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在窗外》讀書筆記范文(精選5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吧。怎樣寫讀書筆記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校在窗外》讀書筆記范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校在窗外》讀書筆記1
孩子為了什么去學校?用日本小說家大江健三郎的字眼,就是為了與世界互動或聯結,進而發現自己,了解自己,所以任何孩子都必須去學校。既然所有的孩子都要去學校,那么,學校教育應該做些什么呢?《學校在窗外》作者黃武雄先生認為,人存在的基本要素是“維生”、“互動”與“創造”這三個原始的天生旨趣,學校應當去探討讓學生沿著天生的旨趣,充分發展。即在這三者之中學校教育能且只能著眼于“互動”這一要素,探討如何讓學生擁有不斷創造的環境,讓其發展獨特的創造活動,而非反過來壓抑他的創造能力。簡言之,就是“打開人的經驗,發展抽象能力”。學校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孩子看到自己在世界所處的位置,從而了解自己,形成自己的人格,而非整天學習“套裝知識”
那么,我們一直津津樂道、苦心經營的應對“高考”的教育教學,就是對正常應有的“互動”的干擾,甚至是毀滅性的破壞。現今,很多學校在高一、高二就把一切向高考看齊,像我今年教的高一某班開了班級QQ群,口號就是“為了高考”,更不用說平時的課堂教學、教學測試與評價了。這樣做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學生即使順利通過高考,也因為接受的大多是支離破碎的“套裝知識”,基本上沒有繼承,遑論創造了,F今社會很多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現象,固然有大環境的影響,難道就沒有學校教育脫離社會實際、不“打開人的經驗,發展抽象能力”的因素嗎?
作為教師,平時我們苦口婆心,費盡心機讓學生去學去研究考試,如果是在高三一年這樣做的話,是忍痛、是不得已。如果整個高中三年一直這樣做的話,是殘忍、是居心叵測;如果從小學,從初中就開始拆,那簡直就是劊子手。因為孩子的原始旨趣就這樣被我們和學校和有關教育形成部門聯手扼殺了。其實,在“互動”這一學校教育任務的前提下,學生本來就不存在“好”與“差”的差異,存在的只是每個學生與這個世界聯結的點的不同,我們教師所作的就是幫助學生找到聯結的點。對于所謂的學習能力較差,學習習慣不好的學生,增加課時、多做習題、反復“磨”等方式,都是在其“互動”進行得不順利的時候雪上加霜,就是屋漏時的連夜雨。學生學習的困難,“常因他的抽象能力未達到他要學的知識所相應的抽象水平”,實現更順暢聯結的方式應該是降低抽象水平,“給學生多點時間與自由,給學生多點問題去思考”。
“如果學校教育做而且只做這兩件事:打開人的經驗及發展人的抽象能力,那么無數經過學校教育陶冶的人,將會比今天的人具有更豐沛的創造力!薄叭绻f學校還有第三件事該做,那么這第三件事便是留白;留更多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去創造、去互動、去冥想、去幻想、去嘗試錯誤、去表達自己、去做各種創作:編舞、搞劇場、玩樂園、打球、版社團,讓他們自由地運用時間與空間!
期盼這樣學校教育早日來到。
《學校在窗外》讀書筆記2
最近,拜讀了黃武雄先生的《學校在窗外》一書。書中,作者以“孩子為了什么去學!、“受教育與不受教育有什么差別”、“知識是什么”、“學校要不要存在”等一連串涉及教育的根本問題,探尋和揭示了學校教育和當下教改的真面目,從而引發我們進行深入思考,重新去認識學校教育,認識社會……作者認為,孩子去學校是為了與世界互動,打開經驗世界與發展抽象能力,以便于與世界聯結。學校教育應做,而且只要做兩件事,一是打開人的經驗世界,二是發展人的抽象能力。如果說學校教育還有第三件事該做,那么便是留白,留更多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去創造、去冥思、去幻想、去嘗試錯誤、去表達自己、去做各種創作。學生應能通過學校教育,逐漸形成自己的人格,看到自己存在于這個世界的意義。教育應以個人內在的發展作為唯一目的,而不能以這一代人的價值觀為標準,復制成為下一代人的思想行為。
那么,我們教育的現狀又是如何呢?學校教什么?孩子如何學?現今的教法與目標是否正真適合孩子內在的發展呢?我們的教學宗旨,是實施學生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而事實上,教學時,大體都是將“套裝知識”和簡單技能進行傳授,給予學生簡單的知識骨架的建構,這些知識技能其實更多的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去學習,為了加強孩子的競爭力,為他們的未來出路而服務的,是一種追求短期和直接目標的實用主義的行為。這種教育模式下,學生缺失了知識積累過程中的自我經歷、自我體驗以及自我創造的過程,教育只是復制知識的機器,嚴重壓抑了學生的想象力,扭曲了學生的價值觀。而學校的主流價值與教師所扮演的角色,不利于學生心智的成長。當孩子們離開學校后,就會對曾經學過的知識忘得一干二凈;甚至,在學校還會出現這樣的現象:當學生們考完試會把書本扔掉、撕掉,吶喊道我們自由了、我們解放了。相對封閉的學校就像象牙塔,很多學生從學校畢業以后到社會上很難適應這個大環境。他會發現,自己在學校里學的知識跟這個社會沒有太大的關聯,甚至會自暴自棄。當孩子視學校為樊籠,書本為鎖鏈,那么這種學校的存在和這樣的教育方式一定不符合和不能適應孩子的內在成長。
實際上,人的學習大部分靠自己,而非依賴教師。教師最多從旁協助。所以,教育的重點,首先在于解除學生身上的壓抑,讓他恢復童年時的好奇,讓他想學;其次是向他提出問題,讓他看到方向;再次是營造討論問題的環境;最后才是“教材與教法”。作為一名教師,應盡量為學生創造探索經驗、交流經驗、驗證經驗的機會,并通過各種方式拓展知識的視野,把知識真正還原為人與世界互動的經驗。教師的職責不在于教給孩子的學問,而在與啟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給孩子們創造的空間,給學生多點時間與自由,給學生多點問題去思考。
讀完此書,我深深覺得,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真的應該在埋頭工作的時候,抬起頭來看一看,看一看自己,看一看學生,看一看窗外,審視一下自己的職責和使命,并積極地行動起來去進行一些改變,做真正適合孩子內心成長的教育,為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學校在窗外》讀書筆記3
近日,斷斷續續讀完黃武雄先生的《學校在窗外》一書,書中作者談對教育的理解,并不是那種理論色彩很重的“教授之書”,而是用講故事的形式親切地娓娓道來,談生活中的教育,談孩子的成長歷程和發展變化。開篇就用“孩子為了什么去學校?”的問題直擊人的心靈,一篇篇通俗的標題和故事闡釋著自己對教育的理解,確實引人深思。作者以“孩子為了什么去學!边@個追問為引線,深入思考“受教育與不受教育有什么差別”、“知識是什么”、“學校要不要存在”、“教改發生了什么事”等涉及教育的本原問題,重新去認識知識、認識學校教育、認識當前社會。孩子為了什么去學校?作者認為,為了打開經驗世界與發展抽象能力,以便與世界真正聯結。作者的觀點,簡而言之就是,學校教育為個體的經驗世界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通過對知識的系統學習,把自己的經驗發展成抽象能力、理性能力,從而與真實世界形成真正的聯結。
學生需要一個什么樣的學習環境?我想起了第歐尼的那句名言:“不要擋住我的陽光”!可我們的學校教育,儼然成了束縛學生心智的場所。我的孩子在小學二年級就要做超出他們智力范圍很多的題目,一到快考試就要做大量的卷子,題海戰術。我曾經也去過一些中小學的校園,特別是到了中學,很難看到學生那種特有的陽光與燦爛,多數臉上寫滿的是疲憊與木訥。對我們的學生而言,他們在學校究竟學到了些什么?表面來看,學生在學校學到了很系統、很豐富的知識,但細一追問:這些知識是他們自己的嗎?他們消化了多少?這些知識又幫助了他們什么?為他們打開了一個什么樣的世界?
我們會發覺我們的教育離我們的生活有多遠!學校學到的這一套套裝知識,正是忽略了知識與人的主體經驗相互聯結,造成我們的學生浮離于真實世界之上,只知道一些普遍法則,面對真實生活、真實世界只能以套公式的方式對待人生。后果就是,學生一旦離開了學校,曾經的知識便遺忘得所剩無己了。知識是什么?顯然不只是書本或教科書上的套裝知識,還包括人與世界互動形成的經驗,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讓人認識自己,認識世界。
剛剛過去的高考,報紙上羅列出一長串的高考狀元,細細看過這些狀元的事跡,沒有一個是死讀書、讀死書的孩子,他們都有大量的課外閱讀和課外活動,所以才使他們有睿智的頭腦和開闊的眼界。學校里傳授的套裝知識只是知識的'一部分。一般說來,教科書上所鋪陳的材料,是套裝知識的典型。數學與語文的系列課程,尤其是其典型中的典型。習慣于學習套裝知識,長期被遺忘了的是人最真實的經驗知識。
進行價值思辨,培養抽象能力,來培養、發展人的獨立思考能力。教育者應該做的事就是創造人發展獨立思考的環境及催化機制。讓教育內容回歸知識的本來面目,把知識還原為人與世界互動的經驗,而非疏離于主體經驗之外的概念與資訊。
目前學校的主流價值與教師正在扮演的角色,其實不利于學生心智的成長,它們嚴重壓抑了學生的想象力,扭曲了學生的價值觀。教育成為復制知識的機器。實際上,人的學習大部分靠自己,而非依賴教師。教師最多從旁協助,所以教育的重點,首先在于解除學生身上的壓抑,讓他恢復童年時的好奇,讓他想學。其次是向他提出問題,讓他看到方向。再其次是營造討論問題的環境。最后才是“教材與教法”。
有時看到很多孩子包括自己的孩子被大量的作業、補習班壓得沒有時間走出去玩一玩,我都覺得非常的不忍。窗外的世界,總能引發人們無盡的向往,抬頭望向窗外,綠意盎然的風景在招搖。孩子們的眼光渴望與陽光、與芳草相遇,孩子們的心靈也期待與草地、與藍天擁抱。學校的教育,理應架起一個聯結窗內、窗外世界的橋梁。當學校教育卸下沉重與束縛,走向窗外,走向真實的世界,教育才真正回歸到了它的原點。
學校在窗外,這本身也是一個隱喻。我們的學校教育,理應推開那一扇關閉的窗,看一看窗外的風景。其實,僅僅看一看窗外是不夠的。畫家馬蒂斯一生不斷地在畫窗外,他自己說:“在我的意識中,窗內窗外已融而為一。”學校教育也一樣,只有與個體經驗相連、與真實世界相連,實現“窗內”與“窗外”的一體融合,才能讓受教育者的人性特質得以健康地生長,成為人性健全的人。盧梭曾提出,“教育即生長”,可以說這就是教育的本義!吧L”需要一個良好的土壤,我們教育首先要做的也是,為“生長”提供一個良性的環境,提供一個有陽光雨露、花草樹木、云霞虹影的彩色世界,讓窗內的生活不再單調。
讀完此書,深深覺得作為教師我們真的應該在埋頭工作的時候,抬起頭來看一看,看一看自己,看一看學生,看一看窗外。
《學校在窗外》讀書筆記4
這個問題,我從來沒有思考過,慣性思維認為所有的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都應該去學校接受教育的。當身邊有一位朋友,他們的孩子是沒有入學接受教育的,他們選擇小學階段由父母來教孩子相應的知識,有些科目請專業的教師來教,我從心底挺佩服他們的勇氣,當然也有所懷疑這樣的方式是否存在弊端?
書中大江健三郎對于孩子為什么要去學校闡述的觀點是:為了與世界聯結,進而反觀自己,了解自己。
我比較認可這樣的觀點,人活在這個社會中,是不可能孤立存在的,人總是與其他一些人相互聯結的,首先是父母,兄弟,姐妹等等,還有就是同學,朋友,同事等等。孩子去學校是他們接觸社會的第一步,在學校生活中學習如何與人相處,以及學習知識。
關于學習知識,很多教育者們都提倡孩子自主學習,我在想對于剛上小學的孩子而言,他們如何懂得自主學習?現在一年級的小朋友第一學期從學習拼音開始,然后學習認字、寫字,數學2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運算,不管是自主學習還是被迫的學習,孩子們在期中和期末都要面臨考試,對于考試家長和孩子都很緊張,分數考得好的孩子家長自然高興,分數低的孩子家長心里不舒服,可能會對孩子各種批評,此刻想想自己也是這般焦慮的家長之一。
我不知道孩子們有沒有想過他們為什么要學習認字,有沒有想過我們所認識的字是從哪來的?在我小的時候我好像沒有思考過這些問題,只知道老師教認字我就認字,教寫字就寫字,很少去思考過我為什么要學習認字,寫字,讀書?似乎就是應該做的,就像吃飯睡覺一樣,那么這個學習上的主動性要從哪里來呢?我不記得小時候老師是否懲罰過抄寫生字多少遍的事情,現在卻經常聽身邊的朋友說孩子寫錯了題,某老師會懲罰孩子寫多少遍?對于這樣的問題,孩子會有怎樣的理解?有一次,我兒子有幾個字寫錯了,他的堂姐建議多多抄寫,我反問我侄女,對于懲罰抄寫是否有效,他的回答是無效的,我很奇怪明知無效的方法卻仍然選擇,其實這樣一個慣性的思維,因為她以前也是被老師和家長用同樣的方式對待過,作為家長和老師應該去尋找更加有效的方法,而不能用慣用的方法來對待孩子。
最近還有一個問題使我很糾結,兒子期末考試考得不是很好,孩子爸爸覺得學習的知識掌握得不牢固,所以他要求孩子在這個暑期把學習過的課文都默寫,對于這件事情,我開始不是很同意,當然我開始是心疼孩子,也有一些覺得不妥的地方,只是似乎說不出來,通過看了《學校在窗外》,我似乎有點明白,背多少書,寫多少遍也只是讓孩子在重復著機械的工作,這樣的默寫意義在哪?孩子通過默寫只是會多寫幾個字,多背誦幾篇文章,那么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是不是被我們一點點破壞掉呢?
這些問題我還需要慢慢的去思考學習,或許在《學校在窗外》這本書可以幫助我找到答案,我要繼續細細讀下去。
《學校在窗外》讀書筆記5
價值的根源在于同情。同情亦即感同身受。人生下來,了解世界的方法是同情。從同情、從感同身受,一步步脫離認知上的自我中心,逐漸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世界,去掌握世界的普遍性。
在教育領域中,討論價值,討論善,是危險的事情。教育者很容易把特定價值、善,甚至把愛、同情本身,當作既定的美德來宣揚。這樣,價值、善、愛與同情,都會淪為教條。學校應該思辨價值,但不能宣揚特定價值。因為價值、善、愛與同情,必須發自內心,絕不能也無法外加。價值、善、愛與同情,只要來自外加,都無法內化為人的主體經驗,而使人信守不渝。
價值與善一經強加,人容易變得偽善。愛與同情,尤其不能公眾化。愛與同情是個人內在的東西,只有屬于個人,愛與同情才可能出自內心,但它不是與生俱來的,必須從人的內心慢慢萌芽,慢慢成長,慢慢學習,愛與同情才能隨著年歲逐漸成熟。教育者不能揠苗助長。
以上三段援引于黃武雄先生的著作《學校在窗外》。它使我對教學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實施產生了思考。在眾多公開課的聽課經驗中,教師為了實現這個目標,總是要動很多心思設計出一些與文本有關的思維升華,借以彰顯對學生的價值觀的引導。如講到自然保護區,會總結“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講到地震,會提升到“我們要保護環境”等等諸如此類的思辨方向。到后來,講到什么主題,學生居然能自己總結出“我們應該如何如何”了,貌似教師教育的成效可觀?墒歉魑煌饰鹜痪湓挘杭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生通過這種告知、訓練而得來的結論未必是他們感同身受體驗出來的,未必是真情實感。由此,黃武雄先生繼續剖析道:
由于同情是世間一切價值、善與愛的根源,教育者能做而且該做的只是選取鏡頭,讓鏡頭聚焦在世間那些掙扎奮斗,或受苦無依的人身上,讓學習者把自己投射到那些人物身上,由自己內心去同情,去思辨,去發展他的價值。教育者只能從旁協助討論與思辨的進行,不能越俎代庖,替學習者做結論,替學習者建立他們的世界觀。
誠哉斯言。教育,不拘是什么學科的教育,都要注意適時適性。教育者的角色是引導、影響、守望,精心培育靜待花開,而不是揠苗助長,強制花開。
【《學校在窗外》讀書筆記范文(精選5篇)】相關文章:
《冰山在融化》讀書筆記02-16
《奇跡學!纷x書筆記02-10
精選窗外的天空作文四篇03-13
精選窗外的天空作文5篇03-05
【精選】窗外的天空作文4篇03-03
窗外的天空作文精選15篇02-28
精選窗外的天空作文6篇02-23
窗外的天空作文精選12篇02-21
精選窗外的天空作文五篇02-20
窗外的景色作文精選13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