輔的推理,依靠實際生活經驗,自己思考”來自問自答關于鬼神之疑惑。
楊絳先生是信鬼神的,她認為大自然是由神明主宰的,即便是現在各個科學領域被證實的科學規律也是神明規定好的!翱茖W愈昌明。自然界的定律也發現得愈多,愈精密。一切定律,不論是有關天文學、物理學、生物學等等,每一學科的定律,都融會貫通,互相補充,放之四海而皆準 。我相信這個秩序井然的大自然,不可能是偶然!蓖瑫r,她也是懼怕鬼的,住在清華大學的時候,有一次為了去尋晚歸的錢鐘書,走在橋邊,三次鼓起勇氣硬是沒闖過去,后來搬離清華大學后被告知清華大學有幾處多出沒鬼怪,其中一處便是上文提及之處。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身體,每一個身體里都有生命,生命便是為靈魂。人之所以為人,區別于禽之處便在于靈魂。她說靈魂是否不滅,可以是問題;而活著的人都有生命或靈魂。是不成問題的?梢钥隙ㄕf:人有兩部分,一是看得見的身體,一是看不見的靈魂。這不是迷信,是不可否認的事。
人與禽之別在于靈魂,而人與人之別在于個性。個性是天生的,到老不變,只能約束,不能改之。而為全人類所共有的是人性,人性是相比較于“有貓性,狗有狗性,牛有牛性,狼有狼性”而言的,食色性也,人之本性。然禽之色為滿足繁衍,人之色不分季節,沒個饜足;禽之食只求饜足,保全生命,而人的食欲生存之外尚有享受之求,飽腹之外求味美。
人與禽之別還在于靈性,禽有良知良能,人亦有良知良能,且超越禽獸蟲蟻,即是說人除了知道忠誠,分工合作,覓歸宿等良知良能外,還知道惻隱之心、羞惡之心等等仁義之心,這邊是楊絳先生所稱的良心。楊絳先生是主張人性本善的,“山里人最渾樸善良。鄉里人和山里人,并未受到特殊的教育,只是本性未受污損”。
《走在人生邊上》的讀書筆記優秀感慨 篇7
“懷念一個人最好的方式,不是了解他的生平,而是讀他的作品。因為每一部認真鑄就的作品,都飽含著作者最真實、最深刻的思想精粹!迸既婚g獲得一本新書,楊絳先生的《走在人生邊上》,朋友笑話我,現在讀這本書有點早了,而立之年應該是奮斗、創業,關乎生老病死的問題,那是以后的問題。我笑了笑,沒說話,其實內心只是想知道遲暮之年的哲人們他們對人生持怎樣的態度。
讀完這本書,才對楊絳先生有了一點點了解。楊先生沒有老年人那種老成持重的垂暮之感,反而文字間充滿了俏皮活潑,若是不知道底細,還真以為是個年輕人。
“我正站在人生的邊緣,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經活了一輩子,人生一世,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價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沒有了嗎?”我最佩服的是楊先生臨到人生最后,也不放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百歲老人該是經歷了人世許多滄桑,尤其還自嘲為“晚清遺老”的她更是經歷了最動蕩的歲月,受到世人的尊敬被稱為“先生”,也受過苦難而到處躲避。按照慣例,德高望重、韜光養晦也沒誰敢有微詞,可楊先生是“先生”名士,自不如此,而是好奇地向后看看,自問自答地探索人生的價值。
“天地生人的目的,該是堪稱萬物之靈的人。人雖然渺小,人生雖然短促,但是人能學,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貴在人自身。”楊絳先生回頭去看,思索、洞悉“天地生人”的目的——當為萬物之靈。人生實苦,靈性良心往往迷蒙在煙雨云霧里,為世事操心。老天何苦為難我們?楊絳先生給了我們一個最重要的理由:“人之善惡雜糅,就若頑鐵一般。所以修身謂之人的根本要求!睂殑︿h從磨礪出,唯有不停錘煉,才能達到各自有著不同程度的修養和收獲。人世的苦難正是起著如此這般的作用,人生大苦,大概便是這緣由吧。
“只有人類能懂得修煉自己,要求自身完美。這也該是人生的目的吧!”人生像是一場修行或者說修煉,在紅塵中煉本事,修心,磨礪出自己的信仰。人經過順人情又合理的鍛煉,最終超脫“小我”。或許不如“堯舜”之德,卻必定或多或少留下成績。尤其在歲月的婆娑下,卻是老而彌堅。到老了,鍛煉了一輩子,能留下些成果,也算是不虛此生。這也是楊絳先生文章最后的自語。
讀罷《走到人生邊上》,完全看不到一點“夕陽西下”的哀嘆,也看不到一份“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躁動。有的只是平平靜靜的思索,喃喃自語,回頭看看過往,說說一生的價值。我們年輕人站在人生的這頭,楊絳先生站在人生的那頭,看著她,看到是她一路上的淡定和從容,到了邊上,最觸動人心的還是那句“世界是自己的,和他人毫無關系”。讀其書,知其人,用閱讀這種最平等的方式緬懷楊絳先生,是我最大的尊敬和懷念。感謝一次偶遇,讓我對人生多了一點思考。
《走在人生邊上》的讀書筆記優秀感慨 篇8
《走在人生邊上》, 是楊絳先生在96歲高齡時創作的一部充滿哲思與意趣的自問自答式散文集。楊絳先生通過對命運、人生、生與死、靈與肉等根本問題發出疑問,并通過自己的人生感悟自問自答, 給予讀者較高的參考價值,尤其是在現如今的形勢下,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發人深思的書籍。
書中文字細膩、樸實,更讓我驚嘆的是,老先生96歲高齡擬稿,此書多處推理邏輯自洽、多處引用《論語》,她智慧的一生讓人實在欽佩。
書中一開始,楊絳寫到:“我已經走到人生的邊緣邊緣上,再往前去,就是‘走了’,‘去了’,‘不在了’,‘沒有了’!
初讀上去,心不由得收緊了,但是,繼續往下讀,有的只是感動,被她文字的細膩,被她的真情流露,被她的才情智慧折服,沒有遺憾的人生,走了也便走了,只是靈魂去了另一個該去的地方,如此,也安好。按照楊絳老先生的推理,那只是肉體軀殼的離開,她的靈魂還在。
楊絳先生在人需要鍛煉一章節寫道:人有優良的品質,又有許多孽根性雜糅在一起,好比一塊頑鐵得火里燒,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燒有淬,再加上千錘百煉,才能把頑鐵練成可鑄寶劍的鋼材,故而孟子有“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是的,一個人只有經過不斷的歷練,才能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獲得不同程度的效益。在這一點上,楊絳先生一家人將此觀點詮釋得淋漓盡致。真正的修身,不是為了修一己之身,是為了齊家、治國、平天下。平天下不是稱王稱霸,而是求得全世界的和諧和平。
這讓我想起這次新型肺炎,奮斗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及周邊人員,難道說這些逆行者們不是在做修身的事情嗎,正是因為他們在踐行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豐功偉績,才有了我們得以安然無恙呆在家里學習、度過每一寸光陰。
楊絳先生寫到勞神父的故事時,非常感人,勞神父為了讓即將過十歲生日的楊絳能學會等待,將最美好的東西分享給最值得分享的人,給她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個叫花子,討了一天飯還空著肚子,正當他抱怨時,一個王子路過,將他請進王宮,給他安排了食宿,當客人招待。只是王子有一道禁令,桌子中央有一盤菜,不允許吃,吃了會立即被趕出王宮。
叫花子在王宮衣食住行樣樣都好,日子過得很舒服,于是心癢癢的想知道扣著銀罩的那盤菜究竟是什么,過了兩天,他實在忍不住了,心想自己又不吃,就開一條縫聞聞就好,可是他剛一開縫,一只老鼠從銀罩子下直竄出來,逃得無影無蹤了。桌子正中的那只盤子空了,叫花子立即被趕出王宮。
勞神父講完故事問楊絳聽懂了嗎?楊絳回答聽懂了,于是勞神父將一個白紙包兒交給楊絳說:“這個包包,是我給你帶回家去的,可是你得記住,你得上了火車,才可以打開!
楊絳上了火車就把白紙包兒打開了,當時的她以為,勞神父只是單純勉勵她做人要堅定,勿受誘惑,當時勞神父將白紙包貼上了七八層廢紙,如果楊絳拆了三四層,還有反悔的機會。她在火車上,便拆開了,同行的人分享了白紙包里的糖果。
可是楊絳時至九十歲時,突然明白勞神父那道禁令的真正用意。他是一心想讓楊絳將那包糖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享用,當時火車上那么多同行的人,拆開總歸要請同行的人吃,說不定還會被他們一搶而空呢。那樣的話,她就變成了那個“被逐出宮的叫花子”了。
書中還有很多,類似這種細膩的筆觸,給人智慧的文字,就不一一述說了。
最后,楊絳先生一再強調,人生得有信仰,只有有了一定的信仰,我們才會變得有價值;巾灀P信、望、愛三德,相信靈魂不死,就有了永生的希望;蘇格拉底堅信靈魂不滅,堅信真、善、美、公正等道德規范,寧愿飲鴆就義,不肯茍且偷生,因信念而選擇死亡,歷史上這是第一宗,被稱為僅次于基督之死。
楊絳先生有信仰,她的信仰就是相信靈魂不滅,她說只有相信靈魂不滅,才能對人生有合理的價值觀。那么你呢,你有信仰嗎?未來,怎樣帶著我們的信仰,努力過好每一天呢?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哦……
《走在人生邊上》的讀書筆記優秀感慨 篇9
楊絳先生認為,人生有命,神明主宰,“神明的大自然,對每個人都平等,不論貧富尊卑、上智下愚,都有靈魂,都有個性。都有人性。但是每個人的出身和遭遇、天賦的資質才能,卻遠不平等。有富貴的,有貧賤的,有天才,有低能,有美人,有丑八怪。西方有諺“命中該受絞刑的人,決不會淹死!闭f的就是命吧。
命運是不講理的,無法精確計算,無法預知厄運相阻,也無法預知好運降臨!叭绻闩錾虾眠\,趕緊抓著她額前的頭發,因為她背后沒有可抓的東西了!笨晒值氖俏艺J為全不講理的命,可用各種方式計算,算出來的結果可以相同。這不就證明命有命理嗎?沒有理,怎能算呢?精通命理的能推算得很準。有些算命的只會背口訣,不知變通,就算不準。中國人算命依據“八字”,這種被冠之迷信的東西逐漸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但命有好壞,運亦有好壞,月有陰晴圓缺,不會有人一直倒霉,也不會有人一直順風順水。
為人一世,能否左右自己的命呢?楊絳先生回答“回顧自己一生,許多事情是不由自主的,但有些事是否由命定,或由性格決定,或由自由意志,值得追究!
命不講理,愛造化弄人,可我們應該保持理性。“我們思考問題,不能輕心大意地肯定,也不能逢到疑惑就輕心大意地否定。這樣,我們就失去思考的能力。走入迷宮,在迷茫中懷疑、失望而絕望了。我們可以迷惑不解。但是可以設想其中或有緣故。因為上天的神明,豈是人人都能理解的呢!
《走在人生邊上》的讀書筆記優秀感慨 篇10
人活著是為了什么?人生意義何在?
這個問題是世上的人至少都會問一次的,我也不例外,實際上,我已經問過無數次,問自己,也問別人,但是始終找不到線索。
楊絳的《走在人生邊上》探索過這個命題。由她書里所說,人生的意義在于人生的價值,價值體現在靈魂上,而不是單純的外相物質上。而實現人生價值即必須相信靈魂的永存,相信靈魂的永存就必須有信仰,只有有信仰才能追求并且實現一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信仰,并不是單純的`有信心,也并不是一兩天就能擁有的,它需要經過不斷的鍛煉而來的,只有在不斷的鍛煉中而愈加堅信。
鍛煉,也即是修身,不僅僅是身體肉體的鍛煉,更是靈魂的鍛煉。靈魂的鍛煉必是由肉體的鍛煉升華而來。而最好的修身鍛煉便是在人世的生存與生活了。正如書中所說,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
若從這個角度來想,人生在世遇見的困難與病痛也就能坦然面對了。因為,經過這些困難,人的肉體經過這千錘百煉,會得到靈魂上價值的累加,即使到最后,肉體滅亡,靈魂依然存在,價值依舊不滅。人活著也就沒有白活。
這一順序理清了,人便會過得明白點了。楊絳的這本書,恍如在迷霧給了我一絲光亮,如燈塔般,我雖還未靠岸,但我知道該向哪個方向航行。剩下的這個過程,便是我必須找到我的指針,即信仰。
《走在人生邊上》的讀書筆記優秀感慨 篇11
鐘老爺子的《圍城》晦澀難懂,以為其夫人楊絳先生的書大抵相似,于是卯足了勁兒打開這本《走到人生邊上》,發覺遠非如此。
用先生自己的話說,“我正站在人生的邊緣邊緣上,往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經活了一輩子,人生一世,為的是什么?我要探索人生的價值。……瞌睡上帝存在嗎?靈魂不死嗎?”這本書全是它對于生命人生巨大問題的自問自答罷了。但,后半部分放了幾篇先生的雜記,有故事,有回憶錄,還有些自言自語。
這本書的封面很特別,純白的底,上面印著書名、作者、出版商,還有部分的目錄,像極了先生的性格,簡單,為他人考慮。除了該有的信息,其他一概不加,而添加目錄,大概是讓讀者不用翻閱便能了解里面的內容,好作判斷,不花冤枉錢。
讀著這本書的時候,就像一位祥和慈祥的老人,和你娓娓道來她對生命的思考,言語謙和,雖有些上升哲學層面,但她總是在其中添加生活中的例證,這就更像了和家中某位德高望重的長者聊天。很喜歡她的語氣,更多時候,她承認自己的無知和渺小,“我認為,身后的事,無由得知,我的自問自答,只限于今生今世”;而對不同的觀點總是謹慎并樂于研究,“他們的見解是否正確,很值得深思”。老實講,從她后半部分的雜記讀起,毫無感覺,毫無難度,她就是在用一個平和的語氣在給你講個故事,里面很少參雜著她個人的評價或激昂的情緒。這點讓我很不適應,或許現代“快餐類的暢銷書”看多了,這么平靜、這么不教導不好為人師的書實在鮮見。現代書,總是直接地告訴你如何能成功,總是用各種煽動性、激動人心的提升你的腎上腺激素,“如何做一個成功的女人”、“快速致富法寶”、“30天說出一口流利的英語”等等。而現代的讀者,我就是,總是想著“書中的黃金屋”、“書里的顏如玉”,最好有本書能為我指明一條光明的道,越是粗暴簡單越好,就像《我的哈佛日記》、《卡耐基成功法則》等。楊先生的這本書一點點都不,甚至處處體現出“這僅是我個人的一點點想法罷了,你覺得對的,聽聽;你覺得不對的歡迎批評指正”這樣的謙遜。她讓我覺得,其實什么都沒有界限,你的所知所想所歷就是三千流水中的一瓢,不足為喜不足為悲,這是多么豁達的胸懷。
說完了印象,就具體來說說,這本書帶給我的啟發。書中的中心內容僅百余頁,第一遍讀得蒼白無力,一點沒讓我振奮。第二遍我拋棄心中急功近利的想法,試著從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視角看待她所認識的世界。走到了人生的盡頭,只剩下面對死亡,她此時此刻就是在弄明白,人活著是為什么?生命的本來意義?這個問題,曾經在大學期間困擾了我四年,也未曾想清,后來逼著自己不去想,算是饒恕了自己。楊絳先生說,人生的意義大概是靈魂的鍛煉。人,是有肉體和 靈魂組成的。而,人天生有識別并督促自己遵守是非、善惡的道德價值標準,這就是“靈性、良心”。我們一生追求的也無非是讓肉體和靈魂達到統一。她認為,道德品質和貧富尊卑并沒有關系,有時山里人、農村人的品德比經商的、知識分子高,所以,并不應根據一個人的社會地位或職業,來評判他道德、靈魂?墒侨艘钦嬲南胍獙㈧`魂達到至高處,那就得進行一心一意的修行了,因為普通百姓要教育兒女、養家糊口,便也不能如此了(這也為什么修士、道士、和尚等需要信眾供養或化齋),但倘若我們能認識到自己的缺點,不自欺欺人,就很了不起了,也確實如此。
我們雖然天生有“靈性”、“良心”,但,也有“罪惡”、“欲望”的那一面,需要“鍛煉”出純正的品色來,才有價值。先生認為論語中的最高目標是“平天下”,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要“修身”則要“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這便是靈魂受鍛煉的方法,“真”是最重要的。人活一輩子,受鍛煉了一輩子,或多或少有了些成績,而這也就不枉此生了。作者很聰明的沒有說,有哪些成績就不算枉此生了,但,我想肯定是不違背良心道德的。
這部分內容有些許的哲學化,但,說的內容卻不空洞,反而是很真實。讀完,讓人內心很沉淀與平靜。我正在行走在人生的路上,有時往前看看,有時往后看看,實在不知道怎么走了,就讀讀這些先生的書籍,也是修行的一種。
【《走在人生邊上》的讀書筆記優秀感慨(精選11篇)】相關文章:
關于人生經驗的優秀作文精選01-20
走在成長的路上作文(精選15篇)03-12
走在花季(走在花季中考滿分作文)12-22
北京的春節感慨作文01-19
走在路上的作文800字(精選14篇)06-29
走在青春路上的作文(精選14篇)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