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精選11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讓我們好好寫份讀書筆記,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書筆記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精選11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1
翻開《如何閱讀一本書》,是因為有好多同學老師都推薦這本書,都說是值得反復看的好書。
我看了序言才知道,這本書在1940年就已經有了第一版,現在的版本是1972年的改版,一樣是越來越受歡迎。
可以說,單單是看譯者和作者的序,就讓我有了閱讀這本書的興趣。那就是他們說出了很多我對閱讀的看法,其中有一點就是大多數人的閱讀水平還只是停留在小學六年級的水平。
1972年的時候,作者所在的國家已經漸漸地掃除了文盲,跟我們現在這個時代也是差不多的一個文化普及的狀態,可以說很多人都能看懂書畫字報,可是卻大部人是看不下去稍微結構嚴謹的文字,就如一些論文,理論性地文章書籍。不是說字體不認識,可是不能真正地理解。
在看到作者提到這一點的時候,我真的有很深刻地體會。
因為我就發現小時候自己非常喜歡看書,可以不用家長的陪伴也能自己一個人看圖畫,看拼音,看童話故事,那個時候的閱讀量很大,同時也幫到了我寫作文。可是到了上初中高中之后,我的課外閱讀書籍減了很多,大部分就只是看學習上的書本。
如果說你給我一本小說或者故事的文章,我會看的很入迷,可要是讓我看一些解答類的文章,或者大部頭的理論的話,就看幾眼就不耐煩,一點也看不下去。
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我就看到了自己需要提升的就是學會主動去思考,去閱讀,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讓一本書為自己所用。
這的確是一本可以反復閱讀的好書,很多值得一再揣摩的學習點。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2
5.26在讀書會上聽到一個大學生在講這本書。他用了很大的一個篇幅來理清資訊和了解的關系。舉了一個我們聽書的例子,我們聽書但是卻很少按下暫停鍵來思考。這點也是我需要反思的,我每看完一本書,沒有用到實處,也沒有任何的輸出,為了看書而看書,成為了知識的奴隸。我應該更多的停下來去思考,去懷疑。
通過主動的閱讀和更多的技巧來讀好它,作者想要傳達的正好被讀者理解到,類似于棒球賽的投手和捕手,閱讀雙方互動的過程,沒有誰是被動的,除了那個球。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主動閱讀的人會提出問題并自己回答問題。提出的問題主要包括:“1、這本書在談什么?2、作者的論點有哪些?是如何論述的?3、這本書有道理嗎?4、這本書和我有關系嗎?”我在想我寫讀書筆記的時候是否也可以根據這4各方面來寫呢?
在技巧方面就是記筆記,書中也提到了三種做筆記的方法。在做檢視閱讀的時候可以采用結構筆記。在分析閱讀的時候可以使用概念筆記,在做主題閱讀的時候可以使用辯證筆記。這三種方法為我今后的閱讀筆記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次是閱讀的四個境界(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基礎閱讀在我們小學階段就已經學會了 ,檢視閱讀是真正進入閱讀的層次。分析閱讀是更深入的更系統化的閱讀,主題閱讀是閱讀的最高層次。具體的內容我覺得還是需要再細讀一遍文章后才能對書中的方法有更深的了解。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3
最近讀了不少關于閱讀的書,發現之前的讀書方法有些問題,所以就決定”從頭再來“。之前在閱讀中了解到了主題閱讀的這個概念,準備先讀一部分關于閱讀主題方面的書。
今天就讀到了這本《如何閱讀一本書》,這幾天利用碎片時間,在網上也讀了不少關于讀書方法的文章。發現很多內容都出自于這本《如何閱讀一本書》。
可以說很多關于閱讀方面的書,多多少少都有這本書的影子。之所以有這樣的結論,就是因為這本書出的夠早,不過里面介紹的閱讀方法,到現在看來也是很實用的。
書中把閱讀分為了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拆閱讀,主題閱讀。
第一層次就是基礎閱讀。這個沒什么好說的,基本上能識字讀書的人都在這個層次,只要有閱讀能力的人,都在這個層次。
第二層次就是檢視閱讀。這個相當通讀或者略讀,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先了解一本書的大致內容。通過書名、目錄、索引、作者介紹等,先對書的主旨有個大致的了解。
然后根據自己對書主旨的了解,挑選幾個跟主旨息息相關的章節來讀。遇到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可以放慢速度讀一下,就這樣快速的提取書中的精華部分。
當然我的理解是也可以整本書快遞的閱讀,一目十行,遇到自己喜歡的部分在慢下來閱讀。現在很多書大部分內容都是引經據典,一個章節精華部分也就是開頭的引題,和最后的總結,中間全部都是舉例說明。按照這個方法閱讀,一般200頁左右的書,幾十分鐘就能讀完了。
第三個層次就是分析閱讀。很多朋友都會疑問:像上面這么快速的讀一本書能記住嗎?分析閱讀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說白了這個章節就是教大家怎么做讀書筆記的:
第一,這是什么樣的一本書?
第二,整本書在談的是什么?
第三,作者是借著怎樣的整體架構,來發展他的觀點或陳述他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通過讀書筆記的方式,把以上的問題記錄下來。這樣在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肯定還會重新回頭去翻書,這就相當于又通讀了一遍。當然,這些讀書筆記也要拿出來經常看看,加深印象,這樣才能把作者的論述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第四層次就是主題閱讀。這個概念我開頭的時候提過,這里詳細說一下。可能讀了一本書之后,我們的部分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我們可以通過讀這本書同一主題類型的書來解決問題。
主題閱讀首先就是先確定書單,大家可以通過書名、目錄、索引、作者介紹等,先對一本書進行大致的了解,看看是不是自己要找的書,最后確定一個書單。
在讀書單里面的這些書的時候,大家可以思考一下,這些書有哪些論點是類似的?有哪些論點是相悖的?為什么會相悖,哪個更有道理?
主題閱讀不僅能拓展我們的視野,還能讓我們思考起來,在思考的同時,也是我們內化的過程。
當然,主題閱讀的最終目的就是輸出。我們通過一系列的主題閱讀,不斷的內化。形成一個我們自己的一套理論,能夠把這套理論寫出來,或者是教給其他人。這個時候我們才算是真正的吃透這些書,達到我們讀書的目的。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4
閱讀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讀得懂的東西。如報紙雜志,容易讀懂,能增加資訊量,但不能增進理解力。因為在那之前水平已經相當了。一種是必須要讀的東西。一開始水平就比讀者高一截,能給予更高層次的啟發,增進讀者的理解力。相對而言,后者更值得做。讀者追求的不同目標「為了消遣or增進理解力」,會決定不同的閱讀方式。任何一本可以增進你理解力的書,也能達到消遣的效果,但倒過來很難成立。
閱讀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基礎閱讀。能認字,擺脫文盲狀態的層次,小學時期就能做到。
第二,檢視閱讀。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閱讀,從表面觀察一本書,如15分鐘讀完一本書,但它并不是指簡單隨意瀏覽。因為資訊泛濫,太多的資訊如同太少的資訊一樣,都是對理解力的阻礙。所以檢視閱讀很有價值的,因為有些書完全不用孜孜不倦的從頭讀到尾。
第三,分析閱讀。是一種「專注」的活動,咀嚼消化一本書。
第四,主題閱讀。閱讀很多相關類的書籍,而不是一本書。列舉這些書的相關之處。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5
閱讀一本書時,就像是接住作者拋出的球,并且作者通常拋出的不止一個球,你能接住多少個球,決定了你能理解多少作者所傳達的信息。
大部分人都會領略到作品中的優秀之處,但是并不知道為何優秀,這本書所傳達的方法是將抽象的感官體驗,通過有邏輯,有目的的主動閱讀,來轉化為可以條理化輸出的形式。即,讀懂后可以講出自己理解,并與自己的知識體系結合,橫向的思考。為了達到這樣優秀的閱讀體驗,需要明白閱讀的四個層級:
1、基礎閱讀:可以認清所有字,能夠通順的閱讀完整本書。
2、檢視閱讀:有系統的粗讀和略讀一本書,讀完后不需要有深刻的理解,但需要有對整本書框架和側重點有所理解,明白整本書的篇章,哪些是核心文本輸出,哪些是輔助例證。簡單來說,能看到人體的骨架,脈絡,但不需要思考人是如何行走的。
3、分析閱讀:這個層次的閱讀要難一些,需要帶著問題去開展,分析閱讀需要認真的去吃透每一個篇章每一個句子,把書中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去解答心里的疑惑。去最大限度的接受作者傳遞的信息。如果說檢視閱讀是為了有限時間內獲得最多的知識,那么分析閱讀則是在無限的時間里理解最多最好的知識。
4、主題閱讀:這是最難要求最高的一個層級,屬于“返璞歸真”的境界,當你完全真正讀完一本書后,你所理解的東西一定會和現有的知識產生碰撞,你需要將他們合理的安放。你會用A書中的例證去補充B書的論據,會有C書的故事對比D書的情節,這個過程起初會使你混亂,但堅持思考下去,你會在雜糅的信息中找到自己的理解。
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都屬于進階閱讀,但兩者的側重點不同:
分析閱讀,是讀者一頭扎到書中去,理解吸收一切所有明顯和潛在的信息。因為信息的差異化巨大,所以在面對不同書籍,如想象文學,歷史文學,數學科學,社會科學等不同領域時,需要用到不同的方法,而目的就是盡可能高效和深刻的去讀懂每一本書,獲取最多的信息。因此《如何閱讀一本書》被劃分到實用類書籍,和字典一樣,在你看不懂某個字的時候翻起字典,在你不知道該如何看懂一本書時,去翻《如何閱讀一本書》。
而主題閱讀,則更強調主動性,首先要做到這一層次的閱讀,你要理解你所追求的主題是什么,比如關于愛:情侶之間的我愛你,和我愛吃檸檬的愛是不一樣的,這是人與人之間和人與物之間的情感區別。那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愛與情侶之間的愛是一個主題嗎?可以是,因為這都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也可以不是,因為親情與愛情是不同的。這時候取決于你主動的思考,你需要去確定你想要閱讀的主題。因此,這時候所有的書籍都變成你的資料,你只需要從你要的書籍中找到你要的主題就可以了,而過多的信息則需要被剔除。簡單來說,分析閱讀是得到過程,而主題閱讀是取舍的過程。
如果你有相對的閱讀量和較強的邏輯思考能力,讀到這里你會發現一個哲學問題:要使用主題閱讀必須要讀主題相對應的書,而除非你讀了主題相對應的書,否則你沒辦法做主題閱讀。對于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有兩個方向:
1、無指向的去今可能的多讀書,自己本身就具備對應的知識體系,可以獨立去思索篩選甚至是去定義對應主題。
2、有一個老師,告訴你哪些書是你該讀的主題書,這位老師相當于在主題閱讀的閉環里為你開了一個小口,接下來你可以獨立的去循環,但是這個缺口有一天會成為你的障礙,因為老師所給予你的主題,是基于他的知識體系和認知,有一天你的知識儲備所帶給你的思考超越這個認知的時候,最初的主題則需要被打破。
這是主題閱讀真正的難點所在,恰如一句話所說:科學的盡頭是哲學。
回到本文開篇的問題,你是否想要去提升自己的閱讀理解力?有時候你發現,重讀一本書,依然有許多新的東西可以發掘,這是因為你的理解力進步了,你接住了作者拋出的更多的球。而當你重讀時,感到乏味,則說明,你的理解和這本書持平(我個人還有一種觀點,這本書遠超你的理解能力)。在不斷提升理解力的過程中,也自然會擁有識別好書的能力,這則是在閱讀理解之外,心智上的成熟和進步。但當你的答案是否的時候,這一切都與你無關了。
回歸理性,說到《如何閱讀一本書》本身,它是貨真價實的工具書!所傳遞的是抽象的思維模式+具象的實踐方法。在讀書這件事上,它就像一張網,你可以把這張網當作裝飾掛在那里,不屑一顧。也可以去打撈一番,賺個盆滿缽滿。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6
今天的閱讀內容為主題閱讀、閱讀與心智的成長兩個板塊。
閱讀的第四個階段:主題閱讀。其實主題閱讀挺像我們在寫論文的過程,通過不同書籍的閱讀,截取相關性的東西來完成整個閱讀過程。
主題閱讀也分為兩個階段:一為準備階段,在這個階段里,我們需要針對研究的主題,參考圖書館目錄、相關專家意見列出一系列書目,并通過對書目上的書進行瀏覽,確定哪些與你的主題相關,并對你的主題確定清除的概念。
二為閱讀階段,在這個階段大致有五個步驟。
第一步驟為:檢視閱讀所有書籍,并找出與主題相關的關鍵章節。
第二步驟為:根據主題創立一套中性的詞匯,帶引作者與你形成共識。
第三步驟為:根據主題建立一個中性的主旨,并就此主旨列出相關問題,并在書籍中尋求解答。
第四步驟為:界定主要議題及次要議題,然后將作者對各個議題的不同意見整理陳列在議題之旁,形成不同作者間的討論。
第五步驟為:分析討論,把問題和議題按順序排列,以求凸顯主題,并將各個議題之間的關系清楚的界定出來。
在主題閱讀的過程中,要注意用自己的詞匯表達作者的意見,但形成議題的觀點時盡量用作者的原句,避免自我設限,更為客觀。
在閱讀與心智成長這一塊,作者強調如果你的閱讀目的是想成為一個更好的閱讀者,你就不能任何書任何文章都讀,你必須有所揀選,對你所讀的書要有所要求,這些書一定要看起來超過你的能力才行,這樣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才能不斷提高自己。
心智其實就像肌肉一樣,如果不常運用就會萎縮,而主動的閱讀,思考對于心智就是一種運用,雖然社交媒體發展迅猛,我們看似動動手指就可以找到我們想要的任何信息,可是那些信息并不是來自于我們,往往會看過就忘了,并不會給我們帶來更好的成長。
所以,今天起開始閱讀吧,拿起你手邊的書,去主動閱讀,取主動思考,去讓每一本書帶領你邁向更好的自己吧。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7
不得不承認,選擇這本書的原因是書名提起了我的好奇心。讀書,但凡看得見且識字的人不就會讀嗎?中國的孩子,在很小的年紀便在家長的殷切教導下讀起了書。讀書,不就是拿一本書,然后翻開扉頁,或精讀或略讀,把書中所寫都看完而已嗎?難道讀書還有什么特別的規則?
作為愛讀書之人,我看過的書也算不少。我的書櫥里有各種類型的書,人物傳記類的,童話類的,長篇小說類的等等。但簡單來說便是兩類,讀完的和未讀完的。我個人喜歡的讀書方法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于娛樂性質的小說,我選擇一目十行地讀。掌握故事梗概便可。當然,如果文筆特別好的,我也會放慢速度,領略文字之美。對于學術類的書,因其往往晦澀難懂,我經常反復的研讀。同樣的方法也用在讀推理類作品上。各種方法不一一例舉,但是共同點就是我不愛勾勾畫畫。既然喜歡讀書,當然要看看別人是怎樣讀書的,并尋求一個更科學的方法。
說實話,最初,我是抱著玩笑和好奇的心態讀這本書的,但是在看過這本書后,我確實學到了許多。首先,我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我讀書一般不看第二遍,當然個別我非常喜愛的書除外。一本書我往往看過一遍便歸入開頭提到的“讀完的書”那一類,并不再會去翻閱。我這種做法在作者眼中無疑成了“大逆不道”。就像在這本書中說的一樣,這樣的人“不值得羨慕,而應該同情”。因此,我在看書時不
再給看過的書“判死刑”,而是時不時的拿出以前看過的書來回顧。堅持一段時間后,我發現不僅僅是個別好書每讀一遍都有新發現,有些在第一次讀時覺得枯燥乏味的書,在第二遍讀時也顯現了它有趣的一面,可謂收獲不小。而我也因此多了許多可看的書。
其次,書中所提及的閱讀的4個層次也讓我耳目一新。這四個層次,分別是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所謂基礎閱讀是關注每個詞句的含義。這點并不難理解。檢視閱讀則是通過限時地、有目的地快速閱讀找出書中談及的重點、主題的分類、基本組織框架。接著是分析閱讀,即帶著問題全盤閱讀、完整閱讀,該階段不計較時間的長短,目的在于盡量消化書中的系統性知識概念、論題等。最后是主題閱讀。主題閱讀又稱比較閱讀,意思是通過閱讀多本相關主題的書籍,從比較中提煉出自己的理解。
這四種層次對于我來說并不陌生,但我沒想到它們是被歸為層次,而非方法。基礎閱讀幾乎每本書都在做著。而分析閱讀和檢視閱讀則多用在做閱讀理解時。主題閱讀則會用于寫讀后感或比較時。但作者的意思明顯不是這樣的。除了基礎閱讀,其他幾種我都是在課業需要或有目的的進行,并不是自發地以這些方式閱讀。換句話說,我讀書大多是為了打發時間或追隨喜愛的作家,并不是為了閱讀而閱讀。對于閱讀,我們應當懷著虔誠的心態,去體味,去感受。
而對于閱讀的態度,則是主動。讀書是與作者的對話。一本新書仿佛是一個陌生人,他飽含學識卻不愿吐露心聲。只有當你主動地去拿起一本書,才開啟了你與作者的交流之門。
閱讀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謂精神食糧便是如此了。作者的許多觀點在我看來非常受用,當然,由于時代的局限性,這本書關于閱讀的看法也不一定盡善盡美。但是,以現在的觀點來看,書中提及的一些分類,觀點仍具科學性。同時,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的電子產業,將閱讀逐漸帶向電子書時代。但我認為書中的觀點不僅實用于閱讀紙質書籍,對于電子書、網絡資訊的閱讀也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盡管很多時候我們閱讀也許是為了放松或打發時間,但我們也應當以嚴肅的心態去閱讀。一本好書是作者的人生歷練的凝聚,是作者的心血,是作者對世人的告誡。我們應當懷著尊敬,感恩的心情去閱讀。記得有人說過,讀書是一個人的修行。翻開書本,修行便開始了。我們要做的不僅是要汲取新的知識,更要增加我們的感悟力,我們的理解力。真誠地閱讀一本好書,對于作者,對于我們自己,都是一種嘉獎。
讀完這本書,我才明白自己最初的想法有多么愚不可及。世上沒有什么事是簡單的,隨隨便便的。你心中認為理所當然的事也未必沒有它的章法。如何閱讀一本書,也是一種哲學。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8
這是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開通后寫的第一篇文章,開通微信公眾號的原因是想借助這個平臺記錄自己的讀書筆記和每日感恩日記(三件事),以便日后供自己回顧。
讀書筆記的寫作模式應該會遵循這樣一個過程:
(職業、技能、工具類書籍)提出問題–挑選書目–閱讀筆記–付諸實踐–總結
(文學類書籍)選擇感興趣的書目–閱讀–寫讀后感–轉述或復述給身邊的人聽
至于感恩日記,發現每天打開公眾號記錄好像筆記麻煩,故而通過手機日歷記載,到周末統一上傳本周的感恩日記集。
9月份讀完了第一本書《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此書的目的是為了掌握一些高效的閱讀方法,糾正自己錯誤的閱讀習慣。具體的說,在閱讀本書之前,關于閱讀方面,有一些困惑和難題。如下:
1、看過的書常常合起書本就忘了內容
2、即便記得內容,想要復述卻很艱難,無法向身邊的人分享
3、有做讀書筆記的.習慣,但是好像效果不怎么好。
4、讀書的時候不夠專注,無法維持較長時間的專注力。
帶著解決上述問題的目的,我找到了民主與建設出版社出版的《如何閱讀一本書》,期望書中能幫我找到答案。以下是我用百度腦圖做的思維導圖筆記。
不知道圖片清晰不,百度腦圖是經常用,但是第一次保存為圖片上傳到別的平臺上來。這本書讀了兩遍,總共花了5個多小時,第一遍掃讀花了1個半小時左右,第二遍精讀花了3個多小時。閱讀過程中的筆記都記載在微信讀書APP上,共21條筆記34處劃線。
幾年前讀過艾德勒的《如何閱讀一本書》,第一次聽到主題閱讀這個概念,學得之后愛上了這種閱讀方法,常常喜歡就同一主題甚至同一題材同一作者閱讀相關的一系列書。主題閱讀是閱讀方法里難度最大耗時最長效果最好的一種方法,但是現在要兼顧工作、家庭和休閑,不同于當年上學時一樣有大把的光陰用來消遣,所以才又買了這本介紹閱讀方法的書籍看看。
這本書針對閱讀方法做了很全面的介紹,語言很平實但很有力道,不僅很詳細的介紹了幾個不同層次的閱讀方法,而且開篇就從讀書的根本意義出發引導讀者要發自內心的正視讀書的意義,重技巧更重態度。用主食、美食、果蔬和零食對書本進行分類,比喻非常貼切!讀書筆記。第二篇介紹閱讀的各種層次,主要是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這幾種閱讀層次也是許多名人推崇的,只不過說法不同而已。第三章是關于速讀的介紹和相關的訓練方法。第四章介紹的是精讀法,包括如何寫讀書筆記、如何反復閱讀、如何復述和評論一本書。第五章主要是介紹主題閱讀,第六章介紹了讀和寫的關系,第七章介紹的是讀書的實踐意義,最后一章則介紹了與讀書有關的買書、借書、整理書架、結交書友還有閱讀的三條道路。還有就是后記中有一段作者描述的關于閱讀一本書的經過的文字,寫得很優美,一不小心就把它背下來了哈哈。看得出來作者文字功力很深厚,只是寫這樣一本工具書盡量當然得保持嚴肅負責的文風了。
全書雖然介紹的很詳細,但是看過之后感覺全書結構上有些邏輯不通,比如第二章介紹各層次的閱讀方法時末尾兩節突然開始介紹主食類的主題閱讀法和美食類書籍的分析閱讀法,然后第四、五章又分別介紹了這兩種閱讀方法,讓人讀的有點云里霧里。到第六章關于讀寫關系的描寫時又突然開始介紹不同作品的閱讀方法和如何學以致用,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這些問題出現在我閱讀過程中和讀完全書做思維導圖的時候。不過作者一直都在告誡讀者:盡信書不如無書,求同存異和而不同,閱讀的目的不是一味接受作者的觀點。
總之,該書是作者很用心編寫的一本書,力圖大而全的介紹跟閱讀相關的技巧和知識,如果能一邊讀一邊將書中介紹的閱讀方法立即付諸實踐,作者的目的就達到了,你想提高閱讀水平的愿望也一定會實現的!
關于讀此書前想解決的三個問題,此書基本給出了答案
1、看過的書常常合起書本就忘了內容
解決辦法:忘了的原因是沒有真正轉化為自己的知識,最好的方法是好書多讀、多做筆記、多思考回顧、多實踐。
2、即便記得內容,想要復述卻很艱難,無法向身邊的人分享
解決辦法:表達能力的重要性不亞于理解能力,在做到第一點的同時,多跟身邊的人分享交流。
3、有做讀書筆記的習慣,但是好像效果不怎么好。
解決辦法:沒效果的原因是,做完之后沒有回顧。好書多翻閱,多回顧,多實踐
4、讀書的時候不夠專注,無法維持較長時間的專注力。
解決辦法:不夠專注的原因是總是在喧鬧的環境中閱讀,手機經常干擾閱讀,也有生理上的原因。解決方法是對一些比較難懂的比如專業類的書籍,盡量選擇安靜的環境,保持正確的閱讀姿勢,關掉電子產品,用番茄時間管理方法保證高效的閱讀時長,不必違反生理學強迫自己長時間保持注意力集中。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9
言歸正傳。《如何閱讀一本書》不用俺說,這本書的名氣已經如雷貫耳,它太久遠(初版1940年)又太經典,記得有一次在北大圖書館,看到他們的年度閱讀排行榜,這本書穩穩位居第一。
懷著膜拜的心情捧起這本書的,怎么說呢,可能是自己已經多多少少學到悟到了一些讀書的方法,所以,并沒有太過驚艷,不過這本書驗證了我一些讀書方法和觀點的合理性,還是很開心的。簡單捋幾條印象深刻也比較重要的點。
一、一本書的正確打開方式
這一點尤為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常識,您覺得應該怎么開始閱讀一本書呢?您可能要笑了,那當然是直接拿出來書翻開第一頁正文就開讀嘍。如果您真的這樣認為,而且一直是這樣做的,那就大錯特錯了。別想抬杠,就問你是不是讀完一本書,常常有列不出提綱,畫不出重點,拎不出主線的毛病?別不承認,有就對了,這一步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的。
那么,究竟怎樣才是打開一本書的正確方式呢?首先把華麗的封皮撕掉扔垃圾桶(本人做法,謹慎仿效),看看封皮和封底,有的會有字,比如這本書,就有一段短小精悍概括整本書內容和價值的特別經典的一段話,非常重要。
(這段話附在這里:每本書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為一個分析閱讀的讀者,你的責任就是要找出這個骨架。一本書出現在你面前時,肌肉包著骨頭,衣服包裹著肌肉,可說是盛裝而來。你用不著揭開它的外衣或是撕開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軟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雙X光般的透視眼來看這本書,因為那是你了解一本書、掌握其骨架的基礎。)后面不寫了,有機會你們自己看吧。
其次是,讀作者簡介、序言、以及后面的附錄等,這些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而這恰恰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序言,里面一般會交代作者寫作的目的、書的框架,以及這本書要解決的問題,還有作者對讀這本書的建議等。
再次便是目錄,目錄一定要認真用心讀,而且我認為要讀上幾遍,從章節標題到章內每節的標題,彼此之間的邏輯關系,從大到小,再從小到大,直到合上書自己能說出來這本書的大致邏輯和主要內容。一般來說,一本好書,作者的邏輯都是比較清晰,目錄設定就很順。反過來,如果目錄不咋地比較混亂,這本書的質量也可見一斑,目錄是衡量一本書優劣的很重要的標準。
接下來便是正文了。
二、閱讀的四個層次
整本書四個篇章,其中三章寫了閱讀的四個層次,另一章專門寫閱讀不同讀物的方法,順便提一句,上文中小編說的讀目錄,然后在心中形成自己的目錄,可以不是書的目錄,能理解能吸收最重要。
閱讀的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級別逐次提高,難度逐次升級,從方法和程序上,后者包括前者。
簡單說,基礎閱讀就是掃清障礙,做好閱讀的準備,主要是語言上的。比如你英語不咋地,如果想要讀全英版《資本論》,就要先把語言關過了。
檢視閱讀,分兩種,一種是有系統的略讀或粗讀,一種是粗淺的閱讀。略讀適用于你到了書店瀏覽書,花上10-15分鐘時間,利用前面第一條寫的打開一本書的正確方式,完成了前幾步,掌握了書的骨架,然后在正文中,從某章你感興趣的看1-2頁,或是隨便挑上幾段讀一下,這就夠了。這樣,你會形成一個基本認識,明白這本書在說什么,是怎么說的,這本書的水平如何,是否值得買。粗淺的閱讀,主要是針對大部頭或者比較深奧難讀的書,仔細啃很慢而且會逐漸喪失興趣,所以第一遍應該粗淺的閱讀,最緊要的,就是要忽略掉一切細節,比如這一段晦澀難懂,就可以跳過,跨節、跨章都無所謂,不要在乎一個概念、幾頁文字,讀下去!讀完!這是最重要的!哪怕只獲取30%-50%,也是值得的。等你過段時間具備了更高的能力,就可以更深一步了。
分析閱讀,這種閱讀,一是要能提煉出書的大綱。二是能讀書聯系自身,思考出這本書跟自己的關系,也就是我能從這本書中獲取到什么,知識還是啟發還是什么?三是能寫出書評,對這本書作出你的評價,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等。讀書一定要聯系自身,要讀書為自己所用,若非如此,讀再多的書也無益。這一點也是我從讀這本書學到的最有用的一條!讀書、讀報、讀人、讀事,概括說就是但凡輸入,都要聯想一下自身,時刻想著問自己,這跟我有什么關系?所以讀書筆記,就可以這么做,哪句話自己特別有感觸,就可以順勢把感觸啟發記錄在側。評書的時候,一定要充分尊重作者,尊重不是指不能批評,而是要客觀,一定要懷著空的心態跟著作者的邏輯去充分理解作者的觀點和意思,然后再客觀地予以評價。讀書切記帶著偏見或帶著觀點讀,甚至是帶著挑毛病的心理。不要為反對而反對,成了情緒化的好辯者。要知道讀書難道不是為了豐富自己的認知,而是要打壓作者一番顯得自己更牛么?
主題閱讀,這是閱讀的最高階,也是最難的,包括了前面三個步驟。所謂主題閱讀,就是圍繞一個主題,展開閱讀,可能需要讀好幾本書,讀不同作者的書,讀同一作者不同的書,就是為了弄清一個問題,理清一個脈絡,這樣寫出來的書評旁征博引,既有廣度又有深度,是比較牛的。
至于書中寫的閱讀不同讀物的方法,小編采用了檢視閱讀的方式,沒有太多啟發,這里就不羅列了。
再補充一點小編的心得。第一,不是讀書就一定好,書一定要篩選,讀書讀經典讀好書,歪門邪道快餐垃圾不如不讀。比如,影響自己的50本書,你讀出來了嗎?第二,不是逐字逐句從頭到尾才叫讀書,讀書可以有各種層次,不同的書不同的需要,不同的讀法,同一本書不同的遍數不同的讀法,不同的內容不同的讀法,即使是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也不是同一速度逐字逐句讀下來,不太重要的細節可以略讀快讀,重要的概念理論、說明重要問題的地方要細細閱讀,還要反復對比品讀等,要以效率質量為目的,搞靈活。第三,要養成邊讀邊給自己提問題的習慣,如,整體來說,這本書在談什么,作者的觀點是什么,他是怎么闡述的,這本書說的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這本書跟我有什么關系?等等。
總之,通過這些記錄,希望大家可以對如何讀一本書有一些初步的認識,從而更加高效地開始自己以后的閱讀。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10
本書是一本閱讀指南,是一本指導人們如何閱讀的名作,曾是美國暢銷書的榜首。
本書提出了閱讀的四個層次,分別是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
基礎閱讀基本上讀完小學五年紀就可以達到的層次,可惜的是太多數人一直在這個層次。作者說,主要的原因是從小學以后,再沒有人教過人如何閱讀,而這本書就是彌補這個空白。在這個層次的人,基本上擺脫了文盲的狀態,能熟練閱讀報紙和填寫表格。
檢視閱讀分為速讀和粗讀。
速讀是瀏覽一下書名頁,如果有序就先看序,研究下目錄,如果有索引,也檢閱一下,如果有出版者介紹,也讀下,然后從目錄中找到你想了解的內容讀一下,最后讀一下書的最后三頁。通過速讀,就會了解這本書是否值得你花更多的時間深讀。
如果覺得可以花點時間來閱讀的話,可以通過粗讀來繼續了解這本書。粗讀也是快速閱讀,但是大多數人閱讀是一種“半出聲”來閱讀,這種方法大大降低了閱讀速讀。作者給出了一個好建議,指讀法。方法是這樣的:將大拇指與食指、中指合并在一起,用這個“指針”順著一行一行的字移動下去,速度要比你眼睛感覺的還要快一點。強迫自己的眼睛跟著手部的動作移動。一旦你的眼睛能跟著手移動時,你就能讀到那些字句了。繼續練習下去,繼續增快手的動作,等到你發覺以前,你的速度已經可以比以前快兩三倍了。通過粗讀,可以了解全書內容,也可以為分析分析作準備。
分析閱讀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中你要問幾個問題,一是你閱讀的書是什么類型的書,二是你能不能用一句話來描述整本書說了什么并列出本書的大綱,三是本書的作者想說明或解決什么問題。
第二個階段其實就是列出細綱。找到作者的關鍵字,找到作者的主旨,找出作者的論述,找出作者已經解決的問題答案。
第三階段是如何客觀公正評價一本書。通過上面二個階段后,不管你同不同意作者的觀點為,首先你要說的是你了解作者的觀點。不用急著證明作者的觀點是對還是錯,在做也出評論之前,要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作者知識不足或知識錯誤,或證明作者的邏輯錯誤,或證明作者分析或者理由不充分。如果你不能提供足夠的證據,你必須同意作者的觀點,不要肆意評論。
主題閱讀是帶著特定主題,閱讀相關領域中的書箱。主題閱讀分為二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準備階段,這個階段,帶著你要研究的主題,設計一份實驗性的書單,瀏覽書單上的所有的書,確定哪些與你的主題相關。第二階段是確定想關書的最相關的章節,然后用你自己的語言,把各個作者的相關觀點詮釋下。列出一系列問題,查看各作者的回答,分析這些回答,把通用的答案放在最前面。
總結:
任何事情背后都有其道理,連閱讀也是這樣的。讀完這本書才知道閱讀原來是分層次的。個人認為第一層次比較窠到達的原因是,一直有人給我們反饋,不管是父母,老師還是其它人。而第二,第三和第四層次很難有其它人給你反饋,如果能輸出出來,有人反饋也許能幫我們到達更高的層次。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11
這本書堪稱讀書者的閱讀圣經。要為一件看似稀松平常的事總結出一套系統化、結構化而且有實際價值的方法論,遠沒有看起來那么簡單容易。閱讀就是一件很普通的事,表面上看起來門椹算是很低的,可以說一個人只要識字,就能閱讀,但是事實上事情遠非如此,讀同樣一本書,有人一天看完,就能如數家珍,侃侃而談,有人一周讀完,腹中只有些許不成體系的零散碎片。顯然兩者差距跟方法以及長期堅持某種方法所塑造的能力差異有關。兩位作者均是博覽群書的飽學之士,其中一位還曾因讀書在美國一度大出風頭,正是在廣泛的、大量的閱讀生活中逐漸洞察并發現了閱讀的秘密,從這個意義上講,本書就是這個秘密的全記錄。
本書自有展開論說的框架,但按照我的理解,本書其實回答了三個問題,閱讀的意義、本質和方法,而且前兩者比第三者更加重要。
第一、閱讀的終極意義是什么?獲取信息?娛樂?答案是增長心智,人的身心有些方面統一,有些方面不統一,不統一表現在身體在達到高峰后走下坡路,而心智則可以沖破身體的限制不斷上升,但這是一種潛在和自在,還需要人自覺學習讓它的成長成為現實。所以閱讀的終極意義就在于幫助心智成長,獲取咨詢和娛樂本身無法幫助心智,但會享受成熟心智的成果。這一個洞見來源于閱讀,但已遠遠超越閱讀了!
第二、閱讀的本質是什么?是交流,是與一位擁有體系化知識的人物談話,所以讀者要能激發起自己的主動性和熱情,要積極思考對方的陳述,要不斷提出問題。記住閱讀就是在交流,要熱切,也要勤思。
第三、閱讀的方法是什么?閱讀的方法就是前兩者思想統攝下的外化和具體化。簡單說包括基礎、檢視、分析、主題四個層次和大綱整理、詮釋意思、判斷評價三個階段。根據個人讀書經驗,真正有價值的是以下兩點,一是讀書要先摸出作者的寫作框架形成整體觀,再在整體觀下分析作者具體框架內的內容論述。二是看書必須作筆記,寫書評,尤其是只有寫書評才能幫助自己重新思考作者脈胳,推敲全書邏輯,檢測自己讀書的火候!
總之,本書名字普通,價值不普通!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精選11篇)】相關文章:
《如何閱讀一本書》讀書筆記02-10
閱讀西游記讀書筆記04-22
閱讀生命這本書讀書筆記02-10
閱讀夏洛的網讀書筆記04-24
寒假如何寫讀書筆記02-11
如何提升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04-18
讀書筆記實是深度閱讀的好工具02-11
《活法》讀書筆記精選03-14
初中生如何寫好讀書筆記02-11
精選一本書的故事作文五篇02-04