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國演義》讀書筆記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三國演義》讀書筆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三國演義》讀書筆記1
五歲的時候,我隨同媽媽到書店,買回了彩圖版的四大名著:《西游記》《水滸傳》《三國演義》和《紅樓夢》。其它三本在看過之后,都靜靜地躺在了書柜上,唯有《三國演義》一直讓我愛不釋手,書的封面都被我翻爛了。
后來,我又買了拼音版的《三國演義》,而我現在常讀的是一九七九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三國演義》。正如它的開篇詞所說:“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我愛讀《三國演義》就是愛書里驚心動魄的故事,性格鮮明的英雄人物:猛將關去長、張翼德、趙子龍,詭計多端的曹孟德和善良的劉玄德。
男孩都喜歡打仗的故事,我也不例外,什么《發矯詔諸鎮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呂布》《美髯公千里走單騎漢壽侯五關斬六將》《徐公明大戰沔水關云長敗走麥城》……一個個扣人心弦的故事,讓人回腸蕩氣的英雄人物,都讓我激動不已,同時我也在想,打仗做事,不能只靠武力,還要有勇有謀。論武力呂布絕對是無人能敵,只可惜他有勇無謀,最后以悲劇收場。諸葛亮揮著羽毛扇卻運籌帷幄,指揮若定,決勝于千里之外,有勇有謀才能成大事。
我愛看《三國演義》,還愛畫三國雄人物。讀三國的時候,我先在彩圖版的《三國演義》上找一幅自己最喜愛的三國英勇人物,一有時間我就用鉛筆描繪,然后再用鋼筆勾勒:呂布、張飛、黃忠勝等都是我筆下的驍將。
我崇拜三國的英雄人物,卻沒有他們的英雄氣魄,有時連打針都還要猶豫很久才肯伸出手臂,大家都笑我是“草包”英雄,可能讀三國,讀三國的英雄人物我才剛剛開始。
小學《三國演義》讀書筆記2
縱觀全書人物,上到一國首腦,下到山野隱士,其中“碧眼黃發”者無數。最夸張的就是吳主孫權——“深目高鼻,碧眼紫髯”——典型的西方人長相,能夠斷定這小子是老孫家從北歐領養過來的。這一有趣的現象讓我懷疑在當時是不是有一些不堪本國腐敗制度,不公平競爭和惡劣就業環境而經由過文言托福,八股雅思后有幸移民到中央之國的外國先民。當然,這種內容經由常會讓那些喜歡“創造歷史”的“專家”們浮想聯翩,再經巧妙構思,“大膽”發掘整理,最終編制出一些類似“漢武帝大戰凱撒”,“李廣射死屋大維”之類的牛逼故事……
雖說在《三國演義》的前八十多回里時不時會呈現一些諸如神靈顯圣,飛馬上天之類令人匪夷所思的靈異事件。但這些情節還算是始終沒有突破從小接受唯物主義教育的現代讀者忍耐與寬容的極限。但《三國演義》“演”到七擒孟獲的時候就越來越像《西游記》了。什么木鹿大王,朵思大王,帶來洞主;什么柔泉,黑泉,滅泉,啞泉;什么銀坑洞,桃花水。當這一切還不過癮的時候,書中竟然呈現了當地山神直接光明正大地和諸葛軍師對話,奉送軍事情報的場面(大概是羅貫中老先生嫌費事兒,連托夢這個步驟都省了)。
這些還不算什么,蠻軍將領一亮相場面就更夸張了。先說說“殺蛇為羹,煮象為飯”的木鹿大王。其人“深經由法術:出則騎象,能呼風喚雨,常有虎豹豺狼、毒蛇惡蝎跟隨。手下更有三萬神兵,甚是英勇。”哥們兒一念咒兒更了不得了——“忽然狂風大作,飛砂走石,如同驟雨;一聲畫角響,虎豹豺狼,毒蛇猛獸,乘風而出,張牙舞爪”……他們一打仗熱鬧極了,什么猩猩猴子,老虎大象全出動了,知道的是反叛朝廷,i donot know的還以為馬戲團巡演呢……
小學《三國演義》讀書筆記3
假期里,我把《三國演義》讀完了。《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描述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的百年戰爭,塑造了無數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
在所有英雄人物里,我最喜歡關羽。“神威能奮武,儒雅知更文。天日心如鏡,春秋義博云。”自始至終,關羽都不失一個絕世英雄的本色。
從溫酒斬華雄到千里走單騎,在從單刀赴會到刮胡療傷,跌宕起伏的情節將關羽的忠義和智勇展現德淋漓盡致。可惜,蓋世無雙的他也有悲劇的一面。鎮守荊州之后,關羽漸漸居功自傲起來,結果敗走麥城。
余秋雨先生說過:“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關羽的悲劇,恰恰是他崇高的證據。在我看來,別人都是“勝者為王”。只有關羽是“失敗的英雄”。他的失敗就像維納斯的斷臂一樣,雖然令人遺憾,但遺憾也是種美,一種悲壯之美!
讀完《三國演義》,我不禁想到,關羽的精神正是我們當今社會所欠缺的。讓關羽那種智勇雙全、重信守義的精神,作為我們每個人的座右銘。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要怕失敗。連“武圣”關羽都曾經失敗過,我們生活中那點小小的失敗又算什么呢?
小學《三國演義》讀書筆記4
東漢末年,朝廷昏暗、民不聊生,爆發了黃巾軍起義,是一個天下大亂的時代,也是一個英雄輩出、建功立業的時代。
《桃園三結義》是全書的重要開篇,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著名故事。講述了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相遇、相識、相知的過程,說明凡成大事者,既要有遠大的抱負,還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
第二至四章主要描寫了群雄與宦官及董卓之間的斗爭,分別引出了老謀深算的曹操、心胸狹隘的袁紹、橫行霸道的董卓、有勇無謀的呂布、忠誠朝廷的王允、熱血之士陳宮、勇猛威烈的孫堅、驕縱傲慢的袁術、軟弱短視的劉表以及眾多的謀臣武將,描繪岀一幅場面宏大的群雄爭鋒圖,情節緊張、犬牙交錯,十分復雜。通過這幾章的閱讀,讓我懂得了在處理復雜問題時,既要有勇更要有謀,二者缺一不可。
第五至八章的重點是對曹操的描寫。講述了曹操依靠自己的實力,運用計謀進京誅殺了李傕和郭汜后脅迫漢獻帝遷都許昌,掌握了天下大權,達到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目的,刻畫出他既有英雄的一面,也有奸詐的一面。《青梅煮酒論英雄》通過劉備與曹操的交鋒,突出了劉備善于隱忍的性格,也揭露了曹操的圖謀不軌和野心勃勃。《過五關斬六將》表現了曹操具有慧眼識英雄的能力,也襯托出關羽的重情重義和忠貞不二。《官渡之戰》場面龐大,氣勢如虹。突出了曹操的雄謀大略和袁紹的目光短淺。
第九章描寫劉備從襄陽逃出后巧遇水鏡先生并得到指點,知道了被稱為臥龍、鳳雛的諸葛亮和龐統兩位曠世奇才;同時他還得到了著名謀士徐庶的輔佐,大敗曹軍。為劉備“三顧茅廬”埋下了伏筆。第十章《三顧茅廬》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故事,通過劉備三次親赴吾、臥龍崗拜會諸葛亮的曲折過程,描寫了劉備求賢若渴的心情,也刻畫出諸葛亮奇才大志、遠見卓識、胸懷天下的形象。說明機會總是留給最有準備的人,是金子總會發光的,讀來令人茅塞頓開。
小學《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
我仰慕過行俠仗義的《水滸傳》中的英雄豪杰;也深思過《紅樓夢》里盤根錯節的四大家族;品嘗過《西游記》中有著令人羨慕的齊天大圣孫悟空;但令我記憶最深刻的還是有著各個計謀而不被任何人察覺的《三國演義》了。
其中我最喜歡的人那毫無疑問的就是諸葛亮了。他是蜀漢劉備的軍師,輔佐劉備左右。他是無人不曉的政治家、發明家、軍事家、文學家和戰略家。他智勇雙全、沉著冷靜、知己知彼、膽識過人······
最令我欣賞的部分就是劉關張三兄弟的桃園三結義了。他們共同的信念是——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當關羽聽聞大哥劉備沒死的消息后,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去找大哥,舍棄了曹操給的一切榮華富貴——寶馬、金銀珠寶、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的好處,想讓關羽留下。但他仍然堅持去找他大哥,他過五關斬六將,最后終于找到了他大哥,兄弟見面抱頭痛哭,生死之情讓人感動!
《三國演義》這本名著,讓我深感震撼。人物描寫入木三分,情節跌宕起伏,越看越想看。我每當想到我國以前有這么多英雄豪杰,我都無比的激動與興奮。
他們有的為國家捐軀;有的不顧親情去報效國家;有的行事莽撞,但粗中有細;有的才智超群,武藝高強。他們都有自己的風格氣質,都有為忠于自己國家,為國家獻身的精神品質。
《三國演義》讓我增加了許多知識,了解了歷史,三十六計,一計連一計,妙趣橫生,引人入勝。如果讓我去感謝一個人,那就是作者羅貫中了,他留給了我們這樣一部令人蕩氣回腸的長篇巨著。
《三國演義》讓我久久回味!
小學《三國演義》讀書筆記6
《三國演義》全名《三國志通俗演義》,元末明初太原人羅貫中所著。全書一百二十回,為吾國首部長篇章回小說也。
書中故事,始自漢末黃巾起義,終于西晉初年。政治、軍事、社會矛盾滲透其中。叱咤風云之亂世梟雄不斷掘起,初以曹操、孫權、劉表、袁紹最為得意。后劉備之才展露,日漸強大。
此書至問世來,版本甚多,玄德劉備、云長關羽、翼德張飛桃園結義之故事,民間流傳甚廣。細讀之,曹操善招賢納士,故謀士成行,猛將如云,三英大戰呂布;劉玄德大敗于新野,仍攜民而渡江;關羽過五將斬六將,使人欽佩不已;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讓人情動;周瑜英年早逝,崔人淚下。;關羽敗走麥城,令人扼腕嘆息。后爭斗激化,各國后主亦因無能而日漸衰落,終致亡國。蜀后主劉禪被鐘、鄧合軍擒于成都;吳后主孫皓未戰而自降,魏后主曹奐被迫讓位于司馬炎,改國號為晉。自此,天下盡歸司馬一族。
“得人心者得天下”,斯言是矣。“殺一人而失天下人之心”,果不其然矣。人謙則進,傲則退,天下之事莫不如此。
吾讀罷掩卷,喟然長嘆,正是:“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
小學《三國演義》讀書筆記7
《三國演義》是明代文學家羅貫中編著而成的。《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群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
《三國演義》中有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借著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寫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長厚的魯肅,勇者張飛、許楮、典韋,下至因行間而貽笑千古的蔣干,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先說關羽。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刮骨療毒,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后是諸葛亮,他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他有獨特的人格,擇梧而棲,擇主而事,他盡忠于劉備,盡忠于蜀漢,最后中獻身于統一的大業中。"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隨著蜀漢的衰亡悲劇,他也成了悲劇人物!曹操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對于人才的求賢若渴,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曹操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還有趙子龍長坂坡單騎救主,巧用苦肉計黃蓋受罰等等。
《三國演義》除了給人以閱讀的愉悅與歷史的啟迪以外,它更是給有志王天下者聽的英雄史詩。正因為如此,《三國演義》在雄渾悲壯的格調中彌漫與滲透著的是一種深沉的歷史感悟和富有力度的反思。
小學《三國演義》讀書筆記8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淡中。”
不錯,這正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開篇詞。暑假里,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讀了這一部家喻戶曉的歷史巨作,一本久經不衰的文學精品。
《三國演義》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篇成熟的長篇小說。它是明朝大文學家羅貫中根據當時所流行的話本改寫而成,藝術再現了從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到西晉重新統一的歷史進程。
書中有無數英雄,無數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借著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深得人心。那驚心動魄的場面,引人入勝的情節,時時牽動著我的心。劉備三顧茅廬終于打動孔明,我被劉備求賢若渴的誠心所折服,也為他得知己而高興;當孔明坐在城墻上撫琴時,我嚇出一身冷汗,生怕司馬懿識破孔明的空城計,當生性多疑的司馬懿退兵時,我懸著的心才放下;關羽身處曹營,深受曹操賞識,卻不忘與劉備結交之情,在得知劉備的消息后,他義無反顧過五關斬六將,堅決回到劉備身邊,如此義薄如天,怎能不令人感動?
不知不覺,我走進了三國,走在三國的戰場,走進三國營帳,走入三國故事,與三國人物一起推杯換盞。
三國的故事道不完,說不盡,真佩服我們的古人——智慧、勇敢、忠誠……我們的民族,我們的人民,不就是這樣嗎?我希望全世界人民都能來讀三國,品三國、悟三國,讓這部名著永遠的傳承下去!
小學《三國演義》讀書筆記9
《三國演義》是我百讀不厭的一本書,它讓我了解了古代英雄的雄才偉略,更讓我在從中受益匪淺。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三國演義》主要內容講的是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之間互相斗爭的一系列故事。《三國演義》里約有200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足智多謀的孔明、陰險狡詐的曹操、義氣深重的關羽,仁義愛民的劉備,其中給我感受最深的要數關羽了。
關羽身長九尺,鬢長二尺,面如重棗,唇如涂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關羽是《三國演義》這本書中最講義氣的人。他對劉備講義氣,他降汗不降曹、屯土山約三事、過五關斬六將等等……關羽他對敵人也很講義氣,華容道義釋曹操、義釋黃漢升等等……從這些故事中可以看出關羽是十分講義氣。但關羽狂妄自大,十分大意,有一句諺語就是:關羽失荊州——驕兵必敗。當時關羽既是劉備的二弟,五虎大將之一,坐據荊州,手握重兵,所以他對自己的實力很有自信,自以為可以牢守荊州,可他卻不知道群英聚會,人才輩出,強中自有強中手的道理,最終是以失敗而告終。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各具其態,各有所長,真的是讓我大開眼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不足,正確看待和認識最為重要。現在的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們更要古為今用,從中學會“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祖國的棟梁之才。
小學《三國演義》讀書筆記10
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它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學藝術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四年級,我有了這一書,使我對書中人物典故有了更深的了解。像“桃園三結義”、“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三氣周瑜”、“官渡之戰”我都能耳熟能詳,我還非常佩服書上的人物。
我佩服諸葛亮,因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并且足智多謀。“草船借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我佩服劉備,因為他特別善于用人,又有仁慈之心。劉表病危時,諸葛亮建議攻打劉表,奪取荊州,好有一個安身之處,但劉備一再推辭,死也不肯……
我佩服關云長,因為他有萬夫不當之勇,殺死袁紹二位猛將顏良以及文丑,又過無關,斬六將,還水淹七軍,真是智勇雙全。
張飛武功也非常了得,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
我更佩服趙云,因為他在幾十萬大軍中寧愿戰死,也不投降于曹操,他這種“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我欣賞關羽、張飛、趙云的武藝,佩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小學《三國演義》讀書筆記11
我第一次讀《三國演義》(白話版)時,才五歲。從那時到現在的八年中,《三國演義》被我翻了不下二十遍。
記得第一次讀《三國演義》,我只是走馬觀花般地瀏覽一遍。隨著瀏覽,我漸漸明白了故事情節,各種感情油然而生:我贊嘆關羽的義、張飛的勇;我喜愛孔明的智、趙云的忠;我痛恨曹操的奸、董卓的暴……一切感情抒發完畢后,很長一段時間內,我認為那一次我讀懂了《三國演義》——那只是本故事書。
隨著我漸漸長大,我逐漸形成了個認識,戰爭是智力的'較量。懷著充實我的大腦的目標,我又開始讀《三國演義》。那一次,我讀得格外認真,它的字字句句都震撼著我,我的感情有了巨大的更新:關羽的水淹七軍讓我贊嘆不已,呂蒙的白衣過江使我贊不絕口,孔明的火燒上方谷的小漏洞令我扼腕嘆息。
初中,我買了線訂版《三國演義》。我一讀這本“正版貨”便陷入深思:關羽兵敗蜀漢為什么沒一兵一卒搭救?魏延為什么被殺了?……猛然我發現,其中問題這么多,其高度也跨越到政治上。慢慢地,答案清晰了。我反感諸葛亮對人的偏見,借東吳之刀殺關羽。我痛恨他用人的失敗,排擠魏延……我又認為,那一次,我讀懂了《三國演義》——這是一個驚雷,深深震撼了。這是一聲警鐘,告誡我們為人處事要低調……
突然,我又發現:一本書,永遠無法徹底讀懂。你讀多少遍,就會有多少種不同的見解。讀一本書,一個人讀不到最懂的境界,但能讀得更懂。
這次寒假,我又讀了《三國演義》。我又想自豪地說:那一次,我讀懂了《三國演義》。可我究竟想起了什么,便默默地埋頭進入書海中……
小學《三國演義》讀書筆記12
這本書主要講了各路諸侯舉兵討伐董卓,其實是為了在董卓之后,自己能有底盤然后更好的謀取天下,董卓死后他的西涼軍還是攻入了長安,天子只能逃去長安,逃是叫人去找袁紹來護駕,但信被曹操給結了。曹操馬上就帶人來劫下天子,后來追天子到了洛陽,為天子和所有大臣熬了雞湯,曹操帶著天子遷都去了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后來,袁術稱帝被滅,袁紹的到了公孫瓚的地盤,討伐曹操但不聽許攸的話,所以許攸投靠曹操大破袁紹,袁紹氣死了。劉備又去荊州投靠了劉表在新野小城中發展并在臥龍岡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亮。后來周瑜攻荊州失敗后氣死了諸葛亮在周瑜的葬禮上又拉了龐統回荊州但龐統先去了建康,但吳國太不要他他便去考驗劉備,當軍師幫劉備得了西川在落鳳坡犧牲了。之后劉,孫,曹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這本書中我對曹操,諸葛亮和劉備令我記憶深刻。
曹操他狡猾,奸詐,他忘恩負義殺了呂伯生一家,后來發現是錯怪了他們。竟還說‘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還應為不想讓人來刺殺他說回夢中殺人,殺了一個奴仆又為了曹丕在位無人阻擋殺了楊修,還自稱魏王牟取帝位。
諸葛亮號臥龍,運籌帷幄,決勝于千里之外,他有自己機智的頭腦將劉備在危機重重的健康中救了出來在荊州擋住了周瑜的大軍,在興業小城中殺了曹操的8萬多人帶著曼城百姓全身而退到了江夏,又在東吳舌戰群儒說服了江東的人與其聯手大破曹軍。
劉備為人正直以人為本,大收民心,在新野不畏艱險讓百姓們跟著自己一起去江夏險些被滅,在與曹操青梅竹馬論英雄時又成功通過雷使自己免于一難。有自己的仁意,龐統黃權,荊州的黃忠并且他善于用人。
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做人要懂得寬容人,度量大,盡可能寬恕他人。要冷靜不能魯莽行事,應三思而后行,不猜忌人。
小學《三國演義》讀書筆記13
《三國演義》是由明朝文學家羅貫中根據當時所流行的話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紹東漢末年,群雄四起,爭霸天下的野心家們為背景,故事是由魏、蜀、吳這三國交織而成,其中,以蜀漢為主體。作者對蜀漢中的主要角色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人大加贊賞,對魏中的主要角色曹操,則是以貶居多。每一個人物都是那么的活靈活現,不禁讓我們贊嘆。
讀完后的第一感覺就是羅貫中不僅文筆好,智慧我想也超乎常人。就先說在他的筆下戰場是多么的栩栩如生,讀者就像身臨其境一樣。每個人物描寫的都那么飽滿,性格非常的突出。例如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鬼神不測之機。其手搖羽扇,運籌帷幄的瀟灑形象,千百年來已成為人們心中“智慧”的代名詞……
不過你要是把《三國演義》當成歷史書看就大錯特錯了。歷史上實際沒有"過五關斬六將"這段故事,這是作者的藝術虛構,其目的是為了表達關羽不辭艱辛千里尋兄的忠貞之節和義勇之慨。盡管"過五關、斬六將"在邏輯上經不起推敲,但它卻符合聽三國故事而無暇辨別地理方位的廣大民眾的審美心理,天長日久,"過五關、斬六將"不僅已被人們接受,而且已經成為典故。我們只能說這就是羅貫中的才華吧。
如果問我你喜歡《三國演義》里面的哪個故事?太多了,一下子回答不了吧。但我最喜歡的就是草船借箭,火燒赤壁了。草船借箭:從諸葛亮趕下軍令狀,就能看出來他絕對是個做事情沒有把握是不會嘗試的人。我想劉備要是沒有諸葛亮,他很肯能戰勝不了疑心頗大的曹操。諸葛亮不僅是足智多謀還是個天文學家,要不說人家是神人呢!那我們來說說火燒赤壁吧。我到現在都想不明白,諸葛亮是怎么預測到風向會有變化呢?或許人家比天氣預報員還專業吧。
讀一遍《三國演義》原著,便有一次收獲。我現在的理解都是很淺的,要想真正的品味《三國》,感受《三國》要讀很多遍才可以呢。
忠心推薦大家讀《三國演義》。
小學《三國演義》讀書筆記14
《三國演義》可以說是人性的五味湯,里面包含了各種人與生俱來的性格:正直、驕傲、詭譎等等,也包含了人的善與惡。比如說吧,關羽就是那正義的化身,他勇猛且充滿機智,對任何惡事都進行斗爭,也是三國時期最令曹操畏懼的人之一。還有那曹操,他那奸雄的智慧,使他成為了一國霸主。全書從漢末講到三國末年,魏、蜀、吳三個國家的興起和滅亡。在其中,忠巨義士的殉國,人生的不如意,生與死的交織深深打動了我。
每一顆“將星”的燦爛與衰敗,都給這碗湯中撒下了不同的味道。有些苦,有些甜。而我最喜歡的人物,則是那千古盛名的“諸葛亮”。我喜歡這人物的原因并不是他有著天才的智慧,而是他有著泰山般的堅強毅力。“阿斗”,這人物大家都很熟悉吧。他是蜀過的后王,卻昏庸無道,貪圖享樂,可以說是爛泥敷不上墻的人。如果大家是“諸葛亮”,會不會為劉備托付的這個孤兒竭盡全力呢?我想,這誰也不愿意,誰愿意把爛泥敷上墻呢?這只不過是白費心機。而“諸葛亮”呢?
他不像我們那樣,而用自己的生命報答劉備“三顧茅廬”的情意。盡管爛泥敷不上墻,死水成不了活水,他還是用他的生命緊抓著那似乎不存在的希望。在他地一次進攻魏國,勝利遙遙在望時,后住聽信謠言,對“諸葛亮”的忠誠產,產生懷疑,將他召了回來,結果大好時機白白喪失了。盡管如此,他依然沒有放棄,沒有責怪任何人,用自己的生命對抗魏國。人算不如天算,到最后,他還是以身殉國了。有些人可能會問:“諸葛亮也太愚蠢了,明知蜀國命不久已,卻還進行無謂的反抗,這不是自討苦吃嗎?”但我卻不這么認為。他可能明白這一點,但他卻一定不會放棄。因為他至少做到“問心無愧”:他不斷地進行反抗,盡力地反抗,可能不會成功,但是,他盡力了。
諸葛亮的這一行為讓我明白了:貴在嘗試,而不在于勝負。
小學《三國演義》讀書筆記15
劉備登位后,不想著如何更好地治理疆土,如何一步步地聯結東吳打敗曹丕,再打敗孫權,而是為自己死去的結拜兄弟關羽報仇。還聽不進去趙云的勸告,執意要打,從這里也看出劉備這個人隨著事業的蒸蒸日上,漸漸被沖昏了頭腦,已經不會冷靜的思考了,也沒有遠見,打東吳,并不能雪恨,反而賠的越多,結果把張飛搭進去了,還把自己也搭進去了。
一個開明,睿智的君主是應該認真傾聽手下的意見,再權衡利弊,如此無望的仗,自然很難打成,當年東吳明知是諸葛亮害死周瑜這個在東吳算得上是二號人物的,還能咬牙繼續與蜀周旋而不是拼命抵抗,以至于能逐漸壯大勢力,最后奪回荊州。
由此,也可以看出結拜兄弟的弊端;它雖然能使劉關張三人一條心,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這樣在集體中,無論劉備,關羽還是張飛誰立了軍令狀又沒有完成任務,都不會因此受罰,這樣對其他人就不公平,容易激化矛盾,還有就是關羽被殺,劉備定不能坐視不管,再加上自己當上皇帝,早已有些飄飄欲仙,不能冷靜思考了,便去打東吳,最后,兄弟三人全部賠給了東吳!
報殺弟之仇,十年不晚!玄德先團結東吳,表示原諒,相約一齊討伐曹丕,待到打敗曹丕,瓜分土地之后,因東吳與蜀國勢力相當,且后來的東吳亂賊當道,吳國皇帝早已失去實權,再一統天下,痛痛快快地一雪弟恨,封關羽,張飛為什么什么候爵,再寫本書稱贊他們,記錄他們的當年的豐功偉績,讓他們流若百世,永遠被世人記住,我想,這個結局才是真正的義氣!
東吳聽說劉備要打過來,便派諸葛亮瑾前來陳說利害,劉玄德此時一意孤行,根本就聽不進他說的話,臭罵一通后,被諸葛亮瑾回來。
【小學《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讀書筆記寫三國演義03-09
三國演義章節讀書筆記02-10
《三國演義》學生讀書筆記02-07
三國演義初中讀書筆記02-03
三國演義的讀書筆記大全01-19
三國演義四回讀書筆記01-17
學生三國演義讀書筆記模板01-12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怎么寫01-12
《三國演義》中學生讀書筆記03-14
三國演義900字讀書筆記通用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