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讀書筆記600字(精選6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筆記了。千萬不能認為讀書筆記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史記讀書筆記600字(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史記讀書筆記1
《史記》是我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傾其一生心血創作的我國古代第一部通史。書中記述了黃帝以來的傳說,商周的史跡,春秋戰國時期的動蕩。時間跨越三千多年,比較詳細地記述了我國這一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史,是一部偉大的史學巨著,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珍寶。
《史記》既是一部史學著作,又是一部偉大的文學著作,開創了我國傳記,文學的先河。《史記》中對古代優秀任務的頌揚,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高尚情操,對丑惡現象的揭露,顯示了中華民族嫉惡如仇的精神品質,如其中的大禹治水,表現了一個為民造福的大英雄,他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塑造中,可以看出他的心非常善良,肯為別人付出。他治理了九條河流,為人民立下了豐功偉績,也體現了勞動人民改變大自然的雄心壯志。我還從趙氏孤兒,塑造了忠臣程嬰和公孫杵同奸臣屠岸賈斗志斗勇的故事。讓我們感動于忠誠、善良、正義;鄙視邪惡,痛恨不忠不義。其中的《武王滅紂》通過文王和武王用他們的仁義、善良為民造福,讓百姓安居樂業,和紂王的殘暴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讓子孫后代永遠記住他們。《陳勝吳廣》的故事謳歌了我國古代歷史上一次偉大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帶領奴隸推翻秦朝的暴政。陳勝從起義到犧牲只有6個月,然而他點燃的反秦之火越燒越旺。《飛將軍李廣》寫的是飛將軍李廣愛兵如子抵抗匈奴進犯,保衛國土,立下了赫赫戰功,受到人民的愛戴……
司馬遷為了完成《史記》,忍受了別人無法忍受的奇恥大辱,受到了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打擊,但他還是完成了《史記》,實現了自我生命的最高價值,啟發和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學大師,被魯迅評價是“無韻之離騷,史家之絕唱”。
史記讀書筆記2
今年暑假,我看了一本叫《史記》的書。
《史記》是西漢漢武帝時期的“史圣”司馬遷的著作,記載了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漢武帝時期中國三千年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多方面的歷史,為“二十四史”之首。
我十分佩服司馬遷在史書著作上的創新方式,“二十四史”中大多是使用編年體。以時間順序寫歷史,而《史記》以人物傳記為主,并吸收了編年、紀事等體裁的長處,創造了歷史書籍的紀傳體的新體裁。其它史書記載的歷史都很短,就是著名的《資治通鑒》,也只是記載了從戰國至五代十國的一千多年的歷史。而《史記》卻記載了三千多年的中國歷史,是“二十四史”中記載年代最長的史書。
司馬遷當然不愿意忍受這樣的刑罰,悲痛欲絕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殺。可后來他想到,人總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死的輕重意義是不同的,他覺得自己如果就這樣自殺,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無價值的,他毅然選擇了宮刑。他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記》寫完,正因為還沒有完成《史記》,他才忍辱負重地活了下來,最終完成了《史記》。
《史記》中,我最感興趣的是《秦始皇本紀》。我覺得秦始皇做出的最大貢獻是統一了中國,統一了文字、貨幣等,為中華文明的強盛打下了基礎。但他也非常殘暴,焚書坑儒、廢黜百家,修皇陵,活埋了上萬人,是個殘虐的暴君,因此秦朝才短短十五年便滅亡了。
《史記》這本書是司馬遷在巨大恥辱下寫成的著名史書。讓我明白了許多治國的道理,治國不能太殘暴,但也不能偷懶放松。我要讀更多的好書,學習更多的知識,開創一個繁榮、富強的新時代。
史記讀書筆記3
我看了《史記》這本書,這本書里有六十六篇歷史故事,分別有:《大禹治水》、《紂王失天下》、《不食周栗》、《周公旦輔政》、《烽火戲諸候》、《掘地見母》、《齊國稱霸》……
《大禹治水》這一篇講的是:在堯執政時,很多地方都發了大水,老百姓生命、財產沒有保障。堯派鯀娶治水,一直到堯逝世都沒有治好水,舜執政以后,便派鯀的兒子去治水,他到了水災嚴重的地方調查,研究水的規律與流向,禹帶領老百姓日夜開鑿河道,帶著測量工具出發了。一天,禹剛好遇到了自己的家,他剛想走進家里跟他妻子聊天,就擔心地說:“我還沒有治好水呢!”他看了一眼,就走了。為了治水禹三過家門而不入,黃河上游有座龍門山,山很大,擋住了黃河水的去路,禹想:“要把黃河的水引入大海,必須鑿開龍門山,可這工程量很大!”禹帶領大家,用原始的工具在龍門山開山劈嶺,最后治好了水,禹和大家歡呼起來!
《紂王失天下》這一篇講的是:殷商的最后一個首領叫紂王,他養了很多飛禽走獸,紂王整天吃喝玩樂,不理朝政。百姓生活痛苦,罵他昏君,誰反對紂王統治,紂王就施以重刑,把他們綁在燒紅的銅管上。姬昌、九候和鄂候是紂王手下的三個部落首領,九候知道紂王喜歡美女,就將美女送去。美女不笑,被紂王殺掉。紂王還下令將九候殺了。鄂候勸紂王,紂王又將鄂候殺了。姬昌最后也被殺了。紂王臨時抽調奴隸匆忙應戰。戰場上奴隸倒戈幫助周武王攻打紂王。紂王大敗,只好自焚。
通過看這本書,我知道了很多成語,我一般般喜歡這本書,因為有些詞語還不是很明白。
史記讀書筆記4
《史記》這本書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我不敢說我真正的讀過它,我只能說我瀏覽過這本書。
《史記》原名《太史公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有130篇,記載了皇帝到漢武帝時期三千多年的歷史,有著極高的實用價值。《史記》以客觀的角度來記事,“不虛美,不隱惡。”是司馬遷能寫好這本書的關鍵。他敢于用筆寫出漢武帝的迷信鬼神等缺點,是作為一位史官最可貴的精神。
司馬遷受盡折磨,用了二十七年在獄中寫出了《史記》。作為一個普通人,他承受了他人不能承受的痛苦;作為一個史官,他放下自己的情緒,他是一個正直的記錄者;作為一個作家,他寫出經久不衰的絕美好作。
《史記》不是只有實用價值,《史記》還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司馬遷筆下的人物一個個真實,生動,性格鮮明。比如:《刺客列傳》中的荊軻和聶政,有著刺客的精神;《魏公子列傳》中侯贏和朱亥,表露出市井人才的才智俠義;《陳涉世家》里陳勝和吳廣,盡顯起義英雄的豪情壯志,書中的帝王將相,市井之民寫得活靈活現,看完之后回想一番,就像是電影一般的展現出來。
書中我最愛看《陳涉世家》,陳涉只是個種地的農民,但他不同于其它的壯丁,他的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喚醒了無數的英雄豪杰,他那種敢于打破陳規,不怕列強的精神讓我佩服。書中司馬遷也給予陳涉高度的贊揚,這是在史記中少見的片段。最后成為了皇帝的漢高祖劉邦也安置了三十戶人家看守陳涉的墳墓,定時殺牲祭祀他。可見,無論在是誰的眼中,陳涉都是一個偉大的英雄。
《史記》是一本充滿文學色彩的史書,它積聚著坐在一生的心血,也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史記讀書筆記5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作者是西漢時期的司馬遷,開始稱《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太史記》。司馬遷,字字長,父親司馬談任太史令,寫古今通史的愿望沒有實現,臨終要司馬遷完成其夙愿。后來,司馬遷繼任父親太史令之職,開始寫《史記》,十多年后,終于完成。其中的本紀和列傳是主體。在史記中,我最喜歡“五帝本紀第一”。其中記載的是五帝的傳說。五帝有黃帝、顓頊、堯、舜和禹。黃帝,是少典族的兒子,姓公孫,明軒轅。生下來就神異,幾個月大就能說話,幼年心智周遍、聰明伶俐,長大后敦厚勤勉,成年時就見識廣博,通曉天下大事。顓頊帝高陽,是黃帝的孫子、昌意的兒子。他寧靜深沉而有智謀,疏曠通達而明曉事理,養才育物以便充分開發利用土地,依照四時季節辦事以順應自然規律,憑借對鬼神的盡心敬事來制定禮儀法度,治理四時五行逆順來教化百姓,潔心誠意進行祭祀。
堯是繼炎帝、黃帝之后有一個最有威望的部落首領。堯勤于政事,認認真真地治理著國家。堯日理萬機,勤勤懇懇地為人們辦事。等到堯退位的時候,他沒有把首領之位傳給兒子丹朱,而是讓給了德才兼備的舜,這就是所謂“堯舜禪讓”。舜有一片真誠的孝心,非常孝敬自己的父母,愛護弟妹。舜是個品德高尚、富裕謙讓的人。舜走到哪里,他崇高德行都能感化他周圍的人,大家都愿意跟他住在一塊兒。大家都喜歡他,圍繞著他住了七年。過了一年,他住的地方便成了村莊;到了第三年,那里就成了一個小鎮。舜做了國軍以后,心里時刻關心百姓的疾苦,國家治理得非常好。大禹,因受封為夏伯,所以又稱為夏禹。夏后氏部落領袖,奉舜命治理洪水。他采用疏導的方式治理住了泛濫的洪水,被舜選為了繼承人,在舜死后擔任部落聯盟首領,禹死后,他的兒子啟繼承了首領的位置,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即夏朝。
《史記》是一本既生動有趣又能增長知識的值得一看的好書。
史記讀書筆記6
(一)、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秦始皇巡視會稽,在渡過錢塘江之際,項梁和項羽一塊前去觀看。項羽說:“我可以取代那個人!”項梁趕緊捂住他的嘴說:“不要胡說,這是會滅族的!”
高祖常繇咸陽,縱觀,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劉邦曾經去咸陽服徭役,(秦始皇出行)允許百姓觀看,劉邦看到秦始皇,感慨萬千:“啊,大丈夫理應是這個樣子。”
(二)、居數日,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收其貨寶婦女而東。
又過了好幾天,項羽率軍向西挺進,屠戮了整個咸陽城,殺掉了向他投降的子嬰,燒掉了秦朝的宮殿,這場大火一直燒了三個月;并席卷了秦朝所有的財寶和婦女,做完這些,準備向東撤離。
諸所過毋得掠鹵,秦人憙,秦軍解,因大破之。
命令全軍所過之處,不許擄掠,這使得秦地的人們高興不已,趁秦軍在松懈之際,劉邦率軍大敗秦軍。
(三)、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項羽笑著說:“既然上天要亡我,我渡江又有什么用呢!而且當初,我帶著八千江東子弟渡江西進,現在他們沒一個人活著回故鄉,縱然是江東父老可憐我,擁護我為王,我又以怎樣的臉面去見他們?就算他們不說什么,我自己就能安心嗎?”
項王已死,楚地皆降漢,獨魯不下,漢乃引天下兵欲屠之。為其守禮義,為主死節,乃持項王頭視魯,魯父兄乃降。
項羽死后,楚地都相繼歸降了漢王,唯獨魯地不肯投降。漢王準備率領全天下的軍隊來屠殺魯地軍民,但考慮到魯人對項羽的忠心,便派人提著項羽的人頭給他們看,他們才向漢王投降。
漢王為發哀,泣之而去。
史記讀后感:漢王親自為項羽發喪,還為他大哭了一場,然后離開了魯城。
【史記讀書筆記600字(精選6篇)】相關文章:
史記讀書筆記600字03-01
萌寵大史記讀書筆記02-22
《史記卷一——五帝本紀第一》讀書筆記01-21
史記讀后感作文02-17
《史記》文學常識(2篇)12-29
《史記》文學常識2篇12-27
史記有哪些文學常識04-14
史記讀后感作文15篇02-17
文學常識解讀:史記中的劉邦04-14
《活法》讀書筆記精選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